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试题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本科自考马克思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特性是 A.广延性B.持续性 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4.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位置的移动 C.事物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原因和结果相互区别B.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相互渗透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与 A.承认真理的相对性是一致的B.承认真理的全面性是一致的 C.承认真理的具体性是一致的D.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马克思本科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5.人工智能出现和发展的哲学意义在于( ) A.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证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否定了电脑与人脑的本质区别 D.证明了电脑在整体上超过人脑 6.哲学上的二元论的错误在于否认( ) 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运动变化 C.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D.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 ) A.高级和低级的关系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简单和复杂的关系 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它( ) A.是不是在新时代产生的 B.是不是具有新的特点 C.是不是得到多数人的承认 D.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的是(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12.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相同观点,其中一个是都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另一个是都主张(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C.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 D.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15.有人认为,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观点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生活 D.信息交流 1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9.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0.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公共事务 B.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 C.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D.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不受外来势力侵犯 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 C.它继承了人类的先进文化 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是( )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国家政权的不同性质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社会形态的发展( ) A.与自然界事物的发展完全相同 B.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不受人的自觉活动的影响 D.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B.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C.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直接动力 C.最终动力 D.动力 26.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 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 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 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2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杰出的个人在历的重大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人们的思想动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D.剥削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8.下列关于人性的看法,属于正确观点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之初,性本恶 C.人性无善无恶 D.人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29.在价值关系中,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 ) A.只能是价值主体 B.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D.只能是价值客体 30.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是什么样的,主要取决于( ) A.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B.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C.他们的个人意志 D.他们的天赋条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无产阶级 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联盟 D.工农商学兵联盟 2、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 3、根据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4、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5、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 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C.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6、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方式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资料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9、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 10、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11、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2、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C.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创新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3、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宿命论观点 14、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历史观 D.自然观 15、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16、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资本积聚 B.资本集中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7、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 A.理论性 B.实践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19、 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21、 现代生产力系统要素中的渗透性因素主要是()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自然科学 D.科学技术 22、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3、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24、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5、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惟一动力 B.最终动力 C.根本动力 D.直接动力 26、 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7、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28、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A.“参与制”来实现 B.“个人联合”来实现 C.资本输出来实现 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29、 阶级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共财产 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0、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流动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逻辑学、哲学 C.法律思想、语言学、艺术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 32、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的决定性环节有() A.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 B.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 C.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3、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A.工人在工厂织布 B.农民在田里插秧 C.科学家在实验室做试验 D.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34、 商业资本的作用是() A.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 C.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D.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35、 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英国的欧文 B.英国的斯密 C.法国的傅立叶 D.法国的圣西门 36、 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突出表现为() A.工农分工 B.城乡分工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D.工商分工 37、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B.生产资本的构成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38、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A.社会平均利润的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39、 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A.自然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对象性 40、 尽管历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42、 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43、 简述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含义以及二者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44、 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45、 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试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47、试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对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自考本科试题

习题一

1. 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3.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生产力标准,坚持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代表”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4.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人们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关系: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4.如何理解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是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既有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一)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群众又要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充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个人,也不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而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结合实际,当代大学生应该作为“以人为本”的忠实实践者和表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事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4.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_____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5.科学证明,人脑是_____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______ A、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_____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____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9.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____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0.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_____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1.