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学考试管理学试卷简答题

自学考试管理学试卷简答题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管理学试卷简答题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管理学试卷简答题

2019年4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网络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主体是(B) A.战略 B.管理者 C.员工 D.信息 2.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D)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3.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职工行为倾向的企业文化是指(B) A.表层 B.深层 C.中层 D.高层 4.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 A.决策 B.制定目标 C.拟定方案 D.配置资源 5.目标管理适合于管理(A) A.管理者 B.一般员工 C.组织 D.工作 6.能够找到最优方案的决策属于(B) A.满意决策 B.理性决策C.有限理性决策 D.合理决策 7.下列哪一项因素不利于企业实现组织的分权(D) A.组织规模很大 B.活动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C.高层对低层的决策控制程度低 D.企业内部政策具有统一性 8.对于规模较小、任务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B) A.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B.直线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C.事业部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D.矩阵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9.现代大公司广为采用的组织形式是(D)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10.面向过程的组织变革,主要是打破(B) A.部门界限 B.职能堡垒 C.纵向层次 D.沟通障碍 11.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门槛而被中途免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的是(C) A.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 B.管理部门选聘干部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干部的特点与能力门槛 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 12.让管理者全面了解组织的不同工作,得到不同经验,有助于培养管理人员的方法是(B) A.理论培训辅导 B.职务轮换 C.提升 D.辅导 13.控制工作的实质是(C) A.纠正偏差 B.衡量成效 C.信息反馈 D.拟定标准 14.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这种预算是(A) A.零基预算 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 D.运营预算 15.面向供应市场,支持产品和服务的协同设计、协同供应、供方与组织的协同计划的信息系统是指(D) A.人力资源 B.物流 C.客户关系管理D.财务 二、多项选择题 16.学习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CDE) A.比较法 B.因果分析法 C.系统方法 D.唯物辩证法 E.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17.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有(ABCD) A.有战略 B.扁平的组织结构 C.员工活性化D.信息分享 E.集权 18.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ABCDE) A.个人特征 B.组织结构 C.组织文化 D.道德问题的强度 E.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 19.预算的种类包括(BCD) A.销售预算 B.运营预算 C.投资预算 D.财务预算 E.生产预算 20.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ABCD) A.目的性 B.主导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E.固定性 21.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管理的(BD) A.科学性 B.自然属性 C.艺术性 D.社会属性 E.多学科性 22.根据麦格雷戈的X理论的观点,进行管理要实施(ADE) A.严格的控制 B.激励和诱导 C.松弛的组织 D.强制方式 E.严密的组织 2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ABC) A.因事择人 B.因材器使 C.人事动态平衡 D.改变航道 E.灵活原则 24.一般控制与控制工作的共同点有(ADE) A.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B.反馈“信息”所包含内容相同 C.均有两个控制标准 D.均有两个前提要求 E.两者的基本活动过程相同 25.目前国外常用的明确职务的方法有(ACE) A.比较法 B.考核法 C.职务系数法 D.工效系数法 E.时距判定法 三、名词解释题 26.许诺原理 答: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27.彼得原理 答:彼得原理——是指假如一个管理者在其职位上有成就,那么正是这成就导致他提到更高的职位,直到这人终于“被提升过头”。 28.沟通 答;沟遇——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效果的过程。 29.强化 答:强化——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四、简答题 30.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 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3)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资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31.简述主管人员选聘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答:(1)选聘的要求要适当。 (2)主持选聘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具有伯乐式的慧眼。 (3)注意侯选人的潜在能力。 (4)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 (5)敢于启用年轻人。 32.简述领导工作的作用。 答:(1)有效、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 (2)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3)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 33.简述有效激励的门槛。 答:(1)坚持物质利益原则。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3)随机制宜,创造激励要求; (4)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五、论述题 34.论述组织如何做好团队工作。 答:(1)团队概念。 (2)团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所谓好处。 (3)团队的建设、领导和发展方法。 35.董事会是委员会管理的形式之一,目前更多公司都采用这一形式。请说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并针对其中一项职能举例说明。 答:(1)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①受托管理,②决策企业公司的目标,③挑选总经理,④核实计划与检查成果,⑤批准预算,⑥维持公司长期稳定,⑦决定利润分配,⑧通过有见解的咨询来检查计划与经营情况。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务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6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业务中,能够形成本企业与债务人之间财务关系的是 A.企业赊购产品 B.企业归还所欠货款 C.企业支付银行利息 D.企业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债券 2.张先生2010年1月1日存入银行20000元,存期两年,单利计息,年利率为4%, 则到期所得利息额为 A.400元 B.800元 C.1 600元 D.2 000元 3.优先股有固定的股利收入,该收入作为年金来看是 A.预付年金 B.递延年金 C.先付年金 D.永续年金 4.从风险角度看,下列更接近于确定性投资的是 A.投资办厂 B.购买国债 C.购买公司股票 D.开发某地的金矿 5.下列各项中,导致长期借款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的主要原因是 A.借款数额有限 B.借款筹资费用低 C.