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历年经济学自学考试题

历年经济学自学考试题

发布时间:

历年经济学自学考试题

发布时间:

历年经济学自学考试题

早点说清楚呢,顺便告诉你,自考是全国统一的,不存在地域差别,不过还是再给你北京自考网站的历年试题网址: 自己再去找找看,另附一份财经类专科段公共课试卷: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 A.原材料、厂房和机器设备 B.原材料、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 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D.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2.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个别价值 D.社会价值3.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D.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4.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 ) A.会不断扩大 B.会不断缩小 C.不会有变化 D.没有变化规律5.马克思把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称为( ) A.预付资本 B.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 A.个别资本增大 B.社会资本增大 C.剩余价值率提高 D.利润率提高7.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是( ) A.货币资本的职能 B.生产资本的职能 C.商品资本的职能 D.流动资本的职能8.Ⅰ(v+m)=Ⅱc是社会资本( ) A.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C.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D.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9.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 ) A.剩余价值率 B.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 D.利润率10.超额利润反映的是( )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两大部类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职能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关系11.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 ) A.与纯粹的商品买卖有关的费用 B.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C.支付商业店员的工资以及广告等费用 D.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费用12.金融寡头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来实现对其他股份企业的控制的方式称为( ) A.参与制 B.联合制 C.资本掺水 D.股份制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有化企业的性质是( ) A.国家社会主义 B.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私人资本主义14.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免除关税和商品限额,并规定共同的关税率和外贸政策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经济联盟 D.经济政治联合体1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出现的“滞胀”现象是指( ) A.经济停滞和人员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B.销售停滞和库存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C.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D.流通停滞和生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16.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全面建设 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 C.发达的现代化社会 D.高水平的知识经济社会17.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 A.面广点多 B.规模巨大 C.控制力强 D.公有化程度高18.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要看( ) A.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B.企业规模的大小 C.企业所在行业的重要性程度高低 D.股票上市发行的数量多少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 A.国家 B.部门 C.企业 D.个人20.经济体制是指某一社会(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B.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2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 ) A.完全建成 B.初步建立 C.相当完善 D.起步规划22.在社会主义企业里,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 ) A.工人工资 B.企业盈利 C.生产成本 D.生产价值23.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 A.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24.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商品的价值 B.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要 C.维持物价稳定 D.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求25.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指( ) A.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解决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问题 C.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D.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优或最佳的比例关系2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 ) A.国家、集体、个人的相互关系 B.速度、效益、比例的相互关系 C.中央、地方、企业的相互关系 D.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27.消费基金的实物形式为一年内( ) A.新增加的消费资料 B.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C.用于社会消费的消费资料 D.用于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消费资料总和28.在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能享受优惠政策的产业是( ) A.所有产业 B.房地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支柱产业29.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最主要的是应当坚持( ) A.加快发展和提高效益相结合 B.“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C.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结合 D.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30.财政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 A.预算政策 B.利润政策 C.效益政策 D.税收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构成生产力的各种因素中( ) A.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 B.劳动资料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C.劳动对象是生产的主体 D.劳动对象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条件 E.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32.商品的价格( ) A.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会因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C.总是和商品的价值保持一致 D.会受供给与需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E.和货币币值的变化有关33.股票( ) A.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 B.是它的持有者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C.持有人是股份公司的股东 D.持有人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所有者 E.是由国家公开发行的3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最佳场所是经济落后国家,因为这些国家( ) A.资本短缺 B.土地价格便宜 C.原材料稀缺 D.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高 E.销售市场广阔35.垄断资本的统治引起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尖税化,这些矛盾主要是( ) A.商品经济中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 C.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E.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6.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 ) A.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B.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 C.拉平不同地区居民的富裕程度 D.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E.推进扶贫开发37.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 ) A.同时并存 B.相互促进 C.共同发展 D.开展市场竞争 E.各自发挥优势38.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是由于( ) A.存在社会分工 B.存在社会化大生产 C.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具有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D.社会主义还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E.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39.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利用外资的规模主要取决于( ) A.进口能力 B.居民收入水平 C.偿还能力 D.国内配套能力 E.国内经济发展需要40.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增加就业( ) A.是为了让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就业机会 B.完全可以做到所有人员都有工作可做,社会不存在失业现象 C.必须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D.是为了让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 E.是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在内容和目的上有哪些区别?42.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有什么不同?43.简要回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44.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中的“权责明确”是指什么?45.银行信贷是如何对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以下3题,第46题必答,从第47、48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题。)46.我国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47.试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48.试述生产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三.多项选择题 1.对 G — W — 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它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 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 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2.资本主义制度下相对过剩人口是()()()()() A.人口自然繁殖过多造成的 B.生产资料不足造成的 C.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结果 D.消费资料不足造成的 E.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通过资本有机构成的分析可以说明()()()()() A.其他条件相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 B.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通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同一部门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也会形成平均利润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 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4.相对剩余价值是()()()()()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E.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5.货币资本是()()()()() 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职能形式 C.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D.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资本生产过程作准备的资本 E.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 6.利润率向平均利润率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C.超额剩余价值消灭的过程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7.资本主义银行信用的特点主要有()()()()() A.它是职能资本家相互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 B.它是商品交易中提供的信用 C.它提供的是货币资本信用 D.它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E.它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8.固定资本更新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B.它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C.它是防止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手段 D.它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暂时走出危机 E.它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提供新的物质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涂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31.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是因为 ①商品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完全是一样的 ②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细胞 ③商品包含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萌芽 ④创造商品的劳动价值理论是资本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⑤任何一种商品都包含有剩余价值 32.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挥不同职能的资本是 ①货币资本 ②生产资本 ③商业资本 ④商品资本 ⑤借贷资本 33、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 ①它是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 ②它是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③它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④它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⑤它是再生产工人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 34.固定资本不同于流动资本的特点是 ①它的实物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基本保持原有形态 ②由于实物状态不变,价值不发生转移 ③它的实物在连续的生产过程中逐步磨损 ④它的价值适应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 ⑤经过多次生产过程其价值才实现全部转移 3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①I(v+m)=IIc ②I(v+m)>IIc ③ ④II(c+v+m)=I(v+m)+II(v+m) ⑤I(c+v+m)=Ic+IIc 36.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比例不变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有 ①资本家消费水平 ②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④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⑤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7.借贷资本的来源有 ①正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可变资本 ②暂时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 ③正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变资本 ④正在积累尚未使用的折旧基金 ⑤尚未积累到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 38.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①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 ②节省预付资本 ③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④提高剩余价值率 ⑤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39.借贷资本的特征是 ①它表现为资本商品 ②它表现为商品资本 ③它作为职能资本与财产资本相对立 ④它作为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 ⑤它的运动会公式表现为G--G' 4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份公司 ①是单个资本和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产物 ②使单个资本的经营方式转变为联合资本的经营方式 ③使社会资本取代了单个的私人资本 ④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⑤是大资本控制和利用小资本和居民货币收入的形式

