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自考薪酬管理重点知识如下:

一、薪酬的基本形式:

(1)基本工资(基本薪酬)—最稳定的工资形式:是雇主为已完成工作而支付的基本现金薪酬。包括:岗位工资(职位工资)、技能工资(能力工资)、资历工资。

(2)可变工资—直接与绩效挂钩的部分,包括业绩工资(对过去工作行为和已取得成就的认可,是基本工资之外的增加部分)、激励工资。

(3)员工福利:法定福利、自定福利。

二、薪酬的主要功能(理解)简答/选择

1、经济保障功能(收入主要来源)。

2、激励功能(行为态度)。

3、社会信号功能(员工:社会地位价值,周围环境的看法)。

4、控制经营成本的功能(人才竞争优势与控制人才成本调整)。

5、绩效改善功能(薪酬体系,缺勤率,归属感,提高工作绩效)。

6、塑造和强化组织文化的功能(企业价值观)。

7、支持组织变革的功能。

薪酬管理目标:

薪酬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薪酬管理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效率、公平、合法。薪酬体系建立起来后,应密切关注薪酬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公司的薪酬策略,调整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以实现效率、公平、合法的薪酬目标,从而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达到效率和公平目标,要解决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问题,最大程度实现薪酬的激励作用;而合法性是薪酬的基本要求—合法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效率目标

效率目标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站在产出角度来看,薪酬能给组织绩效带来最大价值;第二个是站在投入角度来看,可以实现薪酬成本控制。薪酬效率目标的本质是用适当的薪酬成本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2)公平目标

公平目标包括三个层次:结果公平、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

结果公平是指组织在进行人事决策、制定各种奖励措施时,应符合公平的要求。如果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将会产生不满。

