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高中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高中

发布时间: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高中

发布时间: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高中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公共经济学教材,公共经济学自考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经济学需要学习那些课程那些教材经济学专业简介专业代码:020115一、考试课程及学分序号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1公共基础课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30015英语149910财经应用写作7不考英语的加考该两门课程9911创业理论与实务74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选考一门3601服务营销学554184线性代数4选考一门5963绩效管理46专业基础课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4含上机1学分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470009政治经济学680143经济思想史59专业课0139西方经济学6100140国际经济学6110142计量经济学6160141发展经济学617必做6999毕业论文不计学分总学分72已通过“数据处理概论”课程者,可以免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三、学习书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3.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柳金甫、王义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5.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汪星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6.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贺耀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顾学荣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8.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王志伟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9.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刘凤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0.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佟家栋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1.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贺铿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2.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于同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3.服务营销学《服务营销学教程》,李怀斌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4.绩效管理《绩效管理》,顾琴轩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5.财经应用写作《财经应用写作》,傅家柏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6.创业理论与实务《创业理论与实务》迟英庆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7.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刘吉佑、徐诚浩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经济学自考科目经济学本科自考科目,如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版本作者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正楷00009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卫兴华顾学荣00015英语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高远00021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第一、二分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姚慕生唐国兴00041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王俊生00042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版张小裴00043经济法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刘文华00048财政与金融财政与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安体富周升业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汪星明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贺耀敏00139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刘凤良00140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佟家栋00141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于同申00142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贺铿00143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王志伟科学教育分类达人何晓强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不平衡增长理论

1、代表:赫希曼

2、主要观点: 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它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赫希曼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所谓“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就是指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其它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

所谓“联系效应”的项目,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两种形式。后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而前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机构制造、汽车工业等。

3、评价

赫希曼认为,一个产业的联系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业的联系效应大,否 则,联系效应小。一个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模式时,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走不平衡增长的道路,以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在使用时,要注重国情的考 虑。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

1、经常性开支;

2、经济活动服务开支;

3、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

4、利息支付;

(二)主要问题

1、公共投资增长慢;

2、经常性支出庞大与不足的矛盾;

3、补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

4、生产补贴过高;

5、军费开支过高;

发展是一个哲学名词,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中文名发展外文名Development原因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事物的内部矛盾定义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快速导航协调发展定义发展(Development)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充分结合起来。3、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4、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化对其它“化”的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将是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可以预测,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会出台新的政策和规划。5、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必须先弄清楚:我们追求的“发展”究竟应该是什么?这就需要深入地揭示“发展”的内涵。事物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自身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提高存在的价值,评价那些毫无价值的变化的发展水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果社会生产力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栋楼房,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破坏和谐。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严格意义上,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要求用主客体的对称分析代替纯客体的线性分析,用五维空间分析代替平面二维分析,用复杂系统论分析代替还原论分析,用规范分析代替实证分析,用规模分析代替边际分析,用“边际效益分析”提升“边际效率分析”,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价格经济学,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用国民福利体系代替GDP增长体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用科学发展代替增长。秉持线性思维方式不可能建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发展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有刘易斯、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罗斯托等人。强调资本积累的理论,从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切纳里等逐渐认识到,障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只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还有必须用来购买进口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另一方面,舒尔茨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伯根、刘易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切纳里等人,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是:单纯的市场作用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结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成就给与了人们深刻的印象;先进的计算程序和高速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使比较复杂的模式的建立和计算成为可能。切纳里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价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稀缺价值,主张使用“会计价格”或“影子价格”去校正市场价格对稀缺程度的偏离。他们还从社会边际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体系中去研究计划和资源配置问题,在一些特定的假设上建立起模式,在数学的意义上求出完美的解答。以后这种模式又向动态规划、非线性的方向发展。但正如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家泰勒等人自己承认的那样,模式的实用性是有限的。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刘易斯等人也非常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普雷维希和拉美经济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工业化;哈伯勒和克尔恩克罗斯等人还依据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静态比较利益理论,从动态观点分析了国际知识传播和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了国际贸易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理论根据是传统的保护幼年工业论、普雷维希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和“中心”剥削“外围”论,以及由缪达尔进一步强调的国际结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理论。

发展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不平衡增长理论

1、代表:赫希曼

2、主要观点: 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它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赫希曼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所谓“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就是指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其它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

所谓“联系效应”的项目,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两种形式。后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而前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机构制造、汽车工业等。

3、评价

赫希曼认为,一个产业的联系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业的联系效应大,否 则,联系效应小。一个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模式时,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走不平衡增长的道路,以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在使用时,要注重国情的考 虑。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

