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视听语言重点

自考视听语言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视听语言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视听语言重点

福建自考没有影视编导,这个专业我估计全国也没有地方有这个专业的。读这种专业的人太少了。另外读了也比较难有出路。具体自考流程你可以上你们福建自考网去看下: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专升本有哪些学习技巧?自考虽然主要是自己自学,但是如果自己学习比较费力,基础不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选择报自考培训班,来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自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若是报了自考培训班,可以向专业的老师咨询,这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自考学习会比较枯燥,有些考生看看书就看不下去了,所以自考生在报考的时候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学习这个专业的课程就会比较容易一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会做笔记,整理复习笔记对自考学习是比较有帮助的,可以把自考考试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整理到一起,然后在空闲的时间反复温习记忆,这样也是比较不错的。复习方法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7189视听语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73.36KB 201910自考00015英语(二)真题 格式:PDF大小:165.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视听语言是学习影视专业的入门课程,只有掌握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电影评论写作水平。电影视听语言主要分为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和光线、蒙太奇六种。

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

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上罢了。

扩展资料:

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的。用一句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于人的本性和长期的研究积累。视听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随着这门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比如,谷克多认为“电影是运用画面写的书法”,而亚历山大.阿尔诺认为“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名型,修辞,语型变化,省略,规律和语法”,爱普斯坦人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综合这些理论,我们认为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学习影视专业的入门课程,只有掌握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电影评论写作水平。电影视听语言主要分为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和光线、蒙太奇六种。 景别是指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在镜头固定的情况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画面,它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可以营造出磅礴的气势,也可以创造某种优美抒情的情调,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全景更贴近人物可及的活动空间,能够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景重视情节和动作,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感交流;近景所表现的已不是人物的形体动作,而是透漏人物的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产生情感交流;特写常常被用来细腻的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 运动镜头是电影家发挥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推镜头从群体中突出主题,从全局中突出重点,强化任务的喜怒哀乐,并模拟视线的集中和投向;拉镜头拉出环境,交代典型细节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拉出意外之物,创造戏剧效果;摇镜头分为纯描述性、表现性、戏剧性镜头;移镜头进行全景式的展开叙述,建立围观的全景图画;跟镜头造成的恐怖效果最为明显。 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面、侧面、背面、平视、仰视、俯视六种。侧面表现人物的轮廓,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动势;背面是恐怖片里的常用手段,积累了越来越大的悬念;平视显得更平和,更冷静,常被纪录片所采用;仰视用于表达威严、敬仰和尊敬,这是一种更为主观,反常规的视角;相反,俯拍的对象就显得低矮、渺小和卑微,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或者怜悯的情感。 电影是一种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艺术,在电影评论的写作中,电影声音的分析也是很重要的,它主要分为音乐和音响。音乐的功能有很多,描绘功能、抒情功能、喜剧性功能、评论功能、剧作功能、结构贯穿功能等等;音响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展现立体幻境,使银幕生活富有质感,渲染画面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画面所蕴含的哲理。 光线和色彩是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色彩可以表达多种不同形式,其审美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免回环境、渲染气氛,暗示某种抽象的意念;光线主要用于表达人物思绪和情感起伏,渲染气氛,描绘环境,还具有象征意义。 还有就是蒙太奇的各种变换,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划入划出、切入切出等等,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到影片的观摩和电影评论的写作当中。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

