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经济学试题汇总高中

自考经济学试题汇总高中

发布时间:

自考经济学试题汇总高中

发布时间:

自考经济学试题汇总高中

1B2ADE3AD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是( ) A.集中决策的制度 B.分散决策的制度 C.企业自行选择方案的制度 D.分散决策为主,集中决策为辅的制度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普通商品的价格越高则( ) A.需求量越大 B.需求量不变 C.供给量越大 D.供给量越小 3.下列各组物品可称为替代品的是( ) A.乒乓球和乒乓球拍 B.长途汽车和火车 C.大床和棉被 D.台灯和节能灯泡 4.市场供给减少将导致( )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数量不变 5.消费者均衡条件表明( ) A.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B.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上 C.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下方 D.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方 6.边际成本的公式为( ) A. B. C. D. 7.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提高的结果 B.技术作用的结果 C.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结果 D.产量增加的结果 8.土地的供给弹性( ) A.等于无穷大 B.大于1 C.等于1 D.趋近于零 9.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的形状是( ) A.水平 B.垂直 C.向右下倾斜 D.向右上倾斜 1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上达到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 ( ) A.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纵轴相交 C.横轴相交 D.平均产量曲线平行 11.外部经济影响发生在( ) A.人们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了非市场性影响时 B.用超过均衡价格的价格购买某一商品时 C.由于供给的减少而减少他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时 D.供款给一个公司而那个公司破产时 1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 ) A.水平加总得到 B.垂直加总得到 C.取算术平均值得到 D.垂直相乘得到 1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是( ) A.I=S B.I+G=S+T C.I+G+X=S+T+M D.I+T=S+G 14.计划投资减少将导致( ) A.GDP下降而S不变 B.GDP下降而S上升 C.GDP和S同时下降 D.GDP不变而S下降 15.当经济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时( ) A.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 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货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D.货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 16.下列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是( ) A.累进税制 B.调整税率 C.社会福利支出 D.失业救济金 17.下列因素中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的是( ) A.技术进步 B.进口原料价格下降 C.工资下降 D.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 18.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 ) A.削减就业人数 B.增加人口 C.降低储蓄率 D.提高投资-产出比率 19.积极倡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主要是( ) A.供给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凯恩斯主义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20.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利率 B.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C.增加税收 D.减少福利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生产理论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B.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D.在这个时期内,生产者无法调整的生产要素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 E.在这个时期内,生产者无法调整的生产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 2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 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呈先递减后增加的趋势 B.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C.总产量曲线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D.总产量曲线呈先递减后增加的趋势 E.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23.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 A.有众多的消费者 B.有众多的厂商 C.厂商供给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异 D.具有完全信息 E.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 24.下列收入中属于租金的有( ) A.地主的地租收入 B.流行歌手的出场费 C.存款人的利息收入 D.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E.足球明星的年薪 25.按市场结构分类,市场可分为(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市场 D.要素市场 E.垄断市场 26.如果把要素的价格表示为r,则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利润化原则为 ( ) A.r=MR B.r=AR C.r=VMP D.r=P·MP E.r=P·AP 27.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包括( ) A.自由竞争 B.垄断 C.私人产品 D.公共物品 E.外部经济影响 28.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 ) A.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的速度快于收入的增加 B.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的速度等于收入的增加 C.消费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的增加 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E.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29.用于解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有( ) A.价格和工资管制 B.收入指数化 C.降低利率 D.采用货币政策来降低总需求 E.用税收来调节价格上涨 30.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具有相同的假设是( ) A.只生产一种产品 B.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C.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D.不存在技术进步 E.不存在资本折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经济学 32.机会成本 33.LM曲线 34.经济增长 35.平衡的通货膨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简单说明收入法是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37.简述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38.简述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五、计算题(本大题7分) 39.假设某二部门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其中Y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 (1)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国民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2)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什么是一般均衡分析?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41.以两部门经济为例,通过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均衡分析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请画图说明。

直接在白度搜救可以的。

很抱歉的告诉LZ,自考的任何考卷都没有官方标准答案~ 自考官网上只有题目没有答案~据说是没有标准答案才不公布的~晕…… 要答案,只能去找民间自考论坛,那里有山寨版、别人自己做的答案,正确率无保障~或者找教辅~这个可信度高一些~

