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汇总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汇总

写在前面: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正式启动,内心无比激动,同时也倍感压力之大。激动源于自己的喜好,压力来自于跨领域而对陌生事物的畏惧。于是决定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整理分析所学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加以总结,写在这里。当作对自己的学习的跟踪与监督,在激励自己的同时,如果有感兴趣的简友,可以一起学习、探讨,共同进步。 授课老师:周洁 笔记摘抄与总结:巨山 光看周洁老师的学历(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学士,中科院心理所应用心理学博士,耶鲁大学心理系博士后),就知道是学霸。听了两讲课下来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周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虽然学术高高在上,但是特别能体会和理解到同学们的需求,讲到难点会马上切换到“人”能听懂的语言并举例加以解释,也恰恰是这一点无声地证明了周老师的专业高度,能听到这样的老师讲课,真是一种享受。我将老师的课件拆分开来,因为干活太多,自己又没有大片连续的时间,所以就干脆碎片化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 社会心理学的成长主线 胚胎期:1895年 – Triplette 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室 – 研究介绍:他人在场时个人绩效的提升(骑自行车20%,在钓竿上绕线10%) – 研究结论的局限性:结论简单(作业类型[智力测验]、环境、人际气氛等) 出生:1908年 – 标志: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绪论》(个体、本能说);罗斯《社会心理学》(群体、人际过程) 婴儿期:1924-1934年,开始引起关注 – F. Allport(科学社会心理学创始人):实验法与社会心理学 – 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Lapiere, 歧视态度与拒绝行为(华裔夫妻住店) 幼儿期:1935-1945年,现实的助推剂 – 目光转向社会层面:经济危机和战争 – Lewin:场论B=F(PE) 学龄期:1946-1969年 – 现实的混乱以及文化的交融使心理学家开始引入人际过程分析和文化研究 – 举例:权威服从行为的研究 青春期:1970-1980年 – 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反思和怀疑(外部效度,如群体行为的实验室引发) 成熟期:1980年后 – 研究问题广泛性(掌纹与心理特征和行为)、贴近现实性(恐怖主义研究、震后研究)、方法多样性 社会心理学的位置 学心理学的人最讨厌听到的话 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你们学这个是不是因为自己心理不太正常? 那你觉得我有心理疾病么? 你们这个应该不算理科吧,不是只要背背就行了吗? 听说你们老是拿活人做实验,这是真的吗? 你们毕业了是不是只能给精神病人看看病? 你们以后做心理咨询的就是一个“垃圾桶”吧? 那你会催眠吗? 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你们做心理咨询不就是聊聊天吗,怎么收那么多钱啊! 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性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英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彭迈克 Michael Bond) 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相似点:关注个体或群体及其行为的原因 差异 – 内容:人格心理学,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 差异;社会心理学,环境等社会因素(不耐烦的女服务员)——研究视角的结合(加入测量并控制) – 发展特点:人格心理学,形成较早、理论较多;社会心理学,形成较晚、精巧实验较多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相似之处:研究社会现象;均需考虑社会情境的影响 差异: ✓内容:社会学,关注各种意识形态(社会阶级、结构、制度)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现象产生的个体心理过程——举例:集体行动 ✓方法:社会学--文献分析和调查;社会心理学--实验法 推荐书目:《乌合之众》 为什么学习社会心理学想通过社会心理学学到什么 清晰认识、理性分析 – 自己:为什么自己会在某方面比较擅长?为什么面对某种情境时我会做出那样的反应? – 他人:应该怎样和内向的人交往?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 社会:为什么金钱和幸福感不总是成正比?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给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却得不到民众的认可? – 人生:生活最需要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哪里? 财富与幸福感 富裕国家的人更快乐么? – 发达国家感到幸福的人们多于贫穷国家 – 但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的国家间财富和幸福感就没有关系了(中国的位置) 富有的人们更快乐么 – 贫穷的人一定不幸福;富有的人不一定幸福 – 中度财富状态的人幸福感最强(社会蓝皮书) 财富不是幸福感的源头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 和谐的社会关系使人健康 – 不同合群程度的人患感冒比率不同 友谊与幸福感 – 有5-6个知心朋友的人比没有知心朋友的人报告“非常幸福”的比例多60%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 婚姻与幸福感 – 相比未婚者(22%),已婚者幸福感更高(44%) – 是否结婚与婚姻质量(已婚、未婚、同居、离异一次、离异二次) 亲密关系决定幸福感 辨清常识 – 社会心理学结论看似常识 事后聪明式偏见:当被告知结论时,人们会感到早已知道(美国二战士兵研究;911的灾难信号;股市;择偶标准:相似型与互补型;分离与爱情) – 为什么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有时与常识相似 常识的双面正确性(与算命相似) 哪边的常识更正确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男子汉大丈夫,宁折不屈 • 宰相肚里能撑船 • 人多力量大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血浓于水 • 先下手为强 • 有备无患 • 礼轻情谊重 • 兔子不食窝边草 • 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 • 有仇不报非君子 • 人多嘴杂 •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 亲兄弟明算账 • 三思而后行 • 船到桥头自然直 • 礼多人不怪 – 社会心理学比常识强在哪里 证明对的常识:由常识到科学的知识 辨别错的常识:放血与医治伤寒;小组讨论中场独立与场依存者态度的改变;在美国,女性律师会更多认同于律师群体还是女性群体? 事先诸葛亮:预测行为(态度和情绪对群体行为的预测,67%) <上一讲           查看专题           下一讲>

