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发布时间: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发布时间: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学前教育学常考名词解释: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

点,进展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与对教育活动承当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展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

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

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承受教育的根本权利,并且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它以普与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承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

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穿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

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开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开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开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以与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开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

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以与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

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与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开展、

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

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

形成社会所期待的与其应承当的角色,并相应地开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开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开展与心理开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根本上在开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

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主要行为是由家长或幼师,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发幼儿的智力,让他们更加聪慧。并按照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幼儿的大脑进行正面刺激引导,使大脑各项技能得到启发。

幼儿的教育时期做为人生智力等发展的最基础重要阶段,如果适当正确引导,对学龄前儿童的心智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主要课程

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儿童文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对幼儿园一日教育过程的组织,儿童生活护理和身体锻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常识、体育、音乐、 美工、 计算各科教学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编写了学前教育学教材,这些都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总结

学前教育学常考名词解释: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

点,进展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与对教育活动承当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展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

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

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承受教育的根本权利,并且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它以普与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承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

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穿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

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

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开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开展是指身

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开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以与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开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

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以与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

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与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开展、

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

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

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

形成社会所期待的与其应承当的角色,并相应地开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开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开展与心理开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根本上在开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

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释义: 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百科释义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请问学前教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扩展资料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中文名学前教育外文名preschool education相关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专业代码A040101本科专业代码B040102年龄范围0-6岁。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释义: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百科释义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学前教育学中的“发现学习”名词解释 发现学习:亦称探究学习、问题/探究教学,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 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下述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发现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的获得。 扩展资料: 发现学习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 2、直觉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用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而是要运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3、内在动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学生内在动机的初级形式,外部动机也必须将其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起作用。 4、信息提取。学生的记忆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释义: 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百科释义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请问学前教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扩展资料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中文名学前教育外文名preschool education相关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专业代码A040101本科专业代码B040102年龄范围0-6岁。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释义: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百科释义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学前教育学中的“发现学习”名词解释 发现学习:亦称探究学习、问题/探究教学,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 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下述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发现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的获得。 扩展资料: 发现学习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 2、直觉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用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而是要运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3、内在动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学生内在动机的初级形式,外部动机也必须将其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起作用。 4、信息提取。学生的记忆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重点如下: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2、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3、预成论。4、欧文学校和福禄贝尔幼儿园。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6、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7、艺友制。8、“活教育”理论。9、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岁、1、5-3岁阶段)。10、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2、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3、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4、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的概念。2、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3、遗传素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5、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6、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3、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4、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5、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原则。6、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7、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8、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原则。9、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10、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学前年龄阶段的划分在各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为 2~5、6岁,也有的国家为初生到5、6岁或7岁。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与3~6岁儿童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把两者统称为学前教育较为恰当。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工作者总结该国学前教育的经验,并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在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学前教育的规律。

对幼儿园一日教育过程的组织,儿童生活护理和身体锻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常识、体育、音乐、 美工、 计算各科教学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编写了学前教育学教材,这些都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学前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关键期:关键期是指某以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3、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暂时神经联系,它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发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4、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由遗传得来的,不学就会的本能性的反射,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5、消退抑制:消退抑制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再强化,或不给予无条件刺激,逐渐就会使这种条件反射产生抑制,最后趋于消失,这种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6、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的一种情况。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成为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即分化抑制。

7、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应。

9、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中意识的指向与集中。

10、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当主体对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时,能保持较高水平的有意注意。

11、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且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受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变化及对比关系等。

12、注意的广度:是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的知觉到事物的数量。

13、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1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15、注意的转移: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对象上。

16、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过程。它影响着儿童知觉、想象、思维、言语以及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7、有意想象:是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依据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想象的过程。

18、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想象。

19、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纸、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过程的想象。

20、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既是学习者踏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基础课程,也对实践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在实践中帮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观规律引导儿童心理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

  •   索引序列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总结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总结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