视觉暂留: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 电影是一门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拍摄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的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上一帧的影像还停留在脑海里,下一帧就出现了,这样影像就动起来。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即声音。电影以视为主,听为辅。这些视听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后来有声了,但没有音效,就是播放背景音乐,台词用字幕的方式打在屏幕上。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语言。 1、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2、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 3、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 景别、运动、角度 电影画面中的主题形象,如人物、景物等一般称之为“景”,在镜头景框和焦距固定的前提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各种画面,这些不同画面叫景别。 按照摄影机和被拍摄物体从近到远的距离,可以粗略地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基本景别,另外还有大远景、大特写等更细化的景别。 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 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远近;摄像机使用镜头焦距的长短。 原则: 景别划分所指对象应为被摄主体。 标准: 通常的做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标准。 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拍摄主体的细节。 特写的作用:第一,表现细节、细部特征;第二,表示肯定、强调。 特写的意义: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 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 第一,近景长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人们在谈话的时候(正反打),经常看着对方的面部察言观色,因此创作者在表现谈话的时候,大量使用近景镜头。 第二,近景不能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但是因为面部表情往往是心理活动的真实反映,所以观众透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揣摩到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 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的一个局部。这种拍摄距离运用最多,是从客观性距离到主观性距离的过渡地带,一般呈现中性色彩。 第一,中景长于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事物的局部特征,利于表现姿态、手势;利于情节交流。 第二,中景镜头是一个叙述性很强的景别镜头,一些重要的动作造型、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都运用中景镜头予以表达,也是影视剧中用的最多的镜头。 成年人的全身或一个场景的全貌,这种距离模式营造了客观化的关注效果。 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是同等重要的,全景长于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人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活动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物在干什么。 主要表现远处的环境,如果画面上有人物,人物在画面上不占主要位置和作用。 远景长于交代环境、营造气氛,能充分展示主体与环境的对比,突出空间范围的广阔恢弘感。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一、人际交往概述 [识记]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然要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 [领会] 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舒茨: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 一、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①包容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②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③情感需要: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二、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舒茨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在表现时又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人际关系的行为倾向: 包容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与人交往。被动性:期待与他人交往。 支配需要表现主动性:支配他人。被动性: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表现主动性:主动表示友好。被动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1.本能: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2.合群需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3.自我肯定需要: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人际交往是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 三、人际沟通和吸引 [识记] 沟通的概念 广义: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狭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沟通的要素和模式 基本要素: 1.信息源: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的过程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信息源的权威性和经验、可值得信赖的特征、信息源的吸引力等都会影响整个沟通过程。 2.信息:主要是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它们必须被转化为各种可以被别人觉察的信号,包括语词的和非语词的。 3.通道: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面对面的沟通除了具有语词或非语词本身的信号以外,沟通者的心理状态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及时的反馈信息等,日常发生的沟通主要是视听沟通。 4.目标靶:沟通过程中信息接受者。 5.反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理解信息,他们接受信息后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6.障碍:沟通过程中,障碍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发送的信息没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没有反应。没能建立有效的沟通。 7.背景:沟通发生的情境。是影响沟通过程的重要因素。 人际沟通的类型: 1.言语沟通:语言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2.非言语沟通: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①表情: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表情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辨认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 ②眼行为: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表达情感。 ③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触摸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信息,因而也常被人们用作沟通的方式。但身体接触或触摸是受一定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限制的。 四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 ④服饰:从服装上可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 ⑤讲话风格 ⑥人际空间:人与人间的距离也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 [领会] 人际喜欢和吸引的条件 1.相似性与互补性: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一般相似性起决定性作用,但当交往双方角色不同,需要不同时,人们倾向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双方角色不同,行为不同时,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 2.个人品质: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不再重要,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 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开朗比冷淡更具吸引力。真诚、幽默、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装等因素。 外貌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尤是交往初期。 [简单应用] 非语言沟通技能在社会适应中的意义 人际关系测量的基本步骤 (一)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 原理:在每一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由于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那么,如果考察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选择行为或行为意向,就应该能够了解成员之间的心里联系状况。 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价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时,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 (二)社会测量法实施的步骤 其一是社会测量问卷或访谈 其二是对问卷或访谈结果的分析处理 (三)社会测量法的应用 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欢迎的人,群体中有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四、群体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识记] 群体的概念和特征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群体特性: 1.群体规范: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作用: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作为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 2.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 正性力量:①成员间的人际吸引,相互喜欢。②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③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负性力量:①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不能简单地决定是否离开。②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 3.群体中的角色:群体形成,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 4.群体的领导: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群体的功能 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群体生活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1.给成员心理上的归属感(情感方面影响) 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认知方面的影响) 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行动方面的影响)总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知、情、意三方面无所不在。 社会助长 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从众 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 去个性化 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论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 [领会]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原因: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 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原因: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二)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是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原因:匿名性;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 (三)群体的决策行为 1、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是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原因: 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第三,群体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体的冒险性 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2、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四)从众与服从 1、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动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是自愿的。 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 对于个体为什么会从众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行为参照。群体中的他人的行为或者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 (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或者成员之间是高度信任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 (3)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 2、服从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服从完全是不自愿的。 原因: 第一,合法权力。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了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利,而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 第二,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当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于是发生了责任转移。 [简单应用] 从众与服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从众原因:①行为参照。个体在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②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③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害怕面临压力,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 服从原因:①合法权力。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②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服从可以将错的责任转移。 影响从众的因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的权威性,个体的人格,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与个体差异。 影响服从的因素:①命令发出者。他的权威性,对执行命令者是否关心、爱护,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程等。②命令的执行者。他的道德水平、人格特征、文化背景等。③情境因素。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图片