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点解析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那么社会心理学具体是什么呢?现在一起来学习下吧。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中。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1)开始运用实验;

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

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那么,究竟社会心理学是如何界定的呢?它主要是研究什么的?所使用的研究方面有哪些呢?

在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贯确切、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恩能够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为了使朋友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接提出的一些定义介绍给大家。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和两们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这类定义的特点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同起来。因此,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它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定义是社会学基本观点的产物。而不同意这类定义的人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则有可能导致它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混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引起人的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活动。所以,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研究与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有所不同。

(二)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特点相对地表达为: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已经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这种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强调的是团体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前苏联社会心理学有别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特点。

(三)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1982年,吴江霖提出,"社会心理学四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1983年,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

1985年,汪青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应当包括4个要点:第一,社会心理学应以社会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行为或社会行为。第二,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既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第三,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相互作用之中来进行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第四,作为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把它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解决各种问题,而不能仅仅是现象的描述。根据这种分析,他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人们的社会相互作用中,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还可以比较全面地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社会心理学四对人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外显的反应。

发展至今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那么,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档案研究法。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心理学 心理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脑) 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如猴子) 思维出现:人类(意识、思维,人类特有)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 1879年, 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创立实验室;冯特是科学心理学之父。 基础心理学: 研究 正常成人 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历史: 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 早期隶属哲学,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的人的血液有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盖伦最先提到的“气质”的概念。人格包括气质(无好坏之分)和性格(有好坏) (一)五大主要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主张: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内容,找出意识的各组成部分,由什么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杜伟、安吉尔、詹姆士 主张:意识是连续的整体,重视实际应用。 3、行为主义:华生(小阿尔伯特实验) 主张: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刺激—反应(S-R)论,环境决定论。 4、格式塔:韦特海默、科勒、科夫卡 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主张:人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并以潜意识形式支配人行为。意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二)当代心理学研究 1、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加工过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 3、生理心理学: 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研究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 社会心理学简史:霍兰德三阶段 1、哲学思辨期(启蒙期)19世纪上半叶 关于人性的争论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在观察基础上,对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描述分析。 催生作用的学术思潮之一:英国本能主义(麦独孤)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始于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诞生标志(1908年): 1、美国社会学家 罗斯 《社会心理学》 2、英国心理学家 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  B=F(P,E) 实验心理学奠基人:FH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1、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观察学习(班杜拉波波实验) 2、社会交换论(霍曼斯)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和产出关系视角研究社会行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交换” 3、符号互动论(詹姆士、米德) 符号:带有一定意义的,语言、行为、姿势、首饰、文字等。最早使用符号互动的是布鲁默。 4、精神分析论 早期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 集体无意识 是人格机构最底层的无意识。 新精神分析论(霍尼、弗洛姆、埃里克森):霍尼“文化因素”论;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 詹姆士: 关于自我概念:主我与客我;                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归因原则(协变原则): 凯利三维理论 —特异性、一致性、共同性(特高情景;一高主体;三高客体) 态度ABC模型 A(affection):情感成分—核心  ABC 不协调时情感A占主导 B(behavioral tendency) :行为倾向 C(cognition):认知成分 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4要素) :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目标)——情景(背景) 沟通过程7要素 :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 态度转变理论(海德平衡理论) :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模型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舒茨FIRO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支配、情感 塔尔德“模仿律”: 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亲密、激情、承诺 阿德勒提出的出生顺序影响人格 : 头生孩子—易成“问题儿童、神经症、犯罪” 中间出生的孩子—更可能获得成就 最小的孩子—容易被父母纵容、被过分保护 常见的8种防御机制: 压抑、否认、投射(把错误归于他人)、转移(猫踢效应)、退行、合理化、反向形成、 升华 霍尼人格结构: 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 现实自我(此时此刻)、真实自我(自我实现中心,内在力量)、理想自我(贬义的,个体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人格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人格海洋ocean)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irae) 神经质(N)、外倾性(E)、开放性(O)、宜人性(A)、责任性(C)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到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动因: 1、遗传因素论(高尔顿) 2、环境因素论(华生) 3、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 4、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5、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维果茨基) 维果茨基关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提到的几个问题: a.最近发展区 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c.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 皮亚杰: 1、心理发展是 主体和客体 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外动力作用的结果) 2、心理起源于 动作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4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VS: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8阶段 (以心理危机作为划分标准) 婴儿前期(0-1.5):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1.5-3):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 幼儿期(3-6):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 童年期(6-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防止角色混乱、形成角色统一。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65):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65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智慧、贤明品质 4、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含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 前道德阶段(只依据行为结果) 他律道德阶段(受自身外价值标准支配,依据行为结果,不考虑动机) 自律道德阶段(受自主价值标准支配,规则有相对性可改变、依据行为结果和动机意图) VS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开放式的两难故事) 前社会习俗水平阶段(10岁前道德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能取向 社会习俗水平阶段(少年期道德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 后社会习俗水平阶段(青年期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型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巴斯按活动性划分婴儿气质类型: 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 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分三种类型: 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 安斯沃斯婴儿依恋类型: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焦虑)型 第一发展加速期: 婴幼儿期(出生到幼儿期) 第二发展加速期: 少年期(青春发育期) 自我意识第一次飞跃: 2岁左右 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 :少年期 第一逆反期: 3-4岁 第二逆反期: 少年期(青春期) 一周岁: 出现主我 两周岁: 出现客我 1.5-2.5: 婴儿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3岁: 基本掌握母语语法规则,基本掌握母语全部发音 3-4岁: 词汇发展速度最快时期  3岁:1000词   6岁:3000词  7岁:4000词 8、9-10岁: 掌握面积和重量守恒

