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

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历史沿革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酝酿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建于20 世纪80年代初。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已具相当规模。除台湾省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开展了高教自学考试,并辐射到港、澳、台地区。2、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自学考试工作机构,有了一个自学考试的工作队伍。3、加强了法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特别是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 对高教自考的性质、任务、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社会助学、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考试经费、奖励和处罚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高教自学考试制度成为我国一项有法可依的制度。4、加强了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了社会助学的开展,积极发挥作为教育形式的作用。5、加强了管理,使考籍、考务、考试标准、命题工作逐步规范、完善,考试研究工作已逐步展开。6、拓宽了功能。除高教自学考试外,又开展了中专自学考试。此外,还开展了外语单科水平考试、专业证书考试、以及对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学历予以认定的国家文凭考试的试点,同时也在积极开考面向农村的专业、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等。当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作为规模大、范围广、层次多、功能全、具有完整组织机构体系、统一标准规范系统、协调的管理体制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着重要地位,成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新的高等教育形式。

哇 楼下的和楼上的答案怎么一样的??晕现在的人嗨

①坚持“先回忆,后看书”的原则。先按照自考纲目提示,回忆自考教材内容,能回忆起来就不必再去看书,以便节省时间。对于回忆不起来的自考考点,及时找到自考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加强记忆。遵守这一原则,首先,有利于提高自考考前背书效率。许多自考生惯于一遍一遍地浏览,不管记住与否都要通览一遍。这样,记住的再看浪费了时间,没有记住的由于缺乏重点突破,适当多用功夫,结果还是记不住。其次,有利于克服自考考前背书过程中的惰性。回忆比看书更费脑力,更需要坚强的自制力。对于回忆不起来的自考内容,有的放矢地突击,便可最大限度地调动与运用大脑,也使自考考前背书过程不易走思②以恢复记忆为主,重新记忆为辅把自考纲目所列出的内容都记住,对有些自考生来说确实不可能,所以要把能记住的都记住。即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记。要在那些你曾经记住过,现在又忘了的自考知识上下功夫,对那些以前根本不曾记住的东西要勇于放弃,除非它是特别明确的自考重点、热点知识。也就是说自考考前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记忆,而不是从头做起。恢复以前的记忆,应该是很容易的,只要能静下心来去做,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③善用记忆方法。在准确、重点掌握所学的奇特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数字编码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等几种记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记忆的特点,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己且有效的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使用某种记忆方法,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记性。如果不知道哪个方法适合自己可以在“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中进行系统的训练实操,软件里有对我上面说的几个记忆方法都有详细的讲解和练习,还有在线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我自己用下来能感觉有显著的提升。④重视“向后看”,实现滚动发展。今天记住了,过两天还会忘记,这是正常现象,也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依据。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记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重复前几天记过的东西,并按照自考教材的知识结构,将前后知识以自己熟悉的形式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我建议你买自考通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2.1895年签订的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3.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俄国 B.日本C.美国 D.德国4.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C.龚自珍 D.洪仁玕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时所确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C.《时务报》 D.《万国公报》6.1904年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7.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A.1905年 B.1906年C.1907年 D.1908年8.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9.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四川 B.湖南C.广东 D.湖北1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11.1938年3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1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由比较积极地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A.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的召开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的召开13.1941年,在缅北对日作战中以身殉国的中国远征军将领是( )A.佟麟阁 B.谢晋元C.张自忠 D.戴安澜14.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5.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1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中级阶段18.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50年 B.1953年C.1956年 D.1959年19.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21.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双重监督”的思想C.“健全法制”的思想 D.“新经济政策”的思想22.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23.196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八届五中全会 B.中共八届六中全会C.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D.中共八届十中全会24.1967年,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一月风暴” B.“反攻倒算”C.“右倾翻案” D.“二月逆流”25.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通过了( )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整地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28.199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 )A.讲政治、讲经济、讲文化的教育 B.讲思想、讲作风、讲文明的教育C.讲理想、讲觉悟、讲正气的教育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2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9年12月 B.2000年l2月C.2001年l2月 D.2002年12月30.2005年,我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的会议是( )A.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C.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同文馆 B.译书局C.译书馆 D.广方言馆32.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奕 B.李鸿章C.曾国藩 D.严复3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工商业人士 D.民间会党人士34.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35.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属于四大家族垄断的大银行有( )A.中央银行 B.中国银行C.交通银行 D.农民银行36.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家社会党37.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侵华事件有(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38.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将领和爱国人士包括( )A.蔡廷锴 B.蒋光鼐C.李济深 D.陈铭枢39.1980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40.中共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 )A.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构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42.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4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44.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45.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47.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考生查找历年真题可以从网上直接搜索查找,也可以去自考交流社群、通过企鹅搜索,会有自考群,自考群也许会有真题分享。

