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

在百度一下“自考365”,里面挺全的。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不是有配套的答案吗?如果没有,你旁边的同学也有吧、我也在华农哦,艺术学院这些练习册都有培训套的答案和重点的,何况我也是自考的。

在淘宝网上搜搜,我自学考试的真题买的是一考通,在淘都上有的

自考统计学原理不难。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自考统计学原理不难,主要是因为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考生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抽样分析和基本的统计量计算来完成。另外,自考统计学原理的考试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只需要考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自考统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技巧就可以了。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的三种涵义中,统计活动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是( ) A.理论与方法的关系 B.方法与成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理论与成果的关系 2.等距分组数列在全距固定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呈( ) A.反比关系 B.正向关系 C.不确定性关系 D.无关系 3.某地区每百户家庭彩电拥有量为120台,这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4.已知某公司下属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及总产值,求该公司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应采用( ) A.简单算数平均法 B.加权算数平均法 C.简单调和平均法 D.加权调和平均法 5.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 A.1.5% B.1.6% C.4.5% D.4% 6.若产品价格上涨5%,产量下降5%,则产值指数( ) A.为1 B.降低 C.增长 D.为0 7.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等于( ) A.100% B.100 C.1200% D.1200 8.某单位2003年前4个月产值分别为400万元、420万元、450万元,440万元,1-4月初工人数分别为60人、64人、68人、66人,则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等于( ) A.6.61万元/人 B.6.62万元/人 C.6.63万元/人 D.6.51万元/人 C.0.92 D.0.65 10.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 ) A.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 B.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D.统计整理方案的制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统计活动的特点表现为( ) A.数量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 D.变异性 E.具体性 12.以某大学为总体,以下各项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在校学生人数 B.在校男女生比率 C.教师总人数 D.录取新生的平均分数 E.新增教师人数 13.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下列选项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 A.经常性调查 B.普查 C.一次性调查 D.典型调查 E.全面调查 1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确定组距 B.划分各组的界限 C.确定组数 D.确定全距 E.选择分组标志 1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 A.高度相关 B.负相关 C.显著相关 D.无相关 E.低度负相关 16.在直线回归方程 =200-2x中, 为总成本估计值(元,人民币),x为产量(件),这个方程意味着:( ) A.产量每增加1件,总成本增加2元 B.产量每增加1件,总成本下降2元 C.产量为0时,总成本为200元 D.产量为0时,总成本为2元 E.总成本因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1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包括( ) A.样本容量 B.被研究单位标志变异程度 C.抽样方法 D.抽样组织形式 E.样本的可能数目 18.时间数列变动因素可分解为( ) A.长期趋势变动 B.季节变动 C.时间变动 D.循环变动 E.不规则变动 19.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 A.普查 B.统计报表制度 C.连续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典型调查 20.按照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 ) A.简单分组 B.单项分组 C.品质标志分组 D.数量标志分组 E.复合分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按变量的连续性,可以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和_________________。 22.统计调查中,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总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 23.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按照不同的标志,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正确表现出来,保持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_________________性,以便研究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 24.某企业计划2004年实现产值200万元,实际实现产值220万元,则该企业2004年计划完成程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5.甲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10%,标准差高于乙企业20%,则甲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_________________乙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 2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选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50%,则抽样单位数需要增加到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倍。 27.抽样误差来源于登记性误差和_________________。 28.已知某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0%,则合格率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_。 29.某公司2004年前四个月人数分别为100人、80人、98人、102人,则该公司2004年一季度平均人数为_________________。 30.统计调查中的调查时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时间。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平均指标 32.相关关系 33.估计标准误差 34.统计指数 35.分布数列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37.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38.简述回归分析的特点。 39.简述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40.甲、乙两班在统计学考试中,甲班平均成绩89分,标准差13,乙班成绩资料如下: (保留2位小数) 成绩(分) 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2 5 8 6 4 25要求: (1)计算乙班平均成绩。 (2)比较两班平均成绩的代表性。 41.某地区1995年至2000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保留2位小数)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粮食产量(万吨) 400 ( ) ( ) ( ) ( ) ( ) 累计增长量(万吨) — ( ) 50 78 ( ) ( ) 环比发展速度% — 105 ( ) ( ) 108 107(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括号内所缺数字补齐; (2)计算1996年至2000年5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粮食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 42.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表:(保留1位小数) 商品名称 单位 销售额(万元) 销售量个体指数% 基期 报告期 甲 件 500 888 123 乙 双 450 420 93 合计 — 950 1308 — 计算:(1)计算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增减的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3)计算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销售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43.某灯泡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只进行质量检查,检验结果显示这500只灯泡的平均耐用时间为9.48千小时,根据以往检测的数据,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0.787千小时,计算: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计算该批产品平均耐用时间的置信区间(保留3位小数)。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减少1/3,则至少需要抽取多少灯泡进行检验?