1、经常性开支;

2、经济活动服务开支;

3、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

4、利息支付;

(二)主要问题

1、公共投资增长慢;

2、经常性支出庞大与不足的矛盾;

3、补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

4、生产补贴过高;

5、军费开支过高;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关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称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更多的地理和历史涵义 B.是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对现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斗争的产物 C.这些国家在经济上都处在不发达状态 D.这些国家都是从原来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获得独立和解放的 2.按照联合国发展委员会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如果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5,则说明这一国家处于 A.低度人类发展 B.中度人类发展 C.高度人类发展 D.无法确定 3.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代表理论是 A.经济成长阶段论 B.两部门模型理论 C.国际依附理论 D.发展模式变换理论 4.新增长理论强调 A.物质资本积累 B.技术进步是一个内生变量 C.规模收益递减 D.技术进步是一个外生变量 5.功能分配也叫要素收入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单个个人从 A.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各要素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某个要素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6.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状况将决定世界人口的增长水平、数量和结构,其人口增长的状况和特点是 A.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C.人口年龄结构老化 D.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实现人口稳定 7.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一书的作者是 A.托达罗 B.熊彼特 C.纳克斯 D.马尔萨斯 8.教育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 A.扩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B.促进平均分配 C.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D.提高受教育者和未受教育者的收入水平 9.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规模取决于城市和农村的 A.人口的相对密度 B.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 C.失业率 D.预期收入差距 10.强制性储蓄属于 A.公共储蓄 B.私人储蓄 C.外国援助 D.外国私人储蓄 1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需要 A.拥有自己的资产 B.自身是资本家 C.具有远见卓识 D.自身是天资聪明的发明家或技术专家 12.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是因为 A.政府过度干预 B.缺乏政府管制 C.市场经济理论自身存在缺陷 D.现实的市场达不到理论上的严格条件 13.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税收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A.直接税的比重比较低 B.对关税收入的依赖程度比较高 C.直接税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D.税收对收入的变化不具有高度弹性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财政支出的增加带来了相应的公共投资的增长 B.经常性支出过小,但一些必要的经常性开支又常常过多 C.巨大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资源配置出现低效率 D.在生产上的补贴支出主要出于增加就业的目的 15.一个功能完善、运行顺利的金融系统通过风险的分散和分担以及提供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可以把总体的金融风险贴水减少到 A.零 B.正数 C.负数 D.无穷小 16.假设在某个发展中国家名义利率为2%,通货膨胀率为7%,则实际利率为 A.-7% B.-5% C.5% D.9% 17.关于农业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为以城市产业工人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的人口提供粮食 B.只是为工业部门提供各种服务,属于辅助性的作用 C.通过以农业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紧缺的外汇 D.为仪器加工、烟草、纺织、制革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 18.根据诱致技术变革理论,技术进步是由下列哪一项因素所引导的? A.政府干预 B.创新意识 C.市场力量 D.社会文化 19.某个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效应”可以用下列哪一项进行衡量? A.该产业自身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B.与其“前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C.与其“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D.与其所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产业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20.古典学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新古典学派的要素禀赋理论的共同特征是 A.都是以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 B.都以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状况为前提 C.都假定各国生产技术是变化的 D.都假定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流动,不能在国际间流动 21.假设A产品世界价格为200美元,该产品生产中劳动力的附加价值是30美元,剩下投入品的总价值是170美元,某国对该产品征收15%的关税,则该国A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 A.10% B.50% C.100% D.150% 2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原因? A.盲目征税 B.贸易条件改善 C.大量资本流入 D.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结果 23.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A.存在着国内资源不足问题,应该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部资源 B.政府没有必要调整经济结构 C.跨国公司及外债负担过重会对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D.政府干预没有必要 24.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的对外负债非常少 B.中国在金融自由化上采取了审慎的政策 C.中国经济的规模足以抵御危机的冲击 D.意识到了危机的可能性,提前采取了防范措施 25.目前世界经济中贸易区域化主要发生在 A.北美区域、亚洲区域、欧盟区域 B.南美区域、亚洲区域、欧盟区域 C.北美区域、南美区域、欧盟区域 D.北美区域、南美区域、亚洲区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分布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包括 A.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 B.弱势人口占相当大的部分 C.最贫困的人口中超过70%是妇女 D.最贫困的人口中超过70%是老人 E.工业活动中分布的贫困人口最多 27.关于绝对收入、永久收入和阶级收入三种假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三者从不同方面解释了私人储蓄的格局问题 B.三者从不同方面解释了公司储蓄的格局问题 C.三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把收入作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D.三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把人口年龄结构作为储蓄的主要决定因素 E.绝对收入和永久收入假说的提出者是凯恩斯,阶级收入假说的提出者是卡尔多 28.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吸收并借鉴发达国家现有的知识 B.创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队伍 C.必须创造适应发展中国家本地情况的知识 D.缩小国内的知识差距 E.增加对产品、服务和规章制度方面的知识 29.在选择征税商品时,无论是征收进出口关税还是货物税,为了保证限度的税收收入,最少的征税成本,必须遵循的经济和行政管理原则有 A.必须能够控制逃税 B.商品价格的需求价格弹性应当很高 C.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应当比较高 D.为达到多征税的目的,对大众消费品征税 E.为达到公平的目的,对富人消费的商品征税 30.通过发展国内产业生产部分工业品,以“替代”原来需要进口的工业品,这种“进口替代”战略 A.是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B.是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 C.是一种“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要以丰富资源为基础 E.对技术和资本要求较高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吉尼集中比率 32.人口增长的隐蔽势头 33.教育深化 34.通货膨胀 35.产业革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特点。 37.简述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特点。 38.简述20世纪80年代所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意义。 39.简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含义。 40.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所面临的三大主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发展经济学经历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理论特点。 42.试述发展援助的特征及其不同分类形式。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