自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是( ) A.集中决策的制度 B.分散决策的制度 C.企业自行选择方案的制度 D.分散决策为主,集中决策为辅的制度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普通商品的价格越高则( ) A.需求量越大 B.需求量不变 C.供给量越大 D.供给量越小 3.下列各组物品可称为替代品的是( ) A.乒乓球和乒乓球拍 B.长途汽车和火车 C.大床和棉被 D.台灯和节能灯泡 4.市场供给减少将导致( )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数量不变 5.消费者均衡条件表明( ) A.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B.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上 C.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下方 D.消费者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方 6.边际成本的公式为( ) A. B. C. D. 7.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提高的结果 B.技术作用的结果 C.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结果 D.产量增加的结果 8.土地的供给弹性( ) A.等于无穷大 B.大于1 C.等于1 D.趋近于零 9.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的形状是( ) A.水平 B.垂直 C.向右下倾斜 D.向右上倾斜 1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上达到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 ( ) A.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纵轴相交 C.横轴相交 D.平均产量曲线平行 11.外部经济影响发生在( ) A.人们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了非市场性影响时 B.用超过均衡价格的价格购买某一商品时 C.由于供给的减少而减少他们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时 D.供款给一个公司而那个公司破产时 1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由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 ) A.水平加总得到 B.垂直加总得到 C.取算术平均值得到 D.垂直相乘得到 13.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是( ) A.I=S B.I+G=S+T C.I+G+X=S+T+M D.I+T=S+G 14.计划投资减少将导致( ) A.GDP下降而S不变 B.GDP下降而S上升 C.GDP和S同时下降 D.GDP不变而S下降 15.当经济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时( ) A.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 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货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D.货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产品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 16.下列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是( ) A.累进税制 B.调整税率 C.社会福利支出 D.失业救济金 17.下列因素中导致总供给曲线左移的是( ) A.技术进步 B.进口原料价格下降 C.工资下降 D.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 18.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 ) A.削减就业人数 B.增加人口 C.降低储蓄率 D.提高投资-产出比率 19.积极倡导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主要是( ) A.供给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凯恩斯主义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20.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利率 B.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C.增加税收 D.减少福利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生产理论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B.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 D.在这个时期内,生产者无法调整的生产要素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 E.在这个时期内,生产者无法调整的生产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 22.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 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呈先递减后增加的趋势 B.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C.总产量曲线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D.总产量曲线呈先递减后增加的趋势 E.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呈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23.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是( ) A.有众多的消费者 B.有众多的厂商 C.厂商供给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异 D.具有完全信息 E.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 24.下列收入中属于租金的有( ) A.地主的地租收入 B.流行歌手的出场费 C.存款人的利息收入 D.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E.足球明星的年薪 25.按市场结构分类,市场可分为( )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竞争市场 C.寡头市场 D.要素市场 E.垄断市场 26.如果把要素的价格表示为r,则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利润化原则为 ( ) A.r=MR B.r=AR C.r=VMP D.r=P·MP E.r=P·AP 27.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包括( ) A.自由竞争 B.垄断 C.私人产品 D.公共物品 E.外部经济影响 28.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 ) A.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的速度快于收入的增加 B.消费增加,且消费增加的速度等于收入的增加 C.消费增加,但消费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的增加 D.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E.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29.用于解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有( ) A.价格和工资管制 B.收入指数化 C.降低利率 D.采用货币政策来降低总需求 E.用税收来调节价格上涨 30.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具有相同的假设是( ) A.只生产一种产品 B.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C.生产规模收益不变 D.不存在技术进步 E.不存在资本折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经济学 32.机会成本 33.LM曲线 34.经济增长 35.平衡的通货膨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6.简单说明收入法是如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37.简述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38.简述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五、计算题(本大题7分) 39.假设某二部门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其中Y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 (1)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国民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2)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什么是一般均衡分析?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41.以两部门经济为例,通过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均衡分析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请画图说明。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没答案!去买习卷吧,后面有,但是近两年的估计没有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 简答: 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 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3、资本周转速度。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 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 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 I(v+m)=IIc。