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本科马哲历年真题

自考本科马哲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马哲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

马哲自考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 )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 ) A、物质的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 )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 A、非决定论 B、辩证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决定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 A、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 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 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 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 30、人生观的核心是 ( )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 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 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 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36、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有 ( ) 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B、按地区划分居民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E、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 37、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3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有 ( ) A、科学可以使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管理社会 D、科学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E、科学可以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39、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 )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产力的发展 E、道德水平的提高 4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 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E、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 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4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4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46、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47、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二000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D 5、C 6、C 7、D 8、B 9、C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D 19、C 20、D 21、C 22、B 23、D 24、B 25、C 26、A 27、C 28、A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评分标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31、AC 32、ABCDE 33、CDE 34、ADE 35、ABCD 36、BE 37、ACDE 38、ABCDE 39、ABCDE 40、ABC 三、简答题(共26分) 41、[参考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 42、[参考答案]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43、[参考答案]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44、[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分)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评分标准] (1)论述题的第45、46、47题三题中,考生任选其中二题作答。如果三题全部作答,第47题的答卷无效。 (2)要求答卷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观点错误的,该题为0分。 (3)要求答案观点全面,表述清楚。观点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 (4)如果答卷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意思相近,也要给分。 (5)如果答卷在某些方面阐述深入,有创见,可以多给分,但全部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45、[参考答案]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2分)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分) 46、[参考答案]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分)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分)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分) 47、[参考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分)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分)

课程代码:00001 0000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问题 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 A.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 B.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没有规律的事物的杂乱堆积 D.“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的产物 4.下列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理论是( ) A.唯能论 B.牛顿力学 C.相对论 D.宇宙热寂说 5.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6.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劳动 B.人脑的形成 C.语言的发展 D.环境的作用 7.“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是否( ) A.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B.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 C.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承认事物的多样性 9.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现象是( ) A.电闪雷鸣 B.月晕而风 C.水涨船高 D.昼夜交替 10.象消灭“天花”那样消灭癌症,这是( ) A.不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极小的可能性 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 ) A.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1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会导致( ) A.庸俗进化论 B.庸俗唯物论 C.激变论 D.均衡论 13.把同质事物区别开的依据是( )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量的规定性 C.事物的特殊矛盾 D.事物的属性 14.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会导致( ) A.先验论和经验论 B.唯理论和经验论 C.直观反映论和庸俗唯物论 D.不可知论和二元论 1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可靠和不可靠的关系 D.源和流的关系 17.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说明( ) A.真理和谬误两者无绝对界线 B.真理和谬误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C.真理和谬误都具有主观性 D.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相互转化 18.唯心史观通常表现为( ) 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人口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C.直线论和循环论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1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阶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生产关系 20.在生产力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劳动者 B.劳动工具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21.经济基础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力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科学技术的水平 22.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C.封建阶级思想家 D.德国古典哲学家 23.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B.使用暴力的结果 C.政治斗争的结果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4.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 B.道德和艺术 C.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如语言学 D.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5.社会意识落后、先进的区分标志是( ) A.它们是否表现为理论体系 B.它们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C.它们是否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D.它们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6.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 ) A.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B.劳动群众创造的 C.人民群众创造的 D.全人类创造的 27.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 ) A.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群众运动天然合理 C.群众通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群众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2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 A.人的阶级性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总和 2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 )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C.科学和技术都是直接的生产力 D.科学技术作为一般的社会生产力纳入生产过程 30.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是( ) A.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发展 B.不断进步,直线上升的发展 C.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D.最终摆脱必然王国的束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 A.阶级性 B.系统性 C.先进性 D.实践性 E.有用性 2.下列判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人为自然界立法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心外无物 E.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 A.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E.能被人认识的客观实在 4.唯物辩证法是关于( ) A.历史规律的科学 B.普遍联系的科学 C.发展的学说 D.认识规律的学说 E.物质第一性的学说 5.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C.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D.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首要前提 E.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6.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是( )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B.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C.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D.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E.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7.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是( ) A.生产方式 B.国家 C.人民群众 D.地理环境 E.人口因素 8.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A.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B.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C.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 D.直线上升、平稳进化的过程 E.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9.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E.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0.人的解放是指( ) A.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B.实现人的绝对自由 C.摆脱自然的奴役 D.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 E.摆脱旧思想、旧观念的禁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2题每题7分,3、4题每题6分,共26分)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4.什么是生产力 如何理解生产力系统的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在第1、2、3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3题无效。) 1.试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2.试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3.试用绝对真理、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对马克思主义应具有的正确态度。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01 0000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B 3.D 4.C 5.D 6.A 7.A 8.C 9.C 10.B 11.D 12.A 13.B 14.A 15.B 16.D 17.B 18.D 19.D 20.A 21.C 22.B 23.D 24.C 25.D 26.C 27.A 28.B 29.D 30.C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D 2.A B C D 3.A C D E 4.B C 5.A B C D E 6.A B C D E 7.A D E 8.A B E 9.C D E 10.C D E 三、简答题(第1、2小题每题7分,3、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 1.(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2.(1)认识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主体、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即主体改造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即主体反映客体的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是从属于实践关系的,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3.(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重要的表现。 (2)社会意识反作用从性质方面说,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从反作用的量的方面说,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有大小、深浅、久暂之分。 (3)相对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毕竟是第二位的。 4.(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3)生产力系统除上述三项独立要素外还有一些非独立的要素,例如科学技术。 四、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作题,每题12分,共24分) 1.(1)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不能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 (3)客观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物质世界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 (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是我们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可靠的思想保证。 2.(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已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是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从胜利走向胜利。 3.(1)二者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是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主体对它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来说的两个不同方面,所以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混淆。 (2)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具有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趋向。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具有绝对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没有穷尽真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具有相对性。 (4)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文科多选第12题)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ABD】考点: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http://www.rrky.com/simple/index.php?t1160_7.html22�下列社会发展各个系列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A�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B�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2�【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C即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五种划分法,所以选C。 【答案】 选C

