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曰:汝亦欲富贵乎? 永忠曰: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 陈友谅犯龙江,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大败之。从攻江州,州城守备甚固。永忠度城高下,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桥傅于城,遂克之。 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永忠乘飞舸追且射,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获,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①之泾江口,友谅死。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从徐达取淮东,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太祖令永忠还兵水寨御之,达遂克淮东诸郡。 寻充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出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永忠会将士舁舟出江者,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帝制《平蜀文》旌其功。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 【注】①邀击:拦击,截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士诚遣舟师薄海安 薄:迫近 B.数其残暴斩之 数:列举 C.次铜锣峡 次:停留 D.永忠与相比 比:匹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桥傅于城,遂克之 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 B.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 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 C.复旋绕而出 故止封侯而不公 D.民怀其惠,为之立祠 及杨宪为相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廖永忠用兵有智谋的一组是 (3分) ①忠大呼突阵,诸军从其后 ②造桥于船尾,以船乘风倒行 ③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 ④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 ⑤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 ⑥永忠以和未至辞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廖永忠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曾跟随兄长在巢湖迎接明太祖;当时他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很大的功勋,受到明太祖的称赞。 B.廖永忠战功卓著,曾经击败陈友谅,抵御张士诚,擒杀了海盗邵宗愚;每次回到京都以后,都受到了明太祖的接见和嘉奖。 C.因为跟随汤和平定淮东、闽中、广东和四川等地,廖永忠官职屡次升迁;每到一地,他都善于安抚百姓,深得百姓的爱戴。 D.太祖认为廖永忠指使一些读书人窥测圣意,要求给自己封爵,所以对他不满;后来廖永忠犯了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等罪被赐死。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3分) (2)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4分) (3)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3分)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自己这里了。他沿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脸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沾沾自喜)的脸色,仰视着向海若(海神)感叹说:“俗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后,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吧。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多并轻视伯夷的德义,起先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您难以穷尽的样子,如果我不到您的家门口就真是太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的人所讥笑了。” 北嗨若说:“井中之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这是因为它被时令所限制了;见识浅陋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了。现在你从河岸出来,观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的丑陋,我将可以对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归人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可是(大海)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排水口)泄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但(大海)不会空虚;春天、秋天大海的水量年年不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丝毫影响。这就是它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那是)不可能用量度来计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我认为自己是禀受了阴阳之气,方得列形于天地之间。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觉得自己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我盘算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的湖泽中一样吗?盘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稗草籽在太仓中一样吗?称呼事物(种类)数量的名号叫做“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凡有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不过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连续统治的,三王(不断)争夺的,仁义之人忧虑的,贤士们操心的,全都在这(小小的九州)里了。伯夷辞让它凭它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它凭它显示渊博,这样看来,他们的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先前对河水的自我夸耀吗?”《谏逐客书》[译文] 我听说大臣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 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戎地计取由余,东面换得百里奚,从宋国礼迎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了他们,(结果)兼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老百姓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前来亲近归服,并且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并吞了巴蜀,北面收取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地区,控制了鄢、郢一带,东面占据了成皋要塞,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盟,使他们面朝西来事奉秦国,这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对外)用蚕食政策逐步兼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成就了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当初要是这四位国君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璧这类的珍宝,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着纤离宝马,竖立着用翠羽编成的凤形旗,树立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几样宝物,秦国一种都不出产,而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类骏马就不会挤满外边的马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做成你的器用,而西蜀的丹砂、靛青也不能作彩绘的颜料了。凡用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可以,那么嵌有明珠的头簪,镶着珠玑的耳环,东阿产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打扮优雅、容貌艳丽、文静美好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边唱边喊使人耳朵听了愉快的,是地地道道的秦地音乐。而《郑风》、《卫风》、《桑间》、《韶虞》、《武象》类乐舞曲,都是异国的音乐。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无非是快意的事当前,宜于观赏罢了。现在取用人材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管对不对,凡不是秦国的人就不要,凡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那么就是,所看重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所轻视的则是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土广大人民就多,兵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它的功德昭著。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四季(祭品)丰足美好,鬼神也就降赐福佑,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人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宝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却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人来增加对手的力量,在内把自己搞虚,对外又跟诸侯结仇,(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答李翊书》[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向李生足下禀告: 你来信中的文辞很好,而你又问得怎么谦虚而恭敬啊!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道德有归处指日可待了,更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是人所说的望到孔子家的门墙还没有进入到他家门的人,又哪能真正知晓(道的)是和非呢?即使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谈谈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立言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写的文章与你所期求的,非常相似和接近了。不过,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期求超过别人而被别人所取用呢?还是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呢?如果你期求超过别人而为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所取用了。如果你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成功,不要被势位和利禄所诱惑,要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添加油脂希求灯光亮。根长得茂盛的树木,它的果实就会顺利成长;油脂肥沃的,灯光就会明亮,仁义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善可亲。 不过这里又有些难处,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这样,我学习写文章已有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三代两汉的书我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吸收,居家好像忘掉了什么,外出好像丢掉了什么;神态时而庄重像是在凝思,时而茫然像是迷茫。当我从心里取出想的东西,倾注到手上写出来,务求除去陈言滥调,这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起初)文章给别人看,(我)不了解他们的非议讥笑可以当作非议讥笑。像这样又有好些年,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作法,这以后我才认识到;古书中与圣人之道是真相合还是假相合的地方,和虽然正合于圣人之道但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地方,这时黑和白就区分得清清楚楚了。而后务求除去自已文章中不可取之处,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流水奔泻一样不可遏止。当我再把文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如果讥笑我的文章,我就觉得高兴,别人如果称赞我的文章,我就觉得忧虑,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还有不合道的杂见在其中。像这样的情况又有好些年,这以后我写的文章气势浩大,;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止了。我又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够醇正,就主动寻找抵御那些不纯的东西,平心静气地去审察它,直到文章韵内容都醇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以不继续加强修养。要使自己(的修养)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沉浸在《诗》、《书》的渊源里,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泉,我终身如此。气(道德修养),如同水;言辞,如同水面上漂浮的东西。水势大,那么能够浮起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浮起采。气和言辞的关系也像是这样:气盛,那么言辞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就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我已做到这一步,又怎么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即使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但自己被别人任用时,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任用的人。难道就像个器具一样吗?(这种等待别人任用的人,)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总合乎道,让自己的行为总合乎原则。如果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别人;不为人所用时,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自己的门徒,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取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古道的人少了。有志于古道的人,一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的确是既高兴又悲愤。我多次称赞有志于古道的人,以此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于赞美那些我觉得应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我觉得应该贬斥的人。向我提问的人很多,顾念你的言辞,志不在名利,姑且为你说说以上这些看法。《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 呜呼!兴盛衰亡的规律,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临终时,把三技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们的仇敌;燕王,本是我扶立的;契丹,原跟我相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这三仇未报是我遗留的憾事。给你三枝箭,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受命并把箭藏在太庙里,从此以后,用兵时就派遣官吏用一副少牢礼祭告太庙,请出那三技箭,用锦囊把箭装起来,亲自背着它向前进击,等到凯旋归来,再把箭放进太庙。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木匣装着粱朝君臣的首级一起送进太庙,向先王交还那三支箭,并把完成遗愿之功报告先王时,他盛大的意志和气概,可说是够豪壮的了。可是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仅仅是)一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方响应,庄宗即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叛离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又是一种何等衰败的景象啊!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容易吗?推究他成败的史实,还是都来自人的原因呢? 《尚书》说:“自满要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昌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抗争;可是等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工就使他身处困境,而最终自身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在极细微的事上积累起来,而智勇又常常被所沉溺的事困惑,这难道仅仅限于伶人之类的事吗? 作《伶官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安石陈说: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您交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政事常常不能契合,这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治国方法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即使我想竭力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得到您的明察,所以(打算)简略地向您回复,不再一一自我辩说。可又考虑到承蒙您以厚意看待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宜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看重名称和事实的关系。名称和事实的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事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原来官员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领受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公开)讨论修正,再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认为是侵夺了官吏的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认为是惹事生非;替国家理财,不能算是与民争利;驳斥荒谬的言论,责难巧言献媚的小人,不能认为是拒绝劝告。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常常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而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估量敌手的多少,只想出力帮助皇上来抗争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当年)盘庚迁都的时候,相与怨恨的是众多的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他的法令,这是由于他考虑过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并认定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施恩泽给百姓,那么我是知罪了。假如说今天应当一切事都不去做,只要墨守前人的作为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交谈,内心对您不胜敬仰。《论毅力》[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 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而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处在张巡之下,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接受被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困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们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明白明白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而陷入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贤明的,他们研判得相当精细。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人的兵力)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以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经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但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所以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人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但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做报仇的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死呢?”于是也宁死不屈。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着张巡做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的时候,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过张巡的关系,起初曾当上了临涣县尉;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问。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你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

