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编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编

发布时间: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编

发布时间: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编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炉”。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1 塞下曲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出塞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注]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黄河曲:黄河河套一带。结束:装束打扮。(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慷慨豪情,但两首诗用以表现将士豪情的内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不同。(4分)(2)这两首诗在任务外貌和场面描写中都能用传神的文字透露出任务的精神风貌。请从两首诗中分别选出一个具有这一特点的字词作简要分析。(4分)2 江城子 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①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4 [双调] 沉醉东风 白朴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补注:忘机友:古人称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傲杀:傲视(1)曲中刻画的烟波钓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4分)(2)开头两句和“点秋江白鹭沙鸥”句,皆为景物描写,试析其对刻画烟波钓叟这个艺术形象有何作用。(4分)5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请赏析“千里片时间”一句的妙处。(3分)(2)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所谓“格”,主要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如果不管格律,把此诗次序稍作颠倒,即成下面这首诗:“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比较改动后的诗与原诗在谋篇布局上各自的特点及效果。(5分)6 凤栖梧 无名氏①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又去,一川风月谁为主。注:①《全宋词》将其编为无名氏词。 (1)本词上阕在写景上具有怎样一些特点?(2分) (2)上下两阕表达了作者怎样一些情怀?结合有关词句,简要且合理地分析。(4分)7 蝶恋花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 (3分)答: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做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答: 8 [双调]殿前欢 对菊自叹 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1)这首曲中“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借用了 朝词人 《醉花阴》中“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2分) (2)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在曲中感叹自己什么?(2分) (3)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9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①(其五) [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②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注:○1此诗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2赚:骗。(1)有人说第二句“赚”字运用最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释悬念后,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4分 答: 10.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⑴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3分)⑵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3分)答 答案:1、(1)第一首诗以将士们进行艰苦军事训练的场景,以及大雁群飞,歌声飘荡,马群在绿草地上嘶鸣的人欢马叫的壮丽场面来表现将士豪情。第二首诗以将士在风雪中部锋陷阵的壮举,以及卷旗夜战、肉搏拼杀的血战场面来表现将士豪情。(评分说明:分层次解说,每一层2分。未分层次笼统解说者,酌情给分)(2)答案示例:第一首诗以“级结束”的“能”,赞美守边将士戎装打扮的英姿,透露出守边将士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豪迈自信的情怀。第二首诗以一个“金”字写战袍,传出将士的神采风姿。(以一个“冲”字,写出了将士在疆场一往无前的气概和内心的壮烈感情;以一个“卷”字,写出了战事的紧急和勇士夜赴战场的决心与行动;以一个“缺”字,状战场肉搏拼杀之烈、战斗时间之长,夺取胜利之不易,表现了将士誓死守边的战斗豪情。)2.(8分)①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②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③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扣住音乐评论,点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3.(1)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4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鉴赏诗歌中景或物的形象时,一定要注意联系诗歌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本题就一定结合全诗的主旨。(2)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4、(1)刻画了一个宁静、淡泊、傲视官府,追求“桃花源”式生活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2)黄、白、绿、红,着色明丽,烘托主人公对生活环境的满足心情,用“白鹭沙鸥”作景,暗示作者宁静淡泊的情怀。5、(1)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云、鸟的飞行之速,反衬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还的惆怅之情(或:义与下文自己久留不得门还形成对比)。(3分,手法l分,作用2分) (2 )改动后的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虽然是抒情诗的通常写法,但景与情是游离的。原诗采取情景分写的写法,两句景两句情相间写米: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时伤逝的迟暮之惊。上下联之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景与情十分交融,全诗浑然一体。(6.(1)参考:①铺陈描写,色彩、形态、声音刻画得形象生动。(1分)上阕铺陈写了暮春初夏时节绿叶成荫,百花凋落,飞燕衔泥,杨柳飞絮,杜鹃声声的景象。②采用了烘托了悲凉气氛。(1分)暮春已至,燕子衔泥入垂杨,应是有巢可归;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犹如人漂泊无依;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不如归去”,更使人倍觉悲摧。③拟人手法;④……合理体会即可。(2)参考:上阕写暮春之景,睹物伤怀,可见作者漂泊无依之感。下阕跋涉山中,无心风月,更有见其客身在外、颠沛流离、孤独寂寞、羁旅无归之悲。(2分) “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漂泊之人,“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惆怅迷惘、寄身山水的心情。(2分)7.(1)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出其中一种即可。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给读者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2)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了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机,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是旷达之语。②不同意。起笔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人家绕,富于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8.(1)宋 李清照 [2分。朝代1分,名字1分。](2)自己(人)的命运不如花的命运(或年华流逝)。 [2分。](3)曲的开头先怜秋,继而对黄花(菊花)怜惜,再到人的自怜(“自羞”),最后是花怜人(“花替人愁”),全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自叹惋惜人不如花(“人比黄花瘦”)的情感。 [4分。每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满4分止。]9.(1)“赚”字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的喜剧色彩,富有幽黙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此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3分) (2) “放”、“拦”两个字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行人从意外、惊诧,到恍然大悟的心理,也都在这一“放”、一“拦”中透露出来,诗人如实的反映了自己在面对错觉时的可贵思考,绝没有因此而沮丧不振。(言之成理即可。4分)10.(6分)⑴(3分)恰当。暮云沉沉,似乎听到却又看不到传信大雁的身影,留下的是更深的寂寞。此句以简约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状、期待之情、失望之感,通过景物传达出来。 ⑵(3分)相同:都是借酒写愁,都言酒醒后愁思更深。 不同:周词实写眼前愁情,直接表达长夜难耐、寂寞无限的心境;柳词则是以设问虚拟未来愁状,借想象勾勒出一幅凄美图画,以景传情,表达离别的伤感。 【这是10个题目和答案,你仔细看个明白,就全都会做了。】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阳货》,原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说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意义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统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相联系的。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4、(《史记》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历述文王、屈原等人的事迹后,结合自身创作的真实体会,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主张,在遭到反对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立言”的产物。“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最主要是它的面对逆境而奋起抗争的精神。“发愤著书”说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正是如此。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思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翻译:略含义:这段说提出了“知人论世”说。