没什么可以告诉你的!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司的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及评价方法等,其核心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准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使员工个人的能力得以提升,并确保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制定了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各人员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绩效考核的内容及目的绩效考核:收集、分析、传递有关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绩效考核是检测产品结果和顾客需求的满意程度。 国内许多企业实行的绩效考核,其实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完整的绩效管理应当是一个循环流程,包括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等内容。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绩效考核是在年底对过去绩效情况的回顾,甚至有些公司是到了年底才匆忙制订了考核的标准、条款和权重,"针对的是点";而绩效管理则是向前看,侧重过程,通常需要一年时间完成整个流程。 有新观点认为:绩效考核是计算企业的合力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手段衡量出哪些因素推动企业发展,哪些因素制约企业发展。从而找到平衡点,以达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绩效考核的应用绩效考核的应用重点在薪酬和绩效的结合上。薪酬与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在设定薪酬时,一般已将薪酬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正是通过绩效予以体现,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必须要表现在薪酬上,否则绩效和薪酬都失去了激励的作用。编辑本段绩效考评的形式按考评时间分类(1)日常考评。指对被考评者的出勤情况、产量和质量实绩、平时的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 (2)定期考评。指按照一定的固定周期所进行的考评,如年度考评、季度考评等。按考评主体分类分为主管考评、自我考评、同事考评和下属考评。 即“360度考评方法”。 (1)主管考评。指上级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考评。这种由上而下的考评,由于考评的主体是主管领导,所以能较准确地反映被考评者的实际状况,也能消除被考评者心理上不必要的压力。但有时也会受主管领导的疏忽、偏见、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考评偏差。 (2)自我考评。指被考评者本人对自己的工作实绩和行为表现所作的评价。这种方式透明度较高,有利于被考评者在平时自觉地按考评标准约束自己。但最大的问题是有“倾高”现象存在。 (3)同事考评。指同事间互相考评。这种方式体现了考评的民主性、但考评结果往往受被考评者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4)下属考评。指下属员工对他们的直接主管领导的考评。一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员工,用比较直接的方法,如直接打分法等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可以公开或不公开。 (5)顾客考评。许多企业把顾客也纳入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中。在一定情况下,顾客常常是惟一能够在工作现场观察员工绩效的人,此时,他们就成了最好的绩效信息来源。按考评结果的表现形式分类(1)定性考评。其结果表现为对某人工作评价的文字描述,或对员工之间评价高低的相对次序以优、良、中、及、差等形式表示; (2)定量考评。其结果则以分值或系数等数量形式表示。绩效考核方法1、图尺度考核法(Graphic Rating Scale,GRS):是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绩效考核技术之一,一般采用图尺度表填写打分的形式进行。 2、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 Ranking Method,ARM):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排序考核法。其原理是:在群体中挑选出最好的或者最差的绩效表现者,较之于对其绩效进行绝对考核要简单易行得多。因此,交替排序的操作方法就是分别挑选、排列的“最好的”与“最差的”,然后挑选出“第二好的”与“第二差的”,这样依次进行,直到将所有的被考核人员排列完全为止,从而以优劣排序作为绩效考核的结果。交替排序在操作时也可以使用绩效排序表。 3、配对比较法(Paired Comparison Method,PCM):是一种更为细致的通过排序来考核绩效水平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一个考核要素都要进行人员间的两两比较和排序,使得在每一个考核要素下,每一个人都和其他所有人进行了比较,所有被考核者在每一个要素下都获得了充分的排序。 4、强制分布法(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FDM):是在考核进行之前就设定好绩效水平的分布比例,然后将员工的考核结果安排到分布结构里去。 5、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CIM):是一种通过员工的关键行为和行为结果来对其绩效水平进行绩效考核的方法,一般由主管人员将其下属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非常优秀的行为事件或者非常糟糕的行为事件记录下来,然后在考核时点上(每季度,或者每半年)与该员工进行一次面谈,根据记录共同讨论来对其绩效水平做出考核。 6、行为锚定等级考核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BARS):是基于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行为进行观察、考核,从而评定绩效水平的方法。 7、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目标管理法是现代更多采用的方法,管理者通常很强调利润、销售额和成本这些能带来成果的结果指标。在目标管理法下,每个员工都确定有若干具体的指标,这些指标是其工作成功开展的关键目标,它们的完成情况可以作为评价员工的依据。 8、叙述法:在进行考核时,以文字叙述的方式说明事实,包括以往工作取得了哪些明显的成果,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是什么。 9、360°考核法:又称交叉考核(PIV),亦即,将原本由上到下,由上司评定下属绩效的旧方法,转变为全方位360°交叉形式的绩效考核。在考核时,通过同事评价、上级评价、下级评价、客户评价以及个人评价来评定绩效水平的方法。交叉考核,不仅是绩效评定的依据,更能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革提升。找出问题原因所在,并着手拟定改善工作计划。编辑本段绩效考核的周期绩效考核周期的概念绩效考核周期也可以叫做绩效考核期限,是指多长时间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考核。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 由于绩效考核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考核周期过短,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的开支;但是,绩效考核周期过长,又会降低绩效考核的准确性,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准备阶段,还应当确定出恰当的绩效考核周期。确定绩效考核周期的方法绩效考核周期确定,需考虑因素以下几个因素: 1、职位的性质。不同的职位,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绩效考核的周期也应当不同。一般来说,职位的工作绩效比较容易考核的,考核周期相对要短一些。 2、指标的性质。不同的绩效指标,其性质是不同的,考核的周期也方应不同。一般来说,性质稳定的指标,考核周期相对要长一些;相反,考核周期相对就要短一些。 3、标准的性质。在确定考核周期时,还应当考核到绩效标准的性质,就是说考核周期的时间应当保证员工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这些标准,这一点其实是和绩效标准的适度性联系在一起的。编辑本段绩效考核原则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公平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 2、严格原则 考绩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考绩不严,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绩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 3、单头考评的原则 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成绩、能力、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间接上级(即上级的上级)对直接上级作出的考评评语,不应当擅自修改。这并不排除间接上级对考评结果的调整修正作用。单头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组织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经营组织的指挥机能。 4、结果公开原则 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 5、结合奖惩原则 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 6、客观考评的原则 人事考评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渗入主观性和感情色彩。 7、反馈的原则 考评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等。 8、差别的原则 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鼓励职工的上进心。“三重一轻”原则绩效考核只有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才能真正发挥效力,如此,应遵循以下“三重一轻”的原则: 1)重积累:平时的点点滴滴,正是考核的基础; 2)重成果:大大小小的成果,才可以让员工看到进步,才有前进的动力; 3)重时效:指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考核,往往想不起来当初发生的事情。考核,应该就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而不是过了很久之后; 4)轻便快捷:复杂的绩效考核方式,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才可能取得预定效果。今目标针对并不复杂的中小企业,更侧重在通过轻量的方式,为管理者提供和积累考核素材。编辑本段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总则(一)目的 1.通过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公司战略快速平稳地实现。 2.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增强公司凝聚力。 3.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4.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工作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为员工薪资调整、职位变动、培训与发展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人员,但下列人员除外。 1.公司总经理 2.临时工、小时工 3.在试用期内的员工绩效管理流程绩效管理主要包括制订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绩效反馈4项工作,绩效管理流程是一个循环的工作过程,各自的主要工作事项见下图。 