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如下: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

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

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

非一朝一夕之功。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另外还有其他5种方法

1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2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3互联法

文言文中有时把几件事情(或几条线索)中相关的词语并列在一起,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或起强调作用,这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叫互文并提修辞手法,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并不是说“秦朝的明月汉朝的边关”,而是说“秦汉时期的明月啊秦汉时期的边关”。翻译这类文言文句子,要先找出相互呼应、补充或并列的部分——即“互”,再一层意思一层意思进行翻译——即“联”。像“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到影。 ”(《三峡》)之类的句子翻译都要注意到这一点。

4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和 “颜渊蚤死”(《论衡》)两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会“借”,你将无法翻译通这些句子.

5删减法

文言文虽以言简意赅见长,但有时为了表情达意,会增加一些字词,删减法就是把多余的文言词语删除。有两种情况较常见:一是偏义复词或同义连用中,要删除这些词中陪衬的词素。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中的“异同”就是偏义复词,意义偏重在“异”字上,翻译时要把“同”字删去,译为“不应当有所不同”。类似的有“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等,都偏重在加点的词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无实义的句首发语词或句中助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可删去不译。如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中加点的“盖”字就不用翻译。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文言文翻译方法:首先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

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这里说的是注重平时练习所得,并非考场)。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

1、保留法:

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等,不必翻译。

2、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3、解释法:

即对某个词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

4、转述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5、改写法:

即将文言文中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

6、补充法:

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

7、调序法:

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主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译成非倒装句。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例8: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

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补”“删”五字诀。

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简述如下:

(1)“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

例9: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09安徽卷)

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

“叟”换成“老人”,“识”换成“知道”,“意”换成“心思”,“怀”换成“揣着”。

(2)“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如例5中的定语后置,例6中的状语后置,例7中的宾语前置。

(3)“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

例10;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09年全国一卷)

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

(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如例1中的省略宾语,例2中的省略主语,例6中的介词省略,例7中的动词省略等。

(5)“补”,就是将文中省略掉部分补充出来。

(6)“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经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如例9中的“也”“而”。

4、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1.故读之者不凡思五六指,猝未易识。

译: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猝间是不容易理解他的意思的。(指,通旨。五六指,五六层意思。)

2.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译:要想使国家富裕必须发展农业,要想使国家强大必须整顿军队。(以:用。 本业:指农业。 正:使正,意即为整顿。)

3.第断不宜以不练之卒,浪营城外,致丧锐气,寒城守。

译:但是决计不应用未经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以致军队丧失锐气,使城的防守单薄。(第:但是。 断:断然,决计。 寒:使单薄。)

文言翻译五字诀 对文言文来说,翻译就是阅读理解。

如何才能既快又好地形成翻译能力呢?根据现代文和文言文的继承、发展、变化关系,我们可以用五个字来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那就是“留、补、换、删、调”。然后,用这五个字的方法,迎难而上,字字有落实的用笔去直译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很快地并且牢固地形成文言文翻译能力。

(一) 留 “留”就是在翻译时保留那些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汇,即翻译时对原词保留。这是根据现代文和文言文的继承的关系而定的。

1、保留原文中的基本词汇。如:人、口、手、不、有等。

2、保留原文中的专有词汇。如人名、地名、官名、皇帝年号名、器物名等。

3、在应试时,对却是搞不懂的难点可原位保留。 (二)补 “补”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它使用的频率最高,这是根据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发展关系而定的。

1、补语素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要把有些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要采取补语素的方法。 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翻译成“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反被诽谤”,其中的“信”“疑”“忠”“谤”等词,都是采取补语素的方法补成双音词的。

2、补成分 文言文是书面语言,省略的成分较多,所以翻译时就要把一些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要补出前句的主语“公”;“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要补出后句的谓语“伺”;“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要补出宾语“己”;“竖子不足与谋”,要补出介词“与”的宾语“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要补出补语的介词“于”。

3、补句子 文言文也省略分句,翻译时也要补出。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救活的是前句的主语还是宾语,弄不清,只有补出两句之间的原因“按律当斩”,才明白救活的应该是主语“项伯”。

(三) 换 就是对那些古今词语意义不同的文言词用现代汉语词去替换,即以今词换古词。 如“天有十日”中的“日”就要用今词“太阳”去换。

还有就是通假字要用本字去换。 “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这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四) 删 就是删去那些古汉语中有,现代汉语又不需要的词语、成分等,即“删去不译”。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中的“之”,“咸与唯新”中的“唯”,“夫战,勇气也”中的“夫”等。

(五) 调 就是调整古汉语一些倒装的句序或词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1、宾语前置句 :是古人有意把宾语前置到谓语或介词前的句子。

