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答案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答案

发布时间: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答案

发布时间: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答案

精神障碍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情绪改变 B.认知改变 C.行为改变 D.伴有痛苦体验 E.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 正确答案:社会功能下降或丧失

精神症状:罪恶妄想、无自知力、功能性幻听、幻视、思维鸣响、幻听、意志减退。护理诊断:1、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与对自己无价值感有关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兴趣减低、无力照顾自己有关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情绪抑郁有关4、个人应对无效 与缺乏兴趣有关 护理措施:1、安全护理 识别自杀的预兆、妥善安排患者和危险物品、任何时候严密防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基础护理3、心理护理a支持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回忆愉快的经历和体验、交谈困难时、采取非语言行为。b认知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正确认识自己、人生。4、药物护理保证药物治疗的进行,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工娱治疗5、健康宣教讲解疾病有关知识:病因、表现、愈后。讲解维持治疗的重要性讲解药物不良反应复发前的先兆:睡眠、情绪、行为、能力改变规律生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精神障碍历年真题自考答案

【答案】: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其表现可以随脑部病变好转而好转,也可因脑部病变加重而加重。

就是比较崩溃的意思

【答案】:A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在两周内急性起病, 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在2~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

精神障碍自学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 一、 填空(每题5分) 1.心理学家和医生在分析临床资料时的倾向性有:① ,② ,③ ,④ ⑤ 。 2.人类具有自我意识。这种独具的能力使人类得以 和 。自我意识越多 在对象间作出选择的能力 。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精神活动的自控力 2.暗示的接受力 3.应激状态和应激因素 4.信度、效度 5.常模 6.焦虑 三、 问答题(每题10分) 1. 简述临床心理学中的人性主义基本观点(人性的概念、内涵、外延三种属性和辩证关系) 2. 试述精神活动的动力理论观点。 3. 简述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原则及应用。 4. 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何差别?试举一例说明。 5、简述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区分原则。 6.简述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的系统分类诊断方法。 答案: 《人性主义临床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 1、心理学家和医生在分析临床资料时的倾向性有:①非专业性评价;②病理学评价; ③行为主义评价;④成长发育观点对临床资料的评价;⑤强调生态学的评价;⑥学习理论对临床资料的评价。 2、人类具有自我意识。这种独具的能力使人类得以认识能力和意识活动。自我意识越多人类在对象间作出选择的能力越强。 二、名词解释。 1、精神活动的自控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活动是可以自觉控制的。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然,所谓不能被控制的或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 2、暗示的接受力: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转移,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3、负反馈: 4、“交替”和“选择”: 5、常模、信度、效度:①常模就是通过对正常人进行标准化测验之后所获得的一种比较标准。②测验要满足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信度。某种测验的信度就是这种测验本身的准确、连贯和一致性。③效度是指一项测验的目的是否能达到和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达到的,也就是说它的有效程度如何。 6、焦虑:生活中有过失望的事强烈刺激,有失落感性质的梦,生活中有力图摆脱的东西,但又说不出口,故而压抑和苦恼。 三、问答 1、试述精神活动的动力理论观点。 答:第一,精神活动的第一方面的动力来自人的生物属性,即生物学方面的需要。第二,在构成心理和意识动力的三个要素中,极为重要的是社会需要。第三;促使精神活动发生和持续的力量也来自本人的精神需要,除了美感、责任感、道德感等等可以促成人的行为之外,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信仰。 2、试述埃里森的心理欲望发展阶段论。 答: 3、简述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原则及应用。 答:⑴临床心理学总的工作原则或总的指导思想是,它既注意人类内在的精神生物学条件(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生理过程与精神活动的交互影响等等),又要注意人的一切功能所赖以实现的外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临床心理学范围内考虑各种问题时,无论这些问题是表现在个体方面还是表现在群体方面,都应从上述两方面入手,从人的内、外两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去寻找答案和解决的办法。