知人,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论世,是说对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结合作者的生平来进行考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也,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翻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含义: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谓“言不尽意”,作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委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要求文学作品的“尽善尽美”、雅正中和,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尽善尽美”说出处《论语?八佾》。“善”指仁义道德,“美”指雅正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孔子追求“尽善尽美”、雅正中和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的“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2、试简析《论语》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的解释见前。3、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4、《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庄子》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如“疱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无不阅发其艺术创造的精辟思想,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其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不是否定艺术创造,而是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即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方面。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司马迁既写了他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业2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的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文心雕龙》的)“神思”说: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3、(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4、(司空图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5、(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为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学、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的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钟嵘《诗品序》)翻译:略含义: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关键在于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2、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翻译:略含义:这段话提出了“味外之味”的观点。它指的是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其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第二,司空图并未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五、问答题1、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的内涵及其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曹丕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也说明了文章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人,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这个传统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2、简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文心雕龙?神思》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神思现象和灵感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理性的阐释。首先,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思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精神活动的范围无边无际,为文运思。其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离不开“物”,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像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再次,刘勰还强调了灵感中的感情成分。作家的思想感情非常饱满深入,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吟咏之间,嚅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另外,刘勰还认为,创作的灵感活动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和一定的才、学。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拢,顺利进行;同时,刘勰肯定了禀赋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秉才,迟速异分”,并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与虚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要评述钟嵘《诗品序》里提出的“自然英旨”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了“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只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5、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与钟嵘的“滋味”说相比较,它有什么发展和深化?探讨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阐释了他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作业3参考答案(宋金元、明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即“诗穷而后工”说,说诗人经困厄的人生境遇,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前人司马迁、韩愈等人也有类似说法,是说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潜能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欧阳修认为,一是诗人“穷”而“自放”,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词和诗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内容和格调上,以及声律运用上都有着不同。正所谓“诗庄词媚”。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较为严格细密。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3、(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理论基础即是“妙语”和“兴趣”。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语”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趣”便是“兴趣”,而不是那种纯理性,而是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4、(公安派的)“性灵”说: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大抵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翻译:略含义:“妙悟”说。“妙悟”是就创作主体而言,严羽认为孟诗高于韩诗的原因是在于“兴趣”。严羽推重盛唐诸人,是因为“妙悟”。这段说明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2、盖诗文至近代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仿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于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尝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复?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翻译:略含义:说明了袁宏道的诗学主张是变,反对陈陈相因。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各极其变,这样才“可贵”。五、问答题1、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有何异同之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指的是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都有相类似的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中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2、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历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严羽所说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而诗趣在韩愈之上,是因为“妙悟”的原故。这就是说孟浩然所写的诗纯真流露,按诗创作规律写出了“妙悟”,有了“妙悟”即“别趣横生”。韩愈在这点上即近于宋诗,理性太重。3、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严羽对宋诗的批评首先赞赏了唐诗,列举孟诗与韩诗比较,认为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但诗歌超过韩愈,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而宋诗崇尚学问,讲理性,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语”的“兴趣”,即丰富隽秀的审美情趣,批评了宋诗的主流倾向。4、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即“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是以人的先天本真作为核心,以后天的读书治学作为保真修纯的基础,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懈地修炼真诚作为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其“童心”说的真纯思想体系,并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回答了“童心”说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价值。因此,李贽的“童心”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文学划清了界线,又直接开启了公安派“性灵”说的先河,影响极为深远。5、浅析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的背景和内涵。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总