历年真题是手里最宝贵的资源,最能直接的体现出题人的观点和重点,参加过自考的同学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有些章节特别爱出大题,所以着重复习这些章节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自考的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师大教育,师大教育是国内专业致力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的互联网教育机构是国家指定的教师资格证及成人学历提升中心,致力于教师证、成人学历提升的培训。同时,师大教育不仅有成人大专学历,而且有本科学历等学历证书、上班族必备职业证书,证书高含金量,学信网可查,是在职备考的最佳选择。。

随便到微信关注个自考类的公众号都有,例如:1.自考路上、2.自考日记、3.keep师兄等,他们都能拿到比较全的真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近代中国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一是腐朽的社会制度,二是经济制度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从根本上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半封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认识儒学. (4)战略上的失误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教训:(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 (3)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予商人一定的发言权,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是什么?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郡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一次思想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了新的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势,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郡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一次思想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了新的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势,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原因: (1)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2)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 (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4)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要求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答: (1)资本主义列强间激烈争夺引发了一战,战后欧洲衰落,美日崛起,日本对华资本输出增加;1917,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新的反帝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一部分;1919共产国际成立,帮助中国建立了共产党,亚非拉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 (2)资本主义列强的争夺,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开始和发展。1929年到1933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互相配合,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抵抗日本的侵略,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开始想全世界扩张,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确制定应对策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最终赢得了胜利。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 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与广大人民处于对立地位,主张实行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使中国继续走半殖半封的社会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两国中国之命运 继续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或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地主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被人民所唾弃,其反动统治也根本上被推翻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得到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认可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3)地主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此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 2、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原因:分清敌友,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 第二,走群众路线的方法 原因: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动群众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以农村为革命重点,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这些是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集体奋斗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连续出现 “左”倾错误?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主要原因)共产党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遵义会议表明革命的政党要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才能逐渐成熟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势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全民族抗战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避免奴役的厄运,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要求。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中国人们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补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作用:使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49年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人民革命的道路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2)第一,建立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下篇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要求.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说明什么?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要求先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题目