临床心理学在测定、诊断人的精神障碍以及帮助人们健全其人格方面,采取的完全是科学手段,它与过去和现有的各种迷信的和宗教的方法是水火不相容的,虽然人们有时借助于宗教和迷信也能一时地或较长久地解决精神上的苦恼和困难,但这与临床心理学毫不相关。临床心理学在具体的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方面与宗教活动的根本区别,已包含在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对立之中。 ⑵临床心理学的应用有以下几点:①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②少年问题是属于成人错误对待其中包括学校教育思想的严重错误所造成的,错误的性质是成人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管理教育孩子,将错误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强加于他们,造成了学童的困惑或痛苦。③少年由于身体疾病,特别是脑的早期损害使智力和自控力不足,无法适应越来越高的环境要求而出现不适应现象;④不良社会力量引诱导致少年步入歧途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虽然这与少年的自身条件有关,但社会中多元价值观念造成的互相冲突的文化氛围,对少年也可造成行为问题;⑤婚姻家庭问题是较复杂的,仅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两方面:第一是感情纽带的松弛。第二是婚姻的支柱——彼此理解水平和能力的低下。 4、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何差别?试举一例说明。 答:①咨询的对象不一定是病人,不一定是一位患有精神病的人,他也可以是一位精神完全健康,但心理上存在冲突而深感矛盾的普通人。 ②心理咨询的目标与心理治疗不同,无论对正常人还是对病人,心理咨询的目标只是去发现问题,而心理治疗才是着重去解决问题。对正常人而言就更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都可能有过心理问题,比如由于生活的变故,一时感到不知如何是好,进退两难;与别人发生了冲突之后,心情变得很坏;在某些关系到前途问题的关键时刻十分紧张,终日考虑着怎样渡过一生;到了新的环境之口感到十分不舒畅,人生地不熟造成极大苦闷;听到一种人生哲理时往往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是否将要按这种哲理渡过一生,当这种哲理与自己以往的做人标准矛盾时,下决心是很痛苦的,等等。总之,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个体,随时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而心理咨询在临床上的作用就在于去发现这些问题。 ③临床心理咨询与一般心理治疗有一个本质方面的差别。即咨询心理学家在咨询过程中的身份和医生不同。临床咨询的心理学家与对方的关系,也不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一个有疾患的人求医,必须听取医生的劝告、建议和服从治疗,即便是心理治疗的医生,也要拿出一套治疗措施,病人也要服从这种措施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一个人有冲突和矛盾前来咨询时,他的心情就不一样了。他主要是弄清楚某些问题。这时,如果临床咨询者只管提出自己的劝告、建议甚至命令他做各种事情,那肯定不会令人愉快。虽然,咨询者对前来咨询的人,特别是有某些精神疾患的人可以考虑提出某些劝告和建议,但是采用的方式和提出劝告的时机要考虑得很周到,无论如何不能使别人感到自己是处在被动服从的地位上。事实上,前来咨询的人,对自己的问题总有一些看法,正因为有看法才会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一个没有任何想法和观点,终日糊里糊涂混生活的人也很少把心理矛盾当做一回事,所以他不会前来麻烦临床心理学家。凡是来找临床心理学家的人,都有某些主见和个性。他们不愿意随随便便被动服从,能随便被动服从的人可以被摆布而不感苦恼,也不会找临床心理学家,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从开始到最后,临床心理学家都必须是和别人讨论和研究问题。 ④临床咨询工作与心理治疗的上述差别,决定了咨询工作必须遵守的若干原则,如必须与他人从一开始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平等关系,必须坚持保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在心理治疗工作中也有,但咨询工作涉及的面要更广泛一些。 5、简述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区分原则。 答: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的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 第二,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第三,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牲。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它总是以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一个人的精神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个性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 6、简述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的系统分类诊断方法。 答:⑴心理紊乱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所谓“心理问题”,是指那些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自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紊乱。属于这类精神紊乱的患者,在临床咨询治疗中大量存在。 ⑵心理紊乱的第二类型——心理障碍。心理紊乱的第二类型是心理障碍。所为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 ⑶心理紊乱的第三类型——心理疾病边缘。第三种类型的精神紊乱是较严重的,它已接近精神疾病的边缘状态,或者它本身就是某种精神疾病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经药治疗后精神病缓解期中的残留症状或病前人格列入这一类。这类精神紊乱的特点是:早期蒙受的精神剌激和相对做出的反应比较强烈,由于持续时间较久,内容一再泛化,所以紊乱内容与原始精神剌激的内容相距较大。其强度严重干扰了某些方面的正常思维逻辑,所以往往呈现偏执或人格与行为的偏离。有时,患者伴有不典型的妄想或偶然出现幻觉。