要实现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要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达到供求平衡,是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2、第一部类产品的实现和两大部类补偿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要保持平衡,即;I(c+v+m)=Ic+IIc。社会生产要按照原有规模不断地进行,第一部类生产的产品就必须能够补偿两大部类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3、第二部类产品的实现要与两大部类个人消费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即:II(c+v+m)=I(c+m)+II(v+m)。社会上用于个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必须和第二部类所生产的产品保持平衡,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辨析: 1、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 错。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始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2、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对于商品生产者和够吗这可以同时拥有。 错。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的统一 3、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是产业资本运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都必须创造剩余价值。 对。 4、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就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即实现总共给量和总需求量的相等。 对。这是保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论述: 1、如何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及其特点。 答:最早使用知识经济一词的是联合国研究机构,他在60年代初使用这一概念说明新型经济的性质。狭义的知识经济是指知识产业,广义的知识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特点是:1、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基础,经济发展持续化。2、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经济信息网络化。3、以服务产业为主要角色,产业知识化。4、以知识资本为主导,产值轻型化。5、以全球范围为着眼点,世界经济一体化。6、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细胞,决策和管理知识化。7、以学习、教育为根本,人才素质高级化。 2、正确理解企业的素质和活力。 答:企业素质是指决定企业活动能量大小的各种内在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员素质,它包括管理人员素质,科技人员素质和直接劳动者的素质。2、技术装备素质,这是企业素质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科研、设计、试制、工艺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也包括各种设备、工具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完备性。3、经营管理素质,这是企业素质的主导。它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管理基础工作、经营决策能力等。4、文化素质,这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它包括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和价值观念等。 企业活力使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是指企业在其行为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一种不断壮大的能力。企业活力主要包括1、对用户的服务力2、对国家、所有者、职工的贡献力3、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吸收力4、对市场的应变力5、产品的竞争力6、开拓进取力7、资产增值力8、职工的凝聚力。------------------------------------------------------------------------- 1、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7 答: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基本条件。 2、现代生产力有哪些因素?8 答:1、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经营性因素。主要指资本。3、运筹性因素。主要指生产的组织管理。 3、人类社会从低向高发展的四个序列?10 答:1、按照经济形态的序列发展。以生产力的构成因素为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种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2、按照经济形势的序列发展。以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为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种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3、按照经济制度的序列发展。这个序列的发展是由生产关系的本质决定的,以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为标志,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五种经济制度,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4、按照经济体制的序列。这个序列的发展是由经济形势和经济制度决定的,以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特点为标志,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多种体制,如同志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11 答: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的、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东西,使经济现象间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经济运行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1、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2、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客观的。3、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5、划分经济形态的标准?19 答:1、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和控制的能力。2、劳动资料。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6、工业经济时代的特点?29 答:工业经济是以机器体系为特征的,人类生产力由于手工生产力上升为机器生产力,依次为周兴,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体转变为以工业为主体,能源基础已不是简单的自然力,而是经过再开发的二次能源,劳动方式也不是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而是工厂制、公司制的集体劳动。总之工业经济时代是以机器-电力技术体系取代手工-体力技术体系,从而实现了飞跃式的科技进步。是人类升昌礼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质变。 7、知识经济时代对社会有哪些影响?36 答:1、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2、社会制度的变化。3、社会主体和劳动结构的变化。4、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5、社会经济理论的变化。 8、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51 答:1、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自由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经济现象。2、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尽管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等都有很大发展,但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并不起决定作用,前者只是执行商品交换的职能,后者主要是充当普通信用的中介人,这个时期,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只有工业资本数额较大而居主导地位。3、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4、在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通过进行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个个资本主义先进的工业国,凭借壮大起来的经济实力对外大肆进行扩张、侵略和掠夺,占领和瓜分世界领土,建立自己的殖民领地。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势?55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经济。2、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与干预。3、国家对国际经济的干预与协调。 10、社会主义的本质? 62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63 答:经济体制及其与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1、经济制度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经济利益的调节体系,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各方面的责、权、利的关系。