中国法律思想史习题阿拉善电大———纳生乌日图 第一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第一节 夏、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1、指出“天命”、“天罚”思想的实质(5)。2、指出神权法思想在商代的发展情况(6、7)。第二节 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受说1、神权法思想在西周有什么变化(8)? 2、说明“以德配天”的意义(8、9)。第二章 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第一节 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1、 礼治的基本原则是(12、12)? 2、指出礼治的基本特征(13)。第二节 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1、 说明周公“明德慎罚”思想的主要内容(14)? 2、指出区别对待,罪止一身的意思(15)?第三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管仲的改良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 1、说明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20—26)?第二节 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 1、指出子产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29—36)?第三节 邓析的“不是礼义”思想:1、指出邓析法律思想的内容(39—42)?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1、 指出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43)? 2、指出儒家法律思想的演变过程(43—)?第二节 孔丘以仁、礼为核心的法律思想:1、指出孔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56——)?第三节 孟轲以“仁政”为中心的法律思想:1、指出“认证”法律思想的表现形式(69——)?2、“仁政”在法律思想上的主要表现有哪些(72—74)?第四节 荀况的礼法统一观:1、指出礼法统一的主要表现(81—88)? 2、指出“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思想的只要内容(88—90)?第五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观:1、指出“兼爱”法律观的主要表现(100—)?第二节 墨家的立法和司法思想:1、指出墨家的立法思想(104—)? 2、说明司法思想(104—112)?第六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老子》的法律哲学: 1、指出老子法律简约表现(117—119)? 2、“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119—123)?第三节 《庄子》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1、指出庄子的法律思想(129—135)?第七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法家的法律观和“法治”学说(一):1、法家对“法”有何解释(143、144)? 2、对“法”的性质有何解释(144)、146)? 3、“法”的作用有何解释(147—149)?第二节 法家的法律观和“法治”学说(二):1、指出“法治”的内容和在实质(151—152)?2、指出发家推行“法治”的方法(154—161)?第三节 商鞅的“变法”和“法治”思想 :1、指出商鞅的变法思想(166—168)? 2、指出商鞅的法治思想(168—176)?第四节 慎到的尚法和重势思想 :1、指出慎到的“立公弃私”思想(180—182)?2、指出慎到的重势法律思想(182—185)?第五节 韩非的“法治”思想 : 1、指出韩非“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187—196)? 2、指出韩非“法、势、术”结合的措施(197—200)?第八章 秦汉时期…第一节 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1、指出秦朝的法律思想(208—214)? 2、指出“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的内容(210—211)?第二节 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1、说明黄老学派的来历(218—219)? 2、指出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表现(219—228)?第三节 《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 :1、何谓淮南子(231—)? 2、指出《淮南子》的法律观(232—238)?第四节 贾谊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 : 1、指出贾谊礼法结合的法律思想的表现(242—250)?第五节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1、指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257——261)?第六节 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 1、法律思想中如何维护皇权的(262—266)? 2、“三纲五常”论的内容(266—269)?3、简述董仲的政治法律思想(272—)?第七节 王充、仲长统反神学的法律思想 : 1、指出王充法律思想的特点(277—281)? 2、仲长统主张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82—286)?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晋代律学和刘颂的法律思想 :1、指出晋代律学的发展情况(293)? 2、指出杜预的法律观(293—296)? 3、指出张斐的法律观(296—300)? 4、指出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301—)?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法哲学思想和鲍敬言的无君论 : 1、何谓“名教”(308)? 2、何谓“玄学”(309)? 3、指出王弼的法哲学观(310—312)? 4、指出嵇康法哲学观的内容(313—315)? 5、指出阮籍思想的发展过程(315—316)? 6、指出鲍敬言“无君论”思想的内容(317318)?第三节 拓跋宏政治改革中的法律思想 :1、指出孝文帝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321—)?第十章 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第一节 杨坚除削烦苛的立法和司法主张 :1、指出隋文帝前期的法制思想(330—332)? 2、指出隋文帝立法、司法思想的内容(332—333)?第二节 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 1、指出唐朝统治者的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338—)?第三节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1、指出《唐律疏议》形成过程(349)? 2、指出《唐律疏议》中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350—355)?3、说明维护等级特权立法思想(353—355)?第四节 韩愈的“道统论”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反映 :1、指出韩愈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357—)?第五节 柳宗元的法律起源于“势”的赏罚及时说 :1、指出柳宗元参与改革的主要内容(365—366)? 2、指出赏罚及时说的内容(366—368)? 3、说明法律起源于“势”的意思(368—)?第六节 白居易的崇礼重法论:1、指出白居易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372—)?2、指出白居易的司法主张(374—)?第十一章 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第一节 理学的兴起及其对封建法律思想的影响:1、简述理学的兴起(所涉及的学派、人物)(384—385)?2、指出理学对封建法律思想的影响情况(385—388)?第二节 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1、概述朱熹因事制宜的变法理论和改革主张(389—391)? 2、概括朱熹的法律思想(389—399)?第三节 丘浚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总结和发挥:1、概括丘浚的正统法律思想(401—)? 第十二章 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范仲淹“革故鼎新”的法律思想 :1、指出范仲淹改革管制,“革故鼎新”主张的主要内容(415—417)。 2、范仲淹,限制君权,“君臣公理天下”措施有哪几个方面(418—)? 3、指出范仲淹的司法思想(419—421)。第二节 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法律思想:1、指出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的内容(424—426)。 2、指出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方法(427—428)。 3、指出王安石的司法思想(429—)。第三节 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 :1、概括张居正的法律思想(432—)。 第十三章 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完颜雍严格治吏的法律思想 :1、概括完颜雍严格治吏的法律思想内容(438—)。1、指出慎行“议亲”、“议贤”思想的主要内容(438—439)。 3、指出“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方法(441—)。第二节 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1、指出耶律楚材以封建法制取代落后法的主张(446—448)。2、概括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9445—451)。 第十四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黄宗羲的启蒙法律思想 :1、黄宗羲从哪几个发面批判了封建君主的“一家之法”的(455—457)?2、黄宗羲的民主因素“法治”理论包括哪几个方面(458—)?第二节 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封建法律思想 :1、概括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的内容(466—468)。 2、王夫之的立法思想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民主因素(470—472)? 3、指出王夫之的司法主张(472—)。 第十五章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龚自珍的“更发改图”思想 :1、指出龚自珍从哪几个方面批判了封建法律制度的?“更法改图”的主张是什么(483—486)? 2、指出龚自珍禁绝鸦片的措施(488—)?3、概括龚自珍的改革主张(482—489)。第二节 魏源的“因势变法”理论 :1、魏源是怎样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赞赏西方政治法律制度的(493—495)?2、指出魏源“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思想的主要内容(496)?3、概括魏源的“因势变法”理论(492—499)。 第十六章 太平天国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洪秀全反对封建专制的法律思想 : 1、概括洪秀全的法律思想(503—508)。第二节 洪仁干及其《资政新篇》的法律思想 :1、指出《资政新篇》中的法律思想包括哪几个方面(510—)?第十七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曾国藩“一秉于礼”的法律思想 : 1、概括曾国藩“一秉于礼”的法律思想(517—)。第二节 张之洞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法律思想:1、概括说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内容(522—523)。2、指出张之洞整顿中法,采用西法主张的主要内容(523—524)。3、概括张之洞的法律思想(521—527)。 第十八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康有为的“变化维新”论:1、概括康有为“时移法亦移”,倡“变法维新”思想内容(529—531)。2、说明康有为“变法全在定典章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包括哪几个方面(531—533)?3、指出康有为的司法思想(534—)。第二节 梁启超的变法图存思想:1、概括梁启超的法律思想内容(537—)。2、分析梁启超“救亡图存”的主要主张(538—539)。3、说明梁启超三权分立说的内容(539—540)。4、概括法治、人治并重,法律、道德“相须为用”的主张(541—)。第三节 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络”的法律思想:1、谭嗣同如何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544—543)?2、指出谭嗣同“尽学西法”主张的主要内容(547—)。 第十九章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第一节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1、指出礼、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观点(550—554)。第二节 沈家本“会通中外”的法律思想:1、指出沈家本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主要观点(557—560)。2、指出沈家本的司法思想(560—564)。 第二十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第一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学说:1、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571—575)。2、分析孙中山“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575—578)。3、指出五权宪法的内容(578—)。第二节 章太炎的法律思想:1、指出章太炎建立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主要内容(584—587)。2、章太炎维护人民权力平等的法律观的主要主张(587—591)。3、指出章太炎的道德要求有哪几个方面(592)? 如果这么一点不行,你到自考书店去买就行了,那里的服务员会告诉你的.你最好买一本辅导书,看一章练一章.到考前一个月再买一本模拟试卷做,要多做两遍.自考本身不难,最关键看你有没有毅力和耐力.基本上考的都是书上的,你得下功夫去背.自考真给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没有 参加任何辅导班的情况下.一切都要靠自已.你最主要的一定要相信自己!

