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学考试刑法学答案

自学考试刑法学答案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刑法学答案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刑法学答案

请结合社会实践谈谈你对民法原则的看法和现实意义并写出你和同学的各自观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C,D,由于E没有个人利益,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是个人私利,所以E是不正确的选项。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09-11-28 16:30作业1一、王某爆炸案1、王某构成爆炸罪。王某为了杀害刘某,实施爆炸,造成1死亡3伤,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王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依照爆炸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2、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3、此前实施的故意伤害罪,因情节轻微,又有自首情节,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二、谢某交通肇事案1、谢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谢某为抢道,实施了超车的行为,主观上出自故意,以致12人被撞倒乱倒受伤,并与120路车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2、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作业2一、胡某信用卡诈骗案1、胡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客观上实施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主观上出自故意,因而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胡某伪造公民身份证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信用卡诈骗,但由于其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骗取财物的数额没有达到法定的数额,因而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2、根据刑法第195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3、之前触犯的故意伤害罪,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二、赵某绑架案1、不构成盗窃枪支罪,因未满16周岁,不符合该罪的犯罪主体要件;2、构成绑架罪,为主犯,根据刑法239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3、构成故意杀人罪。赵某在妨害公务行为过程中致人死亡,符合想象竞合犯特征,应按照从一重罪处断原则,以故意杀人罪认定处理,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应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4、对赵某应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作业3一、韩某等共同敲诈勒索罪1、 韩某等三人构成敲诈勒索共同犯罪,韩某为主犯,应按照刑法第274条认定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在《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本案数额巨大,主犯韩某应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根据刑法第27条规定,王某为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且又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3、黄某为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二、胡某案1、构成制作、复制、出版、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前走私淫秽物品行为与其构成牵连犯关系,按从一重处原则,应按制作、复制、出版、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认定处罚。对于在网络上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是为促销广告宣传手段,也为牟利目的,根据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应认定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犯罪行为。2、依据刑法第363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本案情节严重,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金或没收财产。3、对诈骗罪所判处的刑罚,缓刑期满不必再执行,也不构成累犯。作业4一、陈某受贿案1、陈某犯受贿罪,根据刑法第385条之规定,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并处没收财产。构成滥用职权罪,徇私弊,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第397条之规定,应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陈某应以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2、朱某构成受贿罪,为斡旋受贿行为,根据刑法第385条规定,应判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朱某又构成介绍贿赂罪,根据刑法第392条之规定,应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朱某应以受贿罪和介绍贿罪数罪并罚。3、方某所在的公司构成单位行贿罪和走私普货物、物品罪,方某作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应以两罪数罪并罚。根据刑法第393条规定,犯单位行贿罪,应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刑法第153条规定,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情节特别严重,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许某受贿案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非法利益,也以受贿罪论处。本案中,许某主观上出自故意,客观上非法收受了别人的财物,总值人民币16万余元,并通过市委组织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受贿罪。有关部门应责令许某退回财物,并按适当程序,取消3位请托人提升的职务,同时给予许某行政处分。$ 根据刑法第385条规定,应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2、许某的同居行为构成重婚罪。根据刑法第258条规定,应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3、对许某应以受贿罪和重婚罪数罪并罚

刑法学自学考试答案

刑法,是保护公民自由的根本使命,同时也是惩罚犯罪的基本方式,因此,公民学习相关的刑法知识是可以预防犯罪的。下面就是我提供的刑法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帮助。

试题1: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

A: 构成犯罪的行为 B: 一切违法行为

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试题2: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侵权法

答案: A

试题3:下列哪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答案: C

试题4:刑事诉讼法属于( )。

A: 程序法 B: 实体法

C: 特别法 D: 临时法

答案: A

试题5: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真实姓名,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应由( )承担国家赔偿义务。

A: 市公安局 B: 区治安联防队

C: 区公安分局 D: 李某

答案: C

试题6:甲方主动携带邻居5岁小孩进入山中狩猎。两人在林中失散,甲继续独自行猎,既不寻找孩子,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径直回家。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甲的行为属于( )。

A: 故意杀人 B: 意外事件

C: 过失致人死亡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试题7: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

A: 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 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 可以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 特殊下可以没有限制

答案: C

试题8: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答案: A

试题9: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乘其父病重之机,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被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 )。

A: 杀人中止 B: 杀人未遂

C: 杀人预备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A

试题10:普通累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加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A: 三年 B: 四年

C: 五年 D: 十年

答案: C

试题11: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

A: 一般主体 B: 国家工作人员

C: 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D: 国家机关

答案: C

试题12: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C

试题13: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攻击、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