1、传递有效的广告信息

影视广告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或公司在产品和客户之间建立起桥梁,使消费者充分的了解产品,并激发购买的欲望。影视广告的语言、内容、风格、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展开的创作,才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和喜爱。

2、营造良好的影视环境

视听语言在影视广告中的重要性,还在于对和谐、良好的影视环境的维护,关乎到了影视广告的质量。影视广告中视听语言的创作应该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的本性,有效的规范影视广告的发展市场。

然而,从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方面来说,忽略了对美感和价值的传递,对于良好的影视环境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真正优秀的影视广告一定是基于视听语言的完美呈现的基础上创作的。

3、激发观众的审美意识

视听语言是一种因声音和画面而存在的艺术,优秀的影视广告一定是以审美为基础进行的创作,在画面、光线、色彩、语言以及观念上都能够体现出创作者的审美意识。视听语言就是通过暖色调的画面和温馨的语言将这种幸福无限放大,从而感染到每一个看到广告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就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意识。

4、拥有趣味性

在今天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一个人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庞杂的信息,却很难在脑海里留下印象,繁忙的工作也是加大人们的压力,因此,影视广告中视听语言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视觉是我们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审美体验最基础的因素。

5、情感性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的。电影广告是为了满足观众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德,使观众通过视听语言获取美好、舒适、愉快的情绪。