自考心理学本科科目有什么? 课程名称备注毛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心理学(二) 加考课普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心理测量 心理统计 生理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心理实验设计 心理学史 变态心理学 心理治疗 工程心理学 消费与广告心理学 市场调查 人事测量 人力资源管理 环境心理学 英语(二) 3门选考1门日语(二) 俄语(二) 自学考试的心理专业专业好考吗 心理学自考的科目,基本上都是需要背的内容,包括一些心理学概念的内容,还有一些其它,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而且自考的科目有很多,如果完全是你自己去考的,需要考10多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里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书本是基础,考纲都是建立在书本上面的,自学考试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先根据考纲把书看一遍,划出考纲上的要点,再集中做一下历年真题,不断反复进行稳固知识点,多背书上的知识重点,这样下来,只要认真准备的,通过是没多大问题的。 自考心理学专业就业方向: 1.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 心理学本科毕业的同学可以选择考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毕业了就可以去试一下中小学的心理老师这个岗位,最近国家非常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就在不久之前有关注的许多学校招聘都有心理教师这个岗位,待遇和其他普通教师的是一样的,像这样的心理老师需求会越来越多。 2.公务员 招聘心理学专业的政府机构一般都是公安系统的,比如公安局、劳教所、监狱、戒毒所等等,有些心理学教授被聘请到公安系统去兼职,在公安系统,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是挺稀缺的,待遇也还不错。 3.企业 在众多的就业方向中,心理学的同学们在企业的就业是最吃香的,待遇比较好。 比如可以在公司当HR,现在的公司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重视你有没有心理学背景,(最好有一个人力资源证书)除了HR,还可以在企业从事猎头、企业咨询和管理。 4.心理咨询工作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幸福感的需求,在很多地方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371天 2022—3—17         孩子的模仿行为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 1.诞生标志: 1)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 2)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2.定义: 1)F-H奥尔波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 2)G-W奥尔波特:个体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3.社会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 公式B=f(P,E) B:行为  P:个体  E:个体所处的环境    f:函数关系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作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须从当时的环境去分析语言背后的心理含义,不要预设答案!比如: 1)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打电话:“我已经到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你如果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4)单身者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4.研究对象: 1)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等。 2)人际: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人际吸引 3)群体 4)社会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霍兰德:三阶段理论 1.启蒙期:哲学思辨阶段,人性(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2.形成期:经验描述阶段,观察,客观描述分析(麦独孤,本能论) 3.确立期:实证分析阶段,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完全中立很难,必要时需引导。 2.系统性原则:动态原则、整体原则、关联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 3.伦理原则: 1)评估道德可接受性 2)研究前说明研究计划主要部分,征得同意 3)研究中采取保护措施 4)被试有退出自由 5.被试资料应加保密;发表需经同意 6)不得确立工作以外的关系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1.简史: 1)早期代表:巴夫洛夫,华生 2)发展者:霍尔,斯金纳; 3)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社会学习论 2.学习的机制: 1)联想: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 2)强化:巩固联想,持续固定,正负强化、惩罚、消退 3)模仿:儿童言语、步态、表情、行为方式获得基础。 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 3.观察学习: 注意:根据个体需要选择信息 保持:记住要模仿的行为保持在头脑中作为标准 动作再现:将记忆转化为自身行为 动机:符合个体需要转化为动机,贯穿全过程。 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1)社会学习论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景等细节。 2)社会学习论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对当时情景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3)社会学习论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的分析。 5.社会交换论——行为互动本质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霍曼斯五命题(趋利避害): 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侵犯——赞同,满足需求 布劳:互惠基础,自愿活动 1)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奖赏越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对某一种或一组刺激做出的某一行动获得了报酬,那么,当类似于过去的那种刺激再发生时,这个人就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动。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能动性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         是指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个体的价值越小。         剥夺是指某人在得到某一报酬后所经历时间的长度。       满足是指一个人在刚刚过去时间里得到的报酬使他不再需要更多的酬赏(爱不宜太多)。 5)侵犯——赞同命题:         期待与需求不对等。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所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也变得更有价值。 6.符号互动论——行为活动中介         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基本假设:行为以意义为基础;意义源于互动;通过解释运用和修改意义。

焦点效应 :我们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尝尝出现 透明度错觉 。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总结:人类本能上都是自我的,并且是自利的。

图式 :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 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自我参照效应可以阐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由于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因此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指向程度。

哪些因素决定了自我概念:

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门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当我们的社会团体占多数时,可能我们就不太考虑它。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

成功增强自尊,但是自尊不仅来自于告诉别人他们很棒,还要然他们通过辛苦努力获得成功。

镜像自我 :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 与我们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 我们觉着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 自尊 是我们对他人如何评价我们的监控并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心理学尺度。

西方的个人主义孕育 独立的自我 东方的集体主义孕育了 相互依存的自我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人们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 但是却承认媒体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人们总是倾向于自利(美化自我)