直接在白度搜救可以的。

自考本经济学历年试题

没答案!去买习卷吧,后面有,但是近两年的估计没有

很抱歉的告诉LZ,自考的任何考卷都没有官方标准答案~ 自考官网上只有题目没有答案~据说是没有标准答案才不公布的~晕…… 要答案,只能去找民间自考论坛,那里有山寨版、别人自己做的答案,正确率无保障~或者找教辅~这个可信度高一些~

下面是全国的,我的才是江苏省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0.5,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2.意味着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的是( )A.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 B.市场工资有上升趋势C.市场工资有下降趋势 D.经济中仅存在自然失业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说法是( )A.劳动力需求量随着工资上升而上升 B.劳动力需求量随着工资上升而降低C.工资率上升导致劳动需求曲线右移 D.工资上升导致劳动需求曲线左移4.有关预算约束线的性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预算线的斜率为负,表示随着闲暇增加收入下降B.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工资率C.工资率变化,将使预算线上下平行移动D.非劳动收入降低,将使预算线垂直向下移动5.劳动力供给完全没有弹性时,其劳动力供给曲线( )A.较为陡峭 B.较为平坦C.与横轴垂直 D.与横轴平行6.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不包括( )A.直接转移成本 B.机会成本C.心理成本 D.间接转移成本7.雇主在利用某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用标准时,就会产生( )A.顾客歧视 B.雇员歧视C.统计性歧视 D.性别歧视8.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可以表述为( )A.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MPB.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即MRC.平均每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品收益,即Q×P/LD.劳动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即MR×MP9.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点代表劳动力市场处于出清状态B.在b点工资有下降趋势C.在b点工资有上升趋势D.在b点劳动力供不应求 题9图10.特殊培训的成本通常由_____支付。( )A.企业 B.企业和员工分摊C.政府 D.员工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1.潜在劳动力人口是指____________减去因智力或身体原因____________的残疾人和服刑犯人。12.依据买卖双方和搜寻范围,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3.经济学家们有时候也将__________称为“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或者__________率。14.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是每个____________上,该劳动力市场中____________的劳动力需求数量之和。15.无差异曲线是指能够给劳动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________的所有闲暇和______组合点的轨迹。16.所谓收入效应,是指在___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的变化所导致的工作时间的变动。17.从企业的角度考察人力资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层次:技能型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8.利润分享的实现形式有:递延式利润分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____________是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取的所有报酬收入,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货币或____________。20.工会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企业工会、二是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周期性失业22.利润分享制23.劳动参与率24.集体谈判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5.什么是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试简述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因素。26.简述收入政策的工资总水平控制的主要形式。27.简述人力资本的特性。28.简述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9.试阐述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存在的积极作用,现实中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一般采取哪些调整方式?30.简述西方工资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比较和阐述。

经济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2.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来自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 第二,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3.就业不足——一个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时间。

4.工业化度——工业制造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5.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

6.城市化——城市化是三个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现代产业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中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相统一的社会进程。

7.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的可行性对策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8.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指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革的经济增长。

9 托达罗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托达罗模式,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影响他们预期的是两个因素: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估计有多大,在城市求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估计有多大。

二.概念

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 市场贡献 要素贡献 外汇贡献

2.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

3.发展中国家中未经改造的农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落后的,生产力极低下的农业,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滞后。

4.人力资本形成的三大途径:教育 培训 医疗保健

5.失业是指没有工作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6.早期经济发展思想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斯图亚特-穆勒

7.经济发展问题的四种基本思路:结构主义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激进主义

8.促进资本形成的主要代表:罗森斯坦的“大推进“理论

9.形成资本的来源:国内储蓄 国外资金 国内储蓄包括:民间的自愿储蓄 政府储蓄 国内民间储蓄包括:家庭储蓄 企业

10.人口增长过快不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养育子女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提高。

【第二篇】

二、填空题

1. 被定义为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2. 把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联系起来。

3.一个国家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铁路构成它的 。

4.经济学家把人的教育和技能称为 。

5.每一工人资本的增加叫做 。

6.为某一特定目的(比如说大学学费)而储蓄,叫做 。

7.根据 ,资本的连续增加导致每一工人产出较少增加。

8.家庭为预防紧急事件或疾病的储蓄称为 。

9.经济学家们利用 来发现技术进步的程度。

10. 的倡导者们寻求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政策。

11.经济学家把世界上的那些穷困国家叫做 。

12.新近从贫穷状态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和香港,被称为 。

13.新种子的开发、化肥和在20世纪60—70年代带来欠发达国家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实践被称为 。

14.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存在着 ,它是指贫穷的农村部门和相对更先进的城市部门的区别。

15.一个国家的道路、港口、桥梁和法律制度构成了它的 。

16. 是一种政府借以鼓励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

17. 是一种强调以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以发展自给自足经济的战略。

18.具有庞大数量之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口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19. 是指用来获得政府优惠的活动,例如进口许可证或获得外汇。

20. 是最为重要的国际机构,它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借贷资金以帮助其经济发展。

三、判断题

1.生产率衡量每一单位资本货物的产出。

2.美国的生产率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缓慢的。

3.美国的生产率是发达国家中的。

4.收益递减规律认为技术进步必定带来未来更慢的增长。

5.资本深化是指每单位资本下工人数目的增加。

6.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资本收入的税收上升了。

7.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处于黄金储蓄阶段的人口群体数量下降。

8.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它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机场。

9.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在近年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10.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11.美国教育制度的一大强项是它的初级学院和州立大学。

12.以把工人转换到生产率较高的出口部门的方式,可增加国际贸易,从而提高一国的生产率。

13.通过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每个人都可以从每一次技术进步中获益。

14.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是用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所达到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达到的增长之间的区别。

15.市场激励可确保诸如热带雨林和全球性的环境得到保护。

17.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18.在欠发达国家集中的第三世界中,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崛起,比如新加坡和台湾地区。

19.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已经造成许多欠发达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

