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发布时间: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发布时间: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传播学概论 新闻理论 中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新闻写作 新闻编辑 新闻评论 新闻采访 新闻道德与法规 视听语言 外国广播电视 网络新闻编辑 新闻心理学 媒介经营与管理 学位论文

自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考试科目:一、必考科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新闻评论写作。4、新闻摄影。5、外国新闻事业史。6、中外新闻作品研究。7、新闻伦理与法规。8、传播学概论。9、公共关系学。10、新闻事业管理。二、选考课,任选1门:1、英语(二)。2、日语(二)。3、俄语(二)。三、毕业论文。四、自考本科是我国基本高等教育制度之一,自考文凭效力与个人的努力程度相关,成绩合格后由主考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联合颁发大学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符合条件者由主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五、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学•技术•社会试卷(课程代码0039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第一人是( A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培根2.STS的复合三元模式具体包括( B )A.STS史、理论STS、STS哲学 B.STS史、理论STS、应用STSC.STS史、STS哲学、应用STS D.理论STS、STS哲学、应用STS3.STS创立于( A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苏联和日本4.20世纪90年代,影响波及多国、范围极其广范的科学与人文的论战“科学大战”发端于( B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5.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做了物质技术上的准备的是( D )A.古希腊的科学 B.古罗马的科学C.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D.中国的四大发明6.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高潮是( D )A.天文学革命 B.微积分创立C.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 D.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建立7.在知识发展的模式中,邦格主张( B )A.渐进模式 B.进化模式 C.革命模式 D.量变模式8.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 C )A.科学理性 B.科学奖励 C.学术规范 D.身份地位9.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B )A.电子技术 B.电力技术 C.蒸汽机的发明 D.信息技术1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 B )A.文化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人际关系11.受飞机研制所推动,产生和发展了(C)A.弹性力学 B.多相流体力学C.气体动力学 D.环境空气动力学12.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A.科学实验 B.社会实践 C.社会需求 D.物质条件13.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生存》-书中描述了重建世界的信息DNA,这本书的作者是( D )A.利奥塔 B.雷切尔卡逊 C.马尔库赛 D.尼葛洛庞蒂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工程实践领域不断扩展,工程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提供各类理论知识的“精神创造工程"的是( D )A.自然工程 B.生物工程 C.社会工程 D.知识工程15.导致三峡水利工程成为问题工程的原因主要在于( A )A.工程决策环节 B.工程设计环节 C.工程建设环节 D.工程使用环节16.工程共同体成员要学会识别可为行为和不可为行为,以有效约束个人职业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工程主体的(C )A.责任意识 B.敬业意识 C.伦理观念 D.安全观念1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C )A.环境与人和谐 B.气候与人和谐 C.人与自然和谐 D.人与社会和谐18.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课程组织方式,一种是以概念为核心,另一种是(A )A.以科学为主体 B.以知识为核心 C.生活为核心 D.以能力为核心19.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课程的主要研究方式是( C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20.在技术课程中,提高技术设计能力的最好办法是( A )A.动手操作 B.细心观察 C.寻求指导 D.理论学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21.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有( BCE)A.体育运动 B.环境运动 C.人权运动 D.妇女解放运动 E.和平运动22.现代生物工程包括(ABCD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E.生物能源工程23.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 ABCD )A.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B.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C.技术的科学化D.科学的技术化 E.科学的技术社会化24.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 ACD )A.劳动者 B.生产者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过程25.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科学认知因素 B.技术自身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E.文化因素26.以属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制定的计划有( BC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阿波罗”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D.人类基因组计划 E.生命基因组计划27.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包括( ACD )A.整体教育观 B.自然教育观 C.社会教育观D.人本教育观 E.和谐教育观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8.1893年,( 康有为 )在翻译介绍日本的书目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一词。29.STS方法由于其视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和( 文化交融)四个大的层次。30.1955年,罗索和(爱因斯坦 )联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号召用和平方法解决世界争端的宣言。31.16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主要发生了( 三(或3))次技术革命。32.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 P1-TT-EE-P2 )模式。33.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 )这双重属性。34.科学和技术对( 管理)的影响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35.当代最热门]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 基因技术 )36.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 工程活动)这一媒介发生的。37.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于( 2007)年。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8.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发展和人的精神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客观规律的精神活动及其智力结果的体现形式。39.(广义的)技术革命:是指改变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整个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40.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有序化的过程。41.人类中心主义:从西方世界中人与自然冲突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42.人本教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它要求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习惯,形成谨慎处理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基本导向是什么?答:(1)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2)科学技术研究导向。(3)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44.古代中国主要在哪些技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答:(1)技术:陶瓷技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和四大发明。(2)科学: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数学。45.“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与其他科学发展模式相比,不同之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的坚韧性与整体性。(2)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发展中理论的继承性和必然进步性。(3)该模式的“助发现法”所阐述的“方法论原则”,发展了与亚里士多德动力学完全不同的新动力学。46.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答:(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2)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47.哲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哲学能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思考能够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推测。(3)探讨哲学问题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8小题10分,第49小题11分,共21分。48.