自我预测并不比根据日常经历做出的预测更准确。 预测积极行为时,朋友和家人对自己的预测常常会更加准确 预测消极行为时,自我预测更加准确

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我们对好消息的情绪痕迹消失得比自己预期的要快 我们会高估消极的情绪的持久性影响。 人们会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包括其合理化策略,忽视,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 总结:我们的情绪总是能够更快地回复

当行为的原因很明显,而正确的解释又符合我们的知觉的时候,对行为的解释,自我知觉是准确的。 但是当行为的原因对观察者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时候,它们对行为者来说也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知道得要多。 威尔逊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认为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

自我认识的局限性 :

自我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自我控制类似于肌肉力量:

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像自尊一样,自我效能伴随着辛苦付出后得到的成就而增强

内部控制点:认为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 外部控制点: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命运

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 研究证明,促进个人控制系统确实可以真正地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但是“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

人们对 无法反悔的选择 的满意度会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要高,人们似乎喜欢和愿意为推翻这种选择的自由而付出代价,尽管这种自由可能让人产生不满意。 猜测:源于自我保护的心理

班杜拉强调自我说服或者有意吹捧,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

面对失败,人们会倾向于以自我保护式的归因来为失败申辩。 亲近人的成功会比陌生人更有威胁。

维持或增强自尊动机的意义: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

低自尊的人在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多的风险。 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

受伤的自尊会引起报复性行为。 高自尊的人常常是令人讨厌的,喜欢打断别人,评头论足等等

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存在“隐蔽的低自尊”,但是目前所有的证据都和它矛盾。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潜在的偏见,更多的为失败开脱和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 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主观行为维度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虚幻的乐观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 盲目乐观是失败的先兆 乐观主义在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安宁方面确实比悲观主义强得多。 防御性的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且促使自己进行有效地应对。

虚假普遍性效应 :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失败时 人们会觉着其他人也像他一样思考和行事。 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虚假普遍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我们多半和那些同我们态度和行为相近的人来往,并透过这些熟悉的人来评判世界。 成功时 虚假独特性效应更容易发生。 虚假独特性 :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一种解释将自我服务偏见看做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记忆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副产品。 我们有多种动机促进了自利偏差的出现。

带有自我服务偏见的个体面对在成就,吸引力或技能方面高其一筹的人时,会有自卑感。 自尊受到威胁后,可能会激活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高自尊和自我服务偏见相关性高。

非抑郁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于试验任务或者其知觉收到的控制比实际程度更高。而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他人如何真实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恐怖管理理论”:我们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就会受到关爱和保护;反之没有,因为我们把“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积极自尊甚至可以消除我们对最终的死亡的恐惧感。

哪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的人更不快乐。 群体内的自我服务式吹捧会变得非常危险。

虚伪的谦虚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想法。 真正的谦卑,不是不太在意自己,它一方面让人们为自己的专长而欢喜,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认可到他人的专长。

自我位于我们社会世界的中心

好处:

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时为了达到 自我保护 的目的。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偏见,虚伪的谦虚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的形象。 自我展示 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自我监控 得分高的人表现的更像“变色龙”,得分低的人更多的受内在的指引,表现得像“榆木疙瘩”

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 高自尊让我们不容易沉沦,有利于成功。 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要点汇总

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点解析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那么社会心理学具体是什么呢?现在一起来学习下吧。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中。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个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1)开始运用实验;

2)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

3)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那么,究竟社会心理学是如何界定的呢?它主要是研究什么的?所使用的研究方面有哪些呢?

在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时,初学者总想一开始就明确它的定义是什么。不过,对于社会心理学,要下一贯确切、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恩能够接受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广泛而复杂,还因为研究者们所持的理论观点至今仍不尽相同。为了使朋友们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问题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把西方、前苏联以及我国社会心理学接提出的一些定义介绍给大家。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和两们学科的基本理论的影响,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的行为的科学。这种观点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体现。因为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这类定义的特点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同起来。因此,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它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另一类定义则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定义是社会学基本观点的产物。而不同意这类定义的人认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研究这些,则有可能导致它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混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人际互动,是要探明这种关系和互动如何作用于人的主观世界,引起人的什么样的社会心理活动。所以,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研究与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有所不同。