网上有下载的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30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是(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D.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2.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麦格雷戈 D.韦伯 3.下列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的是( ) A.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B.形式灵活、稳定性弱 C.规章成文、按章办事 D.因事设置、专职专人 4.按层次实行管理,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赋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体现了管理的( ) A.动力原则 B.弹性原则 C.反馈原则 D.能级原则 5.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属于( ) A.战术计划 B.战略计划 C.作业计划 D.指令性计划 6.下列关于ABC时间管理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级工作可委托或授权,可不占用工作时间 B.A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40—50% C.B级工作不重要也不紧迫可以委托或授权 D.B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15—25% 7.根据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属于组织文化制度层的是( ) A.组织的基本信念 B.组织的行为准则 C.组织成员的服饰 D.组织的环境布局 8.下列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 A.容易产生专制 B.部门领导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C.实行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统一指挥 D.仅适用于小型组织 9.充分重视人际关系、对业绩关心少的管理,属于管理方格理论中的( ) A.乡村俱乐部型 B.权威型 C.团队型 D.贫乏型 10.根据权变领导理论,对毕业年限较短的护士最适宜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11.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 A.护士长夜查房 B.护士操作中执行查对制度 C.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D.对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12.下列属于现场控制的是( ) A.实行护士资格准入 B.护士自我控制 C.患者满意度调查 D.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13.控制的首要步骤是( ) A.确定标准 B.收集信息 C.衡量成效 D.找出偏差 14.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后期阶段存在的问题是( ) A.稳定性较低,容易迷失自我 B.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反省 C.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 D.职业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15.下列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行为特征评定法 B.强迫选择比例法是将护士在工作中的有效行为和错误行为记录下来并进行评价的方法 C.描述法侧重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 D.关键事件法可以采用等级制 16.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内外环境分析的内容是( ) A.分析组织发展战略,明确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 B.分析个人对职业发展的定位 C.明确自己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D.分析自身的职业发展优势 17.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预案的演练属于风险管理中的( ) A.风险鉴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控制 D.风险监测 18.为防止病人坠床,为昏迷病人加床档等护理措施属于( ) A.风险前控制 B.风险中控制 C.风险后控制 D.风险监测 19.下列诱发护理风险的因素中,属于管理因素的是( ) A.护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 B.护理人员疲劳和疾病 C.护理人员操作错误 D.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20.下列属于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是( ) A.发病率 B.对戒烟的支持率 C.居家护理率 D.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目标要有重点 B.目标应具体,具有可测量性 C.目标应高于实际可达到的 D.相互关联的部门之间应制定共同目标 E.制定目标要考虑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性 22.引起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因素有( ) A.组织人员自身条件的变化 B.经济体制的改变 C.社会制度及法律政策状况 D.文化环境 E.科学技术的发展 23.控制主体包括( ) A.偏差测量机构 B.组织绩效 C.信息 D.决策机构 E.执行机构 24.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A.护理人员的招聘与录用 B.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 C.护理人员的劳动保护 D.护理人员的档案管理 E.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25.下列关于护理风险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护理风险的主体是护理服务对象 B.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 C.护理人员因为从事了护理职业,即相应地承担了这份风险 D.诱发护理风险的因素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管理因素 E.任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护理风险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护理管理 27.管理理念 28.动力原则 29.控制论 30.临床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32.简述反馈的基本要求。 33.简述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34.简述组织过程的基本内容。 35.简述控制的基本原则。 36.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方法。 37.简述社区护理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8.试述授权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9.试述患者安全目标(2008版)的内容。

