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自考的历年真题有的可以在网上直接找到。比如说一些专门做自考的网站为了拉拢学生,他在网站上放了一些。免费的历年真题,到时候你直接下载就可以了,可能没有答案。

我当时考自考的时候记得有一个网站是专门儿做历年真题,上面是各个专业的历年真题,甚至有的,还有答案,好像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你也可以在网上买啊,有那种习题集是专门儿做历年真题的。或者是七八套模拟题后边跟个三四年的历年真题,而且有答案。

自学考试应试技巧:

1、处理好平常积累与集中复习的关系:自考重在平常积累,集中复习是冲刺阶段的必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遇到过一个自考生。他没上过辅导班,也没做过模考题,就是每天坚持看书、自学,一次就通过了三门考试。平时积累对于自考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应对较难的科目:不少考生心中都有几门较难对付的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纲要就是其中之一。以此科目为例,它其实并不难,大家只要严格按照大纲复习,是能够顺利过关的。但为什么有人总认为难呢?我想可能是目前的考生大都是“新生代”,对于中国的历史较为陌生,因此觉得难。解决办法就是花更多精力攻下它。

3、临考前该做点什么:可以找来历年的考试真题看一看,掌握一下各科命题原则,因为命题原则一般是稳定平衡的;随时关注自考方面的信息,了解题型变动情况;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调整临考的紧张心理,早睡早起,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考试当天别忘了携带必要证件及文具,并准时到达考场。

随便到微信关注个自考类的公众号都有,例如:1.自考路上、2.自考日记、3.keep师兄等,他们都能拿到比较全的真题

您好, 官方也可以找到,但是不太方便 ,我使用手机找的自考历年真题,很多自考题库都有啊,就像笔果题库,应用宝里面都前几名,题库是最全面的,还带有解析

自考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332(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342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C)310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314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D)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89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12.动机由(A)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B)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B)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D)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B)147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B139)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18.拟制的犯罪人即(B)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C)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A.杀人B.抢劫C.投毒D.诈骗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B)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B71)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24.犯罪研究应坚持(61C)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B30)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C25)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主流观点27.探索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A)A.社会学研究的任务B.犯罪学研究的任务C.刑法学研究的任务D.政治学研究的任务28.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B)A.犯罪现象学B.犯罪原因学C.犯罪预防学D.犯罪对策学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A)A.犯罪学的基本原理B.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C.犯罪学研究的推断依据D.犯罪学研究的哲学基础30.20世纪中期以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D)53A.人类学的研究方法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C.法学的研究方法D.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de )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32.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33.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C) B.内部条件C.客观条件D.主观条件E.主客观综合条件34.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包括( )46.杀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重婚罪E.交通肇事罪3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常规性犯罪增加B.反革命案件增加C.统计上的犯罪数量不高D.事实上的犯罪严重E.成年人犯罪严重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犯罪中预防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文化39.李斯特40.观察法41.群体性犯罪全国2008年1月 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C)A.时代背景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研究立场不同2.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A.社会结构B.犯罪现象C.社会规律D.越轨行为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78A.犯罪率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明数4.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C)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6.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D)A.贝卡利亚B.托皮纳尔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7.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B)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8.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A.“幸福计算”理论B.性善论C.社会解组论D.刑罚个别化理论9.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B)A.犯罪饱和法则B.犯罪三原因论C.“自然犯罪”的概念D.社会防卫论10.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D)A.犯罪经济学B.犯罪遗传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11.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C)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12.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A)A.访谈法B.比较法C.统计法D.相关分析法13.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C)A.分段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4.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A.发案数B.相对暗数C.恒比数D.绝对暗数15.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A)A.正在提高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D.变化不定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C167)A.脑组织损伤说B.自由意志论C.模仿论D.精神分析理论17.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144B)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18.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统计学家科特勒和法国统计官员盖里在进行社会道德统计中提出了(B)A.社会控制论B.社会环境论C.文化冲突论D.亚文化理论19.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184C)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20.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D)A.纽带作用B.辅助作用C.基础作用D.核心作用21.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C)225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机会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22.当前我国被害人的年龄段集中在(B231)A.18周岁以下B.18~35周岁C.36~55周岁D.55周岁以上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C)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24.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25.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C270)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26.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A)259A.犯罪预测的内容B.犯罪预测的时间C.犯罪预测的条件D.犯罪预测的空间27.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劝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C)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28.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D)292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A)A.教育B.防范C.打击D.改造3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预防重新犯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犯罪学的学科作用主要有(5ACDE)A.认识犯罪B.打击犯罪C.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D.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E.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20CDE)A.统计法B.心理分析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文献法33.34.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119ABDEC)A.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B.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E.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35.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138BDE)A.间断性B.连续性C.不规则性D.律动性E.向度性

