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

发布时间: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

发布时间: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 )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 ) A、物质的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 )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 A、非决定论 B、辩证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决定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 A、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 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 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 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 30、人生观的核心是 ( )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 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 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 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36、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有 ( ) 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B、按地区划分居民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E、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 37、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3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有 ( ) A、科学可以使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管理社会 D、科学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E、科学可以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39、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 )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产力的发展 E、道德水平的提高 4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 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E、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 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4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4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46、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47、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二000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D 5、C 6、C 7、D 8、B 9、C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D 19、C 20、D 21、C 22、B 23、D 24、B 25、C 26、A 27、C 28、A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评分标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31、AC 32、ABCDE 33、CDE 34、ADE 35、ABCD 36、BE 37、ACDE 38、ABCDE 39、ABCDE 40、ABC 三、简答题(共26分) 41、[参考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 42、[参考答案]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43、[参考答案]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44、[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分)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评分标准] (1)论述题的第45、46、47题三题中,考生任选其中二题作答。如果三题全部作答,第47题的答卷无效。 (2)要求答卷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观点错误的,该题为0分。 (3)要求答案观点全面,表述清楚。观点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 (4)如果答卷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意思相近,也要给分。 (5)如果答卷在某些方面阐述深入,有创见,可以多给分,但全部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45、[参考答案]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2分)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分) 46、[参考答案]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分)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分)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分) 47、[参考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分)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哲学所研究的一般规律,适用于( C ) A、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领域 B、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C、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 D、社会的经济和政治领域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 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为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C、富贵在天,死生由命 D、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D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 D、理在事先 8.“存在就是被感知”是( D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9.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属于( C )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的对立 B、意识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 C、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对立 D、真理的本性问题上的对立 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D )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 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D )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B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3.“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 B ) A、宿命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4.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D ) A、是否坚持唯心论 B、是否坚持辩证法 C、是否坚持唯物论 D、是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5.哲学是( C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C )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7.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D ) A、世界是物质 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 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 18、古希腊唯物主义的代表是( 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利特 19、旧唯物主义不能彻底战胜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是( D ) A、主张物质的决定作用 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无法驳斥唯心主义狡猾的诡辩 D、不懂得科学的实践观点 20、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 )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CDE ) A、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 B、思维能否掌握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E、能否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BDE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复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E、吾心即宇宙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ABCE ) A、 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不承认存在决定意识 E、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BCDE ) A、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B、“理在事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E、现实的国家是国家观念的外化 5.唯物主义形态的发展经历了( ADE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有( BCD )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过程 D、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7.哲学上的二元论( BD ) A、既是唯物论,又是唯心论 B、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 C、本质上属于唯物论 D、不能把自己的主张坚持到底 E、是超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基本派别 8、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CD )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E、自然唯物主义 9、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缺陷是( BDE ) A、否认世界可知性 B、机械性 C、否认自然规律客观性 D、形而上学性 E、不彻底性 10、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BC ) A、人的主观意识 B、人的主观感觉 C、人的心 D、宇宙精神 E、绝对观念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答案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 B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2.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从总体上指明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规定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D )A.爱国主义的未来目标 B.爱国主义的永恒要求C.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D.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4.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B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B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6.人生观的作用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观7.在人生旅途中,既可能遇到顺境,也可能遇到逆境。对待顺境的正确态度是( B )A.麻痹大意,得意忘形 B.居安思危,自制自励C.怨无尤人,自暴自弃 D.玩事不恭,虚度光阴8.“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这段话的意思是( D )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会创造社会价值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C.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不相关的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9.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11.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B )A.个人主义为原则 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 D.享乐主义为原则12.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 A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1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B )A.保护环境 B.爱岗敬业C.尊老爱幼 D.勤俭持家1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B )A.人的姿色和容貌 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 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15.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C )A.敬业好学的表现 B.正直无私的表现C.文明礼貌的表现 D.勇于进取的表现1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D )A.道德发展 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 D.道德修养17.“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 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18.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 C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19.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 B )A.法律程序 B.法律适用C.法律执行 D.法律运行20.在下列各种规范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是( A )A.法律规范 B.政策规范C.道德规范 D.宗教规范21.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范,是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这体现了法的( A )A.评价作用 B.预测作用C.教育作用 D.制裁作用22.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一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称为( D )A.法律体系 B.法律渊源C.法律部门 D.法律规范体系23.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程序法的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4.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各级人民法院属于( C )A.立法机关 B.执法机关C.司法机关 D.法律监督机关25.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人身伤害的案件,当事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是( B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 D.无过错责任原则26.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 C )A.多党合作制 B.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C )A.非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28.民法根据权利主体是否为物的所有人,将物权划分为完全物权和不完全物权。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完全物权的是( C )A.质权 B.抵押权C.所有权 D.留置权29.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主体是( B )A.当事人 B.人民检察院C.上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D )A.原告 B.被告C.第三人 D.诉讼代理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2.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BC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33.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BD )A.自我评价客观B.善于与别人相处C.经常处于焦虑状态不能自拔D.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34.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ABC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35.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 ABCD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条件36.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BC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C.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D.坚持“慎独”,不与他人发生交往37.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除此之外,全新的国家安全观还应当包括( BCD )A.人身安全 B.经济安全C.科技安全 D.文化安全38.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有( AB )A.指引作用 B.制裁作用C.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 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39.法律公布以后,还涉及法律完善的问题。法律完善的形式包括( ACD )A.法律解释 B.法律制定C.法律汇编 D.法律编纂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 ABCD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D.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见书 )36页42.为什么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 63页4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20页44.简述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166页45.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243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9页47.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17页

