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8

飞雪樱子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文选翻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汀汀20082008

已采纳

文选序的译文: 我看那原始时代的远古风俗,人类处在冬住窟夏居巢、连毛带血吃生肉的时期,世风质朴,民情淳厚,文字文章还没有产生。到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时候,才开始画八卦,造文字,用来代替结绳记事的方法,从此以后文章典籍就应运而生了。”《易经》上说:“观察日月星辰,用来考察四季的变化;观察诗书礼乐,用来教化人民使之有成就。”诗书礼乐的意义真深远广大啊!椎轮这种简陋的车子是帝王乘坐的大辂的原始模样,但大辂哪有椎轮的质朴?厚厚的冰层是积水凝结而成的,但积水并没有厚冰的寒冷。为什么呢?大概是由于承继那造车之事却增加了文饰,改变了水的本来状态却变得更加寒冷。事物既然有这种现象,文章也应当如此。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们难以全部搞清它的变化规律。 让我尝试议论一下这个问题吧:《毛诗序》上说:“《诗经》有六义:第一叫做风,第二叫做赋,第三叫做比,第四叫做兴,第五叫做雅,第六叫做颂。”至于现代的作者,跟古代大不一样。赋本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却发展成为用“赋”命名的独立文体。荀卿、宋玉率先标明创作赋体,贾谊、司马相如跟在后面继续发扬。从此以后,这类作品源远流长确实繁富。描写城市园囿,有张衡《西京赋》和司马相如《上林赋》这样的作品;劝戒帝王不要沉湎游猎,有扬雄《长杨赋》《羽猎赋》一类的创作。如果论起那些记一事、咏一物,寄兴风云草木和鱼虫禽兽之类的作品,推广扩大其题材,就不能一一尽述了。 又有楚国诗人屈原,心怀忠贞,志行清正,因为楚王不是从善如流的国君,臣下所进献的忠言他听不顺耳,屈原为国家百姓深谋远虑,却反而被放逐在湘水之南。刚直忠正之心已经遭到伤害,抑郁不平的感情无处申诉,面对江水产生投江报国的决心,行吟泽畔面带憔悴的神色。骚人的作品从此兴起了。 上书谏吴王(参考译文) 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用仁政来治理天下。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行直谏,处理事情没有缺漏或错误的谋划,功绩流传万世。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对我的话稍微考虑一下以表现您的怜悯之心。 用一根线的负担,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靠着不可测度的深渊,虽然我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线将断绝。马就要受惊,却去击鼓惊吓它;系物的线将要断绝,又给它增加重量。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在接好;重物掉进深渊,不能在把它取出来。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能否避免祸患只在一念之间,当中连一根头发都容不下。假使能听从忠臣的话,所有的行动一定能够免于灾祸,如果一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累起的蛋还危险,比登天还难。改变自己的做法,比翻过手掌还容易,比泰山还安稳。现在要享尽天赐的寿数,享尽无穷的乐趣,终保王侯的威势,不从做翻掌这样的事情出发,来得到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却要趁着累卵的危险,经历登天的困难,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若有人对自己的影子和脚迹有所畏惧,那人欲逃避现实,回首狂奔,结果脚迹愈多愈乱,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不知在阴暗处歇息一会,影子与足迹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话。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想让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不在那里采取决断的措施,却在这边施救,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距离杨叶百步远,射箭百发百中。杨叶那么大,能够百发百中,可以称得上善射了。可是他射箭的距离,只在百步之内罢了,和我比起来(自己所见甚远),简直不懂得射箭。福的产生有它的开端,祸的产生有它的起始,接受福的开端,止住祸的起始,祸从哪里来呢? 泰山上流下的水能够穿透石头,拉到尽头的井绳可以磨烂井栏。水不是穿石的钻,井绳不是开木的锯,不断的磨损才使它这样。一铢一铢地称,称到一石一定会有差错;一寸一寸的量,到一丈就会有差错。以石和丈来称量,简便又少出差错。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足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这是凭借它没有长成,没有形成之前。打磨砥砺,看不见它的损坏,终究会毁坏;种树养畜,不见它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大;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时间久了就会灭亡。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163 评论(9)

