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发布时间: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发布时间: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 德育原理》知识重点

一:德育的含义①:广义上: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②狭义上: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交往和活动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知识如下:

1、语文:主要考察考生的语文水平,包括汉字认读、阅读理解、语法概念、作文等。

2、教育学原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思想、教育法律法规等。

3、幼儿发展心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包括幼儿发展的规律、发展阶段、心理发展特点等。

拓展:

1、教育类研究生专业。

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史,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现代教育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学,体育教学,教育,教育学,汉语国际教育,体育,应用心理,学科教学(分学科),教育管理,运动训练,学前教育,教育法学,各类师范专业。

2、教育类本科专业。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学,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华文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运动康复与健康,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农艺教育,园艺教育,特用作物教育,畜禽生产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应用生物教育,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农业经营管理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机电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食品工艺教育,建筑工程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关于德育原理的自考重点,还是应该去从书本里寻找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与德育课程相关的知识。

德育原理课程是什么:

德育原理课程内涵丰富,以思想育人为重点,其德育内容章节,更是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学习,愿意为集体服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拥有诚实、善良、正直、仁爱等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学生明辨是非,有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通过信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拥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等。

德育原理以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过程与方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多种视角观察德育问题,构建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党,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德育原理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是契合的,两者都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

德育原理的基本观点是优生优育,晚生晚育。

1、主题性原则。学生是德育的主体2、主导性原则。教师是德育的主导3、教育性原则。一些以对学生有积极性的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德育原理》知识重点

一:德育的含义①:广义上: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②狭义上: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交往和活动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求,逆行的过程。

德育原理的基本观点就是以教育为主,虽然是快乐的,但是也必须得有规章制度跟随。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德育原理指德育科学或德育科学群。德育原理是作为整合诸多德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理论形态而存在的。作为“原” 德育之“理”的一个领域,它有研究学校德育领域一般理论问题的使命。德育原理又是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他又具有引领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全面了解道德教育理论的性质。德育原理是德育理论(主要包括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原理)的主要形态之一。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如下:

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级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研讨了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但是又将与品德培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仰建构与培育等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论述,既避免了学科逻辑上的混乱,又照顾了实际德育的综合性质。

作为“原” 德育之“理”的一个领域,它有研究学校德育领域一般理论问题的使命。德育原理又是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他又具有引领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全面了解道德教育理论的性质。

德育原理是德育理论(主要包括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原理)的主要形态之一。而要了解德育原理,必须明白德育是什么。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关于德育原理的自考重点,还是应该去从书本里寻找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与德育课程相关的知识。

德育原理课程是什么:

德育原理课程内涵丰富,以思想育人为重点,其德育内容章节,更是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学习,愿意为集体服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拥有诚实、善良、正直、仁爱等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学生明辨是非,有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通过信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拥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等。

德育原理以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过程与方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多种视角观察德育问题,构建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党,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德育原理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是契合的,两者都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 德育原理》知识重点

一:德育的含义①:广义上: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②狭义上: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交往和活动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求,逆行的过程。

《德育原理》是2010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连云。

本书立足于当代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梳理。整个教材以对道德的概念界说为基础,强调了道德的生命基础与实践意义,阐述了德育的内在要素、结构与功能。

本书采用较为灵活的编写方式,突出案例教学与分析,是一本集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身、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读本。作为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可为高等师范院校本、专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教师继续教育使用。

德育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1、主题性原则。学生是德育的主体2、主导性原则。教师是德育的主导3、教育性原则。一些以对学生有积极性的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江西2008年自考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自考 推荐给好友 收藏本页 2008/10/30 保存本文 专业代码:040102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1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2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30467课程与教学论6 40398学前教育原理6 5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6 60399学前游戏论6 70401学前比较教育6 80402学前教育史6 9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4 1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4 11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4 12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4三选 一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4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4130015英语(二)4不考英语(二)者远14、15、16三门课140024普通逻辑14150409美育基础416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6必做6999毕业论文不计学分总学分72二、学习书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英语(二)《大学英语自考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5.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曹中平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6.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史》,唐淑、何晓夏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7.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原理》,刘焱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周兢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杨丽珠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0.学胶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李洪曾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1.学前游戏论《学前游戏论》,丁海东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2.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比较教育》,史静寰、周采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3.学前教育行政教育《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张燕、闫水晶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4.螳前教育诊断与咨询《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顾宋芳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5.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朱家雄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6.儿童文学名著导读《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王泉根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7.美育基础《美育基础》,李范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普通逻辑《普通逻辑原理》,吴家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重点如下: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2、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3、预成论。4、欧文学校和福禄贝尔幼儿园。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6、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7、艺友制。8、“活教育”理论。9、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岁、1、5-3岁阶段)。10、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2、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3、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4、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的概念。2、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3、遗传素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5、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6、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3、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4、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5、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原则。6、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7、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8、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原则。9、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10、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学前教育的信息,推荐咨询【尚德教育】。尚德教育基于“互联网+教育”、“教育+科技”的经营思想,依托全国教育网点资源和领先的互联网技术,正在全力打造一所无边界的互联网企业大学。通过线上云网校、全国终端网点,打造行业领先的移动学习方案,真正实现学员随时随地学习、无忧学习、让学员更加高效学习。【欢迎点击此处,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科目一般包括:

1、公共课3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

2、专业课4门: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当代世界学前教育、儿童发展;

3、基础专业课6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外文学精读、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学前教育思想史、幼儿园教师道德与法律修养、数学基础;

4、选修课4选2门:学前音乐与美术教育、学前体育与健康教育、学前语言与社会教育、学前科学与数学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中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

具备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该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教育及管理机构胜任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   索引序列
  •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
  •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   自考德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知识归纳图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