借款限制条件少 D.借款利息可在税前扣除 6.将企业抵押债券分为不动产抵押债券、动产抵押债券和证券抵押债券的依据是 A.有无担保 B.担保品的不同 C.抵押金额的大小 D.抵押品的担保顺序不同 7.假设某企业以“1/10,n/30”的信用条件购进一批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 B.企业在30天后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 C.企业在l0至2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 D.企业在20至3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 8.企业为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购买原材料而持有现金的动机属于 A.支付动机 B.投机动机 C.预防动机 D.保险动机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应收账款成本内容的是 A.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C.短缺成本 D.坏账成本 10.甲企业以控股为目的购买乙企业的股票,该投资属于 A.债权投资 B.直接投资 C.间接投资 D.短期投资 11.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称为 A.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 B.固定资产的清算价值 C.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 D.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 12.净现值与获利指数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绝对数指标 B.都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C.都能反映单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D.都必须按预定的贴现率计算现金流量的现值 13.使用“5C”评估法评价客户信用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品质 B.能力 C.资本 D.行情 14.与股票投资相比,下列属于债券投资特点的是 A.投资风险较大 B.投资收益相对稳定 C.投资收益率比较高 D.无法事先预知投资收益水平 15.上市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主要优点是 A.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 B.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密切相关 C.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D.有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 16.下列关于本量利关系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B.利润=边际贡献—变动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变动成本 17.下列各项中,属于制定股利政策时应考虑的法律因素是 A.资本保全约束 B.现金流量约束 C.资本成本约束 D.投资机会约束 18.企业保持较高的现金比率,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应收账款的增加 B.坏账损失的增加 C.存货购进的增加 D.机会成本的增加 19.已获利息倍数计算公式的分子是 A.净利润 B.利润总额 C.利息费用 D.息税前利润 20.某企业本年销售收入净额为20000元,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4次,则本年度应收账 款平均余额为 A.5 000元 B.10 000元 C.20 000元 D.80 000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 A.资金筹集 B.资金投放 C.资金分配 D.资金耗费 E.资金收入 22.计算资本回收额时,可直接使用的系数有 A.复利终值系数 B.年金终值系数 C.资本回收系数 D.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E.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 23.下列各项中,属于发行普通股筹资方式缺点的有 A.资本成本高 B.财务风险大 C.控制权分散 D.降低公司信誉 E.资金使用时间短 24.下列属于企业之间商业信用形式的有 A.应付账款 B.商业票据 C.融资租赁 D.公司债券 E.预收账款 25.企业流动资产的组成项目有 A.存货 B.货币资金 C.长期投资 D.应收账款 E.机器设备 26.企业固定资产价值周转的特点有 A.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分散性 B.固定资产投资回收具有集中性 C.固定资产占用形态具有变动性 D.使用中固定资产的价值双重存在 E.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分别进行 27.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可以表现为 A.票面收益率 B.综合收益率 C.到期收益率 D.持有期收益率 E.最终实际收益率 28.下列属于税后利润分配项目的有 A.支付债务利息 B.提取盈余公积金 C.发放优先股股利 D.发放普通股股利 E.支付企业所得税 29.以下对流动比率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不同企业的流动比率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B.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C.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D.流动比率高,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一定具有现金偿债能力 E.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0.影响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 A.市盈率 B.权益乘数 C.销售净利率 D.资产负债率 E.总资产周转率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将利润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缺点。 32.简述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决策中现金流量的概念及构成。 33.简述目标成本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34.简述财务分析的目的。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5、36题每题5分,第37、38题每题10分,共30分)计算题可能用到的复利现值系数和年金现值系数 35.刘女士拟购100平方米的住房一套。该房屋目前市场价格为1.9万元/平方米。开发商提出了两种付款方案: 方案一:现在一次性付款190万元; 方案二:分期付款,首付57万元,然后分6年每年年末支付27万元。 要求:假设年利率为8%,计算说明哪种付款方案对刘女士较为有利。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36.A公司资产总额为5 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0%,债务平均年利息率为10%,该 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1 000万元。 要求:(1)计算该公司债务年利息; (2)计算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37.B公司于2008年3月1日发行债券,该债券的面值为1 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 率为7%,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发行时市场利率为8%。 要求:(1)计算该债券到期本利和; (2)计算该债券发行价格; (3)如果某投资者于2009年3月1日以98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于2009年12月1日以1 050元的价格卖出,计算该投资者的持有期间收益率; (4)如果某投资者于2012年9月1日以l 300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并持有至到期日,计算到期收益率。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38.C公司只生产A产品,2011年产销60 000件,每件售价500元。该产品单位变动 成本占售价的80%,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 500 000元。 要求:(1)计算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2)计算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3)计算A产品2011年实现的利润; (4)若该公司2012年继续生产A产品,目标利润定为5 500 000元,其他因素不变,计算A产品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39.试述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