精神病学测试题及答案——精神分裂症 工商管理硕士博士联读北京交通大学(EMBA)硕高级管理人员美国协和大学硕士研究生工商管理(MBA)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学分对接班美国美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在职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天津大学EMBA2009年北京班招生简章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博士在职研修生班简章首都经贸大学SMBA人力资源在职硕士简章09中国人民大学EMBA 班高级工商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管理博士在职研究生班简章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班在职研究生课程招生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D】A、失眠B、注意力不集中C、意识范围缩小D、被洞悉感E、遗忘2、单纯型精神分裂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D】 A、失眠 B、注意力不集中 C、意识范围缩小 D、被洞悉感 E、遗忘 2、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神经衰弱最主要的鉴别点在于【B】 A、病程迁延 B、无自知力 C、起病缓慢 D、有幻觉妄想 E、头痛失眠较轻 3、紧张综合征主要见于【A】 A、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B、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C、癔症 D、神经衰弱 E、躁狂症 4、23岁,男性,三月前起病,说话语无伦次,常自言自语,说自己是神仙,是伟人,对异性有非分之想,攻击亲人。查:意识清晰,兴奋躁动,思维破碎,内容离奇,难以理解,认为门外有人要杀他,有一台电脑在影响他的大脑,使大脑在不停地转。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著征,该患诊断【C】 A、躁狂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心因性精神障碍 E、神经症 5、24岁,女性,病程6年,说有人要害她,常自笑,好追求异性,有时打人摔东西,话多内容凌乱。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兴奋多语,思维松弛,欣快,主动接触异性,有被害妄想及非系统性妄想,活动增多而无目的性,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著征,该患者诊断为【A】 A、精神分裂症 B、情感障碍(躁狂型) C、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D、人格障碍 E、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6、29岁,女性,十个月前起病,言语错乱,别人难以理解,骂人毁物,逐渐言语活动减少,不能与周围人沟通,近三个月来呆坐少语,自笑,认为自己的事别人都能知晓,有人要害自己。查:意识清晰,目光表情呆滞,耳边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被洞悉感,有思维中断,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著征,该患者诊断为【B】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D、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E、偏执性精神障碍 7、27岁,男性,病程5年,性格孤僻,不上班,将自己的东西都卖掉,流浪街头,睡门洞,在饭店讨饭吃,时有自言自语,经常呼唤着因病过世的母亲的名字。精神检查:意识清晰,衣着不整,表情淡漠,对人冷淡,常对人冷笑,孤僻离群,时有奇怪想法,如“不能利用出现的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该患者诊断是【B】 A、分裂性人格 B、精神分裂症 C、抑郁症 D、精神发育迟滞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8、男性,59岁,病程3~4年,主要表现不愿与他人接触,喜独处沉思,自言自语,大吵大闹,无故打人,言语少,情感淡漠,孤僻,赤足露胸,生活懒散,衣着不整,不洗澡,随地便溺,需要什么用手打手势示意,思维贫乏,自发言语杂乱无章。躯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诊断为【A】 A、精神分裂症(衰退型) B、老年性痴呆 C、人格改变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E、精神发育退缩 9、滕某,男22岁,一年前因精神刺激表现为郁郁不乐,认为自己有罪,耳边听到有说话声,内容说不出,有时侧耳倾听“地球隆隆响声”,问家人“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看见小汽车非常恐惧,不出门,独处一隅,喝酒,自语自笑。躯体神经系检查均正常。检查:意识清晰,一次突然对着打开的电风扇下跪说:“我有罪,该死”,近期听到电风扇有一男人说:“你是叛徒,内奸”,认为自己大脑被一名死者控制着,哭笑都不受自己支配,自己想事别人通过遥控器控制他,有时想事想到一半时,认为想法被一个死人“抽走”了,无法继续想下去。该患者的诊断是【B】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C、反应性精神病 D、偏执性精神病 E、脑器质性精神病 10、滕某,男22岁,一年前因精神刺激表现为郁郁不乐,认为自己有罪,耳边听到有说话声,内容说不出,有时侧耳倾听“地球隆隆响声”,问家人“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看见小汽车非常恐惧,不出门,独处一隅,喝酒,自语自笑。躯体神经系检查均正常。检查:意识清晰,一次突然对着打开的电风扇下跪说:“我有罪,该死”,近期听到电风扇有一男人说:“你是叛徒,内奸”,认为自己大脑被一名死者控制着,哭笑都不受自己支配,自己想事别人通过遥控器控制他,有时想事想到一半时,认为想法被一个死人“抽走”了,无法继续想下去。最有效治疗【C】 A、阿米替林 B、心理治疗 C、氯丙嗪 D、脑器质性病治疗 E、行为矫正 11、男性,30岁,工程师,大学文化,一年前独自到树林中迷路时,听到两个割草人在谈话“在树林中看到一头黑熊”。找这两个人时旁边一个人都没有,四处寂静无声,后来在车间工作时看到了自己家墙上的钟和图画,或者“就是现在眼前”或者“在头脑里面,”有时耳边听到一群不工作的人放肆地大量喝酒,对妻子到医院探视抱有憎恨,认为医生要毒死他。躯体检查:无著征。该患者诊断考虑【A】 A、精神分裂症 B、人格障碍 C、癔病 D、脑器质性精神病 E、抗抑郁治疗 12、男性,30岁,工程师,大学文化,一年前独自到树林中迷路时,听到两个割草人在谈话“在树林中看到一头黑熊”。找这两个人时旁边一个人都没有,四处寂静无声,后来在车间工作时看到了自己家墙上的钟和图画,或者“就是现在眼前”或者“在头脑里面,”有时耳边听到一群不工作的人放肆地大量喝酒,对妻子到医院探视抱有憎恨,认为医生要毒死他。躯体检查:无著征。本病例最有效治疗【A】 A、抗精神病 B、心理治疗 C、抗抑郁 D、疗养、旅游 E、针灸 13、22岁男性,大学二年级学生,近一年来听课发愣,不作笔记,时有自语自笑,动作迟缓,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病人5天前开始终日卧床,不吃饭,不知上厕所。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卧床不动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令病人张嘴,反把嘴闭得更紧,把病人肢体摆成不舒服的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病人不具备下列哪一项症状【A】 A、情绪低落 B、情感淡漠 C、蜡样屈曲 D、违拗 E、木僵 14、22岁男性,大学二年级学生,近一年来听课发愣,不作笔记,时有自语自笑,动作迟缓,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病人5天前开始终日卧床,不吃饭,不知上厕所。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卧床不动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令病人张嘴,反把嘴闭得更紧,把病人肢体摆成不舒服的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E】 A、抑郁症 B、脑炎 C、精神发育迟滞 D、癔症 E、精神分裂症 15、22岁男性,大学二年级学生,近一年来听课发愣,不作笔记,时有自语自笑,动作迟缓,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病人5天前开始终日卧床,不吃饭,不知上厕所。