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江苏自考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

发布时间: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

发布时间: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1.苏州本科人才具有本科学历(含留学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条件之一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以上人员如符合规定的条件,可按该条件申请办理落户。

法律依据:《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人才落户相关政策的通知》 第二条 在苏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以下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及以上(含留学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一级条件之一的人员; (二)具有本科学历(含留学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条件之一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以上人员如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可按该条件申请办理落户。

法律分析:苏州市大学生人才补贴政策:

1.乐居购房贴。

支持A类、B类人才自购商品房,A类人才可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贴;B类人才给予最高250万元购房贴。获得购房贴所购商品房,应当满一定年限后方可上市交易。

2.乐居优购房。

各地可结合实际,探索建设一定数量的人才优购房,重点面向C类及以上人才优惠出售,并应设_一定的限制转让期。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扩大受惠面。

3.乐居优租房。

各地、各单位筹建的人才优租房,重点向D类及以上人才配租,有条件的也可向E类人才提供。租赁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租金应低于同类区域市场平均租金,A类、B类人才可免租金入住。

4.乐居租房贴。

A~D类人才可分别给予不低于8000元/月、5000元/月、3000元/月、1500元/月的租房贴;E类人才,按博士(正高级职称)不低于800元/月、硕士(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不低于600元/月、本科(中级职称、技师)不低于400元/月给予租房贴。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补贴期间,入选相关人才计划享受待遇或获得购房贴的,停止发放租房贴,并作相应扣除。获得优购房或优租房的,停止发放租房贴。退出优租房继续申请租房贴的,享受时限作相应扣除。

5.乐居直通车。

A~E类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可不受户籍、个税和社保缴纳时限等限制。

6.乐居助力贷。

A类、B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高可放宽至贷款限额的4倍。C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高可放宽至贷款限额的2倍。符合专项人才计划和政策的人才,按照相应文件执行。按照引进地区或单位的政策,已享受安家费、住房等类似待遇的,—般不重复享受购房贴、租房贴。同一人才同时符合货币补贴和实物配_的,只可选择一种方式,不得同时享受。同一人才涉及不同人才类别档次的,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夫妻双方都符合条件的,货币补贴可叠加享受,实物配_仅可按一套配租(配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文件

苏州本科人才补贴政策在每个区都有所不同。1.吴中区。“优购房”最高优惠30%。2.园区。在工业园区人才安居政策中,分别给予部分人才500万、120万、50-100万、30万元补贴。3.高新区和姑苏区也有类似的住房补贴政策出台,两区政策对人才对象最高都将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贴。有来苏就业意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1、在国(境)外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人员;2、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以上人员;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上人员中博士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本科学历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二、苏州人才引进政策1、苏州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人一策”实施办法2、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实施意见3、苏州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若干意见4、苏州市企事业单位引才用才激励办法5、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办法6、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举荐办法7、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8、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9、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10、姑苏知识产权人才计划11、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12、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购房政策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先购买商品住房操作办法》,在园区就业、创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12个月及以上,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且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或为园区人才办认定的其他高层次紧缺人才可申请优购房。13、相城人才购房优惠和补贴(1)苏州相城区开启人才购房绿色通道,来我区工作满3个月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才,可凭人才证明在区内购房不受户籍、社保、积分等限制条件的.影响;(2)根据人才类别提供区镇国资公司配建或参与建设的商品住房项目600-2000元/平方米不等的减免优惠,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区内投资新建房地产项目的优先选房购买资格;(3)纳入享受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高层次人才目录的各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可享受贷款限额的1.5-4倍,公积金缴存满一个月即可办理;缴存公积金可按实际工资总额计算,不受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限制;(4)首次引进且个人及家庭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的人才,可申请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10000元/月租房补贴。法律依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二、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七)加强人才管理法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签证、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人才工作条例。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八)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A—D类人才可分别给予不低于8000元/月、5000元/月、3000元/月、1500元/月。1、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人员)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全日制技工院校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2、毕业2年内在我市纳税的各类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就业且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宁自主创业,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3、在本市户籍住房困难或非本市户籍无自有住房,且租房居住的。在园区就业创业,确实有租房需求但由于保障区域优租房满租,无法租到实体优租房的且有本科及以上的人才,可以根据人才的不同等级标准,领取400-800元每月的租房补贴。苏州的租房补贴的范围对象是毕业2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不包括自考本科毕业生。苏州大学生租房补贴申请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日制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人员)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全日制技工院校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2、毕业2年内在苏州市纳税的各类企业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就业且签订1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宁自主创业,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3、在苏州市户籍住房困难或非苏州市户籍无自有住房,且租房居住的。法律依据:《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人才落户相关政策的通知》 第二条 在苏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以下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及以上(含留学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一级条件之一的人员; (二)具有本科学历(含留学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条件之一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以上人员如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可按该条件申请办理落户。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有哪些