20.在贫穷的国家中,农业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经常占GNP的80%。

21.欠发达国家比美国的人均资本要少得多,因为他们的储蓄率很低。

22.欠发达国家中资本市场的缺位,阻止有限的资本供给找到能够发挥其生产率效应的用途。

23.土地改革是把农业土地让渡给那些在土地劳动的人们。

24.不平等能够以引向政治不稳定和外国投资之不利环境的形式来阻碍发展。

25.佃农耕种制向佃户们提供了努力劳动和保持土地之生产力的良好激励。

26.中央计划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一个单一而相互关联的发展战略中协调所有相关活动。

27.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就是它的法律制度。

28.出口导向战略的困难是保护国内低效率的生产者免受外国企业的竞争。

29.进口替代的一个难题是一旦贸易壁垒被强制实施,就难以消除它们。

30.成功的东亚经济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增长率,但是这已经导致了极端不平等的代价。

【第三篇】

三.简答:

1.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上的自立与发展; (2)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摆脱“贸易条件” 恶化的环境;(3) 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4)它有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5)它可以大幅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供各种新兴的消费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

2.工业化发动的条件:(1)经济条件: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资源状况、市场规模 (2)非经济条件:包括企业家精神、社会条件、文化条件、政治体制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的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行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4.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即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时期时,产业的结构我的主体是工业部门。于此相对应,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农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而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服务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

5.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a.工资低b.劳动力增长迅速c.农业和其它初级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和多层次e.大量的劳动力利用不足(失业)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

概念,更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先决条件。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有经济发展而无经济增长的情况,但一定是个别的、短暂的,更多的是有经济增长而未必带来经济发展。

7.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及其特征: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国家。 特征:1、低生活水平2、低生产效率3、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4、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5、对农产品、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8.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即生产中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2)产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 (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 (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

四.论述题:

《一》复述三大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及评价:

(1) 哈罗德---多马模式

哈罗德—多马模式是一个说明经济增长所需条件的模型。用公式表示为:G=s/k 即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例 由此可看出一个简单的道理: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率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一定水平的GNP中储蓄率越高,GNP的增长率就越大。资本-产出比例越高则GNP的增长率就越低。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增长也就越快。

基本思想: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的原因。

理论根据:不断的投资和资本形成增加,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源泉。

前提条件:1、储蓄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投资根据固定比例的资本-产出率转化为增加的产出(GDP)2、这一增大了的GDP又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储蓄起来用于投资,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过程。

假设条件包括四点:1、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劳动 资本-产出比例不变 3、GNP只在资本家、劳动者之间分配4、分配到资本家手中的GDP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剩余的用于储蓄。

意义:1、它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适用于分析发展中经济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2、该模型的出现标志着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但是同时也存在缺陷包括: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不合理,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2、过分依赖国家干预,忽视了市场调节作用。3、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4、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刀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

(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模型:Y=f(k,L) 表示产出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函数

由此说明了1、产出水平决定于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大小。2、K、L的比例可以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而改变:当K >L时,L价格上涨,增加K的使用,资本-产出比增大, 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当K < L时,K价格上涨,增加L的使用,资本-产出比下降,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

意义:1、k、L具有替代性,通过资本与劳动比变化影响资本—产出比,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可调节性,克服了增长“分锋”问题 2、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当储蓄率既定,改变利润率(资本价格)和工资率(劳动的收入)、改变k、L投入量、调整二者比例、调整资本—产出比 3、首次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作用突破了“资本积累论” 它的缺陷包括:1、存在投资的“油泥---陶土模式”问题 2、现实中的技术进步不是独立因素:没有投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

【第四篇】

四、选择题(Ⅰ)

1.生产率是:

A、来自边际工人的额外产出; B、产出除以工作小时;C、每小时劳动的产出;D、生产下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工人数量;E、产出除以总投入的数量。

2.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速率,

A、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加速增长;B、在整个20世纪几乎一直不变;

C、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明显放慢;D、在整个20世纪一直稳步增长;

E、在80年代大幅度下降。

3.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生产率,

A、以大致相同的速率增长;

B、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下降,但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上升得比产出快;

C、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上升,但在经济复苏时下降;

D、在经济衰退时期增长更快,因为产出比就业下降的幅度小;

E、有可能以更快或更慢的速率增长,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4.增长的原因包括:

A、资本货物的积聚;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C、对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D、技术进步; E、上述所有答案。

5.资本深化是指:

A、每单位资本所增加的工人数目;B、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增加;

C、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减少;D、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重新配置;E、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

6.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积聚更多资本时,产出 增加。

A、以与资本增长相同的速率; B、以比资本增长更慢的速率;

C、以比资本增长更快的速率; D、只有在新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才;

E、只有在新的资本设备利用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时才。

7.为退休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8.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9.根据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是:

A、退休人口数量减少了;B、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增加了;C、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D、人口整体增加了;E、处于黄金储蓄阶段(21-44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

10.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税收变革,

A、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B、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C、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D、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E、对储蓄没有影响力。

1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时,下列何者不会增加投资?

A、削减财政赤字; B、将政府支出朝着基础设施投资方向移动;

C、对投资进行补贴; D、使用IRAs一类的税收政策;

E、上述各项均可增加投资。

12.生产函数显示 之间的关系。

A、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B、技术与增长; C、生产率与真实工资;

D、学习与经验; E、生产率与产出。

13.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A、是充足的,但商业投资水平低;B、是不充足的,但被商业投资的高水平所抵消;C、是不充足的,并且使得商业投资低水平的效果更加恶化;D、是很低的,因为税收变革使得它更加昂贵;E、是充足的,与商业投资水平相同。

14.人力资本是指:

A、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货物;B、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C、生育力; D、每小时劳动的产出;E、工人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资本货物。

15.下列何者不是美国教育制度的长处?