精神需求与情感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冷冰冰的内容是没有办法真正打动人心的,只有为观众提供一张适合情感滋生的温床,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够在精神需求的层次上最大限度提升观众的感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探讨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专升本有哪些学习技巧?自考虽然主要是自己自学,但是如果自己学习比较费力,基础不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选择报自考培训班,来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自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若是报了自考培训班,可以向专业的老师咨询,这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自考学习会比较枯燥,有些考生看看书就看不下去了,所以自考生在报考的时候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学习这个专业的课程就会比较容易一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会做笔记,整理复习笔记对自考学习是比较有帮助的,可以把自考考试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整理到一起,然后在空闲的时间反复温习记忆,这样也是比较不错的。复习方法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7189视听语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73.36KB 201910自考00015英语(二)真题 格式:PDF大小:165.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视听语言是学习影视专业的入门课程,只有掌握一定的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电影评论写作水平。电影视听语言主要分为景别、运动镜头、拍摄角度、电影声音、色彩和光线、蒙太奇六种。 景别是指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在镜头固定的情况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画面,它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可以营造出磅礴的气势,也可以创造某种优美抒情的情调,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全景更贴近人物可及的活动空间,能够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景重视情节和动作,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感交流;近景所表现的已不是人物的形体动作,而是透漏人物的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产生情感交流;特写常常被用来细腻的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心理情绪。 运动镜头是电影家发挥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推镜头从群体中突出主题,从全局中突出重点,强化任务的喜怒哀乐,并模拟视线的集中和投向;拉镜头拉出环境,交代典型细节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拉出意外之物,创造戏剧效果;摇镜头分为纯描述性、表现性、戏剧性镜头;移镜头进行全景式的展开叙述,建立围观的全景图画;跟镜头造成的恐怖效果最为明显。 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面、侧面、背面、平视、仰视、俯视六种。侧面表现人物的轮廓,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动势;背面是恐怖片里的常用手段,积累了越来越大的悬念;平视显得更平和,更冷静,常被纪录片所采用;仰视用于表达威严、敬仰和尊敬,这是一种更为主观,反常规的视角;相反,俯拍的对象就显得低矮、渺小和卑微,表达蔑视、贬义的态度,或者怜悯的情感。 电影是一种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艺术,在电影评论的写作中,电影声音的分析也是很重要的,它主要分为音乐和音响。音乐的功能有很多,描绘功能、抒情功能、喜剧性功能、评论功能、剧作功能、结构贯穿功能等等;音响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展现立体幻境,使银幕生活富有质感,渲染画面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画面所蕴含的哲理。 光线和色彩是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色彩可以表达多种不同形式,其审美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免回环境、渲染气氛,暗示某种抽象的意念;光线主要用于表达人物思绪和情感起伏,渲染气氛,描绘环境,还具有象征意义。 还有就是蒙太奇的各种变换,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划入划出、切入切出等等,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到影片的观摩和电影评论的写作当中。

作用:视听语言是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

相关介绍:

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

扩展资料

谷克多认为“电影是运用画面写的书法”,而亚历山大.阿尔诺认为“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名型,修辞,语型变化,省略,规律和语法”。

爱普斯坦人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综合这些理论,我们认为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总结

