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及答案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及答案

阮籍

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本试卷为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神话是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 )

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

A.《鄘风·相鼠》B.《小雅·北山》C.《大雅·荡》D.《王风·黍离》

3.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

A.《尚书》B.《国语》C.《左传》D.《战国策》

4.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5.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

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

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

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

A.句句为韵B.二句为韵C.三句为韵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

A.“崇谶纬”B.“陵霄汉”C.“正是非”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

A.本纪B.书C.传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

A.《东都赋》B.《蜀都赋》C.《二京赋》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

A.应亨B.蔡邕C.夏侯宽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

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阳货》,原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说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意义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统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相联系的。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4、(《史记》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历述文王、屈原等人的事迹后,结合自身创作的真实体会,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主张,在遭到反对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立言”的产物。“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最主要是它的面对逆境而奋起抗争的精神。“发愤著书”说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正是如此。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思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翻译:略含义:这段说提出了“知人论世”说。知人,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论世,是说对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结合作者的生平来进行考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也,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翻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含义: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谓“言不尽意”,作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委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要求文学作品的“尽善尽美”、雅正中和,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尽善尽美”说出处《论语?八佾》。“善”指仁义道德,“美”指雅正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孔子追求“尽善尽美”、雅正中和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的“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2、试简析《论语》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的解释见前。3、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4、《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庄子》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如“疱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无不阅发其艺术创造的精辟思想,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其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不是否定艺术创造,而是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即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方面。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司马迁既写了他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业2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的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文心雕龙》的)“神思”说: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3、(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4、(司空图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5、(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为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学、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的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钟嵘《诗品序》)翻译:略含义: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关键在于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2、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翻译:略含义:这段话提出了“味外之味”的观点。它指的是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其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第二,司空图并未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五、问答题1、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的内涵及其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曹丕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也说明了文章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人,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这个传统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2、简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文心雕龙?神思》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神思现象和灵感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理性的阐释。首先,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思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精神活动的范围无边无际,为文运思。其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离不开“物”,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像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再次,刘勰还强调了灵感中的感情成分。作家的思想感情非常饱满深入,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吟咏之间,嚅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另外,刘勰还认为,创作的灵感活动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和一定的才、学。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拢,顺利进行;同时,刘勰肯定了禀赋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秉才,迟速异分”,并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与虚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要评述钟嵘《诗品序》里提出的“自然英旨”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了“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只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5、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与钟嵘的“滋味”说相比较,它有什么发展和深化?探讨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阐释了他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作业3参考答案(宋金元、明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即“诗穷而后工”说,说诗人经困厄的人生境遇,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前人司马迁、韩愈等人也有类似说法,是说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潜能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欧阳修认为,一是诗人“穷”而“自放”,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词和诗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内容和格调上,以及声律运用上都有着不同。正所谓“诗庄词媚”。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较为严格细密。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3、(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理论基础即是“妙语”和“兴趣”。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语”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趣”便是“兴趣”,而不是那种纯理性,而是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4、(公安派的)“性灵”说: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大抵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翻译:略含义:“妙悟”说。“妙悟”是就创作主体而言,严羽认为孟诗高于韩诗的原因是在于“兴趣”。严羽推重盛唐诸人,是因为“妙悟”。这段说明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2、盖诗文至近代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仿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于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尝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复?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翻译:略含义:说明了袁宏道的诗学主张是变,反对陈陈相因。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各极其变,这样才“可贵”。五、问答题1、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有何异同之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指的是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都有相类似的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中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2、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历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严羽所说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而诗趣在韩愈之上,是因为“妙悟”的原故。这就是说孟浩然所写的诗纯真流露,按诗创作规律写出了“妙悟”,有了“妙悟”即“别趣横生”。韩愈在这点上即近于宋诗,理性太重。3、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严羽对宋诗的批评首先赞赏了唐诗,列举孟诗与韩诗比较,认为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但诗歌超过韩愈,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而宋诗崇尚学问,讲理性,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语”的“兴趣”,即丰富隽秀的审美情趣,批评了宋诗的主流倾向。