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马克思重点

自考马克思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马克思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马克思重点

楼上的不要这样子,要挑关键词,然后自己去慢慢回忆,比如包括哲学,哲学有物质,意识,唯物论,认识,本质,真理........自己去想象它们的概念,然后再去想象它们的关系,性质,特点等,总之,学好马克思是想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请各位不要死背

2011年4月复习资料(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阶级性。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唯心主义则相反。唯物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其发展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第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人们能不能认识、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第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自觉投身伟大的社会实践。第二,它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地将自己培养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但能能为人的感觉所反映和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唯心主义。第二,强调物质的可认识性,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把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共性或唯一特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结构从而对物质概念的机械片面理解。第四,把实践纳入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主张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张无运动的物质,它们的共同错误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所有的事物在所有的时刻都在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二者是不同的。二者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静止,在静止中把握运动,把变与不变辩证地统一起来。形而上学、绝对主义者夸大事物静止的一面,否认运动,结果导致僵化、不变、不动的观点。相对主义者则夸大事物运动的—面,否认静止,抹煞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结果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静止的存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形,是指如下两种状态:一是说相对特定参考系而言,事物未发生位置的移动;二是说事物处于细微的量变阶段。认识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静止是物质分化的前提,也是区分和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条件。4、实践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第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和中介,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体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类世界并构成了自然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6、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意识决定于物质。从起源上,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从本质上,它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作用上,意识作用的发挥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具有能动性。其能动性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对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影响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作用。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意识决定于物质,它要求我们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有高度的革命和工作热情。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现实意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学习这一观点就要懂得世界上的事物不能孤立存在,每一事物都同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学会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一种上升、前进的运动。这一观点要求人们要解放思想,用发展着的眼光对待一切,不断地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保持统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可能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可能是包含于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将会变为现实的趋势;现实是指已经成为现在存在的客观实在。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可能。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可能与现实相互依存,可能是未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展开的可能;可能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掌握可能与现实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是要严格区分可能和现实的界限,把工作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把现实的可能变为现实;三是在实践中要有两种准备,争取好的可能,对坏的可能加以防范。3、事物存在的质、量、度及其意义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凡物必有质,凡质必有物。量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统一的,量变不一定事物的质变。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把握质、量、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区别事物的根据,只有把握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改变事物。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胸中有数”。度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把握分寸,掌握火候,防止过与不及。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表现在,量变是事物数量和场所上的变化,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微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特点是显著性和突发性。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巩固着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有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进事物变化发展。这也是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要求人们,要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结合起来。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点一滴地进行积累,要防微杜渐,避免坏事情的发生。另外,对事物的发展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方向正确,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质量互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5、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一,它使我们懂得否定就包含在事物自身,要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其二,否定意味着联系和发展,不是简单地宣布为无或绝对地坏。其三,要科学地看待历史文化遗产和国外的文化,对他们要既批判又继承,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6、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周期性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起伏性和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运动。在实践中不要贪图走直路,要有经受曲折、挫折的准备。要反对否认事物发展的循环论和否认事物发展道路曲折性的直线论两种错误。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新生事物是指新产生的且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新生事物之所以是不可战胜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一是事物自身内在的否定性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和产生提供了根据和动力源泉,宇宙间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二是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即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三是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其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其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9、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与相互渗透、相互贯通。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同一不是完全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的矛盾双方的差别、对立与排斥,缺乏联系的两个方面构不成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懂得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指事物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二是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和不可分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把保持稳定和寻求发展结合起来。10、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要分别理解矛盾的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在量变过程中它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它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必须结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或过程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同一的。它们之间的对立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不能脱离特殊性而存在,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又同普遍性联系着,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与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再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这个道理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它提供了正确认识事物矛盾的根本方法,即特殊(个别)——普遍(一般)——特殊(个别)…。二是由于矛盾有其特殊性,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三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这一产物的具体表现。12、“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要求。“两点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否则只看到主要的就是“一点论”。“重点论”是在坚持“两点论”的基础上,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主流,又不能忽略支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充满信心,及时消除负面或不安的因素,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结合起来。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具体表现在:第一,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上的变更。第三,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形而上学则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犯了片面性的毛病。第四,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矛盾,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矛盾。这是二者的根本对立。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一是实践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二是认识关系,指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客体。三是价值关系,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四是审美关系,指主体在改造客体中,充分发挥想象力,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理想的世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及其意义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其次,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大量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再次,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不断推动认识发展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跟上实践变化发展的要求,实践变了认识也要变。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文化知识、人们的各方面能力要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合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永远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对立表现在,两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对事物的反映程度、特点、形式是不同的,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它们的统一表现在,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只有对感性认识进行概括、抽象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只有发展、深化到理性认识,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分别犯了类似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4、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没有阶级性。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真理所包含的内容是客观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每一个真理都使人的认识向物质世界接近一步。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部分和侧面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看,任何真理都是对某一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深化。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表现在,首先,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其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而每一个相对真理又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真理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接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过程。另外,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统一问题上,要反对片面夸大真理绝对性的绝对主义和否认真理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是因为它有绝对性的一面,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发展是因为它有相对性的一面,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不断发生转换,已取得的真理性认识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一种主观认识是不是真理,就要看它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相一致。而这是主观认识本身和和客观事物都无法解决的。只要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其次,实践的特点也决定了它能够充当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第二,实践最终能检验出认识是否是真理,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第一,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它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经过多次反复。即使已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的近似的正确,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8、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所以,在追求真理的问题上又提出了价值问题。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性。价值是指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二者的一致表现在,凡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是使思想从以往的陈腐的过时的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思想与现实的实际相结合、相一致。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事物在变,人的思想不能拘守于原有的框框或从书本出发,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敢于冲破精神枷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评判的标准。解放思想不是主观的胡思乱想,必须沿着实事求是的路线进行。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就是与时俱进的过程。10、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是人们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走向个别。第二,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单独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思维方法。 第三,抽象与具体。抽象是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或本质的反映。具体是理性的具体,是思维对事物多种属性、本质的综合。第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对这一过程的认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不过,逻辑与历史并非机械的一致。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这种“修正”表现为逻辑按历史的规律性来“修正”历史,撇开偶然抓住必然,抓住历史的内在规律,深刻反映历史的本质。

