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发布时间: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发布时间: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1.D 2.C 3.B 4.A 5.C 6B 7c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A20 A 21ABCE22.BCDE23ABC 24ACE25BCD26、简述大众传播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传播学教程》里有详细记载。 简单的说就是 由媒体设置舆论的切入点!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7、简述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2)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28、简述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特点:1决策目标动态权变2决策环境复杂多变3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4决策步骤非程序化构成要素:(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倜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可能危及决策主体的根本利益(4)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29、简述政策接续的含义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答: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和组织所替代,政策连续是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与政策调整,创新的同意,即在政策变动或调整中保持政策的接续,在接续中进行政策的变动或调整,政策接续的经意义有(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30、试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31、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答:一,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1,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1)公共政策中许多政策的目标无法量化(2)大多数政策都有多重目标,甚至有些事相互冲突,矛盾(3)政策目标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因政策问题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4)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可能人为 的用含糊的不确定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以增加应变能力。(5)不少政策目标在冲突和拖鞋中达成无法全面分开和客观公正评价(6)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决策和实施政策是,往往难以明确确定和政策目标。32第一个问答:管制功能 1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2可以加大交管部门对高速公路的进出口,对驾车新手管控力度,使11号令对其有管制功能通过条文规定表现出来使违规情况得到惩处,建立合理的交通管理制度,加大交管部门的管制力度加强交通管制,整顿交通秩序,规划交通33 (1)第一,时间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第二,政治权威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预测性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2)首先,院士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院士在媒体上进行披露然后后再院士大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出问题之后再媒体中开始大幅度曝光再由院士们进行科学调研提出院士制度的报告最后进入决策议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顺便也请您帮忙采纳下,祝好人幸福一生!~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1.D 2.C 3.B 4.A 5.C 6B 7c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B 19A20 A 21ABCE22.BCDE23ABC 24ACE25BCD26、简述大众传播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议程设置功能是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传播学教程》里有详细记载。 简单的说就是 由媒体设置舆论的切入点!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27、简述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模型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2)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3)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28、简述危机决策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特点:1决策目标动态权变2决策环境复杂多变3决策信息严重不对称4决策步骤非程序化构成要素:(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倜然性、急剧性和高度威胁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可能危及决策主体的根本利益(4)高度的不确定性:原因、过程及后果很难预料29、简述政策接续的含义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意义。答:以政策问题为中心,努力保持政策目标稳定和连续的行为和过程,其形式通常表现为旧的政策,政策执行程序和组织所替代,政策连续是政策稳定性,连续性与政策调整,创新的同意,即在政策变动或调整中保持政策的接续,在接续中进行政策的变动或调整,政策接续的经意义有(1)政策接续有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2)政策接续有利于政策变动的实现(3)政策接续有利于获得社会对政策的认同30、试述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的内涵。答: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下来去”模型,是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的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这一路径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政策实践中,政策主体在政策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采用先做政策试点,即将政策进行局部实验,然后再全面推广的政策实验方式。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上下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从总体上将之称为“上下来去”政策执行模型。