4、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即“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是以人的先天本真作为核心,以后天的读书治学作为保真修纯的基础,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懈地修炼真诚作为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其“童心”说的真纯思想体系,并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回答了“童心”说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价值。因此,李贽的“童心”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文学划清了界线,又直接开启了公安派“性灵”说的先河,影响极为深远。5、浅析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的背景和内涵。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阳货》,原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说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意义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统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相联系的。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4、(《史记》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历述文王、屈原等人的事迹后,结合自身创作的真实体会,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主张,在遭到反对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立言”的产物。“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最主要是它的面对逆境而奋起抗争的精神。“发愤著书”说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正是如此。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思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翻译:略含义:这段说提出了“知人论世”说。知人,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论世,是说对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结合作者的生平来进行考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也,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翻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含义: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谓“言不尽意”,作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委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要求文学作品的“尽善尽美”、雅正中和,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尽善尽美”说出处《论语?八佾》。“善”指仁义道德,“美”指雅正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孔子追求“尽善尽美”、雅正中和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的“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2、试简析《论语》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的解释见前。3、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4、《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庄子》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如“疱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无不阅发其艺术创造的精辟思想,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其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不是否定艺术创造,而是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即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方面。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司马迁既写了他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业2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的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文心雕龙》的)“神思”说: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3、(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4、(司空图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5、(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为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学、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的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钟嵘《诗品序》)翻译:略含义: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关键在于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2、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翻译:略含义:这段话提出了“味外之味”的观点。它指的是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其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第二,司空图并未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五、问答题1、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的内涵及其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曹丕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也说明了文章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人,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这个传统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2、简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文心雕龙?神思》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神思现象和灵感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理性的阐释。首先,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思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精神活动的范围无边无际,为文运思。其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离不开“物”,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像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再次,刘勰还强调了灵感中的感情成分。作家的思想感情非常饱满深入,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吟咏之间,嚅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另外,刘勰还认为,创作的灵感活动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和一定的才、学。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拢,顺利进行;同时,刘勰肯定了禀赋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秉才,迟速异分”,并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与虚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要评述钟嵘《诗品序》里提出的“自然英旨”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了“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只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5、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与钟嵘的“滋味”说相比较,它有什么发展和深化?探讨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阐释了他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作业3参考答案(宋金元、明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即“诗穷而后工”说,说诗人经困厄的人生境遇,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前人司马迁、韩愈等人也有类似说法,是说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潜能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欧阳修认为,一是诗人“穷”而“自放”,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词和诗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内容和格调上,以及声律运用上都有着不同。正所谓“诗庄词媚”。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较为严格细密。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3、(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理论基础即是“妙语”和“兴趣”。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语”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趣”便是“兴趣”,而不是那种纯理性,而是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4、(公安派的)“性灵”说: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大抵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翻译:略含义:“妙悟”说。“妙悟”是就创作主体而言,严羽认为孟诗高于韩诗的原因是在于“兴趣”。严羽推重盛唐诸人,是因为“妙悟”。这段说明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2、盖诗文至近代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仿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于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尝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复?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翻译:略含义:说明了袁宏道的诗学主张是变,反对陈陈相因。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各极其变,这样才“可贵”。五、问答题1、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有何异同之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指的是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都有相类似的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中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2、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历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严羽所说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而诗趣在韩愈之上,是因为“妙悟”的原故。这就是说孟浩然所写的诗纯真流露,按诗创作规律写出了“妙悟”,有了“妙悟”即“别趣横生”。韩愈在这点上即近于宋诗,理性太重。3、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严羽对宋诗的批评首先赞赏了唐诗,列举孟诗与韩诗比较,认为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但诗歌超过韩愈,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而宋诗崇尚学问,讲理性,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语”的“兴趣”,即丰富隽秀的审美情趣,批评了宋诗的主流倾向。4、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即“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是以人的先天本真作为核心,以后天的读书治学作为保真修纯的基础,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懈地修炼真诚作为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其“童心”说的真纯思想体系,并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回答了“童心”说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价值。因此,李贽的“童心”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文学划清了界线,又直接开启了公安派“性灵”说的先河,影响极为深远。5、浅析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的背景和内涵。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