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卧床不动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令病人张嘴,反把嘴闭得更紧,把病人肢体摆成不舒服的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D】 A、抗抑郁治疗(阿米替林) B、抗躁狂治疗(碳酸锂) C、抗焦虑治疗(安定) D、抗精神病治疗(舒必利) E、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不知道好不好用希望可以帮到你的忙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网上有下载的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30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是(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D.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2.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麦格雷戈 D.韦伯 3.下列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的是( ) A.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B.形式灵活、稳定性弱 C.规章成文、按章办事 D.因事设置、专职专人 4.按层次实行管理,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赋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体现了管理的( ) A.动力原则 B.弹性原则 C.反馈原则 D.能级原则 5.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属于( ) A.战术计划 B.战略计划 C.作业计划 D.指令性计划 6.下列关于ABC时间管理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级工作可委托或授权,可不占用工作时间 B.A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40—50% C.B级工作不重要也不紧迫可以委托或授权 D.B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15—25% 7.根据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属于组织文化制度层的是( ) A.组织的基本信念 B.组织的行为准则 C.组织成员的服饰 D.组织的环境布局 8.下列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 A.容易产生专制 B.部门领导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C.实行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统一指挥 D.仅适用于小型组织 9.充分重视人际关系、对业绩关心少的管理,属于管理方格理论中的( ) A.乡村俱乐部型 B.权威型 C.团队型 D.贫乏型 10.根据权变领导理论,对毕业年限较短的护士最适宜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11.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 A.护士长夜查房 B.护士操作中执行查对制度 C.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D.对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12.下列属于现场控制的是( ) A.实行护士资格准入 B.护士自我控制 C.患者满意度调查 D.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13.控制的首要步骤是( ) A.确定标准 B.收集信息 C.衡量成效 D.找出偏差 14.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后期阶段存在的问题是( ) A.稳定性较低,容易迷失自我 B.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反省 C.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 D.职业能力呈现下降趋势 15.下列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行为特征评定法 B.强迫选择比例法是将护士在工作中的有效行为和错误行为记录下来并进行评价的方法 C.描述法侧重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 D.关键事件法可以采用等级制 16.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内外环境分析的内容是( ) A.分析组织发展战略,明确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 B.分析个人对职业发展的定位 C.明确自己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D.分析自身的职业发展优势 17.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预案的演练属于风险管理中的( ) A.风险鉴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控制 D.风险监测 18.为防止病人坠床,为昏迷病人加床档等护理措施属于( ) A.风险前控制 B.风险中控制 C.风险后控制 D.风险监测 19.下列诱发护理风险的因素中,属于管理因素的是( ) A.护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 B.护理人员疲劳和疾病 C.护理人员操作错误 D.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20.下列属于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是( ) A.发病率 B.对戒烟的支持率 C.居家护理率 D.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目标要有重点 B.目标应具体,具有可测量性 C.目标应高于实际可达到的 D.相互关联的部门之间应制定共同目标 E.制定目标要考虑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性 22.引起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因素有( ) A.组织人员自身条件的变化 B.经济体制的改变 C.社会制度及法律政策状况 D.文化环境 E.科学技术的发展 23.控制主体包括( ) A.偏差测量机构 B.组织绩效 C.信息 D.决策机构 E.执行机构 24.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A.护理人员的招聘与录用 B.护理人员的薪酬管理 C.护理人员的劳动保护 D.护理人员的档案管理 E.护理人力资源规划 25.下列关于护理风险的描述正确的有( ) A.护理风险的主体是护理服务对象 B.护理风险是一种职业风险 C.护理人员因为从事了护理职业,即相应地承担了这份风险 D.诱发护理风险的因素既有人为因素又有管理因素 E.任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护理风险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护理管理 27.管理理念 28.动力原则 29.控制论 30.临床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31.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32.简述反馈的基本要求。 33.简述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34.简述组织过程的基本内容。 35.简述控制的基本原则。 36.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方法。 37.简述社区护理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8.试述授权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9.试述患者安全目标(2008版)的内容。