翻译时,把前置的谓语挪回到谓语或介词后。 ①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时不我待 ②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包括介词宾语)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何以战? ③“之”“是”提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夫晋,何厌之有? 唯才是举 唯利是图 ④其它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一以当十 夜以继日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定语后置句:是古人有意把定语后置到中心词之后的句子。

翻译时,把后置的定语挪到中心词之前。 石之铿然有声者。

——“之”“者”定语后置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而”“者”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有“者”无“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有“之”无“者” 3、介宾后置:是古人习惯用介宾短语做补语的句子。

翻译时,把后置的介宾短语补语挪到今人习惯的状语位置上来。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以其无理于晋 。 佚之狐言于郑伯。

“换”“删”“调”是根据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变化关系而定的。 这五个字,体现了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关系,用这五字诀能准确地、容易地、快速地翻译文言文。

训练的时候一定要笔译,这样就不会绕过难点走了,难点解决了,能力就形成了,就可以“心译”文言文了。 请运用五字决的方法字字有落实地笔译下面古文。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苏代)。

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 “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

家贫而无烛者将 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 何妨于处女乎?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与语,以为然,而留之。 今臣 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

高考语文文言文,有十种常用的技巧:

1.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等,可照录不翻译。比如: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狼》:“肉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补: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分。比如《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翻译时在“如盘盂”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观潮》:“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这里的“岁”应换成“年”。

5.调:

翻译时,有些句子(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的词序需要调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6.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如《核舟记》:“石青糁之。”这里的“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必须译出。

8.意:

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10.扩: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1、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2、陶侃是东晋时候的一名官员,他不仅为官正直,而且十分爱惜财物。有一次,他到郊外巡游,在路上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束还没有成熟的麦穗。陶侃就走过去问:“你要这些没长成的麦子干什么?”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我看着麦子绿油油的,挺好看,就随手摘了一把。”陶侃不由得大怒:“你自己不耕种,还任意毁坏别人的庄稼,还不应当受到惩罚!”说着,就让手下人把他痛打了一顿。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都觉得陶侃是真正爱惜庄稼,尊重农民的劳动,从此更加努力耕作了。

陶侃平时也很注意节约。有一次, *** 造船,剩下很多竹头木屑,别人都不在意,只有陶侃让人把这些东西收了起来。后来过年的时候,下过一场大雪,院子里十分泥泞,这时陶侃叫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院子里,这样人们的行走就方便多了。又有一次,朝廷制造兵船,工人们把原先收藏的竹头削成竹钉,又节省了一批原料。

3、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工整。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了满纸。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询问张丞相念什么字。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怎么不早一点儿问我,以致我也忘了写的是什么。”

4、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快到半夜才睡觉,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积攒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乞丐们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老头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则上缴了国库。

5、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古文翻译五字诀

就是把古文换成现代文。运用这种译法,要着重理解原文中疑难的词语。例,“燕辟废其学。”句中要着重理解的疑难词语是“燕”和“辟”。燕,解为玩弄或押玩;辟,解为邪僻或不正经的事。译为:“玩弄不正经的事就会荒废他的学业。”原句中的五个词都换成了现代词语。

即对原文缺少或省去的成分在译成现代文时予以适当的补充。运用这种译法,要注意分析原句的结构是不是省略句。例:“治乱,非天也。”这个句子也是个省略句,即()治乱,非天()也。译为:“国家的治乱,不是大造成的。”译文中的“国家”、“造成”都是补充进去的。

就是把原文结构是倒装句的调动为符合现代文结构的句式。运用这种译法,要分析这个句子是否倒装。例:“谁与,哭者?”分析原句结构,是个谓语前提的倒装句。译为:“哭的是谁呀?”原句“谁与”是个谓语,译时调到主语后。再如:“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原句中的两个分句都是宾语提前的倒装。“戌狄”、“荆舒”是宾语,“膺”和“惩”是谓语,“是”是提前宾语的标志词。把它们的位置调动一下,译为:“打击戌狄,惩罚荆舒。”

就是把原文中无法译出或不必译出的词保留下来不翻译。采用这种译法,要看清哪些同是古代的专有名词。例:“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译为:“秦国所忌怕的,只不过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统帅罢了。”译文中的“秦国”、“马服君”、“赵奢”、“赵括”都是古代的人名、国名、官名,在原文中是专有名词,不必翻译,也无法翻译,所以保留下来。

就是把原文中不需要翻译的词语删去,译文才会通顺,如果勉强译出,译文就会显得别扭。例如:“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译为:“如果粮食多,财富有余,干什么事不能成功?”原文中两个“而”字都删去不译,所以译文显得简洁通顺;反之,如果把“而”保留下来,译为“而又”,就显得多余和别扭了。