结合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战略的实例,说明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答:(1)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特点:政府注重科技政策的宏观调控,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合作研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积极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优先支持战略重点领域。日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2)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型战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摆脱发展模仿型高新技术产业模式,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9.请阐释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新理念。答:(1)新的科学观:STS采用整体论的科学观,强调联系和综合,把人类、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统一体,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目前最大的跨学科性质的综合研究。(2)新的价值观:STS认为科学技术是隐含着价值的”社会过程”和“社会事业”,追求自然-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并试图建立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与社会环境。(3)新的发展观:STS更重视发展的质特别是环境质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目的是在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这是一个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4)新的教育观:STS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知识公民。往期推荐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自考03005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6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8护理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试题及答案&模拟题2021年10月自考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2996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2022年4月(22.1次)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告2021年10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0896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我最近就在找呢发现试卷很多但是都没有答案……复习大纲我有的,你看看吧,都是串讲的内容,很综合,很好的东西,复习完就能无敌了!祝你成功!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皇帝的诏书。汉代继承了秦的传统,朝廷也是以诏书形式向地方发布官方新闻。3、“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孙处玄发出“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的感叹。4、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它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开元杂报”,也属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5、除了朝报,新兴传播媒介中还有“进奏院状”。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6、除了朝报和进奏院状外,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还有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7、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这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8、宋代封建官报除被称为进奏院状报、邸报外,还被叫做“朝报”。9、宋代的新闻传媒除有合法的邸报以外,还有非法的“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11世纪我国已经有了印刷新闻。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小报还有一批专“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的采访人员,南宋末年赵升的《朝野类要》中说:“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10、元代取消了进奏院,也没有中央级的封建官报,邸报制度至此中断。11、明代邸报的主要内容还有诏令、章奏之类的宫廷动态,但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即开始采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明代官报业务上的重大革新。12、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邸报稿件,公开出售,人称京报。第二章 新闻——起源;本源;特性(04年);定义(02年)什么是信息交往?精神交往包括知识、情感和意志的交往,也就是常说的信息交往。为什么说获取新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信息需要?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的新近变迁关系到团体和个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类社会眼前状态和未来命运。有关事态和时局的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纪第一信息需求。在古代人类既要应对自然灾害又要堤防猛兽突然袭击,还要警惕敌对部落的军事进攻,一旦信息交往滞后,整个部落就会陷入灾难之中。所以人类社会自古就十分重视新闻信息的捕捉和传递,新闻传播这种社会行为就应运而生,万世不衰。古代新闻为什么处于历史、情报等信息的混一状态之中?在陈述内容上新闻信息与历史信息相近,如远在五千多年前的我国夏代,史官已将当时的新闻事件记录史册,可以说是历史与新闻的混一。在传播方式上,新闻信息与情报信息相同。可以说新闻信息与历史、情报信息处于混一状态中。“烽火报警”就是情报与新闻的混一。为什么事实本源说和新闻选择说两者并不矛盾?为什么实施本源说和新闻选择说二者并不相悖bei?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传播主体头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镜子式的被动反映,而是自觉接近和进入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不是有闻必录、凡事皆传的自然主义反映,而是有取向有选择的能动反映。做出选择的前提是对包罗万象的事物进行比较和评价,然后决定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多报道什么和少报道什么,先报道什么和后报道什么,这就是传播主体在反映客观事物时的能动性和倾向性。这与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本源的根本观点是相辅相成的。5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质?(新闻真实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 ★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本质在于以事实为基础、为依据来报道新闻。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符合,要从客观实际入手。分析事实,反映事物和报道事物,要从物质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辩证地、历史地描述事实,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总之,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实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52、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的方法有?(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2)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片面性。显然,有了片面性,就会绝对化地看问题,或者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这对正确认识事物都是十分有害的。要防止和克服新闻报道中的片面性现象,一是要头脑冷静二是要掌握辩证法。(3)健全法规,依法治本。(4)严守规章制度,堵塞失实漏洞。应当严格规章制度,堵塞造成新闻失实的各种漏洞。从采写、编辑、审发到排版、印刷、传输,各个环节都应当建立严格的责任制。(5)提高队伍素养,弘扬职业道德。(6)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失误。53、如何理解真实是新闻特有的优势?真实对于新闻存在和发挥影响力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它成为新闻报道所追求的重要目标,真实性自然也就成为一切传媒普遍提倡和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发出了“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警句。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提出:“真实”和“纯洁”是报刊的本质。列宁: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毛泽东历来强调共产党人要讲真话,报纸要了实情。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指出,新闻工作“第一要真实”。1947年,针对当时解放区一些报纸在土地改革宣传中出现的一些失实报道和错误倾向,解放区新闻界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是前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惯于捕风捉影、编造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成了虚假报道的代名词)运动。1958年一股浮夸风,是一场蔓延全党、风行全国的造假运动(大跃进时期)。54、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一般要求)?(√)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完全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和报道事物。新闻真实性的一般要求是:(1)具体事实真实准确。首先,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等,应用时要会分析哪些方面失实)。其次,新闻中所引用的材料准确。(2)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55、为什么说坚持真实性原则是党性原则的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真实性的更高要求)(√)(1)坚持真实性原则是党性原则的要求。要支持真实性原则,从思想路线上看,主要体现在:A要有坚持真理的决心和勇气。B要有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和行动。(2)坚持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新闻报道不能仅仅要求所报道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真实,而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即应力求做到对所报道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的把握。