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

商务的管理,自考本科需要52学分,如果学考课程是4门的话就是28学分;是的,因为如果自考商务管理的话,课程非常的难,而且这门课程考试的次数比较多,学生在学起来就会特别累。

一般都需要让自己的成绩每科超过60分,这样才能够通过最后的考试。确实很少报考,因为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学历没有任何的含金量,所以只是浪费钱而已。

你买本自考报考指南,上面有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要考的所有科目。一共14科笔试,一科计算机实践课,一科论文。所有学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考试的科目都是相同的,自考本科是国考。

公共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专业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一)、企业管理咨询。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分配

组织行为学自考答案:1-10 CBDDB ABCAD 11-20 ABCBB BACAC 21-25 CBBBA26-30 BCDE ABC ABCDE ABDE ABCDE31.组织行为学: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32.观察法:观察者以自己的眼、耳、鼻、舌和皮肤等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33.群体转移:指在群体进行决策时,在集体讨论、选择方案、做出决定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最初立场或观点的决策心理现象。群体转移致使群体决策在多数情况下向冒险转移,在少数情况下向保守转移。34.事业生涯: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35.组织行为科学化:组织行为合理化的过程,即组织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地调整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发展和决策的能力并创造出更为和谐的组织环境和更高的社会效益的动态过程。36.管理者了解职工的不同个性,并根据这些不同个性安排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安排合理的领导结构和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方法,就能最充分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首先要知人善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录用,发挥最好的效益。其次,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一方面安排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安排合理的个性结构。再次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37.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有:(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这个外部环境包括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过程、绩效评估和奖酬体系、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2)群体成员资源,主要考虑个人能力和性格特点。(3)群体结构,包括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等因素。(4)群体任务,包括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38.(1)独揽决策权,领导者做决策,下属执行决策;(2)单纯命令主义。领导者认为没有必要与下属讨论执行命令的理由,也没有商量或讨价还价的余地。(3)个人包办一切管理权。领导者把管理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事小事一起抓,忙于事务。39.动机产生的条件有内在条件需求和外在条件刺激。内在条伯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程度,所缺乏的可以是个体内部维持生理作用的物质要素,也可以是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要素,个体缺乏这些东西的时候,身心便失去平衡而产生紧张状态,感到不舒服。外在条件是个体向外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外在条件一定时,个体对某一事物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的程度直接相关,而内部条件一定时,则对事物的动机型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强弱而定。40.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41.解决冲突的方法有:(1)问题解决:冲突双方直接会晤,通过坦率真诚的讨论来明确问题并解决问题。(2)目标升级: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该目标不经冲突双方的协作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3)资源开发:如果冲突是由于资源缺乏造成的,那么对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产生双赢解决办法。(4)回避:逃避或抑制冲突。(5)缓和:通过强调冲突双主的共同利益而减弱它们之间的差异性。(6)折衷:冲突双主各自放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7)官方命令:管理层运用正式权威解决冲突,然后向卷入冲突的各方传递它的希望。(8)改变人的因素:运用行为改变技术改变造成冲突的态度和行为。(9)改变结构因素:通过工作再设计、工作调动、建立合作等方式改变正式的组织结构和冲突双方的相互作用模式。激发冲突的方式:(1)运用沟通:利用模棱两可或具有威胁性的信息可以提高冲突水平。(2)引进外人:在群体中补充一些在背景、价值观、态度和管理风格方面均与当前群体成员不同的个体。(3)重新建构组织:调整工作群体,改变规章制度,提高相互依赖性,以及其他类似的结构变革以打破现状。(4)任命一名吹毛求疵或任命一名批评家,他总是有意与组织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

