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名单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名单

发布时间: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名单

发布时间: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名单

985大学北京(8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上海(4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1所)重庆大学四川(2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3所)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福建(1所)厦门大学安徽(1所)中国科技技术大学江苏(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黑龙江(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陕西(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北(2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山东(2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吉林(1所)吉林大学辽宁(2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广东(2所)华南理工学院、中山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211工程大学名单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9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4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河北(1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医药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学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南(1所)郑州大学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1所)广西大学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1所)云南大学贵州(1所)贵州大学陕西(7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海南(1所)海南大学西藏(1所)西藏大学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自学考试有985和211院校。 能自考的985院校有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 能自考的211院校有湖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逆袭985博士

真的没有,很多人和单位(包括学校),十分注重第一学历

可以的 好好跟着你的导师混 在你的专业领域专心钻研

不参加高考而通过自考大专、本科,最后考上985博士,含金量真的没有通过高考考上211本科,毕业后又考上博士的高。如果前者是博士,后者仅仅是本科,无论如何也是博士的含金量更高。

在进入配对模式时,双击音量+键,听到嘟一声,就表示成功切换中英文了。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

1、参加自考考入大专或本科后,如果你最后能够考上985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然还是博士研究生的含金量高了。2、不过想自考大专或本科后,再考上985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是非常难的。不是说一说就可以办到的。即使统招211大学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想考上985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都很难,不用说是自考生想考985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了。

只要你努力,足够强大了,是一定能够考上985本科的,直接考985院校的研究生不是更好吗?

自考逆袭985是有可能的。自考本科无论是选择985院校自考毕业,还是等拿到本科毕业证之后考985研究生,都是可以的。 自考学习步骤 第一步:全面预习,熟悉材料。(光看) 快速浏览教材一遍,有个全面的印象。重点注意前言、目录、每章节的导言,这些内容帮助你理清思路。教材里有很多实例,能够帮助你建立联想性记忆,考试答题时能多编些费话。看完一章后,乘热打铁,马上看这一章的习题集(最好在同一天)。选择题有把握的凭印象做,做不出就看书,不要瞎选,浪费时间想而且错误的答案也会在你脑子里形成印象,混淆记忆。简答和论述也像看小说一样看一遍。 第二步:全面学习,理解材料。(看看划划) 接着就只看习题集了。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圈出来,同时把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圈出来,两者联系起来加深记忆。遇到定义多读几遍,理解了基本定义,才能理解其他问题,而理解就是背诵的关键中的关键。 简答题和论述题看几遍。首先,把答案有几个要点圈出来,记住这个数字很重要,比如在多选题中,你就知道正确答案最多是几个,做简答题的话要编出几个要点。 其次,把每个要点划下来之后,找出每句话的关键词,必须是有识别性的。也就是说,一个题目的答案可能有三个要点,而这三句话的句式很可能是相同的,其中有很多话是一样的,圈出区别于其他两点的关键词,作为背诵用。 第三步:找重点,明确范围。(看看找找) 再从头开始看习题集,单选每道都重点。凭直觉,圈出重点的多选题,就是那些概括的很好的,可以当简答题用的。 找出重点的简答、论述题,用三种颜色或符号: 1,最基本的,关键的,就算考不到,也对你理解这门课很有用的题,可以参考那些章和节的标题。 2,答案一条一条编的有模有样的,批考卷的时候比较好算分数的。 3,到处都能套的费话,比如政治大方向啊,表决心啊,这门理论的精髓啊,学习它后的现实指导意义啊,一般第一章就出现了,以后每章都反复。搞定它对填满考卷很有好处。 按照记号的多少,题目的重点程度就分出来了。 还有习题集中帮你概括好的每章重点与难点很管用,概括的很精练。 但必须是有具体内容的,像考纲那样的看了等于没看,考纲就没什么范围也没具体内容,用六个字概括考纲就是:“整本书全要背。” 接着,把习题集最后复习题中的选择题闭卷做了, 看看准确率,培养做题感觉。 第四步:背出重点(只背重点) 考试前几天开始认真的背书,前面三步都是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这很重要,输出一遍印象会深很多,考试时更有信心! 把选择题答案遮住,看题目反映出答案。 背那些重点的简答和论述时,光背本题有哪几个要点和每个要点的关键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真的没有,很多人和单位(包括学校),十分注重第一学历

