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本马克思做什么题

自考本马克思做什么题

发布时间:

自考本马克思做什么题

发布时间:

自考本马克思做什么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无产阶级 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盟 D.工农商学兵联盟 2、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5、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6、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方式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资料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9、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 10、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11、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C.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创新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3、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14、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 15、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16、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7、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 A.理论性 B.实践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19、 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21、 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自然科学 D.科学技术 22、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3、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24、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5、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惟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26、 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7、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28、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A.“参与制”来实现 B.“个人联合”来实现 C.资本输出来实现 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29、 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0、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逻辑学、哲学 C.法律思想、语言学、艺术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32、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A.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 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 C.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3、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A.工人在工厂织布 B.农民在田里插秧 C.科学家在实验室做试验 D.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34、 商业资本的作用是()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5、 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英国的欧文 B.英国的斯密 C.法国的傅立叶 D.法国的圣西门 36、 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突出表现为() A.工农分工 B.城乡分工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D.工商分工 37、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B.生产资本的构成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38、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A.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9、 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A.自然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对象性 40、 尽管历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42、 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43、 简述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含义以及二者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44、 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45、 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试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47、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对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主要就四个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 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反映论和先验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5.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 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 这是指()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 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这指的是()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 柏拉图的“理念论” 是() 的理论 A. 唯物主义 B. 二元论 C. 唯心主义 D. 怀疑论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 .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 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 , 它的含义是指()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 对于同一事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 这说明()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 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 循序渐进 D. 理论联系实际 18. “从个别到一般, 从一般到个别” 的思维方法是()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 的过程 20.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 .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2. 有的哲学家认为, 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相对主义诡辩论 23.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 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 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 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 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 属于() A. 不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 D. 抽象的可能性 25. 度是() A. 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 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 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 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 《坛经》 “时有风吹幡动, ----僧曰风动, ---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 惠能 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 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 运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不可分性 D. 时空性 28. 实践是指() A. 个人的生活活动 B. 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 人有目的的、 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 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 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30.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 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 C2. A3. C4. C5. D6. B7. B8. C9. C1 0. D 11 . D1 2. D1 3. A1 4. A1 5. C1 6. D1 7. D1 8. A1 9. D 20. D21 . B22. B23. B24. D25. B26. D27. B 28. D29. B30. D 二、 多项选择题 1 .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 当然都是无, 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 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2.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 乃阴阳之动静也。 ” “皆本物之固然。 ”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 “静即含 动, 动不含静。 ” “动、 静, 皆动也。 ”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E. 静止是绝对的, 运动是相对的 3. 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 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 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E. 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5. 下列选项中, 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 因祸得福, 祸福相依 B. 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 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 某种时尚开始流行 6.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 使统一体分解 7.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 水往低处流 B. 日出于东落于西 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 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 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 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 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9. 辩证的否定是()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E. 既克服又保留 10.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 这是因为()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 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AB2. ABC3. CDE4. ABCD5. BCD6. ABD 7. CDE8. ACDE9. ABCDE1 0. ABD 三、 辨析题 1 .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 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 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 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 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 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 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 之所以是错误的, 是因为“存在” 是什么, 在这里不明确的; 如 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 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 反过来, 如果存在是物质, 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 一于物质, 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 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 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 抓重点的同时, 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 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 因而它内在地包 含着两点论。 4.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幅度和范围,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 在 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 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 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 事物原有的度, 要适时抓住时机, 促进事物的质变。 5.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既是 事物发展的环节, 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 简答题 1 .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 是思维产生存在还 是存在产生思维; 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被分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 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 二是阶 级根源, 保守、 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是认识根源, 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 也将通向唯心主义。 在这三个根源中, 认识根源的作用最 为持久, 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 最根本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 指导实践, 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 “新” 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 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 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 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我们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 首先,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才能把握运动。 其次, 相对静止是事 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 第三,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不同主体 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 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 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 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 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 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 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丧失了其 存在的必然性, 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 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 西, 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 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必然能战 胜旧事物。 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 的成长开辟道路。 7. 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 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 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最后, 是否承认对立统 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是事物发展第二 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 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 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 第二,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 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 循环往复、 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 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 用; 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 .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 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 它包括了物质观、 运动发展观、 规律观和意识论。 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必须从客观 实际出发, 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 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 发展的, 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 为转移, 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 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按客观规律办事,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相互作 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 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 联系是普遍的, 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 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 但又不唯条件 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 和系统论一样, 唯物辩证法认为, 从 功能上看, 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 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自考马克思什么意思