这既是“整体真实”、“宏观真实”的涵义,也是“本质真实”的涵义。56、如何理解“本质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不仅要做到具体事实完全真实,还要努力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力求做到新闻本质上的真实。所谓本质真实,概而言之,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57、各种不同新闻媒介阶级性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有何区别?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性媒介,其阶级性是通过维护以其创办者和经营者为代表的那部分资产者的经济利益体现出来的。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的政治性媒介,其阶级性是通过公开和直接地维护其创办者所代表的阶级或政党的政治利益和要求体现出来的。还有一类是政企合一的媒介,具有企业和政治舆论机关的双重身份。它们总是同时把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作为自己追求的双重目标。58、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的根本区别?(1)资产阶级新闻事业一方面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一方面又打着“超党派”的幌子,这是其在党性原则问题上的突出特点。(2)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明确表明自己要真正反映和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要为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纲领和斗争目标而奋斗,体现出鲜明的党性立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都决定了它必须严格遵守党性原则,在新闻宣传中要时时、处处、事事按党性原则办事,并且坚决同一切违背党性原则的行为作斗争。公开申明,严格遵守,贯彻始终,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党性原则问题上的鲜明特点。这也是它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显著标志。43、简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于19世纪初,至今经历了:A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产生前的工人报刊阶段;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报刊阶段;C为夺取政权直接服务的政治报刊阶段;D为建设新社会服务的大众传媒阶段。(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特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其特征是:A新闻资产实行公有制,新闻事业属人民所有;B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针;C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展事业和开展竞争;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宣传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E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道路。十月革命后,在前苏联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留下了新闻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可贵经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实践中这些国家的新闻事业也存在不少缺点:A从传媒结构到传播内容较为单调,不能满足社会和人民的多样性需求;B宣传内容长期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迟迟没有完成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转移;C依附于单纯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流于僵化;D惯于用生硬灌输的方式去说教,缺乏生气、活力和创造性;E新闻法制不够健全,不善于用法律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F缺少群众的声音,没能充分发挥新闻传播对发扬民主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大多数传媒逐步走向私有化,外国新闻垄断集团加紧渗透,传播方针和内容迅速“西化”。G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逐步摆脱“左”的束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4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区别在于? ★(1)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实行资产私有,社会主义则是资产公有。(2)指导思想不同。资:个人主义。社: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3)资:无序竞争。社:统一领导下的协作和竞争。(4)资:赚钱第一位。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把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内容?A新闻事业相当大的一部分职能和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B新闻事业作为舆论工具,一定要把社会效应放在第一位。C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是个综合指针,但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中的核心要求。46、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高新闻宣传艺术,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内容?正确实现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容:A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B通过报道事实和评价事实,形成反映民意和社会发展的注意中心和舆论话题。C把握好新闻宣传的力度。4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下面宣传为主,积极开展新闻批评的内容?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方面给予肯定性的报道占据新闻传播内容的主导地位。积极开展新闻批评,就是通过新闻报道揭露批评社会生活中消散腐败的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正面宣传为主,才能正确反映社会实际和唱响主旋律,鼓舞群众斗志和有力引导舆论;只有积极开展新闻批评,才能发扬民主和实行舆论监督。4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含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不同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也不同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它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确立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传媒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它继承中国革命报刊的优良传统,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教训,引入当代的传播技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形成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传媒格局、运作机制和传播风格。49、我国新闻事业已显示出的本土特色?(论述,分点考)(1)坚持和发扬中国新闻事业的政治和思想上的独特优势。(2)形成了以各级党报和党所领导的其它传媒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种类、多样化的新闻事业结构。(3)既上情下达做党和政府的喉舌,又上情上达做人民的喉舌,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相一致的原则。早在1945年,刘少奇就明确指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即是真理的最高标准……(4)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既满足群众的需求,又引导群众前进。社会主义一定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者是内在一致的,相互统一的。***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5)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6)提高新闻宣传艺术,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7)讲党性,顾大局,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毛泽东:政治家办报。新闻传媒既然要当作企业来经营,其领导人和管理者就应当具有现代企业家驾驭市场的魄力和才能,但新闻传媒作为喉舌,要求它的领导人和管理者要讲党性,首先要有政治家的头脑和眼界。(8)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性,从传播内容到传播风格都贴近时代和贴近群众。(9)坚持下面宣传为主,积极开展新闻批评。(10)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11)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民族风格。50、为什么说真实是存在的基本条件?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一切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不但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还是新闻特有的优势所在。新闻如果失去了真实性,便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失去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条件。31、舆论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无论是正确舆论还是错误舆论,都有一个形成、持续和消退的过程。这一过程大约分三个阶段:一是获知事态议论纷纷的阶段,二是各种意见交流交锋的过程,三是促成事物转化,特定舆论消退的阶段。32、简述弥尔顿关于新闻自由的观点?1644年秋,著名诗人、政治家约翰·弥乐顿在国会发表演说,抨击政府的专制统治,要求给予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这个演说的小册子成书出版,名称就是《论出版自由》。弥尔顿成为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政治家,英国成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以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观点是:(1)新闻自由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说。(2)新闻自由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3)新闻自由思想的要害是反对政府的干预。