自考商务管理专科必考课程15门。自考本科商务管理挺多人报考的。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组织行为学并不难,现在根据书的目录挑选出大纲中的重点章节,之后从重点出发去复习,考试的时候尽量多回答,一般都是很好通过的,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17.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题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18.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9. 事业生涯的设计: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和单位、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20. 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培训、教育)活动。 21. 事业生涯的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22.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23. 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4.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25. 角色: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26. 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27. 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28. 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29.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 30. 群体助长(群体促进):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作用。 31.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32. 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33. 正式沟通:是指组织和群体中正式的沟通过程,它是按照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进行沟通传递的,如组织和群体的管理行为、例行的汇报、总结、工作任务分配等均属此列。 34. 群体思维:指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会严重损害群体效绩。 35. 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的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36. 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37.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 38. 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然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 指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 39. 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40. 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这种过程肇始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 41. 协作:指的是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 42. 回避:指的是一个人可能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 43. 迁就:指为了维持相互关系,一方愿意作出自我牺牲。 44.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动过程。 45. 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是领导行为过程的核心,也是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 46. 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47. 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 48. 授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是指将权利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再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 49. 有效领导行为:是指领导的行为能适应既定的环境,并根据各种特定的情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 50. 满意度:是指员工希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51. 领导素质: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 52. 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53. 领导方式: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具体形式。 54. 决策: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案。 55.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56. 目标:就是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也是行为的导向。 57. 激励: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是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58. 激发力量(激发水平)M:即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 59. 目标效价V: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目标对于个人的重要程度。 60. 期望值E: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和某种需要的概率,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61. 公平差别阈:刚刚能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应差别的比值。 62. 激励机制:是为了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 63. 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64. 组织内部结构:是指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组织各部门、各层次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人及人与事的相互关系。 65. 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 66. 管理层次:是指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 67. 组织体制:是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68. 企业集团:是一些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在生产或经营的有关环节上联合起来的协作组织。 69.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民族时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 70. 组织结构合理化:是从静态标准的角度来衡量组织行为科学化的,是指组织内部各运行要素的有效配置及其相关机制的有效发挥。 71. 组织决策体制:是指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所组成的一定的组织体系及其指定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制度。 72. 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识与群体态度的总和。 73. 解冻:是指激励个体或群体改变原有的态度,即改变原有的习惯或传统,接受新的观念和思想。 74. 改变:是指通过对认同和内在化等方式,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并接受和学会新的行为。 75. 冻结:是指用必要的强化方法使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融合成为成员个人品德中永久部分的过程。 76. 突破式变革:指领导用最大的决心和魄力对重大的变革要求一步到位,定期内必须按时完成变革。 77. 渐进式变革:是指利用足够的时间分步骤地逐渐推进变革并最终达成变革目标。 78. 管理模式:是指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组织结构(包括职能结构、部门结构、责权结构)、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到管理技法、管理工具的整个管理体系的总称。 79.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再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占比

你能背的完吗?主要是理解

根据专业的 一般是英语可以抵组织行为学等3门,如果你考英语了,就不用再考组织学了。

1.命题标准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并有适当的时间对答案进行检查。 2.考试依据和范围 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1999年9月颁布的《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组织行为学》(孙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教材为命题范围。试题的参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关提法来编制。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学好组织行为学,需要有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如管理学原理、组织学原理,以及一定的哲学、领导科学、决策学知识等。学习组织行为学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将识记、理解、领会与分析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题中要体现既测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分析能力的原则。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卷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大一些,次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节的分数为适中。单章考核分数不超过20%。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以第1、3、6、7、9、11、13、14、17章为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不低于60%。第5、8、10、15、16、18章为次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约为30%,其它章节均为一般考核考内容,分值比例不超过10%。《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已明确不列为考核内容的不作试卷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能力考核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考核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左右、“理解”占30%左右、“简单应用”占30%左右、“综合应用”占20%左右。 4.试卷的难度结构 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四个层次,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容易”占20%左右,“中等偏易”占30%左右,“中等偏难”占30%左右,“难”占20%左右。 5.试卷的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五种。