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_____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12.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__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13.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_ A、主本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1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____ A、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15.“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____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1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quot;。这表明____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18.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它是______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1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______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20.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____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2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____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D、上层建筑的性质 22.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_____ 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2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____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24.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___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25.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______ A、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B、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C、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 26.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____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C、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D、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27.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_____ A、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进行的 B、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中独立进行的 C、是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D、是在人与人的普遍联系中进行的 28.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____ A、标准 B、标准 C、必要标准 D、价值标准 29.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它包括____ A、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 B、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 C、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 D、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 3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_____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二、多面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涂均无分。第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3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33.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34.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段压迫的工具 35.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7.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3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39.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A、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E、科学技术把生产力各要素组合成现实生产力的功能明显加强 40.下列表述中,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有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C、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 D、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 E、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形式。(7分) 42.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7分) 43.简述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6分) 4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6分) 四、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及重要意义。(12分) 46.应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2分) 47.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间关系的原理,说明参加社会实践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12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B 2.A 3.C 4.A 5.C 6.D 7.C 8.D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B 16.D 17.D 18.A 19.C 20.C 21.B 22.D 23.D 24.C 25.C 26.B 27.A 28.A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CDE 32.ABCD 33.ABDE 34.CDE 35.ABCDE 36.CDE 37.ABE 38.BCD 39.ABCD 40.A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分)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分) 42.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分)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分) (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1分) 43. (1)人类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动物只能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2分) (2)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动物的活动没有社会性。(2分) (3)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动物则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1分) (4)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1分) 44. (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4分) (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45.(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1分) (2)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5分) (3)我国的社会发展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4分) (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2分) 46.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6分) (2)这一原理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分) 47. (1)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自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是指前人、他人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2分) (2)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的“源”和“流”的关系。从源泉上说,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人们亲自实践获得的。间接经验虽然不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但它归根到底也是源于别人的实践。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对自己来说是直接经验,对他人来说则是间接经验。(4分) (3)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获得的。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学习书本知识,有利于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我们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书本知识结合起来。(6分)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试题

直接到zikao 365 上下载吧,上面的历年真题是最全的有一万多套。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 )A.劳动产品 B.生产工具C.劳动技能 D.劳动对象2.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正确论断是( )A.阶级性和科学性是对立的,两者不可能统一B.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两者不可能对立C.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能做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公式中,绵羊处于( )A.简单价值形式地位 B.相对价值形式地位C.等价形式地位 D.一般价值形式地位4.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A.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平均劳动为尺度的 D.熟练劳动为尺度的5.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必须使其商品的( )A.个别价值等同于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提升为个别价值C.个别价值降到社会价值之下 D.个别价值提升到社会价值之上6.市场机制的内容不包括( )A.价格机制 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 D.保障机制7.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首先表现在( )A.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上B.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区别上C.资本流通公式和简单商品流通公式的区别上D.资本流通公式和货币流通量公式的区别上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是( )A.不变资本价值cB.可变资本价值vC.剩余价值mD.不变资本价值c与可变资本价值v之和9.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工人的( )A.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实现的B.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工作日实现的C.工作日不变,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1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A.进行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 B.不进行资本积累的简单再生产C.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 D.不进行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11.公式W'-G'•G-W…P…W'表示的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 B.生产资本的循环C.商品资本的循环 D.商业资本的循环12.固定资本更新是( )A.资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B.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根本原因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D.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I (v+m)=IIcB.I (v+m)>IIcC.I (c+v+m)=Ic+IIcD.II (c+v+m)=I(v+m)+II(v+m)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急剧下降 B.大批企业倒闭C.大量工人失业 D.生产相对过剩15.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计算依据是( )A.活劳动耗费 B.物化劳动耗费C.全部劳动耗费 D.资本耗费16.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 )A.一切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D.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仍能获得超额利润17.平均利润的形成说明( )A.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利润 B.等量资本可以获得等量剩余价值C.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剩余价值 D.资本与利润没有任何关系18.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决定利息率的实际是( )A.历史和道德因素 B.习惯和法律传统C.国家的政策法令 D.市场的自发作用19.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 )A.货币资本的企业 B.