zikao ,baoguo ,,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专升本有哪些学习技巧?自考虽然主要是自己自学,但是如果自己学习比较费力,基础不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选择报自考培训班,来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自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若是报了自考培训班,可以向专业的老师咨询,这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自考学习会比较枯燥,有些考生看看书就看不下去了,所以自考生在报考的时候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样学习这个专业的课程就会比较容易一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会做笔记,整理复习笔记对自考学习是比较有帮助的,可以把自考考试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整理到一起,然后在空闲的时间反复温习记忆,这样也是比较不错的。复习方法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7189视听语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73.36KB 201910自考00015英语(二)真题 格式:PDF大小:165.8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视觉暂留: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 电影是一门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拍摄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的影像,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上一帧的影像还停留在脑海里,下一帧就出现了,这样影像就动起来。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首先是视,即影像,然后是听,即声音。电影以视为主,听为辅。这些视听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后来有声了,但没有音效,就是播放背景音乐,台词用字幕的方式打在屏幕上。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语言。 1、电影的诞生,其实就是影像的诞生; 2、就相同时间所提供的信息量而言,影像是得天独厚的; 3、影像能够跨过艺术品与欣赏者之间的障碍,直接走入人的心灵。 景别、运动、角度 电影画面中的主题形象,如人物、景物等一般称之为“景”,在镜头景框和焦距固定的前提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各种画面,这些不同画面叫景别。 按照摄影机和被拍摄物体从近到远的距离,可以粗略地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基本景别,另外还有大远景、大特写等更细化的景别。 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 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远近;摄像机使用镜头焦距的长短。 原则: 景别划分所指对象应为被摄主体。 标准: 通常的做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标准。 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拍摄主体的细节。 特写的作用:第一,表现细节、细部特征;第二,表示肯定、强调。 特写的意义: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 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 第一,近景长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人们在谈话的时候(正反打),经常看着对方的面部察言观色,因此创作者在表现谈话的时候,大量使用近景镜头。 第二,近景不能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但是因为面部表情往往是心理活动的真实反映,所以观众透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可以揣摩到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 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的一个局部。这种拍摄距离运用最多,是从客观性距离到主观性距离的过渡地带,一般呈现中性色彩。 第一,中景长于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事物的局部特征,利于表现姿态、手势;利于情节交流。 第二,中景镜头是一个叙述性很强的景别镜头,一些重要的动作造型、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都运用中景镜头予以表达,也是影视剧中用的最多的镜头。 成年人的全身或一个场景的全貌,这种距离模式营造了客观化的关注效果。 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是同等重要的,全景长于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人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活动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物在干什么。 主要表现远处的环境,如果画面上有人物,人物在画面上不占主要位置和作用。 远景长于交代环境、营造气氛,能充分展示主体与环境的对比,突出空间范围的广阔恢弘感。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编导联考)是面向全省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的考生组织的专业基础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导联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潜质。 Ⅱ.考试环节、科目及分值 一、考试环节编导联考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100分。二、考试科目及分值1.笔试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100分)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及命题编故事(100分)2.面试科目一:自我介绍(10分)科目二:命题演讲,材料评析或命题创意(考生随机抽取一种)(40分)科目三:回答考官提问(50分) Ⅲ.考试内容、形式及题型示例(笔试部分) 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一、综合知识部分(一)考查目的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2.考查考生对学习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3.考查考生对学习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二)考试内容1.文学常识(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5)“三曹七子”(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7)“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8)“三言二拍”(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14)曹禺的戏剧作品(15)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创作和田汉的戏剧创作(16)茅盾文学奖(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9)巴尔扎克及其《人间喜剧》(20)普希金及其诗歌创作(21)托尔斯泰及其长篇小说(22)高尔基及其文学成就(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2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25)泰戈尔及其文学成就(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2.