A: 故意伤害 B: 过失伤害

C: 正当防卫 D: 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答案: D

试题14: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年。

A: 五 B: 十

C: 十五 D: 二十

答案: B

试题15:《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 )。

A: 5日 B: 10日

C: 15日 D: 20日

答案: B

试题1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故意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应判处()。

A: 徇私舞弊罪 B: 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C: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 D: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罪

答案: C

试题1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使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 )。 A: 玩忽职守罪 B: 滥用职权罪

C: 拘私枉法罪 D: 徇私舞弊罪

答案: B

试题18: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 )。

A: 行贿罪 B: 向单位行贿罪

C: 介绍贿赂罪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B

试题19: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交国家的罚没财物或者其他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判为()。

A: 贪污罪 B: 挪用公款罪

C: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 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

答案: D

试题20: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 )。 A: 五年 B: 十年

C: 十五年 D: 二十年

答案: B

试题21:根据《刑法》规定,减刑必须有一定限度,即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 A: 三分之一/五年 B: 三分之二/十年

C: 二分之一/十年 D: 二分之一/五年

答案: C

试题2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

A: 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B: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C: 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三个月 D: 原判刑期以上二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答案: B

试题23: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 )。

A: 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B: 一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 一年以下,半个月以上 D: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答案: A

试题24:在数罪并罚中,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对数个附加刑采用( )。

A: 限制加重原则 B: 吸收原则

C: 相加原则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25:在数罪并罚中,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拘役最高不能超过(),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 A: 二年/一年/十五年 B: 三年/一年/二十五年

C: 三年/一年/二十年 D: 一年/三年/二十年

答案: C

试题26: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A: 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可以免除处罚

C: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D

试题27: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答案: B

试题28:在一定期限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强制其从事劳动生产,并进行教育和矫正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拘留

答案: C

试题29:对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就近予以监察的一种刑罚,被称为( )。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拘留

答案: B

试题30: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

A: 六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B: 十五日以上,十五年以下

C: 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D: 十五日以上,二十年以下

答案: C

试题31:管制的期限为( )。

A: 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 B: 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 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D: 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

答案: B

试题3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预备

C: 犯意表示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B

试题3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

A: 预备形态 B: 实行过程中

C: 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D: 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答案: D

试题3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 B: 危险即将来临

C: 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 D: 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答案: A

试题3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 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B: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 D

试题3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A: 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B: 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 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D: 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答案: B

试题3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 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 D

试题3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 C

试题3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

A: 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 B: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 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 D: 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案: C

试题4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 D

试题41: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 )行为作斗争。

A: 反革命犯罪 B: 流氓犯罪

C: 其他刑事犯罪 D: 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答案: D

试题42:刑法是( )的法律。

A: 某个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 B: 规定阶级压迫的工具

C: 国家法律中最重要 D: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

答案: D

试题43:刑法学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 B: 刑法

C: 犯罪 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

答案: D

试题44:有关贪污罪、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渎职罪的条件应由下列哪个机关直接受理( )。

A: 人民法院 B: 公安机关

C: 人民检察院 D: 国家司法行政机关

答案: B

试题45:下列哪种刑罚可单独使用,也可附加适用( )。

A: 有期徒刑 B: 管制

C: 剥夺政治权利 D: 拘役

答案: C

试题46: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A: 取保候审 B: 罚款

C: 监视居住 D: 逮捕

答案: B

试题47: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刑事年龄为( )。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男22周岁,女20周岁

答案: B

试题48:我国刑罚主刑中规定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每月可回家一至两天,有选举权的在选举期间可回原住地参加选举的刑种是( )。

A: 管制 B: 拘役

C: 有期徒刑 D: 劳动教养

答案: B

试题49: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 )。

A: 反革命罪 B: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 D

试题50:强奸妇女罪侵害的对象是( )。

A: 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B: 14岁以上的少女或成年妇女

C: 所有妇女 D: 妇女的人身权利

答案: B

试题51:贿赂罪所侵害的客体是( )。

A: 行贿人的财产 B: 行贿人的财产权利

C: 国家机关的政党管理活动 D: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利

答案: C

试题52: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

A: 拘役 B: 拘留

C: 拘传 D: 逮捕

答案: B

试题53:严重违法就是( )。

A: 民事违法 B: 行政违法

C: 侵权行为 D: 犯罪

答案: D

试题54: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 )。

A: 企业单位经济工作人员 B: 事业单位经济工作人员

C: 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和其他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 D: 国家机关经济工作人员