1.以身体作为祭品,用来向上帝祈求福祉2.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吴国死战3.我虽然知道这样会腰身和脖颈不相连、头脚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羞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实现。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

《李将军列传》 [译文] 李广将军是陇西(甘肃)成纪人。他的祖先叫李信,秦朝时担任将军,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个人。李广的祖籍是槐里,后来迁移到成纪。李广一家世世代代传习射箭的技艺。孝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规模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杀敌时斩获敌人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做了汉朝廷的中郎官。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做了汉朝的侍郎,二人都是武骑常侍,俸禄是八百石。李广曾经随从汉文帝巡行,有冲锋陷阵,攻关破隘以及搏击猛兽之类的勇敢表现,因而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遇到好时候!假如你生在高祖(打天下)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难道还在话下么?”到孝景帝刚即位时,李广担任陇西都尉,后又调任骑郎将。吴楚七国起兵叛乱时,李广担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进击吴、楚叛军,李广拔取了敌军军旗,立功扬名于昌邑城下。但由于梁王给李广授了将军印,回到朝廷后,没有获得(朝廷的)奖赏。后又调为上谷太守。匈奴每天来跟李广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对皇上流着泪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可是他依仗着自己的才能,屡次跟匈奴正面作战,恐怕国家会失掉他。”于是皇上就调他担任上郡太守。后来李广辗转出任边郡太守,又调任上郡。李广曾做过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各郡的太守,都以奋力作战而闻名。 匈奴大规模人侵上郡,天子派一名受宠幸的宦官监督李广部署作战操练士兵抗击匈奴。有一次,这位宦官带领几十个骑兵放马奔驰,碰上了三个匈奴人,跟他们打了起来。三个匈奴人转身放箭。射伤了这个宦官,把跟随他的骑兵也射杀得快完了。这个宦官逃奔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能手。”李广就率领百名骑兵前往追赶那三个人。三个人失掉了马,步行,已走出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分开左、右两翼包抄,而李广自己亲自射那三个人,杀死了其中的两个,活捉了一个,他们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当把俘虏捆好,上了马,忽然看见远处有数千名匈奴的骑兵。他们也看见了李广,认为是诱骗他们的骑兵,都很吃惊,急忙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名骑兵都非常恐惧,想驰马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部队好几十里,现在就这样带着一百名骑兵往回逃,匈奴如果追射我们,立刻就全完了。假如现在我们停留不动,匈奴必然认为我们是大部队派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袭击我们。”于是李广命令众骑兵们说:“前进!”众兵前进,在不到匈奴阵地二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李广下令说: “全部下马,解下马鞍!”他的骑兵说:“匈奴人多而且很近,假如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呢?”李广说:“那些匈奴人认为我们会逃跑,现在全部解下马鞍来表示不逃,以此来坚定他们认为我们是诱骑的看法。”于是匈奴的骑兵是不敢出击。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跨上马跟十几个骑兵奔向前去射杀了匈奴的白马将,而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中,解下马鞍,命令士兵全都放开战马,卧地休息。这时正赶上黄昏,匈奴始终对他们感到奇怪不解,不敢出击。半夜的时候,匈奴也以为汉朝有伏兵在旁边,打算夜里攻取他们,因此全都带兵离去了。天刚亮,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之中。大军因为不知李广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没有跟从。 过了很久,孝景帝死了,武帝登位。皇帝左右的亲信认为李广是名将,因此李广从上郡太守的职位调到朝廷做了未央宫卫尉,程不识也被任命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过去与李广都以边郡太守的职衔率领军队驻守边防。到出击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时没有严格的部队编制和行列阵势,靠近有好水草的地方驻扎,部队停留后,人人自便,不用敲击刁斗巡更的方法来自卫。军中办公机构简省公务文书、簿册登记等事,然而他也派出哨兵在老远的地方警戒,从没有遇到过危害。程不识严格管理部队的编制队伍行列阵营,敲击刁斗巡查,军中办公的官员治理文书簿册之事直到天亮,将士不能休息,然而也未曾遇到危害。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单省事。但是敌人突然来侵犯,也无法制服他;而他的战士很安逸快乐,都乐意为他拼死效力。我治军虽然制度烦琐多事,但是敌人也不能侵犯我。”这个时候,在汉朝边郡上,李广和程不识都是名将,然而匈奴惧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乐意随从李广,而觉得跟从程不识太劳苦。程不识在孝景帝的时候由于屡次直言规谏,做了太中大夫,为人正直,谨守条文法令。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埋伏在马邑旁边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的统领。当时单于发觉了汉朝的谋略,率军离去,汉朝的军队全都没有立功。 从那以后四年,李广从卫尉调为将军,出雁门关进击匈奴。匈奴的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命令说:“抓到李广一定活着带来。”匈奴的骑兵抓住了李广,李广当时受伤很重,他们把李广放在两马中间,结个大网,让李广躺卧在里面。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斜眼比瞥见他的身旁有一个胡人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腾空跨上那胡人少年的马,一边乘势推落少年,一边取过他的弓,鞭马向南飞奔。跑了几十里,重新追上自己败余的部队,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内。匈奴前来追捕的人,数百名骑兵追捕他,李广边逃边取出那少年的弓,射杀追兵,因此才得以脱逃。于是逃到汉朝,汉朝廷把李广下交法官处理,法官判处李广的军队损失伤亡众多,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判斩。李广出钱赎罪,方免于死刑降为平民。 《郑伯克段于鄢》 [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一位妻子,叫做武姜,她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做寤生,于是就厌恶他。(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君位的继承人,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即位,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得到制这个地方作为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其他的城邑,唯命是从。”于是武姜就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让共叔段居住在那里,人称共叔段为京城大叔。祭仲对庄公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三百雉(一雉长三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根据先王的法制,大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长度的三分之一,中等都邑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不合法度,不合于先王的法制,您将忍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想要这样做,我哪里能躲避祸害呢?”祭仲回答:“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及早给她安排个地方,别让她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开来,是很难对付的;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根除,何况是您的这位尊贵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道义的事,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 过了不久,太叔命令(与自己接壤的)西部边邑和北部边邑亲附于自己。公子吕(对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两属的局面,您打算对它怎么办呢?如果想把君位让给太叔,我请求您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想给他,那我请求您同意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贰心。”庄公说:“不用,他将自己赶上(垮台)。”太叔又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城邑,并把势力扩大到了廪延。子封说:“可以了,共叔段的土地再扩大,就将会得到民众。”庄公说:“行为不仁义,不会有人对亲近它,土地扩大了,将会崩溃。” 太叔修治城郭,聚集民众,修整盔甲、武器,配备好步兵和兵车,准备袭击郑的国都。夫人武姜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听说了他们行动的日期,说:“可以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京邑的百姓叛离了太叔段。太叔段逃到了鄢,庄公攻打他直到鄢。五月辛丑,太叔段离开郑国逃到了共国…… 于是庄公就把姜氏放逐到城颖,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再相见。”不久,庄公为这件事感到后悔了。颍考叔在颍谷担任封人,听说了这件事,就带上些礼物来献给庄公。庄公赐他用餐,他边吃边把肉夹出放在一边。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小人有母亲,她吃的都是小人做的食物,却没尝过国君赏赐的带汁的肉,请您允许我把这带汁的肉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给她食物,我恰恰没有!”颖考叔说:“冒昧地问,您说什么啊?”庄公对他说了其中的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颖考叔对庄公说:“您对这件事何必忧虑呢?如果掘地挖到地下的泉水,再挖个隧道去与母亲相见,那么谁还能说不是黄泉相见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进入隧道赋诗说:“大隧道中乐融融。”姜氏从隧道中出来时赋诗说:“大隧道外真畅快。于是作为母子又像当初一样。” 君子说:“颍考叔是一个真正的孝子,爱自己的母亲,并且扩展到庄公身上。《诗经》上说:孝子的孝无穷无尽,长久地赐给你的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相比起英语和数学,大学语文是比较好过的课程。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自己这里了。他沿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脸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沾沾自喜)的脸色,仰视着向海若(海神)感叹说:“俗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后,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吧。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多并轻视伯夷的德义,起先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您难以穷尽的样子,如果我不到您的家门口就真是太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的人所讥笑了。” 北嗨若说:“井中之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这是因为它被时令所限制了;见识浅陋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了。现在你从河岸出来,观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的丑陋,我将可以对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归人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可是(大海)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排水口)泄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但(大海)不会空虚;春天、秋天大海的水量年年不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丝毫影响。这就是它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那是)不可能用量度来计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我认为自己是禀受了阴阳之气,方得列形于天地之间。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觉得自己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我盘算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的湖泽中一样吗?盘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稗草籽在太仓中一样吗?称呼事物(种类)数量的名号叫做“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凡有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不过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连续统治的,三王(不断)争夺的,仁义之人忧虑的,贤士们操心的,全都在这(小小的九州)里了。伯夷辞让它凭它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它凭它显示渊博,这样看来,他们的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先前对河水的自我夸耀吗?”《谏逐客书》[译文] 我听说大臣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 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戎地计取由余,东面换得百里奚,从宋国礼迎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了他们,(结果)兼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老百姓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前来亲近归服,并且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并吞了巴蜀,北面收取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地区,控制了鄢、郢一带,东面占据了成皋要塞,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盟,使他们面朝西来事奉秦国,这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对外)用蚕食政策逐步兼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成就了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当初要是这四位国君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璧这类的珍宝,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着纤离宝马,竖立着用翠羽编成的凤形旗,树立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几样宝物,秦国一种都不出产,而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类骏马就不会挤满外边的马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做成你的器用,而西蜀的丹砂、靛青也不能作彩绘的颜料了。