艺术常识(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4)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及其艺术成就(5)李渔及其戏剧理论(6)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戏曲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7)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8)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9)戏剧性(1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11)莎士比亚及其四大悲剧作品(12)三一律(13)欧洲现代戏剧之父及其四大社会问题剧(14)契诃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16)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剧作家和他们的重要戏剧作品(17)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及其戏剧代表作(18)器乐的分类(19)器乐作品的演奏形式(20)声乐作品的演唱形式(21)古典音乐及其曲式分类(22)中国音乐体裁及西方音乐体裁(23)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门德尔松、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24)聂耳、冼星海、陈钢、贺绿汀、华彦钧、雷振邦、王洛宾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25)电影音乐(26)民间舞蹈(27)现代舞(28)芭蕾舞剧(29)“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30)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31)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舫、顾宏中、张择端、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品(32)“南宋四家”、“扬州八怪”(33)工笔画与写意画(3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35)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36)米勒、罗丹、列宾、莫奈、梵高、毕加索等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3.广播电视电影常识(1)广播的发明(2)广播的类型(3)电视的发明(4)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5)电视的类型(6)电视节目(7)电视栏目与电视频道(8)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9)长镜头(10)远、全、中、近、特写等景别(11)构图常识(12)顺光、逆光、顶光等不同光线的表现力(13)拍摄角度(14)色彩常识(15)后期制作基本常识(16)电视分镜头剧本、电视文学剧本(17)电视电影(18)电影制片、电影导演、电影编剧、电影编辑(19)主流电影(20)类型电影(21)电影院线(22)电影的发明及中国电影的诞生(23)格里菲斯与现代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24)卓别林的作品及其所反映的喜剧精神(25)重要电影流派的代表导演及其主要作品(26)中外电影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27)重大的国际电影节及中国电影获奖作品(三)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分析题等。二、命题写作部分(一)考试目的叙事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叙事能力。命题写作主要考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的叙事能力和将来学习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写作能力。(二)考试要求1.内容健康,观点正确,中心明确。2.内容具有较强的原创性。3.设置人物和情节,具有较强的故事性。4.结构完整、合理,层次清楚。三、考试形式、分值及时量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综合知识与命题写作合卷。2. 考试分值:满分100分,其中综合知识40分,命题写作60分。3.考试时量:120分钟。四、题型示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戏剧作品《雷雨》、《日出》的作者是………………………( )A.鲁迅 B. 郭沫若 C. 曹禺 D. 老舍题型二:填空题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 。2.20世纪20年代是喜剧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喜剧演员首推以主演《流浪汉》、《淘金记》等电影闻名的喜剧大师 。题型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号称“悬念大师”,善于用悬念手法编导电影作品的导演是美国的斯皮尔伯格。( )题型四:名词解释1.电影导演2.喜剧题型五:简答题1.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题型六:分析题1.阅读下列诗歌,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庆 全 庵 桃 花谢 枋①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①谢枋,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题型七:命题写作题题目:除夕要求: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记叙文。 影视作品分析及命题编故事一、影视作品分析部分(一)考查目的1.考查考生对影视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2.考查考生对影视艺术常识的掌握程度。3.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二)考试要求1.评析性文章属于议论文范畴。不要写成感想式的读后感、随笔、散文之类的文章。2.字数不少于1000字。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三)考核知识点1.作品的题材和主题。2.作品的结构。3.视听语言的初步解读。4.作品的显著特色。5.作品存在的不足。(四)考试题型1.播放一部时长50分钟以内的影视作品或作品段落,考生观看后,根据要求写出一篇评析性文章(影视作品只播放1遍)。2.播放一部时长50分钟以内的影视作品或作品段落,考生观看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影视作品只播放1遍)。二、命题编故事部分(一)考查目的1.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考查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考查考生创作、编写故事的能力。4.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写作能力。5.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本专业的潜在素质。(二)考试要求1.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写作。2.字数不少于600字,篇幅不要太长。3.故事性强。三、考试形式、分值及时量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影视作品分析与命题编故事合卷。2.考试分值:满分100分,其中影视作品分析70分,命题编故事30分。3.考试时量:160分钟(含看片时间)。四、题型示例(一)影视作品分析题型一:通过观看北京电视台2003年电视系列片《非凡抗击》中的一集:《市民英雄》,撰写一篇评析文章,要求如下:1.文章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试分析本片内在的结构特点和全片主旨;②举例说明本片在影像表达上的主要特点;③举例说明本片在音乐运用上的特点。2.保持文章的相对完整,不能写成问答形式,行文时可以调整以上内容的顺序,但不能合并问题。3.不要写成读后感、随笔、散文等。4.字数不少于1000字。题型二:通过观看北京电视台2003年电视系列片《非凡抗击》中的一集:《市民英雄》,回答下列问题:1.本片中关学曾老人琴书表演段落在视觉元素使用上有何特点?2.举例说明本片在声音运用上的特点。3.试阐述本片如何表现过去时空。(二)命题编故事题型一:请利用下列三个词语编写一个故事,在编写的故事中,三个词语都必须出现,且至少有两个是故事的关键词。字数不少于600字。 超市 小女孩 暴风雪题型二:请以“夜场电影”为题编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600字。题型三:请根据下列图片编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600字。(图片略)题型四:请根据所给材料编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600字。 看看能否帮到你 我的朋友

