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文学概论本科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文学概论本科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文学概论本科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文学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联系文学史实际谈谈文学思潮的产生

文学思潮的发生往往在社会、文化、教育发生变动的时代。这时的思想活跃,观念蜂起。文学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密切相关,因而它往往在此背景下酝酿兴起。如浪漫主义思潮与法国*,中国新文学思潮与新文化运动。文学思潮的发生,在外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具有内在的轨迹与原因。如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后者严格的形式规程对创作造成束缚就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五四新文学也有近代文学逐渐变化的根源。文学思潮的发生在近代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也会由传播移植而来。如浪漫主义在德、英、法三国就有交流、汇合的情况,尤其法国的浪漫主义受国外思潮移入的影响,而中国新文学更是文学思潮移植的好例子。

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同样也离不开革新。继承与革新是辨证统一的。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和前提,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继承是一个有批判、有吸收的扬弃过程,它需要充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革新反映了时代和现实生活的需求,它必须有借鉴、有创造。真正的继承已经包含着部分的革新因素。而革新在摆脱文学传统的束缚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总是与传统保持着血的继承关系。文学的继承与革新就是这样既联系又互相区别,共同推进着文学的发展。

文学与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

文学(包括艺术)与科学文化教育(我们这里指的自然科学)是不同的,文学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人,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科学的中心问题则主要是自然世界,科学也研究人自身,但在科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自然而进放科学的视野。文学和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美,但文学追求的真是人的情感的真,科学则追求规律的真,科学在必须选择时,它选择真而牺牲美,文学则在真与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单一的选择。但是,文学与科学文化中,科学文化以它的理性智慧的知识性和深刻性塑造了文学家,进而促进了艺术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从某些方面启示艺术文化的开展。反之,艺术文化以它的情感智慧,影响科学家的精神世界,给科学的发展带来动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文学与科学永远是关联在一起的,文学与科学一样参与了开发世界的统一过程。

文学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文学重虚构,重情感,重诗意。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这是应该加以区分的,所谓“文之与史,较然异辙”。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无论历史还是文学。都可以达到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揭示。就历史而言,辩证表明:历史路径是螺旋型上升的,每一种社会形态(如历史人物、历史行为等)都可能在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重复若干次,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出现的相似点,就是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梁,从而具有普遍性。就文学而言,并不因其虚构性而丧失真实性和普遍性。就文学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层面说,它能深入到现实的底层,达到对现实生活的本质规律的揭示。

文学观念为什么是发展变化的

文学观念是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它永远是发展变化的。其原因是:

(1)时代的原因。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同,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系乎时序,世情,时序的变化推动了文学的变化。文学变化发展了,文学观念也跟着变化发展。