33、社会责任论对旧的新闻自由观点作了哪些修正?弥尔顿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具有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强烈意识和革命作用,但也有明显的空想成分。新闻自由口号主要在17世纪奠定了思想基础,18世纪付诸实践,19世纪达到了顶峰。社会责任论对旧的新闻自由观作了修正,对新闻自由口号做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新闻自由是有条件的,享受自由权利的人应当对社会承担道德责任;出版者应当追求积极的自由,在防止滥用自由的前提下,扩大和发展新闻自由的权利;社会责任理论还主张政府对传播行为实行必要的控制和干预。显然,这是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思想的一种发展和进步。34、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也可分点考简答)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是当代最科学的新闻自由观点,它包含如下几个要点:(1)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指的是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社会里,只有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一般来说,新闻自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无钱无权的阶级是没有新闻自由的。而且,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和国际环境中,有这个阶级的新闻自由就没有另一个阶级的新闻自由。(2)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和无产阶级新闻自由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不是永恒的东西。新闻自由是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不受限制的程度,但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主观意志和主体行为。一定历史时期所能实现的新闻自由,由当时当地的社会条件来决定;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是新闻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技术进步和文化发达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手段和条件。(3)新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目标来说,实现一定程度的新闻自由,是一种需要多方面奋斗才能达到的目的。但民主、自由这样的政治概念和政治行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维护经济政治制度的工具和手段。35、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新闻报道有意或无意地背离事实真相,或触犯政策法规和社会道德,造成了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2)新闻机构超越职权范围,替代国家权力部门直接处理社会问题,或者非法干预决策过程和司法程序。(3)误用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工作上的方便,为媒体或他人谋取不应得到的权益。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主张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媒体的权力的滥用加以制约;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36、新闻法规和新闻政策、新闻伦理的关系?新闻法规、新闻政策、新闻伦理,都是控制新闻传播的行为规范。根本性的新闻政策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政治观点和一贯主张,是新闻法规和新闻伦理的灵魂,新闻法规和新闻伦理都贯穿新闻政策的根本精神;新闻政策可以起法的作用,稳定化的政策可以转化为法律条文,但这并不意味阗政策就是法,新闻政策可以取代新闻法规。新闻法规和新闻伦理都是在新闻政策指导下诞生的,二者所体现的阶级利益是一致的。二者的制定主体不同,新闻法规由国家权力机构,新闻伦理由协会等非权力机构制定。二者的表现形态不同,职业道德的规范较为笼统和抽象,新闻法规则严格和具体。二者的强制方式不同,违背新闻伦理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触犯新闻法除了道德谴责,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37、新闻自由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 ★新闻自由是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的活动不受限制的程度。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播主体享有传播自由,二是接受主体享有接受自由。传播自由是实现接受自由的前提,接受自由是传播自由的行为目的。新闻自由是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新闻自由实质上就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它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38、什么是新闻控制?对新闻控制的理由是什么? ★新闻控制是指国家、政党和社会团体通过物质资产、政策法规等手段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约束。新闻控制的实质,是按新闻资产所有者的意志对传播行为加以规范,用以防止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39、新闻法规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新闻法规指的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律条文的总称,它包括新闻专门法和非专门法的有关条文。40、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新闻诞生于17世纪,至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私人经营以商业新闻为主的时期;(2)充当反封建政治斗争工具的时期;(3)为资产阶级党派之争服务的“政党报纸”时期。(4)面向市场的大众化报纸时期;(5)财团控制的传媒垄断时期。41、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特征?资本主义新闻事业是资本家私人占有制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其特征是:(1)新闻资产的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对新闻带来的操作和控制。(2)以不触犯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为界限,极力维护资产阶级的权利和利益;(3)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新闻竞争;(4)完全商业化,以赢利赚钱为首要目的;(5)宣传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2、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历史地位?曾经起到的革命作用和进步作用。创造和积累了新闻传播和经营管理的有益经验。资本主义新闻体制的局限和弊端。22、新闻传播基本规律同新闻手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新闻传播基本规律是新闻手段的核心内容。新闻手段——这个概念是由毛泽东提出的。有如下三种含义:(1)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以及其它编播形式的总称。(2)泛指所有的新闻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等。(3)“用事实说话的同义语”,即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变迁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严格按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进行新闻选择、新闻策划、新闻改革和经常性的业务活动。其实内容还有,只是百度只允许10000字的回答,如果你还要的话再来找我给你吧!!

自考新闻学专业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文学概论(一)、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新闻伦理学、英语(二)、美学、法学概论、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创业学、数字媒体技术概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毕业论文。自考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已公布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3、考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层次专业,申请毕业时须通过“前置学历”认证。如果不能提供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是无法办理自考本科毕业的。自考毕业条件1、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2、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3、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4、办理本科毕业证书者,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学•技术•社会试卷(课程代码0039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第一人是( A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培根2.STS的复合三元模式具体包括( B )A.STS史、理论STS、STS哲学 B.STS史、理论STS、应用STSC.STS史、STS哲学、应用STS D.理论STS、STS哲学、应用STS3.STS创立于( A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苏联和日本4.20世纪90年代,影响波及多国、范围极其广范的科学与人文的论战“科学大战”发端于( B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5.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做了物质技术上的准备的是( D )A.古希腊的科学 B.古罗马的科学C.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D.中国的四大发明6.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高潮是( D )A.天文学革命 B.微积分创立C.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 D.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建立7.在知识发展的模式中,邦格主张( B )A.渐进模式 B.进化模式 C.革命模式 D.量变模式8.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 C )A.科学理性 B.科学奖励 C.学术规范 D.身份地位9.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B )A.电子技术 B.电力技术 C.蒸汽机的发明 D.信息技术1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 B )A.文化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人际关系11.受飞机研制所推动,产生和发展了(C)A.弹性力学 B.多相流体力学C.气体动力学 D.环境空气动力学12.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A.科学实验 B.