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发布时间: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发布时间:

小学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考试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主要的研究教育方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运用。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著名哲学家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被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教育学”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美国哲学家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在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观点;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956年,美国教育家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1975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2)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小学教育专业自考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学语文、科学·技术·社会、美育基础、英语(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实践)、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原理、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汉语基础、高等数学基础、数论初步、教育实习。 自考报名条件 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 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 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 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 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 自考网上报名流程 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新生需注册并填写相关资料,老生根据自己之前的账号进行登陆)。 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 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 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自考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自考无任何限制,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 2,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然后去报考点去确定(一般都是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交钱。第一次一定要去报考点交钱办准考证,以后在交通银行办张交行卡在网上报考。 3,自考的内容基本上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历年试卷上的考点很多重复考,比较有规律,平时多做教辅习题,考前多做历年试卷和模拟试卷,过关不成问题。 4,如果中学基础差就报:行政管理,法律,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等无数学的专业,这些专业是自考高过关率专业,很多只有初中基础的考生都已过关拿证。 5,一年全国自考是4次,湖北省一年就四次(一月,四月,七月,十月)。有的地方是两次。 6,一般一次四门全部报满最好。 7,自考的难度无法与普通高考和中考相比,基础差的考生报无数学的专业应该可以过关。

1.反复背.你先读5遍在背一句(一句一句的背)必须用心去体会,长的你就一自然段背,背完一自然段、后就读3遍自己在背(在读的过程中必须大声的读).不记的在读在背,总之一定要背熟在能背下个自然段.(在早上背书最有效,记的也最快)全部背完后在全文读3遍在自己背一遍背熟了,就OK了.最好每天都要记一次,比较好,怕完掉.其他方法:第一招,因为每个段落都不是杂乱无章,毫无头绪的,总有它一定的层次,所以如果掌握了它的层次,背书时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9自然段,就可按《月光曲》曲子\"舒缓、增高、高昂\"这个过程来背。先看几遍这个段落,分清哪部分是舒缓,哪部分是增高……自然而然,当你背书时,就会心中有底,容易背多了。另一招就是想画面背段落。看了某篇课文,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例如《马踏飞燕》这课,展开的画面是:一匹十分优良的马在奔驰着,跑得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连一只飞鸟也难以脱身,奇怪的是,这只鸟被马踏在脚下,竟安然无恙,可想而知,马跑得多么快呀!你就围绕这个\"快\"字展开一幅画面,背书时也会轻松许多。1.看到字面,第一时间联想什么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猜测看注释。。验证一下。。再看看自己的解释跟正确答案有什么区别。。(背古诗的方法)2.看音标。。多读读。。把一个单词拆成几部分去记。。记得要按音标来拆。。(背单词的~~~)首先培养自己对文章的兴趣。。有时间多看看课外书。。3.先概括一下内容。。再一层一层地背~~~HOHO~~(背文章的~~)对了,背书最记的第一个字,和第一句,如果不记的了,后面就都不记的了.总之来说背书就是多读.对记.对背.也要学会联想.很长很长的课文还可以使用唱歌法背诵呢!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我们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不要你抄,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多做笔记.把重要的都记下来,在背诵也挺快,在老师讲课时,老师要你们背书时,你因该利用读去记,你去学校也能记啊(早读之前) 我就是用这几种方法,很有效,我背非常快,也很熟练.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技巧就没有了,只能给点复习的建议。1)心理学方面:普通心理学是基础,这个都是重点,这本书要学好,能为后面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做准备。到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开始出现重点和非重点:规律和特点是重点,影响和意义一般不考。2)教学方面:看书大标题,加粗字体。出现的教育家和著作是重点的重点3)卫生学方面:如果你是理科生,躺过。如果你是文科生,注意名词解释,计算题(不多,但巧妙),还有解决方法。

呵呵没有重点不重点的

教育心理学重难点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记忆技巧:感前具形。2.简述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2)泛灵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3)不守恒;(4)自我为中心;(5)思维不可逆。记忆技巧:表子不凡。3.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记忆技巧:新宰猪,琴童觅饭盒。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1)定向性与顺序性。(2)阶段性与连续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记忆技巧:段序不差。5.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运动技能的学习;(5)态度的学习;记忆技巧:加胭脂太动人。6. 简述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记忆技巧:冻结城墙 。 7.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2)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①有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②有学习的心向;记忆技巧:主客才忍心。8.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观点:(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2)学习观: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4)教学观:强调情境式教学、合作学习;记忆技巧:教学生学习知识。9.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记忆方法:通过曲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描述;10.简述维纳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维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意义:1.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以后的学习动机;2.学生的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3.长期消极归因不利于学生个性成长;4.教师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记忆技巧:与众不凡。1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记忆:根据起因控制奖惩。12.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生成性原则;(4)特定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记忆技巧:煮花生特见效。13.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记忆技巧:策定结,材知情;14.在教学中如何促进迁移的产生?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记忆:猜测城内。15.简述冯忠良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记忆技巧:定模整熟 上体育课的过程。总结:教育心理学是考试难点但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以上归纳都是以归纳为主,具体细节记忆还要参考一些教材考试用书。