第四章认识论 第一节认识论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坚持反映论原则 2、唯心主义认识论以意识的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贯彻了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坚持先验论原则。 (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定义 可知论:是主张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识的,一切唯物主义反映论都是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否认人能认识世界或能彻底认识世界,其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只有马哲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定义(简答)(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或能动的反引论和直观被动反映论的对立) 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都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根本对立。 但也有本质区别: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社会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 B、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物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因而是消极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是机械反映论。 不同:辩证唯物认识论: A、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 B、把辩证法运用到反映论,揭示了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能动革命反映论。 1、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①能动的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应的客观性。 ②能动的反映也具有创造性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活动。 ③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于创造的统一,否认其摹写性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其创造性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形式,关系 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客体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是是简和认识的纵观。 认识主体的属性:1自然性,2意识性,3社会性,4实践性 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 主体和主管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主体包括主观。 认识客体的属性:1客观性,2对象性,3社会历史性 认识客体的形式:1自然客体,2社会课题3精神客体 客体不等于客观。 二者的关系: 1、认识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 识关系。 2、二者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这是认识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即实践关系,这是人事关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关系。 3、二者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二、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特点: A、它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它是历史发展着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一)、实践的基本形式(简答) 1.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它是处理人与人之家关系的活动。 (二)、科学实践也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常识的实践活动。(定义)(实践和试验的关系) 实践包含试验,试验时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作用)及其意义。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选择) 1、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或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或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简答或联系意义出论述题)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与人的实践需要相关的事物才成为人的认识对象; ②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并阐述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论述) 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上或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和知识。 ①承认知识来自实践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 ②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 ③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 ①只有参加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理解和接受书本知识。 ②对每个人来讲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亲自去实践,一个人的知识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中得来的,所以一个人不仅要实践并且要学习书本知识,接受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4、为什么说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给回答新问题提供了有关的经验材料; ③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④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二)、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认识指导实践,对实践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认识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答案是(一)里的第1点内容和(二)大点的内容) (三)、实践和认识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论述) 我们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一切工作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同时又要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第二节认识的辨证运动 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①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形象性。内容是:现象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内容是:事物的本质。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中的辨论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意义: 割裂二者的统一,片面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论认识是经验论,片面夸大理论认识否认感性认识是唯理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科学理论,反对经验主义,又要重视唯 理论反对教条主义。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简答) 1、要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要经过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一)、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意义(或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才能达到; 2、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才能检验,修正和丰富发展理性认识。 (二)、理性认识回到(指导)实践的条件和途径(简答或多选) 1、回到实践的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 2、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必须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5、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认识的反复性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简答或论述或为什么说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 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2、人的认识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主观意义:认识受到实践经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主观因素的限制,所以一个正确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①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是曲折,发展,不断升化的过程; 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我们对社建的认识并没有完结,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发展。 (二)、认识的无限发展 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实践也是无限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必然是无限发展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无至穷,是认识的总规律。 (三)、实践和认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其具体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和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实践中相符合; 2、其历史统一是指主观认识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全面发展,必须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 3、认识和实践相脱离,认识超越或落后实践发展,必然导致“左”、“右”倾错误,“左”倾是主观超越客观,认识超越历史的发展阶段:“右”倾是主观落后客观,认识落后历史发展阶段。 四、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简答或论述)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学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 3、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4、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第三节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重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社会实践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要坚持真理一元论,反正真理多元论(选择题) 真理是客观的,因而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选择题)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人的认识本性和认识任务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第一、在广度上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的近似正确的反应,认识有待扩展;第二、在深度上,任何真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应,认识有待深化。 (二)、二者的关系及意义: 1、二者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属性; 2、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真理是一个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意义: 1、马列主义具有绝对性,所以要坚持马列主义,他也具有相对性,所以要发展它,它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所以既要坚持他,又要发展它,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过时论的错误。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的命运;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机,力量之源。 3、马列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体制,这是要求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体理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这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 三、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 1、二者是对立的,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谬误是对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歪曲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范围内,二者有着原则的界线和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 二者的联系:1、二者是统一的,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二者的关系:1、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范围内)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①真理是具体的,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其适用的条件和 范围就转化为谬误;②真理是一个过程,如果认识落后或超越事物发展阶段, 真理就变成谬误;③真理是全面的,完整的,如果把对客观对象某一侧面的反应,当作全体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是:①谬误回到他适用条件和范围就是真理;②从认识过程看谬误是正 确认识的先导;③在批判谬误过程中获得和发展真理; 提示: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考试重点。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联系它的意义考论述题) (一)、实践为什么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真理的本性在于它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其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必须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这是主观自身和客观实际都办不到的。 2、实践的特点在于它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唯有它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真理标准的辨证法(或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1、坚持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辨证法,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没有别的标准;第二、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第二、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还需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坚持实践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的绝对主义,又要反对夸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的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五、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以及坚持它的意义(或两者的含义及关系)(简答或论述) 解放思想就是从落后观念和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关系:二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意义:1、背离它们就产生失误;2、坚持它们就会取得成就;3、只有继续坚持它们才能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这个东西你可以针对答案去学习具体的题啊