它具有以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31、试述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答:一,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1,公共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1)公共政策中许多政策的目标无法量化(2)大多数政策都有多重目标,甚至有些事相互冲突,矛盾(3)政策目标可能在执行过程中因政策问题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调整(4)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可能人为 的用含糊的不确定的形式来表达和说明政策目标,以增加应变能力。(5)不少政策目标在冲突和拖鞋中达成无法全面分开和客观公正评价(6)支出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决策和实施政策是,往往难以明确确定和政策目标。32第一个问答:管制功能 1政策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政策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的2可以加大交管部门对高速公路的进出口,对驾车新手管控力度,使11号令对其有管制功能通过条文规定表现出来使违规情况得到惩处,建立合理的交通管理制度,加大交管部门的管制力度加强交通管制,整顿交通秩序,规划交通33 (1)第一,时间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第二,政治权威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预测性发动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觉察机制与过程(2)首先,院士制度中的弊端日益严重,院士在媒体上进行披露然后后再院士大会的报告中多次提出问题之后再媒体中开始大幅度曝光再由院士们进行科学调研提出院士制度的报告最后进入决策议程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顺便也请您帮忙采纳下,祝好人幸福一生!~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现有的公共政策动态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西方国家,以美国的经验为依据)和上下来去模型(中国基于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形成)2、学科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内容——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1、公共组织的类型: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2、公共政策学研究公共政策时的三个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3、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的主要区别:各类组织的决策。4、公共行政学与行政决策学的主要区别:行政组织的决策。5、公共政策学与立法学的区别: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规范文件的活动。6、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的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7、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主体系统(三个子系统——政策制定、政策执行、间接主体);政策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信息、监控、咨询、评估);反馈系统。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公共权力机关8、在研究政策系统时,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9、政策过程的含义: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10、决策行为和政策过程的关系: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公共政策概念系统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概念;边际概念。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药师寺泰藏以钟比喻公共政策学的科学特征,以云比喻公共政策学的艺术特征。1、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的三大层次: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第一层次);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理论模型(第二层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2、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第一层次):(1)经验主义(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和主要观点:认识起源于感觉;应从个别、特殊事务出发;无从得出共同理性和普遍必然性;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2)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主要观点:认识来源于理性直观;把一般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肯定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蔑视和遍地归纳法作为人类认识工具所起的作用;真理的标准就是真理本身)(3)逻辑经验主义(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逻辑实证主义核心人物和奠基人)}、罗素、威特根斯坦[逻辑经验主义先驱]和主要观点:经验证实原则(根本原则);以逻辑分析来补充实证经验;科学主义的科学观;)(4)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量子力学),普里高津(混沌理论),吴琼恩,库巴(自然主义)。)(5)辩证唯物主义(两大特点:全面性和实践性。)培根的“四假相”:种族的假相;洞穴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剧场的假相。3、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系统与过程理论模型:(1)理性主义模型(定义:“理性人”的特征;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西蒙的修正;理性优化模型);(2)渐进主义模型(代表人物:林德布洛姆;含义;两大命题;若干假设;缺陷)(3)规范最佳模型(代表人物:德洛尔;四项假设前提;特点-开放和兼容)(4)混合扫描模型(代表人物:艾齐奥尼;定义)(5)政治系统模型(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特点: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6)机构-制度模型(特点:应用最广泛、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7)集团模型(代表人物戴维。杜鲁门;莱瑟姆;假设;命题分解)(8)精英模型(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熊彼得;拉斯韦尔。命题)(9)“上下来去”模型(特征:容纳性和开放性;亚模型“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群众-领导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个别——一般性模型。)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华莱士“科学环模型”。研究过程是: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西蒙提出了决策有限理性: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多少

