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四个结合”复习法:

一、纵横结合:从纵横两个维度宏观上、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体系。

从纵向的维度,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这160多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前三章叙述1840至1919年80年的历史,主要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第四至第七章叙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的历史,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胜利的历史;第八至第十章介绍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近60年的历史。

从横向的维度,就是要在把握上述历史脉络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1、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

认清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是认清一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依据。所谓基本国情,包括这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特点、面对的中心任务等。

2、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

例如,1840年以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以及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洪秀全、洪仁玕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奕等与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与戊戌变法;孙中山等与辛亥革命。

毛泽东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等等。这些历史事件,有的胜利了、成功了,要把握其胜利的主要原因、成功的基本经验;有的失败了,要把握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及教训。相应地,还要把握相关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以及评价。

3、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著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4、把握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

二、记忆与理解相结合

在目前的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生在复习这门课程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其“历史课”的性质和特点,注意掌握其所涉的历史背景、历史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门课的复习中,记忆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

三、历史与理论相结合

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等理论问题。从考试内容看,主观性试题依然考基本理论、原理、历史经验、教训、重要结论等。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扩展资料: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纲要涵盖了中国包括“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940至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至1949)和“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至2007)三段近170年的历史。

虽然,中国的历史课是从小就接触的,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别于高校的历史课,它是通过近现代历史来学习政治理论,这一点是广大考生要高度重视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第二章 语音一、知识: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21、普通话有四种调类、四种调值。四种调值是根据它们的实际读音采用五度标记法得出的。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22、上声字在词语中实际发音往往不是完整的214调值。1)上+阴平、上+阳平、上+去--上声字的调值是211。2)上+上--实际读法是35+214。3)上+上/+上--实际读音是35+35/+214。如"小组/长";上/+上+上--实际读音214/+35+214。如"小/老虎"。23、现代汉语的声调是从中古语音的声调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入声字已经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去。24、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25、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14个,次常用音节有33 个,又次常用音节62个。26、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上去声的变调等。27、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28、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29、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小孩儿xiǎoháir"中"孩"和er结合成一个音节,三个字,只有两个音节。30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确定词性。31、异读词指的是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读音。1985年12月发表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有异读的词语一律以《审音表》规定的读音为规范。32、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字形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的读音也有区别,这种字称为多音多义字。33、语调是指句子的抑扬顿挫,它常通过句子中的各种停顿和重音来体现。34、停顿跟标点符号和句法成分有关。35、重音是指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有句法重音(自然重音)和句子重音(逻辑重音)两种。36、朗读时不同的句子语气需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一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朗读。二、简答:1、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答:语音是表达意义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得到社会公认就可以成立。如汉语把“书”叫“shu”,英语却叫做“book”。语音的社会性质还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如在普通话中“施”“斯”二字的读音不同,而在许多方言中,它们的发音却没有区别。这是因为普通话中“zh、ch、sh”和“z、c、s”是两套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多数方言中只有z、c、s一套。这说明语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什么是发音方法?什么是发音部位?如何描写声母?答: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描写声母。(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的器官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除去阻碍后有无较强的气流送出,声带是否颤动,发音部位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A 按成阻、除阻方式,声母可以分为五类: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B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l、m、n、r、ng发音时声带颤动,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C 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其中p、t、k、q、ch、c是送气音,b、d、g、j、zh、z是不送气音。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所以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等。【见本资料后边的表一】3、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有什么不同?答:它们是不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我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现代语音学把一个音节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1)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普通话中22个辅音音素,其中21个可以充当声母,另一个ng不是声母。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2)普通话中元音音素只有10个,而韵母却有39个,所以说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不只是元音。如ng是辅音,却充当韵母。4、韵母的分类?答:A、按韵母中的音素分类:1)单韵母(单元音韵母)a舌面单元音韵母。有aoeêiuü七个。这类韵母的发音由舌位高低、口形大小与唇形的圆或不圆决定。b舌尖元音韵母:-i[ ]和-i[ ]。c卷舌元音韵母:er。2)复韵母(复元音韵母)a前响复韵母:ui、ei、ao、ou。b后响复韵母:iu、ie、ua、uo、üe。c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3)鼻韵母:a、舌尖鼻音韵母(前鼻音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b、舌根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B、按韵母的韵头分类:1)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共有16个。2)齐齿呼:用i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10个3)合口呼:用u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9个4)撮口呼:用ü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4个。注意:-i[ ]、-i[ ]都是开口呼韵母;ong的实际发音是ung,iong的实际发音是üng。5、描写普通话10个单元音。 答:(1)舌面元音: a、舌面央低,口大开,唇形自然; o、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圆; e、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不圆; 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口闭,唇形不圆; u、舌面后高,口闭,唇形圆; ü、舌面前高,口闭,唇形圆。 (2)舌尖元音: -i[ ]、舌尖前高不圆唇; -i[ ]、舌尖后高不圆唇。 (3)卷舌元音韵母: er、舌位中,不圆唇。6、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演变关系是怎样的?答:普通话的四声是阴阳上去。每一个调类都包括一批汉字。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其余的上声仍然是上声。去声没有变,再加上全浊上声字等,普通话的去声字是字数最多的。古代清声声母入声字分别读成阴阳上去声,浊声母入声字读成阳平或去声。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它的韵母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声音不能延长,读得特别短促。古代的入声字有b、d、g三个韵尾,在今天的粤方言中还保留着,也有的改变为喉塞音,例如吴语、闽语,还有的塞音尾消失,独立为一个调类或归入另一种调类,例如湘语及西南官话。汉族的入声已不存在,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声。7、普通话音节有什么特点?答:1)一个音节最多含有四个音素。2)一个音节一般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有三个元音,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或韵尾。5)可以充当韵腹的元音有10个:a、o、e、ê、i、u、ü、-i、-i、er;可以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可以充当韵尾的元音i、u、(o),o做韵尾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人为设计,实际应是u;辅音有n、ng。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成分可以列表分析。注意:(1)iu、ui、un是书写形式,分析时应以中间省写的o、e、e为韵腹。(2)ü和ê的符号在分析时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3)i、u、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用的Y、W一律不作音素处理。9、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哪些成分?答:轻声与物理性质的四要素都有关系。(1)突出的表现是音长短。(2)音强也要弱一些。轻声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声调。轻声还常常引起音色的变化,如使声母浊音化,使韵母中的元音央元音化,有的使韵母脱落。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以下一些成分:(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形成的后字。(3)构词后缀“子、头、巴、么、们”等。(4)“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成分。(5)趋向动词作补语时。(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双音节常用词的后一音节。10、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答:(1)轻声有区别词义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了词义的不同。如:东西、男人、大爷、兄弟。(2)有的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词性的不同,如:大意、利害、对头等。11、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答: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1)区别词义作用:信--信儿,头-头儿。(2)区别词性作用:活(动)--活儿(名),破烂(形)--破烂儿(名)。(3)表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宝贝儿。12、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答: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成一个能区别意义的单位,就叫音位。同一单位里的若干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称为音位变体。如/a/音位在ia、ua中的单位变体是央[A],在ian、üan中有音位变体是前[a],在ao、ang中的音位变体是后[α]。13、普通话里有哪些音位?答:普通话里有(1)22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2)10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看历年真题。真题都是考点和命题人的思路,把真题做上三遍其实都是很简单的