A、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早期追踪;B、初级学院与州立大学相对开放的制度;C、研究型大学;D、学生在选择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所占的高比例;E、上述各项均为长处。

16.取消电讯管制和扩展国际贸易将,

A、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B、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C、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D、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E、使整体生产率保持不变。

17.技术变革,

A、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B、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使用额外的资本货物;C、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雇佣额外的工人;D、提高资本的生产率,但不提高工人的生产率;E、提高生产率,但不移动生产函数。

18.把不能以劳动力和资本增加来解释的经济增长部分归于技术进步的方法叫做:

A、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B、部分生产率分析;C、资本深化; D、资本拓宽; E、可持续发展。

19.经济产出的增长等于:

A、它在生产率上的增长;B、它在劳动力和资本积聚方面增长的数目;

C、它在劳动小时和生产率上增长的数目;D、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劳动的小时数加上资本的边际产量乘资本存量;E、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来自国外的资本净流入的数目。

20.可持续发展是指没有 的增长。

A、过剩的技术进步; B、过剩的人口增长;C、过剩的资本投资; D、过剩的自然资源占用; E、上述各项。

21.在政府掌握主动权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经济发展区域,会有如下现象:

A、保持均衡增长; B、支持重工业发展;C、把必要资源由集中于农业转为集中于工业;D、提供社会基础资本;E、以上都不对,因为不存在总是需要政府干预的经济区域。

22.近几年来,许多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由于增强了营养,出生率急剧上升;B、在延长人的寿命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老年人的寿命平均延长了5至10年;C、婴儿死亡人数和疾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移民涌入这些国家;E、结婚年龄提前,导致出生率显著上升。

23.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当发展中经济增加总产出时,预期“规模报酬递增”通常是合理的;

B、通常,单个企业不可能投资于社会基础资本,不管这些项目有多重要;

C、任何一个发展中经济要取得成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D、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护进口替代工业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

E、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过度储蓄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4.当一国发展经济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时,下面哪一项可能发生?

A、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少;B、它的出口总额趋于上升;C、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多;D、它将更多地从欠发达国家进口商品;E、它的进口总额趋于上升。

25.“社会基础资本”是指:

A、在某一特定自然资源能够实现收益以前所投入的资金;B、以从国外筹集资金为特征的投资项目;C、被人们认为具有净生产率的投资项目;D、某些投资项目,与由私人企业筹措的项目不同,其投入资金是由国家筹集的;E、一种资本投资,其数额不会随国民产出的增加而变化。

26.可作为“社会基础资本”例子的是:

A、农业电气化项目; B、国家筹资组建的医院和学校;C、国内运输系统的完善; D、以上各项都是;E、A和B是,C不是。

27.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对前提是:

A、收入除满足消费外还有剩余,以促进经济发展;B、为制造业创造出大量剩余劳动力;C、发现并开拓一些内部经济;D、在文化上接受经济行为的自主经营原则;E、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排挤农业。

28.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投资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它们都投向低利润的项目,有的甚至流向与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相符的项目;

B、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基础资本就会自发发展到充足的水平;

C、从历看,在经济取得一些进步后,常常会随之进行政治改革;

D、我们知道,许多欠发达国家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要是它们能同时拥有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资本,其发展将指日可待;

E、在贫穷的国家,尤其是农业国,常常有大量的劳工整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根本无事可做。

29.欠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差距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A、对实行“自由经营”的欠发达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而对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来说,差距越来越大;B、这一趋势很难衡量,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爱好以及气候条件各不相同;C、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了,很显然这是外向型经济的产物;D、对那些把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资本的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E、这一差距基本上保持稳定,或许在某些区域扩得更大了。

30.人力发展指数:

A、把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在一起,用来评价一国人力资源状况;

B、与人均产出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C、受到了经济学家的批评;

D、 以上各项都对; E、以上各项都不对。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定义为一种 A.不足性 B.充足性 C.永久性 D.暂时性 2.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效用必须满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A.多重相交 B.无相交 C.相切 D.完全重合 3.当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一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就是 A.劳动供给价格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C.市场最低工资 D.市场工资 4.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D.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中,“蛛网稳定条件”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数量小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6.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这说明劳动力具有 A.不可分割性特点 B.生理性特点 C.能动性特点 D.主观性特点 7.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假定条件是 A.企业规模变化 B.企业规模不变 C.工资率变动 D.工资率不变 8.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会 A.不变 B.上下波动 C.越小 D.越大 9.经价格指数修正,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的是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0.产品市场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B.增加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C.减少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D.减少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11.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 A.高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B.低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C.等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D.等于受训期间企业支付的全部培训成本 12.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 A.劳动量以劳动的最小单位时间计量 B.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计量 C.劳动量以劳动的标准时间计量 D.劳动量以工人合格产品数量计量 13.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B.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C.劳动的心理成本 D.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14.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研究对象是 A.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B.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C.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5.劳动关系的核心是 A.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意志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6.由于垄断或寡头部门的企业要求增加他们的利润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 A.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B.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C.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D.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18.有关自然失业率错误的描述是 A.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B.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19.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A.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B.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C.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D.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工资水平 20.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提高就业水平常常会导致 A.政府财政盈余 B.政府财政赤字 C.抑制通货膨胀 D.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企业利润 B.企业规模 C.教育年限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E.经济周期波动 22.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有 A.以认识主观世界为目的 B.以认识客观事实为目的 C.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D.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性 E.得出的结论不可检验 23.人力资本的特点有 A.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B.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C.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投资以后,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永久性的收入 E.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相似,投资者要承担投资风险 24.下列属于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有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标准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E.关于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5.下列方法中能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有 A.增加就业机会 B.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C.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D.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E.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27.劳动力供给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本质含义。 31.简述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路径。 32.简要回答延期支付的优势。 33.简述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相比,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运输公司把员工划分为司机(设为A类)和维修(设为B类)两类工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调整中发现,司机工资上涨了10%,却引起公司对维修工人的需求减少了5%,试计算这两类工人的交叉工资弹性并判断其关系。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2,B的面积为0.38,试计算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并请说明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资本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 37.试论述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会不会传导到社会,会不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可以说,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有的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甚至用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强调的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经济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业。 失业问题在中国还有一层独特的含义。因为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引爆的传统生产过剩危机,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实体经济的层面,特别是那些低端的、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就意味着,同样程度的经济问题,在中国引起的失业问题会更为严重。 (1)失业会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分析解释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什么会导致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我来也要糊弄微观经济学的真题