换、补、调、留、删五种翻译古文的方法,往往要综合运用,须按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夫星之坠,木之鸭,是大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译为:“天上星星的陨落,林间发出的响声,这是天地的变化,气候的化育,很少出现的现象罢了。”译文中的“天上”、“发出”是补;“陨落”、“响声”、“气候”、“现象”、“少”、“出现”是换;“夫”、“之”在译文中被删;“星”、“变”是留;“物之罕至者”译为“很少出现的现象(罕至之物者)”是调。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真题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自己这里了。他沿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脸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沾沾自喜)的脸色,仰视着向海若(海神)感叹说:“俗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后,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吧。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多并轻视伯夷的德义,起先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您难以穷尽的样子,如果我不到您的家门口就真是太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的人所讥笑了。” 北嗨若说:“井中之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这是因为它被时令所限制了;见识浅陋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了。现在你从河岸出来,观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的丑陋,我将可以对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归人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可是(大海)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排水口)泄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但(大海)不会空虚;春天、秋天大海的水量年年不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丝毫影响。这就是它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那是)不可能用量度来计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我认为自己是禀受了阴阳之气,方得列形于天地之间。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觉得自己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我盘算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的湖泽中一样吗?盘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稗草籽在太仓中一样吗?称呼事物(种类)数量的名号叫做“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凡有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不过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连续统治的,三王(不断)争夺的,仁义之人忧虑的,贤士们操心的,全都在这(小小的九州)里了。伯夷辞让它凭它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它凭它显示渊博,这样看来,他们的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先前对河水的自我夸耀吗?”《谏逐客书》[译文] 我听说大臣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 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戎地计取由余,东面换得百里奚,从宋国礼迎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了他们,(结果)兼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老百姓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前来亲近归服,并且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并吞了巴蜀,北面收取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地区,控制了鄢、郢一带,东面占据了成皋要塞,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盟,使他们面朝西来事奉秦国,这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对外)用蚕食政策逐步兼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成就了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当初要是这四位国君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璧这类的珍宝,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着纤离宝马,竖立着用翠羽编成的凤形旗,树立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几样宝物,秦国一种都不出产,而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类骏马就不会挤满外边的马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做成你的器用,而西蜀的丹砂、靛青也不能作彩绘的颜料了。凡用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可以,那么嵌有明珠的头簪,镶着珠玑的耳环,东阿产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打扮优雅、容貌艳丽、文静美好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边唱边喊使人耳朵听了愉快的,是地地道道的秦地音乐。而《郑风》、《卫风》、《桑间》、《韶虞》、《武象》类乐舞曲,都是异国的音乐。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无非是快意的事当前,宜于观赏罢了。现在取用人材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管对不对,凡不是秦国的人就不要,凡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那么就是,所看重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所轻视的则是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土广大人民就多,兵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它的功德昭著。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四季(祭品)丰足美好,鬼神也就降赐福佑,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人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宝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却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人来增加对手的力量,在内把自己搞虚,对外又跟诸侯结仇,(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答李翊书》[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向李生足下禀告: 你来信中的文辞很好,而你又问得怎么谦虚而恭敬啊!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道德有归处指日可待了,更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是人所说的望到孔子家的门墙还没有进入到他家门的人,又哪能真正知晓(道的)是和非呢?即使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谈谈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立言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写的文章与你所期求的,非常相似和接近了。不过,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期求超过别人而被别人所取用呢?还是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呢?如果你期求超过别人而为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所取用了。如果你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成功,不要被势位和利禄所诱惑,要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添加油脂希求灯光亮。根长得茂盛的树木,它的果实就会顺利成长;油脂肥沃的,灯光就会明亮,仁义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善可亲。 不过这里又有些难处,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这样,我学习写文章已有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三代两汉的书我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吸收,居家好像忘掉了什么,外出好像丢掉了什么;神态时而庄重像是在凝思,时而茫然像是迷茫。当我从心里取出想的东西,倾注到手上写出来,务求除去陈言滥调,这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起初)文章给别人看,(我)不了解他们的非议讥笑可以当作非议讥笑。像这样又有好些年,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作法,这以后我才认识到;古书中与圣人之道是真相合还是假相合的地方,和虽然正合于圣人之道但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地方,这时黑和白就区分得清清楚楚了。而后务求除去自已文章中不可取之处,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流水奔泻一样不可遏止。当我再把文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如果讥笑我的文章,我就觉得高兴,别人如果称赞我的文章,我就觉得忧虑,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还有不合道的杂见在其中。像这样的情况又有好些年,这以后我写的文章气势浩大,;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止了。我又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够醇正,就主动寻找抵御那些不纯的东西,平心静气地去审察它,直到文章韵内容都醇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以不继续加强修养。要使自己(的修养)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沉浸在《诗》、《书》的渊源里,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泉,我终身如此。气(道德修养),如同水;言辞,如同水面上漂浮的东西。水势大,那么能够浮起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浮起采。气和言辞的关系也像是这样:气盛,那么言辞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就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我已做到这一步,又怎么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即使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但自己被别人任用时,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任用的人。难道就像个器具一样吗?(这种等待别人任用的人,)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总合乎道,让自己的行为总合乎原则。如果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别人;不为人所用时,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自己的门徒,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取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古道的人少了。有志于古道的人,一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的确是既高兴又悲愤。我多次称赞有志于古道的人,以此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于赞美那些我觉得应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我觉得应该贬斥的人。向我提问的人很多,顾念你的言辞,志不在名利,姑且为你说说以上这些看法。《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 呜呼!兴盛衰亡的规律,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临终时,把三技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们的仇敌;燕王,本是我扶立的;契丹,原跟我相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这三仇未报是我遗留的憾事。给你三枝箭,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受命并把箭藏在太庙里,从此以后,用兵时就派遣官吏用一副少牢礼祭告太庙,请出那三技箭,用锦囊把箭装起来,亲自背着它向前进击,等到凯旋归来,再把箭放进太庙。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木匣装着粱朝君臣的首级一起送进太庙,向先王交还那三支箭,并把完成遗愿之功报告先王时,他盛大的意志和气概,可说是够豪壮的了。可是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仅仅是)一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方响应,庄宗即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叛离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又是一种何等衰败的景象啊!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容易吗?推究他成败的史实,还是都来自人的原因呢? 《尚书》说:“自满要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昌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抗争;可是等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工就使他身处困境,而最终自身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在极细微的事上积累起来,而智勇又常常被所沉溺的事困惑,这难道仅仅限于伶人之类的事吗? 作《伶官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安石陈说: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您交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政事常常不能契合,这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治国方法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即使我想竭力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得到您的明察,所以(打算)简略地向您回复,不再一一自我辩说。可又考虑到承蒙您以厚意看待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宜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看重名称和事实的关系。名称和事实的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事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原来官员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领受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公开)讨论修正,再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认为是侵夺了官吏的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认为是惹事生非;替国家理财,不能算是与民争利;驳斥荒谬的言论,责难巧言献媚的小人,不能认为是拒绝劝告。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常常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而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估量敌手的多少,只想出力帮助皇上来抗争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当年)盘庚迁都的时候,相与怨恨的是众多的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他的法令,这是由于他考虑过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并认定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施恩泽给百姓,那么我是知罪了。假如说今天应当一切事都不去做,只要墨守前人的作为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交谈,内心对您不胜敬仰。《论毅力》[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 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而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处在张巡之下,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接受被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困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们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明白明白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而陷入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贤明的,他们研判得相当精细。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人的兵力)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以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经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但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所以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人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但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做报仇的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死呢?”于是也宁死不屈。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着张巡做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的时候,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过张巡的关系,起初曾当上了临涣县尉;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问。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你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