2、经济制度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形态的本质和内涵,是较深层次的概念,他决定经济生活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经济体制是体现这种本质和内涵的形势和载体,是较浅层次的、接近现象形态的概念。3、经济制度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产生的,它主要反映基本生产关系的变化,有一定的稳定性。经济体制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通过简便的深化过程产生的,他较多地反映生产力的变化,是多变的。两者的联系是经济制度制约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反映经济制度的性质,实现经济制度的要求。但经济体制不是消极的,他对经济制度有着重要的能动作用。 1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70 答: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13、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73 答: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小商品经济阶段。2、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又称市场经济阶段。 14、商品二因素是?76 答:1、商品的使用价值。2、商品的价值 1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7+ 答: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①具体劳动是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②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实际上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层含义?78 答:1、生产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生产一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7、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变化之间的关系?79 答: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密切挂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所耗费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18、等值形式的特点?81 答:1、作为等价物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2、生产等价物商品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3、生产等价物商品的个别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19、货币的本质和特点?83 答: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0、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86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他的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必须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作用是: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合理的配置资源。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20、市场经济? 答: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 21、资本的构成?101 答:资本是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能进行报纸和增值的价值。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商品的那部分价值,不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指用来购买机器、设备、供给、厂房等劳动资料的资本。流动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22、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量?110 答:剩余价值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形成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剩余价值量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的比率。它反映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和为资本提供的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量的关系。 23、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111 答:必要劳动时间不变,通过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增加的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以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前提,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或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它同样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资本家之间相互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在客观上对推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24、通货膨胀类型?122 答: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就是通货膨胀。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程度看,通货膨胀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从价格上涨速度来看,通货膨胀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式通货膨胀、恶性式通货膨胀。从产生原因看,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和国际传递型等多种类型。 25、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智能型态?126 答:产业资本顺序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最后带着新增加值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就是资本循环。 26、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129 答: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要连续循环就必须在空间上合乎比例的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上。在时间上这三部分都要连续不断的依次转化他们的形态,资本循环这种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一方面,资本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他们才能相继的运动,并存遭到破坏,继起就会停顿。另一方面,资本的三种形式在时间上必须相继进行循环,才能保证他们同时并存,相继运动一旦停止,并存就会陷于混乱。资本运动这种既并存又继起的关系,说明其连续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这也是资本循环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7、资本的周转?129 答:资本的运动是不断重复的循环。资本循环,不是当作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作为周期性的过程来看待时,就叫做资本周转。资本循环的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就是资本周转。 28、资本的周转效果?131 答:资本周转的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1、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节省预付资本。2、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从而使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能更快地实现,是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9、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二者关系?134 答:名义工资使企业用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也称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劳动者用货币工资世纪能够购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是同一工资的两个侧面,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经常不一样,这是因为实际工资除了决定于名义工资的数量外,还受物价水平、房租高低、税收负担程度以及各种服务费用高低等多种因素影响,名义工资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实际收益水平和生活状况。 30、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141 答: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3、借贷的风险程度、贷款期限的长短、贷款数额的多少、借贷市场的竞争程度 31、有价证券?价格的决定?143 答: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债券或财产所有权的凭证。他的价格取决于:1、使它能带来的收益。2、当时银行的存款利息率。有价证券价格等于有价证券的收益除以银行的存款利息率。 32、地租的形势、定义?145 答:地租市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地租形势有:1、级差地租。2、绝对地租。