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发布时间: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发布时间: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高纲183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725 物流规划南京财经大学编(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物流规划》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和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自学考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在工作中运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的决策水平和管理绩效,提高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物流规划》课程设置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2.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包括概念、特征、分类、模型及规律;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先进的物流系统理念,侧重于规划、分析、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期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方法的应用效率;4. 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定量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包括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模式、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物流系统决策方法、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等内容。本课程的学习难点是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综合评价方法、物流系统决策模型等内容。Ⅱ 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领会(Ⅱ):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及外延,理解相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物流系统设计和规划等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对某一特定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业务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知识和模型,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 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理解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掌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原则;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一、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的特征三、物流系统的模式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一、物流系统的要素二、物流系统的要素集成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一、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含义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三、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第四节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1.识记:系统、物流系统;2.领会:系统分类、物流系统分类、效益背反、系统的一般模式、物流系统的模式;3.简单应用:系统的基本特征、物流系统的特点;(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功能要素、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要素、物流要素集成动机;(三)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1.识记:物流系统规划、系统总成本、物流系统设计;2.领会: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区别、系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显性物流成本、隐性物流成本;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与阶段1.领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类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三个层面;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阶段。第二章 物流系统分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及一般步骤;掌握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和物流系统目标设置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掌握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和分析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问题识别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一、物流系统的目标设置二、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作用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四、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二、解释结构模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识别1.识记:SWOT分析、企业环境、宏观环境、物流体系环境、SWOT分析、5W1H法;2.领会: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目标;3.简单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物流系统分析表、决定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物流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二)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1.识记:营运目标、基本目标、5S目标、3S1L目标、7R目标、SMART原则、系统目标的完备性、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物流系统战略优势、目标集聚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目标树、问题树;2.领会: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物流系统目标的层次性、物流系统战略类型、战略目标分析的工作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物流系统目标冲突和处理方法、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内容、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意义、物流系统的战略目标分析;(三)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1.识记:结构、结构模型、多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2.领会:ISM方法的建模步骤;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影响物流企业联盟伙伴组合的因素分析。第三章 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节点的类型、作用和功能;掌握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和主要方法;掌握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步骤和主要内容;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和配送中心区域规划的方法;掌握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物流中心规划的目的、设计原则。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一、物流节点的概述二、物流节点的类型三、物流节点的功能第二节 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一、物流节点选址规划概述二、单物流节点选址三、多物流节点选址第三节 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一、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二、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第四节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一、配送中心规划概述二、配送中心的分类和功能三、配送中心的区域规划第五节 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一、物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二、物流中心的功能设定三、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节点的类型和功能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系统结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2.领会:物流的过程、广义的物流节点、狭义的物流节点、物流节点的类型、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的作用、物流节点的功能4.综合应用: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的区别、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二)物流节点的选址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选址、计算机辅助节点设计技术;2.领会:物流节点选址问题分类、常用的单节点选址方法、多物流节点选址方法;3.简单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原则、物流节点选址步骤、欧几里得选址方法、直角选址方法、加权因素选址法;4.综合应用:物流节点选址因素;(三)物流节点布局规划1.领会: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目的、物流节点选址、物流节点布局;2.简单应用: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原则、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步骤、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的内容;(四)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领会: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分类 ;2.简单应用:配送中心内部工作区域、配送中心区域规划步骤;3.综合应用:配送中心的功能(五)物流中心规划设计1.识记:集货中心、送货中心、转运中心、加工中心、物流控制中心;2.领会:物流中心的类型、物流据点的数目与规模;3.简单应用:物流中心的地位、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的规划涉及的因素、物流中心的筹建;4.综合应用:物流中心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物流中心设施规划的目的;第四章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的概念、功能、作用;掌握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了解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和线路组合要素;掌握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和方法;了解和掌握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和线路规划设计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线路概述一、物流系统的线路二、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三、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四、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第二节 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一、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二、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三、物流系统线路要素第三节 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一、运输线路选择的依据二、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第四节 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一、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线路概述1.领会:物流线路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线路的功能、物流系统线路的作用、物流线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二)物流线路的运输方式1.识记:管道运输、航空运输、流向、流体、流程、流效;2.领会:物流线路的单一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联运方式、3.简单应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物流线路的组合运输、物流系统线路要素;(三)物流系统线路的选择1.简单应用: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运输线路选择的原则、运输线路选择的方法;2.综合应用:最短线路法、Dijkstra法应用、运输问题模型、旅行推销员(TSP)模型应用;(四)物流系统线路规划设计1.领会:运输合理化、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标准和内容2.简单应用:物流线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运输合理化设计的“五要素”、 运输系规划设计的内容;第五章 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熟悉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了解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原则、内容和方法;掌握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区域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网络概述一、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二、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第二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一、单核心节点结构二、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三、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四、多核心节点结构第三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一、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三、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第四节 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一、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二、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三、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第五节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二、规划总体框架三、区域物流系统设计四、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网络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网络、物流网络结构;2.领会:区域物流网络、服务经营网络、物流系统网络的内涵;3.简单应用:服务经营网络的作用、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二)物流系统网络的结构类型1.识记:单核心节点结构、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2.领会:双核心节点交互结构与双核心节点单向结构的区别、多核心节点结构;(三)物流系统网络的规划设计1.识记:物流网络规划设计、德尔菲法、解析方法、启发式方法;2.领会: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节点和线路的相互关系;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内容、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步骤;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方法;(四)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设计1.识记:有效性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职权、协调原则、功能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虚拟化物流网络组织、狭义自营组织、内部交易组织、内部外包组织、业务外购组织、战术外包组织、战略外包组织;2.领会:合理管理幅度原则、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流程一体化物流网络组织;3.简单应用:物流网络的内部组织设计、物流网络的整体组织设计;4.综合应用:物流网络组织设计的原则;(五)区域物流系统规划1.识记:物流节点、物流园功能规划设计2.领会:物流网络规划、区域物流系统规划方法、区域货运模型、价值-重量模型、时间分布模型、模式分担模型、货物-车辆模型、网络分配模型;3.简单应用:区域物流系统设计、节点选址模型、节点类型、物流园区内部规划设计、物流园区微观仿真评价内容、物流园区经济分析评价内容;第六章 物流系统的模型与仿真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掌握层次分析法及在物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掌握系统仿真的概念及物流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了解物流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一、物流系统仿真概述二、系统仿真的特点三、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四、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第三节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蒙特卡罗方法二、系统动力学方法三、物流系统的分析与仿真案例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和原则1.识记:物流系统分析;2.领会: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二)物流系统的仿真基础1.识记:仿真、系统仿真;2.领会:现代仿真的概念和框架;3.简单应用:系统仿真要素、系统仿真的特点、系统仿真的实质、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4.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的步骤、仿真模型的运用、系统仿真的作用;(三)离散事件系统仿真1.识记:蒙特卡罗方法、系统动力学;2.简单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蒙特卡罗方法的逻辑流程、系统动力学的表示方法、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3.综合应用: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应用第七章 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评价的概念及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掌握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指标组成;掌握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熟悉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熟悉和了解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一、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二、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第三节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一、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二、因子分析方法三、主成分分析方法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五、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六、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评价概述1.识记:物流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目标和任务、物流系统评价的指导思想、综合评价的思想原则;(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1.领会:系统评价;2.简单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组成、选择确定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3.综合应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1.识记:因子分析、因子载荷、共性方差、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2.领会:因子分析方法的作用、因子分析法的目的和任务、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参数的经济含义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三种性质指标、碎石图;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因子分析法的特征、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步骤、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因子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应用数据包络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4.综合应用:因子分析法在TPL企业评价中的应用、数据包络在TPL运作效率评价中的应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应遵循的原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八章 物流系统决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及决策类型;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熟悉物流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掌握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标准;掌握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和常用决策准则;掌握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的损益期望准则、决策树法和效用概率决策法等常用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物流系统决策概述一、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二、物流系统决策的类型三、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决策一、传统决策方法二、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三、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第三节 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一、平均准则二、乐观准则三、悲观准则四、折中准则五、后悔准则六、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第四节 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一、 损益期望准则二、 决策树法三、 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四、 效用概率决策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物流系统决策概述1.识记: 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中枢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2.领会:物流决策的概念;物流系统决策的分类;3.简单应用:决策过程、物流系统决策的要素、企业物流的战略决策目标和内容;物流系统决策的体制;4.综合应用:决策基本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模型;(二)第三方物流决策1.领会:企业采用传统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2.简单应用: Ballow 开发的决策标准、第三方物流决策标准应考虑到Ballow决策标准的缺陷;3.综合应用:如何判断物流子系统是否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三)非确定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平均准则、后悔值准则;2.领会: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3.简单应用:非确定型决策准则的比较;4.综合应用:平均准则、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后悔值准则的应用;(四)风险型物流系统决策1.识记:损益期望值;决策树法、灵敏度分析、效用、效用曲线、2.领会:风险决策的假设条件、不同标准的风险决策方法适用场合、决策树的构成;3.简单应用:决策树法的步骤、风险决策的灵敏度分析步骤、效用曲线的类型、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步骤;4.综合应用:损益期望准则的应用、决策树的应用、效用概率决策方法的应用;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物流规划》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给出了学习的主线,覆盖了该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该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均有明确体现。