考那个学校就去那个学校研究生办公室买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是作业啊?我给你这篇可以让你拿满分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记录汉语的甲骨文字,周秦时代已有完整的典籍,此后两千多年,汉字文献浩如烟海。这些文献表明,汉语的发展是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汉语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个阶段(通常也把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统称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指先秦两汉至隋唐这1000多年间的汉语,其前身主要是夏语。夏语也称雅言,是先秦时代黄河流域中游一带华夏族的语言。华夏族与周围夷羌苗黎诸部族不断融合,到秦汉时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并实行统一文字的“书同文”政策。在这一融合和统一的历史潮流推动下,古代汉语正式形成。古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大体一致,其词汇和语法概貌可以从文献中直接观察,而语音系统则可以通过对诗文用韵、谐声系统和反切系统的分析归纳来间接把握。总的说来,古代汉语的面貌和现代汉语截然不同。例如《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段话在用词和句式上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其读音则肯定差得更远。古代汉语发展到隋唐时代,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开始系统性地偏离古代汉语,这种偏离不断积累,便逐渐出现了近代汉语的雏形。近代汉语指晚唐到清初近1000年间的汉语,其面貌与古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由繁趋简,韵母简化尤甚;词汇系统产生了一大批新词语,以单音词为主的格局转变成以复音词为主;语法上产生了新的代词、助词和语气词系统,以及动补式、处置式(把字句)等新的句式。但是近代汉语的书面语基本上仍沿用古代汉语的样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语为模仿对象的作品的语言,即通常所说的“文言文”。这一时期大量的文献资料沿用古代汉语的文言文体,只能从一部分程度不同地记录口语的白话文献中,如变文、语录、笔记、小说、话本、杂剧、散曲、戏文、民歌、会话课本等,窥探近代汉语口语的面貌。例如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目连到天宫寻父,至一门,见长者:‘贫道小时,名字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佛出家,剃除须发,号曰大目乾连,神通第一。’长者见说小时名字,即知是儿:‘别久,好在已否?’罗卜目连认得慈父,起居问讯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于快乐?’”这一段变文距今已有千年,但读来并不费力,除了个别词语与现在不同外,大部分词语和句式都和现代汉语一致。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格局就是在近代汉语阶段逐渐形成的。现代汉语主要指清初以来的汉语,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代汉语形成之初的面貌,从乾隆年间的白话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语言来看,其词汇、语法基本上已和今天一样。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就是依据《红楼梦》的语料撰写的。现代汉语的新白话与近代汉语的古白话虽然比较接近,但还是有差别的。比如《西游记》和《儒林外史》第一回的开篇文字,前者仍属近代汉语,后者则是现代汉语。不过,由于文人写作时仍然以先秦两汉的口语为准,也就是所谓的“文必秦汉”,文言一直占据着汉语书面语的统治地位。历朝历代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政府文书等无不使用文言。直到民国初年还是两种书面语并存,文言文的地位仍高于白话文。现代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以后的事。因此也有人将现代汉语的开端定在五四运动时期,从而与中国现代史相一致。“现代汉语”作为日常用语,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现今汉族人使用的语言”。但作为科学术语至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则包括普通话和方言。人们通常从狭义上理解“现代汉语”,把它和普通话画等号。但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都是现代汉语的变体,现代汉语的共性寓于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在内的各个变体之中,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4.1节部分内容参考李小凡为《现代汉语(新编)》(商务版)撰写的初稿有关内容)4.2汉语的发展演变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语音、词汇、语法等也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当人们用现代语音读古人的诗时,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诗律,诗中的“斜、家、花”三个字应该是押韵的,但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读,“斜”与后两个字并不押韵,这并不是因为古人用错了韵,而是因为古今汉语的语音已发生了变化。人们还会发现不同年龄的人在语音上存在着差异,比如在北京话里,“七”和“八”单念时声调都是阴平调[55],但在去声字之前,如“七岁、八月”等,老年人大都要把“七”和“八”读作阳平调[35],而年青人却大都仍读作阴平调。又如在上海话里,老年人对“烟”与“衣”、“简”与“既”两类字的读音分得很清楚,前者中的元音是开口度较大的[I],后者中的元音是开口度较小的[i],而年青人已经不分,一律发成[i]。这种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语音差异正反映出语音的历史演变趋势。总体上说,语音从古到今的发展趋势是简化(例如浊音清化、辅音韵尾消失等),加之古代汉语中原本单音节词占优势,结果就造成同音词(字)大量增加,语言形式之间的有效区别遭到破坏,使社会交际受到影响。于是汉语便用调整词的长度的办法来恢复语言形式之间的有效区别,逐渐以双音节构词模式取代了过去的单音节构词模式。可见语音的演变还会牵动词汇的演变。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日益活跃,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科学文化水平迅速提高,这就使得汉语的词汇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劳模、德育、投资、信息、激光、半导体、电脑、短信”等一大批新词语。在新词大量产生的同时,一些旧词也已经退出社会的交际活动。比如“探花、榜眼、朝廷、黄包车”等词,现在一般只有在讲述历史时才可能被使用。古今词义的演变表现得更为明显,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大部分词语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脸”原来指两颊的上部,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中有“轻红淡白匀双脸”的句子,其中的“脸”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脸”的指称范围扩大了,用来指整个面部。“臭”本指气味,香味、臭味以及别的什么气味都可以说是“臭”,因此《易经》中才有“其臭如兰”的说法,后来“臭”的指称范围缩小了,仅用来指不好闻的气味。“闻”本来指耳朵听见,成语“耳闻目睹”中的“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闻”的指称对象转移了,专门用来指用鼻子嗅。词语的替换变化也是如此。如古代关于人的肢体、器官的名称与其他动物的有关名称是不同的,像“口、肤、肌”只用于人,“嘴”最早用于鸟,后来用于兽,“皮、肉”只用于兽,“毛”兼用于人、兽,而“羽”只指鸟毛,区分很严。后来随着语言词汇的发展,“嘴、皮、肉、毛”替换了“口、肤、肌、羽”,被替换下来的词只能作为语素保存在复合词里。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语法的演变虽然非常缓慢,但通过对比仍不难发现古今汉语在语序、句式、词类等方面的差异。语序方面,现代汉语表示行为的数量,一般是把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数量补语;而古代汉语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例如:“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墨子》),“七遇”是“交战七次”,“九设”是“设置了九回”,“九拒”是“抵挡了九回”。句式方面,在先秦的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代词宾语出现在否定句中时,一般都置于动词之前,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但到了现代汉语里,这些宾语都要放到动词之后。句式上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把”字句的出现。这种句式开始出现在唐代,除用“把”外还用“将”,如:“如将月窟写(泻),似把天河扑。”(皮日休诗)。在现代汉语中“把”已经虚化成纯粹的介词。词类上的变化主要是词类活用,包括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使动用法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意动用法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这些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上消失了。此外量词的普遍化也是词类的一个重要变化。在上古汉语里,数词多与名词直接组合:或在名词之前,如“五犬、十羊”;或在名词之后,如“弓一、矢百”。中古以来,表示事物单位的词才逐渐丰富,作为数词与名词的中介而存在,并且与名词有特定的搭配关系。于是普遍出现“五条狗、三粒糖、几封信”这样的用法。同时表示动作量的词,如“番、遍、次、下、回、顿”等,在现代汉语里用得也越来越多。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构成了现代汉语中完整的量词系统。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主要有语义 语音 字形 上的改变古汉语更加地简洁 而蕴含却更丰富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一、语音。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某些具体字音的变化、现代汉语语音标准的变化,包括从“老国音”到“新国音”,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发展过程及主要事实,以及汉语一些主要方言的语音变化等。在本部分中,首次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两个方面,即语音系统和具体的读音。另外,还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已经完成的变化”和“正在进行的变化”这两种,并且认为前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变化,而后者则是自下而上的变化。此外,对各种现象的造成原因、变化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等也都作了有益的探讨。 二、词汇。词汇历来被认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而历时的发展演变也是最明显、最突出的。具体包括词形的发展变化、词义的发展变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词的使用范围及其变化等。对于从另外标准分出来的某些类的词,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比如集中讨论了外来词的发展变化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特色是:第一,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一些以前很少引人关注的内容,比如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词在现代汉语不同阶段中音节数量的变化,第一次从历时的角度讨论了语素问题,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词形问题等;第二,对一些传统的认识和知识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对于不同的词形,分为同素颠倒词、异形同义词、异形外来词和广义异形词等四类,对于简缩词语,全面分析了其与原型词语在语义及使用上的对应与不对应的各种关系,对外来词,较为全面地讨论了其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等;第三,抓住了某些从未被研究者提及的问题,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比如提出了当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即一些不合理的新同义词大量产生的现象,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三、语法。语法方面的发展演变虽然不如词汇那么突出,但是绝对比一般人们所想象的和描述过的要大得多、复杂得多。具体包括各类词及其用法的发展与变化(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及某些后缀等)、词组的发展与变化(包括最具特征的“动宾+宾”词组、动词性固定词组、“比N还N”词组等)、句子的发展变化(包括“把”字句、“被”字句、双宾语句等)。本部分在对考察范围内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作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叙述,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当今汉语语法学界非常流行的、并被实践证明用之于汉语语法研究有相当的解释力的一些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比如语法现象的功能分析和认知解释,语法化的观点和方法等,由传统的语法化延伸,提出了当代汉语的语法化问题,并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证;第二,比较全面地贯彻了“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新的语法现象以及旧有形式的某些发展变化考镜源流,分别从古代(近代)汉语、外语(包括英、日、俄等语言)以及方言等方面对它们的来源作出了较为合理的阐述。 四、修辞。在以往的修辞研究中,修辞史是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的,而这无疑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近年来,随着“汉语修辞史”的正式提出,相关的研究开展得略有起色。