凡用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可以,那么嵌有明珠的头簪,镶着珠玑的耳环,东阿产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打扮优雅、容貌艳丽、文静美好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边唱边喊使人耳朵听了愉快的,是地地道道的秦地音乐。而《郑风》、《卫风》、《桑间》、《韶虞》、《武象》类乐舞曲,都是异国的音乐。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无非是快意的事当前,宜于观赏罢了。现在取用人材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管对不对,凡不是秦国的人就不要,凡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那么就是,所看重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所轻视的则是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土广大人民就多,兵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它的功德昭著。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四季(祭品)丰足美好,鬼神也就降赐福佑,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人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宝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却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人来增加对手的力量,在内把自己搞虚,对外又跟诸侯结仇,(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答李翊书》[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向李生足下禀告: 你来信中的文辞很好,而你又问得怎么谦虚而恭敬啊!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道德有归处指日可待了,更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是人所说的望到孔子家的门墙还没有进入到他家门的人,又哪能真正知晓(道的)是和非呢?即使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谈谈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立言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写的文章与你所期求的,非常相似和接近了。不过,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期求超过别人而被别人所取用呢?还是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呢?如果你期求超过别人而为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所取用了。如果你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成功,不要被势位和利禄所诱惑,要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添加油脂希求灯光亮。根长得茂盛的树木,它的果实就会顺利成长;油脂肥沃的,灯光就会明亮,仁义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善可亲。 不过这里又有些难处,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这样,我学习写文章已有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三代两汉的书我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吸收,居家好像忘掉了什么,外出好像丢掉了什么;神态时而庄重像是在凝思,时而茫然像是迷茫。当我从心里取出想的东西,倾注到手上写出来,务求除去陈言滥调,这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起初)文章给别人看,(我)不了解他们的非议讥笑可以当作非议讥笑。像这样又有好些年,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作法,这以后我才认识到;古书中与圣人之道是真相合还是假相合的地方,和虽然正合于圣人之道但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地方,这时黑和白就区分得清清楚楚了。而后务求除去自已文章中不可取之处,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流水奔泻一样不可遏止。当我再把文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如果讥笑我的文章,我就觉得高兴,别人如果称赞我的文章,我就觉得忧虑,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还有不合道的杂见在其中。像这样的情况又有好些年,这以后我写的文章气势浩大,;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止了。我又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够醇正,就主动寻找抵御那些不纯的东西,平心静气地去审察它,直到文章韵内容都醇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以不继续加强修养。要使自己(的修养)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沉浸在《诗》、《书》的渊源里,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泉,我终身如此。气(道德修养),如同水;言辞,如同水面上漂浮的东西。水势大,那么能够浮起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浮起采。气和言辞的关系也像是这样:气盛,那么言辞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就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我已做到这一步,又怎么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即使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但自己被别人任用时,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任用的人。难道就像个器具一样吗?(这种等待别人任用的人,)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总合乎道,让自己的行为总合乎原则。如果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别人;不为人所用时,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自己的门徒,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取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古道的人少了。有志于古道的人,一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的确是既高兴又悲愤。我多次称赞有志于古道的人,以此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于赞美那些我觉得应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我觉得应该贬斥的人。向我提问的人很多,顾念你的言辞,志不在名利,姑且为你说说以上这些看法。《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 呜呼!兴盛衰亡的规律,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临终时,把三技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们的仇敌;燕王,本是我扶立的;契丹,原跟我相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这三仇未报是我遗留的憾事。给你三枝箭,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受命并把箭藏在太庙里,从此以后,用兵时就派遣官吏用一副少牢礼祭告太庙,请出那三技箭,用锦囊把箭装起来,亲自背着它向前进击,等到凯旋归来,再把箭放进太庙。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木匣装着粱朝君臣的首级一起送进太庙,向先王交还那三支箭,并把完成遗愿之功报告先王时,他盛大的意志和气概,可说是够豪壮的了。可是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仅仅是)一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方响应,庄宗即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叛离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又是一种何等衰败的景象啊!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容易吗?推究他成败的史实,还是都来自人的原因呢? 《尚书》说:“自满要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昌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抗争;可是等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工就使他身处困境,而最终自身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在极细微的事上积累起来,而智勇又常常被所沉溺的事困惑,这难道仅仅限于伶人之类的事吗? 作《伶官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安石陈说: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您交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政事常常不能契合,这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治国方法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即使我想竭力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得到您的明察,所以(打算)简略地向您回复,不再一一自我辩说。可又考虑到承蒙您以厚意看待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宜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看重名称和事实的关系。名称和事实的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事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原来官员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领受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公开)讨论修正,再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认为是侵夺了官吏的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认为是惹事生非;替国家理财,不能算是与民争利;驳斥荒谬的言论,责难巧言献媚的小人,不能认为是拒绝劝告。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常常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而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估量敌手的多少,只想出力帮助皇上来抗争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当年)盘庚迁都的时候,相与怨恨的是众多的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他的法令,这是由于他考虑过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并认定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施恩泽给百姓,那么我是知罪了。假如说今天应当一切事都不去做,只要墨守前人的作为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交谈,内心对您不胜敬仰。《论毅力》[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 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而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处在张巡之下,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接受被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困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们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明白明白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而陷入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贤明的,他们研判得相当精细。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人的兵力)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以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经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但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所以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人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但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做报仇的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死呢?”于是也宁死不屈。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着张巡做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的时候,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过张巡的关系,起初曾当上了临涣县尉;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问。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你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