3、准地租。4、经济地租。 33、土地价格?147 答:土地价格是一定量资本化的地租。他的高低取决于抵足量的多少和利息率的高低及土地的供求关系。 34、恩格尔定律?151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家庭支出中用来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率就越大;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获平均支出中用来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 35、影响需求的因素?154 答:1、商品自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6、政府的消费政策。7、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36、边际效用?157 答: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37、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171 答: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量所支付的追加成本。他是产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他们的关系是: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还有潜在利润没有得到,应继续增加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企业亏本,就会减少产量。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对企业最为有利,实现了最大利润原则。 38、市场?类型?184 答: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包括: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2、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3、市场是商品流通的总表现。4、市场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或运行方式。市场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第一; 按市场竞争程度:1、完全竞争市场。2、垄断竞争市场。3寡头垄断市场。4、纯粹垄断市场。第二; 按市场供求状况:1、买方市场。2、卖方市场。第三; 按市场空间结构:1、区域性市场。2、全国市场。3、世界市场。第四; 按市场时间结构:1、现货市场。2、期货市场。3、信用交易市场。第五; 按市场交易对象:1、商品市场。2、劳动力市场。3、金融市场。4、房地产市场。5、技术市场。6、信息市场。7、产权市场。8、旅游市场。9、文化教育市场。第六; 按商品地价值; 1、高档商品市场。2、中档商品市场。3、低档商品市场。第七; 按商品流通环节:1、批发市场。2、零售市场。3、储运市场。第八; 按购买者:1、老年人用品市场。2、儿童用品市场。3、妇女用品市场。4、民族特需用品市场。5、劳保用品市场。第九; 按产品形态:1、有形场品市场。2、无形产品市场。第十; 按营销方式:1、超级市场。2、商场。3、连锁商店。4、专卖商店。5、集市。6、物资交流会。7、商品展销会。8、信托商店。9、交易所等。 39、市场机制及其系统?188 答:市场机制是经济机制的一种具体形式,时值在市场集体中,通过各种市场组合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自行调节的机能和方式。市场机制有三类因素:1、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因素,主要是经济利益和经济风险。2、对市场直接发生调节作用的机制因素,主要是市场价格、市场供求和市场竞争。3、对市场间接发生影响的机制因素。如成本、利润、信贷等,以上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市场包括三个子系统:1、商品市场的机制。2、资金市场的机制。3、劳动力市场的机制。 40、市场构成因素?189 答:1、市场主体。2、市场客体。3、市场行为。4、市场秩序。 41、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92 答: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经济的运行都离不开市场体系。第一; 从经济运行的微观层次来看。1、市场体系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实体的前提。2、市企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的纽带。3、是使企业搞活的重要条件。第二; 从经济运行的宏观层次来看。1、市场体系是国家进行宏观间接调控的必要环节。2、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基础。3、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条件。第三; 从经济运行的国际范围来看。1、市场体系是实现国内外市场对接的基本条件。2、是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3、是引进外资的客观基础。 42、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195 答:1、市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2、市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3、市社会利益多元化的客观要求。 43、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内容?200 答:1、总量平衡。2、适度增长。3、结构合理。4、稳定物价。5、充分就业。6、调节消费。7、社会公平。8、国际收支平衡。9、维护市场秩序。10、保护生态环境。 44、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206 答:1、经济手段。包括:经济政策手段、经济杠杆手段。2、计划手段。3、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4、国家创新体系。 45、经济生活国际化的理论依据?218 答:1、国际分工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比较利益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动力。3、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内容。4、国际价值规律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基本规律。 46、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241 答:1、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2、要有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用公式表示是:1、I(c+v+m)>Ic+IIc 2、II(c+v+m)>I(c+m/x)+II(v+m/x) 47、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247 答: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其效率。具体讲包括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进步及人口增长及其素质的提高等因素。 48、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249 答:1、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重视速度、比例、效益的统一。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3、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技术改造。4、加强科学技术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5、控制人口,提高劳动者素质。 49、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254 答:1、国民生产总值(GNP)2、国内生产总值(GDP)3、国际收支 50、经济结构的涵义、概念?264 答: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有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的性质和特点; 国民经济各种要素的组成状况及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变化等。含义有:1、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2、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51、产业结构分类?266 答: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及组合状况。划分方法是:第一; 按物质生产部门划分的产业结构。1、两大部类分类法。2、农轻重分类法。第二; 按生产要素划分的产业结构。1、劳动密集型产业。2、资金密集型产业。3、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 按生产技术发展状况划分的产业结构,即新旧产业划分法。1、传统产业。2、新兴产业。第四; 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产业结构,即三次产业分类法。我国对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是: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去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52、调节经济结构的必要性?275 答:1、调整结构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2、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3、结构合理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4、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5、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6、是迎接新的经济时代来临的需求。7、是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需要。 53、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282 答:1、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2、以本国的国情为客观依据。3、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4、以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为依据。