要找2009年4月自考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吗,那你去上学吧资料分享中心去找找看看,那里应该有的

护理管理学自学考试简答题

1、物质动力。不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果。经济效果是检查管理实践的标准。将物质利益与管理活动结果结合就能大大提高经济效果。

2、精神动力。它既包括信抑、精神刺激,也包括日常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也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和个人来讲,如果没有对外界的信息交流,就不能有前进的动力。

扩展资料:

主要用途

管理学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300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起源于()A.社会活动 B.生活习惯C.劳动 D.人类精神2.用研究“迷箱中猫的行为”的方法,发现动物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方式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 B.巴甫洛夫C.桑代克 D.斯金纳3.短期记忆的储存能力有限,能储存()A.约3个信息块 B.约5个信息块C.约7个信息块 D.约9个信息块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A.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B.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C.人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学会的D.人的学习过程包括:新信息的获得、信息的转化、评价5.人本主义理论重视()A.人的行为 B.人的动机C.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D.人的观察力和技能6.由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相互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为()A.社会学习 B.合作学习C.强化学习 D.自主学习7.以社会的需要为中心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8.学科课程的缺点是()A.分科不够精细 B.强调知识体系、忽略了学习者因素C.过于重视学科间的差异 D.课程门数过多9.行为目标模式对课程设置有广泛的影响,其优点是()A.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B.陈述每一个学习结果的目标C.不仅反映训练的领域,也反映教育领域D.促进了同一性和差异性10.下列增进讲授效果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注意讲授内容的科学性B.根据学生爱好组织教学内容C.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氛围D.讲授者注意语言清晰、生动、简练、准确11.教师在经验学习中的角色功能()A.面临—催化剂 B.参与—激励者C.认同—调节者 D.内在化—批评家和评价者12.对主观性试题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项是()A.考试对象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自由发挥B.可以一次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分C.可间接用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D.评分比客观性试题容易13.下列不属于有效评估的标准的选项是()A.真实性 B.简易性C.可靠性 D.区别性14.试题的量应根据考试时间、内容、题型等选择,一般考试时间为2小时,那么试题的量应该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时间是()A.1小时到1小时30分 B.1小时30分到1小时40分C.1小时40分到1小时50分 D.1小时50分到2小时15.使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进行评估属于()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C.定量评估 D.定性评估16.“学生能够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这一目标属于认知领域的层次为()A.知识层次 B.分析层次C.应用层次 D.综合层次17.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效果最佳的强化原则是()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C.惩罚 D.强化消退18.下列不属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则的是()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C.强化递增 D.强化消退19.一项技能对另一项技能产生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称为()A.负迁移 B.正迁移C.前摄迁移 D.倒摄迁移20.“论证法”属于课程类型在护理教育中应用()A.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 B.综合性护理课程C.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课程 D.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21.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分类方法是()A.按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划分 B.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划分C.从层次构成上划分 D.从课程规模大小来划分22.“决定成为某个经历中的一员”是属于经验分类中的()A.面临 B.参与C.认同 D.内在化23.影响经验学习运用的重要因素是()A.教师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B.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感知C.教师对专业的情感 D.教师对经验的感知24.经验学习的过程正确的是()A.经历阶段→反应阶段→分析阶段→评价阶段B.经历阶段→分析阶段→反应阶段→评价阶段C.分析阶段→反应阶段→经历阶段→评价阶段D.反应阶段→经历阶段→分析阶段→评价阶段25.一份试卷,如果P>0.5,D>0.2,那么可以认为该试卷()A.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B.试题偏难,但仍然有较好的区分度C.区分度较差,如果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试题尚可使用D.无区分度,又过分难,应该放弃不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1984年,某些学者将人类的动作技能分为3个主要部分,分别是()A.成熟依赖性技能 B.教育相关性技能C.固有价值技能 D.独立性技能E.先天性技能27.教育目标是指教师所预期的学生变化,教育目标的特点有()A.相关性 B.明确性C.可测量性 D.发展性E.可行性28.在不同课程模式类型中,行为目标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学校和课堂教学。这一模式中课程设置过程包括()A.目标 B.内容C.教学 D.方法E.评价29.演示法的特点是()A.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资料 B.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C.需要物质条件 D.演示过程应配合教师说明、讲解E.使用不当会干扰教学任务的完成30.减轻学生临床学习的焦虑的方法有()A.鼓励学生讨论实习中的问题 B.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沟通C.让学生知道教师可以随时找到 D.教师与学生保持开放性的沟通E.简单明确地解释学习的目的31.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动物和人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学会的,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 B.艾宾浩斯C.斯金纳 D.布鲁纳E.罗杰斯32.有关遗忘的理论包括()A.干扰理论 B.编码特性理论C.增强理论 D.消退理论E.认知理论3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作用()A.提高智慧潜力 B.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C.学会发现试探法 D.有助于知识的记忆E.降低记忆效率34.核心课程主张的观点有()A.以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作为课程编订的基本出发点B.比较倾向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C.以学习者的活动作为教学的形式D.由教育者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决定课程E.主张实行分科教学35.“活动课程”是由“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物杜威倡导,并在美国实验学校率先试行的,下列不属于“活动课程”主张的是()A.教育就是生活,是经验的不断改造B.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C.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D.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E.以学科做为课程的基础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36.当学生的觉醒程度低于或超过最佳时,他的学习和决策能力就会________________。37.四种常见的课程模式包括系统模式、________________模式、过程模式和________________模式。38.操作技能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__才能学会。39.人本主义理论学家认为学习是人的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应该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40.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彼此十分相近的材料时,导致遗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1.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________________,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42.开放式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常见有________________、地方体系、________________和半合同体系。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43.测量44.操作技能45.合作学习46.“光环”效应47.教育评价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8.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49.简述护理教学的基本原则。50.简述制定讲授计划时需考虑的学习者的心理因素。51.小组教学法是护理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简述可促进小组教学效果的各项措施。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2.结合实际,谈谈讲授法的优缺点。53.试述成人教育理论在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包括各种部分

自学考试薪酬管理简答题

考试大岗

(一) 薪酬管理概述 识记:薪酬的界定 典型的工资类型及特征 理解:构建薪酬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构建薪酬系统的原则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理解:薪酬体系的规划 应用:组织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的改革思路

(三) 组织薪酬体系的合理设计 应用:普通管理人员薪酬设计 业务人员的薪酬设计

(四) 高级雇员的薪酬设计 识记:高级雇员的界定 理解:高级雇员薪酬方案确定的原则 薪酬方式及其激励效果比较 应用:高级雇员薪酬方案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薪酬管理概述

【选】现实中,广义的“工资”就是我们所指的“薪酬”,也就是直接的物质回报部分,是组织对员工所做出的贡献,包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技能、经验等所支付的直接或间接的货币总和,包括级别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内容。

【选】薪酬包括:直接货币收入和间接货币收入

【选】直接货币收入构成薪酬的主系统

【简答、选】典型工资类型及特征

【名】奖金:是员工有效超额劳动的薪酬。

【选】现在我国讨论较多的股票期权、净来利润分享、净资产增值分享等内容均带有奖励的性质。

【选】奖金的特点:灵活性、及时性、荣誉性

【名】福利:是组织通过增加福利和设施,建立各类补贴制度和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为工作人员提供生活方便,减轻工作人员生活负担,丰富员工文化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事业的总称。

【简答】薪酬体系的功能:保障功能、激励功能、调解功能、凝聚力功能

【选】构建薪酬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一)组织外部因素

1>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关系与竞争状况

2>地区及行业的特点与惯例

3>当地生活水平 【选】当地生活水平这个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组织的薪酬体系。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员工们对个人生活的期望也高了,无形中对组织造成一种制定偏高薪酬标准的压力;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意味着物价指数会持续上涨,未来保证员工生活购买力布置下降,组织往往也不得不考虑定期地适当调整工资。

4>国家的相关法令和法规

(二)组织内部因素

1>本单位的业务性质与内容 【选】如果组织是传统型、劳动密集型的,员工们从事的劳动就主要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且劳动力成本可能在总成本中占较大比重;但是就高技术的资本密集型组织而言,由于高级专业人员比重大,且其从事的是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脑力劳动,相对于先进的技术设备,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就不大。

2>组织的经营状况与实际支付能力 【选】一般来说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及盈利丰厚且正处于上升阶段的组织,对员工的付酬也较慷慨;反之规模不大或不景气的组织,则不得不量入为出。 【选】所以经营状况对薪酬的影响有间接性和长远性的特点。

3>组织的管理哲学和组织文化

【简答】构建薪酬系统的原则:

(一) 公平性原则 【选】组织员工对薪酬分配的公平感,也就是对薪酬发放是否公正的判断和认识,是设计薪酬系统和进行薪酬管理的首要原则。 【选】薪酬的公平性原则可以分为4个层次:1>外部公平性,有关薪酬的统计资料能够揭示出组织薪酬的外部公平程度。2>内部公平性,工作评价是决定内部公平的首要方法。3>员工公平。4>小组公平。 【选】为了保证组织薪酬系统的公平性,领导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薪酬系统时应注重以下问题:1>组织的薪酬制度应用有明确一致的要求作为指导,并有统一的、可以说明的规范作为依据;2>薪酬系统要有民主性和透明性。3>组织要为员工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条件,并引导员工把注意力从结果均等转到机会均等上来。