您好,大学语文也是基础知识,好学不好学也是因人而论,学习能力强的学起来肯定是好学,建议您可以试着学学,学的过程中如果用到高中的知识您可以进行补学,这样边补边学,您的语文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再参加考试,如果考过了更好,如果没考过看看自已差在哪方面,再进行补习,这样您肯定能考过的。 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自考语言与文化翻译真题答案

一单选 一单选( 以下英文给的是选项的内容,请参照作答,文字万能版本,防止题支选项顺序调换)1 routine --habit 2 rate 3 denied 4 for 5 points 6 additional 7 in place of 8 with 9 Rich as she is 10 Much as 1、 Elderly ……A 2、 It is ……A 3、 Unexpectedly ……C 4、 A good manager ……C 5、 Everything ……C 6、 Besides ……B 7、 The biologist ……B 8、 Scientists ……A 9、 ——,jane is ……D 10、——I admire ……D 二、完型 Courage is an essential attribute in、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11-----20 DABCB, ABDCB 三、阅读 段落一 Karen was 14,depressed and not doing well at school。…… 21------25 CDBDD 段落二 the amount of time kids spend online is a source of frustration for many parents。…… 26------30 AABCD 段落三 American scientist have found that some birds are more intelligent than believed。…… 31-----35 AAABD 四、单词翻译 36、古代的、古老的ancient 37、生涯、经历career 38、毁坏、损伤damage 39、特别、尤其especially 40、渐渐的、逐步的gradually 41、车库garage 42、诚实的、正直的honest 43、保险、保险金insurance 44、汁、液juice 45、商人merchant 46、谈判、协商negotiate 47、发生、出现our 48、停止、放弃quit 49、包围、环绕surround 50、薪金、薪水salary 51、治疗、对待treatment 52、技术、技巧technique 53、美德virtue 54、值得做的worth 55、屈服、屈从yield 五、变换格式 56、(bee)bee 57、(curious)curiosity 58、(watch)watching 59、(be)was 60、(expect)expectation 61、(agree)agreeable 62、(crowd)crowded 63、(rich)Enrich 64、(praise) has been praised 65、(appear) appeared 五、翻译 66、我们都被大自然的美深深的吸引住了we are deeply impressed with the beauty of nature 67、如果想省钱,你就不要买那块昂贵的表。If you want to save money ,do not buy the expensive watch 68、那篇小说是她创作时心情的真实反映。The novel really reflects his mood when he wrote it 69、应歌迷要求,年轻歌手又唱了一首民歌。The young singer sang a folk song again at the fans request 70、一些科学家认为需要有更多的资料才能证明这一事实。Some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ore data car prove the reality. 六、翻译短文 每种文化都有自已的理想行为,美国也不例外。在那里,孩子们被鼓励要开放、直接。美国人认为开放是诚实的表现,他们对于 沉默和保守提出怀疑。他们觉得你一定在隐藏什么如果你没说出来。他们觉得由于沉默而受威胁,这一点他们不相信也不理解。 然而,许多其它文化并不看重开放和直接。事实上,他们不喜欢这些品质因为对它们而言,开放和直接孩子好像很粗鲁。 在它信眼里不像成人的行为。那么并不令人吃惊的是许多种文化的误解也由于开放和直接所致

1.DCBAC 6.ADBAD 11.CADBA 16.CBABB 21.BACDA 26.DDBCC 31.DACCA 36.ability 37.boast 38.cancel 39.dangerous 40.excessive 41.facility 42.graze 43.hardly 44.involve 45.lawyer 46.major 47.national 48.operation 49.perate 50.refuse 51.survival 52.technique 53.upstairs 54.veteran 55.winner 56.careless 57.frightened 58.explosive 59.are finding 60.strength 61.is covered 62.were 63.planned 64.asleep 65.paint 66.Computer can help solve many problem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67.Good books is the result of hard work. 68.The problem is whether she can overe these difficulties by herself. 69.Everybody who heard that news jumped in excitement. 70.You will sueed as long as you don't lose heart. 每个人都赞成孩子的语言学习是从听开始的。当然,每个孩子在开始讲话前所听的数量是有很大不同的,会说话比较晚的孩子都是听的比较长的时间。大多数孩子在他们能够说话前都是顺从一段时间语言指示。在他们会说话前,很多孩子都是通过手势或者噪音来问问题。事实证明他们喜欢做噪音,在前几个月一两种噪音被认为是高兴,失望,交往等等的特别指示。但是三个以上的噪音就不能被认为是孩子要交往,他们几乎不会被认为是语言的早期形式。大家一致同意孩子们从三个月开始,就会用声音来表达开心,六个月的时候就能在他们的语言中增加一些新的声音。这种自我模仿都会导致孩子们故意模仿对他们发出的声音或者话语。这些模仿能被认为是说话吗?

答案在网上是找不到的 你可以买本北大燕园的测试卷做下 上面也有例年的试卷及答案的

43223 34123 41422 21333 24414 23141 13234 36abroad37adverse38enpire39cerenony40density42april43outlook44tighten45consume46mixture47fruitful48vision49nitrogen50unixersal51license52intention53sufficient55vertical 五.完型填空 56.signin57.earlier 58.colorful 59.to speak 60have seen 61.taken 62.conversation 63.harmful64.carefully 65.consume 六.汉译英 66.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67.You should speak politely, naturally even if you are angry 68.Many people oppose to building a new reseaurant in the center of the city because of the high cost 69.He knows little about insurance 70.They are unconscious that they have pleted a great scientific discovery 七,将短文译成汉语 据说有一个有趣的希望实验。说的是科学家把小白鼠放进一个金鱼缸里面,直至淹死。第一次实验:100只小白鼠平均挣扎的时间是8分钟。第二次实验:重将100只小白鼠放入金鱼缸中,8分钟后科学家放下一块木版,“救”了100只小白鼠。过了几天再把这救活的100只小白鼠再放进水缸,这次平均挣扎的时间竟然是24分钟。因为它们被救了一次,它们有了希望,有了求生的欲望

如果有那都是假的。只能靠你自己!

一、单选题: 1、It took a few seconds for her eye to ( ) to the darkness. A:allocate B:adopt C:adjust D:apply 2、Tt is strongly held that new ( ) must be introduced to protect the light of the immigrants. A:constructions B:concessions C:meastures D:statistics 3、He was specially asked to write a play that would be ( ) to the local munity. A:flexible B:capable C:responsible D:aessible 4、The volunteers would rather go by train than ( ). A:drive B:to drive C:to be driven D:driven 5、Never before ( ) so rapidly developing as it is today. A:has been our country B:our country been has C:has our country been D:our country has been 6、Country life is better than city life ( ) it offers frash air and noiseless encironment. A:so that B:in that C:as for D:in which 7、Opposition leaders will be watching carefully to see how the Prine Minister ( ) the crisis. A:handles B:conducts C:observes D:directs 二、单词 1、拥有者n.o 2、拥有、具有vt.p 3、相反的.adj c 4、下定义、解释vt.d 5、网路n.n 6、明显的adj. e 7、社会学 n. s 8、身份、统一 i 9、种族的 adj.r 10、令人厌烦的adj.b 11、和谐、协调 n.h 12、总结、概括 v.s 13、谦虚的、adj.m 14、旅行、旅程 n.j 15、八月 n. A 三、变形 1.for the (secure) of passengers,all hand bagage is carefully checked. 2.untrained and nervous,she is neverth eless (pride) and determined. 3 studies show that if workers have short but frequent breaks,they will bee more (product) 4.it is best to write abought things you have experienced (person) 5.their new advertising campaign has been very (suess) 6.the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simple) the tax laws 7.the minister was under great (press) to resign 8.this is an (exception) case, I have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it before. 四、翻译 1、 这就是我们去年开会的地方。 2、 由于发生了地震,这个地区的交通中断了。 3、 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工作。 4、 为了通过英语考试,她不得不熬夜复习。 五、翻译、 Many people think that only child is luckly because of the material goods and attention the he or she receives.But only children have their problems ,too. For one thing ,they have no privacy .Parents always feel entitled to know everything that’s going on in an only child’s life.Also only children never have the opportuning to put the blame on a brother or sister for something they have done wrong 参考答案 1-10 B C A C B C D B A C 11-20 A B B B B C A B D C 21-25D C A B D 26-30 B D A C A 31-35B A D C D 36.使活动,使起作用vt activate 37.令人厌烦的adj boring 38.总结,概述v summary 39.讨论 discuss 40.相反的adj converse 41.网路n. neork 42.明显的adj evident 43.褪色 fade 44.种族歧视 racial 45.和谐 harmony 46.满意 satisfaction 47.身份-n identity 48.下定义,解释vt define 49.采访 interview 50.社会学 sociology 51.适度 modest 52.旅行,行程n journey 53.拥有者n owner 54.描绘 portray 55.拥有,具有vt possess 56suessful 57security 58resolving 59proud 60personally 61simplify 62aeptableed 63productable 64pressure 65exceptional 66.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这个地区的交通中断了 As a result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 the region's traffic has been disrupted 67.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This is place where our last meeting has taken place. 68. 如果我不是忙着找工作,我可能已经看到你 If I was not busy looking for work, I might have e to see you 69.为了通过英语考试,他不得不熬夜复习 In order to test the adoption of English, he had to stay up all night to review 70.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So long as can you get a job of higher salary 71许多人认为独生子女幸运的。因为她/他享受优越的生活环境和细心的照顾。但是,独生子女也有困扰,首先,他们没有私人空间。父母总感觉有义务知道孩子所发生的一切,其次,只有一个孩子则当他们做错事情时,不能把责任推卸给姐和哥。再次,独生子女会没有哥姐的陪伴,他们可能孤单,而且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因交朋友产生困扰。因为他们不能学到和兄妹很好的交往 由于独生子女享有的物质和受到的观注,很多人认为他们很幸运.但是独生子女也有他们自己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他们没有隐私.父母总是觉得有权利知道孩子发生的任何事情.同时,独生子女也没有机会在他们做错事的时候,把责备推到兄妹身上.第三,独生子女没有兄妹的陪伴.他们可能会很孤独,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也会在交朋友方面遇到麻烦,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学会怎么与兄妹很好的交往.