该成果把现代汉语修辞现象发展变化研究纳入“现代汉语史”中,作为其下属的一个“专史”,即“现代汉语修辞史”,从而比较容易在大的背景下较为宏观地把握各种发展变化现象,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本部分的研究从“词”和“句”这两个层面展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常见的修辞造词法、已有辞格的发展变化、新辞格的产生等。 贯穿以上四方面研究的,还有两项比较固定的内容,而这也是这项研究比较有特色的部分。第一,对各种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分阶段考察。基于对现代汉语发展过程所作的阶段划分,对于讨论到的几乎每一种现象,都分别描述了其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就使得“历时研究”的历时性有了充分的体现。第二,对进一步发展变化的预测。随着语言研究的发展和不断深入,语言预测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或者是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已经提了出来。在研究中,该成果构筑了“历史的总结与回顾——现实的描写和考究——将来的预测和展望”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链和表述模式,从而加强了整个研究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最后,该成果形成了以下几点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继续追问: 来自手机问问 我要短的T-T...考试用补充回答: 就用这个吧: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 赞同0| 评论 2012-5-2 21:38 斟泉五道子 | 四级 是作业啊?我给你这篇可以让你拿满分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记录汉语的甲骨文字,周秦时代已有完整的典籍,此后两千多年,汉字文献浩如烟海。这些文献表明,汉语的发展是绵延不断、一脉相承的。汉语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三个阶段(通常也把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统称为“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指先秦两汉至隋唐这1000多年间的汉语,其前身主要是夏语。夏语也称雅言,是先秦时代黄河流域中游一带华夏族的语言。华夏族与周围夷羌苗黎诸部族不断融合,到秦汉时代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并实行统一文字的“书同文”政策。在这一融合和统一的历史潮流推动下,古代汉语正式形成。古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大体一致,其词汇和语法概貌可以从文献中直接观察,而语音系统则可以通过对诗文用韵、谐声系统和反切系统的分析归纳来间接把握。总的说来,古代汉语的面貌和现代汉语截然不同。例如《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段话在用词和句式上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其读音则肯定差得更远。古代汉语发展到隋唐时代,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开始系统性地偏离古代汉语,这种偏离不断积累,便逐渐出现了近代汉语的雏形。近代汉语指晚唐到清初近1000年间的汉语,其面貌与古代汉语有明显的不同。近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由繁趋简,韵母简化尤甚;词汇系统产生了一大批新词语,以单音词为主的格局转变成以复音词为主;语法上产生了新的代词、助词和语气词系统,以及动补式、处置式(把字句)等新的句式。但是近代汉语的书面语基本上仍沿用古代汉语的样式,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古白话”;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语为模仿对象的作品的语言,即通常所说的“文言文”。这一时期大量的文献资料沿用古代汉语的文言文体,只能从一部分程度不同地记录口语的白话文献中,如变文、语录、笔记、小说、话本、杂剧、散曲、戏文、民歌、会话课本等,窥探近代汉语口语的面貌。例如敦煌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目连到天宫寻父,至一门,见长者:‘贫道小时,名字罗卜。父母亡没已后,投佛出家,剃除须发,号曰大目乾连,神通第一。’长者见说小时名字,即知是儿:‘别久,好在已否?’罗卜目连认得慈父,起居问讯已了:‘慈母今在何方,受于快乐?’”这一段变文距今已有千年,但读来并不费力,除了个别词语与现在不同外,大部分词语和句式都和现代汉语一致。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格局就是在近代汉语阶段逐渐形成的。现代汉语主要指清初以来的汉语,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现代汉语形成之初的面貌,从乾隆年间的白话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语言来看,其词汇、语法基本上已和今天一样。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就是依据《红楼梦》的语料撰写的。现代汉语的新白话与近代汉语的古白话虽然比较接近,但还是有差别的。比如《西游记》和《儒林外史》第一回的开篇文字,前者仍属近代汉语,后者则是现代汉语。不过,由于文人写作时仍然以先秦两汉的口语为准,也就是所谓的“文必秦汉”,文言一直占据着汉语书面语的统治地位。历朝历代文学、历史、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政府文书等无不使用文言。直到民国初年还是两种书面语并存,文言文的地位仍高于白话文。现代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以后的事。因此也有人将现代汉语的开端定在五四运动时期,从而与中国现代史相一致。“现代汉语”作为日常用语,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现今汉族人使用的语言”。但作为科学术语至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含义。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则包括普通话和方言。人们通常从狭义上理解“现代汉语”,把它和普通话画等号。但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都是现代汉语的变体,现代汉语的共性寓于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在内的各个变体之中,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4.1节部分内容参考李小凡为《现代汉语(新编)》(商务版)撰写的初稿有关内容)4.2汉语的发展演变汉语跟其他语言一样,语音、词汇、语法等也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当人们用现代语音读古人的诗时,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和谐。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按照诗律,诗中的“斜、家、花”三个字应该是押韵的,但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读,“斜”与后两个字并不押韵,这并不是因为古人用错了韵,而是因为古今汉语的语音已发生了变化。人们还会发现不同年龄的人在语音上存在着差异,比如在北京话里,“七”和“八”单念时声调都是阴平调[55],但在去声字之前,如“七岁、八月”等,老年人大都要把“七”和“八”读作阳平调[35],而年青人却大都仍读作阴平调。又如在上海话里,老年人对“烟”与“衣”、“简”与“既”两类字的读音分得很清楚,前者中的元音是开口度较大的[I],后者中的元音是开口度较小的[i],而年青人已经不分,一律发成[i]。这种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语音差异正反映出语音的历史演变趋势。总体上说,语音从古到今的发展趋势是简化(例如浊音清化、辅音韵尾消失等),加之古代汉语中原本单音节词占优势,结果就造成同音词(字)大量增加,语言形式之间的有效区别遭到破坏,使社会交际受到影响。于是汉语便用调整词的长度的办法来恢复语言形式之间的有效区别,逐渐以双音节构词模式取代了过去的单音节构词模式。可见语音的演变还会牵动词汇的演变。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日益活跃,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科学文化水平迅速提高,这就使得汉语的词汇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劳模、德育、投资、信息、激光、半导体、电脑、短信”等一大批新词语。在新词大量产生的同时,一些旧词也已经退出社会的交际活动。比如“探花、榜眼、朝廷、黄包车”等词,现在一般只有在讲述历史时才可能被使用。古今词义的演变表现得更为明显,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在全部词汇系统中只占少数,大部分词语都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脸”原来指两颊的上部,北宋词人晏殊的词中有“轻红淡白匀双脸”的句子,其中的“脸”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脸”的指称范围扩大了,用来指整个面部。“臭”本指气味,香味、臭味以及别的什么气味都可以说是“臭”,因此《易经》中才有“其臭如兰”的说法,后来“臭”的指称范围缩小了,仅用来指不好闻的气味。“闻”本来指耳朵听见,成语“耳闻目睹”中的“闻”就是这个意思,后来“闻”的指称对象转移了,专门用来指用鼻子嗅。词语的替换变化也是如此。如古代关于人的肢体、器官的名称与其他动物的有关名称是不同的,像“口、肤、肌”只用于人,“嘴”最早用于鸟,后来用于兽,“皮、肉”只用于兽,“毛”兼用于人、兽,而“羽”只指鸟毛,区分很严。后来随着语言词汇的发展,“嘴、皮、肉、毛”替换了“口、肤、肌、羽”,被替换下来的词只能作为语素保存在复合词里。汉语语法的发展演变。语法的演变虽然非常缓慢,但通过对比仍不难发现古今汉语在语序、句式、词类等方面的差异。语序方面,现代汉语表示行为的数量,一般是把数量词放在动词的后面作数量补语;而古代汉语是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前面作状语。例如:“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墨子》),“七遇”是“交战七次”,“九设”是“设置了九回”,“九拒”是“抵挡了九回”。句式方面,在先秦的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代词宾语出现在否定句中时,一般都置于动词之前,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但到了现代汉语里,这些宾语都要放到动词之后。句式上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把”字句的出现。这种句式开始出现在唐代,除用“把”外还用“将”,如:“如将月窟写(泻),似把天河扑。”(皮日休诗)。在现代汉语中“把”已经虚化成纯粹的介词。词类上的变化主要是词类活用,包括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使动用法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意动用法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这些词类活用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上消失了。此外量词的普遍化也是词类的一个重要变化。在上古汉语里,数词多与名词直接组合:或在名词之前,如“五犬、十羊”;或在名词之后,如“弓一、矢百”。中古以来,表示事物单位的词才逐渐丰富,作为数词与名词的中介而存在,并且与名词有特定的搭配关系。于是普遍出现“五条狗、三粒糖、几封信”这样的用法。同时表示动作量的词,如“番、遍、次、下、回、顿”等,在现代汉语里用得也越来越多。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构成了现代汉语中完整的量词系统。 赞同0| 评论 1 分钟前 知道团队time1 | 一级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发展而来的,换而言之,近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渊源,近代、古代是汉语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有了这两个漫长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才有现在的美妙而丰富的现代汉语。这句话指出了汉语的使用范围及对象。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广义包括普通话和各种方言。通常讲的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书面语和口语应该是同步发展的,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 赞同0| 评论 修改回答 相关内容 2009-1-5 重庆方言与古汉语的联系 2012-2-14 古汉语的语法和日语的语法到底有没有某些联系? 2009-3-29 古汉语和日语有什么密切联系呢? 17 2011-10-24 请问一下如果我想要一份古汉语通论该怎么联系你呢? 2011-9-11 你好,如何联系你买古汉语通论 更多相关问题>> 汉语:同义词汉语:单音节汉语:字母表汉语:翻译成英语2007-3-26请问汉语中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重要吗?402009-5-11英语和汉语的同义词的分类和来源的比较112009-8-21急求 现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62011-2-28哪本汉语同义词 近义词词典比较权威2009-6-28《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为( )。更多关于汉语:同义词的问题>>等待您来回答同时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它们是平行前进的。可是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 周秦时代的书面语,那就是文言。一种语言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不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必定有很大的变化。可是文言一直沿用到“五四“时代,这是因为历代统治者提倡使用文言的结果。当然,不同时代的文言或多或少掺杂了当时的口语成分,但是基本格局未变,各时代的文人的写作都竭力仿效古人,也就是把周秦的文章作为语言的典范,于是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汉魏以后,另外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语录大多是佛教徒记录禅师的言谈,理学家的门人记录老师的讲话,常用问答的形式,口语化的程度比较高。平话大多是用口语写的历史故事,便于在群众中宣讲。小说如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这些接近口语的书面语,通常称之为古白话,或者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通常认为文言是对白话而言,其实白话包括古白话和当代白话。当代白话就是我们讲的现代汉语。讲现代汉语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讲文言和古白话通常指的是书面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录音资料,留给我们的都是文字材料。研究古代语言,也只能以文字材料作依据。