(二) 竞争性原则 【选】在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中,组织的薪酬标准要有吸引力,以战胜竞争对手、引入所需人才为目的,究竟应将组织摆在市场价格范围的哪一段,当然要视本组织的财力、所需人才可获得性的高低等具体条件而定。但组织薪酬标准要具有竞争力,开价至少不应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三) 激励型原则 【选】组织要在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劳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制度的落后性及其奖懒罚勤的弊端,差不多人人知晓。

(四) 经济性原则

(五) 合法性原则:组织薪酬制度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

第二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

一、 薪酬体系规划的内容

【选】薪酬体系规划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规划和分类规划。

【选】总体规划是对规划期内薪酬管理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

【选】分类规划包括工资计划、奖励计划和福利计划。

【简答】薪酬体系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1. 促使组织面向市场,适应外部坏境变化,增强组织凝聚力;

【选】作为人力资源系统子系统的薪酬体系则必包含与上述3个系统的平衡。(人力资源系统、组织系统、组织外部环境的社会系统)

(1) 与人力资源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的平衡,如招聘选拔系统、开发培训系统、绩效评估系统等子系统的协调与平衡。 (2) 与组织内人力资源系统外的其他资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平衡,如资金系统、物质系统、技术装备系统,以及营销系统等系统的子系统的平衡。 (3) 组织外部环境的平衡,组织外的一些条件将影响薪酬体系规划的制订,如人力资源市场情况、政府的工资薪酬政策、国家经济形势、相同行业工资水平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薪酬体系规划产生影响。

2. 保证内部公平及分配的计划性;

3. 加强组织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简答】薪酬管理的基本过程:

1. 制定本组织付酬原则与策略;

2. 职务设计与职务分析; 【选】职务设计与分析是薪酬系统建立的依据。

3. 职务评价; 【选】职务评价是保证内在公平的关键一步,要以必要的精确性、具体的金额来表示每一职务对本组织的相对价值,这个价值反映了组织对职务占有者的要求。

4. 薪酬结构设计; 【名】薪酬结构,是指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中各项职务的相对价值及其与对应的实付薪酬间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 【选】这种关系不是随意的,是服从以某种原则为依据的一定的规律的。这种关系和规律通常以“薪酬结构线”来表示,因为这种方式更直观,更清晰,更易于分析控制、理解。

5. 薪酬状况调查及数据收集;

6. 薪酬分级与定薪;

7. 薪酬体系的运行、控制与调整。

【名】职务评价:是指通过确定职务劳动的相对价值来划分工作薪酬等级的方法。

【选】职务评价方法主要有4种,即序列法、分类法、分数法、因素比较法,前两者为“非定量方法”,后两种为“定量方法”。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分数法,其次是因素比较法,再次是分类法,最后是序列法。

【名】序列法:是最古老也是最简易的一种方法。它通常以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要求为基础,对组织所有职务从整体上按其重要性或相对价值进行比较并排序,以确定职务的高低。【选】一般适用于规模小、结构简单、职务种类少的小型组织。

【名】分类法:又称套机法,请专家或管理者将组织的所有职务大体划分为若干等级,确定等级标准(对每一等级职务作简要的职务说明和规范要求,使之成为可套用的等级评定标准),再将薪酬岗位的所有职务与这一标准加以对照,然后将职务分别套入各个等级中,明确确定职务序列。【选】主要适用于小型组织。

【名】分数法:也称几点法,这是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法先将职务分解为构成要素,再以各个要素为依据,将职务与标准相比较,比较的结果用数据来表示,然后将各类要素,分数合计起来,形成该职务的总分数,这一总分数就是该职务的相对价值。最后将职务按规定纳入相应的薪酬等级系统。

【名】因素比较法:是是将职务与标准职务进行比较来确定其相对价值和工作薪酬的定量方法。

【选】比较上述4种方法,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因素比较法是比较完善的一种方法。

【选】薪酬体系的调整:奖励性调整、生活指数调整、效益调整、工龄调整、特殊调整。

【选】生活指数调整常用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等比调整,及所有员工都在原有薪酬基础上调升同一百分比,另一类是等额调整,即全体员工不论原有薪酬的高低,一律给予等幅的调升。前者保持了薪酬结构内在的相对级差,后者 会动摇原薪酬结构的设计依据。

【选】转换观念,为经营管理者薪酬提供制度化保障。

【选】紧密结合双方利益是建立薪酬体系的基础。

【选】结合双方的利益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

【选】多样化是建立薪酬体系的方法;

【选】因地制宜是薪酬体系获得成效的关键;

【选】根据行业特征和组织的组织形式选择薪酬体系的具体形式;

【选】根据组织经营管理者类型选择薪酬体系的具体形式。

【选】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1> 增加职业经理市场的竞争程度; 2> 增强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 3> 加快我国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

【选】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主要形式的接管。

【选】目前组织竞争条件的不公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开放程度不同,行业的垄断程度不同,造成不同行业间缺乏可比性;二是组织所有制关系不同使组织税负不同,组织的历史负担不同,社会成本不同,从而同行业的组织的可比性也不太相同。主要的环节包括税制改革,统一不同所有制组织、不同地区组织的税负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养老金的发放通过色会统筹起来。

第三节 组织薪酬体系的合理设计

【简答】结构工资制的基本结构内容 工资=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学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选】结构工资制是普通管理类人员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名】基本工资:是为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设立的依据是《劳动法》中关于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规定。

【选】其制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 本地区、本行业和本组织目前的基本工资; (3) 社会发展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名】工龄工资:是根据职工参加工资的年限,按照一定标准支付,用来体现组织职工逐年积累的劳动贡献的一种工资形式。

【名】绩效工资:体现了职工收入与组织业绩挂钩的原则,朝公平和效率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它是根据组织经济效益,职工实际完成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选】业务人员的薪酬设计:固定工资制、纯佣金制、混合制

第四节 高级雇员的薪酬设计

【选】在这里将高级雇员界定为个人行为足以影响组织经营业绩的核心人员,具体地讲也就是以首席执行官为首的组织高级管理层及组织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人员,包括组织最高决策层和核心专家技术人员。

【简答】高级雇员薪酬方案确定的原则:

1. 薪酬与业绩相挂钩

2. 坚持把组织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相结合

3. 兼顾效率与公平

4. 风险收益原则

【选】基本薪酬对雇员的激励效果差,只是起到保障员工基本生活需要的作用。

【选】奖金和红利是对员工即期业绩的一种奖励,根据员工工作绩效和组织整体业绩发给员工一定金额的县级,奖金一般按月发放,而红利则按季度或年度发放。这部分薪酬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要根据员工的即期业绩考核结果和组织当期经营业绩决定。