(2)文学自身的变化。根据考察,文学与其他艺术一样,有自身的变化运动,这就是由再现到表现,再由表现到装饰,一般总是这样螺旋式发展,它是文学自身的运动。

(3)不同群体不同地位的人,观点不同,对文学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以上三点是文学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诗人的职责不在于像历史学家那样描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不在于描写历史的真实;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这些事是可信的、是带有普遍性的。显然,亚里士多德在艺术(诗)中不是在谋求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在谋求艺术的真实。这种艺术真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是在艺术世界中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复,而是能表现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符合历史逻辑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事情。 补充: 境——竟,一般指疆域边界或乐曲的一段,虚化用于精神领域始见于 《庄子》 ,《庄子》:“荣辱之境”(《逍遥游》)、“是非之境”(《秋水》)、“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齐物论》)等。 补充: 西方 美学 上的“距离”论,就是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 功利 距离的体会。“距离”论的提出者 瑞士 心理学家 布洛 (Edward Bullough,1880~1934)提出了一个“雾 海航 行”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在大海航行中突然遇到 大雾 ,这对大多数旅客来说,都是极不愉快的经验,伴随着人们的是焦虑、恐惧和紧张等等。但是只要我们把眼前的可能发生的危险等抛在一边,换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景象,周围的大雾迷迷原原,变成了半透明的乳状的帷幕,这不是很美吗?这里实际上是对已有的经验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即所谓在 观照 中“插入了距离”。布洛解释说: 距离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而是相当复杂的。它有否定的抑制的一面——割断事物的实用的方面以及我们对待事物的实践态度,它还有积极的一面——精心制作在距离的抑制作用所创造的新的基础上的经验。因此,这种对事物作有距离的观看,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正常的观看。通常,经验总是把同一方面向着我们,即具有最强的时间的 感染力 的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到我们的那些方面,我们一般也意识不到同我们的自己的 接纳 印象的自我相分离的印象。事物颠倒过来,意外地观看通常未注意到的方面,这使我们得到一种启示,这就是 艺术 的启示。 所谓“艺术的启示”也就是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以便看到通常本注意的方面,即事物的深义和诗意的方面。 补充: 《 论语 ·阳货》载 孔子 语:“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诗》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从内核的层面,它论述了《诗》与 伦理 观念,尤其是“仁”、“礼”的关系;从功能的层面,它表述了《诗》的经世之用与进德之功;从阐释的层面,它点明了《诗》的阐释路径,因为有“可以”,就有一个“如何可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阐释。下面我们就结合《诗论》,来讨论《诗》是如何“兴”、“观”、“群”、“怨”的,必要时也将应用传世文献中的孔子论《诗》材料。 “兴”,作为阐释学意义的“兴”其实就是“取譬”,而功能意义上的“感发志意”则是“取譬”于《诗》的结果,所以孔安国与 朱熹 的注无所谓谁对谁错,着眼点不同而已。从阐释的形态来看,古人的论说引《诗》基本上是取譬似的,古人引诗每每于结尾处缀以“此之谓也”之习语,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实际上就点出了引《诗》作为譬性思维的取义特征。此外,“赋诗 断章 ”从赋诗者当下的情境看也是取譬似的。所以,以《诗》取譬是先秦人最主要的用《诗》形式。先秦人取譬用《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显性的,就是直接就诗句的字面义来取譬,比如《 论语·述而 》孔子引《小雅·小旻》之“不敢暴虎,不敢 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来批评子路只有血气之勇,却缺乏“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智谋及谨慎。另一种模式是隐性的,也就是从字面不能直接申发出说诗者的含义,需要说诗者“引譬连类”予以发掘,最终突破语言的浅表视域,落到言语之外。就像子夏由孔子“绘事后素”申发出“礼后”那样。同样, 子贡 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悟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同样也受到孔子的称赞。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取譬,都要 遵从 “类”的约束。在先秦时,“类”是一个 社会学 概念,然后被引进了 语言学 领域。“类”具有 宗法 性和同一性。一旦形之于思维,成为取譬的标准,“类”就有了伦理的和 逻辑 的双重特性。逻辑的标准可以利于思维间关系的构建,以保证取譬的成功。而且“类同”是“有以同”,这就使得取譬的范围可以很广,同一事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取譬,同一事物也可以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取譬。如果说事物间的同一性是取譬的外在规定的话,则伦理性的标准就构成了取譬的内在 张力 ,从根本上规范了取譬的方向。子贡、子夏之所以受到孔子的称赞,就是因为他们的取譬是以宗法伦理、修身养德为归依的。有违于此就是“不类”,就像 《左传》 昭公元年,楚令尹歌 《大明》 之首章,俨然以王自取譬,赵孟就讥其“不类”;三家以《雍》彻,孔子也讽刺说:“‘相维辟公, 天子 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这都属于取譬不类。 就传世文献来看,孔子论《诗》多为引诗,是“取譬”似的。《诗论》中也有这种取譬解诗形式,第6、7、21、22等简皆是。比如孔子说:“《鸤鸠》吾信之”。《鸤鸠》属 《曹风》 ,《毛诗》以为是刺诗,而孔子则无所谓美刺,他只是取譬于“其仪一兮,心如结”,以说明君子当有均一之德。说“吾信之”不是别的,信“德”也。 “观”, 郑玄 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均是 从政 治角度切入的。但我认为如果将“观”作此理解,就与“群”、“怨”,至少与“怨”相包容了,这无疑会削减“兴观群怨”作为理论整体的表述广度。所以“观”至少有两用,施用政治,即为观人情之 厚薄 ,识风俗之盛衰;施用于个人,即为观人“ 情志 ”。而且主体是观人“情志”,因为即便是政治的兴衰也是通过个体的情志反映出来的。从传世文献及上博简《诗论》看,“观”是孔子非常重要的一种解《诗》模式,那种“吾于……见……”、“吾于……知……”、“吾以……得……”等句式就是“观”的视角所特有的 表达方式 。其次,从“观”的角度解《诗》,使得孔子特别重视对 诗歌 中个体情感的把握,形成了以“情志”解《诗》的独特视角。《诗论》解诗,有好几处谈到“志”。比如,第8简其论《小旻》云:“《小旻》多疑矣,言不中志也。”第19简“溺志,既曰天也,犹有怨言”,也当为解某诗语,第26简论《蓼莪》:“《蓼莪》有孝志”,等等。如果说“志”偏向于理性,具有一定的伦理内涵,则“情”就是 心理结构 中的“欲望”,是人本性的真实反映。《诗论》有好几处谈到了“情”,如第9简:“《黄鸟》则困而欲反其故也”,第10简其说《 燕燕 》:“《燕燕》之情”,第18简其说《杕杜》:“《杕杜》则情喜其至也”,第19简说《 木瓜 》:“《木瓜》其藏愿而未得 达也 ”,第25简说《兔爰》:“《有兔》不逢时”,等等。而政治的兴衰,民风的厚薄就寓于诗歌主人公的情感中。比如《诗论》说《兔爰》“不逢时”,何谓“不逢时”?《 说苑 ·敬慎篇》记孔子读《诗》至《正月》之六章,则感慨说:“不逢时之君子,岂不殆哉?从上依世则废道;违上离俗则危身;世不与善,己独由之,则曰非妖则孽也。是以桀杀 关龙 逢,纣杀王子 比干 。故贤者不遇时,常恐不终焉。”所以孔子常说“天下无道则隐”,那么《诗论》以“不逢时”评《兔爰》不就是含有“天下无道”的意思吗?最后,“观”有各种各样的角度,以“观”解诗也就了多重视角。比如《 柏舟 》, 《孔丛子》 说“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而《诗论》评《柏舟》曰“闷”。“匹夫执志之不可移”有称赞的意味,而“闷”就有了讥讽意,何哉?因为君子 遁世 无闷,就像《孔丛子》论《考槃》那样。所以《柏舟》的主人公就只能当“匹夫”之谓。 总之,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用“观”的方法,从“情志”的角度解《诗》,使得孔子对诗旨能有准确的把握,而且是多视角的。这是孔子重“情”的《诗》学思想在解诗中的反映,它使得孔子不仅比此前的解《诗》 高明 ,也比他以后的解《诗》者高明。 “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我认为均不确,“群”就是“别群”,也就是“君子”、“小人”之辨。辨别君子、小人关乎进德, 《论语》 一书,“君子”一词凡107见,“小人”凡23见,每每相较而言,可见孔子对“君子”、“小人”之辨的重视程度。就 《诗经》 而言,有许多诗篇言及“君子”之德,或“小人”之行,故有“君子之诗”,有“小人之诗”。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解《诗》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在先秦时还可能比较流行,如 《孟子·告子下》 载高子论《小雅·小弁》为“小人之诗”。这种解诗方式也见诸《诗论》,如第25简“《肠肠》小人”,第27简“《仲氏》君子”就是。或曰,孔子曰《 诗三百 》“ 思无邪 ”,则于“小人之诗”,何以“无邪”?事实上校诸《诗论》可知,孔子并非对所有诗都是持赞成态度,有的也是批评的,如《柏舟》之“闷”,《墙有茨》之“慎密不知言”,还有第28简以“恶而不闵”评诗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熹《集注》解释“思无邪”为:“凡《诗》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是有道理的。读“君子之诗”,知何以为君子;读“小人之诗”,知何以规避小人,故曰:“诗可以群”。 “怨”,孔安国、郑玄皆注:“刺上政”。朱熹注:“怨而不怒”。二者都将之归于政治,过于褊狭。《诗》固然可以怨刺上政,但绝不仅限于此。翻开《诗经》,怨词满眼,有悯乱嫉恶之怨,有旷夫思妇之怨;既有忧国忧民之思,也有一已之私情,如统统归结为“怨刺上政”,则殊为无据。《诗论》第8简论《雨无正》、《节南山》曰“皆言上之衰,王公耻之”,怨刺的对象是 周天子 ;论《小弁》、《巧言》曰“皆言流人之害”,第9简论《祈父》曰“《祈父》之责,亦有以也”等,皆为刺当权者,概括起来,这些都可以称为“刺上政”。而第17简“《 扬之水 》其爱妇悡”,“悡”,《 说文 》注“恨”,又曰“怠”。但校之今本《诗经》的三首以《扬之水》名篇的诗都不相吻合,当为逸诗。诗写的是 怨妇 之“恨”,就不能归为“刺上政”。第29简“《涉溱》(即《郑风·褰裳》)其绝”是针对“子不我思,岂无他士”而言的,是“爱而不得”的绝 情诗 ,故曰“绝”。这种“怨”也是怨妇之“怨”,非以“刺上政”也。 孔子从“怨”的角度解《诗》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体情感的 张扬 ,正如他自己在述自己作 《春秋》 之意时说的那样:“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所以,以“怨”解诗,也是孔子重“情”《诗》学思想的阐释实践。 以上我们就《诗论》与孔子《诗》学思想的重诂做了简单的论述。我们认为,《诗论》对我们重新认识孔子的《诗》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孔子《诗》学思想中重“情”的一面,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孔子解《诗》的实例,让我们对孔子《诗》学思想的认识落到了具体的实处。而且正确的评价孔子论《诗》、解《诗》重“情”,对于重新构建中国诗 学理论 史也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先秦只有“诗言志”,而“诗缘情”要到 西晋 时 陆机 《文赋》 出,才出现。那么既然孔子就有了“诗言情”的观念,那么,“诗言志”还会是先秦惟有的诗学观念吗?“诗缘情”还会是魏晋的新风尚吗?