一般来说,每年成人自考考完以后,版本答案都会在各个网站上以不同形式的呈现,你可以登录相关的考试网进行一个查阅和比对。

1、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各个方面的统一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 C、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D、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参考答案:D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A、是因为它们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始终B、它们互相配合 C、它们相互渗透D、它们互相决定 参考答案:A 3、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主体是() A、社会主要矛盾 B、人民群众 C、科学家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B 4、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作用机制的基础是() A、社会根本性质B、社会物质基础 C、社会基本矛盾D、社会存在 参考答案:C 5、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经济基础B、生产关系C、生产力D、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C 6、有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机制"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是一个辩证过程 D、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是内容 E、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参考答案:ABCDE 7、有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作用机制的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是一个辩证过程 D、经济基础是形式,上层建筑是内容 E、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 参考答案:ABCE 8、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因素有() A、生产力B、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C、意识形态D、上层建筑E、政治 参考答案:ABD 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基础强大 E、人民群众运动活跃 参考答案:ABC 10、下面属于"群众观点"的是() A、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D、把人群众当作英雄E、向人民群众学习 参考答案:ABCE 11、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指在事物发展中() A、简单地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 B、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要对旧事物采取全盘否定、抛弃的态度 D、要对一切现存事物都特怀疑的态度 参考答案:B 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形式或状态 B、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事物发展的各种趋势或趋向 参考答案:B 13、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 A、砍伐树木B、碾碎谷种 C、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D、洪水冲毁庄稼 参考答案:C 14、我国汉朝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A、唯物论观点B、唯心论观点 C、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 参考答案:D 15、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参考答案:B 16、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 A、度B、属性C、量D、特殊矛盾 参考答案:C 17、正确把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学会:() A、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B、在现实中把握问题,在问题中把握现实 C、在现存中把握未来,在未来中把握现存 D、在理论中把握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理论 参考答案:A 18、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的核反应、元素蜕变等现象与宇宙天体物理活动存在共同规律,这说明这两种现象之间具有() A、间接的联系B、内在的联系C、偶然的联系 D、本质的联系E、外部的联系 参考答案:BD 19、辩证的否定是() A、外力作用的结果 B、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 C、事物内部肯定方面战胜否定方面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绝对的否定 参考答案:BD 20、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 A、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志 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 C、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D、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E、生产方式决定自然界的变迁 参考答案:ABCD

官网。成人自考考试答案在官网找。考试在的特定环境中,竟然成为了某种贬义词,似乎但凡涉及考试,必是与“双减”相矛盾的增负行为。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试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自考本科人生哲学真题

自考哲学本科有一定难度。自学考试相对其他文凭考试都要难一些,首先自考制度比较完善,而且自考相当严格,考场很严,严厉打击作弊抄袭自考必须要把所学专业每一门课程都及格才能领到毕业证。 什么是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一般包括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等几个部分。其中“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是大纲的主要部分,它规定了该门课程考试的内容范围和各部分内容的考核深度,是命题时确定试题在课程各部分内容中的分布、考核不同认识层次的试题的占分比例、重点、次重点及一般知识的占分比例的基本依据:“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可能会涉及该门课程所采用的试题类型(还可能给出样题),试题的难度比例,考试的时间长短等内容,命题时也应遵照或参照执行。 使用考试大纲注意事项: 1、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的考试大纲、教材的版本等信息。 2、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是在专业考试计划的基础上,按照自学考试的特点,明确课程内容和规定考试标准的文件;是具体指导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课程考试命题、编写教材和自学指导书的依据。 3、各门考试课程基本上有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一定要读懂开考课程的考试大纲要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人生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这个问题第一问的答案是:我是由四个意识同时组成。本我,自成,能我,先我。四种意识分别存在于四种可能的世界中。

现实世界由四种可能的世界组成:自在,自由,自肯,自否。自由产生一切可能的存在,自由世界破缺之后产生了同时受四种世界的四种逻辑约束的现实世界。

自由世界破缺的时候,本我,自我被具有空间界的才我封闭于物化的身体之中,身体的控制和对外界的感知由各个功能专一的能我一一实现。

“我”的概念由本我直觉而知,由自我的思维自觉而成,是在其余“我”眼中的空间界——先我内的能我。所以,“我”由本我,自我,能我,先我四种意识共同组成,“我”是被空间界隔绝的本我和自我。

人生三大哲学问题的另外两个问题是:

我从哪里来和我要到哪里去?