(二)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安德列耶娃提出,"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特点相对地表达为:研究受所参加的社会团体制约的人们的行为活动的规律,已经这些团体本身的心理特征。"这种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强调的是团体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可以说,这是前苏联社会心理学有别于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特点。

(三)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1982年,吴江霖提出,"社会心理学四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1983年,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

1985年,汪青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应当包括4个要点:第一,社会心理学应以社会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行为或社会行为。第二,这种社会心理活动既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活动,也包括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第三,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相互作用之中来进行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第四,作为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社会心理活动、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把它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去,解决各种问题,而不能仅仅是现象的描述。根据这种分析,他提出了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人们的社会相互作用中,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还可以比较全面地把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社会心理学四对人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外显的反应。

发展至今的社会心理学,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那么,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档案研究法。

焦点效应 :我们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 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尝尝出现 透明度错觉 。 我们同样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总结:人类本能上都是自我的,并且是自利的。

图式 :是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 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自我参照效应可以阐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由于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因此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指向程度。

哪些因素决定了自我概念:

当我们是一个大团体中的某个小团体的一部门时,我们经常会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当我们的社会团体占多数时,可能我们就不太考虑它。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是围绕社会比较而进行的

成功增强自尊,但是自尊不仅来自于告诉别人他们很棒,还要然他们通过辛苦努力获得成功。

镜像自我 :个体把别人当作镜子来进行自我感知。 与我们自我概念有关的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 我们觉着他们如何评价我们 。 自尊 是我们对他人如何评价我们的监控并做出相应行为反应的心理学尺度。

西方的个人主义孕育 独立的自我 东方的集体主义孕育了 相互依存的自我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人们否认媒体对自己的影响, 但是却承认媒体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人们总是倾向于自利(美化自我)

自我预测并不比根据日常经历做出的预测更准确。 预测积极行为时,朋友和家人对自己的预测常常会更加准确 预测消极行为时,自我预测更加准确

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我们对好消息的情绪痕迹消失得比自己预期的要快 我们会高估消极的情绪的持久性影响。 人们会忽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包括其合理化策略,忽视,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 总结:我们的情绪总是能够更快地回复

当行为的原因很明显,而正确的解释又符合我们的知觉的时候,对行为的解释,自我知觉是准确的。 但是当行为的原因对观察者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时候,它们对行为者来说也不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知道得要多。 威尔逊设想: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是截然不同的。认为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关于人或事的自动的内隐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

自我认识的局限性 :

自我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有意的自我控制会耗尽我们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自我控制类似于肌肉力量:

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像自尊一样,自我效能伴随着辛苦付出后得到的成就而增强

内部控制点:认为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 外部控制点:机会和外部力量决定了命运

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知觉到缺乏控制->习得性无助 研究证明,促进个人控制系统确实可以真正地增强个体的健康和幸福,但是“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

人们对 无法反悔的选择 的满意度会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要高,人们似乎喜欢和愿意为推翻这种选择的自由而付出代价,尽管这种自由可能让人产生不满意。 猜测:源于自我保护的心理

班杜拉强调自我说服或者有意吹捧,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是对成功的体验。

面对失败,人们会倾向于以自我保护式的归因来为失败申辩。 亲近人的成功会比陌生人更有威胁。

维持或增强自尊动机的意义: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受的意愿。

低自尊的人在抑郁,滥用毒品和各种形式的行为过失方面面临更多的风险。 高自尊则有利于培养主动,乐观和愉快的感觉。

受伤的自尊会引起报复性行为。 高自尊的人常常是令人讨厌的,喜欢打断别人,评头论足等等

有一种观点是认为存在“隐蔽的低自尊”,但是目前所有的证据都和它矛盾。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潜在的偏见,更多的为失败开脱和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在多数主观的和社会赞许性方面,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要高。 相对于客观行为维度,主观行为维度会引发更强烈的自我服务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虚幻的乐观会增强我们的脆弱性。 盲目乐观是失败的先兆 乐观主义在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安宁方面确实比悲观主义强得多。 防御性的悲观主义者会预见问题的发生并且促使自己进行有效地应对。