试题有很多呀,百度一下

成绩还没出来呀,我也不知道的。你就耐心等待吧,我也是一样的,我就只差这一科了呀。

你知道吗?阅读二的阅读理解这个难啊!竟然是英语6级的原题1999年左右的!我这只有阅读理解后3篇的答案, 11—15 BDABD 16—20 DBCAC 21—25 ABCBA

全部的答案只有最新版的燕园模拟试题后面的 历年真题(2008的)才有!资源有限!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与文化试题课程代码:00838Ⅰ. Each of the following incomplete statements is followed by four alternatives. Read each statement and the four alternatives carefully and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alternativ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20%)1. In its broad sense culture is ______ Whatever distinguishes man from the rest part of the world is culture. ()A. social organizations B. the features of the worldC. the attributes of man D. human development2. ______ is,perhaps,the best known subject in whic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thought and culture is investigated.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 Verbal communication D. Translation3. Culture is a loan word from . ()A. French B. LatinC. Roman D. Norwegian4. “Greenhouse” in English and “温室” in Chinese differ in their ______ meaning. ()A. social B. conceptualC. thematic D. reflected5. ______ is a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nouns in English,as illustrated by the simple sentence “We are students”. ()A. Person B. CaseC. Number D. Degree6. Westerners tend to be ______ thinkers. ()A. holistic B. subjectiveC. analytic D. objective7. When English speaking people part,they are expected to say“ ______”. ()A. It’s nice to have met you B. I am pleased to meet youC. Thank you very much D. You are welcome8. If a compliment comes to a westerner for his good Chinese,he would reply“______ ”. ()A. No. No. That’s not true B. Thank you for encouraging meC. Sorry,I can’t speaking Chinese well D. Thank you. I am glad to hear that9. ______ contain folk wisdom rather than scientific accuracy. ()A. Idioms B. MetaphorsC. Similes D. Proverbs10. The proverb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is related to ______. ()A. navigation B. geographyC. literature D. Christianity11. The English equivalent for “开某人的玩笑” or “捉弄某人” is “______ ”. ()A. to kid somebody’s brain B. to make one’s faceC. to get one’s hand D. to pull somebody’s leg12. The colour word “______” is associated with profit in business. ()A. white B. blueC. red D. black13. “I’m disadvantaged,for I still don’t have a cent to my name. ” In the above sentence,the word “disadvantaged” means ______. ()A. unfavourable B. disagreedC. poor D. nameless14. Anything that is ______ by religion,tradition or social usage is a taboo. ()A. prohibited B. allowedC. unprohibited D. encouraged15. Man: Would you like to see a movie with me tonight? () Woman: It looks like raining. The above sentences are linked by ______. A. grammar B. lexicalC. phonetics D. meaning16. John overslept this morning. Otherwise he wouldn’t have been late for school. ()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 sentences is______. A. additive B. adversativeC. causal D. temporal17. The word “______” is American spelling. ()A. colour B. travellerC. metre D. defense18. Nike is the name of ______ in Greek mythology. ()A. a heroine B. the goddess of victoryC. the goddess of fortune D. a wealthy lady19. The nonverbal message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accompanying verbal messages,but add to or strengthen or clarify the verbal message serve the function of ______. ()A. regulating B. repeatingC. complementing D. accenting20. “Rubbing one’s thumb against one’s forefinger and middle finger” means ______ in English body language system. ()A. victory B. dirtC. OK D. moneyⅡ. Each of the following incomplete statements is followed by four alternatives. Read each statement and the four alternatives carefully and decide which alternatives can complete the statement. There might be more than one correct answer. (10%)21. ______can convey messages in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A. Gestures B. Written symbolsC. Facial expressions D. Phonetic alphabets22. English words borrowed from Latin are normally used in ______ contexts. ()A. informal B. academicC. religious D. intimate23. ______ are a category of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English. ()A. Mandative subjunctives B. Formulaic subjunctivesC. Conditionals D. Assumptives24. In a telephone call,if the person wanted is not available,it is customary for the English speaking person to say “______”. ()A. Thank you for calling. B. Hold on a moment. C. May I take a message? D. 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25. English proverb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______ categories. ()A. Christianity B. sexismC. individualism D. metaphors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bout ideas? ()A. He is the father of modern biology. B. His ideas will live on forever. C. I’ve had a full life. D. Life is empty for him. 27. --- Pass me the salt. () --- Pass me the salt,please. ---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t? The above utterances are arranged in an order of increasing degrees of______. A. formality B. informalityC. politeness D. impoliteness28. In a normal text,sentences are connected . ()A. informally B. formallyC. hypotactically D. paratactically29. In Chinese newspapers,______ are not reported so frequently as in English newspapers. ()A. political achievements B. cultural achievementsC. crimes D. disasters30. Our body odours may be affected by ______. ()A. orientation of house B. exercise scheduleC. drinking water D. emotional stateⅢ. Fill in each underlined space with a proper expression. (20%)31. Value systems,world views,national traits,aesthetic standards and thinking patterns are often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part of ______. 32. Major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are “countries on the ______”,which is illustrated by such words as “drive-ins”,“motels”,and “diners”. 33. Subjects and ______ are not so frequently omitted in English as in Chinese,as illustrated by the sentence “This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Would you like to read it?”34. In English speaking cultures,it is customary for the person calling or the elderly person to hang up the receiver ______. 35. “A Trojan horse” is an allusion derived from ______. 36. The English speaking people use the word “chicken” metaphorically to refer to a ______. 37. Many plant and place names such as “poker” and “Mississippi” in American English come from ______. 38. It is safe to say that Chinese advertising as a whole tends to be more ______ than English advertising. 39. The ______ zone ranges from touching to 18 inches. It is usually reserved for the very few special people in our lives who are very close to us. 40. Technical time refers to precise,scientific ______ of time counted in ordered, logical sequences. Ⅳ.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riefly. (12 %)41. What does the statement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and container of culture. ” mean?42. Is “spiritual” a true equivalent to“精神上的”?43. How is the letter “i” pronounced differently when it occurs before “le”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44. What does the gesture “touching or pointing to one’s own nose by raised thumb” signify in western culture?Ⅴ. Translation. (18 % )45. Men and women,old and young,all joined in the battle. 46.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47. Many people intend to get white-collar jobs after graduation. 48. 请赐教。49. 敬请光临寒舍。50. 2011年11月1日上午8点火车将到达北京。Ⅵ. Discuss the following topics. (20 %)51. What is y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verb “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 and people’s behaviours related to the proverb?52. How would you define “common core English”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speaking style?

Part IV Translation (30 minute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translate a passage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You should write your answer on Answer Sheet 2.

汉语现在是世界上用作本族语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是以方块字(character)而不是以字母构成的。目前仍在使用的书写系统中,汉语是最古老的。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可能听不懂对方的方言,但由于汉字有统一的书写形式,他们交流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困难。汉语历史上对团结中华民族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人也开始学习汉语。

译文: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used as native language by the greatest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world. One of th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lies in that it is composed of characters rather than letters.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the oldest writing system still in use. In China, although peopl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may 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s dialects, they have little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ng becaus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written in a uniform form. The Chinese language has played quit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history. Nowaday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increasing global influence,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begin to learn Chinese.更多六级真题内容,环球青藤资讯将及时与您分享,尽请关注!

