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答案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答案

《 德育原理》知识重点

一:德育的含义①:广义上: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②狭义上: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交往和活动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求,逆行的过程。

重庆的自考德育原理代码是:00468

德育原理参考如下:

《德育原理》是2010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连云。

德育原理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

2、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3、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

4、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之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

5、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①传统思想的影响②受苏联教育学的影响③中国政治革命的历史轨迹使然。

6、过于广泛的德育界定有以下几大弊端:

①将德育视为无所不包的范畴,实际上也就取消了这一概念本身。

②在理论体系上存在致命的逻辑问题。

③使人无法一个共同的语境下讨论德育问题。

④在实践中让德育承担其所不能承担的任务,却忘却最根本的目标。

⑤在德育实践中容易使道德与政治、思想、法制或心理及其教育问题在性质上相混淆,采取错误的教育策略,误判而误诊。 应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7、“转化理论”:是指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内化说”仍是转化理论的一种改良形式。

8、德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自考00468德育原理

不知楼主是哪个省的,各省教育学类的本科开考课程虽然大部分相同,但也稍有差异,先将湖北的转贴来供你参考: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专业代号:040108 主考学校:华中师范大学 一、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 序号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教 材 名 称 教材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顺生、李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卫兴华、赵家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 0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4 00449 教育管理原理 6 《教育管理原理》 孙绵涛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5 00452 教育统计与测量 6 《教育统计与测量》 漆书青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6 00453 教育法学 4 《教育法学》 劳凯声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 7 0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裴娣娜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 8 00464 中外教育简史 6 《中外教育简史》 刘德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学位课程 9 0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4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何艳茹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0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沈德立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年 学位课程 11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6 《课程与教学论》 钟启泉、张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12 00468 德育原理 4 《德育原理》 胡厚福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3 00469 教育学原理 6 《教育学原理》 成有信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学位课程 14 00472 比较教育 4 《比较教育》 王英杰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15 09964 教育毕业考核 不计学分 总 学 分 76 二、报考条件 1.以下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基础教育、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文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学类:体育教育 理科类:化学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地理教育、心理学 历史学类:历史教育 艺术类:音乐教育 社会学类:公共事业管理 2.不符合直接报考条件专业的毕业生报考教育学专业独立本科段时,须加试(00031)心理学、(00442)教育学(二)、(07556)教育实习3门课程。 三、实践性环节考核 1.(09964)教育学毕业考核:撰写毕业论文并答辩。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教育专业课程

重庆的自考德育原理代码是:00468

关于德育原理的自考重点,还是应该去从书本里寻找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与德育课程相关的知识。

德育原理课程是什么:

德育原理课程内涵丰富,以思想育人为重点,其德育内容章节,更是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学习,愿意为集体服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拥有诚实、善良、正直、仁爱等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学生明辨是非,有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通过信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拥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等。

德育原理以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过程与方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多种视角观察德育问题,构建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党,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德育原理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是契合的,两者都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笔记