自考逆袭985博士学历

可以的 好好跟着你的导师混 在你的专业领域专心钻研

在进入配对模式时,双击音量+键,听到嘟一声,就表示成功切换中英文了。

看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来答一波,因为身边就有这个鲜活的例子,分享一下,希望能够激励到更多人。

读书的时候,认识一姐姐,湖北人,认识她的时候,她是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一的学生,这位姐姐比我要比好几岁,但她的经历当年让我非常佩服。

她家条件不是很好,位于湖北西部某县的农村,在她读中学的时候,家里希望她能够以后当个老师,加上本身成绩也不是特别好,所以在高中毕业的时候,高考成绩只能报考专科,于是选择了当地的一所师专,专业中文。

师专毕业后,由于学历不高,在当地一所普通中学当了两年初中语文老师,觉得看不到未来,前途渺茫。于是,开始思考怎样改变人生。由于没有十足把握,不敢轻意辞职。于是选择了最稳妥保险的做法,读了函授本科。

然而等她拿到了这个函授本科,发现并没有太大儿用处,工作也没任何变动。这时候的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考研。

而像她这种条件,第一学历是专科出身,要是换作其它人,可能会选择一所普通的师范大学来作为考研目标,哪怕是激进一点,选择一所好点的211师范大学。但她却这次做出了一次冒险的决定,用她自己的话说,要考就考一个好大学,不想再因为学校不好而在工作上迷失了。

而这次她选择报考的是中山大学这所著名的985大学,为此,她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其它所有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备考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功通过了初试。

面试的时候,本来她的第一学历是非常不占优势的。但她由于当过老师,谈吐得当,回答问题流畅。再加上,面试老师也很佩服她的勇气和之前的经历,无形中她的专科学历出身成了加分项,最后顺利成为了中山大学的研究生。

这是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事,所以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哪怕是专科出身,照样有机会能够考上211或985.

有啊,我有个好朋友,本来是专科的学历,在杭州读书。后来在下沙某高校考了专升本,在该校顺利本科毕业,拿到了本科证。

后来又考上了浙大的研究生。特别爱读书,平时最爱干的事情就是买书。最近看他吐槽,书买得起,结果放书的空间买不起。平日里见他,还是很有书生气的,但是对国家大事也是十分关心。看完一本书就会写几篇论文来总结一下,有时候觉得很愤青,后来慢慢感受到了他的学习热情。最近看他进了北大博士的初试,不知道最近结果怎么样。

我发现真正有能力的人,一般不会被埋没,被埋没的大多是平时只爱玩,打 游戏 ,不爱看书,爱刷剧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一边埋怨这个世界,然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乐。只有坚持不断的产出,创造自己的价值,你终会被大家所发现,当然最难的就是坚持自己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

大专学历逆袭985/211的例子有很多,我身边就有一些!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好多同学本科都是普通二本院校;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好多来自普通211院校的;而名牌大学(包括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的好多本科生都去国外名校读研究生。 整体情况就是:读研学校实力 本科学校实力。

举个例子: 我亲弟弟本硕博都在中科 科技 大学读的(保送硕博连读),他说他们本科同学有1/3就业、1/3读研(国内读研)、1/3出国(国外读研+工作),国内读研的本校、中科院的居多。

例子1 研究生同学

这里要说的是研究生的三个同学,他们三个的共同特点是:三人都是专科,然后专升本后考的研究生,而且都是 公费 。

我国2014年秋季起取消了公费,都是要交学费的,我读研究生时候(2004-2007)还有公费(统招)和自费的区别,公费生大概占招生总人数1/4。所以如果 考上公费是让很多同学羡慕的 ,因为一 年要省下不少钱:6500元/年的学费 , 600元/年的住宿费 , 公费医疗(报销90%)、生活补贴(248元/月)。 这些待遇自费学生是不享受的。

而在这仅有的1/4的公费的同学中,有三位来自专升本的同学,两个基础数学的来自河南某地级师专(专升本到河南师大),另一个男生来自湖北某专科学校(专升本到某二本学院)。