答案: C

试题5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本决定公布后审判上述案件,适用本决定。”该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是( )。 A: 从旧原则 B: 从旧兼从轻原则

C: 从新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答案: C

试题56:( )的主体不一定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该罪。 A: 贪污罪 B: 受贿罪

C: 行贿罪 D: 玩忽职守罪

答案: C

试题57:( )是构成违法的最重要的因素。

A: 具有社会危害性 B: 主观上具有过错

C: 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 D: 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答案: A

试题58: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

A: 从轻处罚 B: 从重处罚

C: 减轻处罚 D: 免除处罚

答案: ACD

试题59:下列自然人中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

A: 醉酒的人 B: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

C: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

答案: ABD

试题60: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

A: 犯罪的主体 B: 犯罪表示

C: 犯罪的目的 D: 犯罪的故意

答案: CD

试题61:侵犯他人民主权利的犯罪有( )。

A: 破坏选举罪 B: 杀人罪

C: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D: 非法管制罪

答案: AC

试题62: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犯罪 B: 预防犯罪分子再次犯罪

C: 通过对罪犯适用刑罚以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了犯罪的道路 D: 教育人民群众,以增强其法制观念

答案: BC

试题63:甲将自家祖传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乙,甲的行为( )。

A: 构成犯罪 B: 应以窃运珍贵文件出口罪论处

C: 应以走私罪论处 D: 应以投机倒把罪论处

答案: AB

试题64:以下属于犯罪客体的是( )。

A: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B: 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C: 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D: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答案: ABD

试题65:司法监督的主体是:( )。

A: 法院 B: 政法委

C: 法制办 D: 检察院

答案: AD

试题66: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的有( )。

A: 国家机关 B: 任何自然人

C: 中国共产党的常设机构 D: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答案: ACD

试题67:犯罪的特征有( )。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阶级性 D: 应受刑罚处罚性

答案: BCD

自学考试刑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走私毒品 B、贩卖毒品 C、决水 D、拐卖妇女、儿童 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 A、纯正的不作为犯 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纯正的作为犯 D、结果加重犯 4、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 A、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属地原则 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6、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甲的行为属于( )。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7、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 ) A、只触犯一个罪名 B、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 C、只侵犯一个客体 D、只有一个行为 8、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 A、连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继续犯 9、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10、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1、齐某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换孩子。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齐某的行为应当( )。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12、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13、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 ) A、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 D、相加原则 14、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15、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的追诉期限内( )。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 16、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 )。 A、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伪证罪 C、诈骗罪的共犯 D、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17、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18、王某假冒公安人员,以抓流氓为名,对妇女李某进行胁迫奸淫。对王某应当( ) A、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B、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C、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19、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 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20、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 A、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C、的办公大楼抢劫的 D、入户抢劫的 二、多项选择题: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 A、必要共犯 B、任意共犯 C、简单共犯 D、复杂共犯 22、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23、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 D、坚持罪过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 24、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 ) A、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 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 C、因贩卖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 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 25、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 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 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 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三、简答题:26、27两小题,每题5分,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6、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 27、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四、辨析题。28、29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8、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29、请对“只要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进行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30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0、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 (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六、案例分析题:31小题,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1、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待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 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甲构成何罪?并请简要说明定罪的理由。 (2)对甲被指控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罪行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为什么? (3)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何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D 5、A 6、B 7、D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B 16、A 17、B 18、D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 21、BD 22、BC 23、ABC 24、AD 25、ABCD 刑法简答题答案: 26、教唉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体地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然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 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按照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27、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区别的关健是:(1)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待有公私财物之后才产生犯罪故意,产生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盗窃罪的行为人是在没有占有财物之前就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犯罪对象不尽相同。侵占罪对象是行为人业已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已经在行为人的控制之下;盗窃罪的对象则是他人所有、管理、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在被害人的控制之下;(3)客观方面不尽相同。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占行为,即将自己已经控制下的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行为,行为人采取自以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等发觉的方法窃取其财物。 刑法辨析题答案: 28、(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产生犯罪的决意,或者虽然产生了犯罪决意而没有实施犯罪,或者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人教唆的犯罪,则根本不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教唆犯也就汉有主犯与从犯之分。 (4)如果被教唆的人听从教唆,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成立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也就是说根据个案中教唆犯在共同犯罪的实际作用分别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由于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29、(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根据我国刑法第37条的规定,免除刑罚,是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罚处罚。 (3)适用免除处罚情节的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4)没有被法院实行判处刑罚,包括不认为是犯罪因而没有判处刑罚的情形以及免除处罚的情形。 刑法法条分析题答案 30、(1)本条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罪状是叙明的罪状;(2)构成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此罪。实践中主要是交通运输的人员。4)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且行为成立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刑法案例分析题答案: 31、(1)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合同诈骗罪和贪污罪。甲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属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的管理活动和信誉,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甲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进行诈骗,并将所骗钱款挥霍一空,属于以虚构的单位名义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而构成合同诈骗罪。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甲与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丙、丁勾结,伙同贪污,应以贪污罪的共同犯论处。 (2)对甲进行的第一项和第二罪行不需要进行数罪并罚。因为这是一种牵连犯的情形。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其方法行为或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牵连犯,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罚方法,那么,应当从一重罪处罚。对于案例中所说的情况,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是甲进行合同诈骗的手段行为,因而只需要按照合同诈骗罪这一重罪处罚即可。 (3)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自首情节。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没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甲在被审讯时,如实供述了与丙、丁二人共同进行的利用丙、丁的职务,采取欺骗的方法获得银行巨款并平分的犯罪事实。属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人罪行的情况,并且他不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作为主犯,还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因而应认定为自首。

