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初中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初中

发布时间: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初中

发布时间: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初中

第1章 绪论 重点内容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 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次重点内容 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考点摘要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 药剂学任务: 1.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 2. 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 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 2.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 3. 现代制剂: 缓释制剂(第二代) 控释制剂(第三代) 靶向制剂(第四代)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掌】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 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 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二)局颁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 ①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②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历年所占分数]o—1分

第13章 经皮吸收制剂 一、概述 1、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与特点 1) 概念: 将制剂应用于皮肤上,其中的药物透过角质层,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由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过程称为经皮吸收或透皮吸收。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简称tts)。 2) 经皮吸收制剂具有以下优点:① 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② 可以减少给药次数:③ 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理象,降低毒副作用;④ 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 2、 tts的基本组成 (1) 背衬层: 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 (2) 药物储库: 其组成有: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 (3) 控释膜: 成膜材料与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 (4) 粘附层: 粘合剂等组成。 (5) 保护层: 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 二、 tts的类型(目前在生产及临床应用的) 1) 膜控释型 2) 复合膜型 3) 黏胶分散型 4) 聚合物骨架型 5) 微储库型 三、 药物的经皮吸收 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 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 主要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 2).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 一是表皮途径,药物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这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二是皮肤附属器途径,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要比表皮途径快。 2、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1)药物性质的影响 1. 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 即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即k值适中者) 具有较高的穿透性,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 2. 药物的分子量: 药物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第1章 绪论 重点内容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 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次重点内容 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考点摘要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 药剂学任务: 1.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 2. 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 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 2.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 3. 现代制剂: 缓释制剂(第二代) 控释制剂(第三代) 靶向制剂(第四代)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掌】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 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 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二)局颁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 ①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②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历年所占分数]o—1分

第14章 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的概念与分类 1、靶向制剂的概念: 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 1)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四个要素: ① 定位: ② 浓集:③ 控释: ④ 无毒可生物降解。 2) 靶向制剂的特点: ① 可以提高药效: ② 降低毒性: ③ 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3)、 按药物所到达的靶部位可将靶向制剂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组织或靶器官的靶向制剂。 (2) 第二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细胞的靶向制剂。 (3) 第三类是可以到达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 目前通常的分类方法: 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是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 胞作为外来异物所吞噬而实现靶向制剂,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而产生特定的体内分布特征。靶向制剂常采用液晶、液膜、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型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材料。 .主动靶向制剂: 一般是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 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即微粒表面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是用某些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的靶向制剂。 磁性微球制剂: 载药微粒中加入磁性材料制成。 热敏感靶向制剂: 加入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 ph敏感靶向制剂: 使用对ph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使其在体内特定ph的靶区释 放药物。 栓塞性微球制剂: 阻断靶区的血液供应,又在靶区释放药物,从而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 二、 被动靶向制剂 1、 脂质体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1).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1) 脂质体的组成: 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的板状双分子层或球状双分子层。 .(2)脂质体的两个重要理化性质 相变温度: 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在相变温度时,膜的流动性增加,被 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药物具有最大的释放速率。 荷电性: 含酸性脂质的脂质体荷负电:含碱性脂质的脂质体荷正电:不含离子的 脂质体显电中性。脂质体的表面荷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急靶细胞的作用有重要关系。 (3)脂质体的特点: ① 靶向性: 脂质体进入体内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异物二吞噬,浓集在肝、脾、淋巴系统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织器官中,因而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 ② 靶向性: 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后,可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 ③ 组织相容性与细胞亲和性: 脂质体本身是类似生物膜结构的泡囊,因而具有组织相容性。 易与细胞融合,通过融合方式进入细胞内,经溶酶体消化后使药物释放于细胞内。④ 降低药物毒性: 脂质体注射给药后,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浓集,这种体内分布的改变必然减少心脏、肾脏和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可明显降低其心、肾毒性。这也是脂质体用于抗癌药物的载体的主要优点之一。 提高药物稳定性: 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可使易被胃酸、胃酶破坏的药物稳定性及口 服吸收的效果。 (4)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① 磷脂类: 天然的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 ② 胆固醇: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 (5).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① 注入法 ② 薄膜分散法 ③ 超声波分散法 ④ 逆相蒸发法 ⑤ 冷冻干燥法。 (6)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① 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作用过程可分为吸附、脂交换、 内吞、融合四个阶段。 ② 给药途径 脂质体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肌内与皮下注射: 口服给药:眼部给药: 肺部给药: 经皮给药: 鼻腔给药: 2、 靶向乳剂 1)、 乳剂的靶向性特点: 对淋巴系统有较好的亲和性。油状或亲脂性药物制成o/w型乳剂静注后,药物可在肝、脾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浓集。水溶性药物制w/o型乳剂经口服、肌内或皮下注射后,易聚集于淋巴器官、浓集于淋巴系统。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药剂学》是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中的考试科目,占60%的分值。该科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杂,另外该科目题目比较灵活,不止单纯地考记忆力。因此,有很多学员表示,学习药剂学有一定难度。就此问题,希望以下总结能够帮助大家理顺各章考点,提高学习效率。第一章绪论本章内容较少,考试约占1-2分。本章重点内容如下:一、概念1、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如片剂。2、制剂: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如硝酸甘油片。3、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注意:剂型是笼统概念,如片剂、颗粒剂等;制剂是具体概念,如硝酸甘油片、复方氨酚那敏颗粒等。二、剂型的分类 分类方式 具体剂型 给药途径 1、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 2)呼吸道给药途径 3)皮肤给药剂型 4)黏膜给药剂型:滴眼剂、滴鼻剂、眼膏剂、含漱剂、舌下含片、口腔贴片 5)腔道给药剂型 分散系统 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浊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 形态 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 制法 不常用 注意:分散系统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形态分类是指药物最终的状态。这两种分类方法可能大家会混淆。大家可以记住按形态分类都有哪些剂型,如果考试考到这个知识点,使用排除法可知道按分散系统分类的剂型了。三、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与临床药学