没答案!去买习卷吧,后面有,但是近两年的估计没有

随便到微信关注个自考类的公众号都有,例如:1.自考路上、2.自考日记、3.keep师兄等,他们都能拿到比较全的真题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成人自考大专考试题目及答案,谢了 成人自考专科题库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成人自考大专考试题目及答案,谢了 成人自考专科题库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成人自考大专考试题目及答案,谢了这个可没有答案,这是违规的,考试还是靠自己的知识。考试计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专业考试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历层次与规格、考试课程与学分、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主要课程说明、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专业考试计划实行课程学分制。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人自考成人自考大专有什么题目?【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tg/?bdlk 】成人自考大专有什么题目?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多数的考试中都会出现,大部分题目内容较基础。这种题目一般分值较高,分数占比高。单选可以说是所有题型中运气成分最高的,一般题目仅提供4个选项,选出正确的一项即可。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有一大特点,既题目正确答案的数量不固定,这会给考生的选择造成极大的困扰,诸多的干扰选项很容易造成选择错误。3、名词解释要求考生对所考科目的一些名词作出解释,这些名词一般是基本概念或术语。4、解答题一般的简答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分点作答,层次分明,架构明朗。5、论述题论述题一般卷面分比较高,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说是让考生自由发挥的题型。主要考验的是大家在基础知识之外的延伸能力,题目的内容可以是关于社会时事、历史旧闻、政治方针等。成人自考大专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3年01月自考00721基本乐理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179.92KB 201810自考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706.69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tg/?bdlk成人自考大专考试题目及答案,谢了这个可没有答案,这是违规的,考试还是靠自己的知识。考试计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专业考试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历层次与规格、考试课程与学分、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主要课程说明、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专业考试计划实行课程学分制。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人自考专升本历年真题在哪里找专升本历年真题可以通过几个方法来查找:1.相关的公众号和网站 B站(哔哩哔哩):可以说这个网站内容丰富,里面有很多相关视频和精品课程,许多up主在分享学习经验的同时,专业人士将难懂难理解的部分一点点地讲透。它其实就相当于线下老师线上上课一样。 公众号:许多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线上的公众号,可以提供很多相关资料和注意事项,像普通专升本试题、考试时间、考场安排、普通专升本学校等等这些内容都会被发布在公众号上。2.网上购买资料(相关试卷)3.专升本培训机构 如果你不会有经济负担的话,可以选择培训机构。他们会有专业老师带你系统的复习,可以一对一对你的问题进行解决。比如:中公专升本、易学仕专升本等。统招专升本是属于各省自行组织的,基本上是不会公布历年真题试卷的。但是在网上或者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和看到的所谓”真题“,一般都是专升本培训机构通过和学生沟通,得到回忆版的真题,再经过专业的老师进行整理,这也导致了市面上的各种真题都是各种各样,并不完全相同。成人自考大专考试题目及答案,谢了这个可没有答案,这是违规的,考试还是靠自己的知识。考试计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一般应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中选择确定。专业考试计划的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历层次与规格、考试课程与学分、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主要课程说明、指定或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其他必要的说明等。专业考试计划实行课程学分制。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人自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的方法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是有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技巧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十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则能做到举一反三,星火燎原。一、 等差数列记忆法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例如,《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共诞生、九一八事变发生,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二、数字表示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如: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可概括为一奠,二每,三利。一奠:奠定中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每指把全国每户人家、每个地方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三利指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三、提取字眼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四、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我们记忆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1688)可用谐音:一路发发;记忆克利期提尼这个名字,可设想克里是你姨,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五、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我们记忆必修I《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可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背景;②发展③灭亡。①背景:经济(工商业发展);政治(氏族制度瓦解);地理(小国、海洋)②发展:三次改革(奠基:梭伦,确立:克利期提尼,繁荣:伯利克里③灭亡:雅典民主的局限;政治经济发展。六、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如:将必修I《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可概括为:①前提:光荣革命,②确立:《权利法案》;③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这样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知识就容易掌握了。