一、语音。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某些具体字音的变化、现代汉语语音标准的变化,包括从“老国音”到“新国音”,到汉语拼音方案的发展过程及主要事实,以及汉语一些主要方言的语音变化等。在本部分中,首次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两个方面,即语音系统和具体的读音。另外,还从另外一个角度把语音的发展变化分为“已经完成的变化”和“正在进行的变化”这两种,并且认为前者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变化,而后者则是自下而上的变化。此外,对各种现象的造成原因、变化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等也都作了有益的探讨。 二、词汇。词汇历来被认为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因而历时的发展演变也是最明显、最突出的。具体包括词形的发展变化、词义的发展变化、造词法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词的使用范围及其变化等。对于从另外标准分出来的某些类的词,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比如集中讨论了外来词的发展变化问题。这部分内容的特色是:第一,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一些以前很少引人关注的内容,比如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词在现代汉语不同阶段中音节数量的变化,第一次从历时的角度讨论了语素问题,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词形问题等;第二,对一些传统的认识和知识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对于不同的词形,分为同素颠倒词、异形同义词、异形外来词和广义异形词等四类,对于简缩词语,全面分析了其与原型词语在语义及使用上的对应与不对应的各种关系,对外来词,较为全面地讨论了其对汉语言文字的影响等;第三,抓住了某些从未被研究者提及的问题,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比如提出了当代汉语词汇的“返祖现象”,即一些不合理的新同义词大量产生的现象,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三、语法。语法方面的发展演变虽然不如词汇那么突出,但是绝对比一般人们所想象的和描述过的要大得多、复杂得多。具体包括各类词及其用法的发展与变化(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及某些后缀等)、词组的发展与变化(包括最具特征的“动宾+宾”词组、动词性固定词组、“比N还N”词组等)、句子的发展变化(包括“把”字句、“被”字句、双宾语句等)。本部分在对考察范围内各种现象的发展变化作了全面细致的描写和叙述,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较多地借鉴和运用了当今汉语语法学界非常流行的、并被实践证明用之于汉语语法研究有相当的解释力的一些新的语法理论和方法,比如语法现象的功能分析和认知解释,语法化的观点和方法等,由传统的语法化延伸,提出了当代汉语的语法化问题,并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证;第二,比较全面地贯彻了“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这一原则,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新的语法现象以及旧有形式的某些发展变化考镜源流,分别从古代(近代)汉语、外语(包括英、日、俄等语言)以及方言等方面对它们的来源作出了较为合理的阐述。 四、修辞。在以往的修辞研究中,修辞史是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的,而这无疑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近年来,随着“汉语修辞史”的正式提出,相关的研究开展得略有起色。该成果把现代汉语修辞现象发展变化研究纳入“现代汉语史”中,作为其下属的一个“专史”,即“现代汉语修辞史”,从而比较容易在大的背景下较为宏观地把握各种发展变化现象,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本部分的研究从“词”和“句”这两个层面展开,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常见的修辞造词法、已有辞格的发展变化、新辞格的产生等。 贯穿以上四方面研究的,还有两项比较固定的内容,而这也是这项研究比较有特色的部分。第一,对各种语言现象发展变化的分阶段考察。基于对现代汉语发展过程所作的阶段划分,对于讨论到的几乎每一种现象,都分别描述了其各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由此就使得“历时研究”的历时性有了充分的体现。第二,对进一步发展变化的预测。随着语言研究的发展和不断深入,语言预测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或者是作为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已经提了出来。在研究中,该成果构筑了“历史的总结与回顾——现实的描写和考究——将来的预测和展望”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链和表述模式,从而加强了整个研究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最后,该成果形成了以下几点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继续追问: 来自手机问问 我要短的T-T...考试用补充回答: 就用这个吧: 第一,现代汉语从确立之初到今天,已经并且正在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 第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呈相当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都有其多方面的特点; 第三,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必须结合、有时甚至是倚重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研究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不能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本身,而是要“立足现代汉语,贯通古今中外”。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整理