社会实践 C.社会需求 D.物质条件13.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生存》-书中描述了重建世界的信息DNA,这本书的作者是( D )A.利奥塔 B.雷切尔卡逊 C.马尔库赛 D.尼葛洛庞蒂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工程实践领域不断扩展,工程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提供各类理论知识的“精神创造工程"的是( D )A.自然工程 B.生物工程 C.社会工程 D.知识工程15.导致三峡水利工程成为问题工程的原因主要在于( A )A.工程决策环节 B.工程设计环节 C.工程建设环节 D.工程使用环节16.工程共同体成员要学会识别可为行为和不可为行为,以有效约束个人职业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工程主体的(C )A.责任意识 B.敬业意识 C.伦理观念 D.安全观念1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C )A.环境与人和谐 B.气候与人和谐 C.人与自然和谐 D.人与社会和谐18.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课程组织方式,一种是以概念为核心,另一种是(A )A.以科学为主体 B.以知识为核心 C.生活为核心 D.以能力为核心19.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课程的主要研究方式是( C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20.在技术课程中,提高技术设计能力的最好办法是( A )A.动手操作 B.细心观察 C.寻求指导 D.理论学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21.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有( BCE)A.体育运动 B.环境运动 C.人权运动 D.妇女解放运动 E.和平运动22.现代生物工程包括(ABCD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E.生物能源工程23.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 ABCD )A.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B.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C.技术的科学化D.科学的技术化 E.科学的技术社会化24.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 ACD )A.劳动者 B.生产者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过程25.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科学认知因素 B.技术自身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E.文化因素26.以属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制定的计划有( BC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阿波罗”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D.人类基因组计划 E.生命基因组计划27.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包括( ACD )A.整体教育观 B.自然教育观 C.社会教育观D.人本教育观 E.和谐教育观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8.1893年,( 康有为 )在翻译介绍日本的书目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一词。29.STS方法由于其视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和( 文化交融)四个大的层次。30.1955年,罗索和(爱因斯坦 )联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号召用和平方法解决世界争端的宣言。31.16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主要发生了( 三(或3))次技术革命。32.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 P1-TT-EE-P2 )模式。33.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 )这双重属性。34.科学和技术对( 管理)的影响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35.当代最热门]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 基因技术 )36.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 工程活动)这一媒介发生的。37.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于( 2007)年。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8.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发展和人的精神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客观规律的精神活动及其智力结果的体现形式。39.(广义的)技术革命:是指改变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整个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40.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有序化的过程。41.人类中心主义:从西方世界中人与自然冲突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42.人本教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它要求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习惯,形成谨慎处理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基本导向是什么?答:(1)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2)科学技术研究导向。(3)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44.古代中国主要在哪些技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答:(1)技术:陶瓷技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和四大发明。(2)科学: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数学。45.“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与其他科学发展模式相比,不同之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的坚韧性与整体性。(2)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发展中理论的继承性和必然进步性。(3)该模式的“助发现法”所阐述的“方法论原则”,发展了与亚里士多德动力学完全不同的新动力学。46.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答:(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2)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47.哲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哲学能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思考能够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推测。(3)探讨哲学问题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8小题10分,第49小题11分,共21分。48.结合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战略的实例,说明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答:(1)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特点:政府注重科技政策的宏观调控,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合作研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积极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优先支持战略重点领域。日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2)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型战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摆脱发展模仿型高新技术产业模式,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9.请阐释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新理念。答:(1)新的科学观:STS采用整体论的科学观,强调联系和综合,把人类、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统一体,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目前最大的跨学科性质的综合研究。(2)新的价值观:STS认为科学技术是隐含着价值的”社会过程”和“社会事业”,追求自然-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并试图建立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与社会环境。(3)新的发展观:STS更重视发展的质特别是环境质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目的是在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这是一个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4)新的教育观:STS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知识公民。往期推荐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自考03005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6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8护理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试题及答案&模拟题2021年10月自考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2996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2022年4月(22.1次)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告2021年10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0896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大部分考研专业课都没答案的,要想找到,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网上找相关专业的题库,模拟题,研究真题的答案步骤,然后就是多多练习,举一反三,在学校就赶紧找师兄师姐,在家的话就多上互联网,也不知道你考哪所学校哪个专业,讲清我可以回答前帮你去看看,不过也没关系,推荐你去攻关学习网看看,是N年的老资料网站,里面有专门的560多所大学的考研专业课笔记课后习题答案,真题视频网课这些都有的,具体看你考哪个了,我考研在里面学了大概有大半年,觉得对考研复习来说省了不少事儿,帮助蛮大的,网站里面有个框框,你搜索一下你的专业,应该有,你去了确认有用,麻烦回来采纳一下,谢谢!