阮籍

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本试卷为全国201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神话是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 )

A.盘古开天辟地B.女娲造人C.后羿射日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

A.《鄘风·相鼠》B.《小雅·北山》C.《大雅·荡》D.《王风·黍离》

3.先秦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

A.《尚书》B.《国语》C.《左传》D.《战国策》

4.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

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

5.先秦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

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

A.《诗经》B.楚辞C.汉乐府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

A.史传散文B.纵横家书C.杂家著作D.志人小说

8.秦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

A.句句为韵B.二句为韵C.三句为韵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

A.“崇谶纬”B.“陵霄汉”C.“正是非”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

A.本纪B.书C.传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

A.《东都赋》B.《蜀都赋》C.《二京赋》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

A.应亨B.蔡邕C.夏侯宽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

A.曹操《短歌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野田黄雀行》

D.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1、(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出处《论语?阳货》,原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它说出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歌的艺术形象可以引起人的联想,使之思想受到感发,激发人并使之精神兴奋,情感波动,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观”,是指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政治得失、道德风尚状况和诗人的主观意图的作用;“群”,则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和谐人际关系,能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强调了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不良的社会政治现象。其意义是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传统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影响。2、(庄子的)“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相联系的。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3、(孟子的)“以意逆志”说: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在《孟子?万章上》篇中提出来的。文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4、(《史记》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史记》自序和《报任安书》中历述文王、屈原等人的事迹后,结合自身创作的真实体会,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它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主张,在遭到反对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立言”的产物。“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但最主要是它的面对逆境而奋起抗争的精神。“发愤著书”说对后人文学创作影响是巨大的,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正是如此。三、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A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思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翻译:略含义:这段说提出了“知人论世”说。知人,是要对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有所了解;论世,是说对作家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结合作者的生平来进行考察,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2、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也,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翻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本来,可以看得见的是形状和色彩;可以听得见的是名称和声音。可悲呀!世人以为从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就足以获得那大道的实际情形。可是形状、色彩、名称、声音实在是不足以表达那大道的实际情形的。知道(大道)的不说,说的又不知道(大道),那世人又岂能认识它呢!含义:正面提出“言不尽意”的说法。所谓“言不尽意”,作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并不是说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二是说文学作品应该追求一种委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五、问答题1、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要求文学作品的“尽善尽美”、雅正中和,是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审美特征。“尽善尽美”说出处《论语?八佾》。“善”指仁义道德,“美”指雅正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孔子追求“尽善尽美”、雅正中和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的“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2、试简析《论语》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的解释见前。3、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不良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4、《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庄子哲学本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因此,在文艺美学思想上,庄子派把崇尚自然、反对人为作为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作为其审美标准和艺术创作的原则。《庄子》明确提出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否定和取消了人的智慧和创造,将尊重自然绝对化,这无疑存在着片面性,但《庄子》中的一些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故事,如“疱丁解牛”、“轮扁斫轮”等,无不阅发其艺术创造的精辟思想,即艺术虽也是人工创造,但因其主体精神与自然同化,因而也绝无人工斧凿痕迹,从而达到天生化成的境界。后世受《庄子》影响的文学家、艺术家、批评家也都把这种境界作为对文学评论的一个标准,不是否定艺术创造,而是重视那种无人为造作之迹的合乎天然的艺术创造,即反对雕琢堆砌,主张淳朴无华,反对矫揉造作,主张天然化成。这是《庄子》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代文学艺术家艺术创造影响的主要方面。