【选】奖金和红利是是雇员的风险性收入,与雇员的工作绩效和组织的业绩紧密挂钩,对雇员有着较强的激励作用。但奖金和红利作为一种短期风险激励,有着其内在的缺陷:1>奖金和红利等短期风险薪酬是以组织年度会计利润等财务指标为依据的,但由于现代组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掌握了组织的控制权,他们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可以通过会计处理等方法来操纵组织利润,使其偏离组织的真实经营业绩;2>奖金和红利等短期风险薪酬一般以季度或年度作为计算单位,这使得被激励者为了获取高额短期收入过于关注短期经营业绩,助长经营者短期行为,损害组织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

【名】股权激励:是通过赠与员工股票等方式让员工的薪酬与组织未来股票价格和经营业绩密切相关,从而使员工为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实现员工与所有者利益兼容。

【选】股权激励主要以下几种:

1. 送股方案;【选】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期初赠送、附带归还条件的股份奖励、期末送股。

2. 虚拟股票;【选】虚拟股票是给高级雇员在一定期限内购买名义股票而非真实股票的期权。雇员收益来自两个方面:溢价收入、股利收入。

3. 股票期权;【选】股票期权(SO)是目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员工薪酬激励形式。股票期权给予员工在未来某个时间段以一定价格购买组织股票的权利,若到时股票市场价格高于预定期权价格,差额部分即为员工收益,否则收益为零。

4. 仿真股票认购权。

【选】仿真股票是非上市公司创造的一种奖励经理提高公司业绩的工具。

【选】高级雇员薪酬设计方案影响因素:

1. 组织的规模和组织形式 【选】组织规模与经理薪酬之间基本应是正相关关系。组织规模越大,任务的复杂性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就越高。

2. 组织的发展阶段 【选】在创立期,组织的目标是生存下来并开始创业,这一阶段往往需要大量投资,现金流量往往为负或微利;同时,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动荡不定,存在较大风险,这时采用太高的现金形式的奖金显然是不合适的,许多刚创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都大量采用股权方式激励经理艰苦创业。而在成长期,组织已立稳脚跟,销售开始迅速增长,资金也逐渐开始充裕,此时的业绩考核可侧重于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等,激励方式也可多样化,水平也可提高。进入成熟期以后,随着竞争对手的加入,市场份额较大但销售增长速度却放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时考核可侧重于生产率、成本利润率、质量满意率等,短期激励方式的比重可适当增大。

3. 组织内部监督机制

4. 相关市场的有效性 【选】市场有效性也是设计高级雇员薪酬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的市场主要指产品市场、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 【选】高级雇员的薪酬应体现其人力资本投入的数量和质量,绩效薪酬的内在逻辑使组织业绩能够体现高级雇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 【选】经理市场机制和资本市场上组织破产、接管等相关机制越是完善,对组织高级雇员的监督和激励作用越强。

5. 组织的相对业绩 【选】组织的业绩受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时组织业绩并不能真实反应高级雇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但与市场和同一行业不同组织相比的组织相对经营业绩却能较好第二反映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因此,其他组织的业绩也包含着有关该组织经理行为价值的信息,在设计激励薪酬方案时也应注意横向及纵向比较。

1、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人们通常称平衡计分卡是加强企业战略执行力的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I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所以从根本上讲,一个是战略工具,一个是绩效考核工具。2、绩效考核是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说明,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包括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进行考察与评估。绩效考核的程序一般分为“横向程序”和“纵向程序”两种。a、横向程序横向程序是指按绩效考核工作的先后顺序形成的过程进行,其主要环节有下列几项:(1)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这是在绩效考核时为避免主观随意性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绩效考核标准必须以职务分析中制定的职务说明与职务规范为依据,因为那是对员工所应尽职责的正式要求。(2)实施绩效考核。即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测定和记录。根据考核的目,绩效考核可是全面的或局部。(3)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评定。绩效考核的记录需与既定标准进行对照来作分析与评定,从而获得绩效考核的结论。(4)结果反馈与实施纠正。绩效考核的结论通常应与被考评员工见面,使其了解组织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与评价,从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但另一方面,还需针对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因为绩效是员工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所以纠正不仅是针对被考评的员工,也需针对环境条件做出相应调整。b、纵向程序纵向程序是指按组织层级逐级进行绩效考核的程序。绩效考核一般是先对其层绩效考核,再对中层绩效考核,最后对高层绩效考核。开成由下而上的过程。其主要环节有下列几项:(1)以基层为起点,由基层部门的领导对其直属下级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分析的单元包括员工个人的工作行为(如是否按规定的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的等),员工个人的工作效果(如产量、废品率、原材料消耗率、出勤等),也包括影响其行为的个人特征及品质(如工作态度、信念、技能、期望与需要等)。 (2)基层考核之后,便会上升到对中层部门的层次进行考核,其内容既包括中层负责干部的个人工作行为与特征,也包括该部门总体的工作绩效(如任务完成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合格率等)。 (3)待逐级上升到公司领导层时,再由公司所隶属的上级机构(或董事会),对公司这一最高层次进行绩效考核,其内容主要是经营效果方面硬指标的完成情况(如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3、报酬体系的构成要考虑外在和内在的因素。外在决定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政府劳动立法、工会的压力、生活费用与物价指数等。内在因素是报酬体系设计中着重要考虑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与能力工作价值的评价是决定报酬水平结构的核心因素,它涉及工作的性质如何、承担的责任大小等;能力的界定包括职务执行能力、潜在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大等。工作与能力的确定有赖于工作分析、岗位评价、职务说明书的编写以及任职资格的确定。(2)绩效与资历要保证绩效与报酬挂钩,根据绩效成果决定工资报酬高低;员工资历则由员工工龄的长短、生活费用高低以及经验多少来决定。员工的资历工资是考虑到员工业务能力与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与其年龄的增长成正比等

