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视频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视频

发布时间: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视频

发布时间: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视频

新闻学专业(本科段)必考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 新闻学专业选考及加考需要学的课程 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 自考本科注意事项 (1)要选择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自考机构审查、备案的,具有正式办学资格的助学组织。 (2)学校开设的是否属于国家自考系列,与考生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是否一致。在报考前,先看一下学校专业介绍和各省、市、自治区自考办的专业考试计划,将专业设置的课程目录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3)学校的助学方式和授课时间是否适应个人的情况,如全脱产、半脱产,业余、夜校和函授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计划,权衡哪种方式最适合自己。 (4)另外,自学考试的某些专业,或某个层次,对考生来说,还有具体报考条件的限制。比如报考医药类的各个专业,就需要在职、专业对口等条件。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新闻学本科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英语(二)、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共20科。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汇总视频

新闻学(本科) 本专业共设置11门和毕业论文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2、毛泽东思想概论(2);3、英语(二)(14);4、新闻评论写作(6);5、新闻摄影(5);6、外国新闻事业史(6);7、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传播学概论(6);9、公共关系学(4);选考:文学概论(一)(7);新闻事业管理(4);中国文化概论(5),经济法概论(6),政治学概论(6),以上5门任选2门选考的新闻事业管理,政治学概论比较容易吧。如果喜欢文学,文学概论也可以。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这是新闻本科课程设置,本专业不难,多记背效果很好!(01C1503)新闻学(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非笔试课程代码 非笔试课程名称 非笔试课程学分 备注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00633 新闻学概论 6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6 加考课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10 00655 报纸编辑 6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00659 新闻摄影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4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10019 新闻伦理与法规 7 00015 英语(二) 14 3门选考1门 00016 日语(二) 14 00017 俄语(二) 14 10056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0英语吧,别的咱都没底子!中国新闻事业史加考!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1.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画面形象为主要表现的形式。其基本任务是报道各种新的事实,属于新闻工作的范畴。那种认为新闻摄影报道既是新闻报道、又是艺术创作的观点是不对的。 2.新闻摄影必须服从新闻工作的一般原则。在一般原则指导下,必须充分照顾其形象表现的特点,才能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地发挥其形象报道的威力。那种忽视新闻摄影形象特点的做法也要予以克服。3.新闻照片是由摄影画面形象和具备新闻诸要素的文字说明结合而成的,对两者的要求应力求一致。比如,要求报道的内容应是真人真事,要求表现这一内容的画面形象也应是真情实景。而决不能在文字说明上要求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而在形象表现上却允许似是而非。 4.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应是新闻现场情景有选择的摄影纪实。这种画面形象必须是摄影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的选择、摄取得来的,而不是什么“创作”的产物。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 5.衡量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应坚持新闻的标准,主要是情景真实、观点鲜明、富有现场气氛;而不能把艺术照片的衡量标准强加到新闻照片头上,求全责备。人们常常以“艺术性”来衡量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从习惯上说来,也未尝不可。但是,当使用这种说法时,要注意把两种不同性质的照片区别开来。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新闻摄影要有,真实性、新闻性、纪实性、五个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麽事件、为什麽发生

新闻摄影自考本科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新闻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镜头

1、镜头的结构:透镜组、光圈、镜头筒

2、 镜头的种类

标准镜头:视角在50度左右,镜头的视角与人眼视角相似,拍摄景物的透视效果符合人眼的透视标准和习惯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视角大于70度以上,焦距短,视角大,景深长,适合拍摄景物前后清晰度大的照片,或在较窄范围内拍摄较大画面的照片

望远镜头:视角在40度以下,又分为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焦距长、视角窄看得远,成像大,适合于拍摄不易于接近的被摄物体以及远距离的 *** 。

微距镜头:专门拍摄微小被摄或翻拍小画面图片为目的。解析度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

变焦镜头:焦距可调节变化,视角焦距不断变大而在广角镜头的视角和望远镜头的视角之间。

二、 :必须了解的相机设定

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叶片组成的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的装置

作用:调节通光量,光线强时将光圈缩小,光线弱时将光圈开大。 改变景深范围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系数:F系数指光圈的大小,是焦距与光孔直径的比。系数越小,通光量越大,系数越大,通光量越小。***成反比***

焦距***f***:是镜头的中心到胶片上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快门:是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数值越大,快门慢,曝光时间短。B门也称慢门。

三、 :景别的分类、作用、拍摄要求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拍摄要求:

注意提炼大地的线条,以此来结构画面或导视;

注意地平线的处理;

注意拍摄云、雨等特殊天气现象,营造特定气氛

画面时间﹥8秒。

全景包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体、全貌;从人物来看,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部动作。

拍摄要求:

人物头脚要全,但不能顶天立地;

是每个场景的总角度,用来交待人物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决定其它镜头的排程;

画面时间﹥7秒。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活动。位置适当,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活动和人物之间交流。

拍摄要求:

对人物形体动作的纪录和描写要注意把握决定性瞬间;

对环境背景的选择要注意烘托情绪气氛;