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1、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和 文学接受论。2、关于文学起源这个争辩已久的文艺学根本问题,文艺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摹仿说、游戏说、情感论、巫术论、精神说、劳动说等。西方文艺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摹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4、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由于艺术真实是一种思维活动,带有主观色彩,反应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真实,因而艺术真实必须高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自然生活的真实体现 是为艺术提供素材的参照物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7、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三、1、一个人的样子,表达出他的品行;一个人的品行,在他的话中体现出来;一个的语言,就是他品格的体现。言语来原于其内在的样子,如果其品行不是他原来的样子,那就可以通过他的言谈来找到其本质的形象2、“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一个“闹”字,境界就全都表现了出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用了一个“弄”字,境界就全都表现出来了。4、这靠平时经验的积累,不能一挥而就。当然还要极其熟练的快速写生功夫来配合,才能奏效。东坡心识其所以然,而手不能然者,就是没有上述这两项基本功。5、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6、人只有在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之后,心中才会有伤痕,非常深的伤痕。这宝贵的东西,就是你说的有价值的东西。悲剧源于矛盾的不可调和,其中参杂着无奈与绝望。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看完一部悲剧,心里总会这么想“如果不是那样就好了”或者“如果再早一点或者再晚一点就好了”这样明明无法挽回但是却非常想挽回的想法。所以,悲剧才能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说个笑话、看个喜剧电影。过段时间你肯定想不起来内容了。但是看了悲剧的电影就不一样。他在人们心里所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的。比如现在,好多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对电影里的情节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不会轻易被抹去的。7、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到纸上的竹和自然形态的竹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几个阶段“变相”而成。8、古人说:“身体居留在江海边上,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想象。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象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构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艺术也是如此’精神是主宰内心的,情志和气质却掌握着它的关键;外物是由耳目去接触的艺术却能使它表达无遗。要是表达功能活跃,那末事物的形貌就可充分描绘;如果情志气质受阻,那末精神就焕散了。 回答可能不够完善,可这是我好不容易才完成的,望采纳。谢谢 !

