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发布时间: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发布时间: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总结笔记

【知识产权法 刚好也做到这个,你一个一个发 给我多加点分哈1.知识产品,是指依靠知识而产生出的成果,例如商标、专利、版权等等。 知识产品进入市场后,一般是不会以完全的实物形式表现,而要通过对知识的转化、加工、生产,将知识固化在某种载体上,才能获得经济效益。2.作者:指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造,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3.音像制作者:将声音、形象或者两者的结合首次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人。4.发明 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5.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熟知,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中的题目:名词解释:(1)商标 (2)合理 一 .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二 .合理使用 1. 在顾及商标所有人及第三方的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允许对叙述性词汇进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尤其包括: 在符合工商业的诚实惯例的情况下(一)善意地使用自己的名称或者地址;(二)善意地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征或者属性,尤其是说明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用途、地理来源、种类、价值及提供日期。[参看 叙述性使用;指示性使用] 2.合理使用是指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而无偿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行为。但在使用作品时,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的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合理使用都不需要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但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如作者声明不得刊登、播放的,则不能对该作者的作品进行合理使用: 1) 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2)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 *** 上发表的讲话 三 作品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 、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 、地图、 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在有些国家,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也被作为作品受版权法保护。 四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自考知识产权法有名词解释这道题吗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法律制度: 著作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法律制度; 版权法律制度; 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 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知识产权法学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1. 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2. 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 3.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4. 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分类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

重点:商标法\著作权法这些,2012年1月份考的题有点复杂, 还夹杂着民法.

世界上的财产可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两大类,有形财产又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即可移动的财产,如汽车、家具、牲畜……。不动产就是永久固定在土地上的财产、如桥梁、土地、房屋……,也称不可移动财产。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所谓财产权是智力劳动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智力劳动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是人的智力成果权,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法律概念。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贯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平等原则)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愿原则)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序良俗原则和合同原则)平等原则: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决定了民法的根本原则是平等原则。含义:(1)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3)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平等保护;(4)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平等。自愿原则是指:自愿原则又称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依照自己的理性判断,自主参与民事活动,管理自己的私人事务,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民事主体的非法干预。公平原则:公平原则包含了等价有偿的意思,即在民事活动中,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当事人取得他人财产利益应向他方给付相应的对价。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诚实可信,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保护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我确实懒得做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知识产权的特征有无形性,专有性,时间性和地域性。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以及专利权。

我去年考过知识产权,最好办法是做一考通。还有一个多星期,看上两遍,包你没问题!特别是后面的案例。名词解释就看上面的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如果忘记了,可以自己想想编一下就可以了。祝你好运~~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著作权(版权)、货源标记、制止不正当竞争,厂商名称,其它智慧成果,原产地名称,植物新品种。从中国目前的立法现状看,知识产权法仅是一个学科概念,并不是一部具体的制定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主要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若干法律行政法规或规章、司法解释、相关国际条约等共同构成。随着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创新、法律修订以及理论研究引入注目,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问题、新案件不断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内容,知识产权法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厚实的积淀。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法律制度:专利证书专利权法律制度;版权法律制度;商标权法律制度;商号权法律制度;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知识产权,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一种专用于知识领域的权利。这个知识,就是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用更专业化的语言来讲就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与汽车、房屋等这些实体财产相比,知识产权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同样会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事实上,这种财产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汽车、房屋等这些有形财产的。

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

知识产权一般是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这些技术领域的发明者、创造者等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包括内容是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以及民间文艺等。

知识产权中,中心名词其实是产权。而且这个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知识产权,也有其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专有性;时间特性、地域性、绝大多数知识产权的获得都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进行登记。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也可以说是独占性或垄断性。就是指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该项权利。

时间特性,也就是只在规定期限保护。更详细一点来讲,就是法律对各项权利的保护,都规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国法律对保护期限的长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只有参加国际协定或进行国际申请时,才对某项权利有统一的保护期限。而且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是不同的。

自考知识产权法重点笔记总结

一般城市里都有自考书店,那里卖自考科目的小册子,只有巴掌大小,考试知识点一应俱全,就是为考生突击用的。我考《莎士比亚研究》《美学》等等全是靠它。

知识产权法自考笔记总结

我去年考过知识产权,最好办法是做一考通。还有一个多星期,看上两遍,包你没问题!特别是后面的案例。名词解释就看上面的就可以了,考试的时候如果忘记了,可以自己想想编一下就可以了。祝你好运~~