马克思自考重点

自考公共课一般都要靠近代史和马克思,不过,如果你大专或大学有学过这两科,是可以做免考的

全日制本科自考的公告课程是,马原,近代史,思修,毛邓三,这些课程都是免不了的,必须要参加考试的,不然你是不能毕业的,如果你现在有大专的文凭的话,这些课程都是可以免考的,最终毕业需要参加考试的科目大概是10门左右。

严格按照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记忆。

考前三周反复做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

自考的内容基本就是教辅上的重点提示和习题。每一段的第一句一定要记住。

把书通看两边,再做几套试卷,发现没掌握的,再把书看看,这是对选择题,把涉及到的知识点背好,大题目就是看以往的真题看考哪些。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专科学历的话,自考本科,不再考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情况是专科学历以下的需要考马克思主义。自考免考: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及自学考试专科以上(含专科)的毕业生(及肄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免考已学过并考试成绩合格的有关课程。免考手续(1)考生登录系统,通过考籍和转免考管理模块中的免考功能提交免考申请后,向县(区)考办提交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完整成绩表的原件及复印件。如成绩表须从原毕业学校复印,须由原毕业学校教务处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2)县(区)考办收集考生材料,打印《办理免考手续凭证》交考生,然后将考生材料统一集中报市考办。(3)市考办验核考生材料后,在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原件交县(区)考办退回考生;打印《免考审核表》与复印件材料一并上报省考办。(4)省考办审核后,考生通过系统查询审核结果。(5)考生如办理免考的课程与原已有成绩的课程存在课程顶替关系,则无需办理免考手续。