自考本科马哲历年真题

自考历年真题可以在以下地方找到:

一、线上线下书店购买:

网上书店或者实体店能够买到集结成册的自考真题,一般来说比较正规,喜欢纸质版的考生可以考虑。

二、自考网站:

搜索当地的自考网站,做得比较好的一般会有真题,但是可能会搜到很多广告,自己注意鉴别广告和有内容的自考网站。

三、自考交流社群:

企鹅搜索相关的标签会有自考群,自考群也许会有真题分享。但是地区的自考群一般是比较难进,找到一个纯交流的自考群也很难。

自考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考核环节。报名自学考试流程: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想学的课程,然后可以网上登录当地的教育网或者自学考试网,会有详细的招生简章,报名时间和考试学科等都会有。自学考试可以选择报考培训班,也可以自己复习。

平时认真学习是复习的基础,复习着重巩固已学的知识,明确考试范围,加强记亿,并解决一些尚不很理解的难点,疑点。平时对很多内容不理解,单纯依靠复习,是不可能取得统考合格成绩的。应按考试大纲全面复习,重点突出,加强记亿。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自考学习也基本上依靠考生个人学习为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考真题就是很多考生的复习重要参考内容,而一般真题该如何找到了,一起来了解一下。自考历年真题查找的途径如下:1、线上线下书店购买。网上书店或者实体店能够买到集结成册的自考真题,一般来说比较正规,喜欢纸质版的考生可以考虑。2、自考网站。搜索当地的自考网站,做得比较好的一般会有真题,但是可能会搜到很多广告,自己注意鉴别广告和有内容的自考网站。3、自考交流社群。企鹅搜索相关的标签会有自考群,自考群也许会有真题分享。但是地区的自考群一般是比较难进,找到一个纯交流的自考群也很难。自考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考核环节。报名自学考试流程:首先,需要确定自己想学的课程,然后可以网上登录当地的教育网或者自学考试网,会有详细的招生简章,报名时间和考试学科等都会有。自学考试可以选择报考培训班,也可以自己复习。除此以外,像百度文库、豆丁等这些文库类的站点都有自考真题,以近代史纲要为例,就搜索【自考近代史纲要真题】等等这样的关键词组合,搜出来的都是这个课程的往年真题试卷…最新真题可以上上次考试的真题或是去年的真题,只要你加上年份,对应的真题都会有,同样以近代史为例:你可以搜索【自考近代史纲要2017年真题】,这样出来的都是你所在年份的真题。自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呵呵 这个难回答。。。。因为自考有十来门科目,每科题目都不一样,说起来就麻烦了。。。。。很宽泛 一般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 公共课有2门近代史还有毛概 和马经中一门 专业课 日语听说(口语) 基础日语(二) 高级日语(二) 英语(一) 日语阅读(二) 日语句法篇章法 日语听说(听力) 日语翻译(二)

