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秦晋郩之战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秦晋郩之战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秦晋郩之战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秦晋郩之战

秦晋崤之战《左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没有废弃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著名的战争。文章依次叙写了蹇叔哭师、秦师骄狂、弦高犒师、晋伏秦师、晋释秦帅等细节,无不情节逼真,委婉动人;又巧设谜局,引人入胜。不仅揭示秦师败灭原因,而且借战争申发劳师袭远、以贪勤民者必败的战争观和政治观。同样作者的用意在于战争胜负的原因,对于真正过程则尽量略写,未冲淡主题。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

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

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没有废弃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

扩展资料

《秦晋崤之战》春秋左丘明

从“晋原轸曰”到篇末为第三部分,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崤山、文赢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穆公悔过等情节,主要写崤之战的爆发和结局。

晋在得知秦袭郑未成而还的情况下,讨论是否应该利用这一机会截击秦军。先轸以秦国劳民伤财、傲慢无礼为由,驳斥了,以栾枝为代表的反对意见,主张“必伐秦师”二晋国由于地理优势,又是以逸待劳,致使秦师全军溃败。

骰之战的战争过程只以“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骰,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一笔带过,言简意赅,交待了,交战的时间、地点和结局。至此,蹇叔的预言已全部应验,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从文赢请三帅以下则是崤之战的尾声。秦穆公之女、晋文公夫人文赢请求将孟明等三位秦国主帅放归秦国,得到应允。

先轸闻讯赶来,怒唾于朝,表现了一介武士的有胆有识、深谋远虑和对晋国的赤胆忠心,在文章结构上则引出了以下情节:晋国阳处父追孟明于河中,孟明巧妙地谢绝阳处父假托君命所赐的骏马,回到秦国。

不过秦穆公并没有杀掉他们,而是勇于自责、悔改可见,最后两段的作用预示着秦国并没有彻底失败,秦晋争霸的新的战争又在酝酿之中。

全文并不重在描写战争过程,而是对秦晋役之战的起因、酝酿和结果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意在揭示秦国败绩的原因:一是出师错误,这在蹇叔哭师一节中有详细的原因分析;二是骄兵无礼,这是王孙满观师所说明的道理。

因此,文章在反映秦晋争雄的同时,重点在对战争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秦晋崤之战》翻译: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

(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

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

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

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

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

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

没有废弃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拓展资料: 秦晋崤之战最早记载在《左传》之中,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一步编年体的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

接下来我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出现的几个通假字。“文王之所辟风雨夜”这里面的“辟”通“避”,有躲避的意思。

“以间蔽邑”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如果知道这里的“间”是“闲。

秦晋崤之战《左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

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

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

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从来没有听说过。

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

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

(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

(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

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

(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你们也该要走了吧。

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刘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

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

翻译: 鲁僖公三十二年的冬天,晋文公去世。

庚辰日,将要移灵到晋国旧都曲沃去停放,刚抬出国都绛城时,棺柩里突然发出响声,如同牛鸣。卜筮官郭偃命令随行的大夫们下拜,并传告:“先君文公指示国家用兵的大事,将会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国国境而过,趁机攻打,必大获全胜。”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

恐怕不可以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活到七十岁就死去,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谨慎。

进入险境并而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敝国不富裕,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

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

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 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盟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

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

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霎那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不回头就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已登舟离岸了。

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秦晋原是盟国,结成“秦晋之好”。

但是,秦国自穆公以来,国势日益强盛,不满于晋为霸主,也有野心称霸中原。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27年),秦晋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431343666武机智地拆散了秦晋联盟。

于是秦穆公单独从郑撤兵,让杞子等三人留戍郑国,以防晋军。 晋文公因为曾受惠于秦,两国关系没有立即破裂。

鲁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5年),晋文公死,秦穆公悍然出兵袭郑,导致了这一场秦晋崤之战。这篇散文就是左丘明为了记录此事而创作的。

全文并不重在描写战争过程,而是对秦晋役之战的起因、酝酿和结果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意在揭示秦国败绩的原因: 一是出师错误,这在蹇叔哭师一节中有详细的原因分析; 二是骄兵无礼,这是王孙满观师所说明的道理。因此,文章在反映秦晋争雄的同时,。

翻译:鲁僖公三十二年的冬天,晋文公去世。

庚辰日,将要移灵到晋国旧都曲沃去停放,刚抬出国都绛城时,棺柩里突然发出响声,如同牛鸣。卜筮官郭偃命令随行的大夫们下拜,并传告:“先君文公指示国家用兵的大事,将会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国国境而过,趁机攻打,必大获全胜。”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

恐怕不可以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

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活到七十岁就死去,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

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

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谨慎。

进入险境并而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

敝国不富裕,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辞,说:“你们在敝国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只是敝国吃的东西快完了。

你们也该要走了吧。郑国有兽园,秦国也有兽园,你们回到本国的兽园中去猎取麋鹿,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

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盟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

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

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

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霎那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不回头就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已登舟离岸了。

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秦晋原是盟国,结成“秦晋之好”。

但是,秦国自穆公以来,国势日益强盛,不满于晋为霸主,也有野心称霸中原。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27年),秦晋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机智地拆散了秦晋联盟。

于是秦穆公单独从郑撤兵,让杞子等三人留戍郑国,以防晋军。晋文公因为曾受惠于秦,两国关系没有立即破裂。

鲁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5年),晋文公死,秦穆公悍然出兵袭郑,导致了这一场秦晋崤之战。这篇散文就是左丘明为了记录此事而创作的。

全文并不重在描写战争过程,而是对秦晋役之战的起因、酝酿和结果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意在揭示秦国败绩的原因:一是出师错误,这在蹇叔哭师一节中有详细的原因分析;二是骄兵无礼,这是王孙满观师所说明的道理。因此,文章在反映秦晋争雄的同时,重点在对战争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参。

原文: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秦我也。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

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

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译文: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

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

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

晋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梁弘为他驾御兵车,莱驹担任车右武士。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肴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原文: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文: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是离间了我们秦晋两国国君的关系。

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何劳您去惩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先轸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

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妇人几句谎话就把他们放走,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就(对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假托)晋襄公的名义赠给孟明。

孟明(在船上)叩头说:“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如果尊从晋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三年后将要来拜谢晋军的恩赐!” 原文: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文: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