多做题目,买些试卷做,见效快

小学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小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有哪些?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考试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主要的研究教育方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著名哲学家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被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教育学”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美国哲学家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在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观点;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956年,美国教育家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1975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 *** 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2)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是什么?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求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 三是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大纲规定考核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短,考试时间仍然是3个小时,只有具备扎实熟练的基础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另外每小题的分值高,因此任何一题都不能放弃。辨析题的设置又要求考生复习时要精确,决不能似是而非。 例如: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中良、武新春,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希望帮到你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 1.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集中在: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3.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x0d\x0a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x0d\x0a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x0d\x0a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x0d\x0a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x0d\x0a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x0d\x0a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x0d\x0a8、教师的人格特征\x0d\x0a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x0d\x0a教育心理学:\x0d\x0a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x0d\x0a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x0d\x0a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x0d\x0a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x0d\x0a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x0d\x0a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x0d\x0a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x0d\x0a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x0d\x0a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x0d\x0a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x0d\x0a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x0d\x0a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x0d\x0a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x0d\x0a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整理

教育学心理学常考知识点重点汇总: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学习理论、学习心理。

1、学生的认知发展:重点在于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对于考生而言,可能皮亚杰的理论相对较容易理解,因为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很多都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比如孩子的“自我中心性”、“客体永恒性”和“守恒性”等。

而维果斯基的理论就相对晦涩难懂,因为其理论是从种系以及文化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人类的认知发展的,最典型的是他区分了人类的两种心理机能:人和动物均有的低级心理机能及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

2、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重点在于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这一理论流派的观点也是相对难理解的,因此,考生们需要结合实际事例来理解各个阶段的发展冲突与任务。

比如,婴儿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这就需要父母要充分满足婴儿的一切需求,这样婴儿才会建立起对外界环境的信任。

