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2

秋意凉漠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古董的杂货铺

已采纳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371天 2022—3—17         孩子的模仿行为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 1.诞生标志: 1)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 2)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2.定义: 1)F-H奥尔波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 2)G-W奥尔波特:个体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3.社会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 公式B=f(P,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环境    f:函数关系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作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须从当时的环境去分析语言背后的心理含义,不要预设答案!比如: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打电话:“我已经到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你如果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4)单身者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4.研究对象: 1)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2)人际: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人际吸引 3)群体 4)社会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霍兰德:三阶段理论 1.启蒙期:哲学思辨阶段,人性(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2.形成期:经验描述阶段,观察,客观描述分析(麦独孤,本能论) 3.确立期:实证分析阶段,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完全中立很难,必要时需引导。 2.系统性原则:动态原则、整体原则、关联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 3.伦理原则: 1)评估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前说明研究计划主要部分,征得同意 3)研究中采取保护措施 4)被试有退出自由 5.被试资料应加保密;发表需经同意 6)不得确立工作以外的关系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1.简史: 1)早期代表:巴夫洛夫,华生 2)发展者:霍尔,斯金纳; 3)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社会学习论 2.学习的机制: 1)联想: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 2)强化:巩固联想,持续固定,正负强化、惩罚、消退 3)模仿:儿童言语、步态、表情、行为方式获得基础。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3.观察学习: 注意:根据个体需要选择信息 保持:记住要模仿的行为保持在头脑中作为标准 动作再现:将记忆转化为自身行为 动机:符合个体需要转化为动机,贯穿全过程。 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1)社会学习论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景等细节。 2)社会学习论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对当时情景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3)社会学习论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的分析。 5.社会交换论——行为互动本质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霍曼斯五命题(趋利避害): 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侵犯——赞同,满足需求 布劳:互惠基础,自愿活动 1)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能动性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         是指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个体的价值越小。         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酬使他不再需要更多的酬赏(爱不宜太多)。 5)侵犯——赞同命题:         期待与需求不对等。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 6.符号互动论——行为活动中介         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基本假设:行为以意义为基础;意义源于互动;通过解释运用和修改意义。

309 评论(8)

永远在路上ing

焦点效应 :我们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尝尝出现 透明度错觉 。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总结:人类本能上都是自我的,并且是自利的。

图式 :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 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自我参照效应可以阐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由于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因此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指向程度。

哪些因素决定了自我概念:

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门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当我们的社会团体占多数时,可能我们就不太考虑它。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

成功增强自尊,但是自尊不仅来自于告诉别人他们很棒,还要然他们通过辛苦努力获得成功。

镜像自我 :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 与我们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 我们觉着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 自尊 是我们对他人如何评价我们的监控并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心理学尺度。

西方的个人主义孕育 独立的自我 东方的集体主义孕育了 相互依存的自我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人们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 但是却承认媒体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人们总是倾向于自利(美化自我)

自我预测并不比根据日常经历做出的预测更准确。 预测积极行为时,朋友和家人对自己的预测常常会更加准确 预测消极行为时,自我预测更加准确

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我们对好消息的情绪痕迹消失得比自己预期的要快 我们会高估消极的情绪的持久性影响。 人们会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包括其合理化策略,忽视,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 总结:我们的情绪总是能够更快地回复

当行为的原因很明显,而正确的解释又符合我们的知觉的时候,对行为的解释,自我知觉是准确的。 但是当行为的原因对观察者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时候,它们对行为者来说也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知道得要多。 威尔逊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认为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

自我认识的局限性 :

自我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自我控制类似于肌肉力量:

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像自尊一样,自我效能伴随着辛苦付出后得到的成就而增强

内部控制点:认为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 外部控制点: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命运

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 研究证明,促进个人控制系统确实可以真正地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但是“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

人们对 无法反悔的选择 的满意度会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要高,人们似乎喜欢和愿意为推翻这种选择的自由而付出代价,尽管这种自由可能让人产生不满意。 猜测:源于自我保护的心理

班杜拉强调自我说服或者有意吹捧,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

面对失败,人们会倾向于以自我保护式的归因来为失败申辩。 亲近人的成功会比陌生人更有威胁。

维持或增强自尊动机的意义: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

低自尊的人在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多的风险。 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

受伤的自尊会引起报复性行为。 高自尊的人常常是令人讨厌的,喜欢打断别人,评头论足等等

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存在“隐蔽的低自尊”,但是目前所有的证据都和它矛盾。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潜在的偏见,更多的为失败开脱和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 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主观行为维度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虚幻的乐观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 盲目乐观是失败的先兆 乐观主义在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安宁方面确实比悲观主义强得多。 防御性的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且促使自己进行有效地应对。

虚假普遍性效应 :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失败时 人们会觉着其他人也像他一样思考和行事。 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虚假普遍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我们多半和那些同我们态度和行为相近的人来往,并透过这些熟悉的人来评判世界。 成功时 虚假独特性效应更容易发生。 虚假独特性 :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一种解释将自我服务偏见看做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记忆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副产品。 我们有多种动机促进了自利偏差的出现。

带有自我服务偏见的个体面对在成就,吸引力或技能方面高其一筹的人时,会有自卑感。 自尊受到威胁后,可能会激活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高自尊和自我服务偏见相关性高。

非抑郁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于试验任务或者其知觉收到的控制比实际程度更高。而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他人如何真实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恐怖管理理论”:我们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就会受到关爱和保护;反之没有,因为我们把“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积极自尊甚至可以消除我们对最终的死亡的恐惧感。

哪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的人更不快乐。 群体内的自我服务式吹捧会变得非常危险。

虚伪的谦虚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想法。 真正的谦卑,不是不太在意自己,它一方面让人们为自己的专长而欢喜,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认可到他人的专长。

自我位于我们社会世界的中心

好处:

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时为了达到 自我保护 的目的。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偏见,虚伪的谦虚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的形象。 自我展示 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自我监控 得分高的人表现的更像“变色龙”,得分低的人更多的受内在的指引,表现得像“榆木疙瘩”

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 高自尊让我们不容易沉沦,有利于成功。 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139 评论(10)

相关问答

  • 教育社会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第一篇】 1.1895年,在《原强》一文中首先介绍了斯宾塞及其社会学的学者是( B )1-17 A.康有为 B.严复 C.章太炎 D.谭嗣同 2.对影响社会事

    happysharon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社会学概论自考知识点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

    角落里的镜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社会学概论自考知识点整理

    这篇《2014自考社会学概论考点:自然性社会问题》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自然性社会问题 类型、特征、危害。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

    喵星队长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社会学概论自考重点知识点

    自考365网有历年真题,复习资料,可以下载,

    听雨9014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3
  •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要点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25期  中级27期 复训初31期 李晶晶  坚持分享第293天 约练第91次  晨跑第38天第二课:社会心理学概述模仿是行为主义班杜拉的社

    佳丽子伊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