没有废弃孟明,(秦穆公)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蹇叔的独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肴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肴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大学语文自考重点秦晋殽之战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战乱不断,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崤之战就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争霸战,奠定了之后一段时间的天下大势,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那么这一场大战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秦国很强大,正是秦穆公在位的时期,秦穆公重用贤臣,国力渐强,于是对于东进加入中原有了想法,而当时晋国就是秦穆公东进的最大阻碍,因此秦穆公和晋国交好,先后支持两任晋国国君登基,其中就包括晋文公。在公元前630年的时候,郑国对晋国不敬,晋国欲要攻打郑国,同时晋国许诺攻下整过之后就把焦瑕之地给秦国,秦国于是和晋国一起攻打郑国。但是后来秦国被烛之武一番言语给劝退了,还把自己的将士留在郑国帮助防守,而这也为秦晋两国埋下了仇怨。

后来秦穆公得知郑国和晋国的国君先后去世,而留在郑国的那些守将传来消息说可以里应外合,所以秦穆公不顾手下人的阻拦,草率的出兵,当时秦国和郑国之间相距甚远,要经过很多的天然险地,结果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无法瞒过郑国,结果郑国严阵以待,秦国徒劳无功只好撤兵,而晋国得知这个消息就在崤山一带设下埋伏,等到秦军回撤的时候,突然袭击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这一波秦军全军覆没。这一场战役也宣告着秦晋之间亲密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并且转而成为世仇,为之后的形势发展埋下了伏笔。

崤之战知识点

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因为古人的用语方式和一些习惯都和现在不同,所以不少小朋友们在文言古文上都比较薄弱,这里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秦晋崤之战这篇文言文的一些知识点。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它的出处,崤之战最早记载在《左传》之中,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一步编年体的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接下来我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出现的几个通假字。“文王之所辟风雨夜”这里面的“辟”通“避”,有躲避的意思。“以间蔽邑”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如果知道这里的“间”是“闲”的通假字就很好翻译了,就是“使之休息”的意思。“若得而食之不厌”这里的“厌”并不是厌恶的意思,通假了“餍”字,表示满足。

除了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通假字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句式比如宾语前置的“何施之为”“尔何知”;介词结构后置的“败秦师于崤”“使归就戮于秦”等都是比较简单比较易于理解的句式。除此之外本文的主旨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全文以“蹇叔论战”为核心来展开,通过事实来证明蹇叔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目光,并且通过这一段历史故事告诉读者行军打仗必须知己知彼,不能一味看到胜利,否则很容易失败。而这段文章之中也表现出了作者明显的好恶观点,从前面的贬秦扬郑到后来的抑晋扬秦,可以说是很鲜明的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

《秦晋崤之战》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翻译:鲁僖公三十二年的冬天,晋文公去世,庚辰日,将要移灵到晋国旧都曲沃去停放,刚抬出国都绛城时,棺柩里突然发出响声,如同牛鸣。卜筮官郭偃命令随行的大夫们下拜,并传告:先君文公指示国家用兵的大事,会有西方的军队过我国国境而过,趁机攻,必大获全胜。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从来没有听说过。

作品鉴赏:

由开头至秦师遂东为第一部分,主要写卜偃传命、杞子密报、蹇叔哭师三个情节,这是战争的酝酿阶段。文章以晋文公出殡开端,卜偃假借晋文公的神灵告诫晋国大夫: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这表明秦晋两国争霸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第二个情节写杞子给秦送密报,杞子等三人是秦穆公在郑国的内线,他们骗取了郑国信任、掌管了郑都北门的锁钥,以为袭郑时机已经成熟,就派人给秦穆公送信。信中提出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暗示秦穆公尽快出兵、夺下郑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秦晋崤之战》

按照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局,这篇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由开头至“秦师遂东”为第一部分,主要写卜偃传命、杞子密报、蹇叔哭师三个情节,这是战争的酝酿阶段。文章以晋文公出殡开端,卜偃假借晋文公的神灵告诫晋国大夫: “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这表明秦晋两国争霸的矛盾已十分尖锐,这是觳之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文章故意颠倒事件发展顺序,次写秦国决策,而把卜偃的预见放到最前面,对于揭示战争起因、渲染战争气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柩有声如牛”,以卜筮之官的预言说明秦要伐晋,使文章一起笔就充满怪诞神秘的色彩,这也是《左传》叙事的常用手法。

整体赏析

从“晋原轸曰”到篇末为第三部分,包括先轸论战、秦军败师崤山、文赢请三帅、先轸怒唾于朝、孟明谢赐、穆公悔过等情节,主要写崤之战的爆发和结局。

晋在得知秦袭郑未成而还的情况下,讨论是否应该利用这一机会截击秦军。先轸以秦国劳民伤财、傲慢无礼为由,驳斥了,以栾枝为代表的反对意见,主张“必伐秦师”二晋国由于地理优势,又是以逸待劳,致使秦师全军溃败。

骰之战的战争过程只以“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骰,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一笔带过,言简意赅,交待了,交战的时间、地点和结局。至此,蹇叔的预言已全部应验,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过秦论

一、教法建议

【 抛砖引玉 】

1 . 这是千古名篇,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文采上,都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除课本要求的背诵以外,其他部分也要熟能成诵。

2 . 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3 . 了解本文常见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4 . 体会本文巧妙的巧思,缜密的结构,精当的铺垫。

【 指点迷津 】

重点:

1 . 了解作者贾谊。

2 . 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3 . 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 ( 政治 ) 过失的一篇政论。分上、中、下三篇,本文选自《新书》,是上篇,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危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上篇的中心思想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施行仁政。

本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 ( 大意略 )

4 .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本文作者作了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朝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自不待言;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

陈涉〈 九国〈 秦国〈 秦朝最后交锋的却是最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的灭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行文至此已水到渠成,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 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浑然揉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6 . 本文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多用铺陈渲染手法,极具气势,但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比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三个动词均有并吞之意,天下、宇 内、四海均指天下。很难分别为这两组近义词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来翻译它们。解决的办法就是 凝缩,如上句可译为: ( 秦 ) 有吞并天下,统一全国的雄心。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则可译成宰 割、吞并各诸侯国的土地。余类推。

7 . 正确理解本文中的繁笔写法。

按照常规,议论文中应以议为主,叙为次;叙为简笔并为议服务。但本文中叙的成分占绝对优势, 议的比重却很小。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叙忠实地为议服务。本文先详叙史实,最后从这些铁的事实中归纳出中心论点,给人以水到渠 成之感。如果没有前四段所叙内容作为基础和根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恐怕千呼万唤 也难出来。