【知识产权法 刚好也做到这个,你一个一个发 给我多加点分哈1.知识产品,是指依靠知识而产生出的成果,例如商标、专利、版权等等。 知识产品进入市场后,一般是不会以完全的实物形式表现,而要通过对知识的转化、加工、生产,将知识固化在某种载体上,才能获得经济效益。2.作者:指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造,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3.音像制作者:将声音、形象或者两者的结合首次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人。4.发明 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5.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熟知,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中的题目:名词解释:(1)商标 (2)合理 一 .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二 .合理使用 1. 在顾及商标所有人及第三方的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允许对叙述性词汇进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尤其包括: 在符合工商业的诚实惯例的情况下(一)善意地使用自己的名称或者地址;(二)善意地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征或者属性,尤其是说明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用途、地理来源、种类、价值及提供日期。[参看 叙述性使用;指示性使用] 2.合理使用是指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而无偿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行为。但在使用作品时,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的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合理使用都不需要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但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如作者声明不得刊登、播放的,则不能对该作者的作品进行合理使用: 1) 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2)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 *** 上发表的讲话 三 作品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 、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 、地图、 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在有些国家,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也被作为作品受版权法保护。 四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自考知识产权法有名词解释这道题吗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法律制度: 著作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法律制度; 版权法律制度; 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 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知识产权法学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1. 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2. 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 3.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4. 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分类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