网上查询百度文库里下载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再努力一下Nothing is impossible.

精神障碍自考题答案

轻度精神障碍。根据试题:积极性社区治疗的治疗对象是()A.神经症。B.焦虑症。C.严重慢性精神疾病。D.强迫症。E.轻度精神障碍。答案是E,所以时候轻度精神障碍。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是以个体认知、情感或意志行为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即影响情绪、思维和行为的疾病。包括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和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等。

全国2007年10月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332(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342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C)310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314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D)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89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12.动机由(A)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B)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B)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D)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B)147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B139)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18.拟制的犯罪人即(B)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C)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A.杀人B.抢劫C.投毒D.诈骗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B)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B71)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24.犯罪研究应坚持(61C)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B30)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C25)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主流观点27.探索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A)A.社会学研究的任务B.犯罪学研究的任务C.刑法学研究的任务D.政治学研究的任务28.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B)A.犯罪现象学B.犯罪原因学C.犯罪预防学D.犯罪对策学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A)A.犯罪学的基本原理B.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C.犯罪学研究的推断依据D.犯罪学研究的哲学基础30.20世纪中期以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D)53A.人类学的研究方法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C.法学的研究方法D.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de )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32.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33.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C)B.内部条件C.客观条件D.主观条件E.主客观综合条件34.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包括( )46.杀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重婚罪E.交通肇事罪3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常规性犯罪增加B.反革命案件增加C.统计上的犯罪数量不高D.事实上的犯罪严重E.成年人犯罪严重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犯罪中预防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文化39.李斯特40.观察法41.群体性犯罪全国2008年1月 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C)A.时代背景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研究立场不同2.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A.社会结构B.犯罪现象C.社会规律D.越轨行为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78A.犯罪率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明数4.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C)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6.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D)A.贝卡利亚B.托皮纳尔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7.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B)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8.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A.“幸福计算”理论B.性善论C.社会解组论D.刑罚个别化理论9.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B)A.犯罪饱和法则B.犯罪三原因论C.“自然犯罪”的概念D.社会防卫论10.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D)A.犯罪经济学B.犯罪遗传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11.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C)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12.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A)A.访谈法B.比较法C.统计法D.相关分析法13.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C)A.分段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4.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A.发案数B.相对暗数C.恒比数D.绝对暗数15.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A)A.正在提高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D.变化不定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C167)A.脑组织损伤说B.自由意志论C.模仿论D.精神分析理论17.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144B)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18.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统计学家科特勒和法国统计官员盖里在进行社会道德统计中提出了(B)A.社会控制论B.社会环境论C.文化冲突论D.亚文化理论19.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184C)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20.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D)A.纽带作用B.辅助作用C.基础作用D.核心作用21.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C)225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机会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22.当前我国被害人的年龄段集中在(B231)A.18周岁以下B.18~35周岁C.36~55周岁D.55周岁以上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C)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24.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25.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C270)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26.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A)259A.