5、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司马迁既写了他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真正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业2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的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2、(《文心雕龙》的)“神思”说: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这实际上是想象活动的始与终,或曰动因和后果。3、(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4、(司空图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5、(司空图的)“四外”说:“四外”说,包含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和《与极浦书》中“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细分析则可分为三组,内涵略有不同:“韵外之致”,指有意境的作品有表层文学、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是侧重有意境的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则是指有意境的作品在表层描写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的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种情致、理趣、境象,在作品中都是潜伏着的存在,要依靠鉴赏者以自己的审美经验去体会、召唤、再现出来。三、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C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钟嵘《诗品序》)翻译:略含义: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关键在于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三义”中,他又将“兴”放在第一位,这就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维特征。2、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喻、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翻译:略含义:这段话提出了“味外之味”的观点。它指的是意境的特殊内涵——丰富的审美韵味。其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但有了明显的发展和深化。第一,司空图比钟嵘更加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第二,司空图并未停留在提出这一醇美的韵味理论,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韵味的具体丰富的内容。五、问答题1、简述曹丕《典论?论文》的“文以气为主”说的内涵及其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曹丕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文以气为主”主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他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也说明了文章风格多样性的原因。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的人,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这个传统当或多或少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2、简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灵感的论述。《文心雕龙?神思》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神思现象和灵感活动进行了科学的理性的阐释。首先,刘勰阐述了灵感活动和艺术想象特征和情状。当创作灵感来到时,神思活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文之思也,其神远矣”,精神活动的范围无边无际,为文运思。其次,刘勰提出,灵感活动的过程始终离不开“物”,即“思理为妙,物与神游”的特点。“神与物游”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它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神驰于眼见的物象之中;另一个层次是神驰于内视中之物象(即心象)之间。灵感活动中的想像既有眼见物象也有心中物象,始终与物象相联正是艺术构思灵感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再次,刘勰还强调了灵感中的感情成分。作家的思想感情非常饱满深入,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吟咏之间,嚅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另外,刘勰还认为,创作的灵感活动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和一定的才、学。虚静状态下,神思灵感活动才能不受干拢,顺利进行;同时,刘勰肯定了禀赋和学识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之秉才,迟速异分”,并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与虚静的精神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简要评述钟嵘《诗品序》里提出的“自然英旨”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提出了“自然英旨”说。“自然英旨”说主要包括下面的内涵:(1)强调感情真挚。诗歌既然主要是以抒情为主的,就应该感情真挚,不能有虚假的感情表现。(2)诗歌是抒发感情的,为了抒发真挚的感情,就应该反对掉书袋(用典故)派和声律派,只以抒情为主。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结合陈子昂的创作实践,简析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所提出的“风骨”和“兴寄”的内涵和影响。陈子昂对齐梁文风的批评主要是二点,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马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兴寄”和“风骨”说。“兴寄”要求作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要表现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对社会的政治见解。“风骨”就是要诗人用建安风力表达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所形成的艺术风格。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创作均呈现了“风骨”的审美内涵。尤其是《登幽州台歌》仅二十二个字,却几乎将他在《感遇》三十八首里所表现的直面现实、壮志难酬的主旨包含其中了,那苍凉的意境、悲凉的心境、骨气铮铮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正是陈子昂的登高一呼,拉开了整整一代诗风的序幕,迎来了“盛唐气象”。陈子昂开一代诗风的功绩不可磨灭。故元好问评子昂:“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5、什么是司空图的“韵味”说?与钟嵘的“滋味”说相比较,它有什么发展和深化?探讨诗歌意境的特殊性质,司空图从鉴赏角度,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阐释了他的“韵味”说。“韵味说”是在钟嵘“滋味”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味外味”的问题。司空图的“韵味”说本于钟嵘的“滋味”说,但有所发展变化。钟嵘之“味”建立在“味”有迹可寻的基础上,而司空图所强调的是味外之味,即越越酸咸等有形迹之味的另一种难以具说、难以言喻的“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来产生一种无形无迹的审美愉悦。作业3参考答案(宋金元、明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提出:“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即“诗穷而后工”说,说诗人经困厄的人生境遇,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前人司马迁、韩愈等人也有类似说法,是说创作主体的生活环境与创作潜能之间的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欧阳修认为,一是诗人“穷”而“自放”,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2、(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力主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线。她认为词和诗有各自的特点,在表现内容和格调上,以及声律运用上都有着不同。正所谓“诗庄词媚”。诗的声律要求简单粗疏,而词的音律、乐律规则较为严格细密。李清照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3、(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严羽的“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其理论基础即是“妙语”和“兴趣”。