药剂学中的基质是指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是现代药剂学中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该系统无论在理论系统、新型制剂和制备工艺的设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主要包括口服缓控释系统、透皮给药系统和靶向给药系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且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用经过入学考试,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关的专业,参加该专业课程的学习。自考的备考方法1、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按照学习计划去执行。注意制定的计划一定要有可行性,计划难度不要太高,因为完不成会容易产生“反正我也做不到,难就放着不做”的心理,打击自信心;2、自考一次不要报太多学科,建议一次4门,备考时间充足,通过率自然会更高;3、自制力要强,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学一下是不行的。对于自制力差的考生,建议报班学习,因为报班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学习效率更高。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药学本科自考的科目与你的主考院校有关,每个学校的药学自考科目都是不同的,更有甚者同一个学校不同年份的药学自考科目都会不同。不过自考的课程是相似的,大体课程如下仅供参考!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英语(二)4、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5、有机化学(五)6、分子生物学7、物理化学8、药理学(四)(含实践)9、药物分析(三)(含实践)10、药物化学(二)(含实践)11、药剂学(二)(含实践)12、数理统计13、药事管理学(二)14、药用植物与生药学15、思想道德修养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第1章 绪论 重点内容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 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 次重点内容 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 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 考点摘要 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 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 药剂学任务: 1.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 2. 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 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 2.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 3. 现代制剂: 缓释制剂(第二代) 控释制剂(第三代) 靶向制剂(第四代) 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 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 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 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 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 (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一)药典的概念、特点及品种收载【掌】 1.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 2.特点: 1)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药典收载的品种是那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品及其制剂,(注:不是所有上市药品均收载于药典中,必须是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能工业化生产并能有效控制或检验其质量的品种)。 3.我国建国后共颁布药典情况: 1)颁布七次药典,分别是53、63、77、85、90、95、00年, 2)从63年版开始分为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 3)我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三部分,制剂通则包括于附录中。 4)我国药典与美国药典都是每5年修订一次。 (二)局颁标准 1.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sfda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2.收载新药和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的药品。 六、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掌】 1.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既有法定处方也有医师处方及协定处方。 2.法定处方指药典等收载的处方; 3.医师处方指医生为某一病人开据的处方; 4.协定处方主要指用于配制医院制剂的处方。 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比较 ①概念的区别: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由专家遴选的、不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并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被认为患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并能保证安全的药品。 ②宣传报道的区别:处方药只应针对医师等专业人员作适当的宣传介绍。可以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介绍,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 ③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历年所占分数]o—1分