一、什么叫冲突规范?它在结构上与性质上有什么特点? 又称法律选择或法律适用规范,是指定各种民事涉外关系应适用哪一国法律作为准据法的各种规范。 在结构上,它与一般法律规范应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不同,它只包括“范围”和“准据法”(或“应适用的法律”)两个部分,如“不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便是一条冲突规范,其“范围”为“不动产物权”,其“准据法”即“物之所在地法”。 由此可见,冲突规范在性质上是一种间接规范,即它不直接规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而是依它的指定。援用那个应适用的法律(准据法)来裁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二、我国对外国法的查明方式是怎样规定的? 依我国的有关规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途径)查明应适用的外国法: 1.由当事人提供; 2.由与我国订立有司法互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 3.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 4.由该国驻我国使、领馆提供; 5.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 三、在代理中,对本人与代理人的关系,应怎样确定其准据法? 由于代理一般是根据本人的委托而发生的,因而常认为本人与代理人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故应依合同准据法的确定方法(即“意思自治原则”)来确定这种关系应适用的法律。而在他们未选择法律时,或主张适用代理关系成立地法,或主张适用代理人为代理行为地法,或主张适用代理人营业(或住所)地法。 四、简述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几种主要观点。 由于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长时期来认为知识产权只应适用各项知识产权授予国的法律,现在已有很大改变,大致有以下几种主张: 1.原始国法律说(即原始取得国法律法); 2.被请求保护国法律说; 3.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地法说; 4.综合适用法律法说(即主张通过综合分析,区别不同的知识产权以及分别权利的取得或存在和效力,权利的使用和侵犯等不同方面,各个确定其适用的法律)。 此外,如通过合同进行知识产权使用的转让,则应依协定合同准据法的方法来解决其应适用的法律。 五、何谓反致?它包括哪几种情况?在哪些情况下会发生反致? 是指对于某一民事涉外关系,甲国根据其中冲突规则指引某乙国法作准据法时,认为应包括乙国的冲突法,而根据乙的冲突规则却应适用甲国法作准据法,于是甲国根据本国实体法判决案件的一种制度。 反致制度一般认为还包括了转致和间接反致两种情况。 反致之所以得而发生,一是不同国家对于同一涉外民事关系规定了不同的连结点;二是所涉国家对其冲突规范所指定的外国法的范围理解不同,即一方国家认为自己的冲突规范指定的外国法包括了外国的冲突规范在,而他方国家却不采取这种观点;三是必须有致送关系存在。 六、对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一般有哪几种主张?我国关于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是怎样规定的? 对于什么行为构成侵权,以及行为人应承担什么责任,在准据法的选择上,过去深受两种观念的影响:或受“场所支配行为”观念或“既得权”观念的影响,从而主张“行为地法说”,即传统上的“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或受侵权行为类似犯罪行为,故应根据刑法的属地性原则而主张适用“法院地法学”;另一种是“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说”。但本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了一种“侵权行为自体法”理论,反对用某一、二个固定的连结点来定其法律适用,从而把密切联系原则引入了侵权法领域。 我国的规定是:“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双方当事人国籍相同或在同一国家有住所,也可以适用当事人的(共同)本国法或住所地法。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其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七、何谓法定继承上的“同一制”与“区别制”?各自的主要优缺点何在? 前者亦称“单一制”,乃在法定继承中,对死者的遗产,不分动产与不动产,也不问其在国内国外,概由死者的属人法(即其本国法或住所地法)支配。后者又称“区别制”,乃在法定继承中,虽不区别其遗产在国内或国外,但要区分动产或不动产,对前者适用死者的属人法,对后者则依其财产所在地法。如我国继承法就规定在涉外法定继承中,动产适用死者死亡时的住所地法,而不动产却要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前者的优点在于不至让死者的遗产分别受几个国家法律的支配从而产生各种相互矛盾的结论。但其缺陷则在于死者属人法对位于别国的不动产继承作出的判决有可能得不到不动产所在地国的承认与执行。 为此,在采用同一制和单一制国家之间,往往通过接收反致制度来求得协调与方便。 八、简述我国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诉法第268条规定,承认与执行外国法律的判决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该国与我国在这一领域有条约或互惠关系; 2.判决必已在请求国生效; 3.其承认和执行不违背我国公共秩序。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作出承认其效力的裁定;如需执行,则发布执行令,依我国规定的执行程序予以执行。如认为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不予承认和执行。 九、我国对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有何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及有关司法解释,我国有关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的规定主要有以下3点: 1.我国公民定居国外的,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定居国法律。 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人。 3.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适用其住所地法律。 十、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它有哪些例外? 1.概念略。 2.例外事项有: (1)一国给予邻国的特权与优惠; (2)边境贸易和运输方面的特权与优惠; (3)有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间形成的特定地区的特权与优惠; (4)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互相给予对方的特权与优惠。 十一、什么是准据法?准据法表述公式有哪些? 1.经冲突规范指定用来具体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特定国家或特定法域的法律。 2.其表述公式有: (1)属人法; (2)行为地法; (3)物之所在地法; (4)法院地法; (5)旗国法; (6)当事人自主选择的法律; (7)与案件或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十二、什么是法律规避?其构成要件有哪些? 1.概念略。 2.其构成要件有: (1)从主观上讲,当事人规避某种法律必须是出于故意; (2)从规避对象上讲,当事人规避法律是本应适用的强行性或禁止性的规定。 (3)从行为方式上讲,当事人规避法律是通过有意改变或制造某种连结点来实现的; (4)从客观结果上讲,当事人已经因该规避行为而达到其适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的目的。 十三、什么是最密切联系原则?论述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国际私法中的应用。 1.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一个法律选择的指导原则。是指某一法律关系应适用与案件或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 2.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合同中的应用: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我国在合同法律适用上对意思自治原则的补充原则。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合同纠纷时,首先应适用合同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在当事人未作选择或选择无效时,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3.最密切联系在其他非合同领域中的应用: (1)对扶养关系,我国规定:扶养适用与被扶养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2)在解决自然人国籍积极冲突时,我国规定:有双重或多重国籍的外国人,以其有住所或者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法律为其本国法。 (3)我国规定:当事人有两个以上营业所的,应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为准; (4)我国规定:依法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如果该外国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法律的,依据该国法律关于调整国内法律冲突的规定,确定应适用的法律。该国法律未作规定的,直接适用与该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地区的法律。