一、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化原理) 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努力; 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 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 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二、简述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1、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以及设计; 4、决策系统的设计; 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 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 7、控制系统的设计; 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划。 三、简述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 答:(一)、经营六职能: 1、技术活动; 2、商业活动; 3、财务活动; 4、安全活动; 5、会计活动; 6、管理活动。 (二)、管理五要素: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调; 5、控制。 四、组织结构的要素有哪些? 答:组织结构的要素: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就组织内部而言,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或者主要方面。 概括的讲,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1、部门划分;2、工作专门化;3、管理跨度;4、指挥链;5、集权和分权;6、正规化;7、职位界定;8、职位描述。 五、简述管理跨度及其影响因素? 答:管理跨度(管理幅度、控制跨度)——一个上级直接监管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由于管理者受自身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能有效管理的下属是有限的。 一位管理者的管理跨度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的能力——管理者能力强,管理跨度大;反之要小一些。 2、被管理者的水平——被管理者能力强,素质高,管理跨度可以大一些。 3、工作性质——工作复杂多变,需要的监管工作量大,管理跨度小一些。 4、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渠道畅通、准确,管理跨度可以大些。 5、监管手段——监管手段先进,管理跨度可以大一些。 6、管理层次的高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主要承担重大的、复杂的策略性问题的决策,管理跨度应小一些;反之,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应大一些。 六、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分为那几种类型? 答:按照业务经营部门职责权限的大小以及业务经营部门与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为:直线型、参谋型、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多维型、网络型。 七、简述职能型结构? 答:职能型结构——当参谋部门有权向直线型经理直接下达指令时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也被称为职能制结构。参谋部门能够对直线型经理下达指令这样一种关系被称为职能关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进一步分工,以发挥专业职能部门的作用,于是产生了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但是,由于职能制存在多头领导的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八、简述事业部型结构?(2004) 答:事业部型——在总部下面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一种分权制的组织,为规模巨大的企业所采用。 该类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1、按照产品、地区或者市场划分事业部; 2、事业部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3、总公司的最高管理层有人事决策、财务控制、规定价格幅度和监管等大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 九、简述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防止疲劳的方法? 答:(一)引起疲劳的原因: 1、作业强度大小; 2、作业速度; 3、作业持续时间的长短; 4、环境条件; 5、作业时刻;(夜班、白班) 6、操作者身体素质; 7、劳动态度。 (二)防止疲劳的方法(措施): 1、建立健全保护劳动能力的贵证制度,保证劳动者合理的作业负荷,避免长期差负荷工作。 2、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使劳动者避免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3、合理组织工作地,减少并尽可能消除多余重复劳动,使操作活动安全方便。 4、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选择作业速度和作业姿势,尽可能做到省时、省力。 5、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使工作保持良好的节奏。 6、在紧张活动之后,人体各运动部位注意及时放松。 7、团结互助、心情舒畅的气氛,能够转移和减轻身体的疲劳。 十、简述伦西斯-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 答:利克特在1950——1970年期间曾长期担任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中心主任,对企业的组织理论等进行过较多的研究,这种研究被称为:密歇根研究。 利克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4种制度的组织理论(4种领导方式类型):专权的命令式、温和的命令式、协商式、参与式。 前三种制度可以统称为权力主义组织方式,只有第四种才是效率高的组织方式。 利克特认为,对人的激励形式有经济激励、安全激励、自我激励、创造激励。 ★★★十一、论述正式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案例)! 答:正式群体——根据目标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织决定成立的群体。如:企业中的车间、班组。 正式群体的类型: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交叉功能型群体、自我管理型群体。 非正式群体——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 1、利益型群体——为了某个大家共同关心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所组成的群体。 2、友谊型群体——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工作之外形成的)。Eg:年龄相近、支持某个球队、政治观点相同、一起驱车上班。 3、传统关系型群体——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上的群体。Eg:亲戚、老乡、同学、战友。 4、压力组合型群体——因外部驱动力或压力作用而形成的群体。 案例:冷静观察和思考,真正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提高素质,来增强自身的威信;抓住时机,同下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要时,请求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权威人员进行协调。 十二、简述群体发展的5阶段模型? 答:该理论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5个阶段的标准程序,即:形成阶段、振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十三、论述宝尔斯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 答:他和他的同事在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实验室进行了试验,这是社会科学家首次以系统的方式对群体中的个体行为进行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 罗伯特-宝尔斯的主要贡献: 1、提出了12种人类行为类型;(群体功能理论) 2、提出了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内部沟通和群体的组织与维持,同时指出了群体的行为过程将要经过4大阶段:定位、评价、控制、成员角色具体化。 