你好,自考一般是全国卷的 不分什么学校,你直接在百度找就可以了

自学考试历年经济学真题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定义为一种 A.不足性 B.充足性 C.永久性 D.暂时性 2.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效用必须满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A.多重相交 B.无相交 C.相切 D.完全重合 3.当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一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就是 A.劳动供给价格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C.市场最低工资 D.市场工资 4.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D.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中,“蛛网稳定条件”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数量小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6.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这说明劳动力具有 A.不可分割性特点 B.生理性特点 C.能动性特点 D.主观性特点 7.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假定条件是 A.企业规模变化 B.企业规模不变 C.工资率变动 D.工资率不变 8.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会 A.不变 B.上下波动 C.越小 D.越大 9.经价格指数修正,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的是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0.产品市场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B.增加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C.减少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D.减少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11.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 A.高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B.低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C.等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D.等于受训期间企业支付的全部培训成本 12.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 A.劳动量以劳动的最小单位时间计量 B.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计量 C.劳动量以劳动的标准时间计量 D.劳动量以工人合格产品数量计量 13.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B.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C.劳动的心理成本 D.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14.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研究对象是 A.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B.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C.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5.劳动关系的核心是 A.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意志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6.由于垄断或寡头部门的企业要求增加他们的利润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 A.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B.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C.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D.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18.有关自然失业率错误的描述是 A.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B.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19.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A.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B.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C.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D.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工资水平 20.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提高就业水平常常会导致 A.政府财政盈余 B.政府财政赤字 C.抑制通货膨胀 D.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企业利润 B.企业规模 C.教育年限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E.经济周期波动 22.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有 A.以认识主观世界为目的 B.以认识客观事实为目的 C.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D.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性 E.得出的结论不可检验 23.人力资本的特点有 A.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B.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C.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投资以后,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永久性的收入 E.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相似,投资者要承担投资风险 24.下列属于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有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标准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E.关于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5.下列方法中能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有 A.增加就业机会 B.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C.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D.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E.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27.劳动力供给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本质含义。 31.简述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路径。 32.简要回答延期支付的优势。 33.简述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相比,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运输公司把员工划分为司机(设为A类)和维修(设为B类)两类工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调整中发现,司机工资上涨了10%,却引起公司对维修工人的需求减少了5%,试计算这两类工人的交叉工资弹性并判断其关系。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2,B的面积为0.38,试计算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并请说明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资本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 37.试论述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会不会传导到社会,会不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可以说,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有的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甚至用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强调的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经济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业。 失业问题在中国还有一层独特的含义。因为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引爆的传统生产过剩危机,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实体经济的层面,特别是那些低端的、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就意味着,同样程度的经济问题,在中国引起的失业问题会更为严重。 (1)失业会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分析解释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什么会导致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我来也要糊弄微观经济学的真题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2.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来自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 第二,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3.就业不足——一个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时间。

4.工业化度——工业制造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5.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

6.城市化——城市化是三个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现代产业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中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相统一的社会进程。

7.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的可行性对策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8.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指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革的经济增长。

9 托达罗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托达罗模式,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影响他们预期的是两个因素: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估计有多大,在城市求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估计有多大。

二.概念

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 市场贡献 要素贡献 外汇贡献

2.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

3.发展中国家中未经改造的农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落后的,生产力极低下的农业,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滞后。

4.人力资本形成的三大途径:教育 培训 医疗保健

5.失业是指没有工作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6.早期经济发展思想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斯图亚特-穆勒

7.经济发展问题的四种基本思路:结构主义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激进主义

8.促进资本形成的主要代表:罗森斯坦的“大推进“理论

9.形成资本的来源:国内储蓄 国外资金 国内储蓄包括:民间的自愿储蓄 政府储蓄 国内民间储蓄包括:家庭储蓄 企业

10.人口增长过快不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养育子女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提高。

【第二篇】

二、填空题

1. 被定义为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2. 把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联系起来。

3.一个国家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铁路构成它的 。

4.经济学家把人的教育和技能称为 。

5.每一工人资本的增加叫做 。

6.为某一特定目的(比如说大学学费)而储蓄,叫做 。

7.根据 ,资本的连续增加导致每一工人产出较少增加。

8.家庭为预防紧急事件或疾病的储蓄称为 。

9.经济学家们利用 来发现技术进步的程度。

10. 的倡导者们寻求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政策。

11.经济学家把世界上的那些穷困国家叫做 。

12.新近从贫穷状态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和香港,被称为 。

13.新种子的开发、化肥和在20世纪60—70年代带来欠发达国家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实践被称为 。

14.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存在着 ,它是指贫穷的农村部门和相对更先进的城市部门的区别。

15.一个国家的道路、港口、桥梁和法律制度构成了它的 。

16. 是一种政府借以鼓励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

17. 是一种强调以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以发展自给自足经济的战略。

18.具有庞大数量之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口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19. 是指用来获得政府优惠的活动,例如进口许可证或获得外汇。

20. 是最为重要的国际机构,它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借贷资金以帮助其经济发展。

三、判断题

1.生产率衡量每一单位资本货物的产出。

2.美国的生产率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缓慢的。

3.美国的生产率是发达国家中的。

4.收益递减规律认为技术进步必定带来未来更慢的增长。

5.资本深化是指每单位资本下工人数目的增加。

6.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资本收入的税收上升了。

7.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处于黄金储蓄阶段的人口群体数量下降。

8.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它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机场。

9.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在近年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10.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11.美国教育制度的一大强项是它的初级学院和州立大学。

12.以把工人转换到生产率较高的出口部门的方式,可增加国际贸易,从而提高一国的生产率。

13.通过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每个人都可以从每一次技术进步中获益。

14.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是用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所达到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达到的增长之间的区别。

15.市场激励可确保诸如热带雨林和全球性的环境得到保护。

17.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18.在欠发达国家集中的第三世界中,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崛起,比如新加坡和台湾地区。

19.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已经造成许多欠发达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

20.在贫穷的国家中,农业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经常占GNP的80%。

21.欠发达国家比美国的人均资本要少得多,因为他们的储蓄率很低。

22.欠发达国家中资本市场的缺位,阻止有限的资本供给找到能够发挥其生产率效应的用途。

23.土地改革是把农业土地让渡给那些在土地劳动的人们。

24.不平等能够以引向政治不稳定和外国投资之不利环境的形式来阻碍发展。

25.佃农耕种制向佃户们提供了努力劳动和保持土地之生产力的良好激励。

26.中央计划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一个单一而相互关联的发展战略中协调所有相关活动。

27.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就是它的法律制度。

28.出口导向战略的困难是保护国内低效率的生产者免受外国企业的竞争。

29.进口替代的一个难题是一旦贸易壁垒被强制实施,就难以消除它们。

30.成功的东亚经济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增长率,但是这已经导致了极端不平等的代价。

【第三篇】

三.简答:

1.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上的自立与发展; (2)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摆脱“贸易条件” 恶化的环境;(3) 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4)它有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5)它可以大幅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供各种新兴的消费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

2.工业化发动的条件:(1)经济条件: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资源状况、市场规模 (2)非经济条件:包括企业家精神、社会条件、文化条件、政治体制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的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行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4.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即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时期时,产业的结构我的主体是工业部门。于此相对应,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农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而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服务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