生产资本的企业C.商品资本的企业 D.职能资本的企业20.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存款利息率C.股息和股票的供求关系 D.股息和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2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D.土地的等级差别和数量限制22.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自( )A.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劳动力价值C.非垄断企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23.垄断价格的出现表明( )A.垄断能创造价值 B.垄断能增加价值总量C.价值规律作用内容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24.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归根结底起因于(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化C.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D.国家经济职能的变化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A.货币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和流通资本输出26.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促使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表现为( )A.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C.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到借贷资本的国际化D.从私人资本、国家资本到社会资本的国际化27.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是( )A.生产力水平低 B.科技教育落后C.经济结构的二元性 D.经济发展的依附性28.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C.货币全球化 D.资本社会化29.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D.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发展资料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中,注重公平主要体现在(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C.按劳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C.劳动产品 D.生产者的劳动E.生产者的生活消费32.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地位商品的特点是(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成为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C.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D.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E.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3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 )A.名义工资不断提高,实际工资不断下降B.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C.实际工资不断提高,名义工资不断下降D.从长期看,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也呈上升趋势E.从长期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按相同比例上升34.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有( )A.以机器、厂房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C.以设备、工具等形式存在的资本 D.以燃料、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E.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35.从本质上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需要作几点假设,包括( )A.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B.没有对外经济关系C.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之中D.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与价值一致E.剩余价值率为100%36.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上下波动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37.下列有关商业利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B.获得途径是商品的销售价格高于其购买价格的差额C.来源于流通领域中的单纯商品买卖活动D.来源于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E.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38.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 )A.绝对地租 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 D.矿山地租E.租金39.资本主义国家中垄断组织的形式有( )A.卡特尔 B.辛迪加C.托拉斯 D.康采恩E.混合联合公司40.19世纪后期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表现在( )A.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B.垄断的产生和发展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E.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运用商品二因素理论,分析“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这句话。42.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43.简述商业流通费用及其分类。44.为什么说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45.简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7.试分析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48.马克思运用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和说明了哪些主要的经济理论或经济问题?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奶牛和肉牛在畜牧场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是( )A.二者都是劳动对象B.二者都是劳动资料C.奶牛是劳动资料,肉牛是劳动对象D.肉牛是劳动资料,奶牛是劳动对象2.下列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状况B.生产力自身具有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C.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依靠新生产关系的推动D.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或最重要的社会条件3.在一切社会里,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A.价值 B.使用价值C.货币 D.变换价值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相互关系是( )A.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B.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C.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D.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5.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6.甲国购买乙国的先进技术用黄金支付,这里黄金执行的是( )A.流通手段职能 B.价格标准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 D.价值尺度职能7.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是( )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8.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只有增殖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9.资本主义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 )A.剩余价值构成的B.劳动力价值构成的C.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构成的D.创造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构成的10.利用工作日变化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工作日( )A.延长不受任何限制 B.只有最低限,没有最高限C.只有最高限,没有最低限 D.既有最低限,又有最高限11.P…W′— G′•G—W…P表示的是( )A.商业资本的循环 B.货币资本的循环C.生产资本的循环 D.商品资本的循环12.按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 D.所费资本和垫付资本13.固定资本更新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前提,是因为它能够( )A.推动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增加社会需求B.带动消费资料生产的回升,刺激生产发展C.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缓解供给和需求的矛盾D.促进生产力急剧增长,会加剧生产扩大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14.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一部类的内部交换可以使( )A.I (c+v+m)的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I (c+v+m)的实物替换得以实现C.I (c+△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D.I (c+△c)+ Ⅱ (c+△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严重不足 B.消费严重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 D.消费严重超前16.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可表示为( )A.c+m B.c+vC.v+m D.c+v+m1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构成公式变成了( )A.w=c+v+m B.w=k+mC.w=k+P D.w=k+ 18.平均利润形成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A.大于平均利润 B.小于平均利润C.等于平均利润 D.等于垄断利润19.商业利润是( )A.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B.商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C.产业资本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D.产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20.资本主义借贷资本的本质是( )A.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B.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金融资本C.为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服务的职能资本D.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21.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是银行雇员在( )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22.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租金是指( )A.完全由土地的使用所引起的费用B.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C.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超额利润D.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全部货币额23.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24.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属于( )A.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B.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C.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全面、自觉的调节D.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的计划管理25.以下不属于财政收入政策手段的是( )A.设置税种 B.调节税率C.发行国债 D.政府采购26.二战后,资本流向的突出变化是( )A.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资本B.经济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C.发达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D.落后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大幅度增加2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A.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B.生产、交换、消费的全球化C.资源、要素、资金的全球化D.资金、技术、人才的全球化28.当代的欧洲联盟已发展成为(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C.经济联盟 D.经济政治联合体2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持有少量企业股票( )A.意味着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所有权B.意味着工人改变了雇佣劳动者地位C.从根本上解决了劳资矛盾D.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资双方的经济关系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中注重效率主要是在( )A.初次分配中 B.再分配中C.按劳分配中 D.按要素分配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有关社会生产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标志着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B.构成中既有人和物的因素,也有管理等因素C.反映其发展水平与状况的最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D.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E.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32.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具有使用价值B.是以市场交换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C.是能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D.