最近参加本科函授的课程是《德育原理》,前几天授课老师说,这门考试要开卷考,(我觉得就理论课而言,开卷考比闭卷考要难得多,因为开卷考的都是活的东西,死记硬背的考得很少,几乎没有唯一答案,这对于考生的要求反而更高)为了应付考试,不得已去翻了教材,没想到这本教材竟然充满了思辨色彩,里面有不少有价值的观点,特摘录如下: 一、学校生活中的“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 纯粹的学习事务属于“非道德领域”,不能以善恶标准对待纯粹的学习事件,比如学生因能力不足做错作业,这种错误并不是“道德错误”,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种过失不算“失德”,不按规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种缺点称不上“缺德”。因此,违反或者无法执行学习上德内部纪律,不是“道德问题”。 学生上课不向老师问好,下课不向老师道别,或者穿拖鞋、背心进教室,这样的学生可能会收到“不礼貌”的批评。但是这类行为属于“礼仪问题”,尚未严重到“缺德”或“失德”的程度,混淆“礼仪要求”和“道德要求”的界限,把“礼仪问题”当作“道德问题”来处理,势必小题大做。 二、道德教育与礼仪训练 根据洛克的观点,礼仪训练是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本身并不是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情世故”的教育。告诉孩子对人要有礼貌,这样容易博得人们的好感,易于取得人们的同情、支持和帮助——这是在给孩子传授生活的智慧,与道德教育无关。只有将礼仪训练的内容与道德有机的联系起来,它才能成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或途径。譬如,当我们告诫孩子“对人要有礼貌,因为对人有礼貌是尊重人的一种表示”时,礼仪训练被道德化,成了一种真正的教育。 法国学者孔德-斯蓬维尔认为:礼貌不是一种美德,也不能代替任何美德。礼貌不在乎道德,道德也不在乎礼貌。一个彬彬有礼的纳粹分子,并不能使纳粹主义和纳粹恐怖有所改变。礼貌不是一种美德,对成人而言是模仿美德的外表,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在为美德做准备,一切美德皆由礼貌而来。三、关于什么是“教育”1、关于“隐蔽课程”多年来,教育界盛行“隐蔽课程”之说。其实,“隐蔽课程”并非课程,因为课程就内容而言指的是有意为学生选择的学习领域。“隐蔽课程”也不过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实指课程实施中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呼吁教师有意识利用“隐蔽课程”教育学生,其用意无可厚非,但这种说法自相矛盾。有意识的加以利用的,必定不是“隐蔽课程”。2、关于“体育”我国广义“体育”的解释,暗示体育可以包括不具有教育特性的活动,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体育必定具有教育特性,它虽然与身体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却以完善精神、人格为目的,以身心和谐为旨趣。只有那些含有培养锻炼身体习惯、合作和竞争的精神、坚强的毅力、运动技能等意图的健身运动和竞技活动,才堪称“体育”。纯粹的身体运动,无论其影响人的身体发展的意图多么鲜明,都难负“教育”之名。3、关于“智育”你教我一种知识或技能,教我一种解题方法、诀窍,我可能会说“深受启发”。只有在你的“教”触及我的灵魂、影响我的人格时,我才会说“深受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及能力的培养,就像健身运动员和竞技运动一样,唯有包含善的意图和有价值的内容才配称“教育”。4、关于“应试教育”当前,流行批评“应试教育”。其实,以应试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诸种做法,根本不配称“教育”。与其称之为“应试教育”,不如称之为“应试训练”。

《 德育原理》知识重点

一:德育的含义①:广义上:一切影响人的品德的活动。②狭义上: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的素质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交往和活动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知求,逆行的过程。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如下:

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级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研讨了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但是又将与品德培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仰建构与培育等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论述,既避免了学科逻辑上的混乱,又照顾了实际德育的综合性质。

作为“原” 德育之“理”的一个领域,它有研究学校德育领域一般理论问题的使命。德育原理又是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他又具有引领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全面了解道德教育理论的性质。

德育原理是德育理论(主要包括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德育原理)的主要形态之一。而要了解德育原理,必须明白德育是什么。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答案

自考本学前教育原理历年真题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前教育是指(B)

A、幼儿园的教育

B、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C、托儿所的教育

D、对3至6、7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2.被誉为“儿童的发现者”,提出“大自然希望也童在成为成人之前应该像个儿童”的哲学家是(B)

A、百杜威

B、卢梭

C、柏拉图

D、皮亚杰

3.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著作是(C)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理想国》

D、《普通教育学》

4.研究晋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等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法是(A)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行动研究法

5.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属于(B)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6.关于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正确的说法是(A)

A、采用公养、公育方式

B、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C、具有阶级性

D、具有等级性

7.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B)

A、 《学记》

B、《颜氏家训》

C、《三字经》

D、《礼记》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2020)》提出学前教育的发展自标是到2020年学前二年的毛入园率达到(B)

A、60%

B、70%

C、80%

D、90%

9.把学前教育思想建立在促进和谐发展的爱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著有《林哈德与葛笃德》,这位教育家是(D)

A、蒙台梭利

B、洛克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10.美国在1965年实行了“开端计划”,实行免费的学前教育计划,这一计划针对(A)

A、贫困家庭儿童

B、所有儿童

C、非洲儿童

D、上层阶层家庭的儿童

1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章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2-6、7岁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艾里克森认为学前期(3-6、 7岁)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C)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B、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C、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B、培养独立感,体验情感的实现

13.维果斯基提出的理论是(A)