全国自考公共政策试题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自考资料你可以多看看网上的,一般说的比较详细,有一些论坛也挺好的。是你学习的好地方。不过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自己搜集整理。本淘宝店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可以淘宝上搜索“自考资料便利店”。这里面有你想要的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型有哪些

随着时间的流失,眼看着距离10月自考越来越近了,距今只差两个多月了,相信大家的复习已经到了紧张的阶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自考常考的题型以及考前冲刺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供参考。自考考试题型有哪些?应该怎么冲刺复习?考试题型考前注意摸清题型。除开语数外,自考题型基本上都是以下几种。1.单项选择题:消除法是最简单的方法,而且判断题最好拿分!还是你保障自己及格的根本。只要书里的知识你都记个大概,一般都能拿到30分;2.判断题:一般出现的不多,10分左右,也很超值,一道论述题累死才给8分,几个圈圈叉叉就给十分【有的试卷里面没有判断题,要注意!】3.多项选择题:20分左右,但是有的时候只有10分,有些科目没有多项题,要注意看卷子;4.名词解释题:五个名词左右,尽可能按照书里原话写。这样最好【有些题型是填空题,不过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10分左右;5.简答题:对于考察的知识点,按照1.2.3.4的书写形式进行书写。每次答案的语句顺序都用同一种,简单介绍即可,可以只写重点,言简意赅。10分左右;6.论述题:重点!分值高,一般每一道题都在7-15分,把考到的知识点都要写上,不要嫌少,只要多,不要答题的内容写偏。每个卷子里都有1-3道题左右,分值各有不同,20分左右。考前冲刺1.没有什么窍门。就是看书,看书再看书;做题做题再做题。平时摸着良心把书本重点知识看完,考前练它十套八套题;2.多练习,一定要刷题,看过教材书,很多知识自己认为已经掌握了,但要你写出来或答出来,你可能会脑子一片空白;3.从头开始看习题,单选每道都重点。凭直觉,圈出重点的多选题,就是那些概括的很好的,可以当简答题用的。找出重点的简答、论述题,用三种颜色或符号:A、最基本的,关键的,就算考不到,也对你理解这门课很有用的题,可以参考那些章和节的标题。B、答案一条一条编得有模有样的,批考卷的时候比较好算分数的。C、到处都能套的废话,比如大方向啊,表决心啊,这门理论的精髓啊,学习它后的现实指导意义啊,一般第一章就出现了,以后每章都反复。搞定它对填满考卷很有好处。4.背出重点(只背重点)考试前几天开始认真的背书,别的事暂时少想,大脑的容量很有限,成败在此一背。把选择题答案遮住,看题目想出答案。背那些重点的简答和论述时,光背本题有几个要点和每个要点的关键词都差不多可以了。

公共政策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合议制 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 a.阶段性周期 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 a.学校 b.工会 c.行政机构 d.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 a.脚本写作 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 d.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一 c.监督功能 d.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 d.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 d.社会问题的认定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20、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社会议程 2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 d.政策评估 22、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 a.政府 b.功能 c.组织 d.政策 23、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 a.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 d.非正式评估 2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政策均衡 b.政策终结 c.政策持续 d.政策调整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 a.政治政策 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 d.基本政策 e.元政策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选民 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 d.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 a.关联性 b.主观性 c.单一性 d.静态性 e.动态性 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e.生态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五、实例分析题(10分)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有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借。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外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起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b 5.d 6.c 7.d 8.d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b 17.c 18.a 19.b 20.b 21.d 22.a 23.c 24.d 25.c 二、1.abce 2.abc 3.bde 4.abe 5.acd 三、1、(1)它是有关民主主义的学问。(1分) (2)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1分) (3)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分) (4)它是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l分) (5)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1分) 2、(1)管制功能。(2分) (2)引导功能。(1分) (3)调控功能。(1分) (4)分配功能。(1分) 3、(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3分)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1分) 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1分) 4、(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l分) (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l分) (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1分) (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l分) (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1分) 5、主要原则: (1)突出主题。(1分) (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l分) (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l分) (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1分) (5)发言简炼,即席发言,(1分) 四、1、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主要有: (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确定公共政策的框架和方向,通过任免、质询、视察等对政策过程实行监控。(2分) (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司法机关通过裁定制定政策的程序与原则、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是否合法,对各项政策内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及与政策有关的各种举措的违法行为进行强制纠正。(2分) (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行政机关通过上级主管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工作进行指示、检查、部署、监督、评估,以及通过行政监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2分) (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通过成员的参与,主导立法和行政决策,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通过所控制的大众传媒,制造社会舆论,达到监控的目的。(2分) (5)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监控。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获取信息、动员等方式,在国家和社会间起中介作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2分) (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通过关注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政策评估是否准确,监控公共政策过程。(2分) 评分细则(联系实际3分) 2、(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4分)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4分) (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4分) 评分细则(联系实际3分) 五、导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 (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提成,实际是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诱导作用。(3分) (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的思想觉悟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资背道而驰。 (3)政策对象,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2分) (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2分) 评分细则(文字表述、综合组织等1分。