你学的应该是非理工类的统计学吧,把重点几个定理看下,找几个代表性的课后习题和例题认真做会就差不多了

请老师吃饭,给老师送礼,然后和老师说:老师我没学好真对不起你,我想好好学,麻烦你帮我弄份复习资料呗。老师就会给你一份补考必过的复习题了。当然比网上下载的准确了。

本试卷分A、B卷,使用1996年老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3年新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 __________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2. 企业产品实物量即企业产品产量,它是以__________来计量企业产品的数量。 3. 工业产品原始实物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把名称相同、用途相同,但__________不同的同类产品,直接相加求得的总量,故又称__________. 4. “工厂法”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把企业本期工业生产的__________成果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进行加总计算。 5. 计算建筑总产值采用__________法。 6. 一次合格率是__________的产品在第一次全部送检制品中所占的比重。 7. 在计算企业劳动力平均人数时,对于报告期内节日、假日的人数一律按节、假日__________的人数计算。 8. 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减少__________的劳动时间,或提高__________内的产品数量。 9. 各种原材料究竟属于哪一类,并不由原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是视其在产品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去划分。 10. 企业原材料总消耗量是以__________或其他劳动成果为对象计算的;企业原材料的消费量是以__________为对象计算的。 11. 生产设备的计量单位有“实物数量”和“ ”两种。 12. 认定企业存货的基本原则是以__________为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 下列中属于产出指标的是( )。 A. 劳动生产率指标 B. 品种指标 C. 成本指标 D. 原材料周转次数指标 2. 按范围划分,统计分析可分为( )。 A. 进度分析、专题分析 B. 综合分析、专题分析 C. 综合分析、预期分析 D. 进度分析、预期分析 3. 下列中属于产品劳动量的指标是( )。 A. 工业增加值 B. 全员劳动生产率 C. 定额工时产量 D. 计时工资额 4. 企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是( )。 A. v+m B. c1+v+m C. c2+v+m D. c1+c2+v+m 5. 下列中不应计入企业工业生产净值的是( )。 A. 劳动者报酬 B. 生产税净额 C. 营业盈余 D. 固定资产折旧 6. 新产品是一个随( )变化而变化的相对概念。 A. 产量 B. 时间 C. 用户 D. 观察范围 7. 某产品上期废品率为3%,本期为2%,这( )。 A.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有所提高 B.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有所下降 C. 说明产品本身质量没有变化 D. 不能说明产品本身质量的情况 8. 影响出勤率高低的因素是( )。 A. 停工工时(工日)数 B. 事假工时(工日)数 C. 非生产工时(工日)数 D. 公休加班工日数 9. 可用于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是( )。 A. 中间消耗 B. 利息 C. 增加值 D. 折旧额 10. 如果总平均工资指数下降4%,结构影响工资指数上升20%.那么固定构成工资指数( )。 A. 上升 B. 下降 C. 持平 D. 是100% 11. 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包括( )。 A. 用于产品生产的数量 B. 用于劳动保护的数量 C. 用于科学试验的数量 D. 用于设备维修的数量 12. 企业原材料库存量核算的原则是( )。 A. 谁购买谁统计 B. 谁消费谁统计 C. 谁保管谁统计 D. 谁支配谁统计 13. 固定资产最低使用年限为( )。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14. 以下等式成立的是( )。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5. 下列中反映全部劳动消耗的效益指标是( )。 A. 原材料利用率 B. 成本费用利税率 C. 生产能力利用率 D. 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 A. 自然单位 B. 货币单位 C. 劳动量单位 D. 度量衡单位 E. 复合单位 2. 下列各项应计入工业总产值的是( )。 A. 来料加工成品中的来料价值 B. 转售原材料的价值 C. 企业的副产品价值 D. 自制的准备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E. 提供给本企业非工业部门使用的成品价值 3. 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变动影响因素有( )。 A. 时劳动生产率 B. 季劳动生产率 C. 年劳动生产率 D. 平均工作日长度 E. 平均工作月长度 4. 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指标包括( )。 A. 单耗 B. 原材料库存量 C. 原材料收入量 D. 原材料利用率 E. 原材料复用率 5. 我国现行流转税包括( )。 A. 增值税 B. 营业税 C. 所得税 D. 消费税 E. 资源税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 商品流转 2. 保险储备 3. 企业无形资产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试述工业总产值和商品产值在构成内容上的主要差别。 2. 试述决定企业生产能力大小的因素。 3. 试述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要素。 4. 目前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主要有哪几种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某电石厂一月份电石产量如下: 批次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产量(公斤) 7000 6400 7600 实际发气量(升/公斤) 240 180 210 上级规定,电石标准实物量每公斤发气量为300升。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厂一月份的 电石混合总产量和标准实物总产量。 2. 某工业企业有如下资料: 一月 二月 工业总产值(万元) 工人平均人数(人) 240 1000 303 1010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上分析该企业工业总产值变动的情况及其具体原因。 3. 某工业企业第一次原动机能力为3600千瓦(包括直接带动工作机和直接作业的以及厂内运输工具的原动机能力),其中带动发电机的原动机能力为1600千 瓦;又知使用本厂电力的电动机能力为600千瓦;使用购入电力的电动机能力为280千瓦;本厂电气器械能力为1200千瓦;又知向厂外输出电力200千 瓦;本厂非工业生产用电力150千瓦。试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动力设备总能力,并指出其中机械传导能力和电力传导能力各为多少 B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划分的我国经济成分规范为:__________两大类。 2.企业经济统计主要有三个工作过程,即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指企业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产品数量。 4.产值指标如以生产对象为主体进行计算,称为__________法。 5.__________指标是用很多种质量参数采用打分的办法评定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6.为了避免企业间统计上的重复计算,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原则上是__________. 7.将原材料实际利用率与原材料利用率定额相比较,其结果即为__________指标。 8.判断固定资产的两个标准是__________. 9.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__________等。 10.__________是某一具体经济实践过程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即该过程的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主要是指( )。 A.人力统计、物力统计、财力统计 B.人力统计、物力统计、资源供给统计 C.人力统计、财力统计、市场需求统计 D.市场需求统计、资源供给统计、价格统计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企业的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构成企业经济核算体系 B.