自考经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 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 其次,资本投放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 (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单选题)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经济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没答案!去买习卷吧,后面有,但是近两年的估计没有

答案不多,用消息发给你了全国2008年7月自考试题经济学(二) (WORD) 全国2008年4月自学考试经济学(二)真题 (WORD) 2007年7月自考经济学(二)试题试卷真题 (WORD) 2007年4月经济学(二)答案 (WORD)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经济学(二)历年试卷试题真题 (WORD)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二)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6年4月全国自考自学考试经济学(二)试题试卷真题答案 (WORD)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二)试题历年试卷 (WORD)

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题,12分)1. 交易成本2. 科斯定理3. GDP平减指数4. 结构性失业5. 皮鞋成本6. 效率工资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1、下列不会引起牛排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C ):A.医生说多吃牛肉有损健康B.牛的饲养者宣传牛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牛排价格从每千克3美元上升到每千克3.5美元D.汉堡包价格从每千克2美元跌到每千克1.5美元2、比萨和炸玉米饼是替代品。如果比萨价格上升,则( D ):A.比萨的需求减少,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B.两种商品的需求都减少C.炸玉米饼的需求量增加,比萨的需求量减少D.比萨的需求量减少,炸玉米饼的需求增加3、长期供给弹性比短期供给弹性大是因为( D )A.在长期,机器和建筑物的存量可以调节B.在长期,新企业可以进入,现存企业可以退出C.在长期,顾客可以发现替代品D.a和b都对4、如果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10%,由此导致人们用于购买该商品的货币支出增加5%,则需求曲线在这一区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 ):A.富有弹性B.完全无弹性C.缺乏弹性,但不是完全无弹性D.具有单位弹性5、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C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6、当政府试图处理负的外部性时,它的基本目标是( B ):A. 消除社会成本B. 激励决策者考虑全部成本C. 消除引起外部性的行为D. 减少社会成本使之等于私人成本7、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怎样解决公共土地过度放牧问题?( B )A. 政府应在牛肉上征税B. 政府应把牧地卖给私人所有者C. 政府应大量补贴牛饲料D. 政府应颁布规定,命令每个季度每英亩上多少母牛可以放牧8、以下哪一种情况不是在为消除污染外部性的谈判过程中各方引起的交易成本?( A )A. 减少污染引起的成本B. 由律师费用引起的成本C. 实施协议引起的成本D. 由受外部性影响的各方人数太多引起的成本9、私人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的原因为:( C )A. 只有政府有必要的资源B. 不可能判断有效量C. 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而不付费D. 私人企业不够大10.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上升____价格上升的幅度,这意味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_____。( D )A.超过,下降 B.低于,上升C.低于,不变 D.超过,上升1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C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C.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12、以下哪一项描述了技术知识的增加?( A )A.农民发现春天种植比秋天种植更好B.农民又买了一辆拖拉机C.农民又雇佣了一个日工D.农民把他的孩子送到农学院,而且,孩子回来在农场工作13、 当一国人均GDP极低时 ( C )A.它注定要永远穷下去B.它必定是一个小国C.由于“追求效应“,它有较迅速增长的潜力D.资本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14、 当通货膨胀稳定而可预期时,以下哪一项成本不会发生?(D)A.皮鞋成本B.菜单成本C.由于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的成本D.任意的财富再分配E.由于混乱和不方便引起的成本15、 实际变量的例子是( B )A.名义利率B.工资价值与汽车价格的比率C.玉米的价格。D.美元工资E.以上各项都不是实际变量16、 如果实际利率是4%,通货膨胀率是6%,而且,税率是20%,税后实际利率是多少?( B )A.1% B.2% C.3% D.4% E.5%17、 以下哪一项是自动稳定器?(C)A. 军事支出B. 用于公立学校的支出C. 失业津贴D. 用于航天飞机的支出E. 所有以上各项都是自动稳定器18、 以下哪一种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表述是正确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B )A.当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向左移动。B.是垂直的,因为所有物价与工资等的变动并不影响产量C.向右上方倾斜,因为价格预期和工资在长期中是固定的。D.当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时向右移动。19、以下哪一个事件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C )A.政府军备支出增加B.物价预期上升C.石油价格下降D.货币供给减少E.以上各项都不是20、在哪一种情况下工会会提高效率?(B)A.它们把局内人的工资提高到竞争的均衡之上B.在只有一个公司的小镇上,抵消了大企业的市场势力C.减少了本地局外人的工资D.用罢工威胁,但并没有这样做,因此,没有失去工作时间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以下哪一种情况是潜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方法?(ABC )A.拍卖污染许可证B.赋予公民清新空气的权利,以使企业必须购买污染权C.规定企业可以排向空气中的污染量D.工厂国有化2、以下哪些情况下存在负外部性( AD ):A.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C. 