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诗人的职责不在于像历史学家那样描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不在于描写历史的真实;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这些事是可信的、是带有普遍性的。显然,亚里士多德在艺术(诗)中不是在谋求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在谋求艺术的真实。这种艺术真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是在艺术世界中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复,而是能表现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符合历史逻辑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事情。 补充: 境——竟,一般指疆域边界或乐曲的一段,虚化用于精神领域始见于 《庄子》 ,《庄子》:“荣辱之境”(《逍遥游》)、“是非之境”(《秋水》)、“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齐物论》)等。 补充: 西方 美学 上的“距离”论,就是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 功利 距离的体会。“距离”论的提出者 瑞士 心理学家 布洛 (Edward Bullough,1880~1934)提出了一个“雾 海航 行”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在大海航行中突然遇到 大雾 ,这对大多数旅客来说,都是极不愉快的经验,伴随着人们的是焦虑、恐惧和紧张等等。但是只要我们把眼前的可能发生的危险等抛在一边,换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景象,周围的大雾迷迷原原,变成了半透明的乳状的帷幕,这不是很美吗?这里实际上是对已有的经验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即所谓在 观照 中“插入了距离”。布洛解释说: 距离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而是相当复杂的。它有否定的抑制的一面——割断事物的实用的方面以及我们对待事物的实践态度,它还有积极的一面——精心制作在距离的抑制作用所创造的新的基础上的经验。因此,这种对事物作有距离的观看,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正常的观看。通常,经验总是把同一方面向着我们,即具有最强的时间的 感染力 的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到我们的那些方面,我们一般也意识不到同我们的自己的 接纳 印象的自我相分离的印象。事物颠倒过来,意外地观看通常未注意到的方面,这使我们得到一种启示,这就是 艺术 的启示。 所谓“艺术的启示”也就是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以便看到通常本注意的方面,即事物的深义和诗意的方面。 补充: 《 论语 ·阳货》载 孔子 语:“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诗》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从内核的层面,它论述了《诗》与 伦理 观念,尤其是“仁”、“礼”的关系;从功能的层面,它表述了《诗》的经世之用与进德之功;从阐释的层面,它点明了《诗》的阐释路径,因为有“可以”,就有一个“如何可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阐释。下面我们就结合《诗论》,来讨论《诗》是如何“兴”、“观”、“群”、“怨”的,必要时也将应用传世文献中的孔子论《诗》材料。 “兴”,作为阐释学意义的“兴”其实就是“取譬”,而功能意义上的“感发志意”则是“取譬”于《诗》的结果,所以孔安国与 朱熹 的注无所谓谁对谁错,着眼点不同而已。从阐释的形态来看,古人的论说引《诗》基本上是取譬似的,古人引诗每每于结尾处缀以“此之谓也”之习语,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实际上就点出了引《诗》作为譬性思维的取义特征。此外,“赋诗 断章 ”从赋诗者当下的情境看也是取譬似的。所以,以《诗》取譬是先秦人最主要的用《诗》形式。先秦人取譬用《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显性的,就是直接就诗句的字面义来取譬,比如《 论语·述而 》孔子引《小雅·小旻》之“不敢暴虎,不敢 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来批评子路只有血气之勇,却缺乏“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智谋及谨慎。另一种模式是隐性的,也就是从字面不能直接申发出说诗者的含义,需要说诗者“引譬连类”予以发掘,最终突破语言的浅表视域,落到言语之外。就像子夏由孔子“绘事后素”申发出“礼后”那样。同样, 子贡 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悟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同样也受到孔子的称赞。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取譬,都要 遵从 “类”的约束。在先秦时,“类”是一个 社会学 概念,然后被引进了 语言学 领域。“类”具有 宗法 性和同一性。一旦形之于思维,成为取譬的标准,“类”就有了伦理的和 逻辑 的双重特性。逻辑的标准可以利于思维间关系的构建,以保证取譬的成功。而且“类同”是“有以同”,这就使得取譬的范围可以很广,同一事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取譬,同一事物也可以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取譬。如果说事物间的同一性是取譬的外在规定的话,则伦理性的标准就构成了取譬的内在 张力 ,从根本上规范了取譬的方向。子贡、子夏之所以受到孔子的称赞,就是因为他们的取譬是以宗法伦理、修身养德为归依的。有违于此就是“不类”,就像 《左传》 昭公元年,楚令尹歌 《大明》 之首章,俨然以王自取譬,赵孟就讥其“不类”;三家以《雍》彻,孔子也讽刺说:“‘相维辟公, 天子 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这都属于取譬不类。 就传世文献来看,孔子论《诗》多为引诗,是“取譬”似的。《诗论》中也有这种取譬解诗形式,第6、7、21、22等简皆是。比如孔子说:“《鸤鸠》吾信之”。《鸤鸠》属 《曹风》 ,《毛诗》以为是刺诗,而孔子则无所谓美刺,他只是取譬于“其仪一兮,心如结”,以说明君子当有均一之德。说“吾信之”不是别的,信“德”也。 “观”, 郑玄 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均是 从政 治角度切入的。但我认为如果将“观”作此理解,就与“群”、“怨”,至少与“怨”相包容了,这无疑会削减“兴观群怨”作为理论整体的表述广度。所以“观”至少有两用,施用政治,即为观人情之 厚薄 ,识风俗之盛衰;施用于个人,即为观人“ 情志 ”。而且主体是观人“情志”,因为即便是政治的兴衰也是通过个体的情志反映出来的。从传世文献及上博简《诗论》看,“观”是孔子非常重要的一种解《诗》模式,那种“吾于……见……”、“吾于……知……”、“吾以……得……”等句式就是“观”的视角所特有的 表达方式 。其次,从“观”的角度解《诗》,使得孔子特别重视对 诗歌 中个体情感的把握,形成了以“情志”解《诗》的独特视角。《诗论》解诗,有好几处谈到“志”。比如,第8简其论《小旻》云:“《小旻》多疑矣,言不中志也。”第19简“溺志,既曰天也,犹有怨言”,也当为解某诗语,第26简论《蓼莪》:“《蓼莪》有孝志”,等等。如果说“志”偏向于理性,具有一定的伦理内涵,则“情”就是 心理结构 中的“欲望”,是人本性的真实反映。《诗论》有好几处谈到了“情”,如第9简:“《黄鸟》则困而欲反其故也”,第10简其说《 燕燕 》:“《燕燕》之情”,第18简其说《杕杜》:“《杕杜》则情喜其至也”,第19简说《 木瓜 》:“《木瓜》其藏愿而未得 达也 ”,第25简说《兔爰》:“《有兔》不逢时”,等等。而政治的兴衰,民风的厚薄就寓于诗歌主人公的情感中。比如《诗论》说《兔爰》“不逢时”,何谓“不逢时”?《 说苑 ·敬慎篇》记孔子读《诗》至《正月》之六章,则感慨说:“不逢时之君子,岂不殆哉?从上依世则废道;违上离俗则危身;世不与善,己独由之,则曰非妖则孽也。是以桀杀 关龙 逢,纣杀王子 比干 。故贤者不遇时,常恐不终焉。”所以孔子常说“天下无道则隐”,那么《诗论》以“不逢时”评《兔爰》不就是含有“天下无道”的意思吗?最后,“观”有各种各样的角度,以“观”解诗也就了多重视角。比如《 柏舟 》, 《孔丛子》 说“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而《诗论》评《柏舟》曰“闷”。“匹夫执志之不可移”有称赞的意味,而“闷”就有了讥讽意,何哉?因为君子 遁世 无闷,就像《孔丛子》论《考槃》那样。所以《柏舟》的主人公就只能当“匹夫”之谓。 总之,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用“观”的方法,从“情志”的角度解《诗》,使得孔子对诗旨能有准确的把握,而且是多视角的。这是孔子重“情”的《诗》学思想在解诗中的反映,它使得孔子不仅比此前的解《诗》 高明 ,也比他以后的解《诗》者高明。 “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我认为均不确,“群”就是“别群”,也就是“君子”、“小人”之辨。辨别君子、小人关乎进德, 《论语》 一书,“君子”一词凡107见,“小人”凡23见,每每相较而言,可见孔子对“君子”、“小人”之辨的重视程度。就 《诗经》 而言,有许多诗篇言及“君子”之德,或“小人”之行,故有“君子之诗”,有“小人之诗”。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解《诗》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在先秦时还可能比较流行,如 《孟子·告子下》 载高子论《小雅·小弁》为“小人之诗”。这种解诗方式也见诸《诗论》,如第25简“《肠肠》小人”,第27简“《仲氏》君子”就是。或曰,孔子曰《 诗三百 》“ 思无邪 ”,则于“小人之诗”,何以“无邪”?事实上校诸《诗论》可知,孔子并非对所有诗都是持赞成态度,有的也是批评的,如《柏舟》之“闷”,《墙有茨》之“慎密不知言”,还有第28简以“恶而不闵”评诗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熹《集注》解释“思无邪”为:“凡《诗》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是有道理的。读“君子之诗”,知何以为君子;读“小人之诗”,知何以规避小人,故曰:“诗可以群”。 “怨”,孔安国、郑玄皆注:“刺上政”。朱熹注:“怨而不怒”。二者都将之归于政治,过于褊狭。《诗》固然可以怨刺上政,但绝不仅限于此。翻开《诗经》,怨词满眼,有悯乱嫉恶之怨,有旷夫思妇之怨;既有忧国忧民之思,也有一已之私情,如统统归结为“怨刺上政”,则殊为无据。《诗论》第8简论《雨无正》、《节南山》曰“皆言上之衰,王公耻之”,怨刺的对象是 周天子 ;论《小弁》、《巧言》曰“皆言流人之害”,第9简论《祈父》曰“《祈父》之责,亦有以也”等,皆为刺当权者,概括起来,这些都可以称为“刺上政”。而第17简“《 扬之水 》其爱妇悡”,“悡”,《 说文 》注“恨”,又曰“怠”。但校之今本《诗经》的三首以《扬之水》名篇的诗都不相吻合,当为逸诗。诗写的是 怨妇 之“恨”,就不能归为“刺上政”。第29简“《涉溱》(即《郑风·褰裳》)其绝”是针对“子不我思,岂无他士”而言的,是“爱而不得”的绝 情诗 ,故曰“绝”。这种“怨”也是怨妇之“怨”,非以“刺上政”也。 孔子从“怨”的角度解《诗》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体情感的 张扬 ,正如他自己在述自己作 《春秋》 之意时说的那样:“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所以,以“怨”解诗,也是孔子重“情”《诗》学思想的阐释实践。 以上我们就《诗论》与孔子《诗》学思想的重诂做了简单的论述。我们认为,《诗论》对我们重新认识孔子的《诗》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孔子《诗》学思想中重“情”的一面,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孔子解《诗》的实例,让我们对孔子《诗》学思想的认识落到了具体的实处。而且正确的评价孔子论《诗》、解《诗》重“情”,对于重新构建中国诗 学理论 史也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先秦只有“诗言志”,而“诗缘情”要到 西晋 时 陆机 《文赋》 出,才出现。那么既然孔子就有了“诗言情”的观念,那么,“诗言志”还会是先秦惟有的诗学观念吗?“诗缘情”还会是魏晋的新风尚吗?