企业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 C.企业业务核算又称为企业的业务技术核算 D.统计核算可以说是企业经济核算的中心 3.企业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 )。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和采访法 4.原始实物量统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必须符合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 B.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 C.必须严格按照度量衡单位的规定统计 D.必须严格按照产品目录的规定统计 5.计算商品库存量的方法有( )。 A.产品法和工厂法 B.实际盘点法和平衡推算法 C.购进价法和销售价法 D.原始实物量法和标准实物量法 6.工业商品产值不包括( )。 A.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 B.本期生产的准备销售和已经销售的半成品价值 C.对外企业已经完工的工业性作业价值 D.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结存量差额价值 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企业工业总产值指标特点的是( )。 A.企业工业总产值着眼于经济收入,凡本期生产可供销售,取得经济收入者,才予以计算 B.企业工业总产值受物质消耗转移价值的影响 C.企业工业总产值受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D.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受企业生产起点变动的影响 8.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指标计算时必须遵循( )。 A.工厂法原则 B.产品法原则 C.生产法原则 D.不抵补原则 9.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是( )。 A.产品平均等级 B.合格率 C.返修率 D.废品率 10.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工人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的劳动时间的总量的统计指标是( )。 A.实际工作工时数 B.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C.实际工作工日数 D.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 11.职工工资总额包括( )。 A.国家星火奖 B.职工生活困难补贴费 C.安家费 D.工龄津贴 12.原材料库存量统计的范围不包括( )。 A.委托外单位代为保管的原材料 B.超过储备定额的原材料 C.在途和待验收原材料 D.清查出来的帐外原材料 13.计算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应受下列因素影响的是( )。 A.设备数量 B.设备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 C.单位设备的生产能力 D.劳动力配备 14.降低变动成本应主要从( )。 A.降低单位产品的消耗 B.提高产量 C.提高设备利用率 D.减少固定成本的支出 15.单位投资提供的生产净值指标,其倒数称为( )。 A.投资效果系数 B.项目投资回收期 C.增长系数 D.投资系数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以归纳为( )。 A.自然环境 B.经济体制环境 C.思想文化环境 D.宏观经济环境 E.市场竞争环境 2.企业内部统计资料来源于( )。 A.企业内部车间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 B.企业内部各职能科室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 C.综合统计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方式取得的市场动态资料 D.综合统计部门通过行业交流方式取得的行业内部相关资料 E.综合统计部门通过市场调查方式取得的企业产品现期市场拥有量资料 3.工业产品按照产品的完成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 A.成品 B.半成品 C.在制品 D.废品 E.废料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 )。 A.标准化工作 B.计量工作 C.质量信息工作 D.文明生产 E.质量教育工作 5.加速折旧法包括( )。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双倍余额递减法 D.年数总和法 E.偿债基金折旧法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企业原始记录 2.企业物质产品 3.全面质量管理 4.单耗 5.企业生产能力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企业统计核算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统计指标有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3.原材料库存控制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4.企业销售商品时,应同时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六、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1.已知某企业某年工业总产值350万元,工业中间投入128万元,劳动者报酬120万元,固定资产折旧15万元,生产税净额12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该年度工业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2.已知某企业某年六月份统计资料如下: 指 标 六月份实际数 产 量(件) 780000 月的平均工人数(人) 400 实际工作工日数(工日) 10000 实际工作工时数(工时) 78000 平均工作日长度(小时) 7.8 平均工作月长度(日)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月劳动生产率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3.某企业2003年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如下: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权数 报告期实际值 标准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2 4500 3000 单位综合能耗提供的利税 元/吨 5 380 330 资金利税率 元/百元 5 80 70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次 3 3.2 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自考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

自考统计学原理不难。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自考统计学原理不难,主要是因为它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部分考生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抽样分析和基本的统计量计算来完成。另外,自考统计学原理的考试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只需要考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自考统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技巧就可以了。

您好,关于自考的真题,您可以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百度文库里面会有详细的试题及答案。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预祝您取得好成绩。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在淘宝网上搜搜,我自学考试的真题买的是一考通,在淘都上有的

在百度一下“自考365”,里面挺全的。

统计学原来自学考试试卷