画面时间﹥5秒。

取景范围是由人物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主要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用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幅度不太大的动作;

拍摄要求:

构图要讲究;

用光要讲究;

画面时间﹥4秒。

特写:取景范围由肩至头部,用以突出刻画被摄物件。能清楚看到人物由肌颤动和眼神变化而表露出来的感情。

特点: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人物占据整个画面;富于表现力,能感染观众。

大特写:用画面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或重要的区域性细节,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重点表现人物的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等。

四、 :拍摄的角度

平摄角度:镜头与被摄物件在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物件不宜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

仰摄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物件,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俯摄角度:如实交代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严谨、实在,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五、 :新闻摄影的特性

新闻性:包括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时效性、趣味性。

形象性:新闻摄影的形象性是指新闻图片要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资讯应蕴含与新闻形象之中。具有可视性,能将新闻事实直接呈现给读者,饱含可视的现场资讯。瞬间的典型形象性,对新闻事件瞬间记录,摄取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截面和瞬间点,能代表事件的意义、说明事件的发展趋向或表现事件的状态与结果。历史的纪实形象。

真实性:被拍物体必须真实存在,新闻照片中的人必须是事件的当事人,新闻摄影时间、空间、物件是三位一体,新闻照片的形象必须真实、准确。

讯息类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1、拍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时机转瞬即逝;2、拍摄地点和环境相对单一;3、分为可预见式拍摄和突发新闻拍摄

要求:快速抵达新闻现场,快速融入新闻事件,镜头的资讯量需要最大化,需要强调的关键镜头一个都不能少,不要浪费镜头时间,把握变与不变。***块、大、全、短***

深度报道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强烈的细节意识;充分发挥两级镜头的探索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摄像机的形象叙事特点;慢镜头要注意保护某些被采访物件,也包括采访记者本身。

六、 :拍摄技巧

横竖画幅的四原则:主线的横竖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的移动方向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本身的形态决定画面的横竖。

突出主体的方法:1主体充满整个画面,或在画面上处于突出位置。2九宫格构图***三分法则***。3黄金分割。4通过线条来突出主体,选择一个突出线条构图的视点和画面,使得景象景物简化。

白平衡的调整、原因,怎么调:

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将一张白纸或其他白色物体置于现场拍摄光源下,在顺光条件下选择相机中的手动白平衡,将镜头对准白纸,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或者变焦使白纸充满画面,然后按下相应的设定按钮。

原因:自然界中物体颜色会因照射光线性质的不同产生改变,摄影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影响色彩表现的主要是光线的色温,。日常生活中,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等照明光源的色温千差万别,受光源色温的影响,被摄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由于人类视觉具有“自动色彩矫正”功能,眼睛看到的摄像色彩通过大脑进行了修正,使色彩得到了自动还原。在数字摄影系统中为了准确还原景物色彩,采用白平衡技术,在拍摄前就必须对相机CCD或CMOS影像感测器的讯号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光源。

摄影操作基本要领***平、准、稳、匀***指什么和处理方法:

平: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图形应该横平竖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线应与荧光屏横边框相平行,垂直线与竖边框相平行。

方法:利用三角架上的水平仪,楼房,水平线,站立的人。使寻像器的竖框与垂直线平衡,横框与水平线平衡。

准:是指根据录制内容的要求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画面构图能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你所要阐述的内容。具体指物件、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都要准。***推、拉、摇、移的起幅、落幅确定要准,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及各种拍摄角度都要做到准确、完美***

方法:多次演练,掌握技巧,熟悉内容。

稳:为了减少电视画面不必要的晃动,拍摄时要注意画面的平稳,这是摄像员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不但要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而且要多拍多练。

无论是推、拉、摇,在起幅和落幅时都要保持画面的稳定。

“匀”是对拍摄速度的一种要求,无论是快还是慢,都有个匀速的问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在推、拉、摇、移、跟的拍摄中都存在着三个过程,即慢起速、匀速、慢减速至停止。

当然也有急起、急停的现象,它是为了表达剧本中特定的物件而采取的拍摄方法,一般运动拍摄都要求匀。

固定画面的拍摄:是指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焦距固定

运动摄像:推拉摇移

推: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区域性的关系,影响和调节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拉:具有很强的空间展示效果,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回收视线,利用拉镜头转场。

摇: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交代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的内在联络,通过摇摄的速度表现特定的情绪。

移: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空间是完整且连贯的,调动了人们视觉观看的感受。

电视访谈景别:一般使用近景和中景 原因: 方向一般是斜侧面,原因:

什么学校的?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归纳总结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1)在编辑部获得新闻线索 (2)从电话中获得新闻线索(3)在会议上获得新闻线索 (4)在文件中获得新闻线索(5)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获得新闻线索(6)在新闻发布会上获得新闻线索 (7)在有关部门获得新闻线索(8)在与朋友聊天中获得新闻线索 (9)从道听途说中获得新闻线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   索引序列
  •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视频
  •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汇总视频
  •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总结
  •   新闻摄影自考本科知识点总结
  •   自考新闻摄影知识点归纳总结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