1、线上线下书店购买。网上书店或者实体店能够买到集结成册的自考真题,一般来说比较正规,喜欢纸质版的考生可以考虑。2、善用搜索引擎搜索。像百度文库这些文库类的站点都有真题,搜索关键词组合,搜出来的都是这个课程的往年真题试卷。如果需要精准定位,只要你加上年份和月份,就可以查到。3、自考网站上可以找到历年真题。搜索当地的自考网站,做得比较好的一般会有真题,但是可能会搜到很多广告,自己注意鉴别广告和有内容的自考网站。

八闽教育在线

你好,如果你是想在网上查看自考往年的真题,你可以登录或者下载往年真题。相信对于你的自考备考以及复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你可以登录这个网站去看历年真题,自考会计专业的真题也有,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满意请采纳。

自考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答案

有一次我在上学吧这个网站里看到了有司法考试专栏啊,你上那找找去,估计着有。这个网平时更新蛮快的,也蛮专业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真题刑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A.打击敌人 B.惩罚犯罪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2.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A.组成 B.结构C.内容 D.组成和结构3.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刑法理论上看比较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是()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A.自然犯 B.行政犯C.基本犯 D.国事犯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6.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A.实行犯而言的 B.教唆犯而言的C.帮助犯而言的 D.胁从犯而言的7.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8.我国刑罚的目的是()A.惩罚犯罪 B.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C.预防犯罪 D.打击敌人与保护人民9.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A.被判处管制的 B.被判处罚金的C.被判处拘役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11.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A.参加恐怖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 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1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B.只能是直接故意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1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A.超过有效期的药 B.变质的药C.被污染的药 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14.金融凭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不包括()A.支票 B.银行存单C.委托收款凭证 D.汇款凭证15.行为人为索取赌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C.非法拘禁罪 D.赌博罪16.关于侮辱罪和诽谤罪,正确的说法是()A.都可以采用暴力手段 B.都必须捏造事实C.都要求情节特别严重 D.都是针对特定的人17.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18.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B.可以由证人构成C.作伪证的目的是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D.可以由鉴定人构成19.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20.招摇撞骗罪中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冒充()A.警察 B.军人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法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E.刑罚与民愤相适应22.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A.整体性 B.双重性C.全面性 D.局限............

刑法自学考试历年试卷

16.刘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男孩小涛,一日,刘某带小涛到大桥上玩,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刘某手一滑,小涛掉人河中,刘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死亡。刘某的行为属于( A )。

A.过失犯罪 B.意外事件 C.故意犯罪

17.驾驶员在正常行车途中,突然从侧面窜来两个小孩追逐至车前,驾驶员刹不住车,急转方向盘,汽车朝路旁的空房撞去,致车和空房损坏严重。驾驶员的行为是( A )。

A.紧急避险 B.交通肇事 C.故意毁坏财物

18.修改后的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C )。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19.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B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诈骗 B.抢劫 C.盗窃

20.甲夜间跳墙进入一妇女家,企图实施强奸。其用螺丝刀撬窗子时,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甲一看该妇女竟是自己小学的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C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21.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15周岁时抢劫价值5000元的物品,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7500元的物品。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B )。

A.14500元 B.12500元 C.9500元 D.7500元

2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C )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A.故意放任 B.故意希望 C.希望或者放任

23.故意犯罪,( B)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24.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C )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A.出乎意料 B.意想不到 C.疏忽大意

25.过失犯罪,( A )负刑事责任。?

A.法律有规定的才 B.应当 C.无需

26.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 A )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A.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 B.意外 C.意想不到或者出乎意料

27.已满( C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十四周岁 B.十五周岁 C.十六周岁

28.已满(A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B.十六周岁不满二十周岁?C.十四周岁不满二十周岁

29.因不满( B )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A.十四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八周岁

30.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 A )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A.法定程序鉴定 B.法医鉴定 C.公安机关鉴定

31.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 A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精神正常 B.精神不正常 C.发病

32.尚未完全丧失( A )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辨认或者控制 B.自卫或者保护 C.控制

33.醉酒的人犯罪,( B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3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应当 B.可以 C.必须

35.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C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A.利益 B.财物 C.财产

36.正当防卫明显超过( A )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必要限度 B.一定限度 C.相对限度

37.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B )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A.发生以后 B.正在发生 C.尚未发生

38.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A )。

A.一日 B.二日 C.三日

39.犯罪以后( A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A.自动投案 B.被抓获 C.他人代替投案

40.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B )的限制。

A.也受追诉期限 B.不受追诉期限 C.受追诉期限

41.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B )的限制。

A.也受追诉期限 B.不受追诉期限 C.受追诉期限

42.刑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A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A.法律和决定 B.工作措施 C.法规

43.刑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

(B )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44.甲驾驶一辆长途客运汽车,半途因油箱漏油而停车检修。乘客乙出于好奇想知道油箱中漏出来的是油还是水,遂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点看。甲见状急忙夺过另一乘客的扁担,朝乙手上打去,将其打火机打落在地,同时造成了乙右手尺骨骨折。甲的行为是( A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45.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区别的关键是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D )。