西方经济学 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 价格机制 这只“ 看不见的手 ”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 微观经济学 和 宏观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 方国 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 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 亚当·斯密 、 李嘉图 为代表的 古典经济学 说中的 国际贸易理论 ,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 代国 际经济分析的 起点 ,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 即以 凯恩斯 为代表的 新古典主义 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贸易基础、 贸易条件 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汇率理论与制度、国际收支调 节理 论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要素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理论)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 克鲁格曼 、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发展是一个哲学名词,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中文名发展外文名Development原因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事物的内部矛盾定义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快速导航协调发展定义发展(Development)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充分结合起来。3、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4、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化对其它“化”的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将是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可以预测,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会出台新的政策和规划。5、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必须先弄清楚:我们追求的“发展”究竟应该是什么?这就需要深入地揭示“发展”的内涵。事物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自身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提高存在的价值,评价那些毫无价值的变化的发展水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果社会生产力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栋楼房,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破坏和谐。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严格意义上,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要求用主客体的对称分析代替纯客体的线性分析,用五维空间分析代替平面二维分析,用复杂系统论分析代替还原论分析,用规范分析代替实证分析,用规模分析代替边际分析,用“边际效益分析”提升“边际效率分析”,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价格经济学,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用国民福利体系代替GDP增长体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用科学发展代替增长。秉持线性思维方式不可能建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发展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有刘易斯、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罗斯托等人。强调资本积累的理论,从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切纳里等逐渐认识到,障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只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还有必须用来购买进口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另一方面,舒尔茨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伯根、刘易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切纳里等人,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是:单纯的市场作用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结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成就给与了人们深刻的印象;先进的计算程序和高速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使比较复杂的模式的建立和计算成为可能。切纳里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价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稀缺价值,主张使用“会计价格”或“影子价格”去校正市场价格对稀缺程度的偏离。他们还从社会边际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体系中去研究计划和资源配置问题,在一些特定的假设上建立起模式,在数学的意义上求出完美的解答。以后这种模式又向动态规划、非线性的方向发展。但正如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家泰勒等人自己承认的那样,模式的实用性是有限的。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刘易斯等人也非常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普雷维希和拉美经济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工业化;哈伯勒和克尔恩克罗斯等人还依据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静态比较利益理论,从动态观点分析了国际知识传播和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了国际贸易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理论根据是传统的保护幼年工业论、普雷维希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和“中心”剥削“外围”论,以及由缪达尔进一步强调的国际结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理论。

发展经济学是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三洲广大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纷纷走向独立,经济上各自选择不同的道路和方式谋求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于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对发展问题较有研究的经济学家,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激进经济学家试图去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这就产生了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发展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有刘易斯、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罗斯托等人。 强调资本积累的理论,从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切纳里等逐渐认识到,障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只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还有必须用来购买进口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另一方面,舒尔茨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不平衡增长理论

1、代表:赫希曼

2、主要观点: 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它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赫希曼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所谓“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就是指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其它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

所谓“联系效应”的项目,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两种形式。后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而前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机构制造、汽车工业等。

3、评价

赫希曼认为,一个产业的联系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业的联系效应大,否 则,联系效应小。一个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模式时,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走不平衡增长的道路,以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在使用时,要注重国情的考 虑。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