学科网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答案是“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纸上。“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写一笔:“但月夜、常啼杜宇。”“月夜”自然不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何况是此时此境呢!“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的感受。上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杜鹃本来就是一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如《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就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今坐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 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词林纪事》卷十一引《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於邑,咽)。解说还算切当,但是这里忽略了更重要的岁月蹉跎的感慨,这是要加以注意的。如果联系一下作者此时的一段经历,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意念揭示得更明白些。林华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1)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每点1分,共3分)(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分)【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鸟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古典诗词鉴赏 网课答案1.1绪言(上)1【单选题】坚信上帝的全德是信仰的根本性的()。CA、宗旨B、标准C、基点D、内涵2【单选题】《论语》的核心概念是()。AA、仁B、义C、礼D、德3【单选题】“仁者,其言也訒”出自()。BA、《论语·雍也》B、《论语·颜渊》C、《论语·先进》D、《论语·里仁》4【判断题】清晰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理解该民族的社会和历史。()对5【判断题】罗素认为人生命的意义是跟神的力量是联系在一起的。()对绪言(中)1【单选题】《忏悔录》是()启蒙思想家的一部作品。CA、英国B、意大利C、法国D、希腊2【单选题】“飞扬跋扈为谁雄”该句诗中描述的主人公是()。DA、杜甫B、白居易C、王维D、李白3【判断题】巴金的《随想录》是写于文革期间一部作品。()对4【判断题】阮籍是三国时期蜀国诗人。()X5【判断题】冈村繁先生认为李白和陶渊明皆是潇洒之人,与庸俗的普通人不同。()X1.3 绪言(下)1【单选题】理解语言的趣味,在授课老师看来是读诗的第()个阶段。BA、一B、二C、三D、四2【单选题】《陌上桑》是()时期的一首作品。A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3【判断题】诗歌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特质体现得最透彻的状态。()对1.41【单选题】“《关雎》,后妃之德也”是()的一种解释。DA、先秦道家B、法家君学C、儒家心学D、汉代经学2【单选题】元典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的()。AA、特质B、象征C、源头D、内涵3【单选题】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被古人看作一部史集B、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C、原称“诗”或“诗三百”D、收录有 300 余篇诗歌4【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类所属集部。()X5【判断题】《诗经》中收录的作品,主要是出现在西周晚期的文人所作。()X6【判断题】夏、商两代目前均有文献佐证,确有这两个朝代的存在。()X1.5 周南·关雎(上)1【单选题】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表现手法是()。CA、风B、雅C、赋D、比2【单选题】《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歌。AA、《国风》B、《小雅》C、《周颂》D、《大雅》3【判断题】《诗经》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对1.6 周南·关雎(下)1【单选题】“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是()对《关雎》的一个评价。BA、司马迁B、孔子C、胡适D、郭沫若2【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注释:1、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2、楼船:战舰 3、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 4、大散关:地名,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处。 5、塞上长城:作者自比。6、堪:可以。伯仲间:兄弟之间。意为相差无几二、讨论问题: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三、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四、探究课题:关于“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的理解。观点一:“气如山”即“积愤如山之重”。“气”即悲愤。观点二:“气”为“豪壮之气”,理由是:①从前后诗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难,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不禁豪气干云,如山般壮伟坚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把此“气”解为“悲愤”,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颔联“承”首联而来,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胜的史实,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大有一展抱负之势,是“所如山”的形象再现。②从表现手法上看。“气”释为“悲愤“,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愤”字,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不够含蓄蕴藉。同时,与“塞上长城空自许”无法构成照应和对比。“气”释为豪壮之气,与“塞上长城”之志相互辉映,诗人昔日之“气”之“志”,而今已成“空自许”,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气”作豪壮之气讲,不仅使上下诗意贯通,结构谨严,而且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胸中郁积的“悲愤”之气。五、点评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六、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曾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能像诸葛孔明那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大家纷呈。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远不止此数。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离骚》,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阳货》,原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说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意义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统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相联系的。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4、(《史记》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历述文王、屈原等人的事迹后,结合自身创作的真实体会,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主张,在遭到反对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立言”的产物。“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最主要是它的面对逆境而奋起抗争的精神。“发愤著书”说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正是如此。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思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翻译:略含义:这段说提出了“知人论世”说。知人,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论世,是说对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结合作者的生平来进行考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也,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翻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含义: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谓“言不尽意”,作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委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要求文学作品的“尽善尽美”、雅正中和,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尽善尽美”说出处《论语?八佾》。“善”指仁义道德,“美”指雅正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孔子追求“尽善尽美”、雅正中和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的“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2、试简析《论语》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的解释见前。3、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4、《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庄子》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如“疱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无不阅发其艺术创造的精辟思想,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其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不是否定艺术创造,而是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即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方面。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司马迁既写了他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业2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的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文心雕龙》的)“神思”说: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3、(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4、(司空图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5、(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为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学、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的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钟嵘《诗品序》)翻译:略含义: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关键在于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2、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翻译:略含义:这段话提出了“味外之味”的观点。