例子2 一个亲戚

这个亲戚高考走的山东某专科,后来专升本到山东师大,后来考研生考入某名牌大学(华东五校之一),她的成功带着几分运气成分,记得当年她考得分数并不算高但过了国家线,参加复试后被刷下来。结果在回家的火车上一个同学告诉她某个导师想招学生,由于之前一直在国外,好像还没招到合适的学生,后来她联系后被成功录取。

这些同学从专科院校一路逆袭到985/211院校的研究生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只凭运气,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特点:

(1)学习认真、踏实

这些同学平时学习都很认真、踏实,其中不乏有一些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当时无奈选择了就读专科,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一路逆袭成功。

(2)上进心强

这些同学有很强的上进心,他们一路走来不容易,想要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毅力,认定目标并下定决心就成功了一半。

(3)早动手、早准备

俗话说笨鸟先飞,或者说早起的鸟有虫吃,很多同学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当其他同学开始准备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很大一截优势。他们认真踏实的性格加强烈的上进心会让他有坚定的考研意识,而这种强烈的意识能帮助他们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 大专学历逆袭985/211研究生的例子很多,其实人生不缺少机会,而机会总爱眷顾有准备的人 。 引用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弱者等待时机,智者把握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学生之前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所以读了大专学历,但是他们由于后来非常刻苦用功的学习,考上985211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研究生的不在少数,而且他们考上之后的学习效果和努力程度都不亚于其他任何人,因为他们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只要自己有信心,并且掌握好哦,备考的方法,坚持下去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们一定不要自我设限

这样的我还真见过,而且人家考上的还不是一般的985,人家考上的是北京大学。

这个人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只能说是曾经了,因为现在人家已经去北大读研究生了。

我觉得他的故事不只是逆袭,还是一个励志的典型。

他是十年前到北京的,虽然只是一个大专生,但是有一颗想闯荡的心。不过那时候北京的本科生都已经遍地走了,一个大专生找工作也是挺难的。他在屡次碰壁之后,找到了一个销售的工作,而且竟然是考研的销售。一个大专生给其他的学生推荐考研,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他自己都没经历过,业绩自然不好。

后来为了提升业绩,他决定和考研的学生一样经历一次考研,这样在其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他都知道,并且能够有的放矢,更好的推荐自己的产品。同时他还觉得,既然考呢,就考个最好的,然后他报考了北大。很显然,第一年的结果是惨淡的,他总共才考了200分左右。但是这次过后,他的业绩确实有大幅度的提升,也算是一个收获。

后来偶然有一次,他和公司的老板谈到自己可不可以考研的问题。当时老板是抱着鼓励的心态说,我们公司培养出了这么多研究生,我觉得就算你再笨呢,我相信10年你总能考上北大的。

结果这个同事就真的把这件事情当真了啊!后来老板再提到这个事情,都觉得不可思议,竟然有这么单纯的人。

然后这个同事真的开始了漫漫考研路,边工作边考研。别人玩的时候,他在学习;考研老师来讲课,没人愿意值班的时候,他主动请求加班去听课啊。第二年没考上,第三年继续,第四年继续。。。。。。中间其他人也给过他建议,以你的水平现在可以考上其他985,要么你换个学校吧。结果人家就是认准了北大不回头啊,真的直到第十年,他一直边工作边考研,最后才考上北大,而且是全日制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时也在想,如果到了第10年之期,他还是没有考上,他会不会放弃呢?我觉得也许会吧,那个可能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幸好他成功了,人们也只会说他坚持的值得,而不会认为他的行为太傻!

我想很少有人会有他这么执着,因为当初别人的一句话,就这样坚持了10年。

我想这是真正的有志者事竟成吧。

他的故事也许我们很多人不可能复制,毕竟有几个人能坚持10年做一件事情呢,但是确实有人成功过,以这样的方式。

大专学历逆袭985/211研究生,不能说司空见惯吧,至少是非常多的。当然现在大专学历想逆袭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现在研究生竞争非常激烈,大专学历不要说和985/211的本科生比,就是和三本学生比都底气不足,因此想被重点大学录取是比较难的。