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统计的三种涵义中,统计活动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是( ) A.理论与方法的关系 B.方法与成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理论与成果的关系 2.等距分组数列在全距固定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呈( ) A.反比关系 B.正向关系 C.不确定性关系 D.无关系 3.某地区每百户家庭彩电拥有量为120台,这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4.已知某公司下属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及总产值,求该公司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应采用( ) A.简单算数平均法 B.加权算数平均法 C.简单调和平均法 D.加权调和平均法 5.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 A.1.5% B.1.6% C.4.5% D.4% 6.若产品价格上涨5%,产量下降5%,则产值指数( ) A.为1 B.降低 C.增长 D.为0 7.按月平均法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等于( ) A.100% B.100 C.1200% D.1200 8.某单位2003年前4个月产值分别为400万元、420万元、450万元,440万元,1-4月初工人数分别为60人、64人、68人、66人,则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等于( ) A.6.61万元/人 B.6.62万元/人 C.6.63万元/人 D.6.51万元/人 C.0.92 D.0.65 10.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 ) A.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 B.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D.统计整理方案的制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统计活动的特点表现为( ) A.数量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 D.变异性 E.具体性 12.以某大学为总体,以下各项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在校学生人数 B.在校男女生比率 C.教师总人数 D.录取新生的平均分数 E.新增教师人数 13.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下列选项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 A.经常性调查 B.普查 C.一次性调查 D.典型调查 E.全面调查 1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 A.确定组距 B.划分各组的界限 C.确定组数 D.确定全距 E.选择分组标志 15.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则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 A.高度相关 B.负相关 C.显著相关 D.无相关 E.低度负相关 16.在直线回归方程 =200-2x中, 为总成本估计值(元,人民币),x为产量(件),这个方程意味着:( ) A.产量每增加1件,总成本增加2元 B.产量每增加1件,总成本下降2元 C.产量为0时,总成本为200元 D.产量为0时,总成本为2元 E.总成本因产量的增加而降低 1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包括( ) A.样本容量 B.被研究单位标志变异程度 C.抽样方法 D.抽样组织形式 E.样本的可能数目 18.时间数列变动因素可分解为( ) A.长期趋势变动 B.季节变动 C.时间变动 D.循环变动 E.不规则变动 19.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 A.普查 B.统计报表制度 C.连续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典型调查 20.按照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 ) A.简单分组 B.单项分组 C.品质标志分组 D.数量标志分组 E.复合分组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按变量的连续性,可以把变量分为连续变量和_________________。 22.统计调查中,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现象总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 23.统计分组的目的是要按照不同的标志,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正确表现出来,保持组内的同质性和组间的_________________性,以便研究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 24.某企业计划2004年实现产值200万元,实际实现产值220万元,则该企业2004年计划完成程度为_________________。 25.甲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10%,标准差高于乙企业20%,则甲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_________________乙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 2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选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50%,则抽样单位数需要增加到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_倍。 27.抽样误差来源于登记性误差和_________________。 28.已知某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0%,则合格率的标准差为_________________。 29.某公司2004年前四个月人数分别为100人、80人、98人、102人,则该公司2004年一季度平均人数为_________________。 30.统计调查中的调查时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时间。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平均指标 32.相关关系 33.估计标准误差 34.统计指数 35.分布数列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37.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38.简述回归分析的特点。 39.简述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40.甲、乙两班在统计学考试中,甲班平均成绩89分,标准差13,乙班成绩资料如下: (保留2位小数) 成绩(分) 人数(人)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2 5 8 6 4 25要求: (1)计算乙班平均成绩。 (2)比较两班平均成绩的代表性。 41.某地区1995年至2000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保留2位小数)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粮食产量(万吨) 400 ( ) ( ) ( ) ( ) ( ) 累计增长量(万吨) — ( ) 50 78 ( ) ( ) 环比发展速度% — 105 ( ) ( ) 108 107(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括号内所缺数字补齐; (2)计算1996年至2000年5年的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增长速度。 (3)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粮食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 42.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表:(保留1位小数) 商品名称 单位 销售额(万元) 销售量个体指数% 基期 报告期 甲 件 500 888 123 乙 双 450 420 93 合计 — 950 1308 — 计算:(1)计算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增减的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3)计算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销售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43.某灯泡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只进行质量检查,检验结果显示这500只灯泡的平均耐用时间为9.48千小时,根据以往检测的数据,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0.787千小时,计算: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下计算该批产品平均耐用时间的置信区间(保留3位小数)。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减少1/3,则至少需要抽取多少灯泡进行检验?