《近代汉语》自考总复习 教材:袁宾《近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近代汉语?p1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 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 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 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 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 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 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氏时间?P6 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 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 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 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P12 15、哪些词语是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6、哪些词语是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 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 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 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 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P16 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 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产生的?P17 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 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 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 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9 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 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上溯到哪些方面?P19 第二章 文献 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 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 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 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 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 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2 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 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 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 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 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 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31 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哪两条?P25 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使用于什么样的研究?它有哪两点优势?P32 2、语言学界流传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 。32 3、《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P33 4、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面快捷些?P33—34 5、什么叫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注意什么?P34—35 6、如果一部著作中“好不”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P37 7、近代汉语是与哪两个阶段相区别而建立起来的?P38 8、通过例句分析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现代汉语的表试 助词“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P40 9、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P41一42 10、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呼?为什么《丑 女缘起》中那个国王的女儿并不老,却称她为“阿婆”?P43 11.吕洞宾《渔父》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义的产生与什么社会现象有关?P47 12、《游仙窟》中“不忆吞刃,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什么?P47 13、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 “分离”之义吗?要正确理解这个词义除了对词本身的把握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问题来考虑?P48 词?196 √41、助词可细分为哪几类?P198 √42、你能识别出什么样的词是结构助词吗?P199 √43、时态助词“了”、“着”、“过”分别表示动作的什么状态?P205 44.时态助词“却”的用法与哪些词相?P207 45、句首语气词“但”、“念”有什么特点?P209—210 √46、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休罢”由动 词变成助词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P213 √47.句尾语气助词“看”表示什么语气?他和现代汉语语气助 词“看”的用法有何不同? 48、表示程度的语气助词“煞(杀、死、晒)”有什么语法作用?P215 √49、什么是判断句?判断词用在表语后的判断句的来源是什么?P219 √50、有两个系词的判断句为何在元明时期出现而且又迅速消亡了?P221 51、强调式判断句是什么样子的?P224 √52、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远公还在何处?”和“还听得何法?”这样的疑问句?P226 √53、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P229 √54、“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P230 √55、什么是祈使句?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祈使句有哪几种值得注意的句型?P232—236 56“左右,拿下去打着者!”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怎样的? √57、什么是被动句?有哪些介词可表被动? √58、为什么说“被一人抱住刘知远”是特殊的被字句?P243 √59除了“被”子句、“吃”字句外,近代汉语还有哪几种形式的被动句? √60“被”和“得”是怎样在被动句中分工的?P246 √61、什么是处置句? 62近代汉语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何发展变化? √63.什么是复句? √64.什么是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65.什么是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文段阅读 (一)《醒世恒言》选段却说做公的将客人和金孝母子拿到县尹面前,当街跪下, 各诉其情。一边道:“他拾了小人的银子,藏过一半不还。”一边道:“小人听了母亲言语,好意还他,他反来图赖小人。”县尹问众人:“谁做证见?”众人都上前禀道:“那客人脱了银子,正在茅厕抓寻不着,却是金孝自走来承认了,引他回去还他。这是小人们众目共睹。只银子数目多少,小人不知。”县令道:“你两下不须争嚷,我自有道理。”教做公的带那一干人到县来。县尹升堂,众人跪在下面。县尹教取裹肚和银子上来,分付库吏,把银子兑 准回复。库吏复道:“有三十两。”县主又问客人道:“你银子是许多?”客人道:“五十两。”县主道:“你看见他拾取的,还是他自家承认的?”客人道:“实是他亲口承认的。”县主道:“他若是要赖你的银子,何不全包都拿了?却止一半,又自家招认出来?他不招认,你如何晓得?可见他没有赖银之情了。你失的银子是五十两,他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你的,必然另一个人失落的。”客人道:“这银子实是小人的,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县尹道:“数目不同,如何冒认得去?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奉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去抓寻。”金孝得了银子,千思万谢的扶着老娘去了。那客人已经官断,如何敢争?只得含羞噙泪而去。众人无不称快。这叫做欲图他人,翻失自己。自己羞惭,他人欢喜。 (二)《琵琶记》选段 (外、净上)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外)孩儿,你行李收拾了未?(生)行李收拾已了。(外)收拾既了,如何不去? (净)老贼,他若出去了,家中别无第二人,止有一个媳妇,如何不分付几句。(生)孩儿没别事,只待张太公来,把爹妈拜托与他,教他早晚应承,孩儿庶可放心前去。(旦)呀,张太公早来。(末上)仗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生)太公,卑人如今出去,家中并无亲人。爹妈年老,只有一个媳妇,却是女流,凡事全赖公公相与扶持;家中倘有些小欠缺,亦望公公周济。昨日己 蒙亲许,今日特此拜恳。卑人倘有寸进,自当效结草衔环之报,决不敢忘恩。(末)秀才,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昨日已许秀才,去后决不相误。(生)如此,多谢公公。(外)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生)孩儿就此拜辞爹妈便去。??(旦)妾的衷肠事,有万千。(生)娘子,你有什么事,当说与我知道。(旦)说来又恐添萦绊。(生)娘子,有甚萦绊? (旦)六十曰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教谁看管。[生]娘子,你这般说,莫不怨着我么?(旦)教我如何不怨! (合前) 【五供养】(末)贫穷老汉,托在邻家,事体相关。秀才,此行虽勉强,不必恁留连。(生)卑人去后,只虑父母独自在堂,难度岁月。(末)秀才放心,你爹娘早晚间吾当陪伴。 [生悲介,末)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合)骨肉分离,寸肠割断。(生跪告介) (三)《剪贴和尚公案传奇》选段 话里且说宇文绶发了这封家书,当日天色晚,客店中无甚底事,便去睡。方才朦胧睡着,梦见归去,到戚阳县家中,见当直王吉在门前,一壁脱下草鞋洗脚。宇文绶问道:“王吉,你早归了?”再四问他,不应。宇文绶焦躁,抬起头来看时,见浑家王氏把着蜡烛,入去房里。宇文绶赶上来叫:“孺人,我归了!”浑家不采。他又说两声,浑家又不采。宇文绶不知身是梦里,随浑家入房去。看这王氏时,放烛灯在卓子上。取早间一封书,头上取下金篦儿一剔,剔开封皮看时,却是一幅白纸。浑家含笑,就 灯烛下把起笔来,就白纸上写了四句诗: 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尔欲归情意切, 相思尽在不言中。 写毕,换个封皮,再来封了。那妇女把金篦儿去剔那蜡烛灯,一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灯犹未灭。卓子上看时,果然错封了一幅白纸归去,着一幅纸写这四句诗。到得明日,早饭后,王吉把那封书来,拆开看时,里面写着四句诗,便是夜来梦里见那浑家做底一般。当便安排行李,即时归家去。这便唤做“错封书”。