3、他发现了一个规律:群体中单个成员的行为可以分为四大类(a.在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b.任务相关行为、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否定行为),四类行为在不同类型的群体中所发生的概率是基本相同的。 4、指出了“角色区别”是群体中的一个一般特征。 十四、简述领导者职能和管理者职能? 答:领导者职能——为使群体高效运作,领导者或者其他人必须完成的群体维持活动和与任务相关的活动,是各类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及工作内容在理论上的概括。 管理者职能——在管理活动中所应当作的事情。一般认为,管理者职能有4项:计划、组织、指挥(领导)、控制。 十五、简述领导者的一般职能? 答:1、完成任务职能:分配任务、安排工作、配备人员等活动,其目标是为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的目标。 2、群体维持职能:协调内部冲突、确保群体对成员的尊重等活动,其目标是维系群体的良好关系和高昂的士气。 十六、简述管理的4项职能? 答:1、计划职能:确立企业目标及实现企业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活动,是管理过程的起点。 2、组织职能:对实现企业目标的各种要素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组合和配置的活动。 3、指挥职能: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下达各种信息(命令、工作意见),来调度和引导下级实现计划的活动。 4、控制职能:纠正偏差、保证目标实现的活动。 十七、简述根据下属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 答:1、命令型;(高工作、低关系) 2、说服型;(高工作、高关系) 3、参与型;(低工作、高关系) 4、授权型。(低工作、低关系) ☆赫塞—布兰查德模型(情景领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该理论1966年首先由美国的科曼提出,其后由美国的赫塞&布兰查德加以发展。 2、基本观点:领导者的风格应适应其下属的“成熟程度”(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来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3、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是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下属的成熟度3个因素决定的。随着下属成熟度程度由低到高,形成了领导的生命周期:“高工作、低关系”——“高工作、高关系”——“低工作、高关系”——“低工作、低关系”。 根据下属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应采用的领导类型有: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授权型。 十八、简述领导风格的基本类型? 答:领导风格——在指导和影响下属的过程中,领导者所欣赏的各种行为模式。采用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受到领导者个人因素、被领导者的素质、情景因素的影响。 根据领导的两种职能(完成任务职能、群体维持职能),有两种基本的领导风格: 1、任务导向型的领导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领导者密切监督员工以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完成任务被置于员工成长和员工满意感之上。 2、员工导向型的领导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领导者把重点放在激励而不是控制下属上。他们寻求与员工建立友好、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通常允许员工参与对其有利害关系问题的决策过程。 当然,以上两种领导风格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对于大多数领导者而言,两种风格都具备一些,只不过他们对任务或员工常常各有不同的侧重。 十九、简述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 答:1、独裁型领导风格——决策权基本集中在最高领导者的一种领导类型。(属于高工作、低关系的领导方式) 适用于:规模较小、下属素质较差的企业。 2、民主型领导风格——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的决策均由下属做出的一种领导类型。(高工作、高关系) 适用于:规模较大、部门较多、下属的素质较高的企业。 3、参与型领导风格——民主型领导风格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决策是在同下属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把人际关系的协调放到首位。(高关系、低工作) 适用于:员工凝聚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企业。 4、放任型领导风格——决策权基本授予下属,领导者主要负责指导、协调、激励职能的一种领导类型。(低工作、低关系) 适用于:高科技、需要创造性工作的部门、下属素质较高的单位。 二十、沟通双方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 答:1、“归因”带来的盲目推断。 a.“刻板印象”——将群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别来推断该类群体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如:认为某地区的人是庸俗的,Marry是该地区的人,就推断Marry是庸俗的) b.“晕轮效应”——当假设某个人有某一种行为特征时,将推断某人必然具有其他的行为特征。(如:男性招聘人员会认为一个求职秘书职位的相貌入时的女性自然擅长打字、速记;认为口才好的求职者必然高智商和勤勉——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2、投影带来的沟通困难。(将自己的特点看成其他人特点的一种倾向,它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 3、沟通焦虑——在口头沟通、书面沟通、或二者兼而有之的沟通中,感到过分紧张和焦虑。 4、缺乏了解。 5、个性差异。 6、群体成员资格差异。 7、语言理解不同。 8、忽略非语言提示。 9、语法不够准确。 10、缺少沟通机会。 11、认知差异(最常见)。 12、认识上的偏见。 二十一、简述沟通链条上存在的沟通障碍?(了解) 答:1、沉长的命令传递引起沟通困难; 2、地理位置引起的沟通困难; 3、组织关系不明确带来的困难; 4、部门之间不合作带来的沟通困难; 5、建立部门王国是另一个妨碍沟通的原因; 6、场景与背景也将影响着沟通; 7、信息过载给沟通带来的困难。 二十二、简述在企业中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了解) 答:物质障碍、代码障碍、心理障碍、利益障碍、超载障碍、程序障碍、技能障碍、机制障碍。 二十三、简述发送者和接收者存在的障碍? 答:1、发送者方面存在的障碍:信息过滤、管理风格、信息适应性。 2、接收者方面存在的障碍:选择性知觉、情绪、缺乏兴趣、缺少倾听的能力。 二十四、简述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网络及其类型? 答:1、正式沟通网络——一般是垂直的,它遵循权力系统,并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 图:正式的小群体沟通网络及有效性指标: 指标链式网络(严格遵循正式的命令系统)轮式网络(把领导者作为所有群体沟通的核心)全渠道式网络(允许所有的群体成员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 速度中快快 精确性高高中 领导者的出现中高无 成员的满意度中低高 2、非正式沟通网络——常常称为小道消息的传播,它可以自由的向任何方向运动,并跳过权力等级,在促进任务完成的同时,非正式沟通满足了群体成员的社会需要。 小道消息的传播形势:单线传言链、闲谈传言链、随机传言链、积聚传言链。 二十五、简述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双因素理论”是赫兹伯格1966年在《工作与人性》一书中首创的“激励因素(满意)—保健因素(不满意)理论”。 保健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其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督导、工资、同事关系、工作环境等方面。 激励因素是指适合个人心理成长的因素,内容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感、上进心等。