叙中寓议。如果我们边诵读边体味的话,就不难明白,作者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时时流露出自己 的对秦之过的鲜明态度枣对一向奉武功而不讲文治,一味使用暴力而不施仁政的做法是否定的、反对的。因 此对文中用繁笔叙事迄今无人责难。

8 . 文化常识。

叩关的关,系指函谷关。

因河为池的河,是指黄河。

山东的山,是指山。

战国四公子:魏信陵君无忌、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

九州:兖 ( yǎn ) 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九州亦可用来代称中国。

百越,也叫百粤。我国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故称百 越。

二、学海导航

【 学法指要 】

1 .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

②余威振于殊俗 振通震

③合从缔交 从通纵

④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

⑤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⑥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1 )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承接

( 2 ) 因遗策 沿袭

( 3 ) 东割青腴之地 肥沃

( 4 ) 西举巴蜀 攻取

( 5 ) 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

( 6 ) 乐毅之徒通其意 沟通

( 7 ) 践华为城 踏

( 8 ) 逡巡而不敢进 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 9 ) 追亡逐北 逃亡的人,败兵

( 10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边防

( 11 ) 焚百家之言 意为言论,此指书籍

3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 外。

提示:在那时候,商君辅佐他,国内确立法度,从事耕种和纺织,修制防守和出战的器械,对外推行连 衡之策而使诸侯自相争夺。于是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提示: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那样聚集,像回声那样应和,提着粮食如同 影子那样跟随着他。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提示:不施仁政而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4 . 词义、组词结构辨识

①秦人开关延敌:主谓结构式。秦人打开函谷关引敌进入。

〔辨析〕延 yán枣多义词,姓 yán;其余全为动词。

( 1 ) 延长,扩展。如蔓延,绵延,延伸,延续,延绵,延年益寿,苟延 残喘,延口残喘。

( 2 ) 时间向后推迟。如延期,延迟,延宕。

( 3 ) 邀请,聘请。如延至其家,开关延敌,延揽。

②赢粮而景从:联合式结构。提着粮食,如影随形似地跟着 ( 陈涉 ) 。

〔辨析〕赢 yíng枣多义动词

( 1 ) 获得,取得 ( 荣誉 ) 。如赢得称赞,赢得敬仰,赢得读者。

( 2 ) 专指获利。如赢利,赢余 ( 盈余 ) 。

( 3 ) 输赢。如赢得胜利。

( 4 ) 担负,背。如赢粮而景 ( 影 ) 从,赢三日之粮 ( 《荀子·议兵》 )

③蹑足行伍之间:动补式结构。出身于戊卒队伍之中。蹑枣引申为出身于。

〔辨析〕蹑 niè枣多义动词

( 1 ) 蹈、踩,以脚踏地,插足,参加。如蹑足,蹑足 ( 于 ) 行伍之间。

( 2 ) 追随,跟踪。如蹑踪。

( 3 ) 放轻脚步。如蹑手蹑脚。

④揭竿之旗:偏正式结构。举起竹竿作为旗帜。

〔辨析〕揭 jiē枣多义动词,姓 jiē。

( 1 ) 高举。如揭竿而起,揭竿为旗。

( 2 ) 把覆盖或遮挡的东西拿开。如揭幕,揭开锅盖。

( 3 ) 把粘在、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的纸片等物取下来。如:揭去膏药,把画揭下来。

( 4 ) 揭露、揭穿、揭底等。

5 . 多音、多义、形近词语

第一组:

务耕织:从事耕种和纺织 务枣动词,从事

非务相反也:并非一定要互不相同 务枣副词,必定

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鹜枣动词,追求

趋之若鹜:像野鸭子那样为争食而跑去 鹜枣野鸭子。

第二组:

拱手而取:形容毫不费力地夺取 拱手枣两手相合,此处形容毫不费力

拱手加额:形容致敬庆贺 拱手枣两手在胸前相抱 ( 左手抱右手 ) ,表示致敬。( 加额枣以手加于额前,表示祝贺 )

垂拱而制:即垂衣拱手。古时多形容帝王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来管束和治理天下。 拱枣拱手, 形容毫不费力的神态

垂拱而立:课文《屈原》中形容屈原站在已死的婵娟脚边垂衣拱手恭敬而立的神态。

拱手,表示敬意

第三组:

因遗策:沿袭前代的策略。 因枣沿袭

因河为池:就是黄河作为池 ( 护城河 ) 因枣就着

因利乘便:乘借着这样的便利条件 因枣乘借

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 因枣根据,依照

( 附注:上述因,全为介词,而介词带有动词性,因而都带着宾语。 )

第四组:

于是六国之士:在这时,六国的贤士。

于是介宾短语,在这时

于是从散约败:合纵的盟约于是就解散了

于是连词,常与就连用,也说于是乎,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

是前一事引起的。

吾祖死于是:我们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于是介宾知识,在这件事上

晋于是始墨:晋国从这时开始穿黑色孝服

于是介宾短语,从这时

第五组:

追亡逐北:追逐逃走的败兵 北枣名词,指溃败的军队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夺取十分重要的城邑 北枣向北,名词作状语

北面而事之:指投降曹操 北枣动词,面向北称臣

北国风光:北中国的景象 北枣名词,北部,北中国

【 妙文赏析 】

不断思索·积累

第一次看到这段材料时,就对它深有感触,因为这恰恰是我平时常常思索的问题。与此同时,爱与梦想这两个词就映上了脑海。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追求这个字来代替梦想,因为追求是一种努力的过程,而梦想可能只是一种空想。而只有空想的青春是不成熟的,题目中的青春不该作此理解。

在写第一个层面追求的时候,在许许多多的材料中,我选择了在《杨澜工作室》中所认识的那位南极探险家的故事,她的朴素而坚定的身影至今还经常出现在我眼前。而后我用了一个反例,使论证更加充分。至于青春是梦想的名字,则是一部日本动画片的歌词。

第二个层面爱的开始,我就引用了一大段,不过说出来可能知道内情的人都会笑我,那是我的偶像 Mr . Children ( 日本 ) 的话,但是梦想一词是我为了连贯而加上的。记得冰心有句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一边撒种,一边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如果我们已经漠视了别人的痛苦,那么我们应该先漠视自己。