三、关于自学教材使用教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本课程的应用性很强,考生应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领会基本概念的同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或解决实际问题。本大纲为考生提供了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便于考生阅读自学。同时,建议考生通过网络、各类期刊、书籍等,浏览物流运作管理的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物流规划》是一个还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课程,其内容许多人在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着,考生应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在学习中,请注意以下事项:1. 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先认真了解本自学考试大纲对该章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做到在学习时心中有数。2. 务必重视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要下足够的功夫,反复思考,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了解。并注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并能运用适当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3.注意阅读参考资料,我们建议考生通过很多地阅读参考资料如网络资料、期刊文章、书籍及自身的实践,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学会选择和阅读参考资料,也是提高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1、 要熟知考试大纲对本课程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准确理解对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认知层次和考核要求,并在辅导过程中帮助考生掌握这些要求,不要随意增删内容和提高或降低要求。2. 要结合典型例题,结合大纲中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不同层次的知识点的要求,在相关章节中都要注意引用案例,帮助考生真正达到考核要求,并培养良好的学风,提高自学能力。不要猜题、押题。3. 要使考生认识到辅导课只能起到“领进门”的作用,听懂不等于真懂,关键还在于自己练习,应要求考生课后抓紧复习,认真阅读。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考核方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 重心法是单设施选址最为常用的求解方法,它的选址决策依据主要是( )。A.设施到各节点的距离B.运输总量C.运输成本D.运输时间2. 建立物流系统的依据和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的出发点是( )。A.系统目标B.系统环境C.系统构成要素D.系统分析人员二、多项选择题(略)三、判断题1. 对分离的、单个起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选择问题,最简单和最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2. 越是高层,越是关键的决策,往往是风险型决策。四、名词解释1. 物流系统网络2. 决策树法五、简答题1. 简述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2. 简述主成分分析法的特征。六、论述题1. 论述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2. 论述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物流师考试需掌握 一、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组成要素和设计的影响因素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性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 1、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各物流要素按一定比例合理组合、组织结构合理); 2、各要素之间的交换价值可以促进系统整体工作的绩效; 3、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或设计,而关键在于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人力资源、资金要素、功能要素; 4、物流设施; 5、物流设备; 6、组织与管理; 7、物流信息系统; 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 1、物流服务需求; 2、行业竞争力; 3、地区市场差异; 4、物流技术发展; 5、流通渠道结构; 6、经济发展。 二、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过程内容一般包括: 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 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 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 4、仓储系统; 5、运输管理; 6、运营管理; 7、管理组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 1、战略层面(长期,超过一年,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运输方式的选择;制定采购政策;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订单选择); 2、策略层面;中期,短于一年,库存定位、物流节点内部布局;物流节点的功能;物流作业流程;设施设备选择; 3、运作层面:短期、每天、每小时,发出订单时间;确定补货时间;确定发货程序。节点的基本概念 *** 物流网络是物流活动的载体,其结构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和执行停顿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线路与节点相互联系、相互配置,他们的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 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线路上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输,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都是在物流节点上完成的。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功能配置。 节点的功能和作用 1、物流处理功能; 2、衔接功能(衔接作用表现在:A、通过物流节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起来,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集疏运输与干线运输以及干线运输与干线运输的衔接;B、通过物流节点将运输、仓储、加工、搬运、包装等物流功能联系起来,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 3、信息功能; 4、管理功能节点的分类 (1)转运型物流节点; (2)配送中心; (3)物流中心; (4)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 (表格) 比较项目 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功能 较单一 单一或全面 规模 较大 可大可小 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配送中心下游 物流中心上游 物流特点 少品种、大批量、少供应商 多品种、小批量、多供应商 三、物流系统要素集成的主要过程物流要素集成的过程: 1、调查和发掘物流服务需求商的物流服务需求; 2、查定现有资源; 3、确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资源; 4、根据需要设计和规划物流集成方案。物流要素集成的主要措施: 1、利用基础设施(物流节点):物流活动的集成; 2、配置物流资源:物流业务的集成; 3、业务流程再造:物流环节集成; 4、信息技术:综合集成,业务流程集成; 5、管理制度:综合集成。 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 1、良好的服务性; 2、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 3、强大的信息功能; 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 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 五、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式 1、最小总成本策略(是寻求最低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的组合); 2、顾客服务策略(决策的考虑依据是由成本面移转至变动成本的组合); 3、利润策略(各物流子系统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4、竞争优势策略(一种防止主要客户被竞争者夺走为目的的物流管理政策) 六、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工作及策略目标 1、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 2、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 3、需求资料的分析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 1、基本营运资料; 2、运输状况资料; 3、仓库状况资料; 4、货物特性资料; 5、物流营销状况; 6、供应商及用户资料; 7、配送地点与分布。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企业营运策略、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商品品类数量的变动趋势、物流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增值功能的需求 需求资料的分析:需求因素可分确定性需求因素、政策性需求因素 物流系统定位与策略功能制定,物流系统规划主要的策略考虑因素包括: 1、物流渠道架构策略; 2、位置网络策略; 3、顾客服务水准策略; 4、系统整合策略 计划执行目标: 1、降低物流成本; 2、降低库存水准; 3、提高顾客服务水准; 4、缩短物流作业周期; 5、整合上下游渠道环境; 6、支持零售渠道据点; 7、降低物流系统作业错误率; 8、提升物流服务竞争力; 9、集货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10、迅速掌握营销分配信息。 七、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系统规划是一个递归式的分析逻辑。 1、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定量化的分析、定性化的分析); 2、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 3、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4、设施需求规划与选用; 5、信息系统规划定量化分析: 1、品类与数量分析; 2、货物特性分析; 3、需求变动预测分析; 4、储运单位与数量分析; 定性化分析: 1、作业时序分析; 2、人力需求分析; 3、作业流程分析; 4、作业功能需求分析; 5、事务流程分析; 6、运输线路分析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 1、物流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2、商品品类与数量分析; 3、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4、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 1、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 2、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 3、自动化程度的规划。 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1、容器设施; 2、储存设备; 3、订单拣取设备; 4、物料搬运设备; 5、流通加工设备; 6、物流外围配合设备。 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1、基本原则(合理化、简单化、机械化); 2、物流中心作业区域的需求功能规划; 3、仓储区域的储运量规划(周转率估计法、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 4、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 5、物流量平衡分析。 八、配送中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配送中心是指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配货、配送、信息的场所或经营主体。 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收验货、搬运、储存、装卸、分拣、配货、送货、信息处理以及与供应商、零售商的连接。 1、要普查物流的对象; 2、对物流量的分析及预测; 3、对物流信息处理情况的调查; 4、对物流配送作业内容的调查; 5、入出货条件; 6、商品保管形态的研究;A类,托盘、叉车、库内直接堆放;B类,立体货架;C类,重力式货架 规划方法: 1、保管库存规则(库存商品配置的规则、库存编号寻址系统); 2、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3、配送中心的设计程序; 4、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 库存商品的配置,可根据IQ曲线方便地进行规划 纵轴表示商品数量Q、横轴表示种类数I,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定义为:A组,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装载在托盘上;B组,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盘式货架;C组,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货架;D组,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为单位的小型货架。 库存编号寻址系统对商品库存区域的所有位置,编上类似门牌号码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给进出仓发指令。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1、考虑方法,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的根本依据是:仓库投产后,每单位出库商品的库存维持费用(即保管费用),因此,必须设计规模适当的物流设施。2、发运量预测值与库存方针的确定,发运量的预测应以配送中心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为95%,C类为90%.3、保管效率与库存周转率,一般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保管效率高,储存效率与堆垛方式由很大关系,要把提高配送中心储存效率、减少单位商品的库存维持费、加快库存周转率、讲求经济效益的库存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配送中心设计程序: 1、物流量的调研分析; 2、物流量的预测(开设时、3年后、6年后); 3、物流功能的调研、物流系统的调研、情报系统的调研、选址; 4、系统设计概要方案; 5、系统基本设计; 6、系统扩大初步设计(含机械); 7、系统详细设计、建筑技术设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投资计算。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功能调查计划、选址条件调查计划、物流系统调查计划、信息系统调查计划 物流功能调查计划: A、商品 1、 经营商品:保管品种、经营品种 2、 出货对象:位置(时间距离)、量、配送单位、配送方法 3、 入货单位:位置(时间距离)、量、运输单位、方法、频率 4、 经营情况:特性分类分析(1)、搬运特点:大小、重量、形状等(2)、价值特点:IQ(品种、出货量)的周转率ABC分析超高速周转高速周转中速周转低周转 5、 保管配货:以托盘为单位、以箱为单位、以件为单位B、服务水平 1、 订货?配送频率:每日、每周2次 2、 配送单位:箱、件3、 要货时间:当日、隔日、隔二日4、 配送对象:商店、其他物流据点5、 其他C、有关法规 交通运输法、仓库业法等 九、配送中心总体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是在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模的确定(A、预测物流量,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B、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C、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D、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2、选址原则:(配送中心一般都选址在环状公路与干线公路或铁路的交汇点附近) 3、配送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行使、分门出入”的原则); 4、作业站台与停车场地(配送中心常采用与车厢抱垫板等高的站台,车位数的确定与商品的吞吐量适应)配送中心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烟感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器材、自动喷淋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熟悉 一、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要素组成、系统要素在三维空间上具有各自存在的坐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排列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系统结构的规定性(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决定功能的全面性 系统结构质的规定性(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功能的深入性 2、竞争与协同(说明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系统要素间的竞争表现在:目标、产权、运作 系统要素间的协同:调整要素间的目标、协调元素的产权关系、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二、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涵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的内在表现形式。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功效,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是系统要素的时空排列、相互联系的外在表现。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能改变功能。 三、物流系统的功能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包装、信息 四、物流节点的选址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征、物流费用、服务水平); 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 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ABC) 选址原则: 1、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 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5、支持产业发展需要; 6、符合区域物流特点; 7、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 8、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9、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选址步骤: 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2、收集整理资料; 3、地址筛选; 4、定量分析; 5、结果评价; 6、检验; 五、物流策略及规划运作物流策略是拟订物流系统的目标与相关的物流活动方针,以整合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减少部门间的冲突,并对有限的资源作最有效的运用,而达成企业最终的目标。 较重要的物流策略包括: 1、物流系统的重要度; 2、物流系统的定位; 3、顾客服务水准等。物流规划是物流策略的细节陈述。 物流计划的内容: 1、物流系统范围与组织层级的具体化; 2、各物流子系统的目标即政策的制定; 3、所需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物流策略规划的变数 四个 环境、组织、竞争者、顾客 物流策略规划:物流配送策略规划、物流供给策略规划、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提高生产效率策略规划、国际物流策略。 物流配送策略规划:顾客因素、通路因素(涉及到厂商及其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中间商)、货物因素、物流管理因素(是指将货物运送至市场及其相关的成本) 供给策略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 配送策略组合了公司的配送系统及配送通路两方面。 供给策略规划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供给策略可使货物流动中断的风险降至最低。 供给策略有两项可行方案:透过公开市场交易、透过向后整合的方式。 国际物流策略:必须考虑三个特定的物流策略, 1、如何供应地区市场; 2、如何生产; 3、如何选择特定国家从事制造设备的生产。 全球性物流策略的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分工、物流效率及生产策略、政府的影响、财务因素和公司环境等。 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 1、及时化系统与快速反应系统; 2、先进科技的应用; 3、条码的应用; 4、有效顾客反应系统。 提高资产生产力的物流策略:直接由工厂送货的策略、有效使用物流设备的策略、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或合同制物流公司或物流业务外包的策略。 六、EIQ分析订单品类数量分析手法(EIQ)进行物流系统的系统规划,从客户定单的品类、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征的分析。E(订货件数order entry)、I(货品种类item)、Q(数量quantity),是物流特性的关键因素,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因素,来研究物流系统的特征,以进行基本的规划。 其步骤: 1、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2、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3、能够检讨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设备及其运用系统; 4、能够选择物流设备; 5、能够作模拟分析; 6、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 7、EIQ统计分析; 8、图表数据分析(量化资料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利用EIQ对物流系统加以分析后,可归纳出如下特征:订单内容、订货特性、接单特性、配送中心特性、EIQ特性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订单量(EQ)分析,主要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况,可用于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订单品类数(EN)分析, 单张订单出货品类数的分析品类数量分析(IQ):主要了解各类货物出货量的分布情况,分析货物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仓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品类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类出货次数的分析。 七、配送中心建设的项目立项项目立项必须经过:明确目标、决定系统范围、研究经济与技术可行性、编制实施计划、研究整个物流系统的过程。 1、新建一个配送中心,必然有其动因(容量不足、扩大市场占有率、据点分散、设备陈旧、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环境变化); 2、配送中心是一个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它具有流通行销、仓储保管、拣选分类、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3、要切实研究新建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4、投资计划的确定(应从物流成本的角度来确定配送中心的投资规模是否合理。)。配送中心内部物流作业:进货、储存、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配送作业。 八、配送中心的货架系统为提高货架储存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有3种思路: 1、加大货架的进深(双进深货架、多进深货架、驶入式货架、高密度流动货架又叫重力货架); 2、减少货架间通道的数量(移动式货架,C类); 3、减少通道的宽度、增加货架的高度(采用窄巷道或超窄巷道货架、采用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包括几个部分:高层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周围出入搬运系统、管理控制系统 优化的途径: 1、应按不同类型的商品,采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形式,实行多样化储存; 2、应能适应、方便、有利于拣选作业; 3、应能促进配送服务质量; 4、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用地; 5、应结合国情,选用简单实惠的存储和存取搬运设施:结构精炼,操作养护方便,价格较低,易于购办。 6、应运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WMS)软件。普通托盘货架又称可挑选性货架。要提高储存密度必须把货架、走道、叉车结合考虑。 托盘尺寸ISO规定800*1100,商品高度为1200,连同托盘厚度,托盘荷载整体尺寸800*110*1300九。配送中心的拣选系统拣选是按客户订货单需求,把各类商品拣集在一起,以供配送。 拣选作业五要素:拣货单位(托盘拣货、成箱拣货、单品拣货)、拣货方式(订单别拣取、批次别拣取)、拣货策略(缩短接受定单的时间、缩短拣货信息处理的时间、缩短拣货出货的时间)、拣货信息处理、拣货设备 拣货设备: 1、上人拣选叉车或巷道机(托—箱拣选多数采用托盘货架,配合上人拣选叉车和巷道机); 2、拣选流动货架(一种构造简单的轻型重力货架,适用于箱—箱、箱—件,优点是:A、先进先出,利用保质;B、前面拣选,后面补货,可同时作业,互补干扰;C、商品拣选面集约化,拣选方便,省时省力,节约保管面积;D、前面第一箱开箱,即可用于箱—件拆零拣选); 3、电脑辅助拣选系统(可实现无单拣选); 4、回转货架,A、水平回转货架,无单拣选,“货就人”,主要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拣选,优点:构造简单,投资较省;形式多样;效率高;空间省;B、多层水平回转货架,是一种可分层回转货架;C、垂直回转货架。 5、自动拣选,适用于“件—件”的热销小商品,尤为适用化妆品。常用的特种货架有:窄通道高层货架、多进深托盘货架、密集型重力货架、自动化高层货架。 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组成:收货输送机、合流输送机、送喂料输送机、分拣指令设定装置、分拣传送装置及分拣机构、分拣卸货道口、计算机控制器流通领域大多采用高速滑块式自动分拣机。 了解 一、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组织网络化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 物流网络结构设计的核心就是确定承担物流工作(功能)所需要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地点,以及各自承担的功能。 1、物流节点的概念;2、物流节点的功能及作用;3、物流节点的分类;4、物流系统与物流节点;5、物流节点的选址模型。 二、物流方案评估与选择方案评估选择 1、优缺点列举法;2、因素分析法;3、点评估法;4、权值分析法;5、成本比较法;6、以AHP(层级分析法)为基础的方案评估三。 配送中心的物流工艺与设备选用 1、配送中心建设基本原则(系统工作原则、价值工程原则、尽量实现工艺、设备、管理科学化的原则); 2、货架储存系统; 3、货架储存系统的优化;