现在研究生源太好了,所以很多大学就变得牛气起来了,就各类限制不要同等学力(大专只能以同等学力报考)。

不过一般著名的大学都不公开说不要,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人家研究生招生从来不说不要同等学力, 当然同等学力想考上清华大学,我估计比中奖五百万都难。因为清华大学连普通的985/211都看不上眼,别说同等学力了。

不管怎么说,清华大学至少是不歧视的。

那些大学歧视同等学力呢?目前我就知道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明文规定: 我校所有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报考,这个非211比清华大学都牛,清华大学都要同等学力, 人家深圳大学直接不要,同等学力报考资格都没有。

我上研究生时候,身边就有几个学生不是本科,他们是中专,连大专都不是,但是他们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也被录取了。当然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有点假,我是2006年上研究生,当时的确有中专生考研过来,人家各类奖,论文都满足要求,是中专毕业,然后自考了大专,然后再以同等学力报考。

我这次说一个名人:哈工大 高会军。是中专生,现在是哈工大博导、教授,长江学者。

而在之后的十年间,他从中专学历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历史 上,唯一一位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学者,30岁成为哈工大最年轻博导, 不到40岁便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数十项学术荣誉。

高会军,1976年1月10日生1995年7月 陕西第一工业学校中专毕业,然后分配到国企,结果高会军不甘命运如此,就自考通过了专科,本科学历,后来考上了沈阳工业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硕士,后来又考取了哈工大的 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受到央视报道,实在是太厉害了。

这个例子不错吧。

努力奋斗吧

我师兄,大专毕业于东北某专科学校,后在武汉理工大学专升本,工作三年后考上华中 科技 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硕,后进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任教,2015年考上华南地区某211高校结构工程博士,还有一年左右就能毕业了,他已经年满四十岁,他的故事很励志,一直是激励着我们。

见过中专逆袭成研究生的,而且还是名校。

我现在大学本科论文的指导老师就是,读的成人大专考的本科,再考的研究生。现在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真的厉害。

自考逆袭985是有可能的。自考本科无论是选择985院校自考毕业,还是等拿到本科毕业证之后考985研究生,都是可以的。 自考学习步骤 第一步:全面预习,熟悉材料。(光看) 快速浏览教材一遍,有个全面的印象。重点注意前言、目录、每章节的导言,这些内容帮助你理清思路。教材里有很多实例,能够帮助你建立联想性记忆,考试答题时能多编些费话。看完一章后,乘热打铁,马上看这一章的习题集(最好在同一天)。选择题有把握的凭印象做,做不出就看书,不要瞎选,浪费时间想而且错误的答案也会在你脑子里形成印象,混淆记忆。简答和论述也像看小说一样看一遍。 第二步:全面学习,理解材料。(看看划划) 接着就只看习题集了。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圈出来,同时把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圈出来,两者联系起来加深记忆。遇到定义多读几遍,理解了基本定义,才能理解其他问题,而理解就是背诵的关键中的关键。 简答题和论述题看几遍。首先,把答案有几个要点圈出来,记住这个数字很重要,比如在多选题中,你就知道正确答案最多是几个,做简答题的话要编出几个要点。 其次,把每个要点划下来之后,找出每句话的关键词,必须是有识别性的。也就是说,一个题目的答案可能有三个要点,而这三句话的句式很可能是相同的,其中有很多话是一样的,圈出区别于其他两点的关键词,作为背诵用。 第三步:找重点,明确范围。(看看找找) 再从头开始看习题集,单选每道都重点。凭直觉,圈出重点的多选题,就是那些概括的很好的,可以当简答题用的。 找出重点的简答、论述题,用三种颜色或符号: 1,最基本的,关键的,就算考不到,也对你理解这门课很有用的题,可以参考那些章和节的标题。 2,答案一条一条编的有模有样的,批考卷的时候比较好算分数的。 3,到处都能套的费话,比如政治大方向啊,表决心啊,这门理论的精髓啊,学习它后的现实指导意义啊,一般第一章就出现了,以后每章都反复。搞定它对填满考卷很有好处。 按照记号的多少,题目的重点程度就分出来了。 还有习题集中帮你概括好的每章重点与难点很管用,概括的很精练。 但必须是有具体内容的,像考纲那样的看了等于没看,考纲就没什么范围也没具体内容,用六个字概括考纲就是:“整本书全要背。” 接着,把习题集最后复习题中的选择题闭卷做了, 看看准确率,培养做题感觉。 第四步:背出重点(只背重点) 考试前几天开始认真的背书,前面三步都是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这很重要,输出一遍印象会深很多,考试时更有信心! 把选择题答案遮住,看题目反映出答案。 背那些重点的简答和论述时,光背本题有哪几个要点和每个要点的关键词。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老师