5.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a.工资低b.劳动力增长迅速c.农业和其它初级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和多层次e.大量的劳动力利用不足(失业)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

概念,更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先决条件。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有经济发展而无经济增长的情况,但一定是个别的、短暂的,更多的是有经济增长而未必带来经济发展。

7.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及其特征: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国家。 特征:1、低生活水平2、低生产效率3、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4、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5、对农产品、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8.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即生产中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2)产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 (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 (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

四.论述题:

《一》复述三大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及评价:

(1) 哈罗德---多马模式

哈罗德—多马模式是一个说明经济增长所需条件的模型。用公式表示为:G=s/k 即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例 由此可看出一个简单的道理: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率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一定水平的GNP中储蓄率越高,GNP的增长率就越大。资本-产出比例越高则GNP的增长率就越低。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增长也就越快。

基本思想: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的原因。

理论根据:不断的投资和资本形成增加,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源泉。

前提条件:1、储蓄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投资根据固定比例的资本-产出率转化为增加的产出(GDP)2、这一增大了的GDP又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储蓄起来用于投资,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过程。

假设条件包括四点:1、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劳动 资本-产出比例不变 3、GNP只在资本家、劳动者之间分配4、分配到资本家手中的GDP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剩余的用于储蓄。

意义:1、它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适用于分析发展中经济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2、该模型的出现标志着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但是同时也存在缺陷包括: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不合理,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2、过分依赖国家干预,忽视了市场调节作用。3、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4、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刀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

(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模型:Y=f(k,L) 表示产出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函数

由此说明了1、产出水平决定于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大小。2、K、L的比例可以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而改变:当K >L时,L价格上涨,增加K的使用,资本-产出比增大, 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当K < L时,K价格上涨,增加L的使用,资本-产出比下降,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

意义:1、k、L具有替代性,通过资本与劳动比变化影响资本—产出比,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可调节性,克服了增长“分锋”问题 2、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当储蓄率既定,改变利润率(资本价格)和工资率(劳动的收入)、改变k、L投入量、调整二者比例、调整资本—产出比 3、首次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作用突破了“资本积累论” 它的缺陷包括:1、存在投资的“油泥---陶土模式”问题 2、现实中的技术进步不是独立因素:没有投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

【第四篇】

四、选择题(Ⅰ)

1.生产率是:

A、来自边际工人的额外产出; B、产出除以工作小时;C、每小时劳动的产出;D、生产下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工人数量;E、产出除以总投入的数量。

2.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速率,

A、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加速增长;B、在整个20世纪几乎一直不变;

C、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明显放慢;D、在整个20世纪一直稳步增长;

E、在80年代大幅度下降。

3.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生产率,

A、以大致相同的速率增长;

B、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下降,但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上升得比产出快;

C、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上升,但在经济复苏时下降;

D、在经济衰退时期增长更快,因为产出比就业下降的幅度小;

E、有可能以更快或更慢的速率增长,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4.增长的原因包括:

A、资本货物的积聚;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C、对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D、技术进步; E、上述所有答案。

5.资本深化是指:

A、每单位资本所增加的工人数目;B、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增加;

C、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减少;D、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重新配置;E、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

6.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积聚更多资本时,产出 增加。

A、以与资本增长相同的速率; B、以比资本增长更慢的速率;

C、以比资本增长更快的速率; D、只有在新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才;

E、只有在新的资本设备利用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时才。

7.为退休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8.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9.根据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是:

A、退休人口数量减少了;B、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增加了;C、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D、人口整体增加了;E、处于黄金储蓄阶段(21-44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

10.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税收变革,

A、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B、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C、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D、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E、对储蓄没有影响力。

1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时,下列何者不会增加投资?

A、削减财政赤字; B、将政府支出朝着基础设施投资方向移动;

C、对投资进行补贴; D、使用IRAs一类的税收政策;

E、上述各项均可增加投资。

12.生产函数显示 之间的关系。

A、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B、技术与增长; C、生产率与真实工资;

D、学习与经验; E、生产率与产出。

13.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A、是充足的,但商业投资水平低;B、是不充足的,但被商业投资的高水平所抵消;C、是不充足的,并且使得商业投资低水平的效果更加恶化;D、是很低的,因为税收变革使得它更加昂贵;E、是充足的,与商业投资水平相同。

14.人力资本是指:

A、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货物;B、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C、生育力; D、每小时劳动的产出;E、工人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资本货物。

15.下列何者不是美国教育制度的长处?

A、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早期追踪;B、初级学院与州立大学相对开放的制度;C、研究型大学;D、学生在选择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所占的高比例;E、上述各项均为长处。

16.取消电讯管制和扩展国际贸易将,

A、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B、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C、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D、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E、使整体生产率保持不变。

17.技术变革,

A、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B、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使用额外的资本货物;C、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雇佣额外的工人;D、提高资本的生产率,但不提高工人的生产率;E、提高生产率,但不移动生产函数。

18.把不能以劳动力和资本增加来解释的经济增长部分归于技术进步的方法叫做:

A、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B、部分生产率分析;C、资本深化; D、资本拓宽; E、可持续发展。

19.经济产出的增长等于:

A、它在生产率上的增长;B、它在劳动力和资本积聚方面增长的数目;

C、它在劳动小时和生产率上增长的数目;D、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劳动的小时数加上资本的边际产量乘资本存量;E、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来自国外的资本净流入的数目。

20.可持续发展是指没有 的增长。

A、过剩的技术进步; B、过剩的人口增长;C、过剩的资本投资; D、过剩的自然资源占用; E、上述各项。

21.在政府掌握主动权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经济发展区域,会有如下现象:

A、保持均衡增长; B、支持重工业发展;C、把必要资源由集中于农业转为集中于工业;D、提供社会基础资本;E、以上都不对,因为不存在总是需要政府干预的经济区域。

22.近几年来,许多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由于增强了营养,出生率急剧上升;B、在延长人的寿命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老年人的寿命平均延长了5至10年;C、婴儿死亡人数和疾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移民涌入这些国家;E、结婚年龄提前,导致出生率显著上升。

23.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当发展中经济增加总产出时,预期“规模报酬递增”通常是合理的;

B、通常,单个企业不可能投资于社会基础资本,不管这些项目有多重要;

C、任何一个发展中经济要取得成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D、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护进口替代工业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

E、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过度储蓄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4.当一国发展经济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时,下面哪一项可能发生?