私人价值小于社会价值D. 私人价值大于社会价值3、如果一个市场是有效率的,那么,( ABCD )A. 市场把产品配置给了对它评价最大的买者。B. 市场把买者配置给了能以最低成本生产物品的生产者。C. 市场生产的量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D. 需求量等于供给量。4.以下哪些情况是共有资源的例子?( A,C )A. 海洋中的鱼B. 基础研究C. 拥挤的不收费道路D. 国防5.由于下列那些原因,使得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存在着一些不真实的问题 (ACD)A. 农民生产粮食蔬菜为自己食用。B. 百货大楼每天发生的巨额交易。C. 不法分子经常偷税漏税。D. 大量无聊的音乐和电影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痛苦。6.以下哪一种情况是企业会支付效率工资的原因的例子?(ABCD)A. 在均衡工资时,工人往往离职去找更好的工作B. 在均衡工资时,当老板看不见时工人就睡觉,因为工人并不十分担心被解雇C. 在均衡工资时,只有素质最差的申请工作。D. 在均衡工资时,公认负担不起充分的营养,因此,在工作时由于能量不足而睡觉。7.以下哪种政府政策能降低失业率?(ABC)A. 减少失业津贴B. 建立就业机构C. 建立工人培训计划D. 提高最低工资8、解决共有地悲剧的办法有( ABCD ):A. 控制每个家庭羊群的数量B. 对羊征税把外部性内在化C. 拍卖有限量的牧羊许可证D. 土地私有化。9. 以下哪一种关于经济波动的表述是错误的?(ABC)A.当产量高于自然产量率时存在衰退B.萧条是不严重的衰退C.经济波动之所以称为“经济周期”是因为,产量变动是有规律而且可预测的D.可以用各种支出、收入和产量的衡量来衡量经济波动,因为大多数宏观经济量往往同时波动。10. 货币数量论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给增加引起(BDE)A. 货币流通速度同比例提高。B. 物价同比例上升。C. 实际产量同比例增加。D. 货币流通速度大致不变。E. 名义产量同比例增加。四、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9题,18分)1、庇古税与其它税一样,扭曲了激励,使资源配置背离社会最优。答:错。庇古税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目的是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2、如果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陡直,征收单位销售税的结果是使消费者负担更大比例的税收。答:对。需求曲线比较缺乏弹性,税收由较缺乏弹性的一方负担更大比例的税收。因此,消费者负担更大比例的税收。3、薄利多销的定价策略,就是以降价来增加需求量。这个策略可用于提高任何产品的销售收入。答:错。这个策略可以用于提高需求富有弹性的产品的收入,但是改变价格会改变弹性,降低价格直到需求变得缺乏弹性为止。4、高储蓄最终会导致一个高的收入水平和高的经济增长率。答:错。高储蓄最初会导致一个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由于收益递减规律,最终只会导致一个高的收入水平,增长率却会逐步放慢。5、在短期和长期中,使货币市场供求保持平衡的变量是一致的。答:错。在短期中,价格水平不变,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在长期,实际利率不变,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供求平衡。6、既然某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规律告诉我们,该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就会上升;那么,当各种的最终产品价格都上升,那么各种商品的供给量也都会上升。因此,从长期而言,对整个社会的最终商品进行加总,我们就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上升,社会总产量也会上升的规律。答:错。供给规律告诉我们,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它的供应量上升,是在假定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这样这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就上升了,会导致资源从其他商品的生产上转入到这种商品的生产增加上。经济中商品的整体生产要受到资本、劳动等资源的限制。当经济中所有的物价同时上升时,商品的总供给量没有变化。因此,长期的总供给线是垂直的。五、问题与计算题(每题10分,共3题,30分)1、假设两条桥梁的需求函数分别如下:桥梁A: 桥梁B: 其中, =桥梁A的交通量 =桥梁B的交通量 =桥梁A的 过桥费 =桥梁B的过桥费 =桥梁C的过桥费 Y=居民人均收入现在,这两条桥的过桥费分别为 =86和 =40,并且Y=12000, =55。问:(1) 按目前的市场情况,请分别计算这两条桥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了增加总收入,公司应该怎样改变桥梁A和B的过桥费?(2) 根据以上的需求函数,这两条桥梁与桥梁C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请详细解释。(3) 如果居民人均收入增加,这两条桥梁的交通量将会如何变化?请详细解释。答案:(1)按目前的情况,两条桥梁的需求量分别为 ,桥梁A的弹性:0.77桥梁B的弹性:1.17为了增加总收入,A公司应该提高过桥费,因为A公司的需求缺乏弹性,价格上升使总收入增加。B公司应该降低过桥费,因为B公司的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下降使总收入增加。 (2)从两条桥梁的需求函数可以看出,桥梁A与C是替代品,因为桥梁A的需求随C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桥梁B与C是互补品,因为桥梁B的需求随C的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如果居民收入增加,从两条桥梁的需求函数也可以看出,桥梁A的交通量减少,说明A是低档物品;桥梁B的交通量增加,说明B是正常品。2、请详细说明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答:(1)错觉理论: 供给减少 (2)黏性工资理论: (3)黏性价格理论: 根据预期价格水平所制定的价格无法全部调整(由于菜单成本) 价格过高 需求减少 供给减少3.假设经济处于衰退中。决策者估计,实现长期自然产量率需要的总需求短缺1000亿美元。这就是说,如果总需求向右移动1000亿美元,经济就会处于长期均衡。a) 联邦政府选择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如果边际消费倾向(MPC)是0.75,而且没有挤出效应,应该增加多少政府支出?答:乘数=1/(1-0.75)=4; 1000/4=250b) 如果有挤出效应,政府需要支出的比你在a和b中得出的量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答:更大,因为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投资者支出少了,因此,总需求的增加没有乘数效应表示的那么大。c) 如果投资对利率十分敏感,挤出效应问题更大了还是更小了?为什么?答:挤出效应的问题更大了。政府支出提高了利率。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投资减少更多,或政府支出挤出更多私人投资。d) 如果决策者发现,财政政策的时滞是两年,他们更应该把财政政策作为稳定工具,还是更可能让经济自行调整?为什么?答:更可能让经济自行调整,因为,如果经济的自行调整出现在财政政策的影响起作用之前,财政政策就是不利于稳定的。