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谢颖2004-05-10 09:55《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表示单位属性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而表示单位数量方面特征的标志是________。2. 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3. 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_____________来估计相应的______________数值。4. 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_________变量,而自变量是作为可控制的___________变量。5. 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二、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2. 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3. 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4. 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5. 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三、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单位 D. 总体单位2. 复合分组是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3. 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4. 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中卫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5.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6.计算序时平均数时,”首末折半法”适用于 ( )A.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列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四、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8分)1.次数分配数列( )A. 由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因素构成B. 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C. 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 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E. 可以证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2.调查单位是( )A. 需要调查的总体B. 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 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3.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 )A.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C. 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D. 只能在调查结束后在能计算的E. 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4.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76-1.85x,这表示(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E. 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五、 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2. 平均指数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机形式是什么?六、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 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 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2) 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2.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车间 计划完成百分比 实际产量(件) 单位产品成本(元\件)第一车间 90% 198 15第二车间 105% 315 10第三车间 110% 220 8根据以上资料计算:(1)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2)一季度三个车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3.某地农科所经回归分析,得到某作物的亩产量(y表示,单位为“担\亩”)与浇水量(用X表示,单位为“寸”)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c=2.82+1.56x。又知变量x的方差为99.75,变量y的方差为312.82要求:(1)计算浇水量为0时的亩产量;(2)计算浇水量每增加一寸时平均增加的亩产量;(3)计算浇水量与亩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并分析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某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1988您比1987年降低2%,1989年比1988年降低5%,1990年比1989年降低3%,1991年比1990年降低1.5%,试以1987年为基期,计算1988年至1991年该企业单位成本总的降低速度和平均降低速度。(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5 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6. 某企业产品的单位成本1988您比1987年降低2%,1989年比1988年降低5%,1990年比1989年降低3%,1991年比1990年降低1.5%,试以1987年为基期,计算1988年至1991年该企业单位成本总的降低速度和平均降低速度。(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小数。)7. 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188件。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2)按95.45%的可靠程度(t=2)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班级:注会0501 0502考试形式:( 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哪个不属于一元回归中的基本假定( D )。A.对于所有的X,误差项的方差都相同B.误差项 服从正态分布C.误差项 相互独立D.2.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A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3.一元回归方程为y=11.64一0.25x,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自变量平均增长一个单位,因变量减少0.25个单位B.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C.D.4.有甲乙两组数列,则( 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A.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B.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C.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D.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520 B.510 C.500 D.5406.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D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 D.众数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频数分布数列应采用( A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B )。A.0 B. 1 C. 大于1 D. 小于19.如果一个定性的变量有m类,则要引进( C )个虚拟变量。A.m B.m+1C.m-1 D.无法判断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20%,第二组占6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B )A.8年 B.7.2年 C.5年 D.7.8年11.