虚假普遍性效应 :我们过高地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失败时 人们会觉着其他人也像他一样思考和行事。 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 虚假普遍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我们多半和那些同我们态度和行为相近的人来往,并透过这些熟悉的人来评判世界。 成功时 虚假独特性效应更容易发生。 虚假独特性 :我们把自己的才智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归因,自我恭维的比较,盲目乐观,以及认为自己缺点的虚假普遍性,所有这些倾向是导致自我服务偏见的根源。

一种解释将自我服务偏见看做是我们如何处理和记忆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副产品。 我们有多种动机促进了自利偏差的出现。

带有自我服务偏见的个体面对在成就,吸引力或技能方面高其一筹的人时,会有自卑感。 自尊受到威胁后,可能会激活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高自尊和自我服务偏见相关性高。

非抑郁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于试验任务或者其知觉收到的控制比实际程度更高。而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他人如何真实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恐怖管理理论”:我们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就会受到关爱和保护;反之没有,因为我们把“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积极自尊甚至可以消除我们对最终的死亡的恐惧感。

哪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的人更不快乐。 群体内的自我服务式吹捧会变得非常危险。

虚伪的谦虚是为了掩饰个体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的想法。 真正的谦卑,不是不太在意自己,它一方面让人们为自己的专长而欢喜,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认可到他人的专长。

自我位于我们社会世界的中心

好处:

设置障碍物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时为了达到 自我保护 的目的。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偏见,虚伪的谦虚和自我妨碍都揭示出个体十分在意自我的形象。 自我展示 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自我监控 得分高的人表现的更像“变色龙”,得分低的人更多的受内在的指引,表现得像“榆木疙瘩”

自我效能感可以鼓励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 高自尊让我们不容易沉沦,有利于成功。 生活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和最让人沮丧的挫折,都来自对自己高标准的预期。