1、经常性开支;

2、经济活动服务开支;

3、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

4、利息支付;

(二)主要问题

1、公共投资增长慢;

2、经常性支出庞大与不足的矛盾;

3、补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

4、生产补贴过高;

5、军费开支过高;

西方经济学 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 价格机制 这只“ 看不见的手 ”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 微观经济学 和 宏观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 方国 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 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国际经济学理论渊源久远,对国际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 亚当·斯密 、 李嘉图 为代表的 古典经济学 说中的 国际贸易理论 ,其比较利益的思想是现 代国 际经济分析的 起点 ,古典经济学说之后的“边际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经济学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是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门系统的和独立的理论,它的出现大约在本世纪四十年代, 即以 凯恩斯 为代表的 新古典主义 学派兴起后不久,几十年来,国际经济学研究吸引了西方许多经济学者的注意力并不断得以发展,新的方法和学说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贸易基础、 贸易条件 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金融理论和国家货币政(汇率理论与制度、国际收支调 节理 论与政策,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要素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以及跨国公司理论)等。最近几十年来,在以 克鲁格曼 、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学一般理论各个方面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和富有成效的发展。

发展是一个哲学名词,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中文名发展外文名Development原因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事物的内部矛盾定义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快速导航协调发展定义发展(Development)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充分结合起来。3、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4、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化对其它“化”的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将是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可以预测,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会出台新的政策和规划。5、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必须先弄清楚:我们追求的“发展”究竟应该是什么?这就需要深入地揭示“发展”的内涵。事物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自身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提高存在的价值,评价那些毫无价值的变化的发展水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果社会生产力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栋楼房,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破坏和谐。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对的打勾、错的不要打勾 1.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2. 所谓绿色GDP,就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 3. 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就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4. 发展是硬道理。因此,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强调坚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5. 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是指经济当事人因其活动产生的外部负效应而向受害者支付补偿费。 6. 解决我国就业效率不高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7. 我国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弹性最大,有追求豪华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拉动消费需求的重点应该是这个阶层。 8. 依靠有形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9. 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长呈算术级数增长,而粮食生产的增长呈几何级数增长。 1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就是因为使用了劳动效率更低的劳动者。 11.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减少低收入群体、富裕人民的关键是减少低收入者比重。 12.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投资。 14.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的规模越大越经济。 15. 政府积累是企业积累的基础。 16. 转向新经济是生产方式的革命。 17. 新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机制一般是以大企业为基础,新技术的推广则要靠民营科技型小企业。 18. 全要素生产率是产量的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19. 智力外流意味着人才流失,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严格控制智力外流。 2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 21. 城镇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22. 缪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均衡流动。 23.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24. 舒尔茨认为在制度方面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命令。 25. 增长极能够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26. 我国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因此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生产要素同向地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产业部门。 27. 产权改革的核心是引进私人产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8. 我国在贯彻出口替代战略的同时,还需要实行必要的进口替代,以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直至这些产业具有出口替代的能力。 29. 买方市场等于总需求不足,卖方市场等于总需求过旺,两者均属于体制性特征。 30. 降低和克服通货膨胀的途径是政府介入,采用紧缩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 31. 调节机制的转型目标是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功能。 32. 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向是扩大经济建设的职能,增加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33. 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战略的唯一选择是实施替代进口战略。 34. 要素报酬可以按照分成制的思路来寻求实现机制。现实的分成制就体现在股份制形式下的按股权分红。 35. 市场经济被称为“契约经济”。这种契约经济的基础就是信用。 1.2.3.5.8.9.12.15.16.18.20.21.26.24.29.34.32.30都是√的望采纳,谢谢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汇总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它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严格意义上,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要求用主客体的对称分析代替纯客体的线性分析,用五维空间分析代替平面二维分析,用复杂系统论分析代替还原论分析,用规范分析代替实证分析,用规模分析代替边际分析,用“边际效益分析”提升“边际效率分析”,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价格经济学,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用国民福利体系代替GDP增长体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用科学发展代替增长。秉持线性思维方式不可能建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在二十世纪4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发展经济学主要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的经济学家有刘易斯、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罗斯托等人。强调资本积累的理论,从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切纳里等逐渐认识到,障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只是投资规模的大小,还有必须用来购买进口的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外汇储备的多少。他们提出了两缺口模式,即国内储备的不足需用国外资本的流入来填补。另一方面,舒尔茨等人从智力开发作用的分析,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并非只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的发展经济学家,有伯根、刘易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切纳里等人,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是:单纯的市场作用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结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成就给与了人们深刻的印象;先进的计算程序和高速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使比较复杂的模式的建立和计算成为可能。切纳里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价格往往不能反映出真正的稀缺价值,主张使用“会计价格”或“影子价格”去校正市场价格对稀缺程度的偏离。他们还从社会边际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体系中去研究计划和资源配置问题,在一些特定的假设上建立起模式,在数学的意义上求出完美的解答。以后这种模式又向动态规划、非线性的方向发展。但正如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发展经济学家泰勒等人自己承认的那样,模式的实用性是有限的。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和刘易斯等人也非常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普雷维希和拉美经济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工业化;哈伯勒和克尔恩克罗斯等人还依据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静态比较利益理论,从动态观点分析了国际知识传播和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了国际贸易有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工业化的战略。这种战略的理论根据是传统的保护幼年工业论、普雷维希的贸易条件恶化论和“中心”剥削“外围”论,以及由缪达尔进一步强调的国际结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理论。