自考知识产权法重点笔记汇总

知识产权法的名词简答暂时找不到,提供你《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复习指导,希望对你有用!第一部份 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考核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和案例分析能力。2.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闭卷。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教育本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考试命题的教材《知识产权法》,由黄勤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第1版。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知识产权法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5.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和案例分析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10%);名词解释题(20% ); 问答题(32%);论述题(14%)。案例分析题 (10%);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概论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一、重点名词知识产权二、一般掌握1.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重点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1.一般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第二编 商标法一、重点名词商标 驰名商标 证明商标第一章 商标概述 一、一般掌握1.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商标的分类。第二章 商标保护制度的概述 一、一般掌握1.我国《商标法》修订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商标权一、一般掌握1.商标权的概念;2.法律特征和内容;3.商标权的取得。三、重点掌握1.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方式;2.商标权的终止。第四章 商标注册一、一般掌握1.国内和国际商标注册的概念和程序;2.商标注册的原则和条件。三、重点掌握;1.运用申请注册商标的要求、方法和程序注册商标及变更注册商标。2.运用商标注册的审查原则、对申请的审查、复审、商标异议、核准注册及程序。第五章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和注册不当商标的撤消一、一般掌握1.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2.运用商标争议裁定解决商标争议;3.注册不当商标撤消程序与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程序、商标异议程序的区别。第六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与利用一、一般掌握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及续展;2.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3.掌握并能运用注册商标转让的制度;4.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和意义,二、重点掌握1.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并能够运用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第七章 商标管理一、一般掌握商标管理的概念;1.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2.商标印制管理。第八章 商标权的保护一、一般掌握1.保护商标权的概念及保护范围、方式;2.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3.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二、重点掌握;1.运用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我国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例外。第三编 专利法一、重点名词:专利权转让合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录像制品 职务发明创造 外观设计第一章 概述 一、一般掌握1.专利的概念;2.专利权的性质;3.专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第二章 专利权的客体一、一般掌握1.发明的概念、种类;2.掌握实用新型的概念及其特征;3.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掌握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概念、保护方式。三、重点掌握1.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 第三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一、一般掌握1.实质条件的概念及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条件。第四章 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一、一般掌握1.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概念、范围;2.专利权的归属;3.发明人、共同发明人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4.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和认定。第五章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一、重点掌握1.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职务发明人的权利。第六章 专利申请与审批程序一、一般掌握1.专利申请的原则;2.运用专利申请的程序、文件申请专利;3.中国专利申请的审查及批准程序。第七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一、一般掌握1.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的条件、程序和后果。第八章 专利权的保护一、重点掌握1.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对权利要求书的解释规则;2.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表现形态;3.运用基本理论进行专利侵权判断,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第四编 著作权法一、重点名词展览权 邻接权 汇编作品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发行权 第一章 概述一、一般掌握1.著作权的概念;2.法律特征;3.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一、重点掌握1.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2.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第三章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一、一般掌握1.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种类。二、重点掌握1.运用著作权人的权利;2.著作权的保护期限。第四章 著作权的归属行使一、一般掌握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及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二、重点掌握1.著作权的继承及转让。 第五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一、一般掌握1.邻接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二、重点掌握1.表演者权的概念及权利和义务内容;2.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及权利义务内容;3.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出版者的权利和义务。第六章 对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 一、一般掌握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主要条款;2.作品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条件;3.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情形。第七章 著作权的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一、一般掌握1.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性质、作用和任务。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和执法措施一、一般掌握1.运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理论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著作权侵问题;2.