制订绩效计划 确定绩效目标 根据绩效目标制订绩效计划 绩效实施与管理 被考核者完成本职工作 各级考核者为被考核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各级考核者观察并记录被考核者的工作表现及完成的工作业绩 绩效反馈 告知被考核者考核结果 对被考核者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针对被考核者有待提高的内容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绩效考核 各级考核者根据被考核者的实际工作表现对其展开评估 绩效考核(一)考核人员分类 根据员工所担任的职务不同,将员工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及部门一般工作人员(包括一般生产、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事务类人员、营销人员)4类。 (二)考核实施主体 考核由综合部负责组织,督促和指导各级主管对其下属员工进行考核,并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协调和处理。 员工考核由部门经理组织实施;中高层领导考核由总经理组织实施。 (三)考核期及考核时间 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3种,具体考核时间如下表所示。 考核期及考核时间安排一览表 考核时间 考核类别 考核实施时间 考核结束时间 考核对象 1月1日~12月31日 年度考核 1月10日 1月25日 所有人员 每个季度 季度考核 下个季度第一个月的上旬 所有人员 每月 月度考核 次月的前三天 销售人员 考核内容考核分为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大部分,不同部门和不同职位的员工,其考核权重也不同,各部门应根据各职位的要求来确定其权重所占比例的大小。 1.工作业绩 (1)任务绩效,与具体职务的工作内容或任务紧密相连,是对员工本职工作完成情况的体现,主要考核其任务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 (2)管理绩效,主要是针对行政管理类人员,考核其对部门或下属人员管理的情况。 (3)周边绩效,与组织特征相关联的,是对相关部门服务结果的体现。 2.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分为专业技术能力与综合能力。 3.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主要考核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其考核指标可以从工作主动性、工作责任感、工作纪律性、协作性、考勤状况5个方面设定具体的考核标准。 4.附加分值 附加分值主要是针对员工日常工作表现的奖惩记录而设立的。年度考核得分计算1.高层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得分=季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分×70%+年度考核得分×30% 2.中层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得分=季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分×65%+年度考核得分×35% 3.基层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得分=季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分×60%+年度考核得分×40% 4.一般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得分=季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分×50%+年度考核得分×50%绩效沟通与反馈(一)绩效沟通 综合部将考核结果告知被考核者,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会就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被考核者面谈,若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无异议,则在考核结果表上签字确认;若有异议,则可进行绩效考核申诉。 (二)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对被考核者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各级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应及时对其绩效中未达到公司要求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制订出相应的改进计划。各级考核者应为被考核者提供绩效改进指导和帮助,并跟踪其改进结果。绩效申诉(一)提交申诉 被考核者有权利了解考核的成绩,如对考核结果不服,可以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诉。 考核申诉有效期为绩效沟通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之内。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考核申诉时需填写《绩效考核申诉表》,交至综合部。 (二)申诉受理 综合部接到员工绩效考核申诉后,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向员工直接上级的上级领导、员工直接上级和员工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员工所在部门经理,由被考核者所在部门经理对其考核结果进行复查。综合部与员工所在部门经理、员工三方共同协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申诉处理 综合部在接到申诉后的十个工作日内给予员工答复,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存档。考核成绩管理与应用(一)考核成绩资料的管理 经被考核者签字确认后的考核成绩资料由综合部进行存档, (二)考核成绩的划分 公司采用强制正态分布法将员工的考核成绩分为5等,S-优秀,占5%;A-良好,占20%;B-好,占55%;C-需提高,占15%;D-不合格,占5%。 (三)考核成绩的应用 员工考核成绩作为其薪资调整、奖金发放、职务晋升或降职或辞退、人员培训等的重要依据,具体内容见公司员工薪资管理制度、职位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另行参照综合部制定的相关制度;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综合部所有。编辑本段考核流程如是说考核的流程1、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考评实施方案,设计考评工具,拟定考评计划,对各级考评者进行培训,并提出处理考评结果的应对措施,供考评委员会决策。 2、各级主管组织员工撰写述职报告并进行自评。 3、所有员工对本人在考评期间内的工作业绩及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进行总结,核心是对照企业对自己的职责和目标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4、部门主管根据受评人日常工作目标完成程度、管理日志记录、考勤记录、统计资料、个人述职等,在对受评人各方面表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负责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并指出对受评人的期望或工作建议,交部门上级主管审核。 如果一个员工有双重直接主管,由其主要业务直接主管负责协调另一业务直接主管对其进行考评。 各级主管负责抽查间接下属的考评过程和结果。 5、主管负责与下属进行绩效面谈。当直接主管和员工就绩效考核初步结果谈话结束后,员工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必须在考评表上签字。员工若对自己的考评结果有疑问,有权向上级主管或考评委进行反映或申诉。 对于派出外地工作的员工,反馈面谈由该员工所在地的直接主管代为进行。 6、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汇总所有考评结果,编制考评结果一览表,报公司考评委员会审核。 7、考评委员会听取各部门的分别汇报,对重点结果进行讨论和平衡,纠正考评中的偏差,确定最后的评价结果。 8、人力资源部负责整理最终考评结果,进行结果兑现,分类建立员工绩效考评档案。 9、各部门主管就绩效考评的最终结果与下属面谈沟通,对受评人的工作表现达成一致意见,肯定受评人的优点所在,同时指出有待改进的问题和方向,双方共同制定可行的绩效改进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提高个人及组织绩效。 10、人力资源部对本次绩效考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以后的绩效考评提出新的改进意见和方案,规划新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绩效考核六步走企业的绩效考核,应当分作六个具体的行动步骤组织实施。把每一个步骤列为一个作业单元,在行动前精心组织操作培训和专项辅导,并进行必要的模拟演练。 第一步 确定考核周期 依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包括管理形态、市场周期、销售周期和生产周期),确定合适的考核周期,工作考核一般以月度为考核周期。每个周期进行一次例行的重点工作绩效考核。对需要跨周期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应列入工作计划,进行考核。可以实行时段与终端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开展工作的考核周期,考核工作的进展情况,在完成工作的考核周期,考核工作的终端结果。 第二步 编制工作计划 按照考核周期,作为考核对象的职能部门、业务机构和工作责任人,于周期期初编制所在部门或岗位的工作计划,对纳入考核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简要描述。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明确设置工作完成的时间指标和质效指标。同时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分要求,设置每一项重点工作的考核分值。必要时,附加开展重点工作的保障措施。周期工作计划应按照时间要求编制完成,并报送考核执行人确认,然后付诸实施。 第三步 校正量效化指标 绩效考核强调要求重点工作的开展和完成必须设置量效化指标,量化指标是数据指标,效化指标是成效指标。重点工作的量效化指标,反映了重点工作的效率要求和价值预期。另外,在实际工作的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结果或成效,都可以用数据指标进行量化的,而效化指标则比较难以设置和确定,需要一定的专业素质和及时的信息沟通。因此,考核执行人应会同考核对象,对重点工作的量效化指标进行认真校正并最终确定,保障重点工作的完成质效。 第四步 调控考核过程 在管理运转中,存在并发生着不确定性因素,容易造成工作变数,考核也是如此。当工作的变化、进展和预置的计划发生冲突时,首先应该对变化的事物进行分析,准确识别变化的原因和走向,然后对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作出及时、适当的调整改进。 第五步 验收工作成效 每个周期期末,在设定的时间内,考核执行人依据预置或调整的周期工作计划,对考核对象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成效验收。按照每项工作设置的量效化指标和考核分值,逐项核实工作成效,逐项进行评分记分,累计计算考核对象该考核周期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实际得分,并就工作的绩效改进做出点评。 第六步 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的目的是改进绩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考核对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实际得分即为考核结果。如何运用考核结果,会直接影响考核的激励作用。要切实结合企业管理资源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负载能力,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和确定考核结果的运用方式。在这里简说几种考核结果的运用方法。 一是考薪挂钩,就是考核结果与薪资收入并轨,按照考核得分,计算薪资实际收入。这个薪资可能是职能职务薪酬或岗位工资,也可以使独立设立的绩效工资,还可能是效益奖金。 二是考职挂钩,把考核结果与考核对象的职位挂钩。考核对象由于主观因素,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按计划完成重点工作或者不适于承担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应合理地调整其岗位或职务,避免重点工作遭受损失。 三是信息整合,通过考核,可以反映、整合并有效利用多个方面的考核信息。有资源配置信息、岗位设置信息、管理损耗信息、工作问题信息和人才信息等等。考核结果的信息运用,能够为企业的工作决策、管理运转和人才的培养使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总结