现代汉语知识点:

基本概念: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则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汉语方言。

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长期与共同语并存,接受其影响。现代汉语共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如“江西省南昌市”就是6个音节。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如普通话中“刊”(kān)可以划分出“k、ɑ、n”三个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又叫母音,指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普通话的“ɑ、o、e、i、u”等都是元音。

辅音——又叫子音,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普通话的“b、p、m、f、zh、ch、l”等都是辅音。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如普通话中“ɑ、o、e、i、b、p、n、ɡ、ch”等每一个音都是一个独立的音位。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第二章 语音一、知识: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21、普通话有四种调类、四种调值。四种调值是根据它们的实际读音采用五度标记法得出的。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22、上声字在词语中实际发音往往不是完整的214调值。1)上+阴平、上+阳平、上+去--上声字的调值是211。2)上+上--实际读法是35+214。3)上+上/+上--实际读音是35+35/+214。如"小组/长";上/+上+上--实际读音214/+35+214。如"小/老虎"。23、现代汉语的声调是从中古语音的声调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入声字已经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去。24、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25、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14个,次常用音节有33 个,又次常用音节62个。26、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上去声的变调等。27、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28、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29、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小孩儿xiǎoháir"中"孩"和er结合成一个音节,三个字,只有两个音节。30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确定词性。31、异读词指的是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读音。1985年12月发表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有异读的词语一律以《审音表》规定的读音为规范。32、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字形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的读音也有区别,这种字称为多音多义字。33、语调是指句子的抑扬顿挫,它常通过句子中的各种停顿和重音来体现。34、停顿跟标点符号和句法成分有关。35、重音是指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有句法重音(自然重音)和句子重音(逻辑重音)两种。36、朗读时不同的句子语气需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一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朗读。二、简答:1、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答:语音是表达意义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得到社会公认就可以成立。如汉语把“书”叫“shu”,英语却叫做“book”。语音的社会性质还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如在普通话中“施”“斯”二字的读音不同,而在许多方言中,它们的发音却没有区别。这是因为普通话中“zh、ch、sh”和“z、c、s”是两套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多数方言中只有z、c、s一套。这说明语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什么是发音方法?什么是发音部位?如何描写声母?答: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描写声母。(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的器官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除去阻碍后有无较强的气流送出,声带是否颤动,发音部位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A 按成阻、除阻方式,声母可以分为五类: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B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l、m、n、r、ng发音时声带颤动,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C 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其中p、t、k、q、ch、c是送气音,b、d、g、j、zh、z是不送气音。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所以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等。【见本资料后边的表一】3、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有什么不同?答:它们是不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我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现代语音学把一个音节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1)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普通话中22个辅音音素,其中21个可以充当声母,另一个ng不是声母。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2)普通话中元音音素只有10个,而韵母却有39个,所以说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不只是元音。如ng是辅音,却充当韵母。4、韵母的分类?答:A、按韵母中的音素分类:1)单韵母(单元音韵母)a舌面单元音韵母。有aoeêiuü七个。这类韵母的发音由舌位高低、口形大小与唇形的圆或不圆决定。b舌尖元音韵母:-i[ ]和-i[ ]。c卷舌元音韵母:er。2)复韵母(复元音韵母)a前响复韵母:ui、ei、ao、ou。b后响复韵母:iu、ie、ua、uo、üe。c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3)鼻韵母:a、舌尖鼻音韵母(前鼻音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b、舌根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B、按韵母的韵头分类:1)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共有16个。2)齐齿呼:用i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10个3)合口呼:用u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9个4)撮口呼:用ü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4个。注意:-i[ ]、-i[ ]都是开口呼韵母;ong的实际发音是ung,iong的实际发音是üng。5、描写普通话10个单元音。 答:(1)舌面元音: a、舌面央低,口大开,唇形自然; o、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圆; e、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不圆; 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口闭,唇形不圆; u、舌面后高,口闭,唇形圆; ü、舌面前高,口闭,唇形圆。 (2)舌尖元音: -i[ ]、舌尖前高不圆唇; -i[ ]、舌尖后高不圆唇。 (3)卷舌元音韵母: er、舌位中,不圆唇。6、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演变关系是怎样的?答:普通话的四声是阴阳上去。每一个调类都包括一批汉字。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其余的上声仍然是上声。去声没有变,再加上全浊上声字等,普通话的去声字是字数最多的。古代清声声母入声字分别读成阴阳上去声,浊声母入声字读成阳平或去声。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它的韵母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声音不能延长,读得特别短促。古代的入声字有b、d、g三个韵尾,在今天的粤方言中还保留着,也有的改变为喉塞音,例如吴语、闽语,还有的塞音尾消失,独立为一个调类或归入另一种调类,例如湘语及西南官话。汉族的入声已不存在,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声。7、普通话音节有什么特点?答:1)一个音节最多含有四个音素。2)一个音节一般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有三个元音,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或韵尾。5)可以充当韵腹的元音有10个:a、o、e、ê、i、u、ü、-i、-i、er;可以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可以充当韵尾的元音i、u、(o),o做韵尾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人为设计,实际应是u;辅音有n、ng。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成分可以列表分析。注意:(1)iu、ui、un是书写形式,分析时应以中间省写的o、e、e为韵腹。(2)ü和ê的符号在分析时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3)i、u、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用的Y、W一律不作音素处理。9、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哪些成分?答:轻声与物理性质的四要素都有关系。(1)突出的表现是音长短。(2)音强也要弱一些。轻声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声调。轻声还常常引起音色的变化,如使声母浊音化,使韵母中的元音央元音化,有的使韵母脱落。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以下一些成分:(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形成的后字。(3)构词后缀“子、头、巴、么、们”等。(4)“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成分。(5)趋向动词作补语时。(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双音节常用词的后一音节。10、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答:(1)轻声有区别词义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了词义的不同。如:东西、男人、大爷、兄弟。(2)有的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词性的不同,如:大意、利害、对头等。11、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答: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1)区别词义作用:信--信儿,头-头儿。(2)区别词性作用:活(动)--活儿(名),破烂(形)--破烂儿(名)。(3)表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宝贝儿。12、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答: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成一个能区别意义的单位,就叫音位。同一单位里的若干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称为音位变体。如/a/音位在ia、ua中的单位变体是央[A],在ian、üan中有音位变体是前[a],在ao、ang中的音位变体是后[α]。13、普通话里有哪些音位?答:普通话里有(1)22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2)10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