考研专业课的历年真题要看你考的是哪一个学校的哪一个专业,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课真题都会在学校的研究生官方网站上公布出来,你可以直接登录学校官网,然后,查找一下有没有公布如果再官网上没有公布的话,那你就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去找到你要考的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他们那里,一定会有真题的,并且也会传授给你一些复习的经验。都是可以的你可以直接去学校找也可以通过学校的考研交流群或者是通过其他人介绍的方式去找到学长学姐。

2021 年 4 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权威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题干】1840 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选项】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1840 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从夏商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从战国末期进入封建社会,从 1840 年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 1949 年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从 1956 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考点】2.【题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选项】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答案】C【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注意题干中的“最主要”。【考点】3.【题干】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选项】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答案】D【解析】1840 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先后与英国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考点】4.【题干】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选项】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5.【题干】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选项】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答案】A【解析】1841 年广州三元里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B 项为 19 世纪五十年代,C 项为 1895 年马关条约之后,D 项为 1900 年前后。【考点】6.【题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选项】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装备落后【答案】A【解析】自 1840 年至 1919 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最根本的原因。B 项为主要易错选项,注意是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考点】7.【题干】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选项】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A【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8.【题干】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选项】A.《阿 Q 正传》B.《狂人日记》C.《药》D.《祝福》【答案】B【解析】1918 年 5 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他选项均为鲁迅小说,但不是第一篇。【考点】9.【题干】1951 年底至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选项】A.肃反运动B.整风、整党运动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答案】C【解析】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 年底到 1952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考点】10.【题干】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选项】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重点发展农村经济D.重点发展城市经济【答案】B【解析】1953 年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大力发展钢铁、煤、电力、石油机器制造、飞机、坦克等。【考点】11.【题干】1922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选项】A.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考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省港工人罢工【答案】A【解析】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大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较量成为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B 项为 1922 年 9 月 14 日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人指挥下举行的罢工,C 项为 1923 年 2 月 4 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的全路总罢工,D 项为 1925 年 6 月发生的事界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考点】12.【题干】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 )。【选项】A.***B.***C.***D.***【答案】【解析】【考点】13.【题干】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选项】A.宁都起义B.福建事变C.西安事变D.二二八起义【答案】B【解析】1933 年 11 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又称“福建事变”。A 项为 1931 年二十六路军发动的反蒋起义,C 项为 1936 年张学良杨虎城“兵谏”蒋介石的事件,D 项为 1947 年台湾人民发动的起义。【考点】14.【题干】1938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选项】A.台儿庄战役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D.中条山战役【答案】A【解析】1938 年 3 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 1 万余人,取得大捷。其他选项为迷惑性选项,重点把握台儿庄战役即可。【考点】15.【题干】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是( )。【选项】A.四川懋功地区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西藏甘孜地区D.陕北吴起镇【答案】B【解析】1936 年 10 月,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长征。16.【题干】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 )。【选项】A.1964 年 10 月B.1966 年 10 月C.1967 年 10 月D.1970 年 4 月【答案】D【解析】科学技术成果:1964 年 10 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 年 10 月,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发射成功 1967 年 6 月,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 年 4 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考点】17.【题干】1962 年初中共中央为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和明确工作方向而召开的会议是( )。【选项】A.南宁会议B.武昌会议C.庐山会议D.“七千人大会”【答案】D【解析】为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和明确工作方向,1962 年 1、2 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后被称为“七千人大会”。A 项为迷惑性选项,是 1958 年初召开的一次会议,B 项为迷惑性选项,是第一次郑州会议后,1958 年底召开的一次会议,C 项为 1959 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考点】18.【题干】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选项】A.双重监督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C.健全法制D.“两条腿”走路【答案】B【解析】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考点】19.【题干】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选项】A.1997 年 7 月 1 日B.1997 年 12 月 20 日C.1999 年 7 月 1 日D.1999 年 12 月 20 日【答案】A【解析】考察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 年 12 月 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题干】1988 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选项】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海南经济特区公【答案】D【解析】1983 年 4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1988 年 4 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沿海经济特区。【考点】21.【题干】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重要文献是( )。【选项】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告台湾同胞书》C.《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D.《反国家分裂法》【答案】B【解析】1979 年 1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其他为迷惑性选项。【考点】22.【题干】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是()。【选项】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答案】A【解析】【考点】23.【题干】1971 年 10 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选项】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答案】B【解析】1971 年 10 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争取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中坚力量。A 项时间为1972 年 5 月 10 日,C 项时间为 1972 年,D 项时间为 1964 年。【考点】24.【题干】2004 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选项】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B【解析】2004 年 9 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考点】25.暂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26.【题干】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答案】(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在 1895 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②梁启超:《变法通义》。③谭嗣同:《仁学》。④严复:《天演论》(3)介绍外国的变法。(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①上海:梁启超《时务报》;②天津:严复《国闻报》;③湖南:《湘报》。27.【题干】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答案】(1)中共二大在中共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2)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3)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8.【题干】1927 年 9 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答案】(1)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2)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29.【题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以及中国共产党与其斗争的政策和原则【答案】(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2)共产党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3)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30.【题干】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答案】和平赎买的特点是:(1)有偿地、逐步地改变资产阶级地所有制;(2)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2)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3)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33.【题干】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答案】(1)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如何实现:①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更多真题及答案解析可以关注我们!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0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20年8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起来试试吧!