1. 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2. 绩效包括:组织绩效:指的是组织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三个层次群体绩效:组织中以团队会部门为单位的绩效,是群体在数量、质量、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个人绩效:组织中个人在任务上的数量质量效率的完成情况。 3 绩效的性质:多因性:绩效的多因性事只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受之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多维性:技校的多维性值得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或方面去分析和评价绩效;比如员工绩效的工作能力、态度、业绩三个方面的情况。动态性:员工的绩效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的,原来较差的绩效也有可能变好,原来较好的也会变差。4.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技能、激励、环境、机会5. 绩效诊断:就是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判断员工的绩效水皮,辨别员工低绩效的征兆,探寻导致低绩效的原因,找出可能妨碍评价的对象实现绩效目标的问题所在。诊断因素:一是员工个人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二是管理者的因素,比如指令不清,目标不明,缺乏必要的指导等;三是环境因素,比如战略不清,流程不畅,文化冲突等等。6绩效管理指的是管理者用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及过程。7绩效管理的特征:首先,绩效管理是防止员工绩效不佳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其次,绩效管理还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最后,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包括若干个环节的系统。13 绩效评价就是评定和估价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过程和方法,是员工绩效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14绩效管理的过程:它是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构成的绩效管理过程。 15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是只有通过绩效评价这个环节,才能将客观的绩效水平转变成完整的绩效信息,为改进个人和组织绩效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二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决策都围绕绩效评价展开,包括评价什么内容,多长时间评价一次,谁来评价,怎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应用,这些决策贯穿绩效管理全过程的不同环节,但都是围绕绩效评价进行的;三是绩效环节技术非常强,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系统设计,更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把握。15 绩效评价决策:人员的薪酬变动、职位提升、职位转换、员工辞退1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战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把各职能活动,如招聘、录用、培训、评价和报酬体系紧密的与战略管理过程联系起来,可以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某简要介绍影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环境、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远景;其次,着重介绍各主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即工作设计及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职位变动、解雇退休、薪酬福利同绩效管理的关系。战略性绩效管理,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中的绩效管理,他承接组织的战略,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比循环。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承担重要角色: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企业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本是获取无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企业需要通过人来达成目标,战略也需要人来执行。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战略规划是一体化联系的,即是一种动态的、多方面的。持续联系,而不是一种按照先后顺序发生的相互作用。人力资源职能直接融入企业的战略形成和战略执行过程。16. 工作设计遵循的原则:首先,从管理哲学角度,牢牢把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人和工作的关系,是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要认真考虑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再次,从工效学角度,工作设计应注意提高功效。最后,从技术角度,也应该重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17. 工作分析是研究每一个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责任,对每一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及有关因素作出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记载,并指明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工作设计的方法:(1、工作专业化(增加工作要求、赋予员工更多责任、赋予员工工作自由权 、反馈、培训。)2工作轮换3、工作扩大化4、工作丰富化(增加员工责任、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反馈、考核、培训、成就)。 绩效管理与工作设计及工作分析的关系首先,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设计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依据。同时,绩效管理也会对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产生影响。 绩效管理同培训与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通过培训和开发改进员工能力水平和组织业绩的一种计划的、连续性的工作。培训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化的行为过程,最终的就是通过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绩效管理同培训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其次,绩效管理的目的中包括开发的目的。最后,培训与开发也会对绩效管理产生影响。 薪酬的四种形式: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奖励、福利和服务薪酬是指员工因雇佣关系的存在从而在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形式的经济收入、有形服务以及福利。 绩效管理的五个评价标准:1、战略一致性标准:是指绩效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程度,绩效管理伴随企业战略、目标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2、明确性标准:是指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员工提供一种明确的指导,告诉他们须知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使他们了解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期望的要求。3、可接受性标准:是指运用绩效管理系统的人接受该系统的程度,研究者们开发了许多绩效评价的方法,但是,不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多么科学,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够被使用它的人结婚搜,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程序公平,人际公平,结果公平)4、信度标准: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即是一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以这种一致性程度作为指标来判断考核方法的可靠性。(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半分信度、同质性信度、评价者信度。)5、效度标准:指的是绩效评价是否评价了要评价的内容,即评价系统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工作的绩效的相关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量与评价目的之间的相关性。(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构念效度)27 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三个系统:决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组织实施系统28 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 29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30. 绩效管理的五项关键决策:评价什么、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如何运用 表现性评价,即由主管根据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表现对下属做出评价的绩效管理模式。29. 所谓目标管理,是指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的标准。30. 目标管理的实施内容:计划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结果、反馈31. 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得到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32. 标杆管理的类型: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流程标杆管理33. 标杆管理的实施阶段:计划、分析、整合、行动、完成.步骤:确认标杆管理的目标、确定比较目标、收集与分析数据,确定标杆、系统学习和改进、评价与提高34. 关键绩效指标是指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企业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35. 关键绩效指标的内涵包括:1、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 指标2、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3、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4、适用于评价和管理员工绩效的可量化的或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36. 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1、确定关键领域2、确定关键绩效要素3、确定管绩效指标)、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个人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37. 关键成功领域:优秀制造、技术支持、利润增长、市场领先、客户服务、人力资源。38. 关键绩效要素:优秀制造(成本、交货、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国产化、核心技术的地位、新产品开发)、利润增长(资产管理、利润)、市场领先(市场份额、销售网络的有效性)、客户服务(主动服务、服务质量、响应速度)、人力资源(员工开发、与共满意度)。39.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点:1)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评价系统2)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管理系统3)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沟通工具4)平衡计分卡强调“平衡”的重要性a.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b. 组织内外的平衡c. 前置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d.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5) 平衡计分卡强调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四个层面的的目标通过因果关系连在一起:从顶部假设:1、只有目标客户满意了,财务成果才能实现;2、客户价值主张描述了如何创造来自目标客户的销售额和忠诚度;3、内部流程创造并传递了客户主张;4、支持内部流程的无形资产为战略提供基础。40.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41. 利用战略地图规划战役的六步骤流程1) 确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差距2) 调整客户价值主张3) 确定价值提升时间表4) 确定战略主题5) 提升战略资产准备度6)确定战略行动方案并安排预算42. 绩效计划的特征1)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2)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3)绩效计划是全员参与的过程43. 绩效计划的步骤:准备阶段、沟通阶段、制定计划阶段44. 全员参与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只要责任是帮助相关人员制定绩效计划,提供框架和资料。直线管理者最了解员工的和每个职位的情况,有他们与员工协商制定驾校计划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员工参与制定计划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加目标可行性,让员工了解自己自己如何更好实现目标。45. 绩效计划的关键点1)绩效计划必须与组织战略相承接2)绩效计划应当面向评价3)绩效计划过程中的员工参与和承诺46. 绩效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四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标志、标度47. 影响评价周期的因素:1、评价指标(工作业绩、能力、态度)2、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业务特点,企业业务)3、职位职能类型(中高层管理者、市场营销、生产服务、服务人员、研发人员、行政职能人员)4、绩效管理实施的时间48. 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1)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2)软指标和硬指标3)“特质、行为、结果”三类绩效评价指标49.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1)目标一致性原则2)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50.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1)绩效评价的目的2)评价对象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3)获取评价所需信息的便利程度51.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1)工作分析法2)个案研究法3)问卷调查法4)专题访谈法5)经验总结法5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首先必然包含选择原则)1)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原则2)少而精原则53.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1)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库2)针对不同职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3)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54. 制定绩效目标的SMART原则1) 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specific2) 绩效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3) 绩效目标应该是有行为导向性action-order4) 绩效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realistic5) 绩效目标应该是受时间和资源限制的time and resource constrained55. 领导风格1)领导情境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为两个维度: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S1指示:高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S2推销:高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S3参与:低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S4授权:低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2)路径—目标理论A. 指示型领导B. 支持型领导C. 参与型领导D. 成就指向型领导56. 建设性沟通的三个合理定位原则:1、对事不对人的定位原则2、责任导向的定位原则3、事实导向的定位原则57. 建设性沟通强调沟通信息的1完全性原则:指的是沟通信息的发出者应该在沟通中注意;沟通是否提供了全部必要的信息;是否根据听着的反馈回答了全部问题;是否为了实现沟通的目的。2对称性原则:提供的信息对沟通双方来说应该是准确、对称的。58. 绩效评价过程模型(重点)绩效评价活动的四个环节1)确立目标2)建立评价系统3)整理数据4)分析判断5)输出结果59. 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求1)战略一致性(目标一致性)2)反映组织的特征3)客观性4)准确性5)可接受性6)可控性7)及时性8)应变性60.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重点)的一般原则1)绩效评价主体所评价的内容必须基于他可以掌握的情况2)绩效评价主体应对所评价职位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3)有助于实现一定的管理目的61. 评价者误区的类型(重点)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宽大化倾向4)严格化倾向5)中心化倾向6)首因效应7)近因效应8)评价者个人偏见9)溢出效应62. 避免评价者误区的方法1、清晰界定评价指标,以避免晕轮效应、逻辑误差 以及各种错误误差倾向的发生;2、使评价者正确认识绩效评价的目的,避免宽大话和中心化倾向3、必要的时候,结合使用比较法,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的倾向 4、宽大化和中心化倾向的原因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 ;5、评价者缺乏信心还可能源于对评价体系本身的缺乏信息。63. 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重点)绝对比较法(量表法(人与客观标准相比较);目标管理法(人与目标相比较)相对比较法(比较法(人与人比较法)描述法1)相对评价—比较法A. 排序法 B.配对比较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2)量表法A. 图尺度量表法 B.等级择一法 C.行为锚定量表法 D.混合标准量表法 E.综合尺度量表法 F.行为对照表法 G.行为观察量表法3)目标管理法4)描述法A. 能力记录法 B.态度记录法 C.工作业绩记录法 D.指导记录法 E.关键事件法 64. 有效的自我反馈机制(重点)P287 自我反馈指的是建立一套严格、明确的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使员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标准相对照的机制。这种反馈能够有效地使员工对自己的绩效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反馈方法具有高重复性或者例行的工作上比较容易实施。65. 行为锚定量表法:1、寻找关键事件2、初步定义绩效评价3、重新分配关键事件,确定相应的绩效指标4、确定各关键事件的评价等级5、建立最终的行为锚定评价体系66. 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重点)1)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本阶段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了解主管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促进员工改善绩效。2)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3)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协商确定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4)为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信息。67. 确定薪酬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内部公平、外部公平68. 所谓的绩效薪酬是将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水平相挂钩的薪酬制度。69.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当期的绩效表现为依据计算的:员工本期绩效工资额=现有基本工资*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系数基本的薪酬制度1)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A.市场定价法 B.工作评价法2)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A. 技能工资制的优势a. 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内部公平原则b. 可以适应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的情况c. 引导员工进行长期性的自我开发B 技能工资制的分类a. 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绩效薪酬制度的基本类型1)适用于生产工人的绩效薪酬制度2)绩效工资(计算方法)3)绩效调薪4)个人长期激励计划5)团队激励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72. 绩效薪酬制度的特征1)薪酬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2)绩效与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3)整合各类薪酬计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薪酬方案4)制度的灵活性

