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发布时间: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发布时间: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孩子要健康成长,除了身体,还有心理,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一、填空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具体过程,它们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上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人脑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其中,高级神经中枢指(大脑)。

6、(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7、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8、英国哲学家(洛克)摒弃了传统的性恶论和性善论,指出儿童天生既不是善良的,也不是罪恶的。

9、(卢梭)指出。儿童教育要顺应自然,不能催熟,不应体罚,教育要注意个别差异,不要造就“稚气的博士和衰老的儿童”。

10、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12、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我们把研究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大类。

13、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可以具体体现为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

14、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层次是(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

3、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

4、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5、个性心理: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成熟水平,与其遗传素质、社会关系、所受教育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最终整个成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这种总的精神面貌,成为个性。

6、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成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测,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并加以比较。

7、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指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测(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

三、简答题

1、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1)纵向研究的优点:可以使研究者随着时间的进程,直接地测量个体变化的速率,取得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缺点:耗时费力;对象有时缺乏典型性,且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2)横断研究的优点:较短时间得到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缺点:时间较短,难以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形成抽样误差,造成虚假结果。

2、作为一门学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应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又十分重视发展的差异性。为什么?

(1)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要求。

(2)重视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也就是承认发展的多元性,承认不同发展条件(包括不同的生理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合理性。这是学科人文化嗯体现,也是社会认识进步的反映。

3、如何理解个体发展中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1)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心理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天程序的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后天环境的复写。

(2)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就是主体对客体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向外和向内两个不同方向。主客体相互作用向外可以把人的认识对象加以组织使这些外部对象与人的认识形成特定的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向内可以将人的动作加以组织,连接成头脑内部连贯的,概括的,简缩的智力活动。

4、如何理解个体心理发展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并不矛盾,可以把它们看作对立的统一,即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连续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完善和提高。在新阶段中,前一阶段并没有消失,而且被整合在其中。新阶段表面上是突发的,但实质上是从先前的阶段中衍生出来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逐级包含。新阶段的发展内涵既是新的构建,有是对原有水平的重新塑造。

(2)心理的发展阶段在内部是连贯的,有联系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既没有绝对起点,又不是间断跳跃的不断建构的发展全过程。

1、单项选择题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爱的品质

B、智慧、贤明品质

C、关心品质

D、诚实品质

2、填空题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的观点。

3、填空题一个中班男孩对“夏景”的想像是:“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是()想像。

4、单项选择题在描述人的聪明程度时,现在通常用的是().

A.智力年龄

B.比率智商

C.离差智商

D.情感智商

5、判断题瓦龙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6、填空题幼儿中期以后,还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来对()定向。

7、判断题&nbs p;阅读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

8、填空题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

9、填空题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0、单项选择题心理学家塞尔曼把儿童友谊发展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亲密共享阶段是()

A、4-9岁

B、6-12岁

C、9-15岁

D、10-15岁

11、单项选择题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达尔文

B、普莱尔

C、皮亚杰

D、霍尔

12、判断题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力地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作用.

13、问答题

2岁的红红很懂事,也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多高兴只要砍刀妈妈抱别的小朋友就一个劲地哭闹。红红妈妈感到非常苦恼。

1、请分析红红的心理。(12分)

2、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8分)

14、填空题某幼儿看见人生病要打针吃药,当他看到小树长虫时,就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棍给树打针。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15、填空题孩子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春天来了,那么冬天躲到哪里去了?月亮飞得高还是星星飞得高?这说明了幼儿思维的()。

16、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学前儿童方位知觉发展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3岁儿童仅能辨认上下方位

B.3岁儿童开始辨认前后方位

C.4岁儿童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进行辨认左右方位

D.5岁儿童能达到完全正确地辨认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水平

17、单项选择题训练小学儿童的运算速度,可以促进思维的()

A、敏捷性

B、灵活性

C、深刻性

D、独创性

18、问答题什么是保安负荷?