1、我从哪里来:在市场经济中,人的流动很频繁。应聘时要准备回答很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学历文凭;工作(实习)经历;家庭状况。“英雄不问出身”,平民常被审问。珍惜过去的业绩,正视自己的缺憾。

2、我要到哪里去:自我产生的电脉冲,传递给能我,能我做出相应的反应去影响才我的活动。才我根据自我的意识活动,为的是实现自我在现实世界中最大可能的自由。所以,凡是自我,都要自由。

最自由的自我,莫过于在自由世界中的自我。自由世界破缺之后产生的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只拥有有限的自由。所以,回到自由世界,重获最自由,就是每一个现实世界中的自我的最大目标。

一个人如果不是为了自由,那他为了自由而有的意念和电脉冲就无从解释。一个人活着如果不是为了回到自由世界,一般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他不知有自由世界,二是因为他知自由世界却已满足于眼前有限的自由,三是因为他知自由世界却不相信可以重新回去。

马克思试题答案(盆友们,拼命抄吧~o~) 1. 问题:结合课堂所学过的马克思泽学原理或你所知道的古今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谈谈你的人生选择与人生哲理。(未找到原题,下面为参考。哈哈,酌情抄写吧~o~)答: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只有个人的自我发现与创造得以实现才可以进一步的在社会化中实现与社会存在、发展一致的价值趋向。同时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高级形式,作为人的总体存在及发展的体现。简单来说,创造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而奉献则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数人的生命构成了一部人类历史。这历史要发展,要向更高一级进步,原动力便是其中绝大部分生命所作出的奉献。我们如今的“现代化”生活,实际都是躺在前人的奉献上“坐享其成”。 今天的人们继续在为历史做出贡献。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他们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在中国历史20世纪80年代这一页上写下了壮丽辉煌的篇章。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这世界上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自己给予历史的是空白,则个人生命也就黯淡无光,毫无意义。 其次,我们再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来看。在伟人的人生哲学中,“奉献”这个词永远是同“幸福”、“快乐”、“满足”连在一起的。人不可能都享受名扬世界的荣誉,但奉献的快乐却可以为千千万万的人所享受。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的奉献是点滴的、默默的,但正是从这样的奉献中,他们感到生命的充实,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认。现在有些人认为奉献是愚蠢的,只有追求金钱才是生命的价值。从历史的进程看,这种人生观是卑微和落后的。马克思说:“从金钱中获得解放,也就是现代的自我解放。”如果把追求金钱与享乐看作生命的价值,那无异于用一根根金条缚住自己的手脚,只剩下一张贪婪的嘴来“吃”社会的财富。与那些用双手对社会做出奉献的人相比,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 人生虽是短暂的,但也可以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创造永恒。身体虽死,精神永恒,只要以明确崇高的人生目标为指导,坚定的信念为保障,不断自省不断进步,在积极创造和无私奉献中体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他们的奉献是点滴的、默默的,但正是从这样的奉献中,他们感到生命的充实,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认。现在有些人认为奉献是愚蠢的,只有追求金钱才是生命的价值。从历史的进程看,这种人生观是卑微和落后的。马克思说:“从金钱中获得解放,也就是现代的自我解放。”如果把追求金钱与享乐看作生命的价值,那无异于用一根根金条缚住自己的手脚,只剩下一张贪婪的嘴来“吃”社会的财富。与那些用双手对社会做出奉献的人相比,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 正是在不断创造和奉献中,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才会不断进步,我们享受着前人的创造成果,同时便担负了为后人奉献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在历史中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应遵循的人生哲学。2. (原题,放心抄吧!~o~)答:( l )问题:)材料1与材料2的共同点。答:材料1与材料2都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 2 )问题:材料 23与材料 4 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指出二者错误的实质。(20分)答: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与材料4科学悲观主义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3 )问题: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20分)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人生哲学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四川省人生哲学自考试题1】什么是哲学?2】用辩证观点谈谈你的人生理想。3】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下列自考教材哪里能买到呢?购买自考教材或辅导教材的方式一般有三种:1、自考办教材服务部:正版教材、一般原价出售,无折扣2、自考实体书店,根据书的质量有些差异,每个地区基本上都有几个自考书店的3、网上书店购买:个人比较推荐的方式,一般网上都还是非常容易购买的,而且折扣也比较大。你直接网上搜书名就可以了。本回答由网友推荐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教材有什么?自考用人教版教材可以吗自考那要看你是要考成教呢?还是自考。人生的哲学是什么?人生哲学鸡汤毁三代,坚韧渡一生。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
  •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答案
  •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试卷
  •   成人自考哲学真题及答案
  •   自考本科人生哲学真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