A、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少;B、它的出口总额趋于上升;C、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多;D、它将更多地从欠发达国家进口商品;E、它的进口总额趋于上升。

25.“社会基础资本”是指:

A、在某一特定自然资源能够实现收益以前所投入的资金;B、以从国外筹集资金为特征的投资项目;C、被人们认为具有净生产率的投资项目;D、某些投资项目,与由私人企业筹措的项目不同,其投入资金是由国家筹集的;E、一种资本投资,其数额不会随国民产出的增加而变化。

26.可作为“社会基础资本”例子的是:

A、农业电气化项目; B、国家筹资组建的医院和学校;C、国内运输系统的完善; D、以上各项都是;E、A和B是,C不是。

27.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对前提是:

A、收入除满足消费外还有剩余,以促进经济发展;B、为制造业创造出大量剩余劳动力;C、发现并开拓一些内部经济;D、在文化上接受经济行为的自主经营原则;E、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排挤农业。

28.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投资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它们都投向低利润的项目,有的甚至流向与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相符的项目;

B、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基础资本就会自发发展到充足的水平;

C、从历看,在经济取得一些进步后,常常会随之进行政治改革;

D、我们知道,许多欠发达国家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要是它们能同时拥有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资本,其发展将指日可待;

E、在贫穷的国家,尤其是农业国,常常有大量的劳工整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根本无事可做。

29.欠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差距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A、对实行“自由经营”的欠发达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而对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来说,差距越来越大;B、这一趋势很难衡量,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爱好以及气候条件各不相同;C、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了,很显然这是外向型经济的产物;D、对那些把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资本的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E、这一差距基本上保持稳定,或许在某些区域扩得更大了。

30.人力发展指数:

A、把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在一起,用来评价一国人力资源状况;

B、与人均产出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C、受到了经济学家的批评;

D、 以上各项都对; E、以上各项都不对。

华南经济的发展在于中国华南地区,我国居民政府提出:电子来于我国经济华南地区,原料来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大玉口镇。

自学考试经济法历年真题

2020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19年10月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起来试试吧!

解析

A.出于保护合法公共福利的目的采取的非歧视性规制措施

B.非出于保护公共福利目的而不适当地大幅度提高税率

C.通过正式转移外国投资者的财产权的方式实现国有化

D.通过完全剥夺外国投资者财产的方式实现国有化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间接征收是指东道国 *** 未依法取得外国投资者资产所有权时,采取阻碍或影响外国投资者对其资产行使有效控制权、使用权、处分权的行为,如强制股权转让、强制转让经营权、不适当提高税率等。(P261)