绩效管理的重点是对工作目标的分解,要点是管事和理人。具体来说:

一是要在企业经营目标下来制定合理可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形成公司年度管理文件。

二是要根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细化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如销售部门要分解销量、利润、基础管理等考核内容。

三是要定期核算绩效考核情况,结合执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关注各部门、各岗位的落实情况和困难问题,关心员工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利好引导。

1、绩效指标体系 ;

2、考评运作体系 ;

3、结果反馈体系。

一、绩效指标体系设计:1、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设计企业层面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然后运用各种方法技术将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分解到部门、岗位将企业。2、根据工作说明书的内容设计各部门、岗位的PRI(岗位职责指标)。3、根据各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设计各类岗位的PCI(岗位胜任特征指标)。4、再根据岗位的不同设计各类人员的工作态度指标。由此构建完成整个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二、考评运作体系:1、考评组织的建立。2、考评方式方法和相关考评工作的设计。3、考评流程设计。三、结果反馈体系体系:1、绩效考评结果与薪酬相结合。2、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不得不说,要做好绩效管理,除了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得有一颗强大的心脏,随时可能都要接受来自老板、员工、管理层等人的质疑、责难。 但既然我们是HR,哪怕前方是火山,也得上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需要的就是这种勇气。 首先,需要做好向各级员工宣传绩效管理的思想。 1、宣传引导,树立正确认识,尤其是强化对管理层的宣导工作。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工作业绩,同时也实现企业目标。与企业和员工而言,都是双赢和双输的事情,不是哪一方占便宜哪一方吃亏。 2、强调成果。当出现好的业绩时,提升全员对绩效管理的信心。 3、邀请权威。公司内部优秀员工,或者元老级员工。 做宣传引导,提高认知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但我们要坚信,绩效管理,最终结果都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如果员工因为害怕发现自己的不足而阻挠绩效管理的实施,那企业就更不能因此而忽略绩效管理的实施了。因为真正优秀的员工是希望企业能够公正合理地对待他们的付出,希望上级能给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让自己的业绩得到提升,获得事业上的成长,并且得到应得的报酬。 实施绩效管理是为了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关注的是行为和结果,希望通过改变行为获得结果的提升。并非只是简单为了结果。绩效管理注重的是发现问题。 而且最主要的是,实施绩效管理获得的结果,可以作为许多领域业务开展的依据。比如员工最关注的绩效薪酬核算,薪资调整等物质激励方面,同时绩效结果还是员工晋升、调岗、获得荣誉的判断依据。于组织而言,绩效结果是组织发现达成企业目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作为招聘、培训、薪酬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方向调整、提升的有力依据。 既然绩效管理对企业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呢? 首先需要 制定一份绩效管理制度 ,制度中需要明确规定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和权力,包括在绩效管理各环节帮助员工制定计划,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以及绩效反馈,将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互相协商给予支持和帮助。同时负责人还需要做好绩效考核数据的统计,员工情绪的安抚等。 其次绩效管理制度中还需要写出绩效考核对企业和员工的重要性。 最后,制度中还要写上如果出现对考核数据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会受到什么惩罚。 绩效管理制度制定好后,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联系绩效考核方法, 确定最终的绩效考核方式。 每一种绩效考核方式都有适用范围和它本身的优缺点。 接下来开始绩效管理的第一步: 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中包含了指标分解和绩效计划的确认。 1、分解绩效指标并确定权重。 根据组织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自上而下,进行目标分解。再根据价值结构,进行个人目标的分解,找到关键指标。 分解到最后的行为必须是可操作的,具体的,切记大而空。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德尔菲法、因子比较法、质量评分加权法等。 2、绩效计划的确认。 通过面谈,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就在接下来的考核周期里需要完成的绩效目标一事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并且需要员工签订绩效承诺书。 绩效计划完成后,就是 绩效辅导 环节了。在这个环节,需要上级随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观察和协助,针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给予员工资源的支持、问题的辅导,起到工作教练的作用,和员工一起共同提升。可以通过正式的书面报告、一对一面谈、会议面谈等方式进行。此环节做的如何,直接决定了员工绩效达成的程度。 等绩效考核期结束后,就是 绩效评价 了。此阶段需要对员工在考核期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对员工在此期间的行为进行分析、记录。可以用关键事件法、行为观察法、强制排序法等。 接下来就是 绩效反馈 环节了。针对在绩效辅导和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员工的问题进行沟通,并且和员工制定接下来的绩效改进计划。 在绩效评价和诊断时,可以使用吉尔伯特工程模型来分析。从这个工具中可以发现: 影响员工绩效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包括信息、资源、奖励/后续结果三项 占比达75%;个人因素占比只有25%,包括知识/技能、素质、动机。 这也意味着当员工绩效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先从环境因素来分析,如果环境因素没有大问题,再去分析个人因素。而这也跟我们平常的做法不同。大多数公司却坚持不懈先改变被考核人这个个体。实际上改变环境因素的成本更低。 针对个体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人员、程序、政策、地点等因素方面来寻找。 如果是外界环境的因素,我们应该从是否有标准,标准是否有效,是否有执行这三方面来分析。 向应该反馈考核的结果时,最好是在员工情绪比较平稳,及时告知,当然针对不同性格的员工,可以用不同的技巧。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最主要的是做好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工作。当沟通到位,目标也就达成了一半了。 针对绩效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员工,要给他们绩效申诉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也可以发现自己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公正的绩效申诉,让员工更加认可绩效管理。同时可以知道各部门负责人是否认真对待了绩效管理工作。 通过以上环节,绩效管理的工作就算是做完了,下一轮的绩效管理也刚开始。最重要的是,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对员工而言,绩效考核跟员工薪资、奖金、个人发展、晋升、调岗等挂钩;于公司而言,这是发现公司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检验机会。比如招聘、培训、薪酬激励、企业文化是否做的到位,有效,后续需要做什么调整等。同时,能否实现企业目标,还需什么资源支持,都可从中得到指示。 可以说,绩效管理做得到好,可以检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当然要做好绩效管理,绝非一次就能做好,绩效管理要常做,常改进。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

没什么可以告诉你的!

