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发布时间: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发布时间: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额 我刚好明天要考这科啊啊啊 我们老师说的相关概念有1、相关概念:(1)新闻采访;(2)新闻道德;(3)新闻线索;(4)新闻敏感;(5)新闻价值;(6)报道思想;(7)新闻政策;(8)新闻真实性;(9)新闻思想性;(10)新闻的用事实说话;(11)人物新闻;(12)政治新闻;(13)经济新闻;(14)社会新闻2、相关问题(1)关于有偿新闻;(2)关于十大新闻采访方式;(3)关于采访记录;(4)关于采访准备;(5)关于采访提问;(6)关于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7)关于采访的策划(8)关于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9)关于记者的素质要求。 但愿你们的也一样哈。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1、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内容:①宣传宗教;②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③诬蔑法国*、支持波旁王朝的内容;④鼓吹开放中英贸易包括鸦片贸易的内容。《察世俗》一创刊就是和反动政治、鸦片贸易联系着的。 2、《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如《月蚀》是最早的预告性的新闻,《告贴》是最早的广告,《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最早的新闻图画。《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中文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1823年在马达维亚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和主编的《特选撮要每月统记传》;1828年在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吉德创办和主编的《天下新闻》;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8年在广州由麦都思等人创办的《各国消息》。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的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的,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但其宗教色彩逐渐减退,政治、经济色彩越来越浓。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的目的主要是为商业服务,它宣传中外贸易时,强调中国人对外国人要公开、诚实。此外,《东西洋考》还大量介绍了东南亚和印度的情况,美化英国的殖民统治。在业务上,《东西洋考》设立新闻专栏,还选录《京报》。该刊所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稿件末尾的“编者按语”是中文近代报刊首次出现的内容。 5、从时间上说,葡文报纸出现最早;从影响上说,英文报刊;从创刊出版的地点说,鸦片战争前外文报纸最早出现在华南沿海地带,如澳门、广州等地。 6、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1822年9月12日澳门创刊。 7、1827年11月8日,英国鸦片商人马地臣和美国商人伍德在广州创办了英文版的商业性报刊《广州纪录报》,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创刊时宣称“我们的主要努力是发表丰富而准确的物价行情”。它是当时影响的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迁往香港出版,改名《香港纪录报》。 8、《中国丛报》是1832年5月在广州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裨治文出版和主编的英文月刊。马礼逊、麦都思、郭士立等都曾为《中国丛报》撰稿。《中国丛报》是西方武力侵华的舆论阵地,对英美的侵华政策有明显的影响。 9、香港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它是英国侵略军的喉舌。 10、1842-1860年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即《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子子剌报》。 11、《中国之友》是1842年3月17日在澳门由英商奥斯威尔德创办,一周后迁往香港,后由台仁特主编。该报敢于对香港政府的弊政和腐败行为进行猛烈攻击,台仁特曾因此入狱。该报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 12、《香港纪录报》前身是1827年11月在广州创刊的《广州纪录报》,曾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在报上连载。 13、《德臣报》又译为《中国邮报》,英商肖锐德和德臣创办,1845年2月在香港创刊,1974年8月停刊,历时129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的英文报纸。 14、《子子剌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创办人是英商莫罗,莫罗和《中国之友》的台仁特一样,敢于揭露港英政府的弊端和官员的腐败行为,也曾被判入狱,该报也是香港历史悠久影响很大的一家英文报纸。 15、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年9月3日创刊,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它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的目录,这是中文报刊的创举。内容:主要是时事新闻和评论,宗教宣传比重很少;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比较客观,是当时极有影响的一份中文报刊。 16、麦都思曾参编或主编过《遐迩贯珍》、《察世俗》、《特选撮要》、《东西洋考》、《各国消息》等中文报刊。 17、最早的中文商业报刊大都是从英文商业报刊派生出来的。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是1858年1月由《子子剌报》创办的《香港船头货价纸》,1864年该报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18、《香港华字日报》是中国人独立负责的商业报纸。 19、上海与香港一样,报业也是从外文报刊开始的,上海第一家报刊是《北华捷报》,它是1850年8月3日由英商奚安门创办并主编的英文周刊,被视为“英国官报”。 20、《字林西报》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 21、19世纪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了《字林西报》、《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22、外报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法国人在上海出版的中文报刊《益闻录》、《圣心报》等,均为法国教会所办。《圣心报》是上海天主教所办报刊中历时最长的一家。 23、上海最早的教会报刊是1857年1月创刊的《六合丛谈》,它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 24、《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改革:①发表政论文章;②改革新闻报道;③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25、《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充分利用人力、物力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②出版白话新闻报;③编印画报;④印书。 26、《申报》馆出版发行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后又先后出版《四溟琐记》和《环宇琐记》,这些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文艺期刊。《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 27、继《申报》之后,1882年4月字林洋行又创办了《字林沪报》,聘请蔡尔康任主笔,为吸引读者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并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我国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28、1893年2月17日英商丹福士创办了《新闻报》,它以经济新闻特别是商业新闻为重点,以工商业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并以低于《申报》价格卖给读者,发行量大增,成了《申报》的劲敌。 29、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已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在报业发展上上海后来居上,取代了香港、广州而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 30、在广州的英文报刊有《中国丛报》和《中国之友》等。《中国丛报》是一份侵华意图十分明显的外文报刊,而台仁特主编的《中国之友》是当时少见的对中国表示友好的报刊。 31、《中外新闻七日录》创刊于1865年2月,是广州最早的中文报刊。 32、1872年,“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机关刊物《中西闻见录》在北京创刊,由丁韪良主编,这样外国人的办报活动就突破了中国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禁区。 33、《中国时报》是1886年11月创办的英文周刊。英商宓吉主编,也重视北方新闻和言论,人称业务上第一流的英文报刊。