目前物流师还是采取省厅出题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题库题少,题目会相对简单,但是在网上绝对找不到历年真题呀什么的,但是不用担心,物流四是只是物流员,这个在校大学生就可以考,难度不大,社会通过率相对高,考试全都书上的东西,只要好好看书就行,会有一部分英语知识,书上都有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1. 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采购物流,即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从供应商处采购并运回厂内;采购物流还包括从销售点回收或采购产品包装用的容器,以及可以重复使用的材料的回收物流。 3. 生产物流,即将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收入仓库并加以妥善保管,在生产需要时及时出库送到生产现场,将工厂生产的商品运到物流中心,厂内或其他工厂的仓库入库;物流中心和工厂的仓库对商品进行必要的运输包装和流通加工等。 4. 销售物流,即将生产的商品从工厂,物流中心或外单位的仓库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销售者手中的运输或配送,包括将生产的商品送到外单位仓库的运输和配送。 5. 物流中心的定义;从事物流活动的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6. 配送中心的定义;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7. 配送的基本模式;定时配送,准时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共同配送。 8. 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集散功能,运输功能,储存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分拣功能,衔接功能,流通加工功能 9. 物流服务的定义;为满足客户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产生的结果。 undefined10. 物流成本分析是进行物流成本决策与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物流成本核算和物流成本分析 11. 物流成本控制是根据计划目标,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施加主动的影响,以保证实现物流成本计划的一种方法。 12. 物流信息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物流信息进行收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并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达到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的活动。 13. 物流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信息政策的制定,信息规划,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服务与应用。 14. 物流标准化是指物流组织或行业以物流系统与物流业务为对象,专门针对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而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业务流程的标准,并以此标准提出物流系统的配合性要求,从而达到统一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运作的过程。 15. 包装的定义;为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得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16. 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这是包装的基本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 17. 物流包装的分类 1. ()按包装目的分类;运输包装,销售包装。 2. 按包装的方法分类;缓冲包装,防锈包装,真空包装,吸塑包装,热收缩包装,贴体包装。 18. 包装技术类型;防震保护技术,防破损保护技术,防锈包装技术,防霉腐包装技术,防虫包装技术,危险品包装技术,特种包装技术 19. 起重机械可分为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起重机,臂架起重机及升降机四种基本类型 20. 输送机械按照结构形式则可以分为 锟式,胶带式,悬挂式多种 21. 装卸搬运车辆,牵引式,平板车及搬运车等 22. 专用装卸搬运机械,托盘专用叉车,集装箱装卸桥和集装箱装卸叉车。 23. 运输的定义;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4. 运输的作用;1.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2.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德尔比重大。3.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 25. 仓储的定义;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贮,出库的活动。 26. 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运输整合2.平衡生产3.存货控制 27. 流通加工的功能;1.改变包装2.衔接生产和需求3.改变商品的装潢4.商品分类,分拣。5.延迟作用6.提高原材料利用率7.提高加工设备利用率 28. 物流信息的定义;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9. RFID组成;天线,阅读器,天线