在进入配对模式时,双击音量+键,听到嘟一声,就表示成功切换中英文了。

只要你努力,足够强大了,是一定能够考上985本科的,直接考985院校的研究生不是更好吗?

一定要有足够的学历,获得过相关的证书,也要有很高的论文水平,也要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也要发表过期刊文章,也要有过突出的成就。

我这些年的主要经历是(图1): 专科——县城工厂——辞职考研—— 211 硕士——复旦大学博士——海外博后——双一流大学教师 高考失利上了一所专科。入学后,了解到有个专升本考试;也了解到还可以自考本科,不过认可度不高。既然有上升途径,我就打算毕业后通过专升本提升学历。甚至觉得如果能专升本进入211大学,就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高中时从不敢奢望能考进211。 虽然专升本是在专科毕业时才考的,但我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准备。拿出高三的劲头,早上上课前学习,晚上吃过晚饭后再去教室自习。 然而大二时政策改变,那所211不再招收专升本。燃起的希望被浇灭,我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能考的专升本院校没有211,我就不想再考专升本了,觉得再花两年不值得。 然后就想到了自考。那时大二,那个省一年能自考两次,每次最多考四门,如果选个科目少的专业,顺利的话毕业不久就能拿到本科证。拿着自考专业和科目的材料,选了好几天,选定一个叫旅游管理的专业,只考14门,其中英语过四级的话可以免考。我的专业是医学类的,自考选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但为了能快速拿证,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一次考试报了三门。由于对自考比较轻视,觉得很容易就能过,即使报考了完全陌生的几门课,也没怎么学习,考试前才勉强把教材看完。考试成绩如实反映了我的用功程度:只过了一门。接下来即使每次四门全过,也要在毕业一年多之后才能拿到本科证。想来想去,最终放弃了自考。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时候已经到大三了。上学期上课,下学期实习、找工作。来不及做什么,大学就结束了。虽然有过挣扎,无奈只能拿着专科毕业证(图2)离开学校。 求职过程相当心酸,“本科学历,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一次次戳痛我。所以当我得到一份远离家乡和学校的一个县城工厂的offer时,感觉终于解脱了。 入职新鲜劲过了之后,很快就感到无聊。上班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跟新入职的同事聚在一起聊天。五点就下班,从来不加班。下班就在宿舍上网、看电影、聊天、打游戏。工作生活都很清闲,但我却很焦虑。主要是工资低,工厂效益也不太好,时常传出裁员的消息。入职不久就做离开的打算。 但是离开能去哪里呢?这工作虽然鸡肋,但也是大半年时间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县城消息闭塞,而且也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找工作更加困难。想离开却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非常苦恼。 聊天中得知,有几个本科同事打算考研。他们告诉我,专科也能考研,我内心深处的想法就不安分了。向那几位同事请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事情:考研大概流程是什么,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复试,考哪几门,公共课、专业课是什么意思,都是在那个时候知道的。 了解的多了,就想亲自试试,于是就跟同事一起报名考研。刚决定考研的时候,我是非常迷茫的。离初试还有两个多月,学校、专业都没考虑好,考试科目更是一点没学。就以一种重在参与的心态,随便选了个学校和专业。 报名之后就开始看书。由于没决定明年还要不要考这个专业,所以主要看英语、政治这两门公共课。很快就体会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专业课的书,一本就五百多页,绪论都不能完全看懂;英语更是单词都不认识。 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学习环境。虽然工作清闲,业余时间多,但是住在工厂宿舍,一下班宿舍就很热闹,工友们聊天打牌看电影,一直喧嚣到午夜,根本学不进。从开始学习到临近考试,两个多月的时间,专业课第一章都没看完。 思考很久,最终,逃离县城、逃离工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使我下定决心:我要考研,我要离开这里!于是在去市里参加初试的前夕,辞掉了工作。 初试成绩惨不忍睹,唯一欣慰的是:我最担心的英语比一区分数线只低了7分,再来一年有那么一点希望。有了一次经验,就不那么迷茫了,知道自己哪里弱,也知道该怎么补强。虽然困难依然很多,但是心理已经有底了。 