上海伯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解答:众多企业绩效管理难以推行,或者没有取得绩效管理应有的成效,问题往往是没有把握好绩效管理实施的重点,从而解决绩效管理实施的难点,以致造成绩效管理实施流于形式,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绩效改进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那么,如何把握绩效考核的重点,攻克其难点,这些是从事绩效管理人员应当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使绩效管理发挥真正作用,使企业目标得以顺利完成。伯特咨询研究显示,企业绩效管理实施工作的重点应当围绕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展开——1.公司领导的重视与中层干部能力决定了绩效管理有效的程度。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管理系统。从这个简要的定义来看,企业领导必须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作为企业领导来说,其责任与任务就是要带领全体员工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领导重视,而且是身体力行组织与参与到绩效管理各项工作中,对整个企业来说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并影响到中层干部积极参与层度;为此加上中层干部绩效管理能力的提升将为绩效管理的组织与实施层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与落实是绩效管理开展的前提。关键绩效指标是绩效管理中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关键绩效指标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有重要作用的绩效指标。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与落实过程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层层分解与落实才能将企业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个部门与每位员工的行动中去。这样各个部门的所执行的绩效指标才能真正体现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紧密相关的。3.绩效指标标准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效是绩效计划中要点。不少部门领导不能如何把控绩效实施与绩效评估这两个环节,这其实都与绩效指标标准的设置密切相关。在绩效实施中,只有明确了绩效指标标准,那追踪指标完成的进程才有依据;在绩效评估中,只有明确了绩效指标标准,那绩效指标完成的程度才有评判的依据。而且制定绩效指标标准的依据来源于绩效任务的要求(也就是你服务对象客户的要求),只有满足了客户的要求,取得客户的认同,那绩效指标标准才有充分的意义。因此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如何去设置合理有效的绩效指标标准是在编制绩效计划中的要点。在设置绩效标准中尤其要掌握(SMART)原则,也就是以下所述:1)具体的(Specific):具体的绩效或成果;2)可衡量的(Measurable):数量/时间/质量/成本;3)互相认可的(Agreed-upon):上级和下属均认可;4)实际可行的(Realistic):具有挑战性然而实际可行;5)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相关(Tie-to-business):与企业成功紧密相关。这样才能逐渐掌握设置绩效指标标准这个方法。4.绩效反馈工作是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点。不少公司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绩效反馈这个很重要的过程。绩效反馈是工作过程中,我们反复找出工作中的效率、差距与问题的关键环节。只有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才能促使各项工作不断地进步与有效,同时对企业实现经营的经营目标起到了相应推动作用。5.绩效沟通是是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不少公司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往往忽视了绩效沟通,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像绩效指标标准领导单向制定偏高的话,而且对下属缺乏必要的支持与指导,会造成下属认为反正无法完成,而敷衍了事,不问其果造成任务无法完成。而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能否取得成效关键也在与沟通方面:无论下属工作成效如何,有效沟通会激励取得成效的下属更具积极性,让没有完成任务的下属振作精神,争取下次完成任务。为此作为各级管理干部除了熟悉业务与技术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各自的交流沟通能力,从而将促进工作有效开展。

绩效管理的重点是对工作目标的分解,要点是管事和理人。具体来说:

一是要在企业经营目标下来制定合理可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形成公司年度管理文件。

二是要根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细化绩效考核的具体内容。如销售部门要分解销量、利润、基础管理等考核内容。

三是要定期核算绩效考核情况,结合执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关注各部门、各岗位的落实情况和困难问题,关心员工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利好引导。