犯罪预测的内容B.犯罪预测的时间C.犯罪预测的条件D.犯罪预测的空间27.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劝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C)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28.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D)292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A)A.教育B.防范C.打击D.改造3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预防重新犯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犯罪学的学科作用主要有(5ACDE)A.认识犯罪B.打击犯罪C.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D.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E.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20CDE)A.统计法B.心理分析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文献法33.34.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119ABDEC)A.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B.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E.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35.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138BDE)A.间断性B.连续性C.不规则性D.律动性E.向度性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比较分析法37.犯罪后果38.犯罪的起伏律39.人格障碍40.职业型被害人41.因果分析预测法07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A.犯罪现象 B.犯罪原因C.预防犯罪 D.学科建设2.从研究方法上看,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主要采用(A)A.事实分析法 B.规范分析法C.法律论证法 D.犯罪行为结构解析法3.关于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当今大多数犯罪学学者持(D)A.法学观点 B.心理学观点C.社会学观点 D.独立的综合性学科观点4.“犯罪学”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国学者(B)A.孔德 B.托皮纳尔C.塔尔德 D.加罗法洛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B)A.犯罪的心理预防 B.犯罪的社会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 D.犯罪的法律预防6.在犯罪分类问题上,贝卡利亚认为犯罪行为的真正衡量标准是(30C)A.法律 B.犯罪人的自由意志C.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D.刑罚7.以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实证派犯罪学将犯罪学研究实现了从犯罪行为转向(46D)A.被害人 B.刑罚C.犯罪情境 D.犯罪人8.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在对芝加哥地区的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A)A.同心圆说 B.犯罪饱和说C.犯罪的生物遗传说 D.模仿论9.依据影响某一结果的一种或几种因素以及它们影响的程度来主观判断抽取样本数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A66)A.配额抽样 B.判断抽样C.等距抽样 D.随机抽样10.犯罪学对事物之间具有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被称为(A)A.解释性分析 B.描述性分析C.横向比较分析 D.纵向比较分析 转贴于:自考_考试大11.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D)A.立案率 B.破案率C.人犯率 D.犯罪率12.已经发生并被发现,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已举报而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C)A.发案数 B.相对暗数C.绝对暗数 D.恒比数13.从新中国犯罪发展的过程看,犯罪的大幅度起伏与(D)A.经济快速发展直接联系 B.自然环境的变迁直接联系C.人体的生理变化紧密联系 D.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紧密联系14.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B)A.正在提高 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 D.变化不定15.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是(D)A.违法性 B.社会性C.形式多样性 D.社会危害性16.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137C)A.纽带作用 B.辅助作用C.核心作用 D.基础作用17.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138C)A.思想体系 B.组织体系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18.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学理论观点的是(C)A.天生犯罪人论 B.人种论C.亚文化论 D.差异交往论19.在犯罪原因系统中,以对具体犯罪事件为中心,在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内同犯罪发生存在联系的因素组类是()A.犯罪根源 B.犯罪的一般原因C.犯罪的具体原因 D.犯罪情境20.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观点是(A)A.精神分析理论 B.挫折攻击论C.智能低下理论 D.隔世遗传理论21.经济发展与犯罪的增长之间(C)A.存在着同步增长的规律 B.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C.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没有任何关22.无智能缺陷、心理紊乱不定、对自己的缺点毫无察觉、对别人不负责任、自制力差、易盲动等属于()A.精神发育迟滞的表现 B.精神常态的表现C.重性精神病的表现 D.人格障碍的表现23.精神障碍患者易实施(B)A.诈骗犯罪 B.暴力犯罪C.经济犯罪 D.有组织犯罪24.犯罪被害人学的奠基者是(A)A.门德尔松 B.亨得利C.科恩 D.边沁25.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 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 D.被害死亡率26.研究被害人的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关系的著名理论是(A)A.暴露理论 B.幸福计算理论C.社会解组论 D.社会防卫论27.被害人在犯罪侵害前容易接受犯罪人的诱导,成为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的特性是()A.被害的顺应性 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 D.被害的受容性28.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易遭受犯罪侵害的主要是( )A.女性成年人 B.男性成年人C.女性未成年人 D.男性未成年人29.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 )A.指数修匀法 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 D.对比类推法30.依据犯罪预防所作用的对象以及地位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犯罪预防划分为一般预防、特殊预防和( )A.疏导性预防 B.保护性预防C.控制性预防 D.重点预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犯罪学关于犯罪现象的研究具体包括( )A.对犯罪现象属性的研究B.对犯罪现象反映形式及特征的研究C.对犯罪现象发展变化特点及规律的研究D.对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及定罪量刑的研究E.对犯罪行为过程及机制的研究32.实证派犯罪学与古典犯罪学的区别有( )A.时代背景的区别 B.研究对象的区别C.研究方法的区别 D.犯罪原因理论的区别E.犯罪对策理论的区别33.当代中国犯罪现象的特征有( )A.经济领域犯罪严重 B.流动人口犯罪突出C.群体性犯罪增多 D.职业犯罪比重增加E.犯罪类型和手段的地区差异缩小34.社会控制论的主要观点有( )A.遏制论 B.标签论C.中性化说 D.差异交往论E.社会责任说35.按照预测内容的标准,可将犯罪预测类型划分为( )A.犯罪形式预测 B.犯罪形态预测C.宏观犯罪预测 D.微观犯罪预测E.犯罪手段预测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狭义犯罪学37.比较分析法38.犯罪类型结构39.犯罪的辐射律40.犯罪原因结构41.精神障碍06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学研究的核心是(B)A.犯罪学史研究 B.犯罪原因研究C.犯罪现象研究 D.犯罪对策研究2.犯罪学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的方法称为()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C.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3.功利主义理论,或称“幸福计算”理论是( )A.贝卡利亚学说的核心 B.边沁学说的核心C.龙勃罗梭学说的核心 D.菲利学说的核心4.20世纪中叶以后,在犯罪原因理论研究中( )A.