经济学(二) 打包下载 此科目所有试题答案压缩在一个包里,方便大家下载。点击此处进入下载页 具体下载 下面的试卷和答案是以最新至最旧的年份排序的

自考经济学知识点汇总总结高中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点)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提示:需求法则是针对同一时间而言的,必须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源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 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提示:如何区分从众与攀比);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准确表述);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3.混合所有制经济;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6.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1.公司的特点;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3.公司的组织机构;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6.企业兼并与破产。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的知识要点有:1.劳动的意义;2.就业的作用;3.我国的就业问题;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1.储蓄存款的含义;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延伸:究竟什么是商业银行;我国的信用社);3.利息的含义及计算;4.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区别;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主要业务。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的知识要点有:1.股票的含义、特点及股东的主要权利;2.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及特点;3.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延伸:从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总结储蓄、股票及债券的特征);4.保险的含义及保险业务的种类(提示:严格说来保险不是投资)。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包括: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征税和纳税;以及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1.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延伸: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对按要素分配作进一步的分类,如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 的知识要点有:1.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两个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识要点有:1.财政收入的种类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3.财政支出的种类;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识要点有: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现:财政是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3、财政政策如何正确运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运用;经济过热时又如何运用。第九课“征税和纳税”,包括两框:“税收及其种类”及“依法纳税”。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的知识要点有:1.税收的含义及特征;2.增值税的内容、优点(提示:不要求掌握计算);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作用。(800到1600元)第二框“依法纳税” 的知识要点有: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及其处罚。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延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提示:强调价格、供求两个机制);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提示:不要忽视它,不能把它与2混淆);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知识要点有: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1.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的知识要点有:1.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延伸: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计算;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什么意思:经济增长是指产量或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结构性、体制性变化);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提示:比较优势要学会计算);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要点有: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请问人教版还是其他的版本?

1.经济学目的及财富的含义斯密的经济学目的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财富的含义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2.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斯密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3.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人。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收入的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的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4.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原理斯密的增加财富理论,斯密认为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增加国民财富。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他主张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但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斯密认为,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又一重要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所有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斯密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受“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商品生产者为了盈利的目的,会把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使人们把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能够增进社会利益。他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但没有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5.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为了论证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他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由各国的优势。各国将本国全部资源用于生产自己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换取本国需要的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6.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7.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在经济学史上,李嘉图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这一概念。他认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的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李嘉图把资本主义工资区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并敢于承认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是他的一大贡献。把工人实际工资下降归因于人口的增长,未能对此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8.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保障私有财产、革除政治弊端和振兴教育上。9.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因此,国家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应废除“谷物法”。比较成本学说的内容: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对比较成本学说的评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学说也有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实际上,它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对现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注意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10.商品、货币理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货币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评价: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索引序列
  •   自考经济学试题汇总高中
  •   自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自考经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经济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自考经济学知识点汇总总结高中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