1、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和 文学接受论。2、关于文学起源这个争辩已久的文艺学根本问题,文艺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摹仿说、游戏说、情感论、巫术论、精神说、劳动说等。西方文艺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摹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4、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由于艺术真实是一种思维活动,带有主观色彩,反应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真实,因而艺术真实必须高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自然生活的真实体现 是为艺术提供素材的参照物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7、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三、1、一个人的样子,表达出他的品行;一个人的品行,在他的话中体现出来;一个的语言,就是他品格的体现。言语来原于其内在的样子,如果其品行不是他原来的样子,那就可以通过他的言谈来找到其本质的形象2、“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一个“闹”字,境界就全都表现了出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用了一个“弄”字,境界就全都表现出来了。4、这靠平时经验的积累,不能一挥而就。当然还要极其熟练的快速写生功夫来配合,才能奏效。东坡心识其所以然,而手不能然者,就是没有上述这两项基本功。5、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6、人只有在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之后,心中才会有伤痕,非常深的伤痕。这宝贵的东西,就是你说的有价值的东西。悲剧源于矛盾的不可调和,其中参杂着无奈与绝望。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看完一部悲剧,心里总会这么想“如果不是那样就好了”或者“如果再早一点或者再晚一点就好了”这样明明无法挽回但是却非常想挽回的想法。所以,悲剧才能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说个笑话、看个喜剧电影。过段时间你肯定想不起来内容了。但是看了悲剧的电影就不一样。他在人们心里所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的。比如现在,好多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对电影里的情节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不会轻易被抹去的。7、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到纸上的竹和自然形态的竹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几个阶段“变相”而成。8、古人说:“身体居留在江海边上,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想象。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象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构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艺术也是如此’精神是主宰内心的,情志和气质却掌握着它的关键;外物是由耳目去接触的艺术却能使它表达无遗。要是表达功能活跃,那末事物的形貌就可充分描绘;如果情志气质受阻,那末精神就焕散了。

自考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你可以在百度一下“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在百度文库中一般会有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与答案。

去自学考试辅导网站上找,365、自考大、中国自考人。祝你好运!

楼主不会是绵师的吧??? 全国高等教育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填空题人文特性尧舜禅让阿房宫赋范缜天工开物贸礼浪漫主义桃符梁漱溟二、判断题× √ × √ × × √ √ √ ×三、单选题BABDC DCBBA BCABC DDABC四、名词解释1.“天下”观念: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它的—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天下统一。2.五服: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3.“周岁”礼:略。4.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5.“综合创新”论是20世纪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提出的极富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了“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该观点认为,“在现在中国,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与谋旧文化之复活,同样都是死路一条。”五、简答题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P135)过程:晋人借鉴古代玉玺和石刻经验发明了墨拓技术;隋朝出现真正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唐懿宗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表明刊印技术已经达到纯熟;宋代后还出现铜版印刷术和彩色套印技术,活字印刷发明;元代继泥活字后出现铜、木等材料的活字,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出现;明代出现铅活字。影响:有利于节约用于印刷的人力、物力、财力;方便编排和修改;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推进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后来传播到东亚、西亚、欧洲等地,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欧洲人采用活字印刷术,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的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六、论述题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思维模式:(1)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联系。(2)直观思维:所谓直观思维,是指在已往经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突发地把握事物本质,以及基于这种能力而产生的思维方式。(3)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指由两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4)辩证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特征:1、崇尚保守的古典主义;2、喜好以具体形式表达复杂多样性;3、形式具有其合性;4、具有现实主义倾向;5、尊重身份秩序;6、具有折衷融合倾向。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科举制作为建立文官体制的前提,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个公平合理。积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但科举制的负面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其他文化的综合作用,愈益突出。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全国高等教育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答案一、单选题ABBBD BACBC BDBBC DDACA BDCAC二、多选题26.AB 27.ABD 28.ABCD 29.ABDE 30.BCD三、名词解释3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32.清谈: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由廛鹿尾做成的拂尘一类的东西挥动时可以生风),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33.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家义务兵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血缘关系是由出生形成的纵向谱系性纽带。34.天神祭祀:包括天帝祭祀、日月星辰祭祀、气象神祭祀三种。《中国救荒史》邓云特内容包括:历代灾荒史寅之分析、灾荒之实况、灾情总述、远古传说及殷商时代……四、简答题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泾、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而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泾、渭等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37.什么是针灸学说?针灸学说就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只要确定了某种病症属于某一经脉,即可施治。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中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答:(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科举考试给人们上升的可能,于是读书做官的是一般读书人的理想,人生的得意失意维与科举。考试的内容又是以经学、史学、文学为主,使人们思维空间单一,民族文化缺乏健康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高度集权的政治需要庞大的官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是当时社会文化的最高阶层,他们效忠皇帝,依附皇权,强化了君主的权力。在强制推行儒家思想下,士子们不能有自己思想的发挥,行文格式在明清时期也被限制为八股文。这些都是极端专制政治的需要。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1、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2、道家把物我一体作为审美的最高境界,道家对自然的尊崇和热爱一直诱导着后世艺术家对自然的密切关注。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答:汉语汉字虽然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文字,但是并没有凌驾其他语言文字的特权。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发展和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制定过一系列法规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比如:为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扩大民族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实行双语教学;建立民族语言的电台电视台、翻译机构等。五、论述题41.简述社区文化活动的历史价值?P150答:(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社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封国制、宗法制、“家天下”、“亲亲尊尊”等。解析: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点是以家族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伦理道德借助于“法”这一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则是“德”。“以德配天”、“明德慎行”、“亲亲尊尊”、“为国以礼”、“隆礼重法”、“为政以德,一准乎礼”等诸如此类以德为主的思想贯穿于古代司法过程之始终。中国古代的法律可以说完全依附于“礼”,因而始终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生命(相对于近代意义上的法律来讲),其实质应可认为“法”是载体,“德”是内容。

这是多久考的?