某企业2007年各种产品的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2%,则该厂2007年单位成本( D )A.减少了0.62% B.增加了0.62%C.减少了3.7% D.增加了3.7%12.相关系数r与斜率b2的符号( A )。A.相同 B.不同C.无法判断13.已知小姜买的两种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24点,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14元,前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 C )A.10.64 B.10.5C.11.29 D.无法计算14.若今年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2%,去年比前年的环比增长率为3%,那么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D )。A.9.0% B.7.4%C.7.5% D.15.4%15.已知今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0.54,去年比前年增长的绝对值为5,则去年比前年的增长率为( C )。A.9.3% B.8.7%C.10.2% D.无法计算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若干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变量,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 D E F )。A.库存产品数量 B.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C.货物总重量 D.按个计量的货物数量E.一条收费公路上的交通量 F.公司年会的出席人数2.指出下列数据收集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有(A B E )A.培训航空机票代理人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B.通过让两组可以比较的孩子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组装说明组装玩具来比较这两种组装说明C.一份产品评价杂志给它的订阅者邮寄调查问卷,请他们为近期购买的产品排名D.采访一个购物中心的顾客,询问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购物E.通过在两个可比较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养老金促销方法3.下列组限的表示方法哪些是对的( A B D )。A.按职工人数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间断B.职工按工资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C.学生按成绩分组,其组限必须间断D.人按身高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B D E )。A.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C.销售量指数 D.工资水平指数E.劳动生产率指数5.具体地说,如果出现下列( A B C )情况,暗示多元回归模型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A.模型中各对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B.线形关系显著,回归系数 的t检验却不显著C.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预期相反D.6.算术平均数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B C )。A. (X- )=最小值 B. (X- )=0C. (X- )2=最小值 D. (X- )2=0E. (X- )=17.在频数分布数列中( C D E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数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变量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8.标准差( C E )。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2.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2)A.确定组数:(+1)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错 )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错 )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对 )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对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错 )四、计算分析题(共54分)1.将某邮局中外发邮包样本的重量近似到盎司为:21,18,30,12,14,17,28,10,16,25。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间距,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10分)。2.表1中列出了在一个为期三周的商务统计课程中学生课外学习的小时数和他们在课程结束时的测试分数的样本数据如下:表1 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及考试分数统计表学生样本 1 2 3 4 5 6 7 8学习时间,X 20 16 34 23 27 32 18 22考试分数,Y 64 61 84 70 88 92 72 77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 0.862109R Square 0.743232Adjusted R Square 0.700437标准误差 6.157605观测值 8方差分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1 658.5034 658.5034 17.36738233 0.005895457残差 6 227.4966 37.9161总计 7 886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40.08163265 8.889551 4.50884785 0.004065471X Variable 1 1.496598639 0.359119 4.16741915 0.005895457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 86.21% 74.32%(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3) 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3.随机抽取了15家大型商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有关数据(单位:元),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 0.593684R Square 0.35246Adjusted R Square 0.244537标准误差 69.75121观测值 15方差分析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2 31778.15 15889.08 3.265842 0.073722186残差 12 58382.78 4865.232总计 14 90160.93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375.6018288 339.410562 1.10662976 0.290145025X Variable 1 0.537840951 0.21044674 2.55571054 0.02519961X Variable 2 1.457193542 0.667706586 2.18238606 0.049681066相关系数矩阵Y X1 X2Y 1X1 0.308952067 1X2 0.001214062 -0.8528576 1注:X Variable 1为购进价格/元X Variable 2为销售费用/元因变量Y为销售价格/元(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0.3089 0.0012 没有,因为相关系数较小(2)根据上诉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用(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不显著(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 R2=35.25%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35.25%,一致。(+3)(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高度相关(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0.8529),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4.