社会心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点

心理学的基础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和测量,一开始你就先看普心和发心吧,对心理学有总体的了解,普心推荐看北师大彭聃龄的书,发心就是林崇德的书,我本科学的心理学,希望能帮到你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心理学教材大全,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十本自学心理学书籍十本自学心理学书籍推荐很多朋友问我,想自学心理学,但有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该看哪些心理学书籍,我整理了10本有代表性的心理学书籍,这些大部分是入门级书籍,帮你快速掌握心理学基本框架。1、《心理学与生活》 BY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凡是你问心理学专业的童鞋推荐书籍,一般都绕不开这本书。2、《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 BY艾伦•艾维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理咨询书籍,教你如何使用咨询技巧,层层剖析心理个案,还有大量练习帮你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高手。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BY斯塔诺威克这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消费者”认识心理学”文化产品”的指南,故定名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4、《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 BY罗杰•霍克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5、《积极情绪的力量》 BY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你是欣欣向荣,还是衰败凋零?这完全取决于你内心由衷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不是越多越好,消极情绪也不是越少越好。6、《积极心理学》 BY卡尔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最热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之一,一本让我们如何幸福的书籍,非常值得品读。7、《社会心理学》 BY伦森外国写的书总是深入浅出的解释很多社会现象,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可读性,而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看完这本书,你会对很多社会问题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8、《人格心理学》 BY伯格本书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融入了丰富的生活案例,并穿插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自测题,帮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还会帮助你了解各大心理学流派对人格的看法,其实精神分析只是心理学流派中的其中一部分而且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9、《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BY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10、《心理学的故事》 BY墨顿•亨特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我想考自考心理学,都需要看什么书?先提高自己心智成熟度。再看那些讲理论的。大脑,本身就是思维的物质基础,现在要用脑的功能——思维,来探究脑的结构和意义,这一过程显然是极其艰巨的,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中会出现极其复杂的景象和感受,不是心地善良纯正的人,绝难做到不发生精神疾病,。如果自己心智都不成熟。生活。人生。理解的不够深刻。连自己都看不清楚。怎么去看穿别人。看再多的心理理论。技法的书。也等于没看。不过是个孩子拿把很重的大刀。挥舞不动。只能把自己压死。《奥修中文全集TXT版》奥修你还信政府吗?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害得这莫惨,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变成了废人,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谓正统的教育了,奥修哲学上的修为,足以使他与同一时代,甚至他以前的任何时代的哲人平等对话。奥修向来喜欢说佛陀、说基督,在所有宗教派系中,这两个人所代表的思想无疑是最为宽宏而又仁慈。———————–《追寻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我们犯过错,还要继续犯错,这也是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的不是告别错误的昨天,而是坦然的接受昨天的错误,这样我们才不会害怕将要产生的错误,我们才不会被困在错误假想的恐惧中,我们才能动用我们的能力去作出当下的选择,去真面惨淡的人生。———————–《克里希那穆提全集TXT版》克里希那穆提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制约的必要。他一直指陈”开放”的极度重要,因为”脑里广大的空间有着无可想象的能量”。这个广大的空间,或许是他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对这么多人产生了如许冲击的关键所在。佛学家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禅”师。