1. 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2. 绩效包括:组织绩效:指的是组织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三个层次群体绩效:组织中以团队会部门为单位的绩效,是群体在数量、质量、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个人绩效:组织中个人在任务上的数量质量效率的完成情况。 3 绩效的性质:多因性:绩效的多因性事只员工绩效的优劣并不是决定于单一的因素,而是受之于主客观的多种因素。多维性:技校的多维性值得是需要从多个维度或方面去分析和评价绩效;比如员工绩效的工作能力、态度、业绩三个方面的情况。动态性:员工的绩效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的,原来较差的绩效也有可能变好,原来较好的也会变差。4.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技能、激励、环境、机会5. 绩效诊断:就是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判断员工的绩效水皮,辨别员工低绩效的征兆,探寻导致低绩效的原因,找出可能妨碍评价的对象实现绩效目标的问题所在。诊断因素:一是员工个人因素,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二是管理者的因素,比如指令不清,目标不明,缺乏必要的指导等;三是环境因素,比如战略不清,流程不畅,文化冲突等等。6绩效管理指的是管理者用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及过程。7绩效管理的特征:首先,绩效管理是防止员工绩效不佳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其次,绩效管理还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最后,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包括若干个环节的系统。13 绩效评价就是评定和估价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过程和方法,是员工绩效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因素。14绩效管理的过程:它是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构成的绩效管理过程。 15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是只有通过绩效评价这个环节,才能将客观的绩效水平转变成完整的绩效信息,为改进个人和组织绩效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二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决策都围绕绩效评价展开,包括评价什么内容,多长时间评价一次,谁来评价,怎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应用,这些决策贯穿绩效管理全过程的不同环节,但都是围绕绩效评价进行的;三是绩效环节技术非常强,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系统设计,更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把握。15 绩效评价决策:人员的薪酬变动、职位提升、职位转换、员工辞退1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战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把各职能活动,如招聘、录用、培训、评价和报酬体系紧密的与战略管理过程联系起来,可以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某简要介绍影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环境、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远景;其次,着重介绍各主要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即工作设计及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职位变动、解雇退休、薪酬福利同绩效管理的关系。战略性绩效管理,就是战略性人力资源体系中的绩效管理,他承接组织的战略,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比循环。3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承担重要角色: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企业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本是获取无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企业需要通过人来达成目标,战略也需要人来执行。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与战略规划是一体化联系的,即是一种动态的、多方面的。持续联系,而不是一种按照先后顺序发生的相互作用。人力资源职能直接融入企业的战略形成和战略执行过程。16. 工作设计遵循的原则:首先,从管理哲学角度,牢牢把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人和工作的关系,是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要认真考虑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等因素。再次,从工效学角度,工作设计应注意提高功效。最后,从技术角度,也应该重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17. 工作分析是研究每一个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责任,对每一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及有关因素作出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记载,并指明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工作设计的方法:(1、工作专业化(增加工作要求、赋予员工更多责任、赋予员工工作自由权 、反馈、培训。)2工作轮换3、工作扩大化4、工作丰富化(增加员工责任、赋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和自由度、反馈、考核、培训、成就)。 绩效管理与工作设计及工作分析的关系首先,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设计绩效管理系统的重要依据。同时,绩效管理也会对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产生影响。 绩效管理同培训与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通过培训和开发改进员工能力水平和组织业绩的一种计划的、连续性的工作。培训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化的行为过程,最终的就是通过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绩效管理同培训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其次,绩效管理的目的中包括开发的目的。最后,培训与开发也会对绩效管理产生影响。 薪酬的四种形式: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和奖励、福利和服务薪酬是指员工因雇佣关系的存在从而在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形式的经济收入、有形服务以及福利。 绩效管理的五个评价标准:1、战略一致性标准:是指绩效管理系统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程度,绩效管理伴随企业战略、目标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2、明确性标准:是指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为员工提供一种明确的指导,告诉他们须知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并使他们了解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期望的要求。3、可接受性标准:是指运用绩效管理系统的人接受该系统的程度,研究者们开发了许多绩效评价的方法,但是,不论一种绩效评价方法多么科学,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够被使用它的人结婚搜,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程序公平,人际公平,结果公平)4、信度标准: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即是一种评价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以这种一致性程度作为指标来判断考核方法的可靠性。(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半分信度、同质性信度、评价者信度。)5、效度标准:指的是绩效评价是否评价了要评价的内容,即评价系统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工作的绩效的相关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量与评价目的之间的相关性。(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构念效度)27 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三个系统:决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组织实施系统28 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开发目的 29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30. 绩效管理的五项关键决策:评价什么、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周期、评价结果如何运用 表现性评价,即由主管根据绩效周期内的工作表现对下属做出评价的绩效管理模式。29. 所谓目标管理,是指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的标准。30. 目标管理的实施内容:计划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结果、反馈31. 标杆管理的概念可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得到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32. 标杆管理的类型: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流程标杆管理33. 标杆管理的实施阶段:计划、分析、整合、行动、完成.步骤:确认标杆管理的目标、确定比较目标、收集与分析数据,确定标杆、系统学习和改进、评价与提高34. 关键绩效指标是指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它是企业战略目标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35. 关键绩效指标的内涵包括:1、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 指标2、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3、最能有效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4、适用于评价和管理员工绩效的可量化的或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36. 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1、确定关键领域2、确定关键绩效要素3、确定管绩效指标)、部门级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个人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37. 关键成功领域:优秀制造、技术支持、利润增长、市场领先、客户服务、人力资源。38. 关键绩效要素:优秀制造(成本、交货、质量控制)、技术支持(国产化、核心技术的地位、新产品开发)、利润增长(资产管理、利润)、市场领先(市场份额、销售网络的有效性)、客户服务(主动服务、服务质量、响应速度)、人力资源(员工开发、与共满意度)。39.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点:1)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评价系统2)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管理系统3)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沟通工具4)平衡计分卡强调“平衡”的重要性a.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b. 组织内外的平衡c. 前置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d.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5) 平衡计分卡强调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四个层面的的目标通过因果关系连在一起:从顶部假设:1、只有目标客户满意了,财务成果才能实现;2、客户价值主张描述了如何创造来自目标客户的销售额和忠诚度;3、内部流程创造并传递了客户主张;4、支持内部流程的无形资产为战略提供基础。40.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41. 利用战略地图规划战役的六步骤流程1) 确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差距2) 调整客户价值主张3) 确定价值提升时间表4) 确定战略主题5) 提升战略资产准备度6)确定战略行动方案并安排预算42. 绩效计划的特征1)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双向沟通的过程2)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3)绩效计划是全员参与的过程43. 绩效计划的步骤:准备阶段、沟通阶段、制定计划阶段44. 全员参与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只要责任是帮助相关人员制定绩效计划,提供框架和资料。直线管理者最了解员工的和每个职位的情况,有他们与员工协商制定驾校计划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员工参与制定计划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加目标可行性,让员工了解自己自己如何更好实现目标。45. 绩效计划的关键点1)绩效计划必须与组织战略相承接2)绩效计划应当面向评价3)绩效计划过程中的员工参与和承诺46. 绩效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四个构成要素:指标名称、指标定义、标志、标度47. 影响评价周期的因素:1、评价指标(工作业绩、能力、态度)2、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征(业务特点,企业业务)3、职位职能类型(中高层管理者、市场营销、生产服务、服务人员、研发人员、行政职能人员)4、绩效管理实施的时间48. 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1)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评价指标2)软指标和硬指标3)“特质、行为、结果”三类绩效评价指标49.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1)目标一致性原则2)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50.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1)绩效评价的目的2)评价对象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3)获取评价所需信息的便利程度51.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1)工作分析法2)个案研究法3)问卷调查法4)专题访谈法5)经验总结法5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首先必然包含选择原则)1)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原则2)少而精原则53.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1)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库2)针对不同职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3)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54. 制定绩效目标的SMART原则1) 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specific2) 绩效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3) 绩效目标应该是有行为导向性action-order4) 绩效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realistic5) 绩效目标应该是受时间和资源限制的time and resource constrained55. 领导风格1)领导情境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分为两个维度: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S1指示:高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S2推销:高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S3参与:低任务—高关系领导风格S4授权:低任务—低关系领导风格2)路径—目标理论A. 指示型领导B. 支持型领导C. 参与型领导D. 成就指向型领导56. 建设性沟通的三个合理定位原则:1、对事不对人的定位原则2、责任导向的定位原则3、事实导向的定位原则57. 建设性沟通强调沟通信息的1完全性原则:指的是沟通信息的发出者应该在沟通中注意;沟通是否提供了全部必要的信息;是否根据听着的反馈回答了全部问题;是否为了实现沟通的目的。2对称性原则:提供的信息对沟通双方来说应该是准确、对称的。58. 绩效评价过程模型(重点)绩效评价活动的四个环节1)确立目标2)建立评价系统3)整理数据4)分析判断5)输出结果59. 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求1)战略一致性(目标一致性)2)反映组织的特征3)客观性4)准确性5)可接受性6)可控性7)及时性8)应变性60.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重点)的一般原则1)绩效评价主体所评价的内容必须基于他可以掌握的情况2)绩效评价主体应对所评价职位的工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3)有助于实现一定的管理目的61. 评价者误区的类型(重点)1)晕轮效应2)逻辑误差3)宽大化倾向4)严格化倾向5)中心化倾向6)首因效应7)近因效应8)评价者个人偏见9)溢出效应62. 避免评价者误区的方法1、清晰界定评价指标,以避免晕轮效应、逻辑误差 以及各种错误误差倾向的发生;2、使评价者正确认识绩效评价的目的,避免宽大话和中心化倾向3、必要的时候,结合使用比较法,以避免宽大化、严格化和中心化的倾向 4、宽大化和中心化倾向的原因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缺乏足够的了解 ;5、评价者缺乏信心还可能源于对评价体系本身的缺乏信息。63. 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重点)绝对比较法(量表法(人与客观标准相比较);目标管理法(人与目标相比较)相对比较法(比较法(人与人比较法)描述法1)相对评价—比较法A. 排序法 B.配对比较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2)量表法A. 图尺度量表法 B.等级择一法 C.行为锚定量表法 D.混合标准量表法 E.综合尺度量表法 F.行为对照表法 G.行为观察量表法3)目标管理法4)描述法A. 能力记录法 B.态度记录法 C.工作业绩记录法 D.指导记录法 E.关键事件法 64. 有效的自我反馈机制(重点)P287 自我反馈指的是建立一套严格、明确的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使员工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标准相对照的机制。这种反馈能够有效地使员工对自己的绩效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种反馈方法具有高重复性或者例行的工作上比较容易实施。65. 行为锚定量表法:1、寻找关键事件2、初步定义绩效评价3、重新分配关键事件,确定相应的绩效指标4、确定各关键事件的评价等级5、建立最终的行为锚定评价体系66. 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重点)1)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本阶段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缺点,了解主管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促进员工改善绩效。2)对绩效评价的结果达成共识,分析原因,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3)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共同协商确定下一个绩效管理周期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4)为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信息。67. 确定薪酬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内部公平、外部公平68. 所谓的绩效薪酬是将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水平相挂钩的薪酬制度。69.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当期的绩效表现为依据计算的:员工本期绩效工资额=现有基本工资*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系数基本的薪酬制度1)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A.市场定价法 B.工作评价法2)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A. 技能工资制的优势a. 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内部公平原则b. 可以适应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的情况c. 引导员工进行长期性的自我开发B 技能工资制的分类a. 以技术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绩效薪酬制度的基本类型1)适用于生产工人的绩效薪酬制度2)绩效工资(计算方法)3)绩效调薪4)个人长期激励计划5)团队激励计划: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72. 绩效薪酬制度的特征1)薪酬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2)绩效与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3)整合各类薪酬计划,形成一个完整的薪酬方案4)制度的灵活性