自考属于成人学历是提升学历的方式之一马概是报考的专业毕业后可以用来找工作升职加薪考证出国留学等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其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本文将对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考核要求和学习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大纲:一、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1.1 马克思主义哲学1.2 政治经济学1.3 社会学二、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核要求2.1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2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3 能够正确提出和解决实践经验问题三、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方法3.1 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2 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3.3 加强实践经验的系统收集和总结3.4 加强把握思想认识论的实践性学习结论: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考生在准备考试时,要熟悉各种理论,多积累实践经验,加强把握思想认识论的实践性学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详细介绍了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考核要求和学习方法,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考生在备考时,要熟悉相关理论,多积累实践经验,加强把握思想认识论的实践性学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名词解释 1、生产力标准:是指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的存在与更替的合理性,要以是否适应于生产力状况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2、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开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为止,这中间所经历的革命转变时期。中国的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 3、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发展必然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低级阶段或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或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 4、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经济组织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7、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是由社会和集体以人们付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8、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劳力、技术、信息、土地以及各种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进行的收入分配。 9、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得到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自觉地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社会按照他们的实际需要分配消费品。 10、旧社会分工:是指每个人长期乃至终生被束缚在一种职业上,即固定在由分工所形成的一种岗位上。特别是形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或根本差别。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 12、计划调节:是国家通过制定的长期、中期、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的调节。 13、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在数量上的表现。 14、“三个有利于”:是指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自考是社会考生里的一种含金量最高的考试,就是给上学没好好学的一次机会重新获取学历

自考马克思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A、主体 B、理论 C、客体 D、实践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德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实事求是 B、科学严谨 C、唯物主义 D、与时俱进 4.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属于( ) A、本体论问题 B、价值论问题 C、认识论问题 D、方法论问题 5.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肯定了物质的( ) A、客观实在性 B、主体依赖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6.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是( )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 7.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主观的 B、实践的 C、精神的 D、机械的 8.认识的本质的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基于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的内心体验 9.认识的主体是( ) A、—切具有能动性的存在物 B、自我意识 C、抽象的、超历史的人类主体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 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之间的对立,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提出了( ) A、发展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2.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而无法达到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这种观点在认识论上属于(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机械反映论 D、旧唯物主义 13.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表明(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14.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多元决定论 D、庸俗进化论 15.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社会意识是( ) A、社会心理 B、思想体系 C、意识形态 D、群体意识 16.科学属于生产力系统中的( )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 1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质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 1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 ) A、领袖观点 B、群众观点 C、民族观点 D、革命观点 19.使用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的( ) A、交换属性 B、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20.英国自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不足 D、生产绝对不足 2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23.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 ) A、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帝国主义阶段 D、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25.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在( ) A、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 B、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C、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变化 D、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诸种新变化属于(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的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7.垄断利润本质上来自于( ) A、垄断组织创造的价值 B、海外企业的利润 C、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D、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2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 )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C、共产主义的政权形式 D、所有社会成员当家作主 29.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除两极分化 D、消灭剥削 30.卖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 B、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C、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是否得到当前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可 32.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这种联系是( ) A、偶然的 B、本质的 C、必然的 D、稳定的 33.真理的属性包括( ) A、客观性 B、多元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34.以下选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有(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自由和理性是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5.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 A、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形成商品的价格 D、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36.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包括( ) A、物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B、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C、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D、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37.20世纪上半期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 A、辛迪加 B、托拉斯 C、卡特尔 D、康采恩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有( ) A、财政政策 B、行政法规 C、货币政策 D、—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 3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在于( ) A、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B、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具体国情不同 C、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40.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B、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C、都要消灭剥削制度 D、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规律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3.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4.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7.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马克思自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特性是 A.广延性B.持续性 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自考马克思考什么

你好,不管是自考还是统招,还是成教、网教。都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还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因为这两门课属于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公共课程。所以你没有选择。

自考本科要考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和选考课三类。1、公共课公共课一般在3~5门左右,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三门课程为必考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考这三门的。一般理工类的专业还会增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科目的考试,偏应用性质的专业还会开考《计算机应用基础》或者《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2、专业课专业课一般在8至10门左右,专业课的设置都是由各主考学校对本校内此专业的教学要求设置的。如法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民法、刑法、商法、国际法等。惠州自考本科专业课是指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其中还有学位课程专业课和非学位课程专业课,其中学位课程专业课一般要求拿学位的话其学位课程平均分或部分达到70或以上。3、选考课选考课程是指考生不想考这门课程可以选考其他课程(考生要选考的课程是在主考院校开设的选考课程中选的。)例如,部分考生觉得英语(二)考试难度较大,便不考英语(二)而选择多考几门其他课程替代英语(二)的学分。一般选考课程是考3到5门左右。如果你还有其他学历提升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择校通自考老师。

自考本科考试的内容由你所选专业决定。但是无论学什么专业,自考科目基本都由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这三部分组成。具体科目要根据具体专业决定。可以在专业目录上查询。

自考公共课一般都要靠近代史和马克思,不过,如果你大专或大学有学过这两科,是可以做免考的

  •   索引序列
  •   自考本马克思做什么题
  •   自考马克思什么意思
  •   自考马克思真题
  •   马克思自考真题
  •   自考马克思考什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