物流运输也已经快速的发展了起来,通过学习物流的工作流程, 总结 了 经验 心得,对以后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下面是我带来的物流 学习心得 体会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学习,我对此科目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 企业管理 水平和竞争力,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于学习再加上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物流管理就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对其特点我做到以下认识:范围包括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对象不仅包括物品,目前已经涉及到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已经达到综合统一;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最终达到实现顾客满意。现代物流管理应用范围之广,与管理系统参插之深,涉及学科之多。可以说是系统管理思想与物流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物流管理经过多次变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实物配送阶段、综合物流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现代物流管理实现了企业内部物资和分销物资管理最优化、经济化。更作为一门独立的行业从 其它 行业中分离出来,适应社会发展,顺从行业细分,作为一门学科和一种职业在经济社会中迅速的发展起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在经济社会中,物流的作用已十分明显。作为一门独立的行业,它已被称做“第三利润源泉”。

在行业密集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专业化的物流管理有着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市场潜力。 现代物流管理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集合了物流管理实践与运筹学、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它可以实现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运输、存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物流系统管理包括线性规划模型、存储论模型、网络图论模型等。

作为营销管理专业的物流管理我认为在内容上应符合实用性原则,对一些较为高深的理论问题只要做出简要的介绍就行,而物流设计等内容应该作为本科教材的核心内容。其实从表面理解物流管理就是在物资流动中实现最为合理的 方法 ,使资源从进货到受出得到合理、科学的优化管理过程。在企业人力、财力、库存等方面作到节省。

物流(l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准确的、及时的、安全的、保质保量的、门到门的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是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众所周知,物流功能贯穿着企业的生产、销售的全过程,所以跟企业多个不同职能部门都有所联系,要想做好物流需要了解所服务的不同职能部门的特点以及需求。而作为学生而言,如何学习物流管理却与学习其它学科并无太多的区别,但要学好、做到学以致用却有自己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最开始应该学习的是基础的知识:

这些是学习物流之前必备的知识体系。学习 手机挂件 了解后才能对物流应用型的知识融汇贯通。简单的数学(概率与统计、线性代数、微积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物流学基础原理、会计学基础、现代物流技术、 市场营销 学、计算机应用、法律基础、仓储实务、仓储物流技术与装备、Internet网络及应用。

二、经过基础学科的学习以后,应用型的学习科目就在第二阶段:物流学、商品学、国际物流学、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几种简单的程序语言(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等)、软件工程、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规划与组织、技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第三方物流与服务

三、对于一些简单的应用型知识掌握以后,就应该更加深入的学习一些知识板块,这些知识能够让你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包装学、仓储管理学、采购学、物流系统工程、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运输设计与配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系统、ERP/MRPⅡ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

四、通过前面的三个学习以后,我们将会对一些客户关系的确立和客户满意度的树造上进行探讨,还有就是一些行业进行的软件:物流软件应用、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客户关系管理等。

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工,与来自在杭二十多所高校的4名从事就业工作线的专家老师一起,参加了此次第五期创业实训师资培训班,感到非常荣幸。为期七天的培训,包括一天项目介绍,两天解玉兰老师和石科明老师的示范教学,一天的试讲备课,两天半的试讲演练,时间紧凑,环环相扣。通过总经理选聘,组建团队,编写 创业计划 书等一步步的环节设计,不仅让我了解了模拟公司的概念,操作流程,还学习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且认识了很多同来培训的老师,从他们身中也学到了很多。总之,这次培训使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全面了解了创业实训这个项目,对我以后从事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将有极大的帮助。先进的理念,系统的理论,可行的实际操作手册,将使以后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通过继续学习和摸索,以后能担任创业实训的教学工作,更好地提升自我的能力,为学生创业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解老师和石老师的培训经验丰富,授课认真负责。尤其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学习后深有感触,印象非常深刻。直观地理解了老师 教学方法 运用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试讲中进行了尝试,相信这种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教学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在实训过程中,在何波总经理的带领下与小组成员一起创办了模拟公司,我们的公司叫加油宝贝母婴服务责任模拟公司。参照母版公司贝因美,通过经营环境分析、公司产品定位、营销策略、财务预测等,我们按照公司创业需要的调研和程序,进行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模拟训练。在其中体验创办公司的艰辛和快乐。

四是试讲环节,聆听了四十位同学的试讲课,深受启发。尤其是石科明老师的精彩点评,总能切中要害,让人敬佩不已。同时很庆幸有缘结识了这么多朋友,以后工作就有了请教的专家。

最后再次感谢石老师和解老师的传道解惑,感谢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和模拟公司杭州中心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感谢各位同学的知识共享!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训的心得与领会

一、时间:XX年3月xxx日

二、地点:图书馆七楼国际商业上的事务实训中心

3、目的:通过本次实训,加强咱们对于国际贸易中的相干知识及流程的掌握,并提高咱们的心得领会能力,

三、能灵活运用所学领会,将理论与实践畅通领悟贯通,为将来从事相干工作打下基础。

四、内容:本次实训中,咱们模拟入口了神州的 儿童 踏板车,入口营业的流程主要包括:立项 报告 实训心得领会,

风险分析,商业上的事务谈判,备案,办理信用证,投保,报关,报检,付汇核销等事项。

第一天的上午,安排咱们先填制一笔完整的贸易中所需的全部单据,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对于单据的掌握还不够熟悉。领会是在一些英文单据的填写上,当看到创业交流会上的一些栏目时,就不知怎样填制。这时,我深深的感到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学不好,会影响往后的就业,远的不说,就说国际贸易实务,要想学好国贸,英语是基础,所以要想学好国贸目前就要起劲大学生网络创业国贸中所涉及的英文。其次,这些看似简单的单据填制起来一定要非常的仔细,因为模拟贸易的缘故,所以咱们第一遍都用铅笔填写,反复修改、明确承认及指导老师的审查之后,才用钢笔填制。但我照旧出了错,可见对于专业知识的谙练是多么重要。在实训中,我写错了可以实训一张,如果在现实中将会给公司带来实训心得领会的麻烦,这让我了解谨慎是多么重要,往后做事我会更注意细节。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