辞职考研,首先面对的就是经济压力。工厂的工资很低,省吃俭用也没攒几个钱,过个年基本都花光了。在老家学习虽然开销低,但吃饭、穿衣、出行、打电话等也都要花钱。只有支出没有收入,经济压力很大。 能想到的筹钱方法主要有两个:找个兼职工作,或者借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打算找工作。而借钱看似简单,但是心理压力很大。和我同龄的同学们大多已经工作,可以挣钱养家,有的甚至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而我还要靠借钱度日,实在难以张口。 工作和借钱都不是好方法,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不耽误学习,只好硬着头皮借钱。找家里要,找同学借。比较幸运的是,家里支持我考研,父母从退休金中每月拿出一部分给我做生活费;从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那里也借到一些钱。另一方面,更加节俭,能省则省。 有了第一次备考的经验,我知道环境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很大,于是想去一个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家的附近有一所大学,公交车可以直达,就去做了校漂。 先是到处找没课的教室学习,但一天至少转移三四次教室,又累又影响效率。后来终于到找一间专门上自习的教室,并在那里占了一个位置。有固定座位,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此外,在学校还能旁听专业课,一举两得。 由于选择了跨专业,如何学好专业课也是个问题。兴趣对于学好专业课有帮助,但只靠兴趣考不了高分。我根据考研目录买了专业课的教材,还买了一些参考书、习题。然而,自学,特别是一个人自学,没人答疑解惑是个大问题。跨专业学习专业课最郁闷的是:教材中有些内容,字都认识,连在一起看不懂;找遍参考书、习题答案也无法解惑。 还有一个问题是分不清重点非重点。这样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学会的一些内容,后来发现根本无足轻重,考试也不考。 每天在学校漂着,自然想到去蹭课。两门专业这学校课都有,用的教材和也我的一样。有老师讲课,学起来轻松多了,有不会的课后还可以问。一个学期就把两门专业课都搞定了。 学校里充斥着各种考研辅导班的广告,从食堂到厕所,从教室到宿舍无处不在。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有种焦虑:不报辅导班感觉就会比别人少学点东西,就会落后别人。然后就想要不要报辅导班,报哪个辅导班?辅导班价格不菲,政治、英语单科就要数千元;有些“协议班”、“包过班”等加了一堆限定词的,可能上万元。这些钱对于辞职没收入、又不想啃老的我来说,太心疼,最终就没报班。 找教室、蹭课、买资料,这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辅助,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学习本身。 初试考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两门专业课,这几门课的特点和作用不同,公共课主要目标是过单科线;专业课主要目标是提高总成绩。政治大部人分都能过线,但是考高分比较困难。英语过线很关键,每年不过线的人中,大部分是英语挂了。专业课的分数线都很低,如果都是刚过单科线,总分基本上是过不了线的,所以专业课尽可能多抓分,才有可能总分过线并提高初试排名。 根据各门课的特点,我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短期各种学习规划。例如长期规划包括:两门专业课用五个月学完第一遍;英语用三个月时间把考研高频词背一遍,期间做一些模拟题;政治前三个月偶尔看看就可以了。然后把长期计划细分到每天,例如每天学15-20页专业课教材,每节学完后做一套习题;英语单词每天背50个左右,顺便把昨天的复习一遍等等。当然,学习计划也会随进度而变动,但基本上只会增加内容而不会减少内容。这样每天都有充实的学习内容,不会因没有目标而无所事事。 由于跨专业且基础薄弱,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很繁重。为了完成计划,每天要学习12小时以上。 早上6点起床,吃完早餐赶首班公交车,在车上听辅导班的课,7点前到自习室开始学习。午饭后在校园里逛逛放松一下,然后一直学习到吃晚饭。晚饭后再学一会,赶末班车回家。回家后再学习到11点左右睡觉。考试前两个多月的时候,感觉每天在公交车上一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这样每天就能学习到自习室关门,学习时间增加了不少。 从开始学习到考研初试,差不多十个月左右,经历了四个季节。夏天教室没有空调,三伏天的中午,一边看书一边流汗,有时候汗滴到书上把书都浸湿了。实在太热的时候就去洗手间用凉水冲把脸,稍微凉快点再继续学。冬天早上起床,从温暖的被窝到没有暖气的卧室,是非常困难的跨度;即使这样,6点半之前也要起床。 考前心理压力巨大,但还好最终没出岔子,顺利参加考试。 初试过线,但排名靠后,处于录取名次附近,非常危险。