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语”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趣”便是“兴趣”,而不是那种纯理性,而是生动的形象、真实的情感。4、(公安派的)“性灵”说: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三、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C四、翻译题(提示:任选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解释其文学理论上的含义)1、大抵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历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翻译:略含义:“妙悟”说。“妙悟”是就创作主体而言,严羽认为孟诗高于韩诗的原因是在于“兴趣”。严羽推重盛唐诸人,是因为“妙悟”。这段说明了诗歌艺术的感兴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2、盖诗文至近代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仿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于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尝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复?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袁宏道《叙小修诗》)翻译:略含义:说明了袁宏道的诗学主张是变,反对陈陈相因。文学创作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各极其变,这样才“可贵”。五、问答题1、试比较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说、韩愈“不平则鸣”说有何异同之处?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提出了“诗穷而后工”说,指的是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这种思想,司马迁、钟嵘、韩愈等人的诗文论中都有相类似的观点,大体都是讲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之关系。欧阳修则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就是认为作家、诗人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中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他说:“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2、严羽《沧浪诗话》说:“孟襄阳(孟浩然)学历下韩退之(韩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故也。”请结合孟浩然、韩愈的诗歌创作实践,谈谈你对严羽“妙悟”说的理解。严羽所说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而诗趣在韩愈之上,是因为“妙悟”的原故。这就是说孟浩然所写的诗纯真流露,按诗创作规律写出了“妙悟”,有了“妙悟”即“别趣横生”。韩愈在这点上即近于宋诗,理性太重。3、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的理解。严羽对宋诗的批评首先赞赏了唐诗,列举孟诗与韩诗比较,认为孟浩然学历不如韩愈但诗歌超过韩愈,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而宋诗崇尚学问,讲理性,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语”的“兴趣”,即丰富隽秀的审美情趣,批评了宋诗的主流倾向。4、李贽“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后代文论有何影响?李贽的文学主张即“童心”说。所谓“童心”即“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是以人的先天本真作为核心,以后天的读书治学作为保真修纯的基础,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懈地修炼真诚作为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其“童心”说的真纯思想体系,并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回答了“童心”说对于诗歌创作的重要美学价值。因此,李贽的“童心”说同明代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文学划清了界线,又直接开启了公安派“性灵”说的先河,影响极为深远。5、浅析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的背景和内涵。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主要代表,为了评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他提出了著名的“性灵”说,见于他的《序小修诗》。“性灵”说的核心是“真”,即“真心,真性情”,再则是针对前、后七子提出的,对七子派摹拟秦、汉古文提出了批评。第三,在批评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即“独抒性灵”,求变求新。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离骚》,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篇,采用白描手法,抒写游子春日所见所思,宛如一幅春水图。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然而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所写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以前王粲《登楼赋》曾说:“虽信美而非吾士兮,曾何足以少留”,江山信美,而不是我的故土,我也不愿久留,中国还有句老话:“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而韦庄这两句词,似直而纡,把怀念故乡欲归不得的感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真率的话中了。“只合”,合者,该也,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地对韦庄说你就该留在江南终老,在江南你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你在江南终老,那一定是你的故乡有什么让你不能回去的苦衷,所以才敢劝你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敢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特色,就正在这表面率直而内里千回百转的文字中得到充分体现了。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炉”。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这几层写风景、生活、人物之美,你不要用庸俗的眼光只看它表面所写的情事,而要看到更深的一层,他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就应该联想到陆放翁的《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一连三个“莫”字所道出的一片无可奈何之情是极为深婉而且沉痛的,韦庄词此处的“莫”字,也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韦庄词似达而郁,五个字有三层意义的转折,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要还乡,而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后面他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课后记:本课采用了以读带讲兼以学生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穿插朗读指导,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领会诗歌。整体感知部分,考虑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情感体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学习目标: 1、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3、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第一课时 《观沧海》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曹操,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已经一览他的风姿。