激励因素以工作为核心,激励因素是在工作进行时发生的,由于在工作时能得到满足,所以在工作时就可能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 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调动积极性。缺乏保健因素时,将带来强烈的不满,但保健因素得到满足时,并不能带来强烈的激励作用。 二十六、简述强化理论? 答:1、“强化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个人工作环境的专门设计,并对业绩好的加以赞扬,而对业绩差的加以惩罚,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2、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主义观点,它认为强化塑造行为,同目标设置理论相对立: 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认知观点,它假设一个人的目的指引他的行为。 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外部的强化可以塑造行为。 3、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 B.认为不必关心人们的内部认知活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 C.行为结束之后如果能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 二十七、简述强化行为的方法? 答:1、积极强化——当一种反映伴随着愉快的事件时的一种情形。 2、消极强化——当一种反映伴随着中止或逃离不愉快事件时的一种情形。 3、惩罚——为了减少不良行为而导致的不愉快情境。 4、忽视——消除任何能够维持行为的强化物的情形。当行为不被强化时,便可能倾向于逐渐消失。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了学习,他们强化了反应,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 二十八、简述决策的过程? 答:决策不是瞬息之间的行为,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判断过程。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找出问题、查证原因、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执行决策、分析执行结果。 二十九、简述群体决策的概念、过程、影响因素、优缺点? 答:群体决策——由群体的多数成员而不是个人实行的决策行为,又称集体决策。 (组织中的许多决策,尤其是对组织的活动和人事有极大影响的重要决策,多是由群体来完成的,这些群体包括:委员会、工作队、审查组、研究小组等) (一)群体决策过程包括: 1、诊断和确定问题; 2、寻找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 3、分析、比较、做出决策。 (二)群体决策成功的影响因素: 1、个人的控制支配。 2、小群体意识——不合理的过分追求群体内部一致性的现象和倾向,是群体凝聚力增强后可能带来的一种不良后果。 3、极化现象(极端型转移)。 (三)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1、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 由于群体决策有多人参加,集中了多人的知识、经验、信息,因而往往有较高的正确性;群体决策能提高群体成员对决策成败的责任感,并便于贯彻执行。 2、缺点——消耗时间、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 在决策的速度和创造性方面,则不如个人决策;在风险方面,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和责任不清。 (了解)三种决策类型: 1、确定型决策——各种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 2、风险型决策——决策者对未来的情况虽然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在已知事件发生概率情况下所进行的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在决策中,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且各种方案的结果又是未知的,只能靠决策者的经验判断而做出的决策。 三十、简述改善群体决策的措施? 答:1、群体领导人要防止迫使部属接受自己偏爱的方案,要欢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要支持和保护持异议者表达他的意见和见解。 2、在把问题交付群体进行决策讨论时,领导人不要在一开始就表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 3、除了有保密的必要外,要尽可能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或者邀请群体外的专家来参加讨论。 4、如果需要,群体领导人可以事先指定一位成员,在讨论时,专门提出与众不同的或相反的意见,以便促使大家进一步深思熟虑,把问题考虑的更加全面。 5、当对重大问题作决策时,不要匆忙做出决策,而要设法创造一个让大家再一次深思熟虑的“第二次机会”,以便使最后做出的决策更加完善。 三十一、简述压力产生的原因?(工作原因、组织原因、其他原因) 答:(一)工作上的压力: 1、工作性质不适合个人的兴趣与能力; 2、工作环境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3、角色模糊; 4、工作岗位因素; 5、人际关系因素; 6、挫折因素。 (二)组织上的原因: 1、组织的管理方式; 2、组织结构因素; 3、组织的领导作风; 4、组织的运行周期(初创、成长、成熟、衰退)。 (三)其他因素(非工作因素): 1、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2、个人因素——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经济开支;个性特点(生理条件、动机冲突、心理偏见、心理矛盾、目标期望) 三十二、简述压力缓和剂和其影响的因素? 答:压力缓和剂——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即:受到压力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 影响压力缓和剂的因素有:顽强的性格、对压力的知觉判断、生理条件、过去的经验与学习。 (了解)压力的后果:生理症状(血压升高、头痛、易患心脏病); 心理症状(不安、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 行为症状(攻击、退化、固执、冷漠)。 三十三、简述缓解压力的途径(措施)? 答:(一)员工个人减轻压力的途径: 1、科学管理时间; 2、加强体育锻炼; 3、进行放松训练; 4、扩大社交网络。 (二)组织方面减轻压力的途径: 1、加强人事遴选和工作安排; 2、设置可行的目标; 3、重新设计工作; 4、提高员工的参与决策水平; 5、加强组织沟通; 6、为员工增加身心健康项目(方案); 7、改善人际关系; 8、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9、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三十四、简述处理冲突的方法? 答:1、第三者裁决; 2、妥协; 3、拖延; 4、和平共处; 5、压制冲突; 6、转移目标; 7、教育; 8、重组群体。 三十五、简述变革的动机? 答:1、劳动力性质的变化; 2、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3、经济冲击; 4、竞争的加剧。 三十六、简述变革过程的构成要素? 答:1、确认问题; 2、识别原因; 3、形成变革动机; 4、进行变革; 5、管理变革过渡阶段; 6、支持和评价变革。 三十七、简述变革的类型&变革的方式?(了解) 答:1、变革的类型——结构变革、技术变革、工作环境变革、人员变革。 2、变革的方式——改良式变革、激进式变革、计划式变革(理想)。 三十九、简述变革的阻力? 答:1、个人方面的阻力:习惯性、安全性、利益性、不确定性、信息选择性、认识模糊性。 2、组织方面的阻力:相关部门的阻力、群体惯性、对部门利益的威胁、对权力关系的威胁。 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直接和公开的阻力、潜在或延后的阻力。 ★四十、风险型决策方法的应用: 例题:某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拟扩大生产能力,有如下3个方案: 1、对现有工厂进行改造;2、新建工厂;3、合同转包。其决策收益见“表1”。 要求:根据期望值标准对以上方案进行选择。 表1 市场状态高需求中需求低需求无需求 概率方案0.50.30.10.1 1、改造5025-25-45 2、新建7030-40-80 3、转包3015-10-10 解: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分别计算三种方案的期望值,期望值最大的为最优方案。计算公式: 不同方案的期望值=∑不同自然状态的概率×该状态下的收益值 方案1的收益期望值=0.5×50+0.3×25+0.1×(-25)+0.1×(-45)=25.5(万元) 方案1的收益期望值=32(万元) 方案1的收益期望值=17.5(万元) 比较可以知道,方案2的收益期望值最高,故第二方案为最优方案。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型分值