第14章 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的概念与分类 1、靶向制剂的概念: 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 1)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四个要素: ① 定位: ② 浓集:③ 控释: ④ 无毒可生物降解。 2) 靶向制剂的特点: ① 可以提高药效: ② 降低毒性: ③ 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3)、 按药物所到达的靶部位可将靶向制剂分为三类: (1) 第一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组织或靶器官的靶向制剂。 (2) 第二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细胞的靶向制剂。 (3) 第三类是可以到达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 目前通常的分类方法: 被动靶向制剂: 被动靶向制剂即自然靶向制剂,是进入体内的载药微粒被巨噬细 胞作为外来异物所吞噬而实现靶向制剂,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而产生特定的体内分布特征。靶向制剂常采用液晶、液膜、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降解型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材料。 .主动靶向制剂: 一般是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 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即微粒表面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是用某些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的靶向制剂。 磁性微球制剂: 载药微粒中加入磁性材料制成。 热敏感靶向制剂: 加入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 ph敏感靶向制剂: 使用对ph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使其在体内特定ph的靶区释 放药物。 栓塞性微球制剂: 阻断靶区的血液供应,又在靶区释放药物,从而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 二、 被动靶向制剂 1、 脂质体 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1).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1) 脂质体的组成: 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的板状双分子层或球状双分子层。 .(2)脂质体的两个重要理化性质 相变温度: 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在相变温度时,膜的流动性增加,被 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药物具有最大的释放速率。 荷电性: 含酸性脂质的脂质体荷负电:含碱性脂质的脂质体荷正电:不含离子的 脂质体显电中性。脂质体的表面荷与其包封率、稳定性、靶器官分布急靶细胞的作用有重要关系。 (3)脂质体的特点: ① 靶向性: 脂质体进入体内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异物二吞噬,浓集在肝、脾、淋巴系统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织器官中,因而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 ② 靶向性: 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后,可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 ③ 组织相容性与细胞亲和性: 脂质体本身是类似生物膜结构的泡囊,因而具有组织相容性。 易与细胞融合,通过融合方式进入细胞内,经溶酶体消化后使药物释放于细胞内。④ 降低药物毒性: 脂质体注射给药后,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主要在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浓集,这种体内分布的改变必然减少心脏、肾脏和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可明显降低其心、肾毒性。这也是脂质体用于抗癌药物的载体的主要优点之一。 提高药物稳定性: 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可使易被胃酸、胃酶破坏的药物稳定性及口 服吸收的效果。 (4)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① 磷脂类: 天然的卵磷脂、脑磷脂、豆磷脂以及合成磷脂。 ② 胆固醇: 胆固醇具有调节膜流动性的作用。 (5).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① 注入法 ② 薄膜分散法 ③ 超声波分散法 ④ 逆相蒸发法 ⑤ 冷冻干燥法。 (6)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① 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作用过程可分为吸附、脂交换、 内吞、融合四个阶段。 ② 给药途径 脂质体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肌内与皮下注射: 口服给药:眼部给药: 肺部给药: 经皮给药: 鼻腔给药: 2、 靶向乳剂 1)、 乳剂的靶向性特点: 对淋巴系统有较好的亲和性。油状或亲脂性药物制成o/w型乳剂静注后,药物可在肝、脾等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浓集。水溶性药物制w/o型乳剂经口服、肌内或皮下注射后,易聚集于淋巴器官、浓集于淋巴系统。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2章 缓(控)释制剂 重点内容 1.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2.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及方法3.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和体内外评价方法 次重点内容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了解) 考点摘要 缓释制剂:系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白勺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的制剂。 二、缓控释制剂的区别 缓释制剂: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 一、 概述 缓(控)释制剂的主要特点是:【掌】 优点: ① 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提高病人的服药顺应性:② 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 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缺点: ① 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基于健康人群的药物动力学数据,临床上难以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② 产品成本较高,价格较贵。 二、缓(控)释制剂的处方设计【掌】 1、影响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因素 1).理化因素 1. 剂量大小: 常规口服制剂的单剂量最大剂量一般是0.5~1.0g,这也同样适用于缓 (控)释制剂。对于治疗指数窄的药物还必须考虑服用剂量太大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 2. pka、解离度和水溶性: 胃肠道ph和药物的pka影响药物的解离程度,故胃肠道 ph对药物释放及吸收有影响。 对于溶解度很小的药物(≤0.01mg/ml ),其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受溶出速度的限制。设计缓(控)释制剂对药物溶解度的要求文献报道下限为0.1mg/ml 。 3. 分配系数:分配系数小的药物透过膜较困难,通常生物利用度较差。 4. 稳定性: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应稳定。 .生物因素 1. 生物半衰期: 一般半衰期短于1小时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较为困难。 2. 吸收: 药物在胃肠道中释放过慢,则药物未全部释放,制剂已离开吸收部位,故吸收速度常数很低的药物,不太适宜制备成缓(控)释制剂:局限于小肠的某一特定部位吸收,则制成缓(控)释制剂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3. 代谢: 在肠道内吸收前有代谢作用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会有所降低。 1. 药物的选择 ① 药效很剧烈以及溶解吸收很差的药物、剂量需要精密调节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② 抗生素类药物,由于其抗菌效果依赖于血药峰浓度,一般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 ③ 适于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降压药、抗组织 胺药、支气管扩张药、抗哮喘药、解热镇痛药、抗精神失常药、抗溃疡药、铁盐、氯化钾等。 3).设计要求 (1) 生物利用度: 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应为普通制剂的80%?/font>120%。, 若药物主要在胃和小肠吸收,宜设计成12小时口服一次,若药物在大肠也有一定吸收,则可考虑24小时口服一次。 (2)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缓(控)释制剂稳态时的峰浓度与谷浓度之比应小于或等于 普通制剂。若设计成零级释放剂型如渗透泵,其峰谷浓度比应显著小于普通制剂。