实际上,物流工程专业在运用和工作中是用不到太多数学和物理知识的,专门的大学数学和物理基本上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上都用不到。然而作为两门最基础的学科,作为工科的物流工程专业,是必须学的。 物流工程专业介绍 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工程是一门融合信息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构建先进、合理、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已成为国内外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的迫切需要,物流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懂管理与经济的现代物流系统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成长为物流系统的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打好基础。一部分毕业生将能发展成为物流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发展成为知名的物流工程技术专家。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货物运输组织、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物流学基础、物流市场营销、物流技术经济、供应链管理、系统工程(物流)、物流系统规划、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仓储技术与管理、物流设备与应用技术、物流系统仿真。 【就业方向】 物流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其主要就业去向为:(1)专业物流企业;(2)大型制造企业及商贸企业;(3)政府相关职能部门;(4)物流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及咨询机构。历年毕业生就业率约100%,考研率为20%左右。 【学制】 四年。 【学位】 工学学士。 查看原帖>>

物流师考试需掌握 一、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组成要素和设计的影响因素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性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 1、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各物流要素按一定比例合理组合、组织结构合理); 2、各要素之间的交换价值可以促进系统整体工作的绩效; 3、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或设计,而关键在于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人力资源、资金要素、功能要素; 4、物流设施; 5、物流设备; 6、组织与管理; 7、物流信息系统; 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 1、物流服务需求; 2、行业竞争力; 3、地区市场差异; 4、物流技术发展; 5、流通渠道结构; 6、经济发展。 二、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过程内容一般包括: 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 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 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 4、仓储系统; 5、运输管理; 6、运营管理; 7、管理组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 1、战略层面(长期,超过一年,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运输方式的选择;制定采购政策;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订单选择); 2、策略层面;中期,短于一年,库存定位、物流节点内部布局;物流节点的功能;物流作业流程;设施设备选择; 3、运作层面:短期、每天、每小时,发出订单时间;确定补货时间;确定发货程序。节点的基本概念 *** 物流网络是物流活动的载体,其结构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和执行停顿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线路与节点相互联系、相互配置,他们的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 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线路上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输,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都是在物流节点上完成的。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功能配置。 节点的功能和作用 1、物流处理功能; 2、衔接功能(衔接作用表现在:A、通过物流节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起来,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集疏运输与干线运输以及干线运输与干线运输的衔接;B、通过物流节点将运输、仓储、加工、搬运、包装等物流功能联系起来,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 3、信息功能; 4、管理功能节点的分类 (1)转运型物流节点; (2)配送中心; (3)物流中心; (4)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 (表格) 比较项目 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功能 较单一 单一或全面 规模 较大 可大可小 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配送中心下游 物流中心上游 物流特点 少品种、大批量、少供应商 多品种、小批量、多供应商 三、物流系统要素集成的主要过程物流要素集成的过程: 1、调查和发掘物流服务需求商的物流服务需求; 2、查定现有资源; 3、确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资源; 4、根据需要设计和规划物流集成方案。物流要素集成的主要措施: 1、利用基础设施(物流节点):物流活动的集成; 2、配置物流资源:物流业务的集成; 3、业务流程再造:物流环节集成; 4、信息技术:综合集成,业务流程集成; 5、管理制度:综合集成。 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 1、良好的服务性; 2、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 3、强大的信息功能; 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 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 五、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式 1、最小总成本策略(是寻求最低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的组合); 2、顾客服务策略(决策的考虑依据是由成本面移转至变动成本的组合); 3、利润策略(各物流子系统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4、竞争优势策略(一种防止主要客户被竞争者夺走为目的的物流管理政策) 六、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工作及策略目标 1、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 2、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 3、需求资料的分析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 1、基本营运资料; 2、运输状况资料; 3、仓库状况资料; 4、货物特性资料; 5、物流营销状况; 6、供应商及用户资料; 7、配送地点与分布。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企业营运策略、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商品品类数量的变动趋势、物流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增值功能的需求 需求资料的分析:需求因素可分确定性需求因素、政策性需求因素 物流系统定位与策略功能制定,物流系统规划主要的策略考虑因素包括: 1、物流渠道架构策略; 2、位置网络策略; 3、顾客服务水准策略; 4、系统整合策略 计划执行目标: 1、降低物流成本; 2、降低库存水准; 3、提高顾客服务水准; 4、缩短物流作业周期; 5、整合上下游渠道环境; 6、支持零售渠道据点; 7、降低物流系统作业错误率; 8、提升物流服务竞争力; 9、集货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10、迅速掌握营销分配信息。 七、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系统规划是一个递归式的分析逻辑。 1、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定量化的分析、定性化的分析); 2、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 3、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4、设施需求规划与选用; 5、信息系统规划定量化分析: 1、品类与数量分析; 2、货物特性分析; 3、需求变动预测分析; 4、储运单位与数量分析; 定性化分析: 1、作业时序分析; 2、人力需求分析; 3、作业流程分析; 4、作业功能需求分析; 5、事务流程分析; 6、运输线路分析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 1、物流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2、商品品类与数量分析; 3、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4、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 1、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 2、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 3、自动化程度的规划。 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1、容器设施; 2、储存设备; 3、订单拣取设备; 4、物料搬运设备; 5、流通加工设备; 6、物流外围配合设备。 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1、基本原则(合理化、简单化、机械化); 2、物流中心作业区域的需求功能规划; 3、仓储区域的储运量规划(周转率估计法、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 4、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 5、物流量平衡分析。 八、配送中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配送中心是指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配货、配送、信息的场所或经营主体。 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收验货、搬运、储存、装卸、分拣、配货、送货、信息处理以及与供应商、零售商的连接。 1、要普查物流的对象; 2、对物流量的分析及预测; 3、对物流信息处理情况的调查; 4、对物流配送作业内容的调查; 5、入出货条件; 6、商品保管形态的研究;A类,托盘、叉车、库内直接堆放;B类,立体货架;C类,重力式货架 规划方法: 1、保管库存规则(库存商品配置的规则、库存编号寻址系统); 2、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3、配送中心的设计程序; 4、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 库存商品的配置,可根据IQ曲线方便地进行规划 纵轴表示商品数量Q、横轴表示种类数I,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定义为:A组,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装载在托盘上;B组,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盘式货架;C组,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货架;D组,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为单位的小型货架。 库存编号寻址系统对商品库存区域的所有位置,编上类似门牌号码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给进出仓发指令。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1、考虑方法,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的根本依据是:仓库投产后,每单位出库商品的库存维持费用(即保管费用),因此,必须设计规模适当的物流设施。2、发运量预测值与库存方针的确定,发运量的预测应以配送中心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为95%,C类为90%.3、保管效率与库存周转率,一般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保管效率高,储存效率与堆垛方式由很大关系,要把提高配送中心储存效率、减少单位商品的库存维持费、加快库存周转率、讲求经济效益的库存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配送中心设计程序: 1、物流量的调研分析; 2、物流量的预测(开设时、3年后、6年后); 3、物流功能的调研、物流系统的调研、情报系统的调研、选址; 4、系统设计概要方案; 5、系统基本设计; 6、系统扩大初步设计(含机械); 7、系统详细设计、建筑技术设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投资计算。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功能调查计划、选址条件调查计划、物流系统调查计划、信息系统调查计划 物流功能调查计划: A、商品 1、 经营商品:保管品种、经营品种 2、 出货对象:位置(时间距离)、量、配送单位、配送方法 3、 入货单位:位置(时间距离)、量、运输单位、方法、频率 4、 经营情况:特性分类分析(1)、搬运特点:大小、重量、形状等(2)、价值特点:IQ(品种、出货量)的周转率ABC分析超高速周转高速周转中速周转低周转 5、 保管配货:以托盘为单位、以箱为单位、以件为单位B、服务水平 1、 订货?