七、图表记忆法的特点是借助图表,调动视觉功能,去启发想象力,它能化繁为简,可以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可以把历史知识凝聚成点,化点为面,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如:记忆八、归类记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元或总复习。历史课本的内容十分繁复,孤立地去死记硬背历史基础知识,必然弄得头晕脑胀,结果还是糊里糊涂“一锅粥”。如果采取归类记忆法,把历史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按问题的性质依次归纳到一起,捋出一条条线索,就便于记忆了。这叫归类记忆法。比如,要记忆新课程必修I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包括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然后回忆秦朝是如何首创?汉至元是如何加强?明清如何强化?这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一目了然了。九、比较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宜记忆那些历史上经常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战争、政治改革、不平等条约等等。这类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件,彼此之间,或因其性质相同,或因其表现形式相似,记忆中往往容易互相混淆。比较记忆法最能克服混淆。比较,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这就便于对它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我们将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然后记忆,既能牢固记忆,又能加深理解,—举两得。十、网络记忆法。这种方法适宜记忆一个或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靠机械识记的方法去死记硬背,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是杂乱无章,模糊不清的,回忆起来也必然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如果我们经过认真分析,首先找出这个或这些历史事件有几个要点,再进一步弄清这几个要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形成一个网络,就便于记住了。当需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把这个网络撒开,储存在脑里的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印象,就会完整、准确、清晰、迅速地重现。这就是网络记忆法。比如:要记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先编织知识网络为:1.时间范围:1840-1949。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总之,学生要提高识记效果首先要“五到”(耳、手、口、眼、心),“五到”是前提和基础,学生所获得的有效信息,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堂。其次,历史事件的时间不是单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相似、相连和相关的联系,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联系,去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第一招:浓缩记忆法定义:浓缩记忆法就是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紧扣住关键字眼、把复杂的识记材料加以凝炼和压缩来记忆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子:西汉初年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并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把田租规定为十五税一。」我们可以浓缩为「两让一放一定」 。好处:浓缩记忆法的优势在於加大了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更提高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第三招:图示记忆法定义:图示记忆法是以各图表图、图形记忆庞杂不易归纳或不易理解的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好处:图示记忆法的使用,不仅能解决历史知识中一些重点和难点的顺利记忆问题,而且还比较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概括、综合归纳和比较的能力。第四招:运算记忆法定义:此法是将需要记忆的历史年分或数字化成简单的算式,从而帮助记忆的方法。例子:(1)加法: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是1578年,可想为15=7+8。(2)减法:东周开始於公元前770年,可想为7-7=0。(3)乘法: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是1644年,可想为16=4x4。(4)除法:秦统一於公元前221年,可想为2/2=1。好处:这种运算法的好处是用简单易记的数式来将原本没有意义的历史年分数字变得有意思,使人容易记忆。第六招:归类记忆法定义:归类忆法是把历史知识分门别类地找出一条条线索,记忆成串历史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子:中 国古代史就可按政治、经济、民族、对外、文化五个大方向来串线。政治方面又可按朝代(或政权)的变迁、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改革措施的变化、军事战争的情 况等项目来串线;经济方面又可按政策措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来串线;民族关系方面可按地域或民族、国家来串线;文化方面可按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 筑、文学、艺术等来串线。 好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便於以时间为经、以类别为纬,把大量的历史知识编织起来,加强了记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举例一:在某个电视节目中要叫人记忆下列东西:风筝 铅笔 汽车 电锅 蜡烛 果酱 在这六样东西,你可以记得几项呢?其实你可以六样都记得而且轻而易举。只要靠著你的想像力。 你要想像,你放著风筝,风筝在天上飞,这是一个什麼样的风筝呢?是一个白色的风筝。忽然有一枝铅笔,被丢了上去,把风筝刺了个大洞,於是风筝被掉了下来。而铅笔也掉了下来,砸到了一台汽车,挡风玻璃也全破了。后来,汽车只好放到一个大电锅里去 ,当汽车放入电锅时,汽车融化了,变软了。后来,你拿著一个蜡蠋,敲著电锅,当当当的声音,非常的大声,而蜡蠋,被涂上了果酱。现在回想一下。风筝怎麼了? 被铅笔刺了个大洞。铅笔怎麼了? 砸到了汽车汽车怎麼了? 被放到电锅煮电锅怎麼了? 被蜡蠋敲出声音蜡蠋怎麼了? 涂上了果酱。如果你再回想几次,就把这六项记了起来了。请注意,在这里所运用的方法,并不是编故事,也不是讲故事。而是运用想像力来形成一个电影的运镜画面。所以,必需要有颜色,有物体,有声音,并可以成功的利用想像力来「骗」过头脑,让头脑以为真的有发生过这件事。所以,在想「风筝被铅笔刺了个大洞」时,脑海中必需要有一个风筝,是方的还是圆的,是红色还是白色的风筝,而且是随著风摇来摇去,摇动的程度有多大,当风吹过时,有没有「啪啪啪」的声音。而破洞是在风筝的中间,还是在旁边。有多大?注意:有人把电影的运镜画面跟编故事搞混。编故事没有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而电影运镜画面有画面有声音。写在最后:在我编这个风筝的故事之后五天,我回想这个故事,以及这六样东西。从「风筝→铅笔→汽车→电锅」都很顺利。但是,「电锅→蜡蠋」就费了两三秒钟,我想是因为不够夸大的原因。因为「风筝→铅笔」,有在脑海中「啪」的一声,而且有破洞的边缘有随著风飘动的画面出现。而汽车融化的画面也很生动。而电锅被蜡蠋敲出声音就不生动了。因为电锅没有动作,也没有变形(像风筝破了,车子融化等)。所以就记忆而言,不是一个生动的连结。而在回想「蜡蠋→果酱」时,也差点忘了,只记的蜡蠋好像是被一个粘粘的半流质给裹上了。当时觉的好像是蜂蜜之类的东西。后来再回想,好像这个半流质的东西是红色,所以判断这是果酱。结论:能够记得清楚又久的连结。是生动的连结。是动态的连结,是包括这个物件的属性(如果酱有粘粘的,红色的,甜甜的特性)。而如果忘了,还可以像「蜡蠋→果酱」一样,由属性来回想当初所记忆的事物。以上方法希望幇到你啦! 我试过<第六招>好有用, 真的容易幇助记忆