如果是考试,抓住关键字。因为是按点给分,得分点你没翻译,不得分点你翻译的很好,白搭。那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得分点呢保险做法都翻译,而且要直译。逐字逐句翻译。某些应该补充的要补充比如省略主语或宾语的,虽然那句话没有,但自己翻译一定要有,这也是扣分点。其次那些句式应该调整的就调整。这个翻译得慢练习,最基本的实词意思要搞明白。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一、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二、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三、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1:“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四、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文翻译技巧如下: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

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

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

非一朝一夕之功。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视频

借代的翻译、夸张的翻译、互文的翻译、委婉的翻译、用典的翻译。借代的翻译。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很困惑,无法理解,所以借代应该意译,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夸张的翻译。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在翻译时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互文的翻译。互文又称为“互辞”,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翻译。委婉的翻译。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等等,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话说得很含蓄,很委婉。我们在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用典的翻译。古人为了使文章典雅,言简意丰,常常会引用典故。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

一、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三、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 “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 根据什么……”. (十)选.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四、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五、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高考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而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 3、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4、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翻译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注意意思的衔接和连贯. 所以,在文言文翻译中,一定要注意通过看词性、观句式、悟词义、辨用法等方法,敏锐地发现这些得分点并准确地把它们翻译好,翻译得通顺流畅.这样,才能在文言文翻译中得到高分.