巴甫洛夫认为,人类的学习就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而记忆则是对条件反射的巩固,我们的许多行为或感觉都是通过条件反射来塑造的。 桑代克提出了一系列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条:(1)练习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强。(2)准备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随个体身心的准备状态而异。个体在准备状态(即需求)下作出反应,如果反应得到满足,以后在相同情况下,就会作出相同的反应。(3)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根据反应能否得到满足的效果而定。 首先,作为教育者,需要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机会,要多鼓励孩子。 其次,为孩子提供及时的反馈,巩固正确的行为。 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做有意义的练习。 行为主义学说为我们消除不良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1)强化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 (2)强化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3)强化影响学生的情绪。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 (1)针对强化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 (2)及时反馈并且循序渐进。 观察学习取决于四种相互联系的子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和动机过程。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首先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和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 最后,在学习动机方面,班杜拉注意到三种强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即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1.遵循孩子模仿学习的规律,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榜样。 2.引导孩子客观地认识、接纳榜样。 3.榜样示范可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 学习者是依靠相互关系来感知、领悟外界事物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者能够理解事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有可能发生。关系是感知、记忆和学习的关键。 (1)创设问题情境。 (2)设置的活动目标要有适度性。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人的学习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外显的学习模式,另一种是潜在的学习模式。 (1) 发挥教师在发现学习中的恰当作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3) 使教材具有一定的发现的兴奋感。 (4) 发现学习法并非学习知识的唯一方法。 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者具有起码的知识结构成了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都是意义学习。 学生除了用原来掌握的学科知识学习新教材外,他们其他的知识经验、能力、态度、兴趣、目的和方法等对新知识的学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及时复习。 (2)积极寻找材料之间的联系,采用有意义的记忆材料。 (3)不同性质的信息穿插输入。 给学生的学习、思考留下空间,从而使学生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张力状态,加深学习印象。 记忆的精加工策略指的是通过学习,使新旧信息之间形成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学习策略。 精加工策略的主要方法有: (1)类比法。 (2)比较法。 (3)扩展与引申。 (4)先行组织者。 (5)联想法。 “产生效应”是在记忆的过程中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促进记忆主体更投入、更努力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自身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按照意义学习的要求,把教学内容按照内在逻辑,完整有序地呈现给学生,而且要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制造有利于学习的“自身经历”。自我参照效应告诉我们,个体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忆效果最好 在教育的初期阶段,教师和家长必须重视孩子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 (1)运动技能经过反复练习,并且是以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而又有大量的过度学习,故一般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容易遗忘。 (2)运动技能的保持动作痕迹高度依赖小脑和脑低级中枢,有研究表明脑的这个部位更能保持动作记忆。 1.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教师对动作技能学习策略进行有效指导。 3.促进学生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4.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展开练习。 复述策略往往要配以其他有助于学习者组织和整合长时记忆信息的学习策略,才能将信息由短时记忆的储存转向长时记忆中,长期保持信息,这些策略就是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列提纲、作关系图、建立理论模型。 (1)位置记忆法。 (2)联想。 (3)建立联系。 一般来说,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称为负迁移。 共同要素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诸如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它们都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 学习迁移的产生是因为被试在先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一般性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后继行为中去的结果。 重视学习情境中对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在迁移中的重要作用。 迁移取决于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定势或学习能力。 1. 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为迁移提供桥梁。 2. 夯实基础知识,为迁移提供坚实的固定点。 3. 重视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对迁移种类进行了重新划分,将迁移分为四种类型: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例如阅读、写作、运算与解题等都属于认知技能。 当在解决一类问题时,可以概括出其中解题的产生式规则,即如果遇到什么条件就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在学习后再提供一些与例题类似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将相关的产生式规则自动化。先前的自动化的产生式规则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认知技能的迁移,效果也越显著。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外,在涉及认知技能的运用时,需要将其中的产生式规则更加明确化和概括化,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产生式规则,只有知道了不同的产生式规则,才有可能运用,才有可能将其自动化,并迁移到新的认知任务中。 必须让他们了解到该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了解该策略能够提高他们的行为能力。 (1)让学生对使用的学习策略有明确的认知。 (2)运用精细加工策略,强化迁移的能力。 (3)学生要对认知策略的作用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习惯。 (4)激励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主动地为自己规划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历程。 原理与方法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时对于人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学习对象之间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或虽有共同因素但要求学习者作出不同的反应,则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对学习迁移的发生很重要,因为学习迁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会促进迁移的发生。这种心理的准备状态实际上就是定势。定势的作用有双重性: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消极的阻碍作用。 心理定势(mindset)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解决这类问题时,经过大量训练,拥有大量知识的熟手就比没有经过训练的新手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这个优越性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心理定势。 打破心理定势的方法之一就是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思维路径、不同的思维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求得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功能固着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知道某一物品的某一或某些功用后,再难以看出这个物品的其他功用。 利用启发个体去突破一个物体的常规用途,多进行非常规的功能的思考是培养创造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1)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注重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2)学生在学习定理、公式时,不仅要了解它的结论,还要弄清它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可以加深对它的理解,达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具体来说,类比策略至少有以下三个作用: (1)有助于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作用。 (2)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 (3)有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道德教育中,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避免成人式的道德灌输。 2.在道德教育中,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他律内化为自律。 3.在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行为的实践。 认知失调理论最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了改变人们态度和行为的途径。 角色扮演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有效手段。 1.树立乐于助人的榜样。 2.抓住情境培养同情心。 3.坚持强化利他行为。 1.阐明抗拒诱惑的重要性与意义。 2.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意志与毅力。 3.让学生切身体会并给予及时评价与赏罚 1.杜绝即时满足,鼓励孩子延迟满足。 2.榜样示范,学会忍耐。 3.延迟奖励策略。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又称替代学习,指的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个体获得新的反应,或已有的反应特点得到修正。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不一定具有外显的操作反应”。 家长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少采用暴力的教育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必须是有理智的,不能随心所欲。 要帮助孩子恰当地宣泄。 年龄是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因素。 (1)创造良好的支持氛围。 (2)给予高度的期望。 (3)积极的反馈与鼓励。 (1)及时反馈。 (2)多次反馈。 1.要明确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与过程。 2.善用多种符号,不用否定性的“×”。 3.评价应有启发性与激励性。 4.评价具有关爱性和针对性。 我们在教育中要善用诱因,善用奖励。奖励可以增强儿童的认知能力与是非辨别能力,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赞赏的行为。 学习就是期待的获得,学习者有一种期待的内在状态,推动学习者对达到目的的环境条件产生认知。有机体的行为都在于达到某个目的,并且在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同时,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的,有期待的。学习期待的激励作用是以其现实性作为基础的,期待不一定很高,但一定要适当。 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趣味性。第二,探索性。第三,可接受性。教师还要适当运用奖励。 个体不同的内、外控制点倾向影响到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个体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内控水平。 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 2.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 3.所投入的努力。 4.自我概念。 1.设法让孩子有更多的成功体验。 2.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榜样示范。 3.正确评价和积极的言语鼓励。 4.帮助孩子对学习成败作出正确的归因。 5.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1.改变家长和教师的评价观念,形成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 3.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结合教学与学习实践,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一般都要求写出明确清晰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目标意识的培养。另外,还要注意科学地制定目标。树立目标并不会完全确保学习活动的高效率,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第一阶段为意识化,通过对话等方式让学生注意到成就动机的表现行为;第二阶段为体验化,通过活动或游戏体验成功或失败,体验成败与行为策略的关系;第三个阶段是概念化阶段,在学生体验成败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如成功、失败、动机、成就动机等,把实践体验与相关概念联系起来;第四阶段是练习阶段,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来加深学生对成就动机的理解;第五阶段为迁移阶段,把前四个阶段积累的概念、策略应用到学习行为中去。学生要自己选择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并能体验成败的条件;第六个阶段为内化,这时学生练习所得的成就动机将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并在学习行为中发挥作用。 成就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目的的掌握目标取向(mastery goal orientation);另一类是以追求好成绩,证明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成绩目标取向(performance goal orientation)。 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应为学生设置适合其能力发展的任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从已知推论未知,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探索。从而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选择掌握目标取向而非成绩目标取向,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任务布置来看,教师可通过分层任务布置来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的确立。 从学生评价来看,教师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1) 不要误用外部奖励。 (2) 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中获得满足。 要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控制好动机的唤起水平,尤其是外部动机的激活程度,要重视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辅以外部动机的配合,使学生保持在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下,以获得持续、最佳的学习效果。 必须遵循他们成长的自然要求,引导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我们要运用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教学。 教师要准确定位,扮演好“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 学生的水平明确以后,教师需要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使他们在一次次成功的鼓舞下继续冲击新的更高的目标。 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不应盲目拔高和迟滞,以免错过“最近发展区”。 安全型、回避型与矛盾型依恋。 1.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 2.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1.耐心地引导学生“说”,让学生尽情地“说”。 2.重视对班级内非正式群体的引导。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在目前来说是比较合理的。 1.重视“第一次”的教育。 2.给崇拜老师的小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3.从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所有的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避免首因效应的负面影响。 合作能促进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竞争意识的培养,也要重视合作思维的训练。 实现组间合作,最重要的是设定一个超级目标,即能使双方团体成员感受到压力和吸引力,但单凭一方的资源和力量无法达到,而需双方相互合作才能实现的目标。在这种超级目标的指引下,竞争团体为实现目标,会尝试沟通和协商,消除障碍。会相互谦让,并进行分工合作,共同为实现这个超级目标作出贡献,从而使原有的竞争冲突与超级目标统一起来,有助于确保团体自觉地为这个目标努力。