19、单项选择题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1岁半、2岁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单项选择题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A.2岁以后

B.3岁以后

C.4岁以后

D.5岁以后

21、判断题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的知觉。研究表明,3岁儿童已能辨认前后方位。

22、填空题()个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

23、单项选择题自尊感是自我一是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儿童产生自尊感的萌芽是在()

A、2岁左右

B、3岁左右

C、4岁左右

D、5岁左右

24、单项选择题儿童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3岁

D、6岁

25、判断题皮亚杰认为,1岁半、2岁——6、7岁是具体运算阶段。

来源:91考试网

26、问答题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

27、单项选择题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四个阶段,其中7~12岁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8、填空题儿童沟通技能的发展非常迅速,到(),已达到惊人的成熟水平.

29、单项选择题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具有相当显著地位的是()

A、道德感的发展

B、道德言行的一致性

C、道德动机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基本知识如下:

1、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2、观察力 :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3、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 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4、幼儿的自言自语出现在4岁左右。

5、儿童观察的发展,是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如下: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层次是(发展理论)的研究。

3、作为一门学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应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又十分重视发展的差异性。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

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

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2、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3、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

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5、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

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

鼓励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家长要开始关注小升初信息。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6、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逐步为升出做准备,对心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多做了解。

扩展阅读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识记:

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领会:

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1、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考点如下:

1、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生物因素:遗传素质提供了物质前提、胎内环境、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②社会因素: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儿童主动的认识外部世界、能动性是前提。

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

①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②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②幼儿的无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4、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②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③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5、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特征

①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②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③判断根据客观化。

④判断论据明确化。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总结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考点如下:

1、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2、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生物因素:遗传素质提供了物质前提、胎内环境、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的制约作用。

②社会因素: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③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儿童主动的认识外部世界、能动性是前提。

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1)无意注意占优势。

①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②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①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②幼儿的无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③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④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4、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特点?

①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②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③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5、学前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特征

①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

②判断内容的深入化。

③判断根据客观化。

④判断论据明确化。

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

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2、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3、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

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5、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

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

鼓励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家长要开始关注小升初信息。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6、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逐步为升出做准备,对心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多做了解。

扩展阅读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识记:

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领会:

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1、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如下: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元分析研究),第二层次是(发展理论)的研究。

3、作为一门学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应揭示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又十分重视发展的差异性。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

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养学习兴趣为主,引导孩子怎样愉快地学习。家长可以从如何安排时间,如何使用高效引导语入手,培养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2、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3、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

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沟通方法:

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5、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

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

鼓励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家长要开始关注小升初信息。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6、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逐步为升出做准备,对心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多做了解。

扩展阅读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识记:

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4、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领会:

如何正确的认识人的心理?(科学的心理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1、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识记: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实验法等。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

教育部考试中心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各科考试大纲。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是考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以下是各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成熟势力说

代表人物:盖赛尔【美】。

主要观点:儿童自身的生理成熟影响着技能的学习和个性的形成(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行为主义学说

1.华生的观点

提出“刺激一反应”理论,认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就能推断出刺激。否认遗传的作用。

2.斯金纳的观点

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消退和惩罚。

(三)精神分析学说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人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作用的结果)

(1)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愧。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建立自我同一性。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四)认知发展学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五)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1.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

2.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4.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学习。

(六)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按加德纳的解释,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他认为,智力主要有以下七种能力构成:①语文能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②数量能力,包括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③空间能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④音乐能力,包括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⑤运动能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⑥社交能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⑦自知能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同时,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也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重点如下: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2、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3、预成论。4、欧文学校和福禄贝尔幼儿园。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6、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7、艺友制。8、“活教育”理论。9、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岁、1、5-3岁阶段)。10、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2、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3、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4、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的概念。2、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3、遗传素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5、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6、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3、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4、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5、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原则。6、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7、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8、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原则。9、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10、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索引序列
  •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
  •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总结
  •   儿童心理学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   儿童发展理论自考重点知识点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