文言文翻译技巧: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2、标准:信、达、雅。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3、方法:增、删、调、留、换。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自己这里了。他沿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脸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沾沾自喜)的脸色,仰视着向海若(海神)感叹说:“俗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后,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吧。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多并轻视伯夷的德义,起先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您难以穷尽的样子,如果我不到您的家门口就真是太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的人所讥笑了。” 北嗨若说:“井中之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这是因为它被时令所限制了;见识浅陋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了。现在你从河岸出来,观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的丑陋,我将可以对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归人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可是(大海)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排水口)泄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但(大海)不会空虚;春天、秋天大海的水量年年不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丝毫影响。这就是它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那是)不可能用量度来计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我认为自己是禀受了阴阳之气,方得列形于天地之间。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觉得自己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我盘算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的湖泽中一样吗?盘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稗草籽在太仓中一样吗?称呼事物(种类)数量的名号叫做“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凡有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不过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连续统治的,三王(不断)争夺的,仁义之人忧虑的,贤士们操心的,全都在这(小小的九州)里了。伯夷辞让它凭它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它凭它显示渊博,这样看来,他们的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先前对河水的自我夸耀吗?”《谏逐客书》[译文] 我听说大臣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 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戎地计取由余,东面换得百里奚,从宋国礼迎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了他们,(结果)兼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老百姓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前来亲近归服,并且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并吞了巴蜀,北面收取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地区,控制了鄢、郢一带,东面占据了成皋要塞,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盟,使他们面朝西来事奉秦国,这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对外)用蚕食政策逐步兼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成就了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当初要是这四位国君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璧这类的珍宝,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着纤离宝马,竖立着用翠羽编成的凤形旗,树立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几样宝物,秦国一种都不出产,而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类骏马就不会挤满外边的马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做成你的器用,而西蜀的丹砂、靛青也不能作彩绘的颜料了。凡用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可以,那么嵌有明珠的头簪,镶着珠玑的耳环,东阿产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打扮优雅、容貌艳丽、文静美好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边唱边喊使人耳朵听了愉快的,是地地道道的秦地音乐。而《郑风》、《卫风》、《桑间》、《韶虞》、《武象》类乐舞曲,都是异国的音乐。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无非是快意的事当前,宜于观赏罢了。现在取用人材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管对不对,凡不是秦国的人就不要,凡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那么就是,所看重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所轻视的则是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土广大人民就多,兵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它的功德昭著。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四季(祭品)丰足美好,鬼神也就降赐福佑,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人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宝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却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人来增加对手的力量,在内把自己搞虚,对外又跟诸侯结仇,(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答李翊书》[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向李生足下禀告: 你来信中的文辞很好,而你又问得怎么谦虚而恭敬啊!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道德有归处指日可待了,更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是人所说的望到孔子家的门墙还没有进入到他家门的人,又哪能真正知晓(道的)是和非呢?即使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谈谈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立言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写的文章与你所期求的,非常相似和接近了。不过,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期求超过别人而被别人所取用呢?还是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呢?如果你期求超过别人而为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所取用了。如果你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成功,不要被势位和利禄所诱惑,要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添加油脂希求灯光亮。根长得茂盛的树木,它的果实就会顺利成长;油脂肥沃的,灯光就会明亮,仁义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善可亲。 不过这里又有些难处,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这样,我学习写文章已有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三代两汉的书我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吸收,居家好像忘掉了什么,外出好像丢掉了什么;神态时而庄重像是在凝思,时而茫然像是迷茫。当我从心里取出想的东西,倾注到手上写出来,务求除去陈言滥调,这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起初)文章给别人看,(我)不了解他们的非议讥笑可以当作非议讥笑。像这样又有好些年,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作法,这以后我才认识到;古书中与圣人之道是真相合还是假相合的地方,和虽然正合于圣人之道但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地方,这时黑和白就区分得清清楚楚了。而后务求除去自已文章中不可取之处,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流水奔泻一样不可遏止。当我再把文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如果讥笑我的文章,我就觉得高兴,别人如果称赞我的文章,我就觉得忧虑,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还有不合道的杂见在其中。像这样的情况又有好些年,这以后我写的文章气势浩大,;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止了。我又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够醇正,就主动寻找抵御那些不纯的东西,平心静气地去审察它,直到文章韵内容都醇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以不继续加强修养。要使自己(的修养)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沉浸在《诗》、《书》的渊源里,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泉,我终身如此。气(道德修养),如同水;言辞,如同水面上漂浮的东西。水势大,那么能够浮起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浮起采。气和言辞的关系也像是这样:气盛,那么言辞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就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我已做到这一步,又怎么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即使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但自己被别人任用时,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任用的人。难道就像个器具一样吗?(这种等待别人任用的人,)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总合乎道,让自己的行为总合乎原则。如果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别人;不为人所用时,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自己的门徒,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取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古道的人少了。有志于古道的人,一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的确是既高兴又悲愤。我多次称赞有志于古道的人,以此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于赞美那些我觉得应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我觉得应该贬斥的人。向我提问的人很多,顾念你的言辞,志不在名利,姑且为你说说以上这些看法。《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 呜呼!兴盛衰亡的规律,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临终时,把三技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们的仇敌;燕王,本是我扶立的;契丹,原跟我相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这三仇未报是我遗留的憾事。给你三枝箭,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受命并把箭藏在太庙里,从此以后,用兵时就派遣官吏用一副少牢礼祭告太庙,请出那三技箭,用锦囊把箭装起来,亲自背着它向前进击,等到凯旋归来,再把箭放进太庙。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木匣装着粱朝君臣的首级一起送进太庙,向先王交还那三支箭,并把完成遗愿之功报告先王时,他盛大的意志和气概,可说是够豪壮的了。可是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仅仅是)一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方响应,庄宗即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叛离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又是一种何等衰败的景象啊!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容易吗?推究他成败的史实,还是都来自人的原因呢? 《尚书》说:“自满要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昌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抗争;可是等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工就使他身处困境,而最终自身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在极细微的事上积累起来,而智勇又常常被所沉溺的事困惑,这难道仅仅限于伶人之类的事吗? 作《伶官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安石陈说: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您交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政事常常不能契合,这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治国方法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即使我想竭力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得到您的明察,所以(打算)简略地向您回复,不再一一自我辩说。可又考虑到承蒙您以厚意看待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宜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看重名称和事实的关系。名称和事实的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事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原来官员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领受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公开)讨论修正,再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认为是侵夺了官吏的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认为是惹事生非;替国家理财,不能算是与民争利;驳斥荒谬的言论,责难巧言献媚的小人,不能认为是拒绝劝告。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常常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而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估量敌手的多少,只想出力帮助皇上来抗争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当年)盘庚迁都的时候,相与怨恨的是众多的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他的法令,这是由于他考虑过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并认定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施恩泽给百姓,那么我是知罪了。假如说今天应当一切事都不去做,只要墨守前人的作为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交谈,内心对您不胜敬仰。《论毅力》[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 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而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处在张巡之下,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接受被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困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们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明白明白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而陷入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贤明的,他们研判得相当精细。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人的兵力)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以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经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但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所以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人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但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做报仇的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死呢?”于是也宁死不屈。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着张巡做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的时候,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过张巡的关系,起初曾当上了临涣县尉;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问。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你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大学语文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如下:

一、译文

1、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很多次。你有没有尽力为别人?你对朋友诚实吗?你复习了老师教的知识吗?”

3、孔子说:“回顾你所学的知识,你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经验。因此,你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5、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6、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美德的人,你就想和他一样好;当你看到一个不道德的人,你就要反省自己,看看你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7、孔子说:“当几个人聚在一起时,一定有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去学习,如果你发现你和他们有同样的弱点,你应该及时纠正他们。

8、曾子说:“有雄心壮志的人必须坚强勇敢,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责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促进“仁爱”视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重要吗?难道这场斗争直到死都没有停止吗?它离我们很远吗?

9、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枯萎的。”

10、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崇拜?”孔子说:“这可能是宽恕!”不要把你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

二、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自己这里了。他沿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脸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沾沾自喜)的脸色,仰视着向海若(海神)感叹说:“俗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后,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吧。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多并轻视伯夷的德义,起先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您难以穷尽的样子,如果我不到您的家门口就真是太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的人所讥笑了。” 北嗨若说:“井中之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这是因为它被时令所限制了;见识浅陋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了。现在你从河岸出来,观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的丑陋,我将可以对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归人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可是(大海)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排水口)泄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但(大海)不会空虚;春天、秋天大海的水量年年不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丝毫影响。这就是它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那是)不可能用量度来计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我认为自己是禀受了阴阳之气,方得列形于天地之间。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觉得自己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我盘算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的湖泽中一样吗?盘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稗草籽在太仓中一样吗?称呼事物(种类)数量的名号叫做“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凡有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不过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连续统治的,三王(不断)争夺的,仁义之人忧虑的,贤士们操心的,全都在这(小小的九州)里了。伯夷辞让它凭它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它凭它显示渊博,这样看来,他们的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先前对河水的自我夸耀吗?”《谏逐客书》[译文] 我听说大臣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 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戎地计取由余,东面换得百里奚,从宋国礼迎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了他们,(结果)兼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老百姓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前来亲近归服,并且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并吞了巴蜀,北面收取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地区,控制了鄢、郢一带,东面占据了成皋要塞,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盟,使他们面朝西来事奉秦国,这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对外)用蚕食政策逐步兼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成就了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当初要是这四位国君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璧这类的珍宝,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着纤离宝马,竖立着用翠羽编成的凤形旗,树立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几样宝物,秦国一种都不出产,而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类骏马就不会挤满外边的马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做成你的器用,而西蜀的丹砂、靛青也不能作彩绘的颜料了。凡用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可以,那么嵌有明珠的头簪,镶着珠玑的耳环,东阿产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打扮优雅、容貌艳丽、文静美好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边唱边喊使人耳朵听了愉快的,是地地道道的秦地音乐。而《郑风》、《卫风》、《桑间》、《韶虞》、《武象》类乐舞曲,都是异国的音乐。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无非是快意的事当前,宜于观赏罢了。现在取用人材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管对不对,凡不是秦国的人就不要,凡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那么就是,所看重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所轻视的则是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土广大人民就多,兵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它的功德昭著。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四季(祭品)丰足美好,鬼神也就降赐福佑,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人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宝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却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人来增加对手的力量,在内把自己搞虚,对外又跟诸侯结仇,(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答李翊书》[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向李生足下禀告: 你来信中的文辞很好,而你又问得怎么谦虚而恭敬啊!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道德有归处指日可待了,更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是人所说的望到孔子家的门墙还没有进入到他家门的人,又哪能真正知晓(道的)是和非呢?即使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谈谈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立言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写的文章与你所期求的,非常相似和接近了。不过,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期求超过别人而被别人所取用呢?还是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呢?如果你期求超过别人而为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所取用了。如果你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成功,不要被势位和利禄所诱惑,要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添加油脂希求灯光亮。根长得茂盛的树木,它的果实就会顺利成长;油脂肥沃的,灯光就会明亮,仁义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善可亲。 不过这里又有些难处,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这样,我学习写文章已有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三代两汉的书我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吸收,居家好像忘掉了什么,外出好像丢掉了什么;神态时而庄重像是在凝思,时而茫然像是迷茫。