发展是一个哲学名词,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中文名发展外文名Development原因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事物的内部矛盾定义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快速导航协调发展定义发展(Development)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充分结合起来。3、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4、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信息化对其它“化”的作用,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之间如何协调发展,将是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也可以预测,国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会出台新的政策和规划。5、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必须先弄清楚:我们追求的“发展”究竟应该是什么?这就需要深入地揭示“发展”的内涵。事物的发展,是在对立、转化、统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优化自身及与相关事物之间关系的要素与结构,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的功能,提高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与提高存在的价值。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标志是提高存在的价值,评价那些毫无价值的变化的发展水平,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如果社会生产力能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栋楼房,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破坏和谐。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不平衡增长理论

1、代表:赫希曼

2、主要观点: 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它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赫希曼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所谓“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就是指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其它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

所谓“联系效应”的项目,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两种形式。后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而前向联系是指某个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品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机构制造、汽车工业等。

3、评价

赫希曼认为,一个产业的联系效应,可以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表明该产业的联系效应大,否 则,联系效应小。一个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模式时,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走不平衡增长的道路,以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在使用时,要注重国情的考 虑。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考点: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

1、经常性开支;

2、经济活动服务开支;

3、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

4、利息支付;

(二)主要问题

1、公共投资增长慢;

2、经常性支出庞大与不足的矛盾;

3、补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

4、生产补贴过高;

5、军费开支过高;

一. 判断题 注:每题1分,对的打勾、错的不要打勾 1. 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 2. 所谓绿色GDP,就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 3. 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就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4. 发展是硬道理。因此,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强调坚持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5. 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是指经济当事人因其活动产生的外部负效应而向受害者支付补偿费。 6. 解决我国就业效率不高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 7. 我国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弹性最大,有追求豪华生活方式的需求,因此拉动消费需求的重点应该是这个阶层。 8. 依靠有形要素投入实现的经济增长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9. 马尔萨斯指出,人口增长呈算术级数增长,而粮食生产的增长呈几何级数增长。 1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就是因为使用了劳动效率更低的劳动者。 11.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减少低收入群体、富裕人民的关键是减少低收入者比重。 12.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3.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是教育投资。 14.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的规模越大越经济。 15. 政府积累是企业积累的基础。 16. 转向新经济是生产方式的革命。 17. 新经济条件下的创业机制一般是以大企业为基础,新技术的推广则要靠民营科技型小企业。 18. 全要素生产率是产量的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19. 智力外流意味着人才流失,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严格控制智力外流。 20.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 21. 城镇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22. 缪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均衡流动。 23.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24. 舒尔茨认为在制度方面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命令。 25. 增长极能够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26. 我国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因此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生产要素同向地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产业部门。 27. 产权改革的核心是引进私人产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8. 我国在贯彻出口替代战略的同时,还需要实行必要的进口替代,以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直至这些产业具有出口替代的能力。 29. 买方市场等于总需求不足,卖方市场等于总需求过旺,两者均属于体制性特征。 30. 降低和克服通货膨胀的途径是政府介入,采用紧缩需求的宏观调控政策。 31. 调节机制的转型目标是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功能。 32. 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向是扩大经济建设的职能,增加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33. 发展中国家实行开放战略的唯一选择是实施替代进口战略。 34. 要素报酬可以按照分成制的思路来寻求实现机制。现实的分成制就体现在股份制形式下的按股权分红。 35. 市场经济被称为“契约经济”。这种契约经济的基础就是信用。 1.2.3.5.8.9.12.15.16.18.20.21.26.24.29.34.32.30都是√的望采纳,谢谢

  •   索引序列
  •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高中
  •   发展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高中
  •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
  •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自考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总结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