1、注意集中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2、兴趣浓厚 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3、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4、适度学习 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5、及时复习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6、经常回忆 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①坚持“先回忆,后看书”的原则。先按照自考纲目提示,回忆自考教材内容,能回忆起来就不必再去看书,以便节省时间。对于回忆不起来的自考考点,及时找到自考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加强记忆。遵守这一原则,首先,有利于提高自考考前背书效率。许多自考生惯于一遍一遍地浏览,不管记住与否都要通览一遍。这样,记住的再看浪费了时间,没有记住的由于缺乏重点突破,适当多用功夫,结果还是记不住。其次,有利于克服自考考前背书过程中的惰性。回忆比看书更费脑力,更需要坚强的自制力。对于回忆不起来的自考内容,有的放矢地突击,便可最大限度地调动与运用大脑,也使自考考前背书过程不易走思②以恢复记忆为主,重新记忆为辅把自考纲目所列出的内容都记住,对有些自考生来说确实不可能,所以要把能记住的都记住。即要有重点、有选择地记。要在那些你曾经记住过,现在又忘了的自考知识上下功夫,对那些以前根本不曾记住的东西要勇于放弃,除非它是特别明确的自考重点、热点知识。也就是说自考考前的主要任务是恢复记忆,而不是从头做起。恢复以前的记忆,应该是很容易的,只要能静下心来去做,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③善用记忆方法。在准确、重点掌握所学的奇特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数字编码记忆法、“思维导图”记忆法等几种记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记忆的特点,要根据情况灵活选择适合自己且有效的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使用某种记忆方法,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记性。如果不知道哪个方法适合自己可以在“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中进行系统的训练实操,软件里有对我上面说的几个记忆方法都有详细的讲解和练习,还有在线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我自己用下来能感觉有显著的提升。④重视“向后看”,实现滚动发展。今天记住了,过两天还会忘记,这是正常现象,也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依据。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记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重复前几天记过的东西,并按照自考教材的知识结构,将前后知识以自己熟悉的形式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导语】学习历史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生掌握一些的记忆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记住知识点,下面大范文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历史的记忆方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历史的记忆方法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指导