配送频率:每日、每周2次 2、 配送单位:箱、件3、 要货时间:当日、隔日、隔二日4、 配送对象:商店、其他物流据点5、 其他C、有关法规 交通运输法、仓库业法等 九、配送中心总体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是在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模的确定(A、预测物流量,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B、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C、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D、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2、选址原则:(配送中心一般都选址在环状公路与干线公路或铁路的交汇点附近) 3、配送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行使、分门出入”的原则); 4、作业站台与停车场地(配送中心常采用与车厢抱垫板等高的站台,车位数的确定与商品的吞吐量适应)配送中心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烟感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器材、自动喷淋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熟悉 一、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要素组成、系统要素在三维空间上具有各自存在的坐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排列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系统结构的规定性(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决定功能的全面性 系统结构质的规定性(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功能的深入性 2、竞争与协同(说明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系统要素间的竞争表现在:目标、产权、运作 系统要素间的协同:调整要素间的目标、协调元素的产权关系、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二、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涵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的内在表现形式。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功效,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是系统要素的时空排列、相互联系的外在表现。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能改变功能。 三、物流系统的功能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包装、信息 四、物流节点的选址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征、物流费用、服务水平); 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 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ABC) 选址原则: 1、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 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5、支持产业发展需要; 6、符合区域物流特点; 7、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 8、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9、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选址步骤: 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2、收集整理资料; 3、地址筛选; 4、定量分析; 5、结果评价; 6、检验; 五、物流策略及规划运作物流策略是拟订物流系统的目标与相关的物流活动方针,以整合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减少部门间的冲突,并对有限的资源作最有效的运用,而达成企业最终的目标。 较重要的物流策略包括: 1、物流系统的重要度; 2、物流系统的定位; 3、顾客服务水准等。物流规划是物流策略的细节陈述。 物流计划的内容: 1、物流系统范围与组织层级的具体化; 2、各物流子系统的目标即政策的制定; 3、所需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物流策略规划的变数 四个 环境、组织、竞争者、顾客 物流策略规划:物流配送策略规划、物流供给策略规划、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提高生产效率策略规划、国际物流策略。 物流配送策略规划:顾客因素、通路因素(涉及到厂商及其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中间商)、货物因素、物流管理因素(是指将货物运送至市场及其相关的成本) 供给策略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 配送策略组合了公司的配送系统及配送通路两方面。 供给策略规划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供给策略可使货物流动中断的风险降至最低。 供给策略有两项可行方案:透过公开市场交易、透过向后整合的方式。 国际物流策略:必须考虑三个特定的物流策略, 1、如何供应地区市场; 2、如何生产; 3、如何选择特定国家从事制造设备的生产。 全球性物流策略的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分工、物流效率及生产策略、政府的影响、财务因素和公司环境等。 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 1、及时化系统与快速反应系统; 2、先进科技的应用; 3、条码的应用; 4、有效顾客反应系统。 提高资产生产力的物流策略:直接由工厂送货的策略、有效使用物流设备的策略、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或合同制物流公司或物流业务外包的策略。 六、EIQ分析订单品类数量分析手法(EIQ)进行物流系统的系统规划,从客户定单的品类、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征的分析。E(订货件数order entry)、I(货品种类item)、Q(数量quantity),是物流特性的关键因素,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因素,来研究物流系统的特征,以进行基本的规划。 其步骤: 1、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2、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3、能够检讨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设备及其运用系统; 4、能够选择物流设备; 5、能够作模拟分析; 6、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 7、EIQ统计分析; 8、图表数据分析(量化资料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利用EIQ对物流系统加以分析后,可归纳出如下特征:订单内容、订货特性、接单特性、配送中心特性、EIQ特性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订单量(EQ)分析,主要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况,可用于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订单品类数(EN)分析, 单张订单出货品类数的分析品类数量分析(IQ):主要了解各类货物出货量的分布情况,分析货物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仓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品类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类出货次数的分析。 七、配送中心建设的项目立项项目立项必须经过:明确目标、决定系统范围、研究经济与技术可行性、编制实施计划、研究整个物流系统的过程。 1、新建一个配送中心,必然有其动因(容量不足、扩大市场占有率、据点分散、设备陈旧、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环境变化); 2、配送中心是一个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它具有流通行销、仓储保管、拣选分类、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3、要切实研究新建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4、投资计划的确定(应从物流成本的角度来确定配送中心的投资规模是否合理。)。配送中心内部物流作业:进货、储存、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配送作业。 八、配送中心的货架系统为提高货架储存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有3种思路: 1、加大货架的进深(双进深货架、多进深货架、驶入式货架、高密度流动货架又叫重力货架); 2、减少货架间通道的数量(移动式货架,C类); 3、减少通道的宽度、增加货架的高度(采用窄巷道或超窄巷道货架、采用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包括几个部分:高层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周围出入搬运系统、管理控制系统 优化的途径: 1、应按不同类型的商品,采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形式,实行多样化储存; 2、应能适应、方便、有利于拣选作业; 3、应能促进配送服务质量; 4、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用地; 5、应结合国情,选用简单实惠的存储和存取搬运设施:结构精炼,操作养护方便,价格较低,易于购办。 6、应运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WMS)软件。普通托盘货架又称可挑选性货架。要提高储存密度必须把货架、走道、叉车结合考虑。 托盘尺寸ISO规定800*1100,商品高度为1200,连同托盘厚度,托盘荷载整体尺寸800*110*1300九。配送中心的拣选系统拣选是按客户订货单需求,把各类商品拣集在一起,以供配送。 拣选作业五要素:拣货单位(托盘拣货、成箱拣货、单品拣货)、拣货方式(订单别拣取、批次别拣取)、拣货策略(缩短接受定单的时间、缩短拣货信息处理的时间、缩短拣货出货的时间)、拣货信息处理、拣货设备 拣货设备: 1、上人拣选叉车或巷道机(托—箱拣选多数采用托盘货架,配合上人拣选叉车和巷道机); 2、拣选流动货架(一种构造简单的轻型重力货架,适用于箱—箱、箱—件,优点是:A、先进先出,利用保质;B、前面拣选,后面补货,可同时作业,互补干扰;C、商品拣选面集约化,拣选方便,省时省力,节约保管面积;D、前面第一箱开箱,即可用于箱—件拆零拣选); 3、电脑辅助拣选系统(可实现无单拣选); 4、回转货架,A、水平回转货架,无单拣选,“货就人”,主要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拣选,优点:构造简单,投资较省;形式多样;效率高;空间省;B、多层水平回转货架,是一种可分层回转货架;C、垂直回转货架。 5、自动拣选,适用于“件—件”的热销小商品,尤为适用化妆品。常用的特种货架有:窄通道高层货架、多进深托盘货架、密集型重力货架、自动化高层货架。 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组成:收货输送机、合流输送机、送喂料输送机、分拣指令设定装置、分拣传送装置及分拣机构、分拣卸货道口、计算机控制器流通领域大多采用高速滑块式自动分拣机。 了解 一、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组织网络化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 物流网络结构设计的核心就是确定承担物流工作(功能)所需要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地点,以及各自承担的功能。 1、物流节点的概念;2、物流节点的功能及作用;3、物流节点的分类;4、物流系统与物流节点;5、物流节点的选址模型。 二、物流方案评估与选择方案评估选择 1、优缺点列举法;2、因素分析法;3、点评估法;4、权值分析法;5、成本比较法;6、以AHP(层级分析法)为基础的方案评估三。 配送中心的物流工艺与设备选用 1、配送中心建设基本原则(系统工作原则、价值工程原则、尽量实现工艺、设备、管理科学化的原则); 2、货架储存系统; 3、货架储存系统的优化;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青岛自考物流管理本科代码:120601,主考院校为青岛大学。该专业限行业协会指定助学院校注册考生报考。 具体课程如下: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7725 物流规划、00055 企业会计学、00015 英语(二)、00067 财务管理学、03364 供应链物流学、02628 管理经济学、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7724 物流系统工程等,该专业还有一些实践考核课程,具体课程目录请登录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 自考课程学习如何安排 一、学习总体安排: 1、把近1年的考试计划拿到手,分上下半年,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毕竟是计划,不可能完全和现实一致,但是有了上述的安排,相信可以克服很多盲目性。 2、课程的难度和学分成正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安排自己的学习。 3、公共课尽量放在后面考,一般公共课是上下半年都开考的,关键时刻可以起到调节作用,比如自己要考的专业课没有开考,就不必空等半年了。 二、具体学习程序 在报考前购买教材和模拟试卷--看书(精读,从头至尾一字不落)--对照大纲再看一遍教材(主要看大纲规定的重点)或者是到网上找笔记看--考前做模拟试卷--参加考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物流管理概论自考教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现代物流管理概论的介绍《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是由作者刘宗凤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于2006年8月出版发行的一本关于现代物流管理的大专教材。本书可用于大学物流课程教科书,也可作为开放式教学课程和网络大学等的重点阅读图书。对于追求更高学位的物流专业学员或资深物流实操工作者而言,将本书用做物流管理教科书、物流实务工具书或者挑战现有的思想,突破旧的思维模式,从而创造一个更有创新精神的未来。想要自学物流管理需要哪些教科书?1、物流数学 2、物流英语3、计算机应用基础4、物流基础 5、物流企业会计 6、物流信息技术7、物流案例与实践8、库存管理 9、采购与供应管理 10、运输管理11、仓储管理 12、国际物流导论 经济法概论444184线性代数550009政治经济学660015英语1470043经济法概论48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595375物流案例与实践4中级证书课程105376库存管理5中级证书课程115377采购与供应管理5125378运输管理5135379仓储管理5145373物流企业管理5中、高级证书课程155380供应链管理4高级证书课程165381物流管理软件操作41798040毕业论文合计81自考物流管理课程设置报考本专业需加考〈物流基础〉。证书课程不在自学考试中安排考试,单独参加资格证书考试,每年5月和11月开考自考物流管理就业前景如何?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港务局、物流园区、汽车制造、硅谷或光谷、计算机厂、烟草厂、港机厂、造船厂、钢铁冶金、起重运输及工程机械厂、交通运输、航运及航务部门和科研设计院所、规划设计院、大专院校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领导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物流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微机原理及应用、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导论、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效学、生产组织管理学、现代物流学、工程技术经济学、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会计学、可靠性和维修管理、工业安全与监控技术、国际金融与贸易、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宏观/微观经济学、网络与数据库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自动输送设备与系统、物流系统设计与仿真、物流配送与交通运输规划、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绿色物流等 物流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主要到企业或事业单位中从事生产管理(包括生产企业资源计划、物流、调度、组织与控制)、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章节汇总