有些同学准备参加自考,想要知道自学考试有哪些题型?有什么解题技巧?今天,小编简单讲一下这些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自考有什么题型自学考试的题型是比较固定的,常见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不管是文科类专业还是理工科类专业,基本上都有。不同的题型分值比例不同,题目数量、难度和需要的答题时间也不同,因此通过合理规划各类题型的答题时间,掌握答题技巧,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分数,防止在考试过程中不科学失分。2、有什么解题技巧?(1)单项选择题消除法是最简单的答题方法,而且是判断题最好拿分的方法!只要书里的知识你都记个大概,一般都能拿到30-40分。对于文科类选择题,某一道题可能不会,但根据教材中各个时代、时期的主要特点,用排除法也可得出正确选项。对于理科类选择题,可通过筛除一些较易判定的、不合题意的结论,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再从其余的结论中求得正确的答案。如筛去不合题意的以后,结论只有一个,则为应选项。(2)简答题简答题考核的主要就考生对于重点知识的记忆,题目往往围绕基本概念、原理及联系来进行。简答题作答要注意抓要点、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简而言之,就是答题要分段,一个要点一个段落,根据要点简要拓展,不要长篇大论,用概括性的言语来描述,最好标明序号,注意千万不要把几个要点写在一个自然段之中。(3)论述题论述题分值大,需要对要求进行深入详细的论证,考生在把握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多地写一些知识点,也就多一些得分的机会。与简答题一样,论述题的作答要有条理、有层次,要有开头、结尾,分点作答,前后之间要有逻辑关联,紧扣主题。温馨提示:犹豫和等待才是升本路上最大的障碍!关于提升学历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及答案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6)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推动和促成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 2、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是谁?美国德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斯顿。罗斯威尔。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 3、政策分析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第二节 学科形成以前的政策研究 1、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我国古代有两本与政策研究有关的著作:1、《战国策》;2、《智囊补》冯梦龙著,整理政策案例1238例; 2、中国古代出现发达的政策研究的原因:(1)古代王朝更迭,宗教不能充分解释;而孔孟之道主张从为政得失上去解释执政合法性的获得与丧失,这就使得统治者从维护王朝统治着想去重视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甚至在机构和制度上作一定安排;(2)古代先秦时期就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到隋唐时期又形成科举制,这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热心于观察和分析政策的强大动力。 3、欧洲何时出现政策分析人才?欧洲中世纪的中期和晚期。 4、为何古代没有出现公共政策学?(1)人们有关政府政策的知识、思想和观点大多是对政策结果所作的观察和分析,而不是对政策过程所作的观察和分析。(2)古代有关政府政策的情况、思想和观点,通常是个人直观体验的产物,而且对政策解释往往是从权威、伦理、哲学的原则。 5、学科诞生前的理论和方法论准备(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为人们从经验和定量方面研究公共政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手段。(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6、亚当?斯密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有哪些?(1)对当时的政策——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和经济政策。(2)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有关政府和市场的理论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基本的政策理念,界定了政策的范围和方向。(3)对政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对后来的理性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有影响,并间接影响到现代的政策分析。 7、克劳塞维茨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设定了战略、策略与战术之间的关系,为“政策链”、“政策群”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基础。(2)将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这一战略要素分析为政策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提供了典范。(3)强调战略决策必须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为公共决策如何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8、马克思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政策的本质,更加深入地认识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本质关系等问题。 9、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第三节 公共政策学的产生(第一阶段、50年代) 1、学科形成的时间和历史条件时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三论提供的思维方法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它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信息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功能模拟的方法)(2)决策科学的形成。其取得的成果直接成为公共政策学的内容。(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是公共政策学产生的催化剂。(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和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使得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必要性迅速增加。 2、学科诞生过程(代表人物和著作)勒纳和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视野和方法的近期发展》(1951)——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对公共政策学的界定:(1)以民主政治体制为前提;(2)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3)对于时间和空间都极其敏感;(4)具有跨学科的特点;(5)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6)以社会变迁和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 第四节 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 1、德洛尔对拉斯韦尔的批判:(1)偏重于方法论和忽视政策内容的研究;(2)片面强调运用纯科学的方法,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与自然过程的差别,以及各种政策问题在性质上的相互差别;(3)片面追求理性化和计量方法,而实际上有大量政策问题包含着价值判断,或者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2、德洛尔对公共政策学的贡献:(1)分析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学科建设上存在的误区;(2)肯定了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系统群研究方法,并主张将其引入公共政策学;(3)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的概念;(4)强调公共政策学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 3、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就?(1)方法论的多样化——行为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结束;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公共政策学中的运用继续受到关注;公共选择方法论崭露头角;博弈论成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方法;个案研究受到重视。(2)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转变——重点由原来的政策制定转向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3)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4)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4、公共选择理论(35)创始人是布坎南。该理论假定理性人为经济人,并以此为起点研究集体决策;其研究范围包括国家、政府、教育、环保等政治和政策问题。 5、公共政策学的近期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以来)(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化——以主观的研究方法(研究决策者主观的思维方式或倾向的)取代客观的研究方法(寻求客观真理)。(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学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专业和课程的建立。 6、公共政策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应运而生。 7、1983年孟繁森在《理论研讨》杂志第七期上呼吁“建立一门研究党和国家生命的科学-政策学。 8、1984年李铁映在《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决策研究论文》指出决策须由硬结构和软结构组成。 9、1997年初北京大学建立公共政策研究所,宁骚教授任所长,这是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公共政策研究所。