自考文化概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有一份试卷,但没有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文化内涵指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2.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就是“______________”,这是把天下交给贤人的远古的帝位的传递方式。3.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______________》中描述了秦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的情景。4.《神灭论》的作者是南北朝时候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______________。5.明朝有两部著名的农书,分别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宋应星的《______________》。6.贸易古称“______________”,原指交易、专卖。7.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是以______________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8.《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______________手法的运用。9.对联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10.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文化界开始出现“现代新儒学”思潮,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熊十力。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文化的两个层次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2.我国古代燕齐地区盛行神仙崇拜,这与其海洋环境有关。()3.分封制是从夏商时代就开始实施的。()4.“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四部儒家经典。()5.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方式就是坐商经营。()6.我国古代的算术、代数和几何都是很发达的。()7.道教所信奉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8.世界上的文字分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9.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的法律形式。()10.宋代朱熹的学说曾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A.文化事象 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 D.文化内涵2.国别文化是以()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A.国家 B.民族C.地域 D.层次3.中国的地势地形()。A.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西高东低,呈波浪状分布 D.向东南倾斜,呈波浪状分布4.到元明清时,我国出现了()的局面。A.政治中心在南方,经济中心在北方 B.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C.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 D.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5.下列属于道家的观点的是()。A.仁者,人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无为而无不为 D.修身,治国,平天下6.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朝代是()。A.秦代 B.两汉C.魏晋 D.隋唐7.“道统”的思想是()提出的。A.孟子 B.董仲舒C.韩愈 D.白居易8.车的发明者是()。A.神农氏 B.轩辕氏C.伏羲氏 D.有巢氏9.下列不属于营业习俗的有()。A.敬财神 B.广告C.唱市经销 D.坐商经营10.漏壶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的工具。A.时间 B.长度C.重量 D.体积11.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迈五帝”而将三皇五帝合并成“皇帝”的是()。A.周文王 B.秦王赢政C.汉武帝 D.汉高祖12.地神祭祀包括大地祭祀、()、山川祭祀等。A.人鬼祭祀 B.日月星辰祭祀C.社稷祭祀 D.人神祭祀13.“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提出的。A.张载 B.朱熹C.陆九渊 D.程颢1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说的。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老子15.《牡丹亭》是()的作品。A.元朝的关汉卿 B.元朝的王实甫C.明朝的汤显祖 D.清朝的孔尚任16.“金达莱”这词是从()借来的。A.越南语 B.蒙古语C.维吾尔语 D.朝鲜语17.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的是()修辞方式。A.对偶 B.顶真C.回文 D.复叠18.骈体文的全盛时代在()。A.南北朝 B.东汉C.隋唐 D.宋明19.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A.元朝 B.明朝C.清朝初年 D.清朝末年20.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是()。A.天台宗 B.净土宗C.禅宗 D.华严宗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天下”观念2.“五服”3.“周岁”礼4.避讳5.“综合创新论”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2.简答古代印刷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影响。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及其特征。2.简述科举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局限。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后天物质的创造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后天修养与精神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 )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 )A.“四渠通漕” B.“通漕四渠”C.“渠漕四通” D.“渠通四漕”5.在植树方面,朱元璋有了不起的政绩,据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约为( )A.7亿棵 B.8亿棵C.9亿棵 D.10亿棵6.上古文化虽说多元,但是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国家如夏商两代,却只是建立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游地区7.夏文化的特点是( )A.尚忠 B.尚孝C.尚义 D.尚礼8.“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 )A.儒家的思想核心 B.法家的思想核心C.墨家的思想核心 D.道家的思想核心9.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10.我国南北各地在春分前后,要举行开耕仪式,俗称( )A.“龙抬头” B.“桃花水”C.“打春牛” D.“唱春官”11.旧时铁匠行所崇拜的祖师是( )A.鲁班 B.老君李耳C.灶君 D.嫘祖12.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 )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作者是( )A.神农 B.陶弘景C.孙思邈 D.李时珍14.在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于( )A.夏代 B.周代C.商代 D.秦代15.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A.太师、太傅、太保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书、中书、门下 D.太尉、太常、太仆16.中国古代国家礼仪制度的“五礼”是( )A.冠、婚、丧、祭、乡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 D.吉、凶、宾、军、嘉17.提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 )A.周代周公 B.春秋孔子C.西汉董仲舒 D.宋代张载18.南北朝时,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是( )A.陶弘景 B.张鲁C.张道陵 D.葛洪19.“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美德是( )A.仁爱孝悌 B.重义轻利C.谦和礼让 D.真诚有信20.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 D.齐家、治国、平天下21.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 )A.《步辇图》 B.《清明上河图》C.《天王送子图》 D.《簪花仕女图》22.《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 )A.场合 B.对象C.时机 D.分寸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C.秦代 D.唐代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是( )A.佛教的传入 B.伊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 D.犹太教的传入25.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C.80年代 D.9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下列属于文化观念的有( )A.人生观 B.审美观C.建安风骨 D.隋唐佛学E.宋明理学27.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A.齐国的管仲 B.魏国的李悝C.郑国的子产 D.秦国的商鞅E.赵国的赵鞅28.反映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的有( )A.“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朝赏暮戮,忽罪忽赦。”C.“天下一家,何非君土。” D.“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9.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点有( )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 B.布局上左右对称C.外观的多样性 D.强烈的人文性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30.下列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的有( )A.对联 B.字谜C.预言 D.姓名E.敬惜字纸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国别文化32.《中国救荒史》33.清谈34.家庭35.天神祭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西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水利工程及其作用。37.什么是针灸学说?38.简述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39.简述尊崇自然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40.新中国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保证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的措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42.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hoagsi

去自学考试辅导网站上找,365、自考大、中国自考人。祝你好运!