物流师考试需掌握 一、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组成要素和设计的影响因素系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性 物流系统的构成原则: 1、物流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各物流要素按一定比例合理组合、组织结构合理); 2、各要素之间的交换价值可以促进系统整体工作的绩效; 3、要素并不要求个体上达到或设计,而关键在于组成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关系。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人力资源、资金要素、功能要素; 4、物流设施; 5、物流设备; 6、组织与管理; 7、物流信息系统; 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 1、物流服务需求; 2、行业竞争力; 3、地区市场差异; 4、物流技术发展; 5、流通渠道结构; 6、经济发展。 二、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与过程内容一般包括: 1、客户服务目标(服务水平、功能定位); 2、物流网络(物流节点的选址、物流节点的数量、功能、运输通道); 3、物流节点的内部布局; 4、仓储系统; 5、运输管理; 6、运营管理; 7、管理组织。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 1、战略层面(长期,超过一年,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运输方式的选择;制定采购政策;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订单选择); 2、策略层面;中期,短于一年,库存定位、物流节点内部布局;物流节点的功能;物流作业流程;设施设备选择; 3、运作层面:短期、每天、每小时,发出订单时间;确定补货时间;确定发货程序。节点的基本概念 *** 物流网络是物流活动的载体,其结构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各种线路(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等)和执行停顿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线路与节点相互联系、相互配置,他们的结构、组成、联系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网络。 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线路上进行的物流活动主要是运输,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都是在物流节点上完成的。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效率的发挥依赖于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功能配置。 节点的功能和作用 1、物流处理功能; 2、衔接功能(衔接作用表现在:A、通过物流节点将不同运输方式或同一运输方式连接起来,通过多式联运,实现集疏运输与干线运输以及干线运输与干线运输的衔接;B、通过物流节点将运输、仓储、加工、搬运、包装等物流功能联系起来,实现物流作业一体化); 3、信息功能; 4、管理功能节点的分类 (1)转运型物流节点; (2)配送中心; (3)物流中心; (4)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 (表格) 比较项目 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 功能 较单一 单一或全面 规模 较大 可大可小 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配送中心下游 物流中心上游 物流特点 少品种、大批量、少供应商 多品种、小批量、多供应商 三、物流系统要素集成的主要过程物流要素集成的过程: 1、调查和发掘物流服务需求商的物流服务需求; 2、查定现有资源; 3、确定需要配置的物流要素资源; 4、根据需要设计和规划物流集成方案。物流要素集成的主要措施: 1、利用基础设施(物流节点):物流活动的集成; 2、配置物流资源:物流业务的集成; 3、业务流程再造:物流环节集成; 4、信息技术:综合集成,业务流程集成; 5、管理制度:综合集成。 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 1、良好的服务性; 2、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 3、强大的信息功能; 4、实现物流服务规模化; 5、充分利用物流资源。 五、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模式 1、最小总成本策略(是寻求最低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的组合); 2、顾客服务策略(决策的考虑依据是由成本面移转至变动成本的组合); 3、利润策略(各物流子系统皆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4、竞争优势策略(一种防止主要客户被竞争者夺走为目的的物流管理政策) 六、物流系统规划的基础工作及策略目标 1、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 2、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 3、需求资料的分析现行物流环境资料的搜集: 1、基本营运资料; 2、运输状况资料; 3、仓库状况资料; 4、货物特性资料; 5、物流营销状况; 6、供应商及用户资料; 7、配送地点与分布。未来规划需求资料的搜集:企业营运策略、商品未来需求预测资料、商品品类数量的变动趋势、物流作业实施限制与范围、增值功能的需求 需求资料的分析:需求因素可分确定性需求因素、政策性需求因素 物流系统定位与策略功能制定,物流系统规划主要的策略考虑因素包括: 1、物流渠道架构策略; 2、位置网络策略; 3、顾客服务水准策略; 4、系统整合策略 计划执行目标: 1、降低物流成本; 2、降低库存水准; 3、提高顾客服务水准; 4、缩短物流作业周期; 5、整合上下游渠道环境; 6、支持零售渠道据点; 7、降低物流系统作业错误率; 8、提升物流服务竞争力; 9、集货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 10、迅速掌握营销分配信息。 七、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系统规划是一个递归式的分析逻辑。 1、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定量化的分析、定性化的分析); 2、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 3、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4、设施需求规划与选用; 5、信息系统规划定量化分析: 1、品类与数量分析; 2、货物特性分析; 3、需求变动预测分析; 4、储运单位与数量分析; 定性化分析: 1、作业时序分析; 2、人力需求分析; 3、作业流程分析; 4、作业功能需求分析; 5、事务流程分析; 6、运输线路分析 基础规划资料的分析 1、物流订单变动趋势分析; 2、商品品类与数量分析; 3、物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4、物流与信息流分析。 物流系统规划条件设定: 1、基本储运单位的规划; 2、基本运转能量的规划; 3、自动化程度的规划。 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1、容器设施; 2、储存设备; 3、订单拣取设备; 4、物料搬运设备; 5、流通加工设备; 6、物流外围配合设备。 物流作业需求功能规划: 1、基本原则(合理化、简单化、机械化); 2、物流中心作业区域的需求功能规划; 3、仓储区域的储运量规划(周转率估计法、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 4、拣货区的储运量规划; 5、物流量平衡分析。 八、配送中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配送中心是指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配货、配送、信息的场所或经营主体。 配送中心的工作,包括收验货、搬运、储存、装卸、分拣、配货、送货、信息处理以及与供应商、零售商的连接。 1、要普查物流的对象; 2、对物流量的分析及预测; 3、对物流信息处理情况的调查; 4、对物流配送作业内容的调查; 5、入出货条件; 6、商品保管形态的研究;A类,托盘、叉车、库内直接堆放;B类,立体货架;C类,重力式货架 规划方法: 1、保管库存规则(库存商品配置的规则、库存编号寻址系统); 2、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3、配送中心的设计程序; 4、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 库存商品的配置,可根据IQ曲线方便地进行规划 纵轴表示商品数量Q、横轴表示种类数I,以横轴A、B、C、D四组分类,依次可定义为:A组,品种最少,发货量最多的商品,装载在托盘上;B组,品种少,发货量多的商品,放入托盘式货架;C组,品种较多,发货量较少的商品,放入重力式货架;D组,品种多,发货量少的商品,放入存放以箱为单位的小型货架。 库存编号寻址系统对商品库存区域的所有位置,编上类似门牌号码的编号,根据这个编号给进出仓发指令。 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1、考虑方法,决定配送中心规模大小的根本依据是:仓库投产后,每单位出库商品的库存维持费用(即保管费用),因此,必须设计规模适当的物流设施。2、发运量预测值与库存方针的确定,发运量的预测应以配送中心备齐商品的品种作为前提,决定配送中心仓库要求的原则是:A类商品的备齐率为100%,B类为95%,C类为90%.3、保管效率与库存周转率,一般储存型仓库比流通型仓库保管效率高,储存效率与堆垛方式由很大关系,要把提高配送中心储存效率、减少单位商品的库存维持费、加快库存周转率、讲求经济效益的库存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配送中心设计程序: 1、物流量的调研分析; 2、物流量的预测(开设时、3年后、6年后); 3、物流功能的调研、物流系统的调研、情报系统的调研、选址; 4、系统设计概要方案; 5、系统基本设计; 6、系统扩大初步设计(含机械); 7、系统详细设计、建筑技术设计、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投资计算。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功能调查计划、选址条件调查计划、物流系统调查计划、信息系统调查计划 物流功能调查计划: A、商品 1、 经营商品:保管品种、经营品种 2、 出货对象:位置(时间距离)、量、配送单位、配送方法 3、 入货单位:位置(时间距离)、量、运输单位、方法、频率 4、 经营情况:特性分类分析(1)、搬运特点:大小、重量、形状等(2)、价值特点:IQ(品种、出货量)的周转率ABC分析超高速周转高速周转中速周转低周转 5、 保管配货:以托盘为单位、以箱为单位、以件为单位B、服务水平 1、 订货?配送频率:每日、每周2次 2、 配送单位:箱、件3、 要货时间:当日、隔日、隔二日4、 配送对象:商店、其他物流据点5、 其他C、有关法规 交通运输法、仓库业法等 九、配送中心总体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是在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模的确定(A、预测物流量,包括历年业务经营的大量原始数据分析,及根据企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进行的预测;B、要根据规范服务和经验,确定单位面积的作业量定额,从而确定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作业场所面积。