自考大学语文翻译真题答案

75.历史剧《屈原》的作者是(  )。

A.郭沫若

B.茅盾

C.闻一多

D.老舍

【答案】A

76.创作《雷雨》的戏剧家是(   )。

A.巴金

B.老舍

C.田汉

D.曹禺

【答案】D

77.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答案】C

78.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A.巴金

B.茅盾

C.老舍

D.赵树理

【答案】C

79.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答案】C

80.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

A.《灭亡》

B.《家》

C.《憩园》

D.《新生》

【答案】B

81.老舍的戏剧代表作是(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四世同堂》

D.《二马》

【答案】B

82.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他属于(    )。

A.浪漫主义作家

B.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超现实主义作家

D.象征主义作家

【答案】B

83.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A.《两个朋友》

B.《米隆老爹》

C.《羊脂球》

D.《项链》

【答案】C

84.契诃夫在《套中人》塑造的一个因循守旧的人物形象是(   )。

A.拉京

B.别里科夫

C.姚内奇

D.格罗莫夫

【答案】B

85.“知识就是力量”是(    )提出的。

A.列宁

B.高尔基

C.培根

D.朱光潜

【答案】C

8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A.借代、拟人

B.比喻、夸张

C.拟人、夸张

D.比喻、对偶

【答案】B

8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修辞手法是(   )。

A.对偶

B.排比

C.比喻

D.顶真

【答案】A

88.“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对偶

D.层递

【答案】B

89.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这叫做(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答案】A

90.“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中“其”的意思是(   )。

A.他的

B.将

C.难道

D.恐怕

【答案】C

91.《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的“扶摇”意思是(   )。

A.逍遥

B.上升

C.旋风

D.飘飘

【答案】C

92.下列划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

A.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仲尼语之以为博:孔子以谈说天下而显示渊博。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而皆自于人欤:而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讨厌什么呢?

D.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宾客以业诸侯: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

【答案】C

93.下列带点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无乃尔是过欤? 过:过错。

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丑:鄙陋

C.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逮:赶上

D.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

【答案】A

94.下列句子中“者”作代词用,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的是(   )。

A.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客何为者?(《史记·项羽本纪》)

D.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答案】A

95.下列句子中“而”作连词用,表修饰关系的是(   )。

A.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B.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答案】D

96.下列句子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   )。

A.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B.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九章·涉江》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

D.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一》

【答案】A

97.下列各句中“于”作介词用,表被动的是(   )。

A.受任于败军之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黄鸟于飞《诗经·葛覃》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答案】B

98.下列句子中“其”作为语气词,表示推测的是(   )。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孟子·告子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则》)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D.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答案】C

99.下列句子中,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是(   )。

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B.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C.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D.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有(   )。

A.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 诗歌以四言为主

C. 又称《诗》、《诗三百》

D. 共收录了诗歌300篇

E. 全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ABCE

2.下列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有(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E.《韩非子》

【答案】CD

3.下列关于孔子说法正确的有(   )。

A.儒家创始人

B. 春秋末期思想家、军事家

C. 思想核心是“仁”

D.《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E.《论语》是一部语录体

【答案】ACDE

4.下列关于《孟子》说法正确的有(   )。

A.《孟子》主要记载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宣传性恶论

C.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D. 善用譬喻

E. 大量运用寓言

【答案】ACD

5.下列关于《老子》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老子》又称《道德经》

B.《老子》主要讲述宇宙万物之源及变化之道

C.《老子》思想内核是“仁政”

D.《老子》中的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思维

E.《老子》中的思想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体系

【答案】ABDE

6.下列关于屈原说法正确的有(   )。

A.“楚辞”诗体的创造者

B.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C.代表作为《离骚》

D.《离骚》以四言句为主

E.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答案】ACE

7.下列属于陶渊明诗歌特征的有(    )。

A.质朴自然

B.冲和平淡

C.慷慨激昂

D.委婉含蓄

E.雄豪健峭

【答案】AB

8.下列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王昌龄

E.岑参

【答案】ABC

9.下列诗篇中属边塞题材的有(    )。

A.《国殇》

B.《从军行》

C.《兵车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E.《短歌行》

【答案】BD

10.下列作家中属“唐宋八大家”的有(    )。

A.韩愈

B.欧阳修

C.黄庭坚

D.苏轼

E.范仲淹

【答案】ABD

11.下列属于婉约词人的有(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李煜

E.辛弃疾

【答案】ACD

12.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朴

B.关汉卿

C.王实甫

D.马致远

E.张养浩

【答案】ABD

13.《红楼梦》提示了封建贵族家庭衰落的过程,它着重揭示的府第是(   )。

A.甄府

B.薛府

C.荣国府

D.宁国府

E.史府

【答案】CD

14.鲁迅的小说集有(   )。

A.《呐喊》

B.《坟》

C.《故事新编》

D.《朝花夕拾》

E. 《彷徨》

【答案】ACE

15.郭沫若在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主要有(    )。

A.《屈原》

B.《战声集》

C.《虎符》

D.《武则天》

E.《蔡文姬》

【答案】AC

16.下列的作品属朱自清的有(    )。

A.《毁灭》

B.《荷塘月色》

C.《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绿》

E.《秋夜》

【答案】ABCD

17.下列老舍作品属于戏剧的有(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四世同堂》

D.《龙须沟》

E.《月牙儿》

【答案】BD

18.下列作品属于巴金的有(    )。

A.《灭亡》

B.《家》

C.《春》

D.《秋》

E.《雷雨》

【答案】ABCD

19.下列散文集属沈从文的有(   )。

A.《湘行散记》

B.《旅途随笔》

C.《海行》

D.《湘西》

E.《从文自传》

【答案】ADE

20.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   )。

A.马克·吐温

B.狄更斯

C.莫泊桑

D.契诃夫

E.欧·亨利

【答案】CDE

21.以下作品中,属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是(    )。

A.《一个小公务员之死》

B.《变色龙》

C.《万卡》

D.《三姊妹》

E.《樱桃园》

【答案】ABC

22.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

A.引论

B.立论

C.本论

D.驳论

E.结论

【答案】BD

23.下列有关文学体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B.散文结构比较自由,通常无需严格的'章法,但必须讲究周密的逻辑顺序

C.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在语言运用上要求用字少而容量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D.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其中人物语言总会打上作者语言习惯的印记,因而最能体现作者的语言风格

E.戏剧是一种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借助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艺术

【答案】ACE

24.下列关于小说体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环境描写只是为了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B.作为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小说以生动的情节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

C.小说的环境就是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它与小说的人物性格无关。

D.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E.小说是一种反映生活容量大、表现手法灵活多样的叙事性文学样式。

【答案】DE

2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B.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C.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D.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司马迁的《离骚》为其代表

E.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答案】ACE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正确请在后面的括号内填A,错误请填B)

1.《诗经》反映了周初至春秋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其中的“雅”,是劳者歌其事的民歌,奠定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

【答案】B

2.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多端,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并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

【答案】B

3.“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

【答案】A

4.先秦两汉是中国古代散文的成体时期。(   )

【答案】A

5.“楚辞”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诗歌形式。(   )

【答案】A

6.《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

【答案】A

7.汉乐府民歌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   )

【答案】B

8.《史记》中的“本纪”专门记载历代诸侯事迹。(   )

【答案】B

9.班固所著《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答案】B

10.南朝民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篇幅长,多叙事的特点。(   )

【答案】B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开端。(   )

【答案】A

12.王勃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

【答案】B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

【答案】B

14.杜工部就是杜牧。(   )

【答案】B

15.豪放词风格豪迈、无所拘束,以阳刚之美为审美特征。(   )

【答案】A

16.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包括晏殊、苏轼、柳永等人。(   )

【答案】B

17.苏轼诗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以文为诗”。(   )

【答案】A

18.把豪放词推向高峰的是辛弃疾。(   )

【答案】A

19.“易安体”指的是李清照词的风格。(   )

【答案】A

20.《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

【答案】A

21.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了《阿Q正传》,这是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   )

【答案】B

22.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

【答案】A

23.30到40年代先后结集为《旅途随笔》、《湘行散记》的作家是巴金。(   )

【答案】B

24.老舍的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和《骆驼祥子》。(   )

【答案】B

25.曹禺创作的戏剧主要有《关汉卿》《海港》《龙须沟》等。(   )