但是由于《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其实,据史料记载,曹操也是一代良君,他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曹操也是以豪放悲怆的创作风格被古代文坛所称颂。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一首《观沧海》就是写在曹操事业的巅峰时期。那时,他即将统一北方,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经亲临的碣石山,又临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也是如沧海般澎湃。就让我们赶快来欣赏一下这首气壮河山的大作吧,来感受它的雄浑气势。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扫除文字障碍,教师纠正读音。 探究问题: 1、 全诗围绕哪几个字展开? 2、 这首诗歌写了几层?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3、 诗歌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研讨探究: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请你运用想象,绘制一幅《曹操观海图》,并体会其中表达诗人何种情感?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即使古代的皇帝也未能坐上现代的公交车。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不是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类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整体感知: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内容? 2、 诗歌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考品味: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或者图画来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作者看到了归雁,这时候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借助归雁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作者,你漂泊在外,你将会有哪些感受,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我们就会更加细致入微的体味到西湖的美丽景色,仿佛就会更真切地看到含涕一笑得西施的影子。朗读这首诗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诗歌中哪些词语得到了印证? 2、 哪些词语表明诗人已经陶醉于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探究: 诗歌中的“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拓展延伸: 运用多种创作手法来扩展本首诗歌的内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 第二课时 《西江月》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检查背诵,导入课文内容的理解。昨天,我们随着白居易领略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却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吧。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 2、本首词分为两片,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研读赏析: 1、 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 “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3、 你认为词中哪些词语描写的充满意境?请你找出来,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天净沙 秋思》教案设计 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乡愁”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运用了名词的串联,运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描绘场景: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古道上踯躅独行。他走过缠满老藤的古树,看见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就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图画,炊烟袅袅,一派安适、清雅的景象。这时候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没有投宿的地方,迎接自己的依然只是漫漫长夜。哎,自己却是有家难归,令人心肠寸断,更添愁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研读赏析: 诗歌一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拓展延伸: 1、 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朗读比赛; 2、 教师范唱《满江红》,学生进行自由谱曲,演唱诗歌。 3、 将本首诗歌改写成散文。 课后记:本文讲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解读能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生活储备来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积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注释:1、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2、楼船:战舰 3、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 4、大散关:地名,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处。 5、塞上长城:作者自比。6、堪:可以。伯仲间:兄弟之间。意为相差无几二、讨论问题: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当年投身战斗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三、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明确: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四、探究课题:关于“中原北望气如山”中的“气”的理解。观点一:“气如山”即“积愤如山之重”。“气”即悲愤。观点二:“气”为“豪壮之气”,理由是:①从前后诗意看。首句言早年不知道恢复中原之事甚为艰难,所以在北望沦陷的中原时,不禁豪气干云,如山般壮伟坚强,前后两句构成因果关系。如果把此“气”解为“悲愤”,则割裂了两句诗间的语意联系。颔联“承”首联而来,写南宋军队抗击金兵侵犯而水陆俱胜的史实,同时也回顾了自己的特殊经历,大有一展抱负之势,是“所如山”的形象再现。②从表现手法上看。“气”释为“悲愤“,表面上点明诗题中的“愤”字,其实这样反使诗意直白浅露,不够含蓄蕴藉。同时,与“塞上长城空自许”无法构成照应和对比。“气”释为豪壮之气,与“塞上长城”之志相互辉映,诗人昔日之“气”之“志”,而今已成“空自许”,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气”作豪壮之气讲,不仅使上下诗意贯通,结构谨严,而且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胸中郁积的“悲愤”之气。五、点评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楼船”二句,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事,也概括诗人过去游踪所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拒守,后金兵溃退。上句指此。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事,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下句指此。这两句概括的辉煌的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想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之心何啻于泣血?从诗艺角度看,这两句诗也足见陆游浩荡诗才。“楼船”(雄伟的战舰)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闲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六、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曾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能像诸葛孔明那样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大家纷呈。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远不止此数。