1、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3、洋务派部分成员: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恭亲王奕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4、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6、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汇总

我们都是为了一个本科的梦想所以我们永远都是朋友,是朋友就是可以分享的,我经常咋上学吧网站上下载试题,你可以去看看

《近代汉语》自考总复习 教材:袁宾《近代汉语》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近代汉语?p1 专家们对近代汉语的三点共同认识是什么?P2 2、袁宾提出的汉语史分期的两条原则是什么?P3 3、什么是主干时期?什么是非主干时期?P4-5 4、哪几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早期著作的代表?P5 5、哪儿部著作可以作为近代汉语晚期著作的代表?P5 6、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在汉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怎样的?P6 7、近代汉语的主干时期有多长?加上非主干时期总共有多氏时间?P6 8、近代汉语在词汇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9、近代汉语在语法方面主要有哪些特点?P7 10、近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前缀和后缀?P7 11、近代汉语里出现了哪些主要的新的句型?给你句子后能否自己归纳出句型来?P7 12、近代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P8 “可是菩提耶?”中的“可”相当于古汉语的哪个词?p9 13、纯粹的复数标记“们”在唐代写成哪两个字?P1014、近代汉语时期的文言文属于什么性质的语言材料?P12 15、哪些词语是伴随科举制度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6、哪些词语是伴随说书、戏曲、讲唱艺术而产生的新概念、新词语?P13 17、印刷术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哪些词语是伴随印刷术而产生的?P13 18、哪些词语体现了外国文化和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P14 19、“把茅盖头”的实际意思指什么?这个词义的形成与什么文化现象有关?P15 20、从什么时候开始,汉语中表示复数的人称代词产生了排除式 和包括式的区分?哪个是排除式?哪个是包括式?最初是从什么作品中体现出来的? P16 21、系词“是”放在句末的判断句和有两个判断词的判断句的出 现是受到什么社会文化原因影响而产生的?P17 22、造成唐元两代官话音系显著差别的重要原因是什么?P18 23、哪些是研究唐代口语的重要文献?P18 24、哪些是研究宋代口语的重要文献?所谓宋儒主要以哪几个人为代表?P18 25、近代汉语主干时期最有价值的文献有哪些种类?P19 26、哪些著作是民族交往和联系的产物?P19 27、韵书、韵图产生的学术之源可上溯到哪些方面?P19 第二章 文献 1、近代汉语文献是按什么标准分为哪三类的?P20 2、充分反映口语的文献有哪些?P20 3、对口语有所反映,但不甚充分,多半是文白相间的著作以什么书为代表?P20 4、对口语略有反映,即基本上以文言写作,偶尔使用口语词或 口语句子的著作以什么为代表?P20 5、文言文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的原因是什么?P22 6、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一个特点是什么?P22 7、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P23 8、敦煌变文、金代诸宫调、元代杂剧、宋元明南戏、“三言”“二 拍”、《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著作分别反映哪些地方的口语?P23 9、近代汉语文献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P24 10、使用近代汉语文献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P25―31 11、近代汉语文献中的错字产生的原因是哪两条?P25 12、什么叫夺文和衍文?P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什么叫穷尽调查?它使用于什么样的研究?它有哪两点优势?P32 2、语言学界流传着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就是 。32 3、《清平山堂话本》中“殿直把那简帖儿和两件物事度与浑家看” 里面的“度”字该怎么解释才正确?为什么?P33 4、怎样才能使穷尽调查更方面快捷些?P33—34 5、什么叫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在下结论和选样时应注意什么?P34—35 6、如果一部著作中“好不”既有肯定式又有否定式,这部著作能否是明代中叶以前的文献?P37 7、近代汉语是与哪两个阶段相区别而建立起来的?P38 8、通过例句分析唐宋时代的表试助词“看”与现代汉语的表试 助词“看”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P40 9、近代汉语内部的比较可以有哪两个角度?P41一42 10、敦煌变文中的“阿婆”一词是对什么人的称呼?为什么《丑 女缘起》中那个国王的女儿并不老,却称她为“阿婆”?P43 11.吕洞宾《渔父》词又名《疾瞥地》,其中的“瞥地”是什么 意思?这个词义的产生与什么社会现象有关?P47 12、《游仙窟》中“不忆吞刃,腹穿似割”的“不忆”的意思是什么?P47 13、宋元南戏中屡见用“郑州梨”比喻新婚夫妇,是取“离散”、 “分离”之义吗?要正确理解这个词义除了对词本身的把握以外还应该结合什么问题来考虑?P48 词?196 √41、助词可细分为哪几类?P198 √42、你能识别出什么样的词是结构助词吗?P199 √43、时态助词“了”、“着”、“过”分别表示动作的什么状态?P205 44.时态助词“却”的用法与哪些词相?P207 45、句首语气词“但”、“念”有什么特点?P209—210 √46、句尾助词“罢、波、休”有什么共同特点?“休罢”由动 词变成助词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P213 √47.句尾语气助词“看”表示什么语气?他和现代汉语语气助 词“看”的用法有何不同? 48、表示程度的语气助词“煞(杀、死、晒)”有什么语法作用?P215 √49、什么是判断句?判断词用在表语后的判断句的来源是什么?P219 √50、有两个系词的判断句为何在元明时期出现而且又迅速消亡了?P221 51、强调式判断句是什么样子的?P224 √52、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远公还在何处?”和“还听得何法?”这样的疑问句?P226 √53、单音节反义词连用能起什么作用?P229 √54、“难道??不成”有几种变式?P230 √55、什么是祈使句?祈使句可表示哪几种语气?祈使句有哪几种值得注意的句型?P232—236 56“左右,拿下去打着者!”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怎样的? √57、什么是被动句?有哪些介词可表被动? √58、为什么说“被一人抱住刘知远”是特殊的被字句?P243 √59除了“被”子句、“吃”字句外,近代汉语还有哪几种形式的被动句? √60“被”和“得”是怎样在被动句中分工的?P246 √61、什么是处置句? 62近代汉语处置句中,否定词的位置有何发展变化? √63.什么是复句? √64.什么是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 √65.什么是主从复句?主从复句有哪些重要的类型?文段阅读 (一)《醒世恒言》选段却说做公的将客人和金孝母子拿到县尹面前,当街跪下, 各诉其情。一边道:“他拾了小人的银子,藏过一半不还。”一边道:“小人听了母亲言语,好意还他,他反来图赖小人。”县尹问众人:“谁做证见?”众人都上前禀道:“那客人脱了银子,正在茅厕抓寻不着,却是金孝自走来承认了,引他回去还他。这是小人们众目共睹。只银子数目多少,小人不知。”县令道:“你两下不须争嚷,我自有道理。”教做公的带那一干人到县来。县尹升堂,众人跪在下面。县尹教取裹肚和银子上来,分付库吏,把银子兑 准回复。库吏复道:“有三十两。”县主又问客人道:“你银子是许多?”客人道:“五十两。”县主道:“你看见他拾取的,还是他自家承认的?”客人道:“实是他亲口承认的。”县主道:“他若是要赖你的银子,何不全包都拿了?却止一半,又自家招认出来?他不招认,你如何晓得?可见他没有赖银之情了。你失的银子是五十两,他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你的,必然另一个人失落的。”客人道:“这银子实是小人的,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县尹道:“数目不同,如何冒认得去?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奉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去抓寻。”金孝得了银子,千思万谢的扶着老娘去了。那客人已经官断,如何敢争?只得含羞噙泪而去。众人无不称快。这叫做欲图他人,翻失自己。自己羞惭,他人欢喜。 (二)《琵琶记》选段 (外、净上)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鱼化龙,青云得路,桂枝高折步蟾宫。(外)孩儿,你行李收拾了未?(生)行李收拾已了。(外)收拾既了,如何不去? (净)老贼,他若出去了,家中别无第二人,止有一个媳妇,如何不分付几句。(生)孩儿没别事,只待张太公来,把爹妈拜托与他,教他早晚应承,孩儿庶可放心前去。(旦)呀,张太公早来。(末上)仗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生)太公,卑人如今出去,家中并无亲人。爹妈年老,只有一个媳妇,却是女流,凡事全赖公公相与扶持;家中倘有些小欠缺,亦望公公周济。昨日己 蒙亲许,今日特此拜恳。卑人倘有寸进,自当效结草衔环之报,决不敢忘恩。(末)秀才,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昨日已许秀才,去后决不相误。(生)如此,多谢公公。(外)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生)孩儿就此拜辞爹妈便去。??(旦)妾的衷肠事,有万千。(生)娘子,你有什么事,当说与我知道。(旦)说来又恐添萦绊。(生)娘子,有甚萦绊? (旦)六十曰夫妻恩情断,八十岁父母教谁看管。[生]娘子,你这般说,莫不怨着我么?(旦)教我如何不怨! (合前) 【五供养】(末)贫穷老汉,托在邻家,事体相关。秀才,此行虽勉强,不必恁留连。(生)卑人去后,只虑父母独自在堂,难度岁月。(末)秀才放心,你爹娘早晚间吾当陪伴。 [生悲介,末)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合)骨肉分离,寸肠割断。(生跪告介) (三)《剪贴和尚公案传奇》选段 话里且说宇文绶发了这封家书,当日天色晚,客店中无甚底事,便去睡。方才朦胧睡着,梦见归去,到戚阳县家中,见当直王吉在门前,一壁脱下草鞋洗脚。宇文绶问道:“王吉,你早归了?”再四问他,不应。宇文绶焦躁,抬起头来看时,见浑家王氏把着蜡烛,入去房里。宇文绶赶上来叫:“孺人,我归了!”浑家不采。他又说两声,浑家又不采。宇文绶不知身是梦里,随浑家入房去。看这王氏时,放烛灯在卓子上。取早间一封书,头上取下金篦儿一剔,剔开封皮看时,却是一幅白纸。浑家含笑,就 灯烛下把起笔来,就白纸上写了四句诗: 碧纱窗下启缄封,一纸从头彻底空。知尔欲归情意切, 相思尽在不言中。 写毕,换个封皮,再来封了。那妇女把金篦儿去剔那蜡烛灯,一剔剔在宇文绶脸上,吃一惊,撒然睡觉,却在客店里床上睡,灯犹未灭。卓子上看时,果然错封了一幅白纸归去,着一幅纸写这四句诗。到得明日,早饭后,王吉把那封书来,拆开看时,里面写着四句诗,便是夜来梦里见那浑家做底一般。当便安排行李,即时归家去。这便唤做“错封书”。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9月,秋收起义 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0月,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9月,平型关大捷 12月,南京沦陷,日军南京大屠杀开始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看历年真题。真题都是考点和命题人的思路,把真题做上三遍其实都是很简单的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汇总归纳