一公司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如下数据如下表所示 (共14分):商品 计量单位 销售量 单价(万元)2005年 2006年 2005年 2006年甲 公斤 400 480 0.8 0.82乙 吨 80 88 1.15 1.05丙 件 50 60 1.20 1.38(1)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2)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3)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价格指数;(4)计算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A) 2.(A) 3.( C) 4.(A) 5.(D)6.(D) 7(A) 8( B) 9.(C) 10.(B)11.(D) 12.(A) 13.(C) 14.(D) 15.(C)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ADEF) 2.(ABE ) 3. (ABD ) 4.(ABDE) 5.(ABC)6.(BC ) 7.(CDE) 8.(CE)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1)增长率以年来表示时,称为年度化增长率或年率,(+2)其计算公式为:m 为一年中的时期个数;n 为所跨的时期总数季度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4月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12当m = n 时,上述公式就是年增长率 (+2)(2)可将月度增长率或季度增长率转换为年度增长率,实现增长率之间的可比性。(+1)2. 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2)A.确定组数:(+1)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3.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五、计算分析题(共55分)中位数的位置:(10+1)/2=5.5中位数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均值>中位数,正向(右)偏(+2)2.(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r=0.862109, (+1)R2=0.743232, 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74.3232%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2)(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3)回归系数的含义表明学习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 考试分数平均增加1.497分。(+2)(3) 检验线形关系的显著性Significance F=0.005895457〈 =5%线性关系显著。(+3)(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4)3. (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1)ryxi =0.308952067 ryx2=0.001214062,没有证据。(+2)(2)根据上述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有用。(+2)(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Significance F=0.073722> =5%线性关系不显著。(+3)(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R2=35.25%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35.25%,一致。(+3)(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rx1x2=-0.8529,高度相关(+2)(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0.8529),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4. (1)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 (+3)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q1p1/∑q0p0=568.8/472=120.51%∑q1p1-∑q0p0==568.8-472=96.8万元(2)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 (+3)Iq=∑q1p01/∑q0p0=557.2/472=118.05%∑q1p0-∑q0p0=557.2-472=85.2万元(3)三种产品的价格指数; (+3)Ip=∑q1p1/∑q1p0=568.8/557.2=1.0208=12.08%∑q1p1-∑q1p0=568.8-557.2=11.6万元(4) 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5)120.51%=118.05%*102.08% (+3)96.8万元万元=85.2万元+11.6万元 (+2)

浙江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统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8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社会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大量性、变异性等特点,决定了社会统计研究必须采用____________。 2.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称为____________,也称为个体。 3.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统计误差可以分为登记误差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4.钟型曲线特征是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累计百分数曲线。 6.如果使用同一资料计算三种平均数时,数值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7.把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各数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正中处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____。 8.四分位差是第三四分位数和____________的半距。 9.时间数列是将某一指标的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序列,也称为____________。 10.如果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说明这两变量之间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这是______的观点。(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有实无名”学派 2.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的称为( ) A.变量 B.变项 C.自变量 D.依变量 3.在调查居民对某企业产品的看法时,居民的年龄、性别( ) A.都是数量标志 B.都是品质标志 C.前者是数量标志,后者是品质标志 D.前者是品质标志,后者是数量标志 4.几位高考考生的成绩分别为:520分,550分,580分,620分。这几个数字是( ) A.指标名 B.指标值 C.指标 D.标志 5.关于动态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某企业2006年12月底销售额是动态指标 B.时期数列中的数据是动态指标 C.某企业2006年12月底职工数是动态指标 D.动态指标不能相加 6.把研究对象当作总体,从总体中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出一定数量的研究单位作为样本,然后借助样本指标数值来推算总体指标数值。这种方法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关于抽样误差表述正确的为( ) A.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抽样数目成反比。 B.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数目成正比。 C.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数目也成反比。 D.抽样误差与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抽样数目也成正比。 8.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10.某公司职工年薪35000元的人最多,平均收入为35000元,则职工年薪的分布( ) A.