组织如何确定清楚策略讲的题很简单,设成一个题库家庭不涉及到确定薪酬策略,进行编制企业的目标方针。

平衡计分是评定KPI是关键绩效指标 2.绩效考核有4大程序。目标方法评估激励。3.报酬制定有很多方法,可百度

自考管理学真题试卷答案

2012年4月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网络版)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B)A.战略 B.管理者 C.员工 D.信息2.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D)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3.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职工行为倾向的企业文化是指(B)A.表层 B.深层 C.中层 D.高层4.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A.决策 B.制定目标 C.拟定方案 D.配置资源5.目标管理适合于管理(A)A.管理者 B.一般员工 C.组织 D.工作6.能够找到最优方案的决策属于(B)A.满意决策 B.理性决策C.有限理性决策 D.合理决策7.下列哪一项因素不利于企业实现组织的分权(D)A.组织规模很大 B.活动具有一定的分散性C.高层对低层的决策控制程度低 D.企业内部政策具有统一性8.对于规模较小、任务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B)A.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B.直线型的组织结构形式C.事业部型的组织结构形式 D.矩阵型的组织结构形式9.现代大公司广为采用的组织形式是(D)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10.面向过程的组织变革,主要是打破(B)A.部门界限 B.职能堡垒 C.纵向层次 D.沟通障碍11.某组织中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由于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的是(C)A.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B.管理部门选聘干部上没有找到合适人选C.组织设计忽视了对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D.组织设计没有考虑到责权对应的原则12.让管理者全面了解组织的不同工作,得到不同经验,有助于培养管理人员的方法是(B)A.理论培训 B.职务轮换 C.提升 D.辅导13.控制工作的实质是(C)A.纠正偏差 B.衡量成效 C.信息反馈 D.拟定标准14.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这种预算是(A)A.零基预算 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 D.运营预算15.面向供应市场,支持产品和服务的协同设计、协同供应、供方与组织的协同计划的信息系统是指(D)A.人力资源 B.物流 C.客户关系管理D.财务二、多项选择题16.学习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CDE)A.比较法 B.因果分析法 C.系统方法D.唯物辩证法 E.理论联系实际方法17.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有(ABCD)A.有战略 B.扁平的组织结构 C.员工活性化D.信息分享 E.集权18.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ABCDE)A.个人特征 B.组织结构 C.组织文化D.道德问题的强度 E.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19.预算的种类包括(BCD)A.销售预算 B.运营预算 C.投资预算 D.财务预算 E.生产预算20.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是(ABCD)A.目的性 B.主导性 C.普遍性 D.经济性 E.固定性21.管理的二重性指的是管理的(BD)A.科学性 B.自然属性 C.艺术性 D.社会属性 E.多学科性22.根据麦格雷戈的X理论的观点,进行管理要实施(ADE)A.严格的控制 B.激励和诱导 C.松弛的组织D.强制方式 E.严密的组织23.人员配备的原则是(ABC)A.因事择人 B.因材器使 C.人事动态平衡D.改变航道 E.灵活原则24.一般控制与控制工作的共同点有(ADE)A.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 B.反馈“信息”所包含内容相同C.均有两个控制标准 D.均有两个前提条件E.两者的基本活动过程相同25.目前国外常用的明确职务的方法有(ACE)A.比较法 B.考核法 C.职务系数法 D.工效系数法 E.时距判定法三、名词解释题26.许诺原理答: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27.彼得原理答:彼得原理——是指如果一个管理者在其职位上有成就,那么正是这成就导致他提到更高的职位,直到这人终于“被提升过头”。28.沟通答;沟遇——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效果的过程。29.强化答:强化——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四、简答题30.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答:(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31.简述主管人员选聘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答:(1)选聘的条件要适当。(2)主持选聘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具有伯乐式的慧眼。(3)注意侯选人的潜在能力。(4)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5)敢于启用年轻人。32.简述领导工作的作用。答:(1)有效、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2)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3)有利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33.简述有效激励的要求。答:(1)坚持物质利益原则。(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3)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4)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五、论述题34.论述组织如何做好团队工作。答:(1)团队概念。(2)团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所谓好处。(3)团队的建设、领导和发展技巧。35.董事会是委员会管理的形式之一,目前很多公司都采用这一形式。请说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并针对其中一项职能举例说明。答:(1)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①受托管理,②决策企业公司的目标,③挑选总经理,④核实计划与检查成果,⑤批准预算,⑥维持公司长期稳定,⑦决定利润分配,⑧通过有见解的咨询来检查计划与经营情况。

为您提供:2012年自考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精选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A.甘特 B.泰罗C.维纳 D.穆登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4.管理的主体是(D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 )A.因果法 B.外推法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 )A.泰罗 B.法约尔C.韦伯 D.德鲁克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C.职能型 D.事业部制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C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C )A.利用-命令 B.温和-命令C.集体参与 D.商议式10.管理的核心是(D )A.决策 B.领导C.激励 D.处理好人际关系1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A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12.头脑风暴法属于(B )A.外推法 B.直观法C.因果法 D.德尔菲法13.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 )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B.人是社会人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14.控制活动应该(D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15.组织结构设计中,划分管理层次的主要原因是( D)A.组织高层领导的偏好 B.法律的规定C.组织规模 D.管理宽度的限制16.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D )A.管理培训 B.管理实践C.劳动竞赛 D.心理革命17.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就是一个信息沟通网络,处在这个信息网络中心并对网络的畅通负有责任的人是(D )A.信息系统管理员 B.高层管理者C.一线员工 D.主管人员18.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B )A.越小 B.越大C.无法判断 D.无影响19.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20.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A )A.指导与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C.控制工作 D.计划工作21.个人管理与集体管理相比,据美国管理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决策方面( A)A.前者更有效 B.后者更有效C.两者同样有效 D.两者都无效22.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途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B )A.职务系数法 B.时距判断法C.四象限法 D.比较法23.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C )A.德才兼备B.具有管理能力C.强烈的管理愿望D.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24.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A )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C.收入标准 D.成本标准25.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A )A.计量决策法 B.主观决策法C.边际分析法 D.德尔菲法26.在实际工作中,实际上不存在纯粹的(A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D.直线型组织结构27.管理过程理论强调(A )A.管理是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B.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C.在管理中要重视人的因素D.要建立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28.新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是(C )A.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B.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C.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D.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29.根据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管理宽度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C )A.算术级数增加 B.算术级数减少C.几何级数增加 D.几何级数减少30.选拔主管人员的方式,既可以考虑从内部提升,也可以考虑从外部招聘,但无论从内部提升,还是从外部招聘,都要鼓励(D )A.首先搞好群众关系 B.毛遂自荐C.尽展所能 D.公开竞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1.扁平结构的优点是 (BCD)A.易于横向协调B.管理费用低C.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距离D.信息纵向流通快E.严密监督下级32.下列属于运用前馈控制的是(BCD )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E.瞄准靶心射击33.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有(ABD )A.挑选总经理B.决定利润分配C.制定预算D.决定公司目标E.执行日常决策34.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CD )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35.最常用的综合控制方法是(BCDE )A.收支预算B.投资回收率C.损益控制D.总预算E.企业自我审核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37.保健因素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38.反馈控制: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39.命令一致 原理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40.商议式的管理方 法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办法让职工参与管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42.简述决策的程序。(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2)评价备选方案。(3)选择方案。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适应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人员配备工作还要对主管人员进行有效地选择、培训和考评工作,满足组织未来的需要。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46.北斗公司刘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及其预期的收益印象非常深刻。因此,他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这种管理方法。首先他需要为公司的各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刘总认为:由于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因此应该由他本人为他们确定较高目标。确定了目标之后,他就把目标下发给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如期完成,并口头说明在计划完成后要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和奖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层经理在收到任务书的第二天,就集体上书表示无法接受这些目标,致使目标管理方案无法顺利实施。刘总感到很困惑。(1)目标管理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经营活动所需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于每个职工根据上级制订的目标,分别制订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2)根据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实施程序,我们发现刘总犯了以下几方面的错误:①对于如何制订合适的目标体系认识错误,他以为目标只需要他一个人制订就行了。②对于目标到底订多高认识错误,他认为目标越高越好。③在实施目标管理时,没有给予下属相应的权力。④没有鼓励下属自我管理、自我控制。⑤考核和奖酬机构没有制度化,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下属无相应的激励和制约作用。(3)为了更好地实施目标管理,刘总必须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并且注意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方式:①要有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目标的制订必须是一个上下级反复协商的过程。不是由上级独自决定的。制定的目标不要过高或过低。一般目标要略高于执行者的能力水平。②组织实施。目标既定,主管人员就应放手把权力交给下级成员,鼓励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③检验结果。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取得结果,要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④新的循环。再制定新的目标,开展新的循环。