大家都知道,医疗卫生行业对于个人能力要求比较高,药学专业则是主要对口药物方向的专业。一般都需要专业对口才能够从事。自考是学历提升的一种方式,其中也开设了药学专业供考生们选择。那么,自考药学专业需要学什么内容1、自考药学专业学习的内容医疗卫生行业由于发展的需要,各岗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本来低学历的从事药物工作的上班族,都需要在提升学历之后才能够获得晋升空间。药学专业主要学习药物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医学类的专业知识,以及最前沿的药物技术等。药物专业的考生未来可以选择到医院上班,也可以从事药物研发工作等。就业途径很多,可选择的工作岗位很广。2、自考药学专业考试科目自考药学专业考试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有机化学(五)、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药理学(四)(含实践)、药物分析(三)(含实践)、药物化学(二)(含实践)、药剂学(二)(含实践)、数理统计、药事管理学(二)、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自考药学专业跟普通高等教育的药学专业一样,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药物基本知识以及药学行业的相关技术等。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自考药学专业的问题,可以点击咨询广东自考在线老师。

药剂学中的基质是指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DDS)是现代药剂学中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该系统无论在理论系统、新型制剂和制备工艺的设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主要包括口服缓控释系统、透皮给药系统和靶向给药系统。

  •   索引序列
  •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初中
  •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汇总总结
  •   药剂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