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哲学本科自考全部真题

哲学本科自考全部真题

发布时间:

哲学本科自考全部真题

发布时间:

哲学本科自考全部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特性是( B ) A、运动变化性 B、客观实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 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3.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C ) A、唯心主义理解 B、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D、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5.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否认静止的存在 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6.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A )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否认运动的存在 C、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D、否认静止的存在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C )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8.时间和空间( C )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 9.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D )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 10.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现( D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1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种观点是( A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念是( D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唯意志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3.列宁关于“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的说法( B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正确地指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具有唯意志主义的倾向 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14.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A ) A、精神 B、某种实物 C、原初的物质 D、原子 1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C ) A、存在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16.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 ) A、社会实践 B、主观努力 C、客观规律 D、先进的物质手段 1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D ) A、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集体智慧的调动 C、解放思想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8.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B)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哲学物质范畴可以取代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 D、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9.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 B ) 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 20.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特性的哲学是( C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1.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是世界本原的哲学派别( B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2.运动是物质的( A ) A、根本属性 B、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23.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C ) A、形而上学 B、机械唯物论 C、唯心主义 D、二元论 24.在世界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上存在着( A ) 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 25.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指它的( C ) A、可变性 B、无限性 C、不可逆性 D、连续性 26.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 B ) A、创造物质 B、改造客观世界 C、自由地创造和运用规律 D、决定物质的状态 27.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A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28.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这种观点属于( C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历史唯心主义 29.意识的本质( B ) A、在外界刺激下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B、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人脑纯粹的主观想象 D、在内外刺激作用下人脑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 30.“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B )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1.“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D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2.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 B ) 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C、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D、及其四位最终会超过人类思维 33.物质运动最终高级的形式是( D ) A、化学运动 B、物理运动 C、生物运动 D、社会运动 3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B )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35.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C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3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C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37.能够证明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是( D ) A、电磁场理论 B、原子结构学说 C、牛顿力学理论 D、相对论 3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D ) 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B、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 C、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 D、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39.古诗说“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D )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 40.“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B ) A、时间的连续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顺序性 D、时间的重复性 4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C )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42.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C ) A、历史范畴 B、经济范畴 C、物质范畴 D、阶级范畴 4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 B ) A、主张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44.事物的规律是( D ) A、事物之间的特殊联系 B、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C、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D、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5.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 ) A、人可以改变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人可以消灭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46.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地空洞的观念、抽象。”这段话是说:( D ) A、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自生的概念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47、因为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所以( C ) A、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 B、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 C、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D、运动是无限的,静止是有限的 48、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D ) A、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 D、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须得生活资料,动物不能 4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 D )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D、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5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C ) A、人们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政治思想工作的加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静止是指( ADE )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B、绝对不动 C、排斥运动 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 2.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BDE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E、贝克莱主义观点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 ABC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 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 4.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ACD ) A、劳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B、在社会中不存在精神的现象和活动 C、物质资料的产生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D、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E、社会生活中不存在物质关系以外的其他关系 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CD ) A、反映客观世界 B、创造物质世界 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创造理论体系 E、为自然界创造秩序 6.意识的本质是( BC) A、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的机能 C、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D、观念的系统 E、人与生俱来的特性 7.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 ACE ) A、三思而后行 B、饥不择食 C、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D、趋利避害的本能 E、预见未来 8.物体的相对静止是( ABDE ) A、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 B、生命的根本条件 C、物体存在与否得根本条件 D、正确理解事物多样性的条件 E、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条件 9.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指( BCE ) A、意识正确反映物质 B、意识掌握群众 C、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D、是否遵循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E、社会实践 10.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 AC E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越是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E、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11.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 ABCDE )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 ABC ) A、山脉河流 B、社会生产关系 C、引力场 D、城市建设规划 E、党的方针政策 1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把原子理解为( ABCDE ) A、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B、是不变的 C、没有广延性 D、是不可分割的 E、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1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BDE ) 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 C、运动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E、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有( BC )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运动是有条件的,静止是无条件的 E、无动则有静,无静则有动 16.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 BCDE ) A、事物没有任何变化 B、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的空间位置未变 D、一事物还未能转化为他事物 E、事物还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17.动摇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有( CD ) A、信息论 B、电子学理论 C、狭义的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 E、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18.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 ABC ) A、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B、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C、时间空间具有相对性 D、时间空间具有无限性 E、时间空间具有有限性 19.下列说法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 ABCDE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 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E、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0.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CD ) A、感性认识的产物 B、理性认识的产物 C、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E、语言发展的产物 21.下列成语和常用语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有( ACE )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2.下列见解中,能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有( BCD ) 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B、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D、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E、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23.规律的特点有( ABCE ) A、客观性 B、稳定性 C、重复性 D、无条件性 E、普遍性 24.尽管历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数,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收“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ADE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E、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25.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是( AC ) A、客观与主观的区别 B、客体与主体的区别 C、人与自然的区别 D、客观于客体的区别 E、相对于人的可能性存在与现实性存在地区别 2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ABDE )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的统一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东西的能动反映 E、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27.客体与物质形态的区别是( BCDE ) A、一切客体都是物质的,一切物质形态都是客体 B、部分物质形态是客体,客体不完全是物质 C、物质形态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客体与人的实践密切联系 D、物质形态是无限多样的,客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有限的 E、物质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客体还包括精神现象 28.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有( AD )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29.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ABCE ) A、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B、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C、劳动发展史是打开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D、劳动是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 E、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变得过程 30.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BCDE )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异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人生哲学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四川省人生哲学自考试题1】什么是哲学?2】用辩证观点谈谈你的人生理想。3】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下列自考教材哪里能买到呢?购买自考教材或辅导教材的方式一般有三种:1、自考办教材服务部:正版教材、一般原价出售,无折扣2、自考实体书店,根据书的质量有些差异,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有几个自考书店的3、网上书店购买:个人比较推荐的方式,一般网上都还是非常容易购买的,而且折扣也比较大。你直接网上搜书名就可以了。本回答由网友推荐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人生的哲学是什么?人生哲学鸡汤毁三代,坚韧渡一生。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在网上查自学考试试题,就可以找到,我查过,每年都查