老实说。。这种题目只有最新版的参考书才会在后面附最新试题及答案,网上一般是找不到的,祝好运啦!!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1)需求价格弹性与边际收入、总收益的关系如何?需求价格弹性指的是市场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也就是说每次涨价或者降价对客户购买这件产品的影响有多大,需求价格弹性越高,影响越大对于总收益,需求弹性越高,涨价就可能丧失更多的客户,客户的购买量快速减少,降价则客户的购买量迅速上升,需求弹性越低则相反。所以一般来说,需求弹性高,采取降价销售总收益增加,需求弹性较低采取涨价销售总收益增加2)效用最大化原则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效用为最大。消费者对若干消费品的选择,在达到每一种消费品的单位货币支付所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时,实现最大总效用即称之为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是表示消费者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3)你如何理解回归分析 虽然不同的统计软件可能会用不同的格式给出回归的结果,但是它们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我们以STATA的输出为例来说明如何理解回归分析的结果。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测试读者的性别(gender),年龄(age),知识程度(know)与文档的次序(noofdoc)对他们所觉得的文档质量(relevance)的影响。 输出: 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242 ------------+------------------------------------------ F ( 4, 237) = 2.76 Model | 14.0069855 4 3.50174637 Prob > F = 0.0283 Residual | 300.279172 237 1.26700072 R-squared = 0.0446 ----------- +------------------------------------------- Adj R-squared = 0.0284 Total | 314.286157 241 1.30409194 Root MSE = 1.1256 -------------------------------------------------------------------------------------------- relevance | Coef. Std. Err. t P>|t| Beta-------------+------------------------------------------------------------------------------ gender | -.2111061 .1627241 -1.30 0.196 -.0825009 age | -.1020986 .0486324 -2.10 0.037 -.1341841 know | .0022537 .0535243 0.04 0.966 .0026877 noofdoc | -.3291053 .1382645 -2.38 0.018 -.1513428 _cons | 7.334757 1.072246 6.84 0.000 .-------------------------------------------------------------------------------------------这个输出包括一下及部分。左上角给出方差分析表,右上角是模型拟合综合参数。下方的表给出了具体变量的回归系数。方差分析表对大部分的行为研究者来讲不是很重要,我们不做讨论。在拟合综合参数中, R-squared 表示因变量中多大的一部分信息可以被自变量解释。在这里是4.46%,相当小。一般地,我们要求这个值大于5%。对大部分的行为研究者来讲,最重要的是回归系数。我们看到,年龄增加1个单位,文档的质量就下降 -.1020986个单位,表明年长的人对文档质量的评价会更低。这个变量相应的t值是 -2.10,绝对值大于2,p值也<0.05,所以是显著的。我们的结论是,年长的人对文档质量的评价会更低,这个影响不是显著的。相反,领域知识越丰富的人,对文档的质量评估会更高,但是这个影响不是显著的。这种对回归系数的理解就是使用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的过程。 4)如何理解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在生产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下列三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1、总产量(TP)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2、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3、边际产量(MP)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在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来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当土地、人力、种子等生产要素都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我们只增加化肥。我们把这块地划分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块,每块土地用的肥料递增,所获得的产量一定是,随着肥料增加,先是每块土地种植的收益增加(即边际产量递增),然后种植的收益减少(即边际产量递减),最后肥料过多,把庄稼烧死了,连种子都赔进去了,我们的边际产量为负。这个例子就是农业经济学家杨格为证明这个原理而作的“杨格堆肥实验”。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分别递减。所以,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MP > 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MP < 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 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图示5)什么叫量本利(本---量----利)分析?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商品销售的数量、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预计的销售量、销售价格和成本费用资料,测算计划期目标利润数额的方法。本量利分析,即分析考察企业的成本—业务量(销售收入)—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这三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形成企业的利润结构,进行本量利分析的目的是要从结构上把握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会给经营利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根据成本(Cost)、业务量(Volume)和利润(Profit)三个词的英语首字母,也将本量利分析简称为CVP分析。本量利分析,包括盈亏临界点分析、各因素变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首先先引入几个概念:贡献毛益—指销售净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变动成本—变动性制造成本、变动性销售费用和变动性管理费用。单位贡献毛益,通过贡献毛益与销售量的比值推算。 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单位产品售价或:贡献毛益率=总的贡献毛益/总的销售收入以此推算企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业务量水平才可以补偿企业的所有成本——正好够本,盈亏相抵。这就是盈亏临界点分析。用公式可表示为: BE=FC/(SP-VC)BE表示盈亏临界点的业务量;FC表示固定成本; S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 VC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企业业务量如低于此点,就发生亏损;如高于此点,则取得盈利。盈亏临界点作业率,该指标说明企业要实现盈利所要求的最低作业水平。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的业务量/正常开工的业务量安全边际:表示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与预计业务量之间的差额,经济含义是指现有的业务量再降低多少企业将从盈利状态转入亏损状态。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生产业务量=预计业务量-盈亏临界点业务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实际业务量)*100% 销售边际率=销售利润/销售收入=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表明只有安全边际部分(即超出盈亏临界点的业务量)的贡献毛益率才构成为企业的利润。其余两种方法省略,呵呵,打得累死了。这些基本上就够用了。