一、工业园区 主要补贴对象为:园区家庭户籍被征地人员 补贴标准为:学费的80%,单次不超过1.5万,补贴额度三年内累计不超过3万元 二、高新区/虎丘区 主要补贴对象为:高新区户籍失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和已备案的企业职工 补贴标准为: ①高新区户籍失地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学费的80%,上限为:大专10000元,本科15000元,硕士研究生以上20000元。 ②已备案的企业职工:本科学历提升资助标准为每人3000元,研究生学历提升资助标准为每人5000元。 注意:以上补助政策仅供参考,最新变动与详情可查询各地政府官网。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苏州本科人才补贴政策在每个区都有所不同。1.吴中区。“优购房”最高优惠30%。2.园区。在工业园区人才安居政策中,分别给予部分人才500万、120万、50-100万、30万元补贴。3.高新区和姑苏区也有类似的住房补贴政策出台,两区政策对人才对象最高都将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贴。有来苏就业意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1、在国(境)外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人员;2、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以上人员;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上人员中博士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本科学历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二、苏州人才引进政策1、苏州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人一策”实施办法2、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实施意见3、苏州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若干意见4、苏州市企事业单位引才用才激励办法5、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办法6、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举荐办法7、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8、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9、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10、姑苏知识产权人才计划11、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12、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购房政策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先购买商品住房操作办法》,在园区就业、创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12个月及以上,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且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或为园区人才办认定的其他高层次紧缺人才可申请优购房。13、相城人才购房优惠和补贴(1)苏州相城区开启人才购房绿色通道,来我区工作满3个月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才,可凭人才证明在区内购房不受户籍、社保、积分等限制条件的.影响;(2)根据人才类别提供区镇国资公司配建或参与建设的商品住房项目600-2000元/平方米不等的减免优惠,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区内投资新建房地产项目的优先选房购买资格;(3)纳入享受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高层次人才目录的各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可享受贷款限额的1.5-4倍,公积金缴存满一个月即可办理;缴存公积金可按实际工资总额计算,不受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限制;(4)首次引进且个人及家庭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的人才,可申请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10000元/月租房补贴。法律依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二、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七)加强人才管理法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签证、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人才工作条例。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八)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咨询电话

法律分析:1.苏州本科人才具有本科学历(含留学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条件之一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以上人员如符合规定的条件,可按该条件申请办理落户。

法律依据:《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人才落户相关政策的通知》 第二条 在苏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以下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及以上(含留学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一级条件之一的人员; (二)具有本科学历(含留学人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条件之一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以上人员如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条件,可按该条件申请办理落户。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劳动路359号 电话: 自考报名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 3、考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层次专业,申请毕业时须通过“前置学历”认证。如果不能提供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是无法办理自考本科毕业的。 自考毕业条件 1、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 2、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 3、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 4、办理本科毕业证书者,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