自考本科马克思重点

主要就四个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

闭卷,全国统一闭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现实问题。本书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主要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同时适当吸收了一线师生使用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我们已经考过了,我可以给你说一下我们的考点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3.真理与谬误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5.价值规律的作用 6.经济全球化 7.垄断 8.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9.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我们出了3道辨析,5道问答,2道论述,我晕,写的我手疼。。 我们昨天刚考完,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出是消极地、被动得反映和接受外界物件。

事物的普遍联络、意识的能动作用 、认识的本质、真理、价值与真理的辩证统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完善。我们是老师画的重点、是去年考的了、希望能帮到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方法 在考研过程中,我认为政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复习的。虽然考试内容比较多,但是要考出好的成绩,早圆考研梦,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只要把握好四门功课的学习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考研并非难事。 首先, 谈一下如何选择辅导书的问题。政治辅导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但是随着考研形势的变化,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考研复习资料,让每一个考生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如何对待这些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这是一个令考生十分困惑的问题。其实,综合性的复习资料可能在编写体例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内容上却是大同小异。因为这些资料在编写时基本上都是按照考研大纲的要求来进行的,知识点都会有。因此,只要选上一本这样的资料并认真吃透,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贪多。另外,有些考生看到“背诵版”就想去买,这也是不必要的,所谓的“背诵版”也就是将自己书上的一些重要的地方重新列出来而已,何必浪费钱呢?本人的政治辅导书就一本教材,一本习题集和一本时事政治,别的什么都没有,考试的时候照样得高分。 其次,本人就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来介绍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希望对以后的考研学子有所帮助。 第一,要全面复习,需要系统掌握本编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重点习,不要迷信所谓的押题,猜题,而是要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来安排复习并分析出需要把握的基本内容。 第二,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把握。如单项选择题许多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基本概念把握准确就容易排除错误选项。多选题和分析题大多数对基本原理的考察。只要把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考试中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注意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注意锻炼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毫无疑问,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进行记忆,但只是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特别训练自己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意把握各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络,并善于联络实际。 最后,在复习中,调适心理,保持健康的心态,也显得攸关重要。复习一定要戒烦戒燥,坚持到底,即使你有时候对政治郁闷得要死,你也不要对它产生厌烦心理,这东西一旦产生了,很可能对你今后的复习不利。我政治复习的时候一般都安排在晚上,慢慢地看上3-4个小时,看累了就回宿舍睡觉。即使有点烦躁,到了第二天也就变得没事了,可以继续复习而不受前一天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那就是:重视理解运用,切忌死记硬背;注重基础,把握原理;保持良好心态,切忌焦躁不安。

没有办法 只能多看书

最好的方法就是 买一些辅导教材 比如 一考通之类的

重点背和学  就好点

单看一本书 比较很吃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b卷及其答案武汉大学版 去上学吧资料分享中心看看吧,那里有很多了,可以下载,还有很多对考试有帮助的咨询,每天都更新。

我晕~大家都是过来人~我07级 哲学的实践观和发展观,矛盾观,历史观 经济学从价值到资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全球化问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义的规律,市场与计划,巨集观调控,市场经济的缺陷(结合经济危机)(重点是生育价值和再生产部分,关于两个部类和六个实现公式要看熟) 其他就是中国化的几个思想 实在不行上校内 里面分享很多

喂,兄弟也是青岛校区的吧,祝考试顺利,现在应该每个专业都有答案了吧

39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物件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络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络: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络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⑴ 坚持联络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络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⑵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络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络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⑶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络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回圈,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物件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资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物件资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物件资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2008年04月07日 19:40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物件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物件、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区域性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邮箱

这个东西你可以针对答案去学习具体的题啊

马克思主义自考重点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

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根本属性:运动。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条件:第一,从实践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8.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和统一属性(同一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13.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特点是直接性。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推断、推理。特点是抽象性和间接性。

1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观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方面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一方面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度。

16.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17.社会存在及其基本要素。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8.社会意识及其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的内涵,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上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2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4.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一因素。

2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2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9.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0.资本的本质及其划分。

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划分: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1.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32.资本的有机构成。

定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C:V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1)相对于过剩人口形成

1.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2.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