于是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专科生考研报考难,调剂更难。不收专科生一志愿的高校,调剂当然不收;即使收专科生一志愿的学校,调剂一般也不收。 大费周折终于联系了一所同意调剂的双非二本,而且调剂日期在211复试之后。也就是说,我可以参加两场复试:一志愿211高校和调剂的双非高校。备胎学校的加试科目跟一志愿学校不一样,且没有准备,但是管不了那么多了,机会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 一志愿复试时挺紧张的,主要担心歧视同等学力。不过最终证明是我多虑了,老师们面试时问的都是专业问题,没有提到我的学历。加试科目也顺利过关。复试结束两天后收到通知:我被录取了! 终于考上了211研究生,完成了一次跨越! 至今仍然记得,收到装着录取通知书的大红色文件袋,我是跳着走的。让那个鲤鱼跃龙门的图像朝外,见到人就想在人家面前晃晃,生怕别人看不见。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做实验、发论文。 重新回到校园,深知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努力学习,努力做实验。做实验很累,有时为了多拿数据,还要通宵做实验(图3)。 我的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发了一篇影响因子十几分的论文,凭着这篇论文,不仅拿到奖学金、顺利毕业,还通过申请考核制,获得免试去复旦读博的资格。 想要博士毕业,仅仅努力做实验是远远不够的。导师给我指了一个研究方向,需要我自己构思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一个课题从无到有,直至最终发表出来,做实验是最不需要动脑子的部分,大多是体力活,这些在硕士阶段已经得到充分训练。博士当然也要做实验,但更重要的是想课题。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我能够自己想课题、做实验,然后讲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也就是论文——发表出去。 毕业典礼上,我穿着博士服,拿着博士学位证拍照(图4)。 又想起了刚上专科时提升学历的念头,那时的我,绝想不出自己的学历最终能提升到博士(图5)。 毕业后想进高校,但学术圈内卷严重。十几年前,本科毕业就能留校;我毕业时,博士毕业都不容易找到好学校,海外博后加好文章才能有更多的选择。于是又出去做了两年博后,发了一篇Nature子刊再回来找工作。 找工作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投出第一封简历到办理入职,历时大半年。最忙的时候,上海、杭州、广州、珠海几乎一天一个地,情绪也是起起落落。 这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第一学历让我很受伤。没想到都博士毕业了,找工作还会因为第一学历是专科而受到歧视。有个二本学校,在我投简历之后,专门打电话过来嘲讽我的第一学历。似乎由于是专科出身,即使拿到复旦博士学位,即使发过Nature子刊,也不配向他们学校投简历。还有个211,打来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看到你简历中XX大学那段只有三年,你是专科毕业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很快就挂了电话。 还好我没被这些嘲讽击倒,在复旦受过的良好训练,Nature子刊的成果,使我有足够自信。最终结果也对得起我的自信,成功得到双一流高校教职。 找工作耗时大半年,身心俱疲。入职后却没时间放松,反而更忙了。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申请科研经费等等,通常早上八点多出门,晚上十一点左右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图6)。看到学校报喜新闻中有我的一份贡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拿到项目后,顺利评上研究生导师;顺便又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上海(图7)。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不安于现状是我离开工厂、提升学历的动力;有目标并且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改变现状的前提;当然还有运气加成。有了这些,我才实现了从专科到博士的跨越,也从县城工厂的工人转变为一线城市大学老师。

  •   索引序列
  •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名单
  •   自考逆袭985博士
  •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
  •   自考逆袭985博士学历
  •   自考逆袭985博士大学老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