A.是否明知故犯 B.是否缺乏必要的谨慎 C.是否已经预见 D.是否能够预见

46.按照立法精神,结合有关情况,从逻辑上对法律条文含义所作的解释称为( C )。

A.文理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学理解释

47.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那一种?( C )

A.单位只有故意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应负刑事责任

C.单位也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8.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B )。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4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C )。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50.某甲为报复,携带匕首准备到某乙家将乙杀死。行至中途,突然腹痛难忍,只得作罢,某甲的行为是( A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违法行为

51.刑法理论上把各种危害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式( B )。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B.作为和不作为

C.无意识行为和有意识行为 D.主行为和从行为

52.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D )。

A.5年 B.10年 C.15年 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3.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D )。

A.法人 B.单位

C.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特定职务和身份的人

54.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B )。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不作为

C.二人以上先后在同一场所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D.一人和精神病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55.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情况下,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贾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框里有一提包,就乘人不注意时,将包顺手拿回家。该包里有300元。贾某的行为:( AC )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

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盗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ABC )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贩卖毒品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抢夺罪

3.对正在进行的( ABD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 B.强奸 C.盗窃 D.绑架

4.我国刑罚的目的及其基本内容是( AC )

A.预防犯罪 B.惩罚犯罪

C.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D.教育公民

5.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BCD )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

C.中止犯 D.胁从犯

6.刑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ABC)作用的犯罪分子。?

A.组织 B.策划 C.指挥 D.胁从

7.刑法所称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是指(ABCD)。

A.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

B.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

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

8.刑法所称公共财产,是指(ABC)。

A.国有财产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D.个人得到的福利、奖金

9.犯罪经过(ABCD)期限不再追诉。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B.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C.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10.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ABCD)规定。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B.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C.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11.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ABCD)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1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有(ABCDE)。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D.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E.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13.对正在进行(ABCD)、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行凶 B.杀人 C.抢劫 D.强奸

1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ABCD)、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 B.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C.强奸 D.抢劫 E.抢夺

15.一切(ABCD),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A.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B.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C.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D.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16.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CD )。

A.社会危害性 B.主观恶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

17.犯罪构成包括( ABCD )。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18.刑法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 ABD )。

A.又聋又哑的人 B.盲人

C.醉酒的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19.下列情形中,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有(BD )。

A.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B.单位犯罪

C.醉酒的人犯罪 D.过失犯罪

20.( AC )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刑种。

A.拘役 B.罚金

C.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21.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ACD )。

A.罚金 B.管制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22.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ABCD )。

A.熟悉犯罪地形的行为 B.购买作案用的工具

C.为抢劫而盗窃枪支的行为 D.守候被害人的行为

23.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BCD )。

A.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B.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C.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D.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4.对正在进行(ABCD )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 B.强奸 C.绑架 D.抢劫

25.共同犯罪人包括( ABCD )。

A.主犯 B.从犯 C.教唆犯 D.胁从犯

26.刑法规定从轻处理的情形有( ABCD )。

A.防卫过当 B.胁从犯、从犯

C.预备犯、未遂犯 D.未成年人犯罪及盲人犯罪

27.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 AB )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A.入伍 B.就业 C.升学 D.留学

28.我国刑法第93条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ACE )。

A.有权解释 B.学理解释 C.立法解释 D.司法解释 E.文理解释

29.作为中止犯成立条件的“在犯罪过程中”包括( ABCD )。

A.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在实行犯罪过程中

C.对故意犯罪的结果犯而言,在结果发生之前

D.对故意犯罪的行为犯而言,在行为实施完毕之前

E.对过失犯罪而言,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

30.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ABCDE )。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B.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C.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D.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E.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31.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ABCD )。

A.禁止重法朔及既往 B.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C.排斥习惯法 D.禁止类推 E.罪责自负

32.犯罪既遂的表现形态有( ACDE )。

A.结果犯 B.结果加重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E.举动犯

33.下列情形中,不成立正当防卫的有(BCDE )。

A.对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反击 B.假想防卫 C.防卫挑拨 D.事前防卫 E.事后防卫

34.下列情况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CE )。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李某欲开枪射杀王某,却误将与王某同行的孙某打死

E.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35.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CD )。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二人构成共同犯罪,但对李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C.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D.李弟不构成犯罪

E.李弟构成犯罪

36.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BC )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B.累犯

C.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既遂犯

E.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罪犯

37.下列人员中,(ACDE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公共关系大专专业考试课程有哪些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大学,一共需要考19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社会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现代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公关心理学、公关礼仪、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写作、公关语言、广告学(二)、新闻学概论、创业教育、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大专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10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99.69KB 2019年10月自考00245刑法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45.36KB 2019年10月自考11742商务沟通方法与技能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117.22KB 2018年04月自考00431教学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4.29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及答案
  •   自考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
  •   自考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答案
  •   刑法自学考试历年试卷
  •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