给经济带来扩张性的影响。如:针对2003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投资过热,中央银行采取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一系列手段控制银行信贷的过快增长,迄今为止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并不稳固。为巩固宏观调控的基础,稳健财政政策要适当控制和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和财政赤字的规模,避免给经济带来扩张性的效应。同时,曾在通货紧缩背景下充当宏观调控主角的财政政策,将让位于货币政策,在这一轮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风险的宏观调控中甘当配角。 2、稳健财政政策要突出其结构调整功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一般是总量控制不一样,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要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既包括总量控制又包括结构调整。如:2005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一方面要体现总量适度调整,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既要防止经济总体过热,又要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稳健财政政策的这种结构调整功能,一般可通过合理的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实现。 3、稳健财政政策意味着要抓住财政收入增长加快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我国政府今年已经积极酝酿和推行税制改革、完善操作方案以及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比如,在全国停征农业税,并在部分地区加快进度;今年下半年东北地区若干行业率先实行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在保证出口退税正常需要、确保“不欠新账”之外,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历年遗留的出口退税欠款的“老账”问题等。今后一段时间还要加大增值税转型、农业税减免的力度, 逐步进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开征消费税等税制改革项目。 4、稳健财政政策要加强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力度,从支持经济增长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去我国的财政支出过多注重支持经济增长,而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欠债很多。在稳健的财政政策框架下要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更多注重财政资金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重点转向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确立我国

一、选择题 1.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D) A.产品价格 B.消费者收入 C.广告费用 D.产品成本 2.管理经济学认为企业的长期目标是(A) A.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B.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C.企业风险的最小化 D.企业成本的最小化 3.如果照相机的价格提高,胶卷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则说明照相机与胶卷这两种商品的交义弹性为(B) A.正值 B.负值 C.零 D.都有可能 4.下列产品中,(A)提价最有可能提高生产者的收入。 A.农产品 B.电视机 C.汽车 D.手机 5.等成本曲线平等向外移动表明(B)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提高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的比例提高了 6.产品转换曲线(A) A.总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曲线 B.总是从原点向外凹下的曲线 C.其典型形式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曲线 D.总是一条直角形的曲线 7.实现目标利润(π)的最低销R(Q)公式为:(D) F F F F+π A.Q=—— B.Q=—— C.Q=——— D.Q=——— P-V C 1-P/V P-V 8.企业增加单位产量能使总利润增加的条件是:(B) A.MR>MC B.MR<MC C.MR=MC D.边际利润为负值 9.对完全垄断厂商米说(C) A.提高价格一定能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术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10.在垄断性竞争中(D)产品。 A.只有为数很少几个厂商生产有差异的 B.有许多厂商生产同质 C.只有为数很少几个厂商生产同质 D.有许多厂商生产有差异的 11.增量分析法不适用于(A) A.企业有正常的生产任务,但生产能力还有富余 B.企业任务很少,生产能力利用不足 C.企业生产多种产品,这儿种产品的需求之间存在联系 D.企业生产能力饱和,利润水平正常 12.在旅游业中,有些风景点、古迹的门票价格适宜采用以(A)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A.成本 B.竞争 C.需求 D.利润 13.采用净现值法进行方案比较,其评价准则为:(D) A.NPV=0 B.NPV<0 C.NPV≤0 D.NPV>0 14.如果每年的现金收入为3000元,贴现率为4%,共3年,问这笔款的总现值是(A) A.8325元 B.2667元 C.3120元 D.2880元 15.转移风险的主要方法不包括(B) A.套头交易 B.兼并 C.分包 D.购买保险 二、名词解释题1.会计利润 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2.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3.影子价格 答: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区别于现行的市场价格而采用的能够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一种价格。4.边际成本 答: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5.价格领导模式 答:价格领导模式,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行业中的一家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在此模式下,领袖企业首先依据MR=MC决定其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其他企业按大企业定的价格定价并确定其产量。三、简答题1.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哪些? 答:所谓市场机制,就是市场的各个要素,包括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各自发挥功能,又共同发挥功能的有机联系。市场的各种要素,一般又成为市场的各种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它们的联系和作用统一构成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能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及规模,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调节消费需求的方向和结构,调节收入分配,调节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等等。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有趋于一致,因为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又趋于一致,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调节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结构的变化,能调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等等。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因为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这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能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有利于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流;有利于实行优胜劣汰,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等。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主要是企业必须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和承担各种风险。同时要有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和价格体系,消除各种垄断行为。 总之,市场调节就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也就是在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制约和联系,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最终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简述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答: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分别下降。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开始递减。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AP)。3.在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为取得竞争优势,有哪几种竞争策略可供采用? 答:1)市场领导者; 2)市场挑战者战略;3)市场追随者战略; 4)市场补缺者战略

第三题:P=AC(长期和短期)=MC(长期和短期)=MR=AR第二题:如果原来生产规模较小,现在增加生产规模,这时会使规模收益递增。这是因为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1)工人可以专业化。在小企业中,一个工人可能要做好几种作业;在大企业中工人多,就可以分工分得更细,实行专业化。这样就有利于工人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小企业因为产量少,只能采用通用设备。大企业实行大量生产,有利于采用专用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例如,大高炉比小高炉、大型电机比小型电机单位能力的制造成本和运转成本要低。(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例如,一座 1000吨的高炉,由于不可分割,除非产量达到1000吨,否则就不能充分利用。(5)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可以节省购、销费用)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管理学试卷简答题
  •   护理管理学自学考试简答题
  •   自学考试薪酬管理简答题
  •   自考管理学真题试卷答案
  •   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