C、配送中心平面布置的相关性分析;D、确定配送中心的占地面积); 2、选址原则:(配送中心一般都选址在环状公路与干线公路或铁路的交汇点附近) 3、配送基地内的车流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行使、分门出入”的原则); 4、作业站台与停车场地(配送中心常采用与车厢抱垫板等高的站台,车位数的确定与商品的吞吐量适应)配送中心消防设施常见的有:烟感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器材、自动喷淋系统、自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熟悉 一、物流系统的作用机制1、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结构具有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是由一定数量的相关要素组成、系统要素在三维空间上具有各自存在的坐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要素之间的排列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构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系统结构的规定性(数量、种类、空间分布)决定功能的全面性 系统结构质的规定性(要素间的联系)决定功能的深入性 2、竞争与协同(说明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系统要素间的竞争表现在:目标、产权、运作 系统要素间的协同:调整要素间的目标、协调元素的产权关系、构建无缝的要素接口。 二、物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涵义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的内在表现形式。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功效,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形式的外在表现,系统功能是系统要素的时空排列、相互联系的外在表现。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改变结构就能改变功能。 三、物流系统的功能运输、配送、仓储、装卸搬运、加工、包装、信息 四、物流节点的选址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地址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 2、经营环境因素(经营环境、商品特征、物流费用、服务水平); 3、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 4、其他因素(国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要求、周边状况) 物流节点选址的原则、步骤(ABC) 选址原则: 1、经济发展中心地区或城市; 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5、支持产业发展需要; 6、符合区域物流特点; 7、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 8、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9、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选址步骤: 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2、收集整理资料; 3、地址筛选; 4、定量分析; 5、结果评价; 6、检验; 五、物流策略及规划运作物流策略是拟订物流系统的目标与相关的物流活动方针,以整合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减少部门间的冲突,并对有限的资源作最有效的运用,而达成企业最终的目标。 较重要的物流策略包括: 1、物流系统的重要度; 2、物流系统的定位; 3、顾客服务水准等。物流规划是物流策略的细节陈述。 物流计划的内容: 1、物流系统范围与组织层级的具体化; 2、各物流子系统的目标即政策的制定; 3、所需资源的类型与数量。 物流策略规划的变数 四个 环境、组织、竞争者、顾客 物流策略规划:物流配送策略规划、物流供给策略规划、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提高生产效率策略规划、国际物流策略。 物流配送策略规划:顾客因素、通路因素(涉及到厂商及其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中间商)、货物因素、物流管理因素(是指将货物运送至市场及其相关的成本) 供给策略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 配送策略组合了公司的配送系统及配送通路两方面。 供给策略规划的原则在于使各物料流动及货物生产线能在最小成本下,符合生产的需要,供给策略可使货物流动中断的风险降至最低。 供给策略有两项可行方案:透过公开市场交易、透过向后整合的方式。 国际物流策略:必须考虑三个特定的物流策略, 1、如何供应地区市场; 2、如何生产; 3、如何选择特定国家从事制造设备的生产。 全球性物流策略的抉择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分工、物流效率及生产策略、政府的影响、财务因素和公司环境等。 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 1、及时化系统与快速反应系统; 2、先进科技的应用; 3、条码的应用; 4、有效顾客反应系统。 提高资产生产力的物流策略:直接由工厂送货的策略、有效使用物流设备的策略、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或合同制物流公司或物流业务外包的策略。 六、EIQ分析订单品类数量分析手法(EIQ)进行物流系统的系统规划,从客户定单的品类、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征的分析。E(订货件数order entry)、I(货品种类item)、Q(数量quantity),是物流特性的关键因素,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因素,来研究物流系统的特征,以进行基本的规划。 其步骤: 1、订单出货资料的分解; 2、订单出货资料的取样; 3、能够检讨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设备及其运用系统; 4、能够选择物流设备; 5、能够作模拟分析; 6、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 7、EIQ统计分析; 8、图表数据分析(量化资料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利用EIQ对物流系统加以分析后,可归纳出如下特征:订单内容、订货特性、接单特性、配送中心特性、EIQ特性EIQ分析以量化的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手法包括平均值、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及ABC分析订单量(EQ)分析,主要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况,可用于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订单品类数(EN)分析, 单张订单出货品类数的分析品类数量分析(IQ):主要了解各类货物出货量的分布情况,分析货物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仓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品类受订次数(IK)分析,每单一品类出货次数的分析。 七、配送中心建设的项目立项项目立项必须经过:明确目标、决定系统范围、研究经济与技术可行性、编制实施计划、研究整个物流系统的过程。 1、新建一个配送中心,必然有其动因(容量不足、扩大市场占有率、据点分散、设备陈旧、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环境变化); 2、配送中心是一个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它具有流通行销、仓储保管、拣选分类、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3、要切实研究新建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4、投资计划的确定(应从物流成本的角度来确定配送中心的投资规模是否合理。)。配送中心内部物流作业:进货、储存、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配送作业。 八、配送中心的货架系统为提高货架储存面积和空间利用率有3种思路: 1、加大货架的进深(双进深货架、多进深货架、驶入式货架、高密度流动货架又叫重力货架); 2、减少货架间通道的数量(移动式货架,C类); 3、减少通道的宽度、增加货架的高度(采用窄巷道或超窄巷道货架、采用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包括几个部分:高层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周围出入搬运系统、管理控制系统 优化的途径: 1、应按不同类型的商品,采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形式,实行多样化储存; 2、应能适应、方便、有利于拣选作业; 3、应能促进配送服务质量; 4、充分利用空间,节约用地; 5、应结合国情,选用简单实惠的存储和存取搬运设施:结构精炼,操作养护方便,价格较低,易于购办。 6、应运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WMS)软件。普通托盘货架又称可挑选性货架。要提高储存密度必须把货架、走道、叉车结合考虑。 托盘尺寸ISO规定800*1100,商品高度为1200,连同托盘厚度,托盘荷载整体尺寸800*110*1300九。配送中心的拣选系统拣选是按客户订货单需求,把各类商品拣集在一起,以供配送。 拣选作业五要素:拣货单位(托盘拣货、成箱拣货、单品拣货)、拣货方式(订单别拣取、批次别拣取)、拣货策略(缩短接受定单的时间、缩短拣货信息处理的时间、缩短拣货出货的时间)、拣货信息处理、拣货设备 拣货设备: 1、上人拣选叉车或巷道机(托—箱拣选多数采用托盘货架,配合上人拣选叉车和巷道机); 2、拣选流动货架(一种构造简单的轻型重力货架,适用于箱—箱、箱—件,优点是:A、先进先出,利用保质;B、前面拣选,后面补货,可同时作业,互补干扰;C、商品拣选面集约化,拣选方便,省时省力,节约保管面积;D、前面第一箱开箱,即可用于箱—件拆零拣选); 3、电脑辅助拣选系统(可实现无单拣选); 4、回转货架,A、水平回转货架,无单拣选,“货就人”,主要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拣选,优点:构造简单,投资较省;形式多样;效率高;空间省;B、多层水平回转货架,是一种可分层回转货架;C、垂直回转货架。 5、自动拣选,适用于“件—件”的热销小商品,尤为适用化妆品。常用的特种货架有:窄通道高层货架、多进深托盘货架、密集型重力货架、自动化高层货架。 自动分拣系统的主要组成:收货输送机、合流输送机、送喂料输送机、分拣指令设定装置、分拣传送装置及分拣机构、分拣卸货道口、计算机控制器流通领域大多采用高速滑块式自动分拣机。 了解 一、物流网络规划物流组织网络化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物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等要求的过程。 物流网络结构设计的核心就是确定承担物流工作(功能)所需要的各类设施的数量、地点,以及各自承担的功能。 1、物流节点的概念;2、物流节点的功能及作用;3、物流节点的分类;4、物流系统与物流节点;5、物流节点的选址模型。 二、物流方案评估与选择方案评估选择 1、优缺点列举法;2、因素分析法;3、点评估法;4、权值分析法;5、成本比较法;6、以AHP(层级分析法)为基础的方案评估三。 配送中心的物流工艺与设备选用 1、配送中心建设基本原则(系统工作原则、价值工程原则、尽量实现工艺、设备、管理科学化的原则); 2、货架储存系统; 3、货架储存系统的优化;

四川自考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考试课程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51企业经营战略、03361企业物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3364供应链物流学、07725物流规划、00055企业会计学、02628管理经济学、03365物流运输管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7729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00015英语(二)、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00152组织行为学、07006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07724物流系统工程 自考课程分类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
  •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   物流系统工程自考重点章节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