它指的是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其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第二,司空图并未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五、问答题1、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的内涵及其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曹丕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也说明了文章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人,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这个传统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2、简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文心雕龙?神思》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神思现象和灵感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理性的阐释。首先,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思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精神活动的范围无边无际,为文运思。其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离不开“物”,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像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再次,刘勰还强调了灵感中的感情成分。作家的思想感情非常饱满深入,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吟咏之间,嚅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另外,刘勰还认为,创作的灵感活动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和一定的才、学。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拢,顺利进行;同时,刘勰肯定了禀赋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秉才,迟速异分”,并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与虚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要评述钟嵘《诗品序》里提出的“自然英旨”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了“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只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5、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与钟嵘的“滋味”说相比较,它有什么发展和深化?探讨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阐释了他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作业3参考答案(宋金元、明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即“诗穷而后工”说,说诗人经困厄的人生境遇,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前人司马迁、韩愈等人也有类似说法,是说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潜能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欧阳修认为,一是诗人“穷”而“自放”,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词和诗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内容和格调上,以及声律运用上都有着不同。正所谓“诗庄词媚”。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较为严格细密。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3、(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理论基础即是“妙语”和“兴趣”。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语”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趣”便是“兴趣”,而不是那种纯理性,而是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4、(公安派的)“性灵”说: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大抵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翻译:略含义:“妙悟”说。“妙悟”是就创作主体而言,严羽认为孟诗高于韩诗的原因是在于“兴趣”。严羽推重盛唐诸人,是因为“妙悟”。这段说明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2、盖诗文至近代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仿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于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尝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复?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翻译:略含义:说明了袁宏道的诗学主张是变,反对陈陈相因。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各极其变,这样才“可贵”。五、问答题1、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有何异同之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指的是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都有相类似的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中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2、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历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严羽所说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而诗趣在韩愈之上,是因为“妙悟”的原故。这就是说孟浩然所写的诗纯真流露,按诗创作规律写出了“妙悟”,有了“妙悟”即“别趣横生”。韩愈在这点上即近于宋诗,理性太重。3、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严羽对宋诗的批评首先赞赏了唐诗,列举孟诗与韩诗比较,认为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但诗歌超过韩愈,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而宋诗崇尚学问,讲理性,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语”的“兴趣”,即丰富隽秀的审美情趣,批评了宋诗的主流倾向。4、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即“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是以人的先天本真作为核心,以后天的读书治学作为保真修纯的基础,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懈地修炼真诚作为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其“童心”说的真纯思想体系,并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回答了“童心”说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价值。因此,李贽的“童心”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文学划清了界线,又直接开启了公安派“性灵”说的先河,影响极为深远。5、浅析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的背景和内涵。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离骚》,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炉”。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阳货》,原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说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意义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统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相联系的。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4、(《史记》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历述文王、屈原等人的事迹后,结合自身创作的真实体会,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主张,在遭到反对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立言”的产物。“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最主要是它的面对逆境而奋起抗争的精神。“发愤著书”说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正是如此。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思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翻译:略含义:这段说提出了“知人论世”说。知人,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论世,是说对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结合作者的生平来进行考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也,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翻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含义: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谓“言不尽意”,作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委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要求文学作品的“尽善尽美”、雅正中和,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尽善尽美”说出处《论语?八佾》。“善”指仁义道德,“美”指雅正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孔子追求“尽善尽美”、雅正中和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的“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2、试简析《论语》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的解释见前。3、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4、《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庄子》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如“疱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无不阅发其艺术创造的精辟思想,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其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不是否定艺术创造,而是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即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方面。