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教育研究名词解释自考本

教育研究名词解释自考本

发布时间:

教育研究名词解释自考本

发布时间:

教育研究名词解释自考本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主要发表有关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学术性刊物。据2020年6月中国知网显示,《教育研究》总被下载9088045次、总被引258746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为4.487、(2019)综合影响因子为3.092。[1]据2020年6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教育研究》下载量为24、被引量为172891;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5.0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7名。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如下:

1.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

2.家园合作: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其特点是趣味性、具体性、虚幻性、自由自愿性和社会性。

4.主题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国绕一个中心内容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这个中心内容即“主题",主题活动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围绕主题有机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并希望这种整体性知识影响幼儿,最终使幼儿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知识结构。

5.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竹制材料、金属材料、泥巴、沙、水、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6.表演游戏: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简而言之,表演游戏就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7.创造性游戏:指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8.角色游戏(主题角色游戏):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它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学前教育学常考名词解释: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

点,进展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与对教育活动承当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展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

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

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承受教育的根本权利,并且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它以普与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承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

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穿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

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开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开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开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以与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开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

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以与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

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与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开展、

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

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

形成社会所期待的与其应承当的角色,并相应地开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开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开展与心理开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根本上在开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

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常见的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5、行为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方法。

6、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

7、托儿所:是指用于专门照顾和培养婴幼儿生活能力的地方,也指公共场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过训练的服务人员临时照顾孩子们的房间或地方。

8、学前教育的基础性的体现: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成个体早期的全面健康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提升国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价值,这是学前教育基础性的体现。

9、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分支,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伦理这个词源于希腊文ξ’θοδ(ethos),它最初表示一群人所居住的地方,后来指某种现象的实质或稳定的性质,最后用来表示人所有的性格、品质、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伦理就是在人身上具备的与品质相关一系列素质及如何达到这些素质的正确行为,如果引申一点来讲,伦理就是完善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做法。”可见,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完善幼儿的性格、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科学研究。但幼儿有其自身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如身体正在迅速发育生长、心智尚未成熟、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差、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情绪冲动性大等。这些特点意味着幼儿更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伤害,也意味着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更具特殊性,更应关注研究的伦理性,避免对幼儿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和伤害。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如下:

1.学前教育学: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

2.家园合作: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其特点是趣味性、具体性、虚幻性、自由自愿性和社会性。

4.主题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国绕一个中心内容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这个中心内容即“主题",主题活动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使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围绕主题有机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整体,并希望这种整体性知识影响幼儿,最终使幼儿建立起完整的内部知识结构。

5.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竹制材料、金属材料、泥巴、沙、水、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6.表演游戏: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儿童自主、独立地对作品的理解去展开游戏情节。简而言之,表演游戏就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7.创造性游戏:指幼儿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8.角色游戏(主题角色游戏):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它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1)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3)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5)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是学前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

补充: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视能力发展的专业核心课程。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儿童教育现象或过程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比较长期的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不仅是收集材料的基本途径,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2)调查法。调查法是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手段,间接研究幼儿教育现象的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查该因素与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确定课题、实验设计、实施设计、总结整理。

(4)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5)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定性研究名词解释自考

定性分析的解释

分析化学上测定 某种 物质 含有哪些成分的方法。

词语分解

定性的解释 ∶确定 错误 或罪行的 性质 ∶测定物质包含的成分和性质详细解释.安 定心 神。《西游记》第二九回:“那国王见他 丑陋 ,已是心惊;及听得那呆子说出话来,越发胆颤……国王定性多时,便问:‘ 猪长老 、 沙长老 , 分析的解释 将事物、现象、 概念 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详细解释.分开;区分。《汉书·孔安国传》:“世所传《百两篇》者,出 东莱 张霸 ,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

定性研究:就是指没有具体的数字,从理论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如果结合实例,便可做成实证研究。 定量研究:是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调查问卷、相关指标的设计,然后根据一定的数学模型对问卷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统计计量研究或数学模型研究,以根据数据模型的计算结论得出有倾向性的意见。、?我认为那个人是想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来验证她的定性研究的正确性。你认为有没有道理?你还是直接问她一下比较好

  •   索引序列
  •   教育研究名词解释自考本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名词解释
  •   自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   自考本科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   定性研究名词解释自考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