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3.著作权侵权处罚的条件和方式;4.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5.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执法措施。第九章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一、一般掌握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权利归属。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一、重点名词不正当竞争 平行进口 商业诋毁行为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一、 一般掌握1.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2.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第二章 植物新品种权一、一般掌握1.品种权的取得及其内容;2.品种权的申请和审批。第三章 地理标志权一、一般掌握1.侵犯地理标志权的法律责任。第四章 商业秘密权一、一般掌握1.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条件;2.商业秘密的范围;3.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4.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其他著作权人,是指除( )以外,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或者国家。 A、著作权人 B、作者 C、著作权主体 D、著作权继授主体 2、在众多类型的出版者中,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只有( )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专有出版权。 A、报纸出版者 B、期刊出版者 C、图书出版者 D、多媒体出版者 3、( )主管全国的与著作权有关的管理工作。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法院 D、国务院设立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4、《伯尔尼公约》将作者的( )列为保护的著作财产权的首位。 A、复制权 B、广播权 C、翻译权 D、公开表演权5、我国著作权立法始于清朝未年,( )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A、1899年 B、1919年 C、1910年 D、1905年6、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 )原则。A、自动取得 B、注册取得 C、登记取得 D、发表取得7、不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有( )。A、发表权 B、复制权 C、表演权 D、汇编权8、我国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从该作品( )起25年。A、完成 B、发表 C、使用 D、登记9、著作权属于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或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且没有承受其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该著作权由( )享有。A、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B、作者C、国家 D、该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原上级主管部门10、( )主管全国的与著作权有关的管理工作。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C、法院 D、国务院设立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11、世界上最早对发明创造给予专利保护的法规是( )颁布的。A、1474年威尼斯 B、1475年威尼斯C、1474年英国 D、1475年英国12、( )是著作财产权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A、复制权 B、发行权 C、汇编权 D、表演权13、在我国,作品自创作完成后( )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提供保护。A、50年 B、30年 C、20年 D、10年14、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著作权从( )之日起产生。A、首次发表 B、首次出版 C、创作完成 D、首次公开15、( )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A、口述作品 B、曲艺作品 C、历法、数表 D、地图16、不属于著作人身权的有( )。A、发表权 B、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复制权17、( )是电影等视听作品的作者。A、导演 B、编剧 C、作词人 D、摄影人 18、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永久受法律保护。A、修改权 B、复制权 C、演绎权 D、发行权 1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商标法规,即( )。 A、《商标法》 B、《商标注册暂行条例》 C、《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D、《商标管理条例》 20、根据新修改的《商标法》的规定,( )可以作为商标使用。 A、本商品的通用名称 B、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 C、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 D、具有其他含义的地名 21、在我国,在商标注册时实行( )确定商标专用权的归属。 A、先申请原则 B、先申请原则,附以先使用原则 C、先使用原则 D、先使用原则,附以先申请原则 22、商业诽谤行为侵害的客体是竞争对手的( )。 A、商业机密 B、商业利益 C、商品质量 D、商业信誉 23、我国商标注册申请以( )。 A、申请在先为原则 B、使用在先为原则C、申请在先原则为主导,使用在先原则为补充D、使用在先原则为主导,申请在先原则为补充24、《世界版权公约》主要是由( )发起签署的版权保护的国际公约。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美国25、在我国,注册商标在期满前6个月内没申请续展注册的,可以给予( ) 的宽展期。A、9个月 B、8个月 C、7个月 D、6个月26、注册商标连续3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标局责令( )其注册商标。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或撤销C、责令限期改正和撤销 D、撤销27、我国商标法规定,本国的商标注册申请人不包括( )。A、法人 B、个体工商户C、个人合伙 D、所有自然人28、我国( )为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 A、国务院 B、地方人民政府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D、国家税务机构29、我国专利法规定,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 ),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A、发明 B、专利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30、我国《专利法》规定,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进行( )。 A、实质审查 B、形式审查 C、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D、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31、我国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自专利( )之日起计算。A、使用 B、申请 C、授予 D、发明32、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为自该专利申请之日起( )年。A、20年 B、15年 C、5年 D、10年33、( )是第一个保护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A、《伯尔尼公约》 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C、《世界版权公约》 D、《罗马公约》34、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A、采用登记制 B、主要采用登记制C、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 D、主要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35、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国民待遇原则 B、优先权原则C、独立保护原则 D、自动保护原则36、专利申请中,一份申请的权利要求中,应当有( )独立权利要求。A、一项 B、两项 C、两项以上 D、至少一项37、我国法律规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优先权期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38、( )是授予专利的最基本的积极条件之一。A、创造性 B、实用性 C、新颖性 D、适用性39、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国民待遇原则 B、优先权原则C、独立保护原则 D、自动保护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著作人身权包括( )。 