我爱鸡爪啊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纟冗)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蹐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不好意思,不大全,将就一下吧)文选序》注释(部分) 序 式观1元始2,眇觌3玄风4,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5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6,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7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8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10微增冰之凛11。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12,变其本而加厉13。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来。自兹以降,源流实繁,邑居14则有凭虚亡是15之作,畋游16则有《长杨》《羽猎》17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18,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耿介19之意既伤,抑郁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睢》《麟趾》,正始之道著20;桑间濮上21,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自炎汉22中叶,厥23涂24渐异,退传有“在邹”之作25,降将著“河梁”之篇26,四言五言,区以别矣。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27并驱。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28吉甫29有穆若之谈30,季子有至矣之欢31。 1 式观,仰观。 2 元始,起始。 3眇觌,远观 眇 miǎo 【形】 (会意兼形声。从目,从少,少亦声。本义:一只眼小);觌 觌 dí 【动】见;相见 4 玄风,天子清静无为的教化。《文选·虞亮让中书令表>》:“沐浴玄风”。吕延济注:“沐浴天子道教”。 5斯文,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6 书契,指刻在甲骨等上的字。《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7 时义,对时政的见解。旧时铨试官员项目之一。?时代意义。 8 椎轮,原始的无辐车轮。亦指栈车。《文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吕向注:“椎轮,古栈车。”大辂,亦作“大路”。玉辂,古时天子所乘之车。《书·顾名》:“大辂在宾阶面。”孔传:“大辂,玉。”孔颖达疏:“《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是为五辂也……大辂,辂之最大,故知大辂玉辂也。”《礼记·乐记》“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 10 曾,竟,乃。 11 凛 lǐn 形声。从仌(bīng)冰。禀(bǐng)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12 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13 变本加厉,原意是在本来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后来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 14 邑居,里邑住宅。亦谓聚邑而居。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饰亭落,邑居五墟而高其郭。”马非百注:“邑居,城市住宅。” 15 凭虚亡是,凭虚,指凭虚公子。晋潘岳《西征赋》,指西宾所以言于东主,安处所以听于凭虚也。 亡是,指亡是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因以“亡是公”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物。 16 畋 tián 【动】 会意。从攴(pū)田。“攴”表示手的动作。本义:打猎 17 扬雄《长杨赋》《羽猎赋》 18 匪,非;从流,从谏如流,听从善意的规劝,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 19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楚辞·九辩》 20 《毛诗序》曰:“《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刘良注:“正始之道,谓正王道之始也。” 21桑间濮上 桑间,在濮水上,春秋时卫国的地方。相传当时附近男女常在这里聚会。《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台,声色生焉。” 22 炎汉,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汉。李周翰注:“汉火德,故称炎。” 23厥 jué 【代】 其; 24涂,道路。也作“途”。 25。《汉书》所录汉之四言之作,有《在邹诗》一首。 26河梁之篇,指传为李陵所作的《携手上河梁》一诗。关于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产生时代和作者问题。 27 镳 (镳) biāo 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喻趋向不同)。同“镖”。 28 谓扬其德业。赞其成功也。(净土三部经音义集卷第一并序) 29 吉甫,晋应贞字。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子也。贞有《临丹 赋》。帝于华林园宴射,贞赋诗最美。 30 穆若,温和;穆清。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31 季子,季札。见舞招>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191 评论(15)

不给知道我是谁

1。文选主要是让你看多了,慢慢的很多古文的意思就会明白。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最好都能大概地看一遍。最起码心里要有个印象。2。有一部分是从书上的文选里出题。3。课后习题我基本上不看。4。有背诵写默写的题。有6分(专科,本科的不清楚)个人觉得,还是要多看文选,看多了很多古文自己也就会翻译了。能大概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意思,那么小部分不明白的词汇也可以根据联想推理等弄出来。建议下载个历年试题看看,对题型有个大概了解会比较好。10月份刚刚考过古代汉语,我书都没有全部看完,仅仅看了里面的文选。当时也是抱着要重考的态度去的,没想到过了。祝你好运!