【答案】B

2009年7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AACDB; 6—10:CACDC;11—15:BBCAD;16—20:BBBA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BCE;22:ADE;23:AD;24:BCE;25:ABC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兵:武器。27.殆:危险。28.过:拜访。29.绝:断。30.莫能如也:没有人比得上。31.嫠妇:寡妇。32.洒然:整齐清洁。33.征:招请。34.淹留:长期停留。35.恪守:谨慎而恭敬地遵守。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A.这里倡导的是多元、相成相济、和而不同的理念。B.现实社会是“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C.论证方法:类比法。 修辞手法:比喻。37.A.肯定了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B.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逆乱。C.强弱对比。以张巡、许远两人所率的“千百就尽之卒”的弱势和叛军“百万日滋之师”的强势进行对比,以此表现出张巡、许远的历史功绩,以及他们的视死如归的精神。38.A.都江堰流水“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魂俱夺”,但“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向”。B.“壮丽的驯顺”意指都江堰的坚固和力量。C.拟人,比喻。39.A.借比喻抒情。B.“急流”和“小鱼”。C.“我”和“我的爱人”之间存在着炽热的爱情,把夫妻之间相依为命、坚贞不屈的纯真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敬重和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和事业的献身精神。40.A.张道士提亲。B.心理描写。如: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到:“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如:(宝玉)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你了!罢了!罢了!”C.直接的心理描写。深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微妙的变化,反映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秘。五、作文(30分)(略)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真题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鲁国大夫, 冉有、季路的主人)准备去攻打颛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学生)去谒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即冉有)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山祭祀主管,而且他的封地已在鲁国的疆域之中了。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夫子(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这样。”孔子说:“求!周任(古史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话,说:‘如果能施展出自己的才能,就去接受职务;如果不能,就该辞职。’(假如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扶持,跌倒了又不去扶起,那又何必用那个扶瞎子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让猛虎、犀牛从笼子中跑了出来,把灵龟、宝玉毁坏在匣子里 ,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 “颛臾,它的城墙坚固而且又靠近费(季氏的领地),现在不攻取它,后世必定成为(季氏)子孙的忧患。”孔子说:“求!君子憎恶那种(嘴上)放弃说‘想得到它’,但一定要为他的行为找借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或大夫们来说,,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财富分配不平均,不必担心人口少而要担心境内不安定。因为分配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可言;社会和睦,人口就不会不多;境内安定了,就不会出现倾覆。如果这样做了,远方的人(境外的人)仍不归服,那么就整修文教德化使他们归附;如果远方的人来了,那么就使他们安定下来。现在由(子路)和求啊,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夫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附;鲁国政权四分五裂又不能保全它,反而在国内谋划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氏的忧患,并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宫廷内部。”《赵威后问齐使》[译文]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齐国有一个处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穿。这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叶(音SHE)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不修饰自己),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这两个处士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音WU )陵的子仲还在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他呢?”《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 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自己这里了。他沿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脸朝东看去,看不见海水的尽头。于是河伯开始改变了他(沾沾自喜)的脸色,仰视着向海若(海神)感叹说:“俗语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很多道理后,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这句话说的就是我吧。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不多并轻视伯夷的德义,起先我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您难以穷尽的样子,如果我不到您的家门口就真是太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白大道的人所讥笑了。” 北嗨若说:“井中之蛙不能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了;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这是因为它被时令所限制了;见识浅陋人不能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了。现在你从河岸出来,观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的丑陋,我将可以对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归人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可是(大海)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排水口)泄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但(大海)不会空虚;春天、秋天大海的水量年年不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丝毫影响。这就是它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那是)不可能用量度来计数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我认为自己是禀受了阴阳之气,方得列形于天地之间。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觉得自己见闻太少,又凭什么自我夸耀呢?我盘算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的湖泽中一样吗?盘算中原地区在四海之内,不就像稗草籽在太仓中一样吗?称呼事物(种类)数量的名号叫做“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在九州,凡有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每个人不过是天下人中的一个;这一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吗?五帝连续统治的,三王(不断)争夺的,仁义之人忧虑的,贤士们操心的,全都在这(小小的九州)里了。伯夷辞让它凭它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它凭它显示渊博,这样看来,他们的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先前对河水的自我夸耀吗?”《谏逐客书》[译文] 我听说大臣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错了。 从前秦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戎地计取由余,东面换得百里奚,从宋国礼迎蹇叔,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穆公重用了他们,(结果)兼并了二十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法令,移风易俗,老百姓因此而富足,国家因此而强盛,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前来亲近归服,并且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国家)至今安定强盛。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谋,攻占了三川之地,西面并吞了巴蜀,北面收取了上郡,南面攻取了汉中,吞并了九夷地区,控制了鄢、郢一带,东面占据了成皋要塞,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就离散了六国的合纵之盟,使他们面朝西来事奉秦国,这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掉穰侯,放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抑制了豪门贵族,(对外)用蚕食政策逐步兼并诸侯,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业。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成就了功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当初要是这四位国君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秦国没有富庶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了。 现在陛下获得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珠、和氏璧这类的珍宝,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坐着纤离宝马,竖立着用翠羽编成的凤形旗,树立着用灵鼍皮蒙成的鼓。这几样宝物,秦国一种都不出产,而您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装饰在朝廷上,犀角、象牙雕制的器物就不会成为赏玩之物,郑国、卫国的女子就不会充满后宫,而各类骏马就不会挤满外边的马厩,江南的金、锡就不会做成你的器用,而西蜀的丹砂、靛青也不能作彩绘的颜料了。凡用来装饰后宫、充塞堂下、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可以,那么嵌有明珠的头簪,镶着珠玑的耳环,东阿产的丝绸做成的衣服,五彩刺绣的饰品就不会进献到您面前;而那些随着时尚变化,打扮优雅、容貌艳丽、文静美好的赵国女子也就不会站在您的身边了。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边唱边喊使人耳朵听了愉快的,是地地道道的秦地音乐。而《郑风》、《卫风》、《桑间》、《韶虞》、《武象》类乐舞曲,都是异国的音乐。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无非是快意的事当前,宜于观赏罢了。现在取用人材却不是这样。不问行不行,不管对不对,凡不是秦国的人就不要,凡是客卿的一律驱逐。这样那么就是,所看重的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所轻视的则是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 我听说土地广阔粮食就多,国土广大人民就多,兵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君王不拒绝众多的百姓,所以能使它的功德昭著。所以地不论东西南北,人不分异国他乡,四季(祭品)丰足美好,鬼神也就降赐福佑,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您却要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把脚裹住而不敢进人秦国,这就是人们说的“借给强盗兵器,送给小偷粮食”的做法。 物品不出产在秦国,可宝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愿意效忠的很多。现在却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人来增加对手的力量,在内把自己搞虚,对外又跟诸侯结仇,(这样下去)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答李翊书》[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向李生足下禀告: 你来信中的文辞很好,而你又问得怎么谦虚而恭敬啊!能象这样,谁不愿意把自己懂得的仁义之道告诉你呢?道德有归处指日可待了,更何况作为道德外在表现的文章呢?不过我是人所说的望到孔子家的门墙还没有进入到他家门的人,又哪能真正知晓(道的)是和非呢?即使如此,我也不能不对你谈谈这个问题; 你所说的立言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写的文章与你所期求的,非常相似和接近了。不过,不知道你的志向是期求超过别人而被别人所取用呢?还是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呢?如果你期求超过别人而为别人所取用,那么你本来就已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所取用了。如果你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成功,不要被势位和利禄所诱惑,要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添加油脂希求灯光亮。根长得茂盛的树木,它的果实就会顺利成长;油脂肥沃的,灯光就会明亮,仁义的人,他的言辞自然就和善可亲。 不过这里又有些难处,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了还是没有达到。虽然这样,我学习写文章已有二十多年了。起初不是三代两汉的书我不敢翻阅,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吸收,居家好像忘掉了什么,外出好像丢掉了什么;神态时而庄重像是在凝思,时而茫然像是迷茫。当我从心里取出想的东西,倾注到手上写出来,务求除去陈言滥调,这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起初)文章给别人看,(我)不了解他们的非议讥笑可以当作非议讥笑。像这样又有好些年,我始终不改变我的作法,这以后我才认识到;古书中与圣人之道是真相合还是假相合的地方,和虽然正合于圣人之道但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地方,这时黑和白就区分得清清楚楚了。而后务求除去自已文章中不可取之处,这才渐渐地有所得。