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物品E.具有交换的价值3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 )A.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B.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C.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D.所使用的资本和所耗费的资本之间的差额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34.资本家减少非劳动时间以加快资本周转的主要途径包括( )A.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性库存B.尽可能缩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C.尽力减少停工时间,提高劳动资料的利用率D.尽量缩短商品的销售时间E.尽量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3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A.I (v+m)=ⅡcB.I (c+v+m)=ⅡcC.I (c+v+m)= Ic+Ⅱc D.Ⅱ (c+m)= I(v+m)+Ⅱ(v+m)E.Ⅱ (c+m)= Ic+Ⅱc36.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 )A.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B.各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利润率完全相等C.各部门商品的价值和它们的生产价格完全一致D.各部门的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不一定完全一致E.各部门投入的等量资本会获得等量利润37.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 )A.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B.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借入资本的比率C.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D.是通过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实现的E.一般相当于平均利润率38.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包括(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经营垄断 D.土地的私人所有权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39.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方式包括( )A.国家与私人共同投资建立企业B.国家收购私人企业,即国有化C.国家向私人企业注入一定资本D.国有企业吸收一定私人资本入股E.国有企业改制为私人企业4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经济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A.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国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C.国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E.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42.什么是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4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什么?这种变动是否说明工人受剥削程度减轻了?44.什么是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哪些?45.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47.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手段是什么?48.试述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同一张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英语(二)都是全国统一试卷,基本上都是通用的,不过有些省份考试时的卷子也会有部分出入,但大体上还是同样的卷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呵呵 这个难回答。。。。因为自考有十来门科目,每科题目都不一样,说起来就麻烦了。。。。。很宽泛 一般有专业课和公共课程, 公共课有2门近代史还有毛概 和马经中一门 专业课 日语听说(口语) 基础日语(二) 高级日语(二) 英语(一) 日语阅读(二) 日语句法篇章法 日语听说(听力) 日语翻译(二)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A、主体 B、理论 C、客体 D、实践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德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实事求是 B、科学严谨 C、唯物主义 D、与时俱进 4.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属于( ) A、本体论问题 B、价值论问题 C、认识论问题 D、方法论问题 5.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肯定了物质的( ) A、客观实在性 B、主体依赖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6.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是( )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 7.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 A、主观的 B、实践的 C、精神的 D、机械的 8.认识的本质的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基于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的内心体验 9.认识的主体是( ) A、—切具有能动性的存在物 B、自我意识 C、抽象的、超历史的人类主体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 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之间的对立,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 1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提出了( ) A、发展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2.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而无法达到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这种观点在认识论上属于(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机械反映论 D、旧唯物主义 13.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表明(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14.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多元决定论 D、庸俗进化论 15.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社会意识是( ) A、社会心理 B、思想体系 C、意识形态 D、群体意识 16.科学属于生产力系统中的( )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 1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质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 1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 ) A、领袖观点 B、群众观点 C、民族观点 D、革命观点 19.使用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的( ) A、交换属性 B、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20.英国自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 C、生产相对不足 D、生产绝对不足 2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23.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 ) A、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帝国主义阶段 D、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25.二战后,一些西方国家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在( ) A、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 B、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 C、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变化 D、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诸种新变化属于(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的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7.垄断利润本质上来自于( ) A、垄断组织创造的价值 B、海外企业的利润 C、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D、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 2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 )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C、共产主义的政权形式 D、所有社会成员当家作主 29.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除两极分化 D、消灭剥削 30.卖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 B、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C、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是否得到当前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可 32.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这种联系是( ) A、偶然的 B、本质的 C、必然的 D、稳定的 33.真理的属性包括( ) A、客观性 B、多元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34.以下选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有(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自由和理性是人的本质 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5.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 A、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形成商品的价格 D、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36.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包括( ) A、物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B、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C、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D、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37.20世纪上半期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 A、辛迪加 B、托拉斯 C、卡特尔 D、康采恩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有( ) A、财政政策 B、行政法规 C、货币政策 D、—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 3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在于( ) A、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B、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具体国情不同 C、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40.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B、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C、都要消灭剥削制度 D、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规律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3.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4.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7.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 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反映论和先验论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 马克思主义认为,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5.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 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 这是指()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 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这指的是()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 柏拉图的“理念论” 是() 的理论 A. 唯物主义 B. 二元论 C. 唯心主义 D. 怀疑论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 .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 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 , 它的含义是指()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 纯粹的否定 D. 既克服又保留 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 对于同一事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 这说明()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 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 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 循序渐进 D. 理论联系实际 18. “从个别到一般, 从一般到个别” 的思维方法是()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 的过程 20.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 .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 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2. 有的哲学家认为, 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决定论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 相对主义诡辩论 23.