苏州本科人才补贴政策在每个区都有所不同。1.吴中区。“优购房”最高优惠30%。2.园区。在工业园区人才安居政策中,分别给予部分人才500万、120万、50-100万、30万元补贴。3.高新区和姑苏区也有类似的住房补贴政策出台,两区政策对人才对象最高都将给予100万元的安家补贴。有来苏就业意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1、在国(境)外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学历学位认证的留学人员;2、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以上人员;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以上人员中博士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50周岁,本科学历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二、苏州人才引进政策1、苏州市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人一策”实施办法2、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实施意见3、苏州市优秀人才贡献奖励若干意见4、苏州市企事业单位引才用才激励办法5、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办法6、苏州市高层次人才举荐办法7、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8、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9、姑苏高技能人才计划10、姑苏知识产权人才计划11、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12、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购房政策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人才优先购买商品住房操作办法》,在园区就业、创业并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12个月及以上,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且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或为园区人才办认定的其他高层次紧缺人才可申请优购房。13、相城人才购房优惠和补贴(1)苏州相城区开启人才购房绿色通道,来我区工作满3个月的全日制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才,可凭人才证明在区内购房不受户籍、社保、积分等限制条件的.影响;(2)根据人才类别提供区镇国资公司配建或参与建设的商品住房项目600-2000元/平方米不等的减免优惠,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区内投资新建房地产项目的优先选房购买资格;(3)纳入享受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高层次人才目录的各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可享受贷款限额的1.5-4倍,公积金缴存满一个月即可办理;缴存公积金可按实际工资总额计算,不受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限制;(4)首次引进且个人及家庭在苏州市无自有住房的人才,可申请最高10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10000元/月租房补贴。法律依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二、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七)加强人才管理法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人才开发及人力资源市场、人才评价、人才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签证、居留和永久居留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人才工作条例。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八)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建立高校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苏州姑苏区人才乐居补贴包括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助力贷等多种补贴,详细补贴方式及补贴标准如下。申请入口:点击进入申请时间:      2022年9月9日至10月14日补贴标准及方式乐居购房贴      人才在苏州购买首套用于自住的商品住宅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2年内可申请享受购房贴,标准如下:      类人才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贴;      类人才中的第1类给予最高250万元购房贴。      获得购房贴金额不超过人才实际购房金额,购房贴分三年发放,且所购商品房,自获得购房贴满3年后方可上市交易。人才享受购房贴标准以获评时间为准,不溯及既往。乐居租房贴      ~D类人才分别给予8000元/月、5000元/月、3000元/月、1500元/月的租房贴。      类人才,按博士,正高级职称800元/月;硕士,副高级职称,符合姑苏区高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的高级技师600元/月;符合姑苏区紧缺专业目录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符合姑苏区高技能人才紧缺工种目录的技师,中级职称专技人才,自主创业并带动3人及以上就业的普通高校或职业院校毕业生,大专以上学历老字号企业青年人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学习、活态保护的青年人才400元/月。      租房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补贴期间,入选相关人才计划享受待遇或获得购房贴的,停止发放租房贴,并作相应扣除。人才在政策享受期内,在姑苏区内企业流动的,原单位和接收单位需即时备案,复核条件满足的,再行兑现。获得优租房的,停止发放租房贴。退出优租房继续申请租房贴的,享受时限作相应扣除。      对2019年10月1日以后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租房)补贴,标准为博士5万/人,硕士3万元/人,双一流学校(A类)本科学历2万元/人,分两年拨付,与乐居租房贴不重复享受。个人需符合人才乐居基本条件,所在企业需符合姑苏区重点产业目录。乐居直通车      A~E类人才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可不受户籍、个税和社保缴纳时限等限制。乐居助力贷      A、B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高可放宽至贷款限额的4倍。C类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最高可放宽至贷款限额的2倍。      注:符合专项人才计划和政策的人才,按照相应文件执行。按照引进地区或单位的政策,已享受安家费、住房等类似待遇的,不重复享受购房贴、租房贴

  •   索引序列
  •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
  •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文件
  •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有哪些
  •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政策咨询电话
  •   苏州市自考本科学历人才补贴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