A、“ 最近发展区”理论

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实用主义理论

D、泛智教育理论

14.“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要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菜用(C)

A、高难度教学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艺友制

15.第一次工业革命,学前教育机构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说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制于(A)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人口

16.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主要证明了下面哪一因素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A)

A、生理成熟

B、环境因素

C、个人主观努力

D、心理状态

17.点点三岁了,刚入幼儿园,陌生的环境使她整天哭闹着要回家。持续一段时间后, 家人发现原来体质很好的点点三天两头生病,后来点点慢慢喜欢幼园生活了,生病的现象又没有了。这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协调统一的过程,体现了儿童发展的(D)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体差异性

D、整体性

1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 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C)

A、智育范畴

B、体育范畴

C、德育范畴

D、美育范畴

19.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方面应逐步提高标准与要求,整体教学内容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这种做法体现了(D)

A、经常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渐进性原则

20.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教养方式属于(A)

A、***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忽视型

21.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各说各的,个扮黑脸, 一个演红脸,这种现象违背了(D)

A、全面发展原则

B、严慈相济原则

C、正面教育原则

D、一贯一致原则

22. 20世纪20年代立足农村社区发展教育,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实验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

B、梁漱淇

C、晏阳初

D、陈鹤琴

23.社区教育起源于(C)

A、美国

B、日本.

C、丹麦

D、英国

24.天津、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的玩具图书馆性质上属于(A)

A、社区学前教育

B、玩具商场

C、玩具咨询公司

D、居委会活动中心

25.最有利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活动组织方式是(B)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体活动

D、亲子活动

26.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中放在首位的是(C)

A、德

B、智

C、体

D、美

27.《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健康概念的界发起正确的说法是

A、身体健康

B、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C、心理健康

D、个体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8.把某幼儿学期初和学期末的语言发展测试成绩相比较,评价其获得进步的程度,这种评价称为(C)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29、大班孩子浩浩快要上小学了,妈妈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让浩浩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这种做法(D)

A、有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性

B、能培养幼儿的入学适应性

C、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D、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30.中班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陈老师让违反纪律打打闹闹的小宇站到活动室外面去,陈老师的行为(C)

A、侵犯了小宇的生存权

B、侵犯了小宇的名誉权

C、侵犯了小宇的受教育权

D、侵犯了小宇的隐私权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恩物

电福禄贝尔为促进儿童游戏而设计的系列玩具。意思是神恩赐给儿童的玩具。通过“恩物”的操作,儿童可以认识颜色、数量、几何形体、空间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等。

32."白板说"

是英国洛克的理论, 认为人的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人心只是一块“白板”,儿童观念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母育学校》

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34.亲子活动

是指对幼儿及其家长实施的亲子体验、家庭游戏等亲子互动的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答:

(1)办学性质不同:小学是义务教育而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

(2)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所学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浅显知识而小学抽象水平相对较高;

(3)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多用归纳法而小学多用演绎法;

(4)儿童主导活动不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对幼几园要求本高顶对小学要求相对较高。

36.简述学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

(1)学前教育为再生产劳动力打下基础;

(2)学前教育为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奠基;

(3)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7.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答:

(1)家长的素质:

(2)家长的教育观念;

(3)家庭结构类型; .

(4)家庭物质环境。

38.简述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

(1)鉴定功能:

(2)诊断功能;

(3)改进功能;

(4)激励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试述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尊重学前儿童审美兴趣,注意个体差异;

(2)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形象性;

(3)重视学前儿童美育中的情感性:

(4)重视培泰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

(5)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0.举例分析家庭与幼儿园衔接工作中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本领; .

(2)邀请家长及幼儿到幼儿园参观: .

(3)提早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

(4)为初入园的幼儿进行环境布置;

(5)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6)幼儿园要做好卫生工作。

(以上要点每写对一点得1分,联系实际占4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41.材料:一次,大班章老师倒了一大杯水,可水太烫喝不了。细心的峰峰看见了,说:“老师,我有办法让这杯水快快变冷!”峰峰的话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很多孩子好奇地围了上来,于是,“ 让热水快点变冷”的科学探索活动应运而生了。.