结尾部分扣了一下题,但是现在看来略显拖沓。

前两天,刚刚上大学的我接到原语文老师的电话,叫我写一份获奖作文的思路历程,在电话里听了自己的文章,我也深深地被自己感动了。写文章只有90分钟,但思考构思的积累过程是赛场外多年完成的。作文如做人,只有我们在生活中的不断思索不断积累,才能在为文的时候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写起来才能思路通畅,一气呵成。这篇文章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论证不够,结构比较程式化。期待着各位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更期待着各位能够真正永恒地拥有青春,拥有明天。

赏析:

本文荣获全国青少年世纪杯作文竞赛二等奖。可贵之处在于张晓蕾同学对青春有自己的独到思考与认识,以至在90分钟的现场作文中一气呵成。且思路清晰,行文畅达。议论有理有据,是内心的真实坦露,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使之在同龄人作文中脱颖而出。

【 思维体操 】

埃皮尔是位法国古董商。他正当中年,有万贯家财,妻子义年轻貌美,他可算得上是个美满幸福的.人了。不料,他的妻子突然遭人杀害。凶手是他的一位年轻朋友,名叫莫里斯。

埃皮尔向检察官告状说:昨夜我很晚回家,刚巧撞上一个人,从我妻子房里跑出来,他跌跌撞撞冲下楼梯。我借着门外月光一眼看出,这人是我的朋友莫里斯。

莫里斯被拘留。他对法官说:我到他家去过,但没杀人 !

埃皮尔说:我妻子肯定是他杀的。他跑出一百米,扔掉了一件什么东西,那东西在乱石被上碰撞后滚进深沟里,在黑暗中还撞出一串火花。

莫里斯气得大叫:这是诬告 !

检查官听罢,举起一座女神青铜像说:对不起,莫里斯先生,我们在深沟里找到了这件东西,要是再晚一小时,大雨也许就把这些线索冲掉了。铜像底部沾的血迹和头发是埃皮尔太太的。我们在铜像上取到一个清晰的指纹枣这是您的指纹。

莫里斯反驳说:他打电话给我,约我8点钟到他家里谈点事。可他什么正经事也没谈,我就走了。至于指纹,那可能是我在他家拿铜像玩时留下的。

这件案子一时难断案,就搁了下来。

后来,法官阿蒙森受理此案。他一看埃皮尔的诉状,就对同事们说:很明显,埃皮尔在诬陷莫里斯。同事们问:为什么 ?

同学们

知道为什么吗 ?

答案提示:因为铜是一种抗摩擦的金属材料,青铜在岩石上不会撞击出火花,埃皮尔在撒谎。

三、智能显示

【 心中有数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解答 ( 1 )  ( 7 ) 题。 ( 1990年高考题 )

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 ? 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锸,为士卒倡曰:可往矣 ! 宗庙亡矣,魂魂丧矣,归于何党矣 ! 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不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曰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 鼓之,狄人乃下。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②蒉 ( kuì ) :草编的筐子。③丈锸:

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⑤淄上:地名。

( 1 ) 五里之城,七里之郭指的地方是

A . 夜邑 B . 即墨 C . 淄上 D . 淄、渑之间

提示:本题考查正确把握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此题做起来比较容易,根据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 七里之郭和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便可知答案为 B。

( 2 ) 上车弗谢而去

A . 道歉 B . 告诉 C . 感谢 D . 告辞

提示:本题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解释词义的能力。根据上文田单和仲子的对话可以看出,田单非常生 气,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道歉,感谢,只能是没告辞就走了,答案当选 D。

( 3 ) 先生志之矣

A . 作标记 B . 记住 C . 记述 D . 通识,知道

提示:A、B、C三项均不合事理,只有D正确。

( 4 ) 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A . ①⑥⑦ B . ③④⑤⑦⑧ C . ①②⑥ D . ②③④⑤⑧

提示:文言文里的所以,有的表示原因,可译为的缘故 ( 原因等 ) ;有的表示根据、依 靠、凭借,可译为的根据 ( 方法等 ) 、靠它来用来等。例句中的所以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③④⑤⑦⑧句中的所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①②⑥句中的所以表示根据、依靠、凭借。答案为B。

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 5 ) 请闻其说

A . 请让我听听你的说法

B . 请让我听你说一说

C . 请你听我说一说

D . 请你听听这种说法

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翻译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请的意思。请用在动词之前有两种 不同的意义。第一种是请你做某事,第二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在古汉语中,第二种情况比较常见。从本文的情节看,田单起初不信鲁仲子的话,果然攻狄不克,于是便回来向鲁仲子讨教,故C、D应排除。又因句中说是名词,而B却将它解释成动词,B项也应排除,只有A项正确,答案当选A。

( 6 ) 明日乃厉气循城

A . 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 . 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 . 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D . 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提示:田单攻狄三月不克,乃惧,精神状态不佳,听了鲁仲子一席话,感悟颇深,厉气自然是 振作精神之意,与循城衔接,语意连贯,因此应排除A、B两项。又由于田单是从外攻打狄城,不可能巡视城中,故C也应排除。城有城墙之意,D是正确选项。

( 7 ) 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 . 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 . 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西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 . 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 全相反。

D . 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正确把握文意的能力。此题比较简单,只在能抓住 ( 筛选出 ) 鲁仲子一席话 ( 从 将军之在即墨到所以不胜者也 ) 中的主要内容即可很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D。

【 动脑动手 】

读《过秦论》选段,完成 ( 1 ) ~ ( 3 ) 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田 亡 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1 ) 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将和将数百之众一句中的将解释相同的一句。 ( )

A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 出郭相扶将

C . 李白乘舟将欲行 D .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 2 ) 选出瓮牖绳枢的正确解释。 ( )

A . 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B . 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形容房屋破旧。

C . 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比喻门窗的样子。

D . 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比喻家里穷。

( 3 ) 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答案提示: ( 1 ) D ( 2 ) A ( 3 ) 天下的人像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那样响应,背着粮食像影子那样跟着他。

【 创新园地 】

一对青年男女在河边悠闲地散步。男的亲热地对女的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爸爸妈妈已经开始给我们准备结婚的东西了。都准备些什么东西了 ? 有三十六条腿,还有四只机,凡是结婚时应该有的,他们都准备去买。