刑法自学考试试题答案

24.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B. 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卑并罚 答案:C 解析: 陈某趁被害人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之后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造成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依据刑罚第265条以及盗窃案件的司法解释,应该以盗窃罪论处;所以应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故只有选项C为正确说法。 现在的问题是,有人可能认为抢夺行为与盗打电话行为之间构成牵连关系,直接以重罪??盗窃罪(数额大一些)从重处罚,即认为B选项正确而C选项错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其一:抢夺手机后并非是为了盗打电话,也有可能是赠与他人等等,即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牵连关系; 其次,两行为所针对的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手机、后者是电信资费; 其三,如果作为牵连犯处理,即只定盗窃罪的话,那么,该盗窃罪的数额无论如何也只能是5200元,是不能把手机的价值(2590元)累计相加的,因为2590元不是盗窃的行为而是明显的抢夺行为所非法占有的,所以选项B不正确。 25.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18年;甲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内决定合并执行的刑期,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8年刑期 B.乙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法院发现乙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没有判决的C罪,并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过20年 C.丙犯A、B罪,分别被法院判处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由于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故丙实际上不可能执行C罪的刑罚 D.丁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A、B、C、D四罪,但法院只判决A罪8年有期徒刑、B罪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发现C罪与D罪,法院判处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刑期”应是18年,而不是12年 答案:D 考查知识点:刑法总则规定的关于数罪并罚的知识 解析: 本题中选项A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处罚。甲犯A、B罪被决定合并执行18年。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适用的数罪并罚方法应是先减后并,因此法院适用先并后减的方法是错误的。 选项B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乙犯A、B罪,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发现漏判C罪,应适用先并后减的方法,已经执行的2年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幅度仍然是在20年之内。故选项B说法错误。 选项C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处罚。丙犯A、B罪,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由于适用先减后并的方法计算刑期,实际上仍对C执行了刑罚。故选项C说法错误。 选项D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丁犯A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犯B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犯C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犯D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故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刑期”应是18年。 26.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又构成其他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盗窃后为掩盖罪行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属于吸收犯,以盗窃从重处罚 C.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属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竟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D.盗窃商业秘密的,属盗窃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竞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答案:A 本题考查知识点:盗窃罪的司法解释。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5款的规定:“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为掩饰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行实行数罪并罚。”因此,A选项是对的,B选项是错的。 《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C项中“盗窃信用卡井使用的”行为应定盗窃罪,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 《刑法》第21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因此D项中“盗窃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C、D三项错误,只有A正确。

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信用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参考答案】D

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侵吞和收贿行为

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参考答案】A

4、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5、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后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 )。

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参考答案】D

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C

7、邢某与有夫之妇夏某勾搭成奸,后夏某因受丈夫责骂,与邢某中断了关系,邢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邢某将夏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夏某家将其丈夫杀害。邢某的行为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参考答案】B

8、下列犯罪中,不构成牵连犯的是:

A、为盗窃枪而侵入他人住宅,窃得枪后又予以私藏,构成盗窃枪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B、枪杀一人的同时造成另一人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C、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文物,构成盗掘古墓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

D、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参考答案】B

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这个看有没有帮助. 法学专业2007级刑法学试题及答案(任课教师:邓小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A.自然犯 B.行政犯 C.基本犯 D.国事犯 2、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3、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

C,D,由于E没有个人利益,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是个人私利,所以E是不正确的选项。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刑法学答案
  •   刑法学自学考试答案
  •   自学考试刑法试题答案
  •   刑法自学考试试题答案
  •   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答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