2011年辽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报考指南(考生必读)本站沈阳10月1日讯(记者 晓晓) 2010年辽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以及录取工作已经全部结束。2009年考生人数7680人,招生人数4040人,平均录取率为53%。其软件学院为95%。2010年报名人数约9000人!招生人数4285人,比2009年扩招245人!录取率约50%。2011年辽宁普通专升本考试在即,晓晓为考生撰写《2011年辽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报考指南》希望可以为考生指明方向! 报考条件:专升本考试仅一次机会,只能在毕业当年(大三下学期)3月报名,4月考试1.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经辽宁省招考办批准录取的专科生,在专科毕业当年(应届毕业生)。2.参加辽宁省中职升高职统一招生考试的被录取的专科生,在专科毕业当年(应届毕业生)。3.为鼓励支援辽西北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者,从2007年开始,服务期满的优秀专科生志愿者可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待遇,参加当年组织的普通专升本考试,其文化课考试成绩总分加10分计。 报名时间:2011年3月中旬 报名地点:考生所在的专科学校,报名方式:学校集体报名 考试时间:2011年4月中旬 考试地点:所有考试科目都在考生所报考的本科学校进行考试 考试科目一览表:辽宁省专升本考试科目 分值 考试时间 命题单位 ①<计算机基础知识(80分)+Visual FoxPro(70分)> ②<计算机基础知识(80分)+C语言(70分)>(① 或 ②任选其一) 150分 120分钟 辽宁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全省统一命题考试 《英语》 《日语》 《俄语》 (任选其一) 150分 120分钟 《专业综合课》 200分 150分钟 由各招生学校自主命题 《专业技能测试》 100分 由学校自定注意事项:报考自愿设一个主自愿和两个参考自愿,在主自愿未录满的情况下才启用参考自愿。公共课(计算机+外语)两科的总分未达到当年“资格线”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在达到资格线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所有科目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名依次录取。近几年资格线汇总:2006年资格线为110分;2007年资格线为120分;2008年资格线为130分;2009年资格线为100分。2010年资格线为110分。公共课计算机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考试内容 题型 题量数 分值 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考) 单选 20道 40 多选 10道 20 判断 10道 20 Visual FoxPro 或 C语言(考生自己任选其一) 填空 5道 10 阅读程序 8道 24 完善程序 8道 24 程序改错 4道 12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计算机语言考试内容和国家二级考试内容考点不同,望广大考生不要进入复习误区公共课英语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考试内容 题型 题量数 分值 英语 词汇和语法 10道 10 阅读理解 15道 45 英译汉 4道 12 阅读填空 10道 10 语法 10道 10 短语匹配 10道 10 简单题 5道 10 翻译题 1道 18 写作 1道 25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英语考试无听力,考点与大学英语四六级不同,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A级,望广大考生不要进入复习误区 专业课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考试内容 题型 题量数 分值 专业综合课 专业课综合课为笔试,考试内容详见《专业课考试大纲》 200分 专业综合技能 报考专业不同:考试方式不同,有的专业技能考笔试,有的面试,还有的为动手实际操作,考试内容详见《专业课考试大纲》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300分