女的一听,说:我不喜欢,这些东西代表不了我俩的爱情 ! 说完,两只眼睛直盯着男的。男的一听,急切地问:那你想要什么尽管说,只要你喜欢的我尽力办到。

女的说:那好,就明天给我去买一网捕三虫,一只落网中,一只飞向西,一只飞向东。

男的一听:哎哟,这是什么呀 ? 叫我上哪儿去买呀 ? 我猜不着,你告诉我吧。

女的便贴着男的耳朵一说,男的呵呵地笑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

答案提示:谜底:心

大学语文(要求要背诵的古文)2006-12-19 20:09《先秦诸子语录》《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论语*尧曰》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五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与之人,出纳之谓之有司。

《孟子*离娄上》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其心也。 《孟子*离娄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尽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王制》“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老子》(四十七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墨子*非命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百姓人民之利。

《管子*牧民》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上世之王者众矣,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

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

世称靖节先生。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之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燕歌行 乐府旧题 高适(702-765)字达夫。

盛唐边塞诗代表诗人“高岑”。谴责将领的贪功冒进骄奢,对边塞士兵的同情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走马川行 岑参(715-770)将西北的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表现, 具有奇伟壮丽之美。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将军金甲也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 七言律诗之冠。

悲:漂泊憔悴、人生苦短、深秋萧瑟、羁旅他乡、暮年登高、体弱多病、孤苦伶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长恨歌 白居易 (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锦瑟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

怅恨感,迷茫、悲清、哀怨、可望不可及。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蓝田”引自戴叔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八声甘州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浪子。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水龙吟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1230-1310)号已斋。 散曲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谏逐客书 李斯选自《史记》论点鲜明,开门见山;论据充足历史事实现实事例;论证有利理论佐证;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三皇五帝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使天下之士退了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记: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xia然,洼然,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攒蹙累计,莫得 顿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曹操行状自述

本人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虽在世时日不多,然颇多建树。今风寒入颅,头痛欲裂,恐将不久于人世。俗语云“盖棺论定”,吾不屑舞文弄墨之小儿,妄下断语,乱定是非,故将自己一生撮其要者,自述行状如下。

首先,吾志向远大,有霸王之气。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辈,或只愿偏安于一隅,或只见蝇头之小利,皆为碌碌之小人,实非成就大事者。吾与玄德煮酒论英雄之时,就曾立下誓言,要一一剿灭之,后果天遂人愿。北方遂定,鼎足始成。败者为寇,成者为王。以吾之成就,进位汉丞相,宜也。方今我心腹之患,三分只余其二。不能吞吴灭蜀,吾之憾也。

其次,吾求贤若渴,将士颇能用命。当初为讨伐贼臣董卓,吾发矫诏,树起招兵旗。忠勇之士,云集响应。乐进、李典、夏侯兄弟、曹氏兄弟先后效命麾下。后在兖州,吾又招贤纳士。自此,吾手下文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等,武有于禁、典韦及先期投奔的众武士,后又收得猛将许褚、杨奉部将徐晃、吕布部将张辽等。后逢张绣之变,幸得典韦以死相救。非典,吾死者数矣!

再次,吾处事果断,该出手时就出手。杀吕伯奢全家,虽然有失卤莽,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何况董贼遍发通缉令,见利忘义者卖友求荣,也未可知。若当断不断,恐反受其乱,不如先下手为强。文臣杨修,摇唇鼓舌,乱我军纪,扰我军心,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吾也必除之。顺我者未必昌,然逆我者必亡之。断不可效妇人之仁,持儒家之见也。

第四,吾以身作则,堪为军士典范。想当初吾于征战途中,曾颁下禁令:不得践踏已然成熟之麦田,否则杀无赦。然不自意胯下坐骑失控,逸入麦田之中。如此举动,何以服众?吾乃拔剑自刎以示谢罪。怎奈左右阻挠,方以割发代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故有“头发事小,代首事大”之说。割一次发,权当将自己斩首一次。如此,众将士焉有不服之理?

最后,吾文采斐然,有大男儿之气概。诗自“ *** ”以降,多矫揉造作、无病 *** 之作。既为堂堂八尺男儿,于诗中全然不见男儿坦荡之气,反多顾影自怜、唧唧我我之态。令人读之无味,效之无益。吾之诗篇,如《短歌行》《龟虽寿》等,虽不能谓开一代之诗风,亦一扫前人颓丧之气。屈平、渊明以外,自谓无人能及。如撰诗史,吾当居其中一席,此不妄也。

汉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撰

诸葛亮临终遗表

蜀建兴十二年(即公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引蜀兵三十四万,分五路而进,直指祁山。此即六出祁山,目标固在伐魏也。

魏主曹睿遣大将军司马懿统兵迎敌。魏蜀两军在渭水之滨,相持数月。久攻不克,诸葛亮忧劳成疾,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乃于是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手书遗表,以达后主刘禅。其表云——

臣统兵伐魏,六出祁山,与贼兵相持日久,久攻未克。近来偶感风寒,觉大不适。盖天意将亡我乎?吾料大去之期不远矣。出师未捷,身之将死,痛哉惜哉!

臣一介草民,蒙先主不弃,得明帝提携;委以重任,授以要柄;领司令调度,操生杀予夺;得逞卧龙腾飞之志,尽遂报国安民之心。虽死而此生无憾也。

臣所憾者,惟不能报先帝知遇之恩,成兴复汉室之大业也。想当初,先帝三顾茅庐,顶风冒雪,其求贤若渴之诚心,虽木人亦为之心动。亮敢不为之效命?虽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后值虢亭兵败,先主病危,乃于白帝城托臣以孤。其知人善任之明举,即石人亦为之垂泪。亮敢不效犬马之劳?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北方未定,大业未成,而臣将撒手西归,枉负先帝知遇之恩,愧对先主托孤之明。亮与先帝黄泉下相见,将何颜以对?此臣死有不甘者也。

北伐之举,屡遭动议;六出祁山,无功而还。此乃天不绝魏,时不我助。非亮有意逆天意而为之,实乃深恐先帝托付不效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亦足见臣未负先帝之托、未伤先帝之明也。

臣死之后,军中大事已尽委伯约(姜维),吾已有锦囊授彼,助其从祁山安全撤兵。一应善后事宜,多有交代。愿陛下稍安勿躁,以保贵体安康。

臣家有薄田,子弟衣食无忧。臣驱策于外,了无积蓄。臣死后,断不可使吾子弟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罪臣诸葛亮绝笔