———————–邓晓芒:《人论三题》(即出)序言+.doc《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邓晓芒邓晓芒教授切入的角度比较特别,从心理学入手。对中国人的人格和造成这种人格的传统文化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基本上没啥正面评价,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正如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他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他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裸猿》这本书豪不留情的扯下了人类神圣的面具,它开宗明义地告诉读者,人类就是没毛的猿——是动物,这种论断,对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简直是一种彻底的颠覆。这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的成名作。?本书认为:人类的大多数独特行为都是因为生活所需而演化出来的,为要应付狩猎收集者(参看先天与后天)生活的挑战。本书引起很大的回响讨论,在全世界销售超过一千万本。———————————–《西藏生死书》《死亡日记—人类生命的震感》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活着,也许应该花点时间,去学会正视死亡。那些相信他们有充分时间的人,临终的那一刻才准备死亡。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了吗?」今天大多数人死的时候毫无准备,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准备,有什么事比这个现象更令人寒心呢?————————————————《普通心理学》教材出版于1988年,是国内近10年内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在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重印11次,发行总量为6.7万册。国家教委推荐的一本高校心理学教材,它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电大、函大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员的参考读物。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电大、函大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员的参考读物。由于这本教材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因而也能作为心理学各个专业和相关专业招收研究生之用。———————————————-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习题详解配套辅导书。全书基本遵循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5篇14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对该教材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和相关习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学与生活》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Discoveringpsychology》《心理学与生活》的配套电视教程,由WGBHBoston制作的,美国公共电视台播出的介绍心理学的电视节目。这是一个为大学、高中课堂及成年学习者介绍心理学的视频教学系列,共26个半小时。能买二手的自考教材吗?像自考心理学的不好买,要注意什么?谢谢!可以到当地的自考办去购买。自考类的书也有专门的自考书店有卖的。要注意专业不要弄混,有的科目专科和本科里面都有,注意教材背后注明的是专科还是本科。最好还买一本与教材相配套的辅导书,有助于抓住学习重点,考试更容易通过。自考心理学教材去哪买我不在学校学习,而且我所在的省没有心理学自考你在哪里报考的就在哪里定教材.不过定教材要在报名时候定,过了时间顶不了,补考报名也定不了.另外你在报考地方的大的新华书店里一般都有自考教材,可以托人买了邮寄过来就可以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心理学专业名称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2、你可以登录当地的自学考试网查询报考简章栏目下:什么时间报名,需要考哪些课程、本次开考那几门课3、自考没有学历、时间、年龄的限制。每次考试都安排在双休日,每年考4次,4、7、10次年1月份考试。7月是补考4月的课(即4、7两个月的考试课程是相同的)1月是补考上年10月的课。4、4月和10月报考的同时可以预定教材,(现在网上也有)5、自考采取学分制,每门课程约70元(包括考务费和书费),可以在报名的同时购买教材,也可以在网上购买,便宜些。6、本科段学习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学史、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二)、公关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个性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实验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认知心理学、毕业论文。

  •   索引序列
  •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汇总
  •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总结
  •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知识点
  •   社会心理学二自考要点汇总
  •   社会心理学自考重点总结知识点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