菩萨蛮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离骚》,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

我还有别的关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资料,你需要吗?有事请Q我。406761442,注明追着小兔跑

第三章 先秦散文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一. 形象化的说理。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二. 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一.《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词约义丰。二.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一. 有小到大,连类比喻,逐层推理。二. 质朴无华,遣词造句口语化。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一.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二. 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色。《荀子》中寓言极少,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一.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揭破世间实情毫不掩饰,能道他人所不敢道,词锋锐利。明切和犀利,造成了作者散文冷峻峭拔的风格。二. 韩非子最具文学色彩的是他的寓言。《韩非子》中共有寓言300多则。如“买椟还珠”、“狗恶酒酸”等。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一. 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这一场历时长久的劝争,《左传》作者仅用了500余字,就把时间的起因、发展、结尾叙述的得明白生动。二. 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叙述重耳历经19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贪图安逸的贵公子,最终成长为一位心胸宽阔、胆识具备的政治家。三. 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左传》擅长写战争著称,它记叙了春秋时期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四. 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一.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排比夸饰,气势丰沛。二.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三. 摹绘人物,形貌毕肖。如,《苏秦始将连横》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归的形象,回家后“妻不下紝,嫂不为炊”。当苏秦游说成功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效迎三十里”。四. 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抱薪救火”,寓言:“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一. 雄辩色彩A.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关中,使对方心悦诚服。B. 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例《许行》)二. 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典型事例如,《齐恒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寓言故事,著名的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试论《庄子》寓言特色。(即《庄子》的文学特色)一. 奇幻诡的想象,如《逍遥游》二. 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如《逍遥游》三. 细腻逼真的描写。四. 偕趣和讥刺横生。如《秋水》第四章 屈原和楚词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一. 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二. 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一. 结构精密完美。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二. 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一. 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二. 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宗教的歌舞,对楚辞有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1.《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2.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的神祗,载歌载舞,就像戏剧一样。这样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如《离骚》写恶咸降神。3.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如《九歌》中的神鬼,《离骚》中的天界。三. 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等。四. 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以上种种,说明楚辞确乎是楚文化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一.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二.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有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三.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追忆身世、理想和遭遇,基本是写实,但那些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则更是火一样的浓烈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二.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想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三. 比兴手法的拓展。它把《诗经》片段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四. 结构特点。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来谋篇布局的。前半部分回顾历史,实写,后半部分对理想之实现的探索,虚写。五. 形式和语言特色。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语言丰富多彩、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一.《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和批判、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感恩阿谀之嫌。二.表现看,《九辩》不失为楚辞中一篇精品。A. 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如开头那段广为传涌的文字,渲染秋气之肃杀肃瑟,草木衰落、山空水瘦,天高气清的空阔凄疏之景等。诗人的际遇悲伤之感,被肃杀凄凉的秋景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B. 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C. 《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一章 秦汉散文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结构严密。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一. 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二. 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一. 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二. 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回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完整笔记 --------------------------------------------------------------------------------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一. 精巧的剪裁和安排。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第三章 汉代辞赋名词解释:骚体赋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严戒《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贾谊骚体赋作,今存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旱云赋》、《惜赋》残局,前散篇是代表作。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是贾谊骚体赋的重要特色,如《吊屈原赋》借凭吊屈原而发述自己征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情感极为浓郁。二.从艺术表现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二作都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旱云赋》描摹云气和大旱的情状,也很有表现力。