(1)猜想让热水变冷的办法:围绕着“有什么办法让热水变冷”,章老师让孩子们充分猜想、讨论,然后章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对不同意见提出质疑。孩子们的办法可多了:放冰箱、放在窗上、拿筷子搅拌、用扇子扇、加冷水等等。老师鼓励他们用绘画的形式把猜想的办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实验。

(2)怎样证明热水变冷了:实验开始前,章老师提问网“ 怎样证明你的办法使热水变冷了呢?”有的幼儿说用手摸,有的说用嘴尝,也有的说着杯子上是不是有热气,或用温度计插到水里测量

(3)怎样让热水冷得更快:热水变冷实验后,章老师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让水冷得更快?孩子们通过交流、探索,反复实验,得到了多种方法。

问题:联系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答:

(1)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以上每个要点各占3分,联系材料说明共占3分,条理清楚占2分)

关于德育原理的自考重点,还是应该去从书本里寻找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与德育课程相关的知识。

德育原理课程是什么:

德育原理课程内涵丰富,以思想育人为重点,其德育内容章节,更是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学习,愿意为集体服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拥有诚实、善良、正直、仁爱等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学生明辨是非,有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通过信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拥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等。

德育原理以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过程与方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多种视角观察德育问题,构建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党,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德育原理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是契合的,两者都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学位英语不用考听力。自考学位英语考试试卷分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为客观题,包括完成对话、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完形填空4个部分,考试时间为65分钟,满分为70分;试卷二为英译汉和短文写作,考试时间为55分钟,满分为30 分。试卷一和试卷二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卷各部分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完成对话本部分共有3段不完整的对话,设10道题。第一段对话设4个空格,下面有用来完成对话的4个选择项,要求考生根据对话内容将全部4个选择项分别填人对话中的空格,使之完整。第二段和第三段对话分别设3 个空格,下面有用来完成对话的4个选择项,要求考生选择其中的3个分别填人对话中的空格,使之完整。本部分满分为10分,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本部分共有4篇短文,总长度为1200 词左右。每篇文章后设5道题,共20题。考生须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从为每个问题提供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满分为40分,每题2分。考试时间为35分钟。第三部分:词汇和语法本部分共设20题,其中10题为词汇题,10题为语法题。每一题中有一个空白,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在4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满分为10分,每题0. 5 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第四部分:完形填空本部分是一篇200——300 词的一般性短文,短文中设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道题。考生须在理解短文意思的基础上从为每个空白提供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本部分满分为10分,每题1分。考试时间为10分钟。第五部分:英译汉本部分可以是一篇长度为120个左右英文单词的短文,要求考生翻译全文;也可以是一个较长的段落,要求考生翻译其中带有下画线的5个句子。要求译文意思准确,文字通顺。本部分满分为15分,考试时间为25分钟。第六部分:短文写作本部分可要求考生写一篇常见的应用文,也可用提纲、情景或图表做提示,要求考生说明或论述一个一般性话题,文章长度不低于100个英文单词。本部分满分为15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自考学位英语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704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96.82KB 2019年10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44.96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本科自考德育原理答案

关于德育原理的自考重点,还是应该去从书本里寻找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了解与德育课程相关的知识。

德育原理课程是什么:

德育原理课程内涵丰富,以思想育人为重点,其德育内容章节,更是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集体中成长,在集体中学习,愿意为集体服务,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基本道德品质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拥有诚实、善良、正直、仁爱等品质,提高个人修养,让学生明辨是非,有正确的善恶判断能力;通过信奉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拥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等。

德育原理以德育概念、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过程与方法等为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多种视角观察德育问题,构建学生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让学生能够合理分析和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程思政是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热爱和拥护党,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德育原理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目标上是契合的,两者都注重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道德,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