写罢遗表,将一应事务安排妥当,诸葛亮于当晚薨于军中,寿五十四岁。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

2.《雨巷》

3.《再别康桥》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

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 《诗经•氓》*

2. 《离骚》(节选 )

3.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 《兰亭集序》

5. 《赤壁赋》

6. 《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

*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 《蜀道难》

2.《秋兴八首》(其一)

3.《咏怀古迹》(其三)

4.《登高》

*5.《琵琶行》(并序)

6.《寡人之于国也》

7.《劝学》

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

*10.《马嵬》(其二)

*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

*9.《望海潮•东南形胜》

*10.《雨霖铃•寒蝉凄切》

高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潜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苏洵《六国论》诗词曲(47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陶潜的《归园田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山居秋暝》高适的《燕歌行》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

需要的。

一、专升本大学语文每年的考题里,都会有古文名句默写。

二、虽然有古文默写的题目,知但是一般分值都会太高,如果你想在这种题目上获得满分的话,当然需要背诵古道文。如若你不在乎这点分数,那么你可以选择性地背诵一些重点名篇。

三、补充一下,关于背诵那些古文。一是,以前考过的名句内肯定不会再考了,但是这篇文章如果还有其它名句,也还是要背诵一下的。二是,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最起码里面的名句是要背诵一下的。三是,报一个辅导班的冲刺班,辅导机构会大概给你个背诵的范围,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总之,在分分必争的专升本考试中,这些可以不失分的题目最好还是难道,虽然背诵古文比较头疼,但是为了取容得好成绩,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

高博专插本

1.樊迟、仲弓问仁(《论语》)

2.《老子》二章(《老子》)

3.晏子对齐侯问(《左传》)

4.史伯对桓公问(《国语》)

5.大同(《礼记》)

6.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7.谏逐客书(秦-李斯)

8.过秦论(上)(西汉-贾谊)

9. 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

10.哀郢(《战国-屈原》)

11.古风(其十九)(唐-李白)

12.秋兴八首(其一、其四)(唐-杜甫))

13.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

14.哀江南赋序(北周-庾信)

15.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

16.蒹葭(《诗经》)

17.长恨歌(唐-白居易)

18.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19.沈园二首(宋-陆游)

20.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

21.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

22.正气歌并序(宋-文天祥)

2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样)

24.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25.赤壁赋(宋-苏轼)