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是:

1、皮亚杰用图式来解释婴儿抓握、吸吮反射等这种认知结构。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技能包括同化和顺应.

2、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3、顺应: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4、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与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发生。认知发展的两个成就:发展客体永恒性、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

5、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容的智力或操作。特点:能运用一些动作图式、能运用符号、思维不可逆、未获得概念守恒。自我中心主义、集体独白。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掌握了守恒、分类和顺序排列运算的能力。

7、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这样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8、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六、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

9、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小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重点有哪些? 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考试内容:教育学的概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主要的研究教育方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及在实际中的运用。 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著名哲学家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被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教育学”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美国哲学家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在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观点;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956年,美国教育家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1975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 *** 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的概念。(2)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是什么? 教育学: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评价模式和方法、课程的基本结构,我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4、教学的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5、在教学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的基本方法6、德育的意义,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德育的原则,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的主要方法7、制订教育目的的依据8、教师的人格特征9、我过现行小学课程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2、心理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3、学习的定义,学习的主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当今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迁移的概念及种类,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6、知识与知识学习的类型,7、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理论8、学习策略构成,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9、问题解决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11、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12、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13、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课堂管理的策略,问题行为的主要策略14、教师应具有的特征,教师期望的效应,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求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 一是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全面复习,但又要有所侧重。教育学统考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要全面复习,使得复习工作量加大了。但各门学科的比值又有所不同,所以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 三是知识掌握要扎实、熟练,不能似是而非。大纲规定考核题型多,题量大,时间短,考试时间仍然是3个小时,只有具备扎实熟练的基础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另外每小题的分值高,因此任何一题都不能放弃。辨析题的设置又要求考生复习时要精确,决不能似是而非。 例如: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冯中良、武新春,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希望帮到你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什么 1.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集中在: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3.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   索引序列
  •   小学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
  •   小学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笔记整理
  •   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