A、复制权 B、播放权 C、发表权 D、修改权2、我国,视听作品的作者包括( )等人。A、导演 B、编剧 C、表演者 D、录音制品制作者3、下列( )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A、法律 B、时事新闻 C、口述作品 D、戏剧作品4、以知识产品的消费方式为标准,将知识产权划分为( )。A、创造性智力成果权 B、工商业标记权C、著作权 D、工业产权5、美术作品包括( )。A、绘画 B、书法 C、雕塑 D、建筑6、表演者的人身权利有( )。A、对表演录音、录像 B、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其表演C、表明表演者身份 D、表演形象不受歪曲7、著作权转让的特点有( )。 A、著作权的转让,并非作品原件物权的转让B、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着严格的区别C、著作权转让的权利内容可以有多种选择D、转让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应当视为著作人身权同时行使完毕8、我国《专利法》规定了( )等专利。 A、科学发现 B、发明 C、外观设计 D、实用新型9、不能授予专利的有( )。 A、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B、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C、动物和植物品种 D、用原子核变方法获得的物质10、在我国,( )不进行实质审查。A、实用新型 B、外观设计 C、适用新型 D发明11、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 A、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B、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C、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D、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12、我国专利法规定,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 ),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A、发明 B、专利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13、依照商标的使用对象,可将商标分为( )。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C、平面商标 D、立体商标 14、《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在商品上引人误解的表示行为包括( )。A、冒用认证标志的行为 B、伪造产地的行为 C、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D、伪造名优标志的行为15、在我国不能用作商标标志的有( )。 A、本商标通用的名称和图形 B、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标志 C、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 D、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16、( )可导致注册商标撤销。 A、依法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 B、依法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称、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 D、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17、目前,世界上商标确权终审制度主要有( )。 A、最高权利机关终审制 B、行政终审制 C、司法终审制 D、司法与行政的混合终审制18、目前各国立法规定,商标权的取得制度可分为( )的制度。A、使用制度 B、注册制度 C、使用与注册混合的制度 D、其他制度19、《世界版权公约》有( )基本原则。A、国民待遇 B、独立保护 C、非自动保护 D、自动保护20、著作权转让的特点有( )。 A、著作权的转让,并非作品原件物权的转让B、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着严格的区别C、著作权转让的权利内容可以有多种选择D、转让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应当视为著作人身权同时行使完毕三、名词解释题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汇编作品 著作权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展览权 录像制品 商标权 商标 驰名商标 证明商标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商业诋毁行为 邻接权 专利权转让合同 发行权不正当竞争 外观设计 平行进口 职务发明创造 独占实施权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四、简答题1、具备哪些条件的作品才能确定为合作作品?2、职务作品应具备哪些条件?23、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应当具备几方面的条件?4、简述两个或多个作者合作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和行使。5、我国专利法规定,在申请日前6个月内发生的,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况有哪些?6、在我国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7、专利权人的义务有哪些?8、外观设计的特点。9、商标的功能有哪些?10、发明的特点是什么11、在我国职务发明创造中,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有哪几种情况?12、我国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程序有哪些?13、商标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4、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5、依照《巴黎公约》要求专利申请优先权须具备的条件。16、假冒作为的构成要件。17、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18、简述商标注册人享有哪些权利。19、简述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其民事法律责任。20、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五、论述题1、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职务作品著作权的规定。2、论述我国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3、论述我国专利法中实用新型和发明的异同4、论述商标专有使用权与商标禁止权在效力范围方面有什么不同5、试分析签订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重要性,你认为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注意哪些问题。六、案例分析题1、著名画家张某创作的一幅画《荷花图》,在一次慈善拍卖中卖给了赵某。后来,赵某应某展览馆的请求,将该幅画送到该展览馆展览。在展览中,某出版社见到此画,便与赵某协商并达成协议,约定由出版社将此画复制制成年历发行,赵某由此提成发行收入的15%。此年历发行后被张某发现,张某提出异议。问题:(1)此画的著作权应属于谁所有? (2)赵某能否将此画送去展览,能否将复制制成年历发行并收取报酬?为什么?2、A厂于1993年7月3日成功研制出一种漏电触电保护产品,并于7月25日进行了小批量试产,销路较好。于是,A厂于同年9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B公司于1993年8月2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漏电保护器专利申请。经专利局审查,两种漏电触电保护装置的构想、结构、性能相同或相近,于是,确定B公司的专利申请,并予以公告,同时驳回了A厂的专利申请。B公司获得专利申请后,立即提出A厂继续生产该类产品是侵权行为,要求A厂立即停止生产,并赔偿其损失。问:1、该专利申请依法应当核准授予A厂还是B公司?为什么? 2、A厂继续生产是否构成对B公司的专利侵权?为什么?3、A酒厂为了改善生产经营形象,拟推出一种新酒,新酒的名称取材于一著名的历史传说。为进行前期宣传工作,该厂发现著名画家B曾就该历史传说创作的一副画,正好可以将其印刷于宣传品上,为推出该酒的前期宣传助阵,该厂在征得画家同意并支付一定费用后,将该画印刷于前期宣传品上进行宣传。由于宣传策略对路,加上名画效应,该酒在附近几个省市已成为知名品牌。酒厂于是将该画作为新酒的装潢推出,使该酒的营销形势看好,销量愈来愈大。B画家认为A酒厂未经其同意将该画用于新酒装潢,侵犯了自己权利。为此B画家对A酒厂提起侵权诉讼。问:A酒厂是否侵犯B画家的权益?为什么?4、甲厂生产某食品的历史以久,由于其食品的口味好,加上食品的装潢很受人喜爱,该食品在附近几个省市成为知名品牌。乙厂看到此形势,也用该食品的装潢,推出一种新食品。新食品名称与甲厂的不同,但普通消费者对此却容易发生误解,以为是同一厂家的产品。由此,甲厂的销售受到一定的冲击。问:(1)乙厂是否侵犯甲厂的商标权?为什么? (2)甲厂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5、王某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于1990年4月11日向中国专利局受理处邮寄名为“保温鞋”的实用新型申请文件,邮戳日期为1990年4月1日,中国专利局受理处收到该文件的日期为1990年4月6日。李某在北京于1990年4月2日向中国专利局受理处直接递交一份与王某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文件,也名为“保温鞋”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问:如何处理?为什么?