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司马迁既写了他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业2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的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文心雕龙》的)“神思”说: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3、(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4、(司空图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5、(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为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学、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的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钟嵘《诗品序》)翻译:略含义: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关键在于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2、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翻译:略含义:这段话提出了“味外之味”的观点。它指的是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其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第二,司空图并未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五、问答题1、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的内涵及其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曹丕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也说明了文章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人,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这个传统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2、简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文心雕龙?神思》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神思现象和灵感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理性的阐释。首先,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思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精神活动的范围无边无际,为文运思。其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离不开“物”,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像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再次,刘勰还强调了灵感中的感情成分。作家的思想感情非常饱满深入,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吟咏之间,嚅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另外,刘勰还认为,创作的灵感活动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和一定的才、学。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拢,顺利进行;同时,刘勰肯定了禀赋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秉才,迟速异分”,并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与虚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要评述钟嵘《诗品序》里提出的“自然英旨”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了“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只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5、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与钟嵘的“滋味”说相比较,它有什么发展和深化?探讨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阐释了他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作业3参考答案(宋金元、明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即“诗穷而后工”说,说诗人经困厄的人生境遇,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前人司马迁、韩愈等人也有类似说法,是说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潜能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欧阳修认为,一是诗人“穷”而“自放”,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词和诗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内容和格调上,以及声律运用上都有着不同。正所谓“诗庄词媚”。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较为严格细密。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3、(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理论基础即是“妙语”和“兴趣”。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语”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趣”便是“兴趣”,而不是那种纯理性,而是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4、(公安派的)“性灵”说: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大抵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翻译:略含义:“妙悟”说。“妙悟”是就创作主体而言,严羽认为孟诗高于韩诗的原因是在于“兴趣”。严羽推重盛唐诸人,是因为“妙悟”。这段说明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2、盖诗文至近代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仿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于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尝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复?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翻译:略含义:说明了袁宏道的诗学主张是变,反对陈陈相因。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各极其变,这样才“可贵”。五、问答题1、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有何异同之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指的是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都有相类似的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中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2、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历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严羽所说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而诗趣在韩愈之上,是因为“妙悟”的原故。这就是说孟浩然所写的诗纯真流露,按诗创作规律写出了“妙悟”,有了“妙悟”即“别趣横生”。韩愈在这点上即近于宋诗,理性太重。3、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严羽对宋诗的批评首先赞赏了唐诗,列举孟诗与韩诗比较,认为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但诗歌超过韩愈,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而宋诗崇尚学问,讲理性,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语”的“兴趣”,即丰富隽秀的审美情趣,批评了宋诗的主流倾向。4、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即“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是以人的先天本真作为核心,以后天的读书治学作为保真修纯的基础,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懈地修炼真诚作为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其“童心”说的真纯思想体系,并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回答了“童心”说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价值。因此,李贽的“童心”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文学划清了界线,又直接开启了公安派“性灵”说的先河,影响极为深远。5、浅析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的背景和内涵。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

阮籍

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本试卷为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神话是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 )

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

A.《鄘风·相鼠》B.《小雅·北山》C.《大雅·荡》D.《王风·黍离》

3.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

A.《尚书》B.《国语》C.《左传》D.《战国策》

4.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5.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

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

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

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

A.句句为韵B.二句为韵C.三句为韵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

A.“崇谶纬”B.“陵霄汉”C.“正是非”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

A.本纪B.书C.传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

A.《东都赋》B.《蜀都赋》C.《二京赋》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

A.应亨B.蔡邕C.夏侯宽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

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   索引序列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编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汇总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题答案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答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