实际上自考试题本身并不难,都是基础性知识内容,根据自考大纲和教材出题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进行周密的复习计划或者进行针对性地学习,通过考试是非常轻松的。试题难度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来确定的,而不是主考学校或考试部门可以任意拔高或降低的。你是考本科的,就得用本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你是考专科的,就得用专科标准的试题来考试。

历年自学考试马哲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课程代码:00001 0000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问题 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 A.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 B.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没有规律的事物的杂乱堆积 D.“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的产物 4.下列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理论是( ) A.唯能论 B.牛顿力学 C.相对论 D.宇宙热寂说 5.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6.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劳动 B.人脑的形成 C.语言的发展 D.环境的作用 7.“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是否( ) A.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B.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 C.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承认事物的多样性 9.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现象是( ) A.电闪雷鸣 B.月晕而风 C.水涨船高 D.昼夜交替 10.象消灭“天花”那样消灭癌症,这是( ) A.不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极小的可能性 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 ) A.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1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会导致( ) A.庸俗进化论 B.庸俗唯物论 C.激变论 D.均衡论 13.把同质事物区别开的依据是( )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量的规定性 C.事物的特殊矛盾 D.事物的属性 14.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会导致( ) A.先验论和经验论 B.唯理论和经验论 C.直观反映论和庸俗唯物论 D.不可知论和二元论 1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可靠和不可靠的关系 D.源和流的关系 17.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说明( ) A.真理和谬误两者无绝对界线 B.真理和谬误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C.真理和谬误都具有主观性 D.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相互转化 18.唯心史观通常表现为( ) 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人口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C.直线论和循环论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1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阶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生产关系 20.在生产力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劳动者 B.劳动工具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21.经济基础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生产力的总和 C.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科学技术的水平 22.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 C.封建阶级思想家 D.德国古典哲学家 23.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B.使用暴力的结果 C.政治斗争的结果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4.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 B.道德和艺术 C.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如语言学 D.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5.社会意识落后、先进的区分标志是( ) A.它们是否表现为理论体系 B.它们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 C.它们是否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D.它们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6.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 ) A.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 B.劳动群众创造的 C.人民群众创造的 D.全人类创造的 27.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 ) A.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B.群众运动天然合理 C.群众通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群众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 2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 A.人的阶级性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的自然属性 D.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总和 2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 )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C.科学和技术都是直接的生产力 D.科学技术作为一般的社会生产力纳入生产过程 30.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是( ) A.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发展 B.不断进步,直线上升的发展 C.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D.最终摆脱必然王国的束缚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 A.阶级性 B.系统性 C.先进性 D.实践性 E.有用性 2.下列判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人为自然界立法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感觉的复合 D.心外无物 E.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 ) A.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 E.能被人认识的客观实在 4.唯物辩证法是关于( ) A.历史规律的科学 B.普遍联系的科学 C.发展的学说 D.认识规律的学说 E.物质第一性的学说 5.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C.党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D.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首要前提 E.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6.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关系是( ) A.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B.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C.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D.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E.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 7.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是( ) A.生产方式 B.国家 C.人民群众 D.地理环境 E.人口因素 8.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 A.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B.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C.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 D.直线上升、平稳进化的过程 E.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9.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E.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10.人的解放是指( ) A.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 B.实现人的绝对自由 C.摆脱自然的奴役 D.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 E.摆脱旧思想、旧观念的禁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2题每题7分,3、4题每题6分,共26分)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4.什么是生产力 如何理解生产力系统的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在第1、2、3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3题无效。) 1.试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2.试论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以及坚持这一观点和路线的重要意义。 3.试用绝对真理、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对马克思主义应具有的正确态度。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01 0000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 2.B 3.D 4.C 5.D 6.A 7.A 8.C 9.C 10.B 11.D 12.A 13.B 14.A 15.B 16.D 17.B 18.D 19.D 20.A 21.C 22.B 23.D 24.C 25.D 26.C 27.A 28.B 29.D 30.C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D 2.A B C D 3.A C D E 4.B C 5.A B C D E 6.A B C D E 7.A D E 8.A B E 9.C D E 10.C D E 三、简答题(第1、2小题每题7分,3、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 1.(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2.(1)认识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客体是指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主体、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即主体改造客体的关系;认识关系,即主体反映客体的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是从属于实践关系的,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3.(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重要的表现。 (2)社会意识反作用从性质方面说,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从反作用的量的方面说,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有大小、深浅、久暂之分。 (3)相对于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毕竟是第二位的。 4.(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3)生产力系统除上述三项独立要素外还有一些非独立的要素,例如科学技术。 四、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作题,每题12分,共24分) 1.(1)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不能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 (3)客观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物质世界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 (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这是我们一切工作取得胜利的可靠的思想保证。 2.