1.命题标准 “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考课程。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并有适当的时间对答案进行检查。 2.考试依据和范围 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1999年9月颁布的《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组织行为学》(孙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教材为命题范围。试题的参考答案按所指定教材中的有关提法来编制。 3.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学好组织行为学,需要有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如管理学原理、组织学原理,以及一定的哲学、领导科学、决策学知识等。学习组织行为学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将识记、理解、领会与分析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和理论转化为理解和分析能力。命题中要体现既测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测试分析能力的原则。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卷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大一些,次重点章节的权重比例小一些,一般章节的分数为适中。单章考核分数不超过20%。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内容以第1、3、6、7、9、11、13、14、17章为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不低于60%。第5、8、10、15、16、18章为次重点考核内容,其分值比例约为30%,其它章节均为一般考核考内容,分值比例不超过10%。《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大纲》已明确不列为考核内容的不作试卷内容。 3.试卷能力结构 能力考核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考核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0%左右、“理解”占30%左右、“简单应用”占30%左右、“综合应用”占20%左右。 4.试卷的难度结构 试题的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四个层次,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为:“容易”占20%左右,“中等偏易”占30%左右,“中等偏难”占30%左右,“难”占20%左右。 5.试卷的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五种。

你可以看一下育路网!

成人自考主考学校和专业很多,考试科目也很多,有的自考本科需考试一二十门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门。自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根据专业的不同,考试科目不同,下面举例一些专升本专业主要课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考试的专业。1、会计学(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熟悉经济、管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财务理论和会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基本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行政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会计管理及会计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统计学、管理会计学、中国税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会计、资本运营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和市场营销学等。2、工程管理(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在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投资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施工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公司、物业管理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结构力学、工程结构、工程经济学、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学等。3、工商管理(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技能,具有处理企业管理实际问题基本能力,适合在企、事业单位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科研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法、西方经济学、物流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投资项目分析与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4、行政管理(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掌握现代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行政管理的基本业务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政治学、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行政领导学、行政法、电子政务、公务员考试实务等。5、金融学(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备坚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货币、信用、银行、证券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法、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投资银行学等。6、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法规,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和政府机构从事外贸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外贸商务函电、国际商法、世界贸易组织概论、国际投资学等。7、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8、新闻学(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较强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和实务技能,能在新闻传媒、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部门从事编辑、采访、新闻传播、文秘、公关、管理等各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中外新闻报道比较、新闻评论、新闻编辑、传播学概论、媒介经营管理等。9、法学(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法学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或管理工作的法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民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商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律师制度与实务等。10、广播电视编导(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经过本科阶段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熟悉党和国家的宣传法规与政策,具备较高的文化与艺术综合素质,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采、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后胜任广播电视系统、影视制作单位和文化宣传部门的编导、记者、编辑、策划、导演等工作。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艺术概论、影视摄像与照明、数字化影视制作、电视音乐与音响、录音技术、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导播、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文艺、专题片与纪录片创作、影视精品读解等。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基本的系统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科研部门、学校、企业、技术和行政单位从事计算机科研、应用和维护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等。12、软件工程(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坚实软件理论与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软件设计与实践能力和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能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工程数学、数据结构和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13、土木工程(专升本)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等的设计、施工、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工程结构原理、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土木工程概论、结构CAD、建设法规等。14、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加工过程自动化、机械控制工程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与研究人才。主要课程: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现代测试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械CAD/CAM等。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计算机技术与经济管理等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技术、电力系统稳态与瞬态分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电机学、电机与电器等。16、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交换与检测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微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其应用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技术、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通信工程等。17、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硅酸盐物理化学、无机材料测试技术、无机材料分析技术、无机材料工业技术装备、热工基础与设备、无机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等。18、建筑学(专升本)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设计方法,初步具备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类建筑、规划设计单位从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及建筑科研工作,也可从事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管理、建筑工程策划及建设项目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基础、素描、色彩、美术史、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城市规划原理、中外建筑史、建筑法规、居住区规划、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