《德育原理》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A )A.苏霍姆林斯基 B.蒙台梭利C.赞可夫 D.裴斯泰洛齐2.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并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道德和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D )A.杜德海姆 B.杜威C.班杜拉 D.柯尔伯格3. 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法纪品质和( B )A.情感品质 B.意志品质C.思想品质 D.宗教品质4. 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B )A.情境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5. 相对于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而言,属于学校德育特征的是( D )A.养教结合 B.广泛性 C.隐形性 D.有组织性6. 品德修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B )A.促进社会的发展 B.提高自身的品德水平C.改善物质生活条件 D.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7. 德育的本质特征是( D )。A.进行政治教育 B.开展宗教教育活动C.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 D.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8. 凡学生品德或某一侧面在群体中或个体前后对比中处于上升或前进趋势且幅度较大的,应给予( A )。A.达度评定 B.比较评定 C.操行评定 D.肯定性评定9. ( D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A.品德内部的矛盾运动 B.活动和交往 C.深刻的道德认识 D.品德发展的动机10. ( D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各科教学11. 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是( C )A.讨论法 B.谈话法C.陶冶法 D.讲解法12. 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产生于( B )。 A.19世纪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中叶 D.21世纪初13. 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品德作出全面评价,以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上进的方法,是( D )。 A.奖励法 B.惩罚法 C.评比法 D.操行评定14. 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D )A.爱国主义教育 B.国际主义教育C.共产主义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15. 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德育主体的素养包括哪些方面?2、在德育过程中应如何选择道德教育的方法?直接影响德育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因素。选择的德育方法要能够发挥教师的长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具体情况。(2)对德育过程的理解与设计。(3)教育过程其它要素的影响。这些其它要素主要包括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等。选择德育方法的原则有两条。首先是最大、最佳原则,指的是最为经济地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教育效果。其次是用最为简单、负担最轻的方式去取得上述效果。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请简要介绍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谈一谈它对道德教育的启示。答:科尔伯格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学派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代表,他沿着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研究路线,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体系。其中主要包括: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道德发展的研究方法和道德教育的实践策略等部分。一、道德发展的基本观点1.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质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儿童有自己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够自发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这些道德观念又形成有组织的思维方式。2.道德判断的结构和内容道德判断结构和内容是一个判断的两个方面,两者彼此包含相互限定,结构规定了内容,内容体现了结构。因此,评价人们的道德成熟度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加以考虑。3.道德判断的结构和道德发展的阶段科尔伯格认为,我们对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是根据道德判断的结构,而不是根据道德判断的内容。他主张,道德发展的机制是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过程,道德判断中含有结构,结构限定判断发展的阶段。4.道德发展的条件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沿着垂直和水平两个序列发展。垂直序列的发展是由道德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推移,水平序列的发展是从逻辑认知发展经社会认知发展向道德认知发展的推移。儿童的逻辑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制约其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条件。5.道德发展的动力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既不是来自他的先天成熟,也不是来自他的后天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科尔伯格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持,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对于今天学校的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至少能够为我们提供如下启示:第一,学校道德教育需要奉行发展性原则。个体的道德判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朝着他的高一个阶段和水平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科尔伯格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引导学生不断形成新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反观我们的道德教育,往往一开始就把正确的答案告诉给年幼的学生,这对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发展性原则在学校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在道德教育上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我们从科尔伯格这里来吸取“养分”。第二,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进行智慧的生活。反观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钟情于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道德推理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训练,造成学生们普遍缺乏道德智慧,遇到事情不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而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进行道德推理能力训练的方法。第三,道德教育在我们国家形成了一种学科化和课程化的传统,而这恰恰与道德教育的生活目的和道德的生活本体是不相符合的。道德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过一种正常的生活所必需的一项基本准则,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道德对人们生活的调适。这就对我们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课程化和学科化提出了质疑。从生活的角度出发,道德教育应当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仅仅是在德育课中,而且在其它的课上也需要道德教育。正如赫尔巴特所说的“一切教学都永远具有教育性”,道德教育应当渗透到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任何一个契机进行积极的道德教育。这同科尔伯格所倡导的运用道德讨论推进每一个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致的。但是同时科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还认为,道德讨论是不能够整合成为一门道德教育课程,它们只能通过渗透在语文、历史、社会研究等课程领域来推进学生的道德推理的发展。第四,根据他的道德教育基本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应当通过道德讨论来增强学生的道德推断能力,而这离不开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需要拥有一整套提问的策略,控制和指导班组讨论的能力。另外,还要对道德发展理论有精深的了解。因此,认知性道德发展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改革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启示就是: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2、如何看待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师生关系?

  •   索引序列
  •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答案
  •   自考00468德育原理
  •   自考00468《德育原理》笔记
  •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答案
  •   本科自考德育原理答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