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如“曲江观涛”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二.缺乏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三.遣词造句趋向整齐、骈偶、繁难、华丽。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天子游猎赋》采用问难的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已于楚辞不甚相同,而更大的不同表现在: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二.空间的极度排比。《天子游猎赋》没有时间的纵向穿插,唯任空间的繁细铺排。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繁细的铺叙、夸张的摹绘,是《天子游猎赋》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四.遣词用语更加繁难辟涩。《天子游猎赋》上述特点,表明它的根本特色不在抒情写志,而在于文才和游戏文字。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1.写祭祀,如《甘泉》、《河东》;2.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杨雄的大赋几乎无讽谏。如《蜀都赋》同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三.杨雄的大赋在写作上还有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篇幅相对缩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雄伟,物产丰饶,《甘泉》、《河东》专写天子祭祀。其次是“以美为讽刺”的思想表达方式。如《长杨赋》把游猎说成是练兵。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洞箫赋》以箫自况、抒发情思。《洞箫赋》在写作上有值得重视的贡献:一.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遭遇和情感完全融入箫的描述中。二.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作者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三.《洞箫赋》咏物自况,融入作者浓烈的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创作倾向,与大赋有本质区别。论述班固《两都赋》《两都赋》以“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结构全篇,描摹西都的形胜巨丽,铺叙东都的礼乐制度之美,表达了作者尊崇礼仪制度而排斥形胜奢华的思想。《两都赋》在汉赋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新的内涵。一.在赋的题材和内容上,不再以田猎、山川、为主,着重写京都,尤其是铺叙京都观念。二.在谋篇布局上它摆脱了西汉大赋通篇铺叙摹画而“曲终奏雅”的模式,极大加强了讽喻劝导的篇幅。其《东都赋》部分,全篇都是劝讽。《两都赋》避免了西汉大赋“劝一讽百”的弊端,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三.《两都赋》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基本结构,描摹夸饰的基本笔法,以及鸿篇巨制的规模都还有模仿司法相如的显著痕迹。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发展变化。张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一. 张衡的《二京赋》在谋篇立意上虽然基本是模仿班固《两都赋》,但有所发展,除描绘田猎、宫室等,它还把商贾游侠、辩士以及街市、百戏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二京赋》的规模、容量和篇幅也超过了班固。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二.其《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赋作抒发入世的感慨和厌倦,描写回归山水田园后悠然逍遥的生活,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三.《归田赋》全篇只有四十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第四章 汉代诗歌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一.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如《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生活无着打算挺而险。《妇病行》写丈夫丧妻,单独与两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他连给孩子买食物的钱,都要向亲友求乞。二.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十五从军征》从一个老士卒的视角,揭露战争的惨无人道。这个老兵,一生征战,年老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已经家破人亡!这首诗,极生动鲜明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三.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描写贵族富人的显贵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四.抒写爱情、婚姻。如《江南》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小诗,以莲叶之“莲”谐音爱怜之“怜”,在纯洁、秀美的景色中,歌唱着同样纯洁美丽的爱情。《上邪》是爱的誓言。总之,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妇病行》写鳏夫向亲友求乞。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作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路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罗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是从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从字面看去,这诗没有难懂的字句。意思似乎就是思妇想念远方的游子;但是它的含义和情感却异常丰厚。首先。如果把“游子”理解为游子自称,则此诗可以看成是游子之辞。而游子想念妻子与妻子想念游子,感情内涵是不尽相同,体会也不同。其次,这诗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任何人都有过的情感体验。再次,诗句看似明白实际,但它的每一句,都可以给读者留下自由联想的广阔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2.表达情感的方式含蓄摸棱两可。3.使用比兴手法。从而造成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色。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思乡思亲的感情,感情极其纯真,没有杂质。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写时光蹉跎的悲慨和孤凄的四乡情感。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都是写牛郎织女的传说,却把现实生活中游子思妇的离别情感也融会进去。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写楼的高美,曲的悲凉,人的孤独,其实正是作者自身及其生存状态的象征。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较多使用叠字,如《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2.思乡的根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要采摘花草寄送相思。二.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这些作品可能是游子琢磨思妇的心态创作的。《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夜晚,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1.有宫掖迟滞的失意,如《回车驾言迈》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3.人生的飘忽如寄。四.还表现了汉末下层士人对人生的某些观念。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使他们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他们想要摆脱虚名的困缚。五.《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并不是玩物丧志。他们背井离乡,本是要求功名,但是经历了挫折和失落后,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在种种人生的价值取向中,他们更看中生存的价值。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三、四卷)袁行霈 主编

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唐诗品汇》的编者是( )A.高棅 B.辛文房C.胡应麟 D.计有功2.《极玄集》的作者是( )A.姚合 B.白居易C.高仲武 D.韦庄

  •   索引序列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及答案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答案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题答案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答案
  •   自考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真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