这是《大学语文》的指定篇目

过秦论自考大学语文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一、秦(一)秦朝制度皇帝制度:史上第一位皇帝为秦始皇嬴政,皇帝制度瓦解了周朝的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太尉、御使大夫。而中国的第一位丞相则为李斯,与李斯相关的典故有焚书坑儒。修筑长城:为了避免北方匈奴的入侵,自战国时期以来就有诸侯国不断的修筑长城,而秦始皇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的长城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郡县制:秦始皇依次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家后,实现了全国统一,面对着空前广土众民的大帝国,秦始皇选择了郡县制度以加强统治。统一度量衡:度量衡为计量单位,度衡量长度,量衡量容量,衡则是衡量重量。统一货币、文字:货币统一为天圆地方的秦半两,而文字统一为小篆。经济制度: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实田”,要平民向政府据实登记所有田地,按亩纳税,在全国范围推行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地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常考典故秦朝是夭折的一个朝代,生命不长,战争不断,因此在秦朝有比较多的战役典故可以考察。而典故的考察方法大多为典故与人物的对应。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常考有陈胜名言如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天鹅)。起义口号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楚汉之争:刘邦——约法三章;韩信——背水一战;项羽——四面楚歌;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西汉(一)西汉制度汉朝存在时间较长,而制度也发生过改革,最主要的是汉武帝刘彻对制度的变更,因此在汉朝制度中要分为初期和中期两个时间点来学习。初期:刘邦在建汉初期,为巩固政权稳定民心,采取的制度主要有郡国并行、政治上无为而治、经济上休养生息、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则为举孝廉。中期:汉武帝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采取推恩令,瓦解诸侯力量;文化上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派出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外交上派出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西域的土产如苜蓿、葡萄、胡桃(核桃)、石榴、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各种毛织品、毛皮、良马、骆驼、狮子、鸵鸟等陆续传入中国。设立西域都护府,所谓西域指现新疆地域。(二)西汉典故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其中司马相如和杨雄为西汉,班固和张衡为东汉。司马相如主要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代表作有《两都赋》,张衡代表作有《二京赋》《归田赋》。贾谊——《过秦论》飞将军李广: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中的飞将则指李广。司马迁修《史记》:《史记》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 文学常识训练题 文学常识训练题 (总分36分,每小题3分,30分钟完成) 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辨析题: 1.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虎符》《北京人》等。 B.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C.“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儒家诗论把“风雅”列为“诗经六义”的两类。 D.雨果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幻灭》《九三年》等。 2.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离骚》—屈原—春秋 《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 B.《喻世明言》—冯梦龙—明朝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挪威 C.《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 《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D.《长生殿》—孔尚任—清代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体名称,宋元以后有时将词、曲也称为乐府。D.与汤显祖生活年代基本相同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很多,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伪君子》等。 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曹禺、夏衍、田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日出》《上海屋檐下》《关汉卿》。 B.艾青、李季、臧克家三位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分别是《王贵与李香香》《有的人》《大堰河—我的保姆》。 C.《荔枝蜜》《小桔灯》《雄关赋》分别是著名作家杨朔、冰心、竣青的作品 D.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著名的小说。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大海》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巴尔扎克的葬词》的作者是福楼拜。 B.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 *** ”并称,“风”指《诗经》,“骚”指《离骚》。 C.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奥赛罗》和《李尔王》是其四大悲剧中的两部。 D.著名作家冰心、丁玲的代表作分别是《繁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散文《左传》《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其中“传”字与《史记》中“列传”的“传”字意思不同。 B.到宋代,词发展到极盛时期,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开阔了意境,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辛弃疾、张孝祥均为豪放派词人。 C.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语言艺术大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京味”十足的市民生活,如小说《骆驼样子》,剧本《四世同堂》等。 D.《门槛》《哈姆雷特》《丑小鸭》《麦琪的礼物》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屠格涅夫、英国的莎士比亚、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欧·亨利。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代作家,常因地位相当、风格相近或是关系密切而被合称。如李白、杜甫合称“李杜”,杜牧、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元稹、白居易合称“元白”,韩愈、柳宗元合称“韩柳”。 B.“传奇”一名两见于中国文学史:唐宋传奇指的是文言短篇小说,明清传奇则指唱昆腔的南戏。 C.世界文学史上有两部著名的《唐璜》,一是法国莫里哀的长诗,一是英国拜伦的戏剧。 D.法国有两个“仲马”:一是大仲马,著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是小仲马,著有《茶花女》。 8.下列有关作家或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阿·托尔斯泰是苏联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三部曲《苦难的历程》包括《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B.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长篇小说《吉檀迦利》是获奖作品。 C.果戈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讽刺喜剧《死魂灵》和长篇小说《钦差大臣》。 D.《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渔夫的故事》是《天方夜谭》中的故事,该书是古代 *** 民间故事集。 9.下面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明清三代,小说创作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B.《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其中《史记》和《资治通鉴》的体例不同。 C.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欧·亨利、海明威都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他们都是美国进步文学的杰出代表。 D.鸣凤和 *** 凤分别是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她们都是黑暗社会里封建大家庭中的牺牲品,她们的死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黑暗势力对年轻一代的摧残。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 2.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 1《诗经 》西周 春秋 三百零五篇 风 雅 颂 国风·魏风 表现手法 比 2四言 3屈原 4楚辞 5诗经 楚辞 6《七发》 7司马相如 8《史记》 9《史记》 司马迁 10《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壁 11《古诗十九首》 12曹操 、曹丕、曹植 13田园诗 14《文心雕龙》 《诗品》 15唐诗 宋词 16李白 杜甫 李商隐 杜牧 李白 17《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18 白居易 《长恨歌》 《琵琶行》 19李清照 李煜 苏轼 辛弃疾 20柳宗元 韩愈 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21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辙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22关汉卿 《窦娥冤》《单刀会》 马致远 王实甫 白仁朴 23《三国演义》 24《三国演义》 《红楼梦》 《西游记》 《金瓶梅》 25《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26蒲松龄 《聊斋志异》 27《儒林外史》 《红楼梦》 28鲁迅 《狂人日记》 29胡适 《尝试集》 3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1徐迟 《歌德巴赫猜想》 32《子夜》 33白莽作 34国风 离骚 35《大学》 《中庸》 《论语》《孟子》《大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6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37礼、乐、射、御、书、数 38《论语》 39《孟子·劝学》 40蒲松龄 《 使至塞上》 3. 请问大学语文填空题 1.离骚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3.道德经4.胡适的《尝试集》 鲁迅的《狂人日记》5.明,清之际的张岱可谓是一位小品文集大成者.他吸收了晚明诸家特别是「公安派」和「竟陵派」的长处,矫正了小品文在发展过程中的流弊,以深厚救浅薄6.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听说“双溪”那地方的春色还很美,我也想划只小舟去看看。 但又当心“双溪”这地方勾勒起我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那种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我这内心许许多多的忧伤情愁。这句是作者李清照为重回“双溪”这个地方勾忆起自已的一丝丝乡愁而作。 有人理解为乡愁,有人理解为"遗憾的青春,灰暗的童年。怎耐的过今天的失落"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但是毕竟是作者的心境,我们只可意会,武陵春7.巴尔扎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 生于图尔一资产者家庭。学过法律。 1819至1829年是他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他练习写作和了解社会。1829年发表《舒昂党人》,这是总称为《人间喜剧》(1829-1848)的第一部作品。 《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通过96部(原定写137部)篇幅不等的小说,两千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的生活画卷。《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为主体,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 作者采用分类编排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众多小说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座规模空前的宏伟纪念碑。巴尔扎克是法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巴尔扎克很高的评价,认为《人间喜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8.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因此也可以说是“唐二家,宋六家”。 4. 急需30个文学常识题,要原创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 1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组无名氏的短诗,它是对乐府民歌的发展,标志着五言诗技巧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20、汉末建安时期,一批文人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人们称为“ 建安风骨”。 2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 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2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 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2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2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2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3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3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30、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5. 大学语文的答题技巧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命题是自学考试的核心,是实现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专业标准的关键.对考生而言,首先就要了解命题的原则与要求、题型、试卷的难易等等相关考试信息.在些基础上把握考试重难点,确定考试对策,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总复习前,最关键的就是明白《大学语文》考什么,围绕目标才能针对性制定复习策略.依据大纲,《大学语文(本、专)》题型共有五种类型:即单项选择(20分),多项选择(10分)、词语解释(10分)、简析题(30分)、作文(30分).可见,复习的重点可放在作文和简析题上,这两项分数的高低,关系到考试的成败,但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考生如有可能应取得历次考试试卷.这既可熟悉题型,了解试题难易度,又可作为自测、练习之用,找出差距,尽快补缺补漏.由于自学考试试题大都来源于试题库,试题一般都覆盖到考试大纲的各章,题量也比较大.根据考试经验,历次考试的试题,大都出自试题库或者与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考生了解试题库的题型,可以大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熟悉题型.寻找策略.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复习时了解考试题型,并辅之以有效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收到最好的效果.1.单项选择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A、铺垫反托B、对比反托C、侧面烘托D、象征暗示(答案:C)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2.多项选择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3.词语解释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4.简析题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共考5题,第36、39题是古文片断(庄子的《秋水》和郧道元《三峡》);第37题是古典小说片断(《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第38题是现代文片断(《刁槛》);第40题是古体诗(李白《度荆门送别》),考试内容相当全面,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都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5.作文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 6. 一些语文文学常识题 1。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订甫斥晃俪浩筹彤船廓;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祥子一开始是个比较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2。绝望岛 3。“鹦鹉螺”号 4。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 太多了,不好说 5。余秋雨, 山居笔记 6。煮酒论英雄 曹操 刘备 7. 文学常识题有哪些 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 . .. 17. 史学双璧:史记 资治通鉴 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 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21. 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 22. 三代:夏 商 周 23. 《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 商汤 周公 25. 三山:蓬莱 方丈 瀛洲 26. 三教:儒 释 道 27. 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 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28.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31. 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2. 三辅:左冯翊 右扶风 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 榜眼 探花 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冯梦龙) 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39.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40. 郭沫若 “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 湘果 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 “激流”三部曲:家 春 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 第。