自考财务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财务管理学00067自考知识点可以登录查找。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点击底部咨询官网。 自考学习 1全面提升学习兴趣,比机械记忆强太多 学习兴趣是最关键的,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对于刚接触的学习材料抱有新鲜感,利用好这心态,进行最全面的学习备考材料,圈要点、查资料、做笔记。全面学习的趣味性非常高,考生也能基本掌握考试内容。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2深入学习,发掘重点 当我们对所学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就要开始深入学习,对照考纲挖掘所学内容里的重点,最后将书里的重点内容,反复记忆、消化。 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牢记于心,及格率大大增加。 3熟能生巧,量化试题 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 在复习的时候,也不仅仅看书、做笔记这么简单,要知道我们是自考生!在读书复习的时候,大量做考卷做试题,才能让我们自己发现不足之处重点突破。 4知识有共性,举一反三 在我们不断进行学习、做习题的时候,还要学会总结,易错的地方马上纠正,并发现这些所学知识的共性,学会举一反三。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学习这门课程前,首先就不要认为它“很难”,只要相信“难而不会,会而不难”,充满信心一定就能学好。我在学习过程中总结了几条经验,以供各位学友参考:第一步,通读全书。不能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而需要一章一节的细读,一定不要打折扣。只有这样,才能对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结构有所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步,找重点。就我认为,财务管理的重点章节主要有:第一章第七节,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章第四节、第五节,自有和借入资金的筹集;第三章第四节,存货的管理;第四章第三节,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第六章第四节,成本的预测;第七章第四节,利润的预测和计划;第十章第三、四、五节,各种财务分析的方法。在这些章节中,或包含重要的计算,或包含答题知识点,在历年的考题中都有所出现。而这里面最最至关重要的,我认为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只有真正掌握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问题,才能为今后学习各种资金管理、预测、筹集等的具体应用和计算打下坚实的根基。第三步,做练习。在经过上述两步之后,财务管理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大概的体系,这时候,就需要做一些配套习题来加深印象了。我的习惯是在做题之前先大约翻一下书(这样就相当于又学习了一遍课本),看完一章作一章的同步练习,不贪多,但保证作完一道就记住一道,。如果遇到难题,在查书无果的前提下,可以先做标记,然后在上课时或网络论坛上与其他学友共同探讨,直到解决为止。等同步练习全部作完后,再作模拟题或者综合题,以检验自己的知识是否扎实牢固,查缺补漏,加深印象。第四步,强化记忆。强化记忆一般在考前一个半月开始为佳,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否则会事半功倍。财务管理考试包含四道简答和一道论述题,由于课本较厚,所以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记忆时不要死记硬背,尽量找出每道题目的知识点,而后再加以理解,做到考试时可以围绕着知识点用自己的话相应展开的程度,就可以了。还有不能忽略每一页上的字里行间,那些都是选择题中的出题点,只要能在上面第一步和第三步学习中不偷工减料,那么也是不成问题的。第五步,考前总复习。终于要到考试了,在还差一周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己先紧张起来,这是最至关重要的。在这周里,由于该记忆的都记忆了,该做的题也都做了,所以只需做一些总结性的工作既可。比如可以浏览一下练习册上的选择题,计算题背一背基本公式,重点的知识再加深一下印象。如果发现有知识漏洞,也先不要慌,因为只要还没有进考场,一切就都来得急。只有调整好了心理状态,才能轻松应对考试。大多数考这门课程的学友都是会计专业课剩下最后几门,只要通过,就离毕业不远了。希望我的学习经验能给学友们带来帮助,踢开财务管理这块拦路石,拿到咱们向往已久的毕业证书。自学考试备考技巧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610自考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真题 格式:PDF大小:278.58KB 2017年04月自考00744美术鉴赏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30.36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2015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科目49个综合题易考点归纳对应章节和综合题易考点详细解析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管理用财务报表 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第三章 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 内含增长率的测算 可持续增长率的测算 外部资本需求的测算第四章 价值评估基础 风险的含义 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 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六章 债券、股票价值评估基础 普通股价值的评估方法 普通股的期望报酬率第七章 期权价值评估 金融期权的价值因素 金融期权价值的评估方法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现金流量折模型 相对价值评估方法第九章 资本预算 净现值法 内含收益率法 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构成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方法 投资项目的风险衡量 投资项目的敏感性分析第十三章 混合筹资与租赁 租赁的主要概念 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 租赁的税务处理 租赁的决策分析 租赁存在的原因第十四章 产品成本计算 品种法下产成本的计算 分批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第十五章 标准成本计算 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第十六章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系统的设计步骤FONT>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第十七章 本量利分析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盈亏临界分析 敏感性分析第十八章 短期预算 现金预算 利润表预算 资产负债表预算第十九章 营运资本投资 存货管理的目标 储存货的成本 存货经济批量分析第二十一章 内部业绩评价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第二十二章 企业绩评价 经济增加值 平衡计分卡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章节汇总

自考管理学原理如下:

知识点1: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营利性组织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通讯企业。

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军队、学校、医院、党派、宗教组织。

知识点2:管理者的分类

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汽车厂生产车间一个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

知识点3: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 经营管理之父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 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行政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工作定额原理。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二,标准化原理。

第三,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

第四,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第五,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第六,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2)一般管理理论。

①经营跟管理的六大区别。

②管理的五要素。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③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知识点4:PEST分析法

(1)政治因素。

包括国家社会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和法令等。

(2)经济因素。

①宏观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②微观经济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

(3)社会因素。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

(4)技术因素。

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1、人员配备的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2、人员配备,通常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它既包括管理者的配备,也包括非管理者的配备。

3、组织成员已经成为组织中最稀缺的资源,也是组织能够保持战略竞争能力的惟一资源。

4、人员配备要求采取开放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在组织内部贯彻,反过来又和外部环境有关。企业内部因素应予以重视,没有适当的报酬,就不能保持吸引住优秀的管理者。

5、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组织内一起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

6、管理者是实现目标的关外部环境也不容忽视,否则,就会阻碍组织的正常发展。

7、人员配备的系统的方法把人员配备与管理的其他职能有机地联系成一体键人物,他是“建筑师”,指挥者,集合者,执行者。

8、职务明确原理,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善,管理者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书后面有考试大纲,那些要求领会,识记,应用的都是重点,但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就不重要了,这些只是出到名词解释和问答分析题概率高点,其它的会出选择题。建议你去看下历年的自考试卷,肯定有好处,每次都有几道题目在以前的试卷上出现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   索引序列
  •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总结
  •   自考绩效管理重点章节
  •   自考财务管理重点章节汇总
  •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章节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