当我从心里取出想的东西,倾注到手上写出来,务求除去陈言滥调,这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起初)文章给别人看,(我)不了解他们的非议讥笑可以当作非议讥笑。像这样又有好些年,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作法,这以后我才认识到;古书中与圣人之道是真相合还是假相合的地方,和虽然正合于圣人之道但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地方,这时黑和白就区分得清清楚楚了。而后务求除去自已文章中不可取之处,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流水奔泻一样不可遏止。当我再把文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如果讥笑我的文章,我就觉得高兴,别人如果称赞我的文章,我就觉得忧虑,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还有不合道的杂见在其中。像这样的情况又有好些年,这以后我写的文章气势浩大,;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止了。我又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够醇正,就主动寻找抵御那些不纯的东西,平心静气地去审察它,直到文章韵内容都醇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以不继续加强修养。要使自己(的修养)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沉浸在《诗》、《书》的渊源里,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泉,我终身如此。气(道德修养),如同水;言辞,如同水面上漂浮的东西。水势大,那么能够浮起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浮起采。气和言辞的关系也像是这样:气盛,那么言辞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就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我已做到这一步,又怎么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即使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但自己被别人任用时,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任用的人。难道就像个器具一样吗?(这种等待别人任用的人,)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总合乎道,让自己的行为总合乎原则。如果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别人;不为人所用时,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自己的门徒,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取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古道的人少了。有志于古道的人,一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的确是既高兴又悲愤。我多次称赞有志于古道的人,以此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于赞美那些我觉得应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我觉得应该贬斥的人。向我提问的人很多,顾念你的言辞,志不在名利,姑且为你说说以上这些看法。《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 呜呼!兴盛衰亡的规律,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临终时,把三技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们的仇敌;燕王,本是我扶立的;契丹,原跟我相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这三仇未报是我遗留的憾事。给你三枝箭,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受命并把箭藏在太庙里,从此以后,用兵时就派遣官吏用一副少牢礼祭告太庙,请出那三技箭,用锦囊把箭装起来,亲自背着它向前进击,等到凯旋归来,再把箭放进太庙。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木匣装着粱朝君臣的首级一起送进太庙,向先王交还那三支箭,并把完成遗愿之功报告先王时,他盛大的意志和气概,可说是够豪壮的了。可是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仅仅是)一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方响应,庄宗即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叛离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又是一种何等衰败的景象啊!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容易吗?推究他成败的史实,还是都来自人的原因呢? 《尚书》说:“自满要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昌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抗争;可是等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工就使他身处困境,而最终自身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在极细微的事上积累起来,而智勇又常常被所沉溺的事困惑,这难道仅仅限于伶人之类的事吗? 作《伶官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安石陈说: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您交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政事常常不能契合,这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治国方法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即使我想竭力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得到您的明察,所以(打算)简略地向您回复,不再一一自我辩说。可又考虑到承蒙您以厚意看待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宜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看重名称和事实的关系。名称和事实的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事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原来官员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领受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公开)讨论修正,再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认为是侵夺了官吏的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认为是惹事生非;替国家理财,不能算是与民争利;驳斥荒谬的言论,责难巧言献媚的小人,不能认为是拒绝劝告。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常常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而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估量敌手的多少,只想出力帮助皇上来抗争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当年)盘庚迁都的时候,相与怨恨的是众多的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他的法令,这是由于他考虑过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并认定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施恩泽给百姓,那么我是知罪了。假如说今天应当一切事都不去做,只要墨守前人的作为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交谈,内心对您不胜敬仰。《论毅力》[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 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而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处在张巡之下,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接受被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困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们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明白明白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而陷入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贤明的,他们研判得相当精细。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人的兵力)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以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经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但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所以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人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但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做报仇的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死呢?”于是也宁死不屈。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着张巡做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的时候,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过张巡的关系,起初曾当上了临涣县尉;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问。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你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