自考组织行为学题型分值

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ABCDE )。 A 心理学 B 社会学 C 人类学 D 政治学 E 生物学2、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ABD )。 A 管理的两重性 B 人的两重性 C 组织的两重性 D 多学科性 E 多层次性3、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ACDE )。 A 理智型 B 内倾型 C 情绪型 D 意志型 E 中间型4、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ABC )。 A 改变行为 B 改变态度 C 引进新的知元素 D 不予理采 E 重新进行角色定位5、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ABCE )。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黑胆汁 E 抑郁质6、气质差异主要应用于(ABC )。A 人机关系 B 人际关系 C 思想教育 D 一般人员选拨 E 行为预测

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独立本科)本专业共设置13门课程和毕业论文1、毛泽东思想概论(2学分)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学分) 3、英语(二)(14学分)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3学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1学分) 5、基础会计学(5学分) 6、经济学(5学分) 7、管理学原理(6学分) 8、公共关系学(4学分) 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6学分) 1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6学分) 11、薪酬管理(6学分) 12、工作分析(4学分) 1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6学分)更多详情:祝你成功

英语,数学肯定有的。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专升本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大专业课的学习资源,适合想自考的学生,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专升本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你可以看一下育路网!

  •   索引序列
  •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
  •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分配
  •   自考本科组织行为学题型分数占比
  •   组织行为学自考题型分值
  •   自考组织行为学题型分值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