文学概论本科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诗人的职责不在于像历史学家那样描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不在于描写历史的真实;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这些事是可信的、是带有普遍性的。显然,亚里士多德在艺术(诗)中不是在谋求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在谋求艺术的真实。这种艺术真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不是在艺术世界中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复,而是能表现出未来可能发生的符合历史逻辑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事情。 补充: 境——竟,一般指疆域边界或乐曲的一段,虚化用于精神领域始见于 《庄子》 ,《庄子》:“荣辱之境”(《逍遥游》)、“是非之境”(《秋水》)、“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齐物论》)等。 补充: 西方 美学 上的“距离”论,就是主张体验是一种拉开 功利 距离的体会。“距离”论的提出者 瑞士 心理学家 布洛 (Edward Bullough,1880~1934)提出了一个“雾 海航 行”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在大海航行中突然遇到 大雾 ,这对大多数旅客来说,都是极不愉快的经验,伴随着人们的是焦虑、恐惧和紧张等等。但是只要我们把眼前的可能发生的危险等抛在一边,换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景象,周围的大雾迷迷原原,变成了半透明的乳状的帷幕,这不是很美吗?这里实际上是对已有的经验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即所谓在 观照 中“插入了距离”。布洛解释说: 距离的作用不是简单的而是相当复杂的。它有否定的抑制的一面——割断事物的实用的方面以及我们对待事物的实践态度,它还有积极的一面——精心制作在距离的抑制作用所创造的新的基础上的经验。因此,这种对事物作有距离的观看,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正常的观看。通常,经验总是把同一方面向着我们,即具有最强的时间的 感染力 的方面。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到我们的那些方面,我们一般也意识不到同我们的自己的 接纳 印象的自我相分离的印象。事物颠倒过来,意外地观看通常未注意到的方面,这使我们得到一种启示,这就是 艺术 的启示。 所谓“艺术的启示”也就是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以便看到通常本注意的方面,即事物的深义和诗意的方面。 补充: 《 论语 ·阳货》载 孔子 语:“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孔子《诗》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从内核的层面,它论述了《诗》与 伦理 观念,尤其是“仁”、“礼”的关系;从功能的层面,它表述了《诗》的经世之用与进德之功;从阐释的层面,它点明了《诗》的阐释路径,因为有“可以”,就有一个“如何可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阐释。下面我们就结合《诗论》,来讨论《诗》是如何“兴”、“观”、“群”、“怨”的,必要时也将应用传世文献中的孔子论《诗》材料。 “兴”,作为阐释学意义的“兴”其实就是“取譬”,而功能意义上的“感发志意”则是“取譬”于《诗》的结果,所以孔安国与 朱熹 的注无所谓谁对谁错,着眼点不同而已。从阐释的形态来看,古人的论说引《诗》基本上是取譬似的,古人引诗每每于结尾处缀以“此之谓也”之习语,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实际上就点出了引《诗》作为譬性思维的取义特征。此外,“赋诗 断章 ”从赋诗者当下的情境看也是取譬似的。所以,以《诗》取譬是先秦人最主要的用《诗》形式。先秦人取譬用《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显性的,就是直接就诗句的字面义来取譬,比如《 论语·述而 》孔子引《小雅·小旻》之“不敢暴虎,不敢 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来批评子路只有血气之勇,却缺乏“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智谋及谨慎。另一种模式是隐性的,也就是从字面不能直接申发出说诗者的含义,需要说诗者“引譬连类”予以发掘,最终突破语言的浅表视域,落到言语之外。就像子夏由孔子“绘事后素”申发出“礼后”那样。同样, 子贡 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悟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同样也受到孔子的称赞。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取譬,都要 遵从 “类”的约束。在先秦时,“类”是一个 社会学 概念,然后被引进了 语言学 领域。“类”具有 宗法 性和同一性。一旦形之于思维,成为取譬的标准,“类”就有了伦理的和 逻辑 的双重特性。逻辑的标准可以利于思维间关系的构建,以保证取譬的成功。而且“类同”是“有以同”,这就使得取譬的范围可以很广,同一事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取譬,同一事物也可以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取譬。如果说事物间的同一性是取譬的外在规定的话,则伦理性的标准就构成了取譬的内在 张力 ,从根本上规范了取譬的方向。子贡、子夏之所以受到孔子的称赞,就是因为他们的取譬是以宗法伦理、修身养德为归依的。有违于此就是“不类”,就像 《左传》 昭公元年,楚令尹歌 《大明》 之首章,俨然以王自取譬,赵孟就讥其“不类”;三家以《雍》彻,孔子也讽刺说:“‘相维辟公, 天子 穆穆 。’奚取于三家之堂?”这都属于取譬不类。 就传世文献来看,孔子论《诗》多为引诗,是“取譬”似的。《诗论》中也有这种取譬解诗形式,第6、7、21、22等简皆是。比如孔子说:“《鸤鸠》吾信之”。《鸤鸠》属 《曹风》 ,《毛诗》以为是刺诗,而孔子则无所谓美刺,他只是取譬于“其仪一兮,心如结”,以说明君子当有均一之德。说“吾信之”不是别的,信“德”也。 “观”, 郑玄 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均是 从政 治角度切入的。但我认为如果将“观”作此理解,就与“群”、“怨”,至少与“怨”相包容了,这无疑会削减“兴观群怨”作为理论整体的表述广度。所以“观”至少有两用,施用政治,即为观人情之 厚薄 ,识风俗之盛衰;施用于个人,即为观人“ 情志 ”。而且主体是观人“情志”,因为即便是政治的兴衰也是通过个体的情志反映出来的。从传世文献及上博简《诗论》看,“观”是孔子非常重要的一种解《诗》模式,那种“吾于……见……”、“吾于……知……”、“吾以……得……”等句式就是“观”的视角所特有的 表达方式 。其次,从“观”的角度解《诗》,使得孔子特别重视对 诗歌 中个体情感的把握,形成了以“情志”解《诗》的独特视角。《诗论》解诗,有好几处谈到“志”。比如,第8简其论《小旻》云:“《小旻》多疑矣,言不中志也。”第19简“溺志,既曰天也,犹有怨言”,也当为解某诗语,第26简论《蓼莪》:“《蓼莪》有孝志”,等等。如果说“志”偏向于理性,具有一定的伦理内涵,则“情”就是 心理结构 中的“欲望”,是人本性的真实反映。《诗论》有好几处谈到了“情”,如第9简:“《黄鸟》则困而欲反其故也”,第10简其说《 燕燕 》:“《燕燕》之情”,第18简其说《杕杜》:“《杕杜》则情喜其至也”,第19简说《 木瓜 》:“《木瓜》其藏愿而未得 达也 ”,第25简说《兔爰》:“《有兔》不逢时”,等等。而政治的兴衰,民风的厚薄就寓于诗歌主人公的情感中。比如《诗论》说《兔爰》“不逢时”,何谓“不逢时”?《 说苑 ·敬慎篇》记孔子读《诗》至《正月》之六章,则感慨说:“不逢时之君子,岂不殆哉?从上依世则废道;违上离俗则危身;世不与善,己独由之,则曰非妖则孽也。是以桀杀 关龙 逢,纣杀王子 比干 。故贤者不遇时,常恐不终焉。”所以孔子常说“天下无道则隐”,那么《诗论》以“不逢时”评《兔爰》不就是含有“天下无道”的意思吗?最后,“观”有各种各样的角度,以“观”解诗也就了多重视角。比如《 柏舟 》, 《孔丛子》 说“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而《诗论》评《柏舟》曰“闷”。“匹夫执志之不可移”有称赞的意味,而“闷”就有了讥讽意,何哉?因为君子 遁世 无闷,就像《孔丛子》论《考槃》那样。所以《柏舟》的主人公就只能当“匹夫”之谓。 总之,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用“观”的方法,从“情志”的角度解《诗》,使得孔子对诗旨能有准确的把握,而且是多视角的。这是孔子重“情”的《诗》学思想在解诗中的反映,它使得孔子不仅比此前的解《诗》 高明 ,也比他以后的解《诗》者高明。 “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我认为均不确,“群”就是“别群”,也就是“君子”、“小人”之辨。辨别君子、小人关乎进德, 《论语》 一书,“君子”一词凡107见,“小人”凡23见,每每相较而言,可见孔子对“君子”、“小人”之辨的重视程度。就 《诗经》 而言,有许多诗篇言及“君子”之德,或“小人”之行,故有“君子之诗”,有“小人之诗”。这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解《诗》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在先秦时还可能比较流行,如 《孟子·告子下》 载高子论《小雅·小弁》为“小人之诗”。这种解诗方式也见诸《诗论》,如第25简“《肠肠》小人”,第27简“《仲氏》君子”就是。或曰,孔子曰《 诗三百 》“ 思无邪 ”,则于“小人之诗”,何以“无邪”?事实上校诸《诗论》可知,孔子并非对所有诗都是持赞成态度,有的也是批评的,如《柏舟》之“闷”,《墙有茨》之“慎密不知言”,还有第28简以“恶而不闵”评诗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熹《集注》解释“思无邪”为:“凡《诗》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是有道理的。读“君子之诗”,知何以为君子;读“小人之诗”,知何以规避小人,故曰:“诗可以群”。 “怨”,孔安国、郑玄皆注:“刺上政”。朱熹注:“怨而不怒”。二者都将之归于政治,过于褊狭。《诗》固然可以怨刺上政,但绝不仅限于此。翻开《诗经》,怨词满眼,有悯乱嫉恶之怨,有旷夫思妇之怨;既有忧国忧民之思,也有一已之私情,如统统归结为“怨刺上政”,则殊为无据。《诗论》第8简论《雨无正》、《节南山》曰“皆言上之衰,王公耻之”,怨刺的对象是 周天子 ;论《小弁》、《巧言》曰“皆言流人之害”,第9简论《祈父》曰“《祈父》之责,亦有以也”等,皆为刺当权者,概括起来,这些都可以称为“刺上政”。而第17简“《 扬之水 》其爱妇悡”,“悡”,《 说文 》注“恨”,又曰“怠”。但校之今本《诗经》的三首以《扬之水》名篇的诗都不相吻合,当为逸诗。诗写的是 怨妇 之“恨”,就不能归为“刺上政”。第29简“《涉溱》(即《郑风·褰裳》)其绝”是针对“子不我思,岂无他士”而言的,是“爱而不得”的绝 情诗 ,故曰“绝”。这种“怨”也是怨妇之“怨”,非以“刺上政”也。 孔子从“怨”的角度解《诗》也可以看作是对个体情感的 张扬 ,正如他自己在述自己作 《春秋》 之意时说的那样:“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所以,以“怨”解诗,也是孔子重“情”《诗》学思想的阐释实践。 以上我们就《诗论》与孔子《诗》学思想的重诂做了简单的论述。我们认为,《诗论》对我们重新认识孔子的《诗》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孔子《诗》学思想中重“情”的一面,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孔子解《诗》的实例,让我们对孔子《诗》学思想的认识落到了具体的实处。而且正确的评价孔子论《诗》、解《诗》重“情”,对于重新构建中国诗 学理论 史也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先秦只有“诗言志”,而“诗缘情”要到 西晋 时 陆机 《文赋》 出,才出现。那么既然孔子就有了“诗言情”的观念,那么,“诗言志”还会是先秦惟有的诗学观念吗?“诗缘情”还会是魏晋的新风尚吗?