南京艺术学院专业一参考书(必备参考书)

南艺虽然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145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

《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

这本书是学校给定的必备参考书,大部分题目都是从这本书里直接命题,一定要重点掌握。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它将各门专业课(如:摄影、剪辑等)的内在联系串接成为一个相对完成的脉络。帮助大家把这些分散开的环节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创作的全貌。

《视听语言》(第2版),邵清风 / 李骏 / 俞洁 / 彭骄雪,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这本书是经典的参考书。

本书从影像、声音、剪辑三个角度研究和分析视听语言,从“单个镜头”到“镜头与镜头的组合”,条分缕析地呈现视听语言从元素到篇章的过程,并以经典影片《公民凯恩》《辛德勒的名单》《阳光灿烂的日子》《青红》《断背山》等个案为例,详细讲解视听语言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南京艺术学院专业一参考书(补充参考书)

《镜头的语法》 罗伊·汤普森/克里斯托弗·J·鲍恩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电影照明器材与操作》 蔡全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光影创作课》 邦雅曼·贝热里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电影镜头设计》 史蒂文·卡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影视声音艺术》李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1版2001年1月1日

《电影声音艺术与录音技术》,姚国强,张岳等,中国电影出版社,第2版 (2012年)

《影视剪辑》聂欣如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 姚国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混音指南》 伊扎基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音频技术》 肯·C·波尔曼 人民邮电出版社

《音效圣经》 里克·维尔斯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备考策略及指导

关于南艺的专业一的备考策略,同学们最希望的还是能把上面的几本书汇总起来,尤其是史实和理论的结合,虽然很难做到完美的融合这些书的内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

上面我们提到了聂欣如的《影视剪辑》 ,这本书的论述和讲解多以当代电影为例,选择的是人们所熟悉和了解的影片。 因此,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可以当做同学们在答题时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仅仅看一本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将几本书结合起来看才可以,不然的话,可能复习起来的全面性会有偏差,答题的时候自然就缺少相关的知识点。

复习资料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视听语言》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里以经典的视听语言教科书为蓝本,整理汇总而成,方便同学掌握视听语言重点知识。

《影视声音基础》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的编写方式跟视听语言笔记类似,总结的影视声音制作基础知识。

《摄影创作基础》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总结了影视摄影创作的重点知识,可以作为补充第一本资料的补充。

《摄影创作补充知识》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

这本补充了摄影知识,从人物、剧本等角度补充摄影的知识,也是答题提升分数的资料。

《剪辑和蒙太奇》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主要汇总了影视剪辑与蒙太奇的知识,是视听语言的重要技术手段。

《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 》才思考研考博·南京艺术学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从拍摄的角度,汇总了影视画面与拍摄的基础知识。

目前《南京艺术学院761视听语言资料》很多同学都已经购买了,我们之前也出过使用说明,下面咱们说一个简单的复习方法。

这几本教材不应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起来来看,下面我们按照三轮复习的思路,给同学们说明一下如何复习,放在同一行的为同时看的两本资料。

第一轮复习

视听语言

影视声音基础

摄影创作基础+摄影创作补充知识+剪辑和蒙太奇+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

第二轮复习

视听语言+影视声音基础+摄影创作基础

摄影创作补充知识+剪辑和蒙太奇+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

第三轮复习

摄影创作基础+摄影创作补充知识+剪辑和蒙太奇+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

视听语言+影视声音基础+摄影创作基础

第一论复习

视听语言:先复习视听语言,建立起知识体系。

影视声音基础:影视声音基础之后进行,可以更好的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

摄影创作基础+摄影创作补充知识+剪辑和蒙太奇+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 通过摄影的这四本资料,补充拓展视听语言,掌握影视摄影的知识。

第二轮复习

视听语言+影视声音基础+摄影创作基础:视听语言结合影视声音基础与摄影创作基础,补足遗忘的知识点;

摄影创作补充知识+剪辑和蒙太奇+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 :用这些资料将自己遗忘的摄影知识点补足。

第三轮复习(考前)

摄影创作基础+摄影创作补充知识+剪辑和蒙太奇+画面造型语言与镜头运用:第三轮可以直接开始做资料里的题目,同时复习摄影知识,查看自己是否有不足之处;