个人建议:如果自己没有写作的经验还不如找家新闻传播机构代笔,就像“ 文芳阁传媒 ”这样的网络公关公司,是按字数收费的,500字50元、1000字100元,写好后还可以付点费用让他们把你的软文广告发布在各大媒体上呢。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校订

07年自考“新闻学概论”知识点(2)

,一般来说现在流行在网上操作,如果手机上相对方便一些,因为在手机上只需要网页或者软件APP就可以完成了。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重点知识点

好好看看书,做做一考通,考前一个月,做北大燕园的卷子

新闻结构:

一篇完整的消息有五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以凝练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是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阐述和扩展。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有时是注释性的材料。

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等四种,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等三种。结语则是对消息内容做一小结,或是指出所报道事件的发展方向。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新闻导语

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新闻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必要提前进人准备状态。新闻采访的事前准备 重点有如下几方面:―、做好政策、理论与技能、器材准备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新闻采写人员作为社会生活与 受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必须具备如下政策观念'、新闻理论与行业技能:1。深入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新闻政策、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心。认真学习 相关理论,深刻领会政策法规,明确新闻报道的方向,提高理论水平,增强 鉴别是非的能力,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正确性。2。刻苦钻研新闻传播理论,掌握各种新闻题材的采访传播技能,了解新 闻传播学的新理念、新发展,熟悉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动向、新趋势。3。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媒体栏目的采访及编、写、播等多项技术,了解 栏目制作程序,提高运用多媒体、超文本进行采访和新闻写作与播报的能力。二、随时保持采访状态新闻记者的工作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是业无休时,呈“全天候”状态, 新闻从业者必须24小时随时准备采访报道新闻事实。因此,随时保持采访状 态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保持采访状态,新闻记者就要提高民生意识,关 心国计民生,体察民众疾苦,弘扬公平正义,保持较强的新闻敏感,使自己 的新闻感觉随时随地处于兴奋状态。三、对采访对象的针对性准备工作根据采访任务的要求和采访对象的特点,要收集和整理采访对象的情况 资料,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挖掘新闻事实的闪光点和兴奋点,进而拟 定采访提纲,做好提问准备,事先做好采访的总体规划,明确采访的重点、 顺序、形式及其时间安排,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抓重点 到网上找笔记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重点知识点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属于新闻传播院校本科学生的新闻实务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新闻记者的第一门业务基础课,在新闻业务系列课程中具有龙头地位和基础地位。本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基础新闻理念,培养学生的基础采访和基础写作技能、感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和社会角色,体味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作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分为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两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专业记者完整的新闻业务基础。采访分为采访理论、采访前环节、采访中环节和采访后环节。采访理论如采访的性质、地位、特征和任务;采访前环节如新闻线索、采访选题、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等;采访中环节如提问、气氛建立、现场观察、现场记录;采访后环节如笔记的整理、材料的核实、材料的分析整理、写作提纲的完成。写作部分重点放在消息写作的讲授和训练上,另外包括通讯和深度报道的采写原理和操作规范。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第十二章消息写作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第二节消息的导语,第三节导语写作案例解析,第四节消息的主体,。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重点知识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这门课在新闻学所有科目中还是比较简单的一科,一般很少挂的,书起码要认真看上一遍,然后重点是买上一套《自考通》这样的试卷,哪怕是抄答案呢也把它给做完,好好看看选择题和卷子配套的那本串讲笔记,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是你还得搞清楚短消息、通讯、新闻评论什么的这些新闻体裁的写作要求和形式,因为试卷的最后就是要你写这其中的一个。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属于新闻传播院校本科学生的新闻实务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新闻记者的第一门业务基础课,在新闻业务系列课程中具有龙头地位和基础地位。本课程对于学生掌握基础新闻理念,培养学生的基础采访和基础写作技能、感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和社会角色,体味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工作作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分为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两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专业记者完整的新闻业务基础。采访分为采访理论、采访前环节、采访中环节和采访后环节。采访理论如采访的性质、地位、特征和任务;采访前环节如新闻线索、采访选题、采访前的策划与准备等;采访中环节如提问、气氛建立、现场观察、现场记录;采访后环节如笔记的整理、材料的核实、材料的分析整理、写作提纲的完成。写作部分重点放在消息写作的讲授和训练上,另外包括通讯和深度报道的采写原理和操作规范。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   索引序列
  •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点
  •   新闻采访学自考重点知识
  •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重点知识点
  •   自考新闻采访写作重点知识点
  •   新闻采访写作自考重点知识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