正偏 B.负偏 C.对称 D.不能作出结论 11.发展中国家人口按年龄分组绘制成的死亡率曲线是( ) A.钟型曲线 B.U型曲线 C.J型曲线 D.逻辑斯蒂曲线 14.在频数分布中,众数是( ) A.的那个频数 B.的标志值 C.频数的那个标志值 D.把频数分布分成两个相等部分的那个标志值 15.已知某种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 市 场 价格(元/公斤) 销售额(元) A 2.00 4500 B 1.50 6000 C 1.80 5400则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为______元/公斤。( ) A.1.60 B.1.72 C.1.82 D.1.91 16.假如各组标志值不变,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2,那么平均数( ) A.不变 B.减少为原来的1/2 C.扩大为原来的1/2倍 D.无法计算 17.某同学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5,60,65,75,80。则这位同学成绩平均差为( ) A.9.1 B.8.4 C.8.1 D.无法计算 18.已知方差为64,算术平均数为4,则标准差系数为( ) A.2 B.2.5 C.25 D.无法计算 19.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6.86。这个相对数是( ) A.百分数 B.比率 C.成数 D.比重 20.某企业1996-2000年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5000元、31000元、35000元、40000元、45000元。该企业工人收入2000年定基发展速度为( ) A.180% B.160% C.112.5% D.128.6% 21.某地2005年度1-5月末就业人员数分别为16万、17万、20万、13万、22万。则该地区在2005年间前4个月平均就业人员数为( ) A.17.6万 B.17.25万 C.12.5万 D.12.35万 24.对企业前5年销售量进行直线趋势估计为:y=90+5.5·t,这5年的时间代码分别是:-2,-1,0,1,2,据此预测今年的销售量是( ) A.106.5 B.123 C.108 D.113.5 25.拉氏公式编制指数时使用______为权重。( ) A.基期数量指标 B.基期质量指标 C.报告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质量指标 26.现象总变动指数是总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 ) A.商 B.乘积 C.和 D.差 27.线性相关中,当r=-1表示( ) A.完全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零相关关系 D.不能确定 28.回归方程Y=8-4x,表示X每增加一个单位,Y( ) A.减少2个单位 B.减少4个单位 C.增加2个单位 D.减少8个单位 29.其它条件不变,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样本容量( ) 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30.正态分布中,σ值越小,则( ) A.离中趋势越小 B.离中趋势越大 C.曲线越低平 D.变量值越分散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产品价格 D.工资收入 E.劳动生产率 2.下列属于随机抽样方法的有(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等距抽样 3.关于基尼系数表述正确的有( ) A.基尼系数在[0 1]之间。 B.可以用来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 C.是根据洛仑兹曲线而提出的 D.基尼系数可以小于0 E.基尼系数可以大于1 4.用来表示离中趋势的数值平均数主要包括( ) A.算术平均数 B.全距 C.众数 D.方差 E.中位数 5.浙江省人口密度为451人/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 ) A.无名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E.有名数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推论统计是对抽样调查而言的,抽样调查一定要有推论统计。( ) 2.时点数列中的数据必定是静态资料。( ) 3.抽样误差表示抽样的精度,是可以避免的。( ) 4.在统计表中,主词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 5.“中间大、两头小”是u型曲线特征。( ) 6.在给定资料中,众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 7.异众比率表明众数能代表的那一部分变量值在总体中的比重。( ) 8.强度相对数是无名数。( ) 9.对于时期数列,各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可以不一致。( ) 10.线性相关中,相关系数r=-0.9,说明两变量不相关。( ) 五、计算题(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20分)有6个女学生的身高与体重资料如下: 身高X(米) 1.45 1.45 1.51 1.52 1.60 1.65 体重Y(公斤) 35 38 40 42 47 50且∑X=9.18;∑Y=252;∑X2=14.078;∑Y2=10742;根据以上资料: (1)求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并分析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6分) (2)配合体重关于身高的直线回归方程。若某女同学身高1.63米,估计其体重大约为多少公斤?(14分) 2.(10分)在对《社会统计学》课程成绩合格考生中随机调查了400名考生,发现其中有300名考生是一次考试合格的。 要求:以95.45%的可靠性(Za/2=2)估计在已经通过《社会统计学》考试的考生中,一次考试通过的考生比重的置信区间。 3.(10分)某市居民人均月收入资料如下:单位: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均月收入 800 850 900 950 980要求:用最小平方法求人均月收入时间数列的直线趋势方程,并据以估计2006年的人均月收入。

你学的应该是非理工类的统计学吧,把重点几个定理看下,找几个代表性的课后习题和例题认真做会就差不多了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开展有关试卷的分析工作,主要用以检测试卷中的试题能否真正达到考核目的,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检查试卷命题与课程要求是否相符,同时对试卷命题质量做出科学的鉴定和总结。在对试题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检查该课程远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由于我校的成绩统计数据一般在下一学期期初统计出来。试卷分析应安排在统计结果出来以后进行。在选择分析科目时,一般应选择考试人数多,及格率偏高或偏低的课程(包括省设课程和统设课程)来进行。具体在写试卷分析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覆盖面情况分析。是否覆盖了所有的章节,与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是否一致,有无超纲现象。二、难易程度分析。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是否与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相符,有无偏题、怪题等。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分析失分的原因;对失分较少的的题目,分析得分的原因。四、建议1、教师在今后的命题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2、教师在今后讲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方面需要加强。3、学生在今后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才能学好该门课程,怎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但是从研究内容来说,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课题的提出,内容的界定,对象范围的确定,假设的建立,结论的得出以及分析,却不是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因为这些问题还要依靠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教育专业知识来解决。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卷
  •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
  •   自考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
  •   统计学原来自学考试试卷
  •   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真题试卷分析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