视听语言+影视声音基础+摄影创作基础:考前用这些资料再次进行查缺补漏。

焦距 焦距 焦距(focal length):从镜头之镜片中间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变焦(zoom):拍摄时对于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对焦(focus):调整焦点,使被拍摄物体位于焦距内(in focus),成像清晰。 失焦(out of focus):被拍摄物体偏离到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选焦(select focus):选择景深中的某一个层面被清晰对焦,其他层面成像模糊(失焦)。 跟焦(follow focus):改变焦点,使移动的人物位于焦距之内。 拉焦(rack focus/focus pull):焦点由一处重点移到另一处,速度相当突然。长焦镜头与短焦镜头 长焦镜头 :俗称“望远镜头”,视野较窄,景深较小。由于视域较小,如果被拍摄的物体是运动的,为了避免失焦,往往需要配合变焦摄影。 长焦镜头能够人为地压缩真实的空间,让需要被观众看清楚的人或物对焦清楚,让其他层面失焦、成像模糊,因此可以被应用于一些主观化、戏剧化的影像中。 长焦镜头配合变焦摄影,便于摄影师远距离拍摄运动中的人或物,同时保持画面的稳定性,完成一些近距离跟拍不可能实现的拍摄任务。 短焦镜头 :俗称广角镜头,视野较宽,景深较大,常用于表现较大范围的视域。短焦镜头往往会造成前景画面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加之短焦镜头人为地拉伸了景深空间,因此它往往被应用于主观的、戏剧化的影像。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长焦镜头和短焦镜头都是非标准镜头,往往展现一种人为的、主观化的影像风格。而标准镜头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它不会人为地压缩或拉伸景深空间,而是客观地呈现空间中一切应有之物,因而也就相对更为符合窗式电影美学观念。变焦摄影 伸缩镜头(变焦镜头)就是可以连续变更焦距的镜头。 伸缩镜头的变焦动作:前伸/伸进(forward zoom/zoom in,由相对短焦距调整为长焦距),后缩/缩出(back zoom/zoom out,由相对长焦距调整为短焦距)。 变焦摄影的应用: 1.镜头焦距推向或离开一个静态的对象;特指摄影机的位置和被拍摄对象的位置均不改变,而焦距有所调整,取得画面景别和景深空间的改变; 2.用变焦镜头拍摄一个运动中的对象; 3.摄像机移动的同时变焦距。(技术难度较大) 变焦摄影的叙事内涵: 1.正常变焦速度,一般为了调整清晰成像,没有特殊内涵; 2.慢速变焦,表达较为舒缓的情绪变化和起伏; 3.快速变焦,用于制造让人震惊的视觉效果,有时也是对人眼视觉变化的一种模拟,展现视线的发出者猛然注意到空间中的某个人或物。 变焦摄影与推拉镜头的差别: 1.透视比例关系上的差别:推拉镜头中透视比例关系明显改变,而变焦摄影中透视比例关系不发生明显改变。 2.景深空间的变化:推拉镜头景深空间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变焦摄影中,相对短焦距变到长焦距时,画面空间的深度变得更扁平,相对长焦距变到短焦距时,画面空间深度则明显增加。景深 景深是指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景深的大小由三个要素决定:光圈,焦距,物距。 1.景深主要由镜头的光圈(口径)来控制,一般而言,光圈开口越窄,景深越深。 2.广角镜头具有较深的景深,长焦镜头位于最大光圈时,仅具有非常浅的景深。 3.被拍摄物体距离镜头越近,景深越显得浅。 景深空间是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画面空间,主要分为浅景空间(shallow space)与深度空间(deep space)。 镜头焦距较长,形成浅景深。浅景深的画面,将景物保持清晰的范围控制在有限距离内,只把被拍摄的几件物体对焦,吸引观众注视,表意明确。 镜头焦距较短,形成深景深。深景深的画面,前景与背景之间的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物体被对焦,讯息被同时包含在各层面,表意含混。焦距的作用 1.有助于叙事; 2.有助于抒情;长焦镜头可以人为地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心理上的亲近、熟悉;相反,短焦镜头则可以表现心理上的生疏、冷漠; 3.摄影机的对焦与变焦的过程,是仿造人眼的生理本能。所以当镜头完成对焦、变焦的动作时,进一步加深了人眼与摄影机镜头“合一”的幻觉;希区柯克的电影中,常常在窥视者的主观镜头中,配合变焦的动作,有效地把观众的视点与剧中人物的视点缝合; 4.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与风格。

  •   索引序列
  •   自考视听语言重点
  •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
  •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图片
  •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总结
  •   视听语言自考考试重点笔记整理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