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 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 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 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 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 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 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 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 属于() A. 不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 D. 抽象的可能性 25. 度是() A. 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 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 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 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 《坛经》 “时有风吹幡动, ----僧曰风动, ---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 惠能 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 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 运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不可分性 D. 时空性 28. 实践是指() A. 个人的生活活动 B. 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 人有目的的、 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 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 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30.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 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1 . C2. A3. C4. C5. D6. B7. B8. C9. C1 0. D 11 . D1 2. D1 3. A1 4. A1 5. C1 6. D1 7. D1 8. A1 9. D 20. D21 . B22. B23. B24. D25. B26. D27. B 28. D29. B30. D 二、 多项选择题 1 .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 当然都是无, 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 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 又是相对的 D.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E. 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2.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 乃阴阳之动静也。 ” “皆本物之固然。 ”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 “静即含 动, 动不含静。 ” “动、 静, 皆动也。 ”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 D.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E. 静止是绝对的, 运动是相对的 3. 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D.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E.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 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是 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E. 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 5. 下列选项中, 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A. 因祸得福, 祸福相依 B. 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 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E. 某种时尚开始流行 6.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 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 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 使统一体分解 7.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 水往低处流 B. 日出于东落于西 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 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 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 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 由变异的积累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E. 同样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事物 9. 辩证的否定是() A. 事物的自我否定 B. 事物发展的环节 C. 事物联系的环节 D. 扬弃 E. 既克服又保留 10.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 这是因为()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E. 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AB2. ABC3. CDE4. ABCD5. BCD6. ABD 7. CDE8. ACDE9. ABCDE1 0. ABD 三、 辨析题 1 . 唯物主义是可知论, 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答案要点] 这是错误的观点。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 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 2. 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 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 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 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 之所以是错误的, 是因为“存在” 是什么, 在这里不明确的; 如 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 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 反过来, 如果存在是物质, 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 一于物质, 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3. 重点论内在地包含着两点论。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所谓重点论是指在分析解决矛盾时, 要着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两点论则是指在着重 抓重点的同时, 对非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注。 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两点论的对立面是一点论。 由于讲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的存在为前提的, 因而它内在地包 含着两点论。 4.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幅度和范围,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 在 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 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 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 事物原有的度, 要适时抓住时机, 促进事物的质变。 5. 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既是 事物发展的环节, 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又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四、 简答题 1 .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 是思维产生存在还 是存在产生思维; 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被分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 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 二是阶 级根源, 保守、 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是认识根源, 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 也将通向唯心主义。 在这三个根源中, 认识根源的作用最 为持久, 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 〔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 最根本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 指导实践, 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 “新” 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 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 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 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我们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 首先,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才能把握运动。 其次, 相对静止是事 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 第三,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不同主体 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 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 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 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 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 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要点〕 第一, 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丧失了其 存在的必然性, 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 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 西, 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 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必然能战 胜旧事物。 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 的成长开辟道路。 7. 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要点〕 首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 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 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最后, 是否承认对立统 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是事物发展第二 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9.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 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 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 第二,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 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 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 循环往复、 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本身的创造性; 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 用; 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五、论述题 1 .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 世界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 它包括了物质观、 运动发展观、 规律观和意识论。 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必须从客观 实际出发, 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 其次, 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 发展的, 这就要求我们从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 为转移, 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政策。 第三, 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按客观规律办事,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 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答案要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总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相互作 用之中。 这个观点的方法论意义主要有二: 一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条件论的思想。 联系是普遍的, 而具体事物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 联系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 但又不唯条件 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 和系统论一样, 唯物辩证法认为, 从 功能上看, 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 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   索引序列
  •   本科自考马克思试题
  •   马克思本科自考试题
  •   马克思自考本科试题
  •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试题
  •   自考本科马克思考试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