本科自考马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文科多选第12题)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ABD】考点: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http://www.rrky.com/simple/index.php?t1160_7.html22�下列社会发展各个系列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A�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B�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2�【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C即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五种划分法,所以选C。 【答案】 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自考本科马哲真题

马哲第三章很重要,需要着重复习,多看书,多做历年试题,多背书。马哲重要知识点绪论部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5、真理的检验标准;6、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内容与问题;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8、科学技术是双刃剑;9、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4、剩余价值的本质;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5、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双重性;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实质;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4、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自考课程分类自考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马哲为自考公共课。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马克思教材章节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主要考哪些章节马原分为马哲和政治经济学两部分要考察。你说的马哲主要考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两章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是必考的重点中的重点。抱歉,马哲内容精要,没有非重点。重在理解,背不完的,只能是尽量熟悉,可以应付选择题。但分析题你想靠背书来做,那太难了,背熟几十句常用的原理性概括,把对应原理先写上,再联系材料一顿写满。自考《马克思主原理》习题与解析1.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生产力标准,坚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代表”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4.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关系: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4.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是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既有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革命。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一)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群众又要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二)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个人,也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结合实际,当代大学生应该作为“以人为本”的忠实实践者和表率。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你可以上你所在省的自考网上看一下上面都有介绍哪个学校开考该专业,考该专业要考哪些具体课程的详细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考大讲堂我向你推荐华夏大地自考网。我在它上面听的政治经济学的串讲,今年四月份考了80多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马哲和高三学的政治有很多相识之处,所以很多人复习的时候,感觉自己会了就不再复习,尤其是考试之后很多考生觉得分数出入很大,这也与他们的眼高手低有关,其实马哲并不难,你要多背,还得看看真题,看看人家怎么答题的

马哲哪里难了?这是自考非常eazy的课程之一。这种课不是背背就能搞定的,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此考试要做的是买一本模拟题选择题自己做,简答,论述抄答案。一本模拟题不用抄完绝对就过。

马哲本科自考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4.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_____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5.科学证明,人脑是_____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______ A、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_____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____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9.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____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0.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_____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1.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_____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12.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__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13.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_ A、主本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1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____ A、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5.“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____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1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quot;。这表明____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8.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它是______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______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2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____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2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____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 22.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_____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2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____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2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___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2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______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26.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____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27.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_____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28.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____ A、标准 B、标准 C、必要标准 D、价值标准 29.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____ A、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_____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二、多面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涂均无分。第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3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33.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34.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段压迫的工具 35.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7.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3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39.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A、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E、科学技术把生产力各要素组合成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明显加强 40.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E、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形式。(7分) 42.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7分) 43.简述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6分) 4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6分) 四、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及重要意义。(12分) 46.应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2分) 47.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12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C 4.A 5.C 6.D 7.C 8.D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B 16.D 17.D 18.A 19.C 20.C 21.B 22.D 23.D 24.C 25.C 26.B 27.A 28.A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CDE 32.ABCD 33.ABDE 34.CDE 35.ABCDE 36.CDE 37.ABE 38.BCD 39.ABCD 40.A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分)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分) 42.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分)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分) (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1分) 43. (1)人类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动物只能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2分) (2)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动物的活动没有社会性。(2分) (3)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动物则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1分) (4)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1分) 44.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分) (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45.(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1分) (2)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分) (3)我国的社会发展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4分) (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2分) 46.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6分) (2)这一原理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分) 47.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2分) (2)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从源泉上说,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人们亲自实践获得的。间接经验虽然不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但它归根到底也是源于别人的实践。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对自己来说是直接经验,对他人来说则是间接经验。(4分) (3)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获得的。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学习书本知识,有利于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结合起来。(6分)

马哲自考本科真题

这是什么?今年10月马哲的考题吗?这是真的吗?

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文科多选第12题)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ABD】考点: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http://www.rrky.com/simple/index.php?t1160_7.html22�下列社会发展各个系列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A�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B�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2�【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C即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五种划分法,所以选C。 【答案】 选C

  •   索引序列
  •   哲学本科自考全部真题
  •   本科自考马哲真题
  •   自考本科马哲真题
  •   马哲本科自考真题
  •   马哲自考本科真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