文学是我的爱好,一下几篇个人认为是中国文学里面的代表作品,非常经典。楚辞屈原:《离骚》汉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欧阳修《醉翁亭记》 诸葛亮《出师表》 陶渊明《桃花源记》王羲之《兰亭集序》韩愈《马说》彭端淑 《为学》《赤壁赋》 苏 轼 《阿房宫赋》 《蒹葭》《关关雎鸠》汉乐府《饶歌》诗经《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古文(10篇) (高中语文要背诵的,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 《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屈原列传》(节选:“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 李 密 《滕王阁序》(节选:“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 王 勃 《师 说》 韩 愈 《阿房宫赋》 杜 牧 《六国论》 苏 洵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前赤壁赋》 苏 轼 我个人认为还很经典的有:《过秦论》(贾谊)《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欧阳修《醉翁亭记》诸葛亮《出师表》陶渊明《桃花源记》韩愈《马说》《祭十二郎文》柳宗元《小石潭记》《捕蛇者说》吴均《给朱元思书》王羲之《兰亭集序》姚鼐《登泰山记》苏轼《石钟山记汉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朱熹《朱子家训》《左转》: 《曹刿论战》偶自己会背只有三分之一,汗。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垓下之围

原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翻译: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

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

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悲剧性英雄形象,并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展现了秦汉之际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

文章写了四件事。—是项羽已穷途末落,已被汉军重重围住;兵少食尽,战士厌战,四面楚歌。二是项羽把战败归咎于“时不利”、“天之亡我”、“骓不逝”,却没看到自己致命的败因——狂妄、轻敌。

三是作者重点写项羽突围,尽显英雄本色。渡河之后楚军一百余人,最后仅二十八人,与当时重围的五千汉军相比可说是九牛一毛。四是项王不肯回江东重旌旗鼓。

他对亭长之言,反映了项羽的自愧,无颜回江东。到底回江东是成是败,作者未加评定。但杜牧太乐观了,他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垓下之围

大学语文垓下之围原文翻译如下: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

2012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单项选择题第5题

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

A.四面楚歌

B.东城快战

C.拒渡乌江

D.慷慨自刎

正确答案: A

校答案解析: 《垓下之围》描绘了三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一样的特征:

(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3)乌江自刎:揭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参见教材P67。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垓下之围全文翻译: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项羽连夜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侍卫也都哭了,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

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

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扩展资料:

《垓下之围》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作者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

作者还善于在历史事实进行艺术加工,写出了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如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悲剧性英雄形象,并在各种矛盾冲突中,展现了秦汉之际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

文章写了四件事。—是项羽已穷途末落,已被汉军重重围住;兵少食尽,战士厌战,四面楚歌。二是项羽把战败归咎于“时不利”、“天之亡我”、“骓不逝”,却没看到自己致命的败因——狂妄、轻敌。三是作者重点写项羽突围,尽显英雄本色。

渡河之后楚军一百余人,最后仅二十八人,与当时重围的五千汉军相比可说是九牛一毛。四是项王不肯回江东重旌旗鼓。他对亭长之言,反映了项羽的自愧,无颜回江东。到底回江东是成是败,作者未加评定。但杜牧太乐观了,他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垓下之围》自《项羽本纪》的最后一部分。司马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其中最主要的是选择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场面),具体描述项羽既是一位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更是一位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悲剧英雄。霸王别姬时,项羽被围垓下,四面楚歌,表现出项羽英雄末路、情深无奈的侠骨柔肠。东城突围中,项羽虽兵剩无几,却能连斩数将,展露了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的勇猛英姿。

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展现了他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这三个场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本篇还巧于构思,善于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杂乱之感。作者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成趣。

突围快战,高潮迭起,情节连接紧密,过渡自然,结构浑成,气势磅礴。 篇末的“太史公曰”,热情歌颂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批评了他自矜武力以经营天下的错误,对他的失败给予了惋惜与同情。作者的评价公允深刻,而且寓有作者的身世感,使项羽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具备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本篇在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最主要的是选择最能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他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展开具体的描述,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的命运与人物的性格特征。

《垓下之围》主要写了三个事件:垓下绝唱、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当项羽大军被围垓下,军情何等急迫!作者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唯有如此描写,才能表现出项羽一腔怒愤与英雄失路托身无所的悲情。

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赌注似地为部下表演“快战”,斩将搴旗,再现当年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英姿,然而描写已多是突出其徒有匹夫之勇而胸无良谋的特征了。

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宁死不辱,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却又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至于以自己的坐骑赠亭长,将自己的首级送故人,则进一步突出了他慷慨豪爽重义气的风度。

项羽,是一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刚愎自用,才会失了江山,最后落得乌江边上自刎。也有的人欣赏他的豪情,宁死不肯过江东。

项羽,是我难得欣赏的古人之一。喜欢他的豪气和侠义。试问:如果,不是他对刘邦绝对的信任,又怎么会有机会给刘邦的暗渡陈仓?当时,项羽已算是夺下秦朝的天下,当时,若是他听范增的话,杀了刘邦,又怎会有后来的刘邦?项羽就是项羽,他为人爽直,暗箭伤人是他所不屑的。

虞姬,是项羽的唯一,也是他的挚爱。到后来,虞姬在项羽的帐内,听到四面楚歌,以为已经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为了不拖累项羽,自刎于帐内。作为霸王,他绝不会让自己深爱的女人为他而死。可历史总是残酷的,就算当时能杀出重围,双双到乌江边上,必也会双双殉情。虞姬又怎么割舍得对项羽得情和一份承诺?

有人说虞姬是幸福的女人,因为项羽不是皇,所以,她不用与后宫三千争宠,不会在年老色衰之际感叹“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但是,不会的,因为,项羽是当不上皇帝的,就算他现在登上了皇位,以他的秉性,必然不会怀疑他的臣子会有作乱之心,万一乱臣贼子在外皇袍加身,他想来也是不信,必定会稀里糊涂的丢了皇位。错就错在他不应该生在乱世。

最后一幕,就好像放电影那样清晰。项羽的乌骓马被擒住,忠心如它,不甘事二主,跃入乌江。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上,喷薄而出的鲜血映红了乌江。至今似乎还能听见项羽苍凉的唱道:时不利于兮,骓不失,骓不失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定格在那一刻。“时不利于兮……”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秦晋郩之战
  •   大学语文自考重点秦晋殽之战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过秦论
  •   过秦论自考大学语文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垓下之围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