及时复习比延迟复习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复习的最佳时机,要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根据课程的性质、难易程度而决定。听课较呜力,疑难问题多,就要及时些;当堂基本听懂,复习只是深入钻研,则间隔一两天,影响不大。课程概念、原理抽象费解,复习就应及时一点;讲课主要是叙述性内容,与书本内容一致,也可以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自考资料你可以多看看网上的,一般说的比较详细,有一些论坛也挺好的。是你学习的好地方。不过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自己搜集整理。本淘宝店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可以淘宝上搜索“自考资料便利店”。这里面有你想要的

19. 力求回答“因为什么”、“为了谁’、“为了什么目的”、“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A. 行为研究

B. 价值研究

C. 规范研究

D. 可行性研究

正确答案:

20.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正确答案: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政策执行过程通常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它包括以下(

A. 政策宣传

B. 政策分解

C. 政策实验

D. 全面实施

正确答案:

2. 非官方参与者主要有()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正确答案:

3. 政策问题的特征有()

A. 相互依存性

B. 主观性

C. 人为性

D. 动态性

正确答案:

4.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 )

A.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 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 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正确答案:

5. 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包括( )

A. 政治可行性

B. 经济可行性

C. 技术可行性

D. 法律可行性

正确答案:

6. 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终结方式的是( )

A. 我国单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解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多项

B. 学校禁止学生抽烟喝酒

C. 我国企业实行利改税

D. 工人要求老板缩短工作日

正确答案:

7. 政策理解包括()

A. 政策宣传

B. 人力准备

C. 组织准备

D. 政策分解

正确答案:

8. 对公共政策终结存在抵触心理的人员主要有()

A. 政策受益者

B. 政策受害者

C. 政策制定者

D. 政策执行者

正确答案:

9. 在公共政策分析活动中,随机分析方法和技术一般应用于( )

A. 确定型政策分析

B. 不确定型政策分析

C. 政策的定性分析

D. 风险型政策分析

正确答案:

10.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一书中把政策主体划分为()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官方决策者

D. 非官方参与者

正确答案:

>>>下一页是2017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答案

  •   索引序列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哪些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有多少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型有哪些
  •   公共政策自考常考的题库及答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