当我把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勃发就像流水奔泻一样不可遏止。当我再把文章拿给别人看的时候,别人如果讥笑我的文章,我就觉得高兴,别人如果称赞我的文章,我就觉得忧虑,这是因为在文章中,还有不合道的杂见在其中。像这样的情况又有好些年,这以后我写的文章气势浩大,;就像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止了。我又担心自己的文章不够醇正,就主动寻找抵御那些不纯的东西,平心静气地去审察它,直到文章韵内容都醇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以不继续加强修养。要使自己(的修养)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沉浸在《诗》、《书》的渊源里,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泉,我终身如此。气(道德修养),如同水;言辞,如同水面上漂浮的东西。水势大,那么能够浮起的东西,不论大小都能浮起采。气和言辞的关系也像是这样:气盛,那么言辞的长短与声音的高低就都会恰到好处。 虽然我已做到这一步,又怎么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即使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但自己被别人任用时,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任用的人。难道就像个器具一样吗?(这种等待别人任用的人,)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总合乎道,让自己的行为总合乎原则。如果为人所用,就把自己的才能献给别人;不为人所用时,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自己的门徒,写成文章流传下去而为后世取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有志于古道的人少了。有志于古道的人,一定被当代的人所冷落,我的确是既高兴又悲愤。我多次称赞有志于古道的人,以此勉励他们,这样做并不是敢于赞美那些我觉得应该赞美的人,而去贬斥那些我觉得应该贬斥的人。向我提问的人很多,顾念你的言辞,志不在名利,姑且为你说说以上这些看法。《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 呜呼!兴盛衰亡的规律,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就可以知晓这个道理了。 世人说:晋王临终时,把三技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们的仇敌;燕王,本是我扶立的;契丹,原跟我相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都背叛了晋而归附了梁。这三仇未报是我遗留的憾事。给你三枝箭,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庄宗受命并把箭藏在太庙里,从此以后,用兵时就派遣官吏用一副少牢礼祭告太庙,请出那三技箭,用锦囊把箭装起来,亲自背着它向前进击,等到凯旋归来,再把箭放进太庙。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木匣装着粱朝君臣的首级一起送进太庙,向先王交还那三支箭,并把完成遗愿之功报告先王时,他盛大的意志和气概,可说是够豪壮的了。可是等到仇敌已灭,天下已定,(仅仅是)一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方响应,庄宗即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叛离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又是一种何等衰败的景象啊!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去容易吗?推究他成败的史实,还是都来自人的原因呢? 《尚书》说:“自满要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患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毁灭,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昌盛的时候,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与他抗争;可是等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工就使他身处困境,而最终自身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在极细微的事上积累起来,而智勇又常常被所沉溺的事困惑,这难道仅仅限于伶人之类的事吗? 作《伶官传》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译文] 安石陈说: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您交游共处彼此相好的时日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政事常常不能契合,这是因为彼此所持的治国方法多有不同的缘故啊。即使我想竭力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得到您的明察,所以(打算)简略地向您回复,不再一一自我辩说。可又考虑到承蒙您以厚意看待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宜简慢草率,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读书人所争论的,特别看重名称和事实的关系。名称和事实的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事理也就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侵夺原来官员的职权、滋生事端、与民争利、拒绝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领受命令,在朝廷上议订法令制度(公开)讨论修正,再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认为是侵夺了官吏的职权;施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认为是惹事生非;替国家理财,不能算是与民争利;驳斥荒谬的言论,责难巧言献媚的小人,不能认为是拒绝劝告。至于怨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早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常常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好,而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也没有估量敌手的多少,只想出力帮助皇上来抗争他们,他们怎么会不气势汹汹呢?(当年)盘庚迁都的时候,相与怨恨的是众多的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就改变他的法令,这是由于他考虑过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并认定做得对而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施恩泽给百姓,那么我是知罪了。假如说今天应当一切事都不去做,只要墨守前人的作为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见面交谈,内心对您不胜敬仰。《论毅力》[译文]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 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张中丞传后叙》[译文]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凭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写得很详细周密。然而还是遗憾有遗漏的地方,没有给许远立传,又不记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而职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可是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而处在张巡之下,全无猜疑和妒忌,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业和荣誉。睢阳城陷落而他被敌人俘获,只是与张巡死的时间先后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明白理解两家父亲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是接受被俘,怀疑他是怕死而向叛贼说了屈服的话。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守卫一块小小的地盘,吃他自己所爱之人的肉,来与叛贼抵抗而不投降呢?当他在围城中困守时,外面没有一点援军,所要效忠的,只是国家与君主而已,而叛贼告诉他们国家已经灭亡,国君已经不在了。许远看到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贼来得越来越多,一定认为他们的话是真的。外面已经毫无援兵可等待而仍然拼死守城,人吃人都将要吃光了,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计算日子而知道自己的死期了。许远不怕死是很清楚的了。哪有城被攻破,自己的部下都死了,唯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最愚钝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难道说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吗? 指责许远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据守睢阳城,城池的陷落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以此辱骂许远。这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不同。人将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一根绳子并把它拉断,必定会有一个断处。旁观的人明白明白看到它们这样,却相随着责怪先患病的脏腑和绳子的断处,他们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可见小人好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像张巡、许远他们所成就的事业,是如此卓越,还不能免于非议,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 当张、许二位刚开始困守睢阳城的时候,哪能知道人家最终不来援救,该丢弃城池预先逃跑呢?假如这里不能据守,即使躲避到其他地方去又有什么好处呢?等到他们没有救助而陷入绝望的时候,率领着那些剩下来的受伤致残和饥饿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围城,也必定达不到目的。张、许二公是贤明的,他们研判得相当精细。坚守一座城池,(牵制敌人的兵力)捍卫着整个天下,率领着千百名渐趋覆没的士兵,抗击着百万日益增多的大军,掩护着江淮大地,阻止了叛贼的攻势,国家没有灭亡,那是谁的功劳呢?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图谋活命的人,不能用一、二来计算;掌握着强大的军队,坐视不救的人,四处都是。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反而以死守睢阳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那些发议论的人已把自己列于逆贼乱臣之中,制造夸大失实的言辞来帮助逆贼攻击张、许二公。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任职,屡次经过(汴、徐)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事情。据说:南霁云向贺兰乞求救兵,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和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但喜爱南霁云的勇敢豪壮,所以不听他求救的话,竭力要留下他,准备了酒肉与歌舞,邀请南霁云人座。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了!我即使想要一个人吃些东西,但从道义上说也不忍心;纵然勉强吃了,也将咽不下去!”于是拔出佩刀斩断自己的一个手指,鲜血淋漓,给贺兰看。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奋地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最终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就骑马离开了。将要出城的时候,南霁云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塔,箭头一半射进佛塔上的砖头里,他说:“我回去打败了敌人之后,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枝箭是用来做报仇的标记的。”我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佛塔告诉我。睢阳城陷落后,敌人用刀威胁张巡,要他投降,张巡不肯屈服,就把他拉走,将要斩杀他。敌人又劝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着南霁云喊道:“南八,好男儿不过一死罢了,不可做不义的事屈服!”南霁云笑着说:“我原想将来要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去死呢?”于是也宁死不屈。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就跟随着张巡做事,等到张巡起兵讨伐叛贼的时候,于嵩也曾在围城之中。张籍在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于嵩,于嵩当时年纪六十多岁了。因为跟随过张巡的关系,起初曾当上了临涣县尉;他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的。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地听到一些张巡、许远的事,没能详问。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像天神一样。他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你为什么老读这部书?”于嵩说:“还没读熟。”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碰巧熟

如果是考试,抓住关键字。因为是按点给分,得分点你没翻译,不得分点你翻译的很好,白搭。那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得分点呢保险做法都翻译,而且要直译。逐字逐句翻译。某些应该补充的要补充比如省略主语或宾语的,虽然那句话没有,但自己翻译一定要有,这也是扣分点。其次那些句式应该调整的就调整。这个翻译得慢练习,最基本的实词意思要搞明白。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

一、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二、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三、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1:“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四、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文言文翻译技巧如下: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

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

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

非一朝一夕之功。

  •   索引序列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答案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真题
  •   自考语言与文化翻译真题答案
  •   自考大学语文翻译真题答案
  •   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真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