309 评论(10)

明天再说0865

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正文原文原文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纟冗)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蹐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文选序》注释(部分) 序 式观1元始2,眇觌3玄风4,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5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6,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时义7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8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10微增冰之凛11。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12,变其本而加厉13。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来。自兹以降,源流实繁,邑居14则有凭虚亡是15之作,畋游16则有《长杨》《羽猎》17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18,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耿介19之意既伤,抑郁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诗者,盖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关睢》《麟趾》,正始之道著20;桑间濮上21,亡国之音表,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自炎汉22中叶,厥23涂24渐异,退传有“在邹”之作25,降将著“河梁”之篇26,四言五言,区以别矣。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27并驱。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褒赞成功,28吉甫29有穆若之谈30,季子有至矣之欢31。 1 式观,仰观。 2 元始,起始。 3眇觌,远观 眇 miǎo 【形】 (会意兼形声。从目,从少,少亦声。本义:一只眼小);觌 觌 dí 【动】见;相见 4 玄风,天子清静无为的教化。《文选·虞亮让中书令表>》:“沐浴玄风”。吕延济注:“沐浴天子道教”。 5斯文,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 6 书契,指刻在甲骨等上的字。《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7 时义,对时政的见解。旧时铨试官员项目之一。?时代意义。 8 椎轮,原始的无辐车轮。亦指栈车。《文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吕向注:“椎轮,古栈车。”大辂,亦作“大路”。玉辂,古时天子所乘之车。《书·顾名》:“大辂在宾阶面。”孔传:“大辂,玉。”孔颖达疏:“《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是为五辂也……大辂,辂之最大,故知大辂玉辂也。”《礼记·乐记》“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 10 曾,竟,乃。 11 凛 lǐn 形声。从仌(bīng)冰。禀(bǐng)声。本义:剌骨的寒冷 12 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13 变本加厉,原意是在本来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后来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 14 邑居,里邑住宅。亦谓聚邑而居。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饰亭落,邑居五墟而高其郭。”马非百注:“邑居,城市住宅。” 15 凭虚亡是,凭虚,指凭虚公子。晋潘岳《西征赋》,指西宾所以言于东主,安处所以听于凭虚也。 亡是,指亡是公。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因以“亡是公”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物。 16 畋 tián 【动】 会意。从攴(pū)田。“攴”表示手的动作。本义:打猎 17 扬雄《长杨赋》《羽猎赋》 18 匪,非;从流,从谏如流,听从善意的规劝,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 19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楚辞·九辩》 20 《毛诗序》曰:“《关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刘良注:“正始之道,谓正王道之始也。” 21桑间濮上 桑间,在濮水上,春秋时卫国的地方。相传当时附近男女常在这里聚会。《汉书·地理志》:“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台,声色生焉。” 22 炎汉,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汉。李周翰注:“汉火德,故称炎。” 23厥 jué 【代】 其; 24涂,道路。也作“途”。 25。《汉书》所录汉之四言之作,有《在邹诗》一首。 26河梁之篇,指传为李陵所作的《携手上河梁》一诗。关于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产生时代和作者问题。 27 镳 (镳) biāo 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喻趋向不同)。同“镖”。 28 谓扬其德业。赞其成功也。(净土三部经音义集卷第一并序) 29 吉甫,晋应贞字。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子也。贞有《临丹 赋》。帝于华林园宴射,贞赋诗最美。 30 穆若,温和;穆清。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31 季子,季札。见舞招>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 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114 评论(9)

相关问答

  • 古代汉语自考课文翻译

    (鲁僖公三十二年)杞子从郑派人告知秦国(国王)说:“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如果隐蔽地派军队来,(郑)国可以得到啊。”(秦)穆公就此事问(大夫)蹇叔。蹇

    我爱蟹爪兰 5人参与回答 2024-09-20
  • 古代汉语自考课文翻译视频

    我有点不懂了!不过我的建议就是你按最新版的解释,还有就是查出新旧的翻译,看看有何不同!

    滴水无香2005 4人参与回答 2024-09-20
  • 古代汉语自考课文翻译题

    基础知识,字词解释,翻译

    !首席12333 5人参与回答 2024-09-20
  •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文选翻译

    文选序的译文: 我看那原始时代的远古风俗,人类处在冬住窟夏居巢、连毛带血吃生肉的时期,世风质朴,民情淳厚,文字文章还没有产生。到了“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时候,才开始

    飞雪樱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9-19
  •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翻译

    古代汉语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有四种——“於”(“于”)字句,“为”字句,“见”字,“被”字句。下面逐一分析。 1、“於”字句 上面讲过,被动句的施事者可以出现也可

    xian蝦米 6人参与回答 2024-09-19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