单因论成为主流 B.二元原因论成为主流C.多因论成为主流 D.综合原因论成为主流5.实验研究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模拟实验法和( )A.生理实验法 B.心理实验法C.现场实验法 D.追溯实验法6非随机抽样包括偶遇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和( )A.配额抽样 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 D.分类抽样7.犯罪现象具有( )A.质的属性 B.量的属性C.质与量的属性 D.价值的属性8.一个国家内的犯罪区域分布是( )A.个体因素作用的结果 B.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C.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 D.社会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世界各国的犯罪统计均以(C)A.检察院统计为主 B.法院统计为主C.警方统计为主 D.监狱统计为主10.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人员的特点为初犯年龄降低,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和( )A.女性犯罪比重下降 B.农村犯罪人员比重下降C.青年人犯罪比重下降 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11.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犯罪现象的演变可以看出,犯罪的发生、发展具有如下规律:起伏律、消长律和( )A.随机律 B.辐射律C.模仿律 D.平衡律12.行为是犯罪现象的( )A.基本表现 B.唯一表现C.个别表现 D.异常表现13.正是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与犯罪事实,才构成了犯罪( )A.现象 B.本质C.对象 D.原因14.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是犯罪人追求犯罪后果的( )A.思想体系 B.组织体系C.实践体系 D.形式体系15.犯罪原因系统是指由引起犯罪发生的、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因素构成的( )A.有序静态体系 B.有序动态体系C.无序静态体系 D.无序动态体系16.犯罪原因在具体犯罪行为的实施中起( )A.辅助作用 B.帮助作用C.次要作用 D.决定作用17.家庭对犯罪的影响表现在对个体( )A.体质发育的影响 B.人格形成的影响C.生理异常的影响 D.脑组织损伤的影响18.犯罪与微观社会环境( )A.毫不相干 B.紧密相连C.联系不大 D.无直接联系19.个人对自身及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A.世界观 B.人生观C.规范意识 D.自我意识20.语言表达差、理解力低、学习困难、不辨方向等是( )A.智力障碍的表现 B.人格障碍的表现C.重性精神病的表现 D.精神正常的表现21.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没有任何法律或道义责任的被害人是( )A.状态性被害人 B.既然被害人C.典型性被害人 D.疏忽型被害人22.下列理论中,研究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是()A.社会环境论 B.文化冲突论C.中性化论 D.日常活动论23.平均法是一种简便的(C272)A.指数平滑预测法 B.特尔菲预测法C.时序预测法 D.因果分析预测法24.相关推断法推断预测目标发展趋势是根据( )A.可知性原理 B.可控性原理C.因果性原理 D.矛盾可转化原理25.将犯罪预防分为人防、物防、技防的依据是( )A.犯罪发生和犯罪预防切入的阶段 B.犯罪预防所保护和所针对的对象C.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和媒介 D.犯罪预防的方法和功能26.在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时,应树立的观念有()A.产业化观念 B.专门化观念C.打击性观念 D.分散性观念27.纽约警察局认为修复“破窗”的最好策略就是(A)A.零容忍 B.适度容忍C.全容忍 D.严厉打击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A)A.防范 B.管理C.建设 D.打击29.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结合化解矛盾的机构是(A)A.人民调解委员会 B.法律援助中心C.社区警务站 D.基层法院30.构建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二个层面旨在( )A.抑制犯罪动机 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 D.积极开展微观预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早期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A.龙勃罗梭 B.菲利C.加罗法洛 D.李斯特E.塞林 32.建国初期的犯罪特征是( )A.青少年犯罪突出 B.暴力犯罪突出C.反革命破坏案件突出 D.女性犯罪突出E.惯犯、累犯多33.犯罪原因的研究历程包括( )A.思辩研究阶段 B.实证研究阶段C.经验研究阶段 D.辩证研究阶段E.形而上学研究阶段34.开展犯罪预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法制原则 B.人治原则C.讲究效益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E.分散原则35.下列措施中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A.加强社会整合 B.技防C.贵重物品标刻 D.被害预防E.进行出监教育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被害率37.犯罪的起伏律38.犯罪动力39.犯罪高峰年龄40.指数平滑法41.犯罪预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2.简述犯罪学的作用。43.简述人类犯罪现象的发展演变特征。44.简述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的区别及其原因。45.简答犯罪被害人的概念。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46.试论商品经济对犯罪的消极影响。47.试阐述实证派犯罪学思想及其与古典犯罪学的区别。071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述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的区别。R1143.简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书6144.简述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关于违法犯罪少年的家庭特点。45.简述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应注重的问题。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第47小题12分,共22分)46.试论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47.根据“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的原理,从理论上试析犯罪原因。08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刑罚个别化原则。简述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的关系。45.简述“三抓三促”防控工作的要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46.试论述私有经济对犯罪的消极作用。47.试论述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2.简述我国犯罪学研究的主要特点。43.简述犯罪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44.简述犯罪方式的特征。45.简述关于犯罪人研究的意义。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46.试论述犯罪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历程。47.试论述三级犯罪预防论及其预防模式。来转贴于:071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2.简述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的区别。43.简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关系。44.简述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关于违法犯罪少年的家庭特点。45.简述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应注重的问题。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第47小题12分,共22分)46.试论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47.根据“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的原理,从理论上试析犯罪原因。08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2.简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43.简述刑罚个别化原则。44.简述经济发展与犯罪增长的关系。45.简述“三抓三促”防控工作的要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小题10分,第47小题12分,共22分46.试论述私有经济对犯罪的消极作用。47.试论述自考_考试大

哪里的考试?

  •   索引序列
  •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答案
  •   精神障碍历年真题自考答案
  •   精神障碍自学考试题及答案
  •   精神障碍学自学考试历年试题
  •   精神障碍自考题答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