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

一其次,同学们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基本环节。

预习是首要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上课的时候,课前准备好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要积极思考,课堂上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要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

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复习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

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著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题怎么做

1.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2.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3)列表图示法。列表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初中《社会》第三、四册,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3.巧记人名、地名、年代。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1)记人名。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2)记地名。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初学者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3)记年代。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初学者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才能既多又快地牢记历史年代呢?第一,分清公元前后,掌握年代与世纪换算法。在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部分,许多同学往往只记住年代的数字,却分不清究竟是在公元前还是公元后如何分清呢?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是中国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这件事,凡发生在它以前的(即西汉为界)都是公元前,在此以后的都是公元后;而世界史可以公元前27年罗马屋大维建立元首制为界,凡在此之前都是公元前,此后的都是公元后。如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73年,而汉代班超出使西域则在公元73年。一个世纪是100年,有些同学以为年代与世纪的换算只要除以或乘以100就可以了,其实是不对的。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1994年不是19世纪,而是20世纪;同样,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那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因为公元1年是1世纪,101年则是2世纪,1001年是11世纪,2001年是21世纪,依次类推。所以,若将世纪换成年代,就应该将世纪数减去1再乘100,同样,把年代数先除以100,再加上1,就是世纪数。第二,联想记忆法。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其经历时间相同,如隋统一全国(581—589年),安史之乱(755—763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都经历8年时间,所以只要记住其开始(或结束)年代,就可推算出其结束(或开头)年代,这样只要记住一头就行了。第三,对比记忆法。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一年代(或世纪)有时会发生几件大事,我们如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就便于记忆了;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雅典梭伦改革;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召开,第三国际成立等等。第四,利用数字特征来记忆。有些年代的数字很特殊,若将它编排在一起,就容易记住。A自然数排列:1234年蒙古灭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B.两位数字相同的: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C.首尾数字相同的: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D.间隔时间相同的: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有相隔时间2年、10年、100年、200年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我们可借助它来推算年代或事件,便于记忆。相隔2年的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相隔10年的有: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81年苏丹反英大起义;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4年红军长征;1901年《辛丑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1年“皖南事变”。相隔100年的如: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592年朝鲜抗日;1127年金灭北宋,1227年蒙古灭西夏。相隔200年的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学习记忆法十种一、归类记忆法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时间:1914~1918年。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2)西汉的“编户制度”。(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4)隋唐的租庸调制。(5)唐后期的两税法。(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歌诀记忆法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 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十国:南、北、汉、闽、楚、吴,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我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 ”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六、规律记忆法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非是:(1)残酷的刑法,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2)土地高度集中;(3)自然灾害等等。 七、联想记忆法对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年代、概念,教学时则可采取联想的方法,帮助学生加以区别。例如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史书上称大食。三个哈里发国家分别称为黑衣大食、绿衣大食、白衣大食。同学们死记硬背,常常弄错。我在上这段历史时这样叙述:巴格达哈里发国家地处沙漠附近,沙漠地区气候炎热,人们被太阳晒的墨黑, 因此称为黑衣大食;开罗哈里发国家地处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土地肥沃,庄稼葱绿,所以称之为绿衣大食;而科尔多瓦哈里发国家地处大西洋东岸,远眺大海,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故称白衣大食。这样三个国家的 地理环境和国家名称一联系,学生很容易地就记牢了。 八、图示记忆法图示法的特征是形象、直观,一目了然。我在讲《西欧封建国家的形成》这节课时就采用下列图示:(附图图略)教师出示这一图示后,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中心内容。认识西欧主要封建国家是怎样慢慢建立起来的。再如讲到清初的疆域四至时,我就采用坐标图示法:(附图图略)图示法的板书设计可以多样化。它能生动、形象地揭示复杂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又能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九、比较记忆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再如,457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在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1000年。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十、重复记忆法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历史本人小有心得,100分的卷子都是95以上,高考时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所以小有发言权。对于历史来讲,事情发生的时代很重要,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生产关系了,在生产关系这一大范畴下要讲求君主的政策,是否开明,社会普遍生产力,对外开放程度,对外政策等,一般历史出题无非就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与生产力对应的使用工具,而另一部分题则是考察你对当时政策和国内国际环境的理解了解程度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买一本有大事年表的书,好好看几遍,你会发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状况会对某些事情造成必然影响,所谓有果必有因,一件事情就是下一件事情的起因之一,这是纵向的看一下,之后看每一个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就是横向的分析了,因为在大航海时代以后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渐渐加强,所以基本上发生的事情就有因果联系,不是背景就是原因,所以多融会贯通几遍就好了,根本不用背,大量的练习题虽然不推荐,但是对某些人很必要,题可以加深记忆的,只要你认为有必要就好;还有请不要对历史产生排斥感,这样会使你无法很好的融汇,到时效果会不好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问我,我会尽快为你解答的,希望你能在历史上取得好的成绩啊.