【知识产权法 刚好也做到这个,你一个一个发 给我多加点分哈1.知识产品,是指依靠知识而产生出的成果,例如商标、专利、版权等等。 知识产品进入市场后,一般是不会以完全的实物形式表现,而要通过对知识的转化、加工、生产,将知识固化在某种载体上,才能获得经济效益。2.作者:指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造,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视为作者。 3.音像制作者:将声音、形象或者两者的结合首次固定在物质载体上的人。4.发明 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5.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熟知,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中的题目:名词解释:(1)商标 (2)合理 一 .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二 .合理使用 1. 在顾及商标所有人及第三方的合法利益的情况下,允许对叙述性词汇进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尤其包括: 在符合工商业的诚实惯例的情况下(一)善意地使用自己的名称或者地址;(二)善意地说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征或者属性,尤其是说明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用途、地理来源、种类、价值及提供日期。[参看 叙述性使用;指示性使用] 2.合理使用是指依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而无偿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行为。但在使用作品时,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的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合理使用都不需要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但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如作者声明不得刊登、播放的,则不能对该作者的作品进行合理使用: 1) 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2) 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 *** 上发表的讲话 三 作品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而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切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 、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 、地图、 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在有些国家,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也被作为作品受版权法保护。 四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自考知识产权法有名词解释这道题吗 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法律制度: 著作权法律制度, 专利权法律制度; 版权法律制度; 商标权法律制度; 商号权法律制度; 产地标记权法律制度; 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正)。 知识产权法学名词解释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财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1. 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2. 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 3.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4. 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其原意为“知识(财产)所有权”或者“智慧(财产)所有权”,也称为智力成果权。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分类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产生的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以及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 它有两类: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主要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通常我们说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作品登记。 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由此看来“产业产权”的名称更为贴切。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年度自考知识产权法考试大纲著作权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著作权的内容构成,掌握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各个权项,明确著作权的取得途径与保护期限。 课程内容 第一节著作人身权 著作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 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 发表权,是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是著作权的首要权利。它包括发表作品的权利和不发表作品的权利。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它包括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和不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是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他人只能在法定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删节,而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著作权法关于各项人身权行使的规定。 第二节著作财产权 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 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积拍等方式将作品制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它是著作财产权中最基本的权能。 发行权,是指以出售或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其复制件的权利。 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展览权,是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表演权,是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改编权,是指改变作品,创作出其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翻译权,是指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著作权法关于各项财产权行使的规定。 第三节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有:(1)注册取得,即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件;(2)自动取得,即著作权因作品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大多数国家及我国著作权法均采取自动取得原则。 著作权的期限,是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的时间界限。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永久受到保护,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财产权利保护期相同。关于著作财产权,如作者为公民,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法人作品的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 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时间起算;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护期为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但作者身份一经确定则适用一般规定。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1)了解发表权的概念、署名权的概念、修改权的概念、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概念、复制权的概念、发行权的概念、改编权的概念;翻译权的概念;汇编权的概念;(2)了解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的含义。 领会:明确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有关规定。 应用:综合分析著作权人的权利。

  •   索引序列
  •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总结笔记
  •   知识产权法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   自考知识产权法重点笔记总结
  •   知识产权法自考笔记总结
  •   自考知识产权法重点笔记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