课程代码:00246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0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1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 )所制定的新法理原则的强烈影响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于1995年作了一次实质性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修改。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 C.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会议 D.国际法协会 2.在国际交往中的“南北关系”通常是指( )。 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D.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3.下列对CIF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IF的价格构成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 B.目的港交货 C.以装运港载货船舶为风险划分的界限 D.象征性交货 4.出票人是企业法人、公司、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付款人是其他经济组织、个人或银行的汇票是( )。 A.商业汇票 B.银行汇票 C.光票汇票 D.跟单汇票 5.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在与新客户进行巨额贸易活动时,为确保付款,一般不采用下列哪种支付方式?( ) A.托收 B.汇付 C.立即付款 D.信用证付款 6.根据汇票的出票人不同可分为( )。 A.光票汇票与跟单汇票 B.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 C.即期与远期汇票 D.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 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包括( )。 A.电力的买卖 B.补偿贸易合同 C.来料加工 D.玩具的买卖 8.国家对限制进口或出口的技术( )。 A.实行许可证管理 B.实行配额管理 C.实行许可证或实行配额管理 D.实行有定额的许可证管理 9.下列术语中只适用于海上运输方式的是( )。 A. CFR B. FCA C. CPT D. CIP 10.保护国际双边投资的条约中,影响的是( )。 A.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投资保证协议 C.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D.多国投资公约 11.在FOB的价格下,出口手续由( )办理。 A.卖方 B.买方 C.承运人 D.承运人的代理人 12.下列关于最惠国待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使东道国境内的不同外国投资者处于同等地位 B.一般以国内立法的形式作出规定 C.可以有例外或一定的限制 D.受惠国可以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自动取得与第三国相同的待遇 13.在消除或者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中,对跨国纳税人最有利的制度是( )。 A.免税制 B.抵税制 C.抵免饶让制 D.扣除制 14.世界贸易组织的缔约国大会是其权力机构,由( )组成。 A.全体成员国 B.强国集团 C.准成员国 D.创始成员国 15.船舶优先权,因下列原因之一而消灭( )。 A.具有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自优先权产生之日起满半年不行使 B.船舶已经被出售 C.船舶转让 D.具有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自优先权产生之日起满一年不行使;其一年期限,不得中止或者中断 16.典型的融资性租赁通常由( )构成。 A.三方当事人,两个合同 B.四方当事人,三个合同 C.四方当事人,两个合同 D.三方当事人,三个合同 17.下列关于国民待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民待遇意在使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本国投资者处于同等地位 B.外国投资者不得享有超过东道国法律之外的特权 C.东道国给予外国投资者的待遇与给予本国投资者的待遇应完全相同 D.国民待遇的给予、互惠为原则 1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建议用以协调法人双重居民身份的冲突标准是( )。 A.法人注册成立地所在国 B.法人的国籍所属国 C.法人总机构所在地国 D.法人实际控制与管理中心所在国 19.跨国公司进行避税的方法有多种,但是下列的方法中不是国际避税的有( )。 A.套用第三国税约 B.转让定价 C.匿报应税财产和收入 D.利用避税地设立基地公司 20.在下列关系中,银行作为委托代理人的是( )。 A.托收关系中卖方与受托行 B.托收关系中买方与代收行 C.信用证中通知行与受益人 D.信用证中通知行与开证申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全球合作原则在于建立新的_______,开展和加强_______、_______. 2.货物风险的转移的意思是,货物所有权由于买卖而发生转移,而货物可能损失的风险也在_______.一般来说,货物风险转移的要害在于_______问题。 3.在国际技术许可合同中,计价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统包价格、_______和_______. 4.一个国家的涉外投资法通常包括两个部分:_______和_______. 5.双层结构项目贷款的当事人涉及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_______或者_______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 7.海难救助是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对_______和_______进行的救助。 8.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征税权的划分、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_______和_______等。 9.根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规定,每个国家都有权把外国资产_______、征用或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信用证 2.国际商务惯例 3.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 4.加权表决制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发展中国家对外国吸收外资的立法主要特征有哪些? 2.简答海难救助的成立要件。 3.国际技术咨询合同的重要条款有哪些? 五、论述题(15分) 试述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1.卖方A发出电报于B:“确认售与你方A型起重机一架,请汇1000英镑,接款后20天内交货。”B复电:“确认你方电报和我方购买A型起重机一架,条件按你方电报的规定,已汇交你方银行1000英镑,该款在交货前由银行代你方保管,请确认在本电日期20天内交货。”A方没有回电,却以较高价格卖给第三方。B遂向法院起诉。试问:A与B双方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本题6分) 2.我国某进出口公司(卖方)与美国某公司(买方)以CIF纽约条件签订了一份出口五千吨大豆的合同。货物由保险公司A办理了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后按时由承运人某公司B装船运输。因在海上遭受风暴,迟延半个月到达目的港。并因船员的过失使四分之一的大豆变质。买方公司因此向有关部门提出索赔。(本题9分) 请选择回答下列问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上“√”,错误的在括号内打上“╳”) 1.应与承运人B公司签订运输合同的是 A.买方公司( ) B.卖方公司( ) 2.应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的是: A.买方( ) B.卖方( ) C.B公司( ) 3.卖方公司的交货地点在: A.目的地港( ) B.装运港的船上( ) 4.设卖方已取得合同规定的单据并及时提交给了买方,在货物海上运到达目的地港,买方按规定验收货物之前,卖方向买方凭装运单据要求付款,买方是否应付款。 A.应付款( ) B.不应付款( ) 5.对货物迟延半个月到达目的地港而造成的损失,买方应向谁索赔? A.向卖方( ) B.向A公司( ) C.向B公司( ) 6.对四分之一大豆变质,买方应向谁索赔? A.向卖方( ) B.向A公司( ) C.向B公司( ) 7.对四分之一大豆变质,根据《海牙规则》,承运人B公司是否承担责任? A.承担( ) B.不承担( ) 8.设买方按时收到了货物,货物质量、数量等完全符合合同规定,但卖方所提交的装运单据与合同规定有所不符,买方能否拒付货款? A.可以( ) B.不可以( ) 9.设买方向B公司提出诉讼,按照《汉堡规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 A.半年( ) B.一年( ) C.二年( )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政府间组织,其在表决制度上却排除“一国一票”的平权原则,而采用类似股份公司的“_______”。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于_______在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 3.反补贴措施,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对接受补贴的产品征收_______. 4.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结果,如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害,以至于实际上剥夺了他根据合同规定有权期待得到的东西,即为_______. 5.TRIPs协议的主要规则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_______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制度。 6.依国际法上公认的属地管辖权原则,每个国家对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涉外投资争议均有管辖权,因此涉外投资争议原则上应当通过“_______”予以解决。 7.国际银团贷款分为直接参与型与_______两种形式。 8.对于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_______原则”。 9.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分为_______和纳入成员。 10.根据我国《仲裁法》,仲裁庭可由_______名仲裁员或一名仲裁员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接受生效时间为( )。 A.接受通知发出时 B.接受通知到达发价人时 C.发价人承认接受时 D.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时 2.依公约规定,除非另外约定有保证期限,否则买方享有声称货物不符合同的权利的期限最长为( )。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3.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价格术语指的是( )。 A.FOB B.FCA C.CIF D.DEQ 4.现在使用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 )。 A.《Incoterms 1990》 B.《Incoterms 1996》 C.《Incoterms 2000》 D.《Incoterms 2002》 5.在国际技术转让中多采用许可合同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况下,被许可方取得转让技术的( )。 A.使用权 B.所有权 C.占有权 D.处分权 6.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国为( )。 A.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 B.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 C.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D.加拿大、墨西哥、哥伦比亚 7.由不同国籍的多家银行共同投资成立的,具有东道国法人资格的合资银行为( )。 A.联营银行 B.跨国银行 C.联属银行 D.附属银行 8.以项目建成后的产生的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并以该项目现有的或将来取得的资产为贷款人设定担保,但项目主办人和其他受益人不提供信用担保的项目贷款是( )。 A.无追索权项目贷款 B.有限追索权项目贷款 C.不完全项目贷款 D.完全追索权项目贷款 9.确定由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是( )。 A.东京回合谈判 B.乌拉圭回合谈判 C.日内瓦回合谈判 D.多尔奎回合谈判 10.负责向最贫困成员国的公共工程和发展项目提供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世界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开发协会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属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是( )。 A.经济主权原则 B.公平互利原则 C.全球合作原则 D.有约必守原则 E.情势变迁原则 2.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的主要义务是( )。 A.支付货款 B.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 C.转移货物所有权 D.收取货物 E.交付货物 3.我国在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时作了以下哪几项保留( )。 A.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的保留 B.书面以外形式的规定的保留 C.互惠的保留 D.领土的保留 E.商事的保留 4.国际货物买卖的支付的方式主要有( )。 A.汇付 B.保证 C.托收 D.承兑 E.信用证 5.专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 A.不受法律保护 B.保密性 C.事实上的独占性 D.严格的地域性 E.新颖性 6.多边投资担保机构通常承保的险别有( )。 A.货币兑换险 B.征收和类似措施险 C.战争和内乱险 D.违约险 E.以上都正确 7.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的国际投资规范主要包含在下列哪些国际协议中( )。 A.《外国直接投资待遇指南》 B.《跨国公司行动守则(草案)》 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D.《服务贸易总协定》 E.《华盛顿公约》 8.下列属于东道国增加跨国银行的营业成本的措施是( )。 A.限制外资银行吸收公共储蓄存款 B.限制外资银行在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 C.限制外资银行向东道国中央银行贴现融资 D.限制外资银行吸收小额存款 E.要求外资银行向东道国中央银行缴纳较高比例的存款准备金 9.国际融资担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A.见索即付保证 B.完工担保协议 C.备用信用证 D.浮动抵押 E.意愿书 10.下列属于欧盟成员国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奥地利 D.瑞典 E.爱尔兰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发价 2.倾销 3.限制性商业条款 4.国际税收协定 5.仲裁裁决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卖方违反合同时买方所能采取的补救方法。 2.简述我国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6种类型。 3.简述发展中国家外资立法的主要特征。 4.简述保护国际投资双边条约的类型。 5.简述税收管辖权的种类。 六、论述题(10分) 试论国际融资协议的共同条款。

  •   索引序列
  •   历年经济学自学考试题
  •   自考本经济学历年试题
  •   经济学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   自学考试历年经济学真题
  •   自学考试经济法历年真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