(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百度的)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希望适用于所有人。

考点: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以往的历史理论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有两个主要缺陷: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 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就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于是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考点:人民群众在历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内容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考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党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党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利益, 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个人的才能和能力总是有限的。 考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真正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

马克思自考本科重点

答案 1.1 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答:①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6世纪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当时由于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重商主义。从17世纪中叶起,工场手工业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进入19世纪 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开始尖锐化,产生了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并逐步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②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开始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代表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在抨击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矛盾方面虽然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它把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开明之士,终究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9世纪中叶,产生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当时时代的客观要求,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解决了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和发展的? 答: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条件和理论来源。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逐渐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政治舞台并进行强大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它们当中的科学因素。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它第一次指明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第一次指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马克思创建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的科学和发展的科学,它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经济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凝固的学说,不能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对待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需要有大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回答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需要有新的经济思想与理论,特别是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3 为什么政治经济学必须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 答:①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结合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弄清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的必然性。②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结合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认识生产关系变化和变革所需要的社会条件,才能适时地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需要。 1.4 怎样理解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 答:①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即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②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是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原因。这是因为它们是劳动过程最一般、最抽象、最基本的,从而有普遍性的要素。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否则根本不可能进行物质生产活动。③劳动过程的其他新要素。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步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它们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以上诸要素在一定形式下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1.5 怎样认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答:①生产力具有内在发展的动力。这种动力就在于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不断解决。这些矛盾如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不适应劳动者的新需要的矛盾、劳动者未能掌握新的科技新的工具的矛盾、新旧生产资料之间不配套和不协调的矛盾、劳动者之间由于在技术和知识等素质上的差异而在生产过程中互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等等。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这些内在矛盾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是推动整个生产力系统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推动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反作用只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重要的社会条件,而不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内因。正因为生产力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因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并非完全停滞不前,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依靠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1.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它们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对立统一关系。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有什么样或要求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即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环节或方面,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情况。这就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现有状况而发展变化,若人为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状况,反而不利于甚至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若生产关系滞后或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结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1.7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答: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来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就是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看做是客观必然的历史过程。对一定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变革的评价,要遵循生产力标准。②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③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④借鉴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运用和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以及运用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方法论。同时还可借鉴和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等。 1.8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何重要意义? 答: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和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旦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教育了人民,掌握了群众,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有关社会化大生产的某些一般规律,特别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运行机制,它还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利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而且有利于我们在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制定和执行反映经济规律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发展。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改造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使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世界观。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6、(选)哲学基本问题: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选)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9、⑴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辨证法、诡辩法的重要区别所在。 ⑵ 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 10、(选)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涵义:⑴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⑵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形势: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两者关系: ⑴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⑵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⑶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⑵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⑶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⑴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⑵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15、(简)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⑷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6、(选)事物的辨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7、(多选/简)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其主要表现在: ⑴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⑶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⑷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多选/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⑴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⑵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⑶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⑷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19、(论)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⑵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人的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因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4)总之,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20、(选)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二)2008年04月07日 19:4021、(选)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最根本特征: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最基本哲学前提。 22、(选)真理的绝对性: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⑴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⑵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23、(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⑴从真理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⑵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24、(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25、(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⑵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低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⑷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27、(选)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28、(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表现: ⑴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⑵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9、(选)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⑵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⑶经济建筑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30、(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1、(选)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32、(选)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多样性,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的五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决定意义,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⑴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⑵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⑶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4、(选)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实践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⑴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实践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35、(选)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36、(论)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性):⑴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⑵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后果(消极性):⑴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⑵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⑶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7、(选)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38、(选)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多选)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论)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2、3(见书P159) 新特点(见书P160) 39、(选)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多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40、(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⑴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⑵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⑶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⑷ 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⑴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⑵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⑶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⑷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4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或多选):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⑵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⑶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⑷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变化。 4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⑴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⑵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⑶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⑷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43、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⑴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⑵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44、(选)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度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苏维埃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苏维埃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45、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理论思考,提出许多论述: ⑴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⑵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⑶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⑷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6、(多选)苏联模式基本特征:⑴经济方面: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⑵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⑶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⑷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4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⑵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   索引序列
  •   自考马克思重点
  •   马克思自考重点
  •   自考本科马克思重点
  •   马克思主义自考重点
  •   马克思自考本科重点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