现代汉语知识点:

基本概念: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狭义的现代汉语仅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现代汉语则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汉语方言。

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长期与共同语并存,接受其影响。现代汉语共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如“江西省南昌市”就是6个音节。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如普通话中“刊”(kān)可以划分出“k、ɑ、n”三个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又叫母音,指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普通话的“ɑ、o、e、i、u”等都是元音。

辅音——又叫子音,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如普通话的“b、p、m、f、zh、ch、l”等都是辅音。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如普通话中“ɑ、o、e、i、b、p、n、ɡ、ch”等每一个音都是一个独立的音位。

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汉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一般要求同学们在一轮复习中完成。下面是根据一轮总复习中语文科目教师常用的教辅书中整理的必备知识点,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知识点目录

知识重点

一线调研高考一轮复习语文知识重点

2023年自考本科的考试科目有12-16门左右,包括公共课,专业课等,根据不同的专业考试科目不同。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自考公共课的必考课程,下面为大家整理一些近代史高频考点。自考近代史高频考点汇总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3)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五、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六、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土地:A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B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 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中法《黄埔条约》。D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俄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E 1860 年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F 1894 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后中国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G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和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为列强侵华的基地,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局面;还在一些地区取得驻兵权。2.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内政;(2)操纵中国外交;(3)享有领事裁判权;(4)把持中国海关;(5)勾结清政府;(6)扶植、收买代理人。3.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1)列强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4)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力量很软弱。(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后来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6)在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八、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相互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①区别:前者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及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着重解决生产力问题。②联系:只有完成前者,才能为后者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九、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①代表人物:奕、曾.......藩、李.......章、左.......棠、张.......洞等;②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③口号:自强、求富。④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⑤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⑥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⑦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①代表人物:康......为、梁.......超、谭.......同等②主张:学习西方,进行变法,以挽救民族危机。③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变法失败)。④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⑤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代表人物:孙.......山等②主张:民族、民权、民生,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④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⑤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4、新文化运动(进步知识分子,思想大解放运动)①代表人物:陈......秀、李......钊、胡......、鲁.......等②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③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④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⑤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十、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史1、创建过程: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2、重要会议(1)遵义会议(1935)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错误;②肯定了毛........的正确主张。意义:确立了以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中共“七大”(1945,延安)3、武装斗争(1)北伐战争: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3)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4、军队建设(1)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红四军。(4)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5)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5、重大战事(1)五次反“围剿”: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红军长征: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3)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4)百团大战(彭........怀):是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5)1947年,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重点进攻。(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7)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8)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结束。6、国共合作(1)第一次合作: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破裂:1927年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①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②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作用: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启示: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   索引序列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整理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归纳汇总
  •   自考近代汉语知识点汇总归纳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