(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其主要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已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它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是它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廉政建设,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从胜利走向胜利。 3.(1)二者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是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主体对它的认识和把握的程度来说的两个不同方面,所以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混淆。 (2)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具有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趋向。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具有绝对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没有穷尽真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具有相对性。 (4)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要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自学考试马哲历年真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 )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 ) A、物质的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 )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1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9、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 )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 A、非决定论 B、辩证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决定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 A、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 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 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 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 30、人生观的核心是 ( )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 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 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 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3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36、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有 ( ) 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B、按地区划分居民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E、拥有特殊的武装队伍 37、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 A、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38、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有 ( ) A、科学可以使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B、科学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管理社会 D、科学可以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E、科学可以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39、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 )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产力的发展 E、道德水平的提高 4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人的本质( ) A、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B、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D、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E、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每题7分,43、44小题每题6分,共26分) 4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理论意义。(7分)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7分) 43、简述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6分) 44、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46、以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为指导,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47、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二000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B 4、D 5、C 6、C 7、D 8、B 9、C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B 18、D 19、C 20、D 21、C 22、B 23、D 24、B 25、C 26、A 27、C 28、A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评分标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31、AC 32、ABCDE 33、CDE 34、ADE 35、ABCD 36、BE 37、ACDE 38、ABCDE 39、ABCDE 40、ABC 三、简答题(共26分) 41、[参考答案]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2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2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分) 42、[参考答案]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2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2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分) 43、[参考答案]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1分) (2)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3分) (3)这三项内容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2分) 44、[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分)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其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原改变。(2分)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评分标准] (1)论述题的第45、46、47题三题中,考生任选其中二题作答。如果三题全部作答,第47题的答卷无效。 (2)要求答卷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观点错误的,该题为0分。 (3)要求答案观点全面,表述清楚。观点不全面,表述不清楚,酌情扣分。 (4)如果答卷表述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但意思相近,也要给分。 (5)如果答卷在某些方面阐述深入,有创见,可以多给分,但全部得分不得超过该题总分。 45、[参考答案]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分) (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1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3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分)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2分) (4)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反对墨守成规。(2分) 46、[参考答案] (1)人中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2分)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3分)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2分)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分) 47、[参考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3分)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2分)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们,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4分)

马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西方哲学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诡辩论 E.科学主义 32.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 ) 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D.是不可分割的 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3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 ) A.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B.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D.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A.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 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 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3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36.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A.文学艺术等知识因素 B.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C.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D.渗透性因素 E.准备性因素 37.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系列的有( )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38.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下列各项属于新的社会阶层的有 (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自由职业人员 E.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39.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 ) 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 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自然资源 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E.地理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4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 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 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7分) 42.简要说明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7分) 43.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6分) 44.简述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2分) 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12分) 47.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2分)

  •   索引序列
  •   马哲自考历年真题
  •   自考本科马哲历年真题
  •   历年自学考试马哲真题
  •   自学考试马哲历年真题
  •   马哲自学考试历年真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