大学语文(要求要背诵的古文)2006-12-19 20:09《先秦诸子语录》《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尧曰》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五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与之人,出纳之谓之有司。

《孟子*离娄上》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尽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王制》“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老子》(四十七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墨子*非命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百姓人民之利。

《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上世之王者众矣,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

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

世称靖节先生。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之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燕歌行 乐府旧题 高适(702-765)字达夫。

盛唐边塞诗代表诗人“高岑”。谴责将领的贪功冒进骄奢,对边塞士兵的同情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走马川行 岑参(715-770)将西北的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表现, 具有奇伟壮丽之美。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将军金甲也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 七言律诗之冠。

悲:漂泊憔悴、人生苦短、深秋萧瑟、羁旅他乡、暮年登高、体弱多病、孤苦伶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长恨歌 白居易 (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锦瑟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

怅恨感,迷茫、悲清、哀怨、可望不可及。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蓝田”引自戴叔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八声甘州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浪子。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水龙吟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1230-1310)号已斋。 散曲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谏逐客书 李斯选自《史记》论点鲜明,开门见山;论据充足历史事实现实事例;论证有利理论佐证;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三皇五帝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了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记: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xia然,洼然,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攒蹙累计,莫得 顿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

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

’(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

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

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

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

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

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

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

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

二、

1、疾:“疾”通“嫉”,厌恶

辞:说的话

2、服:归服

来:招致

3、直:只不过

走:跑(古今异义)

4、树:种(名词活用做动词,树之以桑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衣:穿

5、斯:于是,那么

至:归附

6、语:谈论

虚:住所

7、少:小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轻:轻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8、俟:期待

膏:灯油

9、遂: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晔:光明灿烂,闪光的样子

10、亟:立刻

弗:不

11、蔓:蔓延

图:谋划

12、兵:兵器

卒:士兵

13、孑:孤单

吊:安慰

14、零丁:孤独的样子

成立:成人自立(古今异义)

15、婴:缠绕

蓐:草席

16、除:授予

猥:鄙

三、

1、恐怕该责备你吧?

2、这样,如果远方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

3、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4、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6、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7、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8、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

9、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10、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

11、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

12、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非笑它我就高兴,称赞它我就担忧,因为文章里还存有时人的意思和看法。

13、月亮照在木楼上和低矮的窗上,使人浮想联蹁,无法入睡

14、于嵩打算到州里提出诉讼,却被武人杀死。

15、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

16、小人喜欢议论别人过错,不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

17、在人间也可以得到快乐,何必一定要到天上去

18、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

19、让深潭中潜伏的鲛龙起舞,让船上被抛弃的妇女哭泣

20、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所弃

写灵山齐庵,当时修筑偃湖尚未完工

层峦叠嶂向西奔驰,又如万马回旋而来,万山千峰仿佛又要驰骋向东。眼前飞瀑,如突然受惊奔窜,水势湍急,直泻而下。向上溅起的水花,如晶莹的珍珠弹跳。一座小桥,横跨在湍急的溪流上,像一弯如弓的新月。而今人老了,该当过优闲的生活,可是老天爷却让我多管一事,统率山上如十万大军的挺拔长松。我在山中修筑的茅庐(即齐庵)虽小,但在龙蛇盘屈般的松林影边,在暴风骤雨般的松涛声中。

早晨,在清爽的空气中迎来东方的曙光,看三五座山峰一个接着一个从晓雾中露出来,争先同我见面问好。(红日升起后,山色更是气象万千)。有的山峰像东晋时的谢家子弟,衣冠楚楚,风度磊落;有的山峰像汉朝司马相如赴临邛时的气派,门庭车骑相随、华贵雍容。我置身于其间,感受到的是雄浑、深厚、高雅、刚健,好像陶醉在太史公司马迁的文章之中。走在新筑的堤路上,我关切地打听:修筑偃湖的工程何日完成,好让我能看到烟水蒙蒙的湖中美景?

需要的。

一、专升本大学语文每年的考题里,都会有古文名句默写。

二、虽然有古文默写的题目,但是一般分值都会太高,如果你想在这种题目上获得满分的话,当然需要背诵古文。如若你不在乎这点分数,那么你可以选择性地背诵一些重点名篇。

三、补充一下,关于背诵那些古文。一是,以前考过的名句肯定不会再考了,但是这篇文章如果还有其它名句,也还是要背诵一下的。二是,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最起码里面的名句是要背诵一下的。三是,报一个辅导班的冲刺班,辅导机构会大概给你个背诵的范围,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总之,在分分必争的专升本考试中,这些可以不失分的题目最好还是难道,虽然背诵古文比较头疼,但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

不用,大学语文很简单的

  •   索引序列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真题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视频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