怎样做历史选择题?

“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

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

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

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

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

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

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

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

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

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

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

猜测

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

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

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

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

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

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三、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何处容易设置陷阱:

(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完整阅读

例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

(3)相似题: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

选项认真判断。

(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1.必须在理解上下功夫。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理解,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才不会忘记。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些同学认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试前去背背,同样可以应付,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尽管有些简单内容可以死记硬背,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知识必须弄明白这个知识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老师分析讲解,自己也不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幻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颠三倒四或张冠李戴,有的则束手无策,不知所云。 2.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些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主要方法有: (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掌握这个方法,在巧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较记忆法。人类历史遵循着一定规律向前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其具有各自的特点。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比较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②把某些表现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清不同性质,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④中外比较。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列表图示法是: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方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改革(变法)、重大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简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知识就前后贯通起来了。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初中《社会》第三、四册,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3.巧记人名、地名、年代。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是需要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同样有比较可行的科学记忆方法。 (1)记人名。记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加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初学者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3)记年代。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初学者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既多又快地牢记历史年代呢? 第一,分清公元前后,掌握年代与世纪换算法。在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古代史部分,许多同学往往只记住年代的数字,却分不清究竟是在公元前还是公元后如何分清呢?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是中国史,只要抓住公元8年王莽改制这件事,凡发生在它以前的(即西汉为界)都是公元前,在此以后的都是公元后;而世界史可以公元前27年罗马屋大维建立元首制为界,凡在此之前都是公元前,此后的都是公元后。如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公元前73年,而汉代班超出使西域则在公元73年。 一个世纪是100年,有些同学以为年代与世纪的换算只要除以或乘以100就可以了,其实是不对的。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7世纪,1994年不是19世纪,而是20世纪;同样,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那不是公元前2100多年,而是公元前2000多年。因为公元1年是1世纪,101年则是2世纪,1001年是11世纪,2001年是21世纪,依次类推。所以,若将世纪换成年代,就应该将世纪数减去1再乘100,同样,把年代数先除以100,再加上1,就是世纪数。 第二,联想记忆法。历史上有些重大事件,其经历时间相同,如隋统一全国(581—589年),安史之乱(755—763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都经历8年时间,所以只要记住其开始(或结束)年代,就可推算出其结束(或开头)年代,这样只要记住一头就行了。 第三,对比记忆法。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同一年代(或世纪)有时会发生几件大事,我们如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就便于记忆了;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雅典梭伦改革;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召开,第三国际成立等等。 第四,利用数字特征来记忆。有些年代的数字很特殊,若将它编排在一起,就容易记住。 A自然数排列:1234年蒙古灭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B.两位数字相同的: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 C.首尾数字相同的: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D.间隔时间相同的: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中都有相隔时间2年、10年、100年、200年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我们可借助它来推算年代或事件,便于记忆。 相隔2年的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相隔10年的有: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1881年苏丹反英大起义;1884年中法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904年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34年红军长征;1901年《辛丑条约》,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1年“皖南事变”。 相隔100年的如: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592年朝鲜抗日;1127年金灭北宋,1227年蒙古灭西夏。 相隔200年的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
  •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题
  •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题目
  •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的方法
  •   自学考试回忆历史题怎么做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