1、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和 文学接受论。2、关于文学起源这个争辩已久的文艺学根本问题,文艺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摹仿说、游戏说、情感论、巫术论、精神说、劳动说等。西方文艺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摹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4、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反映和再现,由于艺术真实是一种思维活动,带有主观色彩,反应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真实,因而艺术真实必须高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自然生活的真实体现 是为艺术提供素材的参照物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7、接受美学,亦称接受理论,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三、1、一个人的样子,表达出他的品行;一个人的品行,在他的话中体现出来;一个的语言,就是他品格的体现。言语来原于其内在的样子,如果其品行不是他原来的样子,那就可以通过他的言谈来找到其本质的形象2、“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了一个“闹”字,境界就全都表现了出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用了一个“弄”字,境界就全都表现出来了。4、这靠平时经验的积累,不能一挥而就。当然还要极其熟练的快速写生功夫来配合,才能奏效。东坡心识其所以然,而手不能然者,就是没有上述这两项基本功。5、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6、人只有在失去了宝贵的东西之后,心中才会有伤痕,非常深的伤痕。这宝贵的东西,就是你说的有价值的东西。悲剧源于矛盾的不可调和,其中参杂着无奈与绝望。能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我们看完一部悲剧,心里总会这么想“如果不是那样就好了”或者“如果再早一点或者再晚一点就好了”这样明明无法挽回但是却非常想挽回的想法。所以,悲剧才能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比如我们说个笑话、看个喜剧电影。过段时间你肯定想不起来内容了。但是看了悲剧的电影就不一样。他在人们心里所留下的烙印是非常深的。比如现在,好多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都会对电影里的情节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不会轻易被抹去的。7、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到纸上的竹和自然形态的竹并不完全相同。它是自然形态的竹,经过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几个阶段“变相”而成。8、古人说:“身体居留在江海边上,心神却系念着朝廷。”这里说的就是想象。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象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这不是构思所造成的么!所以文章构思的奇妙,能使作家的精神与外物一起活动。艺术也是如此’精神是主宰内心的,情志和气质却掌握着它的关键;外物是由耳目去接触的艺术却能使它表达无遗。要是表达功能活跃,那末事物的形貌就可充分描绘;如果情志气质受阻,那末精神就焕散了。 回答可能不够完善,可这是我好不容易才完成的,望采纳。谢谢 !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 在古希腊时期,最早提出文艺“模仿自然”观点的理论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赫拉克利特 2 .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艾布拉姆斯 C. 苏姗·朗格 D. 英加登 3 . 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A. 萨丕尔 B. 王力 C. 伊格尔顿 D. 索绪尔 4 . 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 A. 托尔斯泰 B. 别林斯基 C. 杜勃罗留波夫 D. 车尔尼雪夫斯基 5 . 把中国传统的叙事理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理论家是() A. 李贽 B. 叶昼 C. 金圣叹 D. 毛宗岗 6 .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提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A. 李贽 B. 叶昼 C. 金圣叹 D. 毛宗岗 7 . 从人物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 A. 巴特尔 B. 热奈特 C. 格雷马斯 D. 福斯特 8 . “艺术表现本身,乃是使某种尚不确定的情感明晰起来,而不是把内心原来的情感原封不动地呈示出来。 ” 作出这一论断的理论家是() A. 布洛克 B. 克罗齐 C. 科林伍德 D. 卡西尔 9 .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 A. 普通性 B. 特殊性 C. 典型性 D. 独创性 10 . 在我国,从美学高度将文学风格区分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型的人是() A. 方苞 B. 姚鼐 C. 王夫之 D. 刘熙载 11 . 劳动说的提倡者是() A. 弗雷泽 B. 斯宾塞 C. 康德 D. 普列汉诺夫 12 . 人类历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是() A. 摹仿说 B. 游戏说 C. 巫术说 D. 劳动说 13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段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论断出自()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14 . 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购买者 D. 学习者 15 . 提出“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西文批评流派是() A. 接受美学 B. 结构主义 C. 解构主义 D. 英美新批评派 16 . 提出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标准的人是() A. 恩格斯 B. 马克思 C. 列宁 D. 普列汉诺夫 17 . 存在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西方文学主潮是()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后现代主义 18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A. 陆机的《文赋》 B. 曹丕的《典论·论文》 C. 钟嵘的《诗品序》 D. 刘勰的《文心雕龙》 19 . 西方历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表现主义 20 . 19世纪中期,社会形态逐步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也逐步过渡到() A. 自然主义 B. 象征主义 C. 未来主义 D. 表现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西方典型论发展的阶段有( ) A. 类型说 B. 个性典型观 C. 共性与个性统一说 D.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E. “共名”说 22. 最常见的人物类型有( ) A. 扁平人物 B. 正面人物 C. 圆形人物 D. 典型人物 E. 性格人物 23. 西方的“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成的类别有( ) A. 叙事作品 B. 抒情作品 C. 戏剧作品 D. 电影作品 E. 电视作品 24. 认为文艺的起源与人类的游戏本能有关的人有( ) A. 康德 B. 席勒 C. 斯宾塞 D. 黑格尔 E. 海德格尔 25. 巫术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 爱德华·泰勒 B. 弗雷泽 C. 萨洛蒙·赖纳许 D. 康德 E. 黑格尔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6.文学 27.典型环境 28.期待视野 29.共鸣 30.文学思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7分,共 28 分) 31.简述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32.你怎样理解抒情作品的抒情原则? 33.简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的表现形态。 34.文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0分,共 22 分) 35.结合文学实际论述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 36.文学批评的意义有哪些?举例说明。

  •   索引序列
  •   文学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文化概论真题答案及解析
  •   文学概论本科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