解析

A.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B.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复杂化

C.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D.道德来源于人的本性,是人内心固有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参见教材P125。

新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2008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答案:D (P11)【解析】徐宝璜的是《新闻学大意》;邹韬奋是伴有《大众生活》等报刊;戈公振是著有《中国报学史》.故选D.点评:考查了新闻史上著名文献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该内容.2,答案:C(P6)【解析】新闻活动领域作为认识和反映实际的两种专业手段,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由此可以推出,新闻采访是认识的专业手段.故选C.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考生理解记忆.3,答案:B (P24)【解析】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并且对于突发性事件,更要求快采快写.这种特点就具有突发性.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的特点.考生识记内容.4,答案:A (P42)【解析】实事求是,是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一条重要的采访原则.点评:考查了记者采访要遵守原则的重要性.属于识记内容.5,答案:B (P55)【解析】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而地方记者是新闻单位派往某地的常驻记者;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机动记者是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写.点评:考查了新闻记者的不同分工.考生区别理解.6,答案:C (P65)【解析】记者要以新闻宣传为己任,时刻注意发现新闻线索,不失时机地进行采访报道.这样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及时采写新闻是记者的首要任务.点评:考查记者的任务知识点.考生识记该内容.7,答案:D (P87)【解析】新闻敏感是记者能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是一种职业敏感.因此,在西方被称为"新闻鼻".点评:考查了新闻敏感的概念.属于识记内容.8,答案:A (P99)【解析】新闻线索也称为报道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故而,新闻的发现往往是从它的线索开始的.点评:考查新闻线索的重要性.考生识记.9,答案:A(P105)【解析】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个后果就是这则新闻对社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这就不得不考虑国家新闻政策了.点评:考查了新闻选择的标准.10,答案:B (P122)【解析】新闻采访比一般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表现在:一是记者要在有限时间内,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二是采访有多向人际交往关系,三是采访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复杂,记者的知识随时需要更新补充,认识能力也要不断提高.因此,选B.点评:考查新闻采访与一般社会调查的区别.11,答案:C (P129)【解析】间接准备是也叫平时准备,指的是不以某一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其它三项都是属于临时准备,也即是指以完成一次具体报道任务为目的的采访前准备.点评:考查了采访前做准备工作的类型划分.12,答案;D (P144)【解析】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这有助于说明事情的真实性.当然新闻当事人是最了解情况的了.故而选D.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中选择,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13,答案:D (P153)【解析】直接向采访对象提问,是获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提问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的成败.点评:考查了采访前的临时准备工作对提问的考虑.14,答案:C (P267)【解析】新闻写作是在采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新闻实践活动,其理论知识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因此,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联性.考生理解记忆.15,答案:B (P285)【解析】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率先提出"抓活鱼"是讲求新闻时效的一种形象化比喻,目的是要让报纸上的新闻,如同活蹦乱跳的鲜鱼上市,这在当时很有针对性.点评:考查新闻要新于写作.16,答案:B (P310)【解析】讲新闻主题,着重讲狭义的主题,这就是具有倾向性较强,记者对所报道的事实的态度和观点较为鲜明,而且往往有的放矢并起着舆论导向作用.点评:考查了新闻的主题确定的相关知识点.17,答案:B (P326)【解析】凡是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都是属于新闻事实的.点评:考查新闻选材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18,答案:A (P347)【解析】新闻语言客观特色中,中性词并不直露记者感情,褒贬词则明显表现爱憎倾向.新闻写作,一般多用中性词,少用褒贬词,以求客观地叙述事实.点评:考查新闻语言的特色要求.考生识记.19,答案:D (P374)【解析】消息是新闻写作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体裁,也是新闻传播媒介经常大量采用的主要报道形式.点评:考查消息的写作及重要性.考生识记.20,答案:B (P382)【解析】在西方新闻界,把消息分类为软新闻,硬新闻,纯新闻.软新闻的重要性不如硬新闻,它主要是趣味性浓厚的报道,而硬新闻指的是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点评:考查了新闻中的消息分类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21,答案:C (P396)【解析】述评性消息以报道事实为主,排除A和D;述评结合,排除B;故选C,夹叙夹议符合述评消息的特点.点评:考查了述评类消息的特点.考生识记.22,答案:D (P400)【解析】一事一报是指一篇消息中集中报道一件新闻事实,即紧紧抓住最有新闻价值的核心事实,简明扼要的加以报道.这主要是以短,快取胜.点评:考查了消息的写作要领.考生识记.23,答案:B (P440)【解析】导语是"寸土寸金之地",其主要是对新闻全文的总的提纲挈领.点评:考查了导语的作用知识.考生识记.24,答案:A(P461)【解析】消息的主题是消息写作中必须有的部分,而这部分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点评:考查了消息的构成部分知识点.考生识记.25,答案:C (P476)【解析】B答案知识背景是指关于专有名词,术语的解释,有关知识的介绍等背景材料.A,D答案是用来混淆的词语.只有C答案社会背景指关于时代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点评:考查了背景材料的知识点.考生区分理解记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答案:ACD (P46)【解析】根据采访活动中考虑到该去不该去,该采访或不该采访,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原则去思考回答.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原则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27,答案:BDE (P227)【解析】吃透"上头"就必须经常关心形势,大局和社会动向,根据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根据此来展开理解.点评:考查报道思想中内容的上下结合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28,答案:ACE (P192)【解析】现场观察,事前观察是记者对某一事物变动前所做的观察;同步观察是事物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时候观察是指事件发生后的观察.这些都属于现场观察.点评:考查现场观察的有关知识点.考生识记.29,答案:ABCDE (P305)【解析】新闻边缘体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点评:考查新闻体裁的演进和规范.考生区别理解.30,答案:ABDE (P398)【解析】消息的写作要有时效观念,这就要讲求时效;以短,以快取胜;体现新闻根据;合乎时宜等.故而得出答案ABDE.点评:考查消息写作要领.考生理解运用.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答案:(P57)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解析】特约记者与特派记者相同,根据此去共同理解回答.他特约记者不同与一般的通讯员,他们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点评:考查特约记者的含义.考生识记.32,答案:(P99)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解析】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但它往往显示已经或将要发生什么样的新闻.根据此去理解回答.点评:考查知识点新闻线索.考生识记.33,答案:(P240)采访的"透视"法,也叫抓本质,这就是要透过客观事物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认清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并实事求是地从中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解析】回答此问题时首先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抓住"透视"二字结合新闻内容来展开回答.点评:考查了新闻的在开掘新闻上的特点和方法.考生理解记忆.34,答案:(P333)所谓"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解析】抓住"结构"二字结合新闻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了新闻结构的知识点.考试识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答案:(P88)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观众)兴趣的能力.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最次之的能力.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解析】根据新闻敏感对新闻写作的作用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新闻敏感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36,答案:(P212)观察离不开眼睛,更离不开大脑.要使眼睛和大脑同时发挥作用,结合用眼睛看,有意识地思考和感受,这样,才能使观察取得应有的成效,并具有一定的深度.通过现场观察,记者看到了血多事实,要想真正理解这些事实的意义,不能不有一个反复考虑的过程,把表面现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因此,在观察中,记者要把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看成是一个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它们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需要记者经过立体的多维思考,去进一步辨别它,这对穿透力极强的一些深度报道尤为重要.【解析】根据现场观察的作用结合新闻知识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现场观察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37,答案:(P347)1,客观,在表述,表达事实的新闻语言中,选词造句的客观性.2,确切,用词准确,贴切.3,简练,新闻语言简洁,洗练,干净利落.4,朴实,语言质朴无华,具体实在.5,通俗,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容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解析】根据对新闻写作的要求来回答对语言特色的要求.点评:考查了新闻语言特色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38,答案:(P152)1,确定采访目的:自考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状和原因.2,确定采访对象:(1)张三;(2)自考毕业生;(3)在校自考老师;(4)某大学就业办指导中心3,确定采访方式: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点面结合方式.4,提问提纲:(1)对张三:你面试的经历(包括面试多少次,失败多少次,面试的单位性质),自己对面试失败的总结.(2)对自考毕业生:面试的经历,对未来自己就业的想法.(三)对在校自考老师:目前自考生队伍的现状,对未来自考生是增多还是减少的一个预测.(4)对就业办:目前自考生就业情况,来校招聘的单位对自考生的看法及要求.【解析】按照拟定采访的要求,结合题意中的新闻线索,制定合理采访计划.本答案仅作参考,考生的答案可以不拘一格,但要围绕自考生就业难这一主题.点评:考查新闻采访准备工作相关知识点,考生学会简单应用.39,答案:(P454)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导语的引用式导语.其定义是导语中引述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引用式导语的特征是往往能使消息富有文采,或是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使读者产生亲切感,新闻事实的意义会被映衬得更加突出,新闻主题的表达也会更有力量.这是激发读者浓厚阅读兴趣的一招.【解析】根据间接导语的引用式导语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新闻导语的写作的分类.考生简单应用.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40,(1)用新华社电头: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写成"今日新闻.导语要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8月30日表决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将自2007年11月1日执行.该法的制定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写总结式导语.(2)主体部分可以按事实重要性或受关注的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事实材料,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3)恰当运用背景材料.不能过多地罗列背景材料.(4)表达准确,通顺;没有错别字和标点失误.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给出的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写作一篇电讯稿点评:本知识点是每年必考的应用题型,考生必须十分熟练掌握此种应用题型,并灵活运用到各实际操作中去.试题规律总结:1,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考查的比例相差不是很大,几乎各占一半.2,在上篇新闻采访中,考查的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重点考查章节为第三章和第四章,而第五章没有涉及到考点.3,在下篇新闻写作中,重点考查第五章消息的写作知识,要着重复习本章.其次,第六,七,八章在考题中未涉及有知识点,考生复习时候要抓住要点.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云南自考专科新闻学专业考什么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云南大学,一共需要考14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新闻心理学、广告学(二)。自考专科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5年10月自考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14.59KB 2019年10月自考06050人际关系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2.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自考新闻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滥用媒介权利:1 传媒的编辑部门和广告 发型或者经营部门混岗现象严重。2 有偿新闻 3 传媒的节目或者栏目与企业合办现象。4 受贿封口 5 假新闻出现频率增高 6 “媒介事件”频繁 7 收受好处 8 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9 媒介审判较为普遍 10 偷拍偷录 11 拒绝更正与答辩 12 炒作明星绯闻或犯罪新闻 13 没有人性的冷漠新闻 14 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 如果帮到你了 希望选为满意答案。谢谢!

全国2008年1月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答案:D (P11)【解析】徐宝璜的是《新闻学大意》;邹韬奋是伴有《大众生活》等报刊;戈公振是著有《中国报学史》.故选D.点评:考查了新闻史上著名文献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该内容.2,答案:C(P6)【解析】新闻活动领域作为认识和反映实际的两种专业手段,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由此可以推出,新闻采访是认识的专业手段.故选C.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考生理解记忆.3,答案:B (P24)【解析】记者的采访讲求时效,往往受到时间的限制,并且对于突发性事件,更要求快采快写.这种特点就具有突发性.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的特点.考生识记内容.4,答案:A (P42)【解析】实事求是,是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一条重要的采访原则.点评:考查了记者采访要遵守原则的重要性.属于识记内容.5,答案:B (P55)【解析】专业记者是专门采访报道某一行业或某一战线的记者.而地方记者是新闻单位派往某地的常驻记者;特派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别任务派遣的记者;机动记者是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的采写.点评:考查了新闻记者的不同分工.考生区别理解.6,答案:C (P65)【解析】记者要以新闻宣传为己任,时刻注意发现新闻线索,不失时机地进行采访报道.这样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及时采写新闻是记者的首要任务.点评:考查记者的任务知识点.考生识记该内容.7,答案:D (P87)【解析】新闻敏感是记者能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的素质,是一种职业敏感.因此,在西方被称为"新闻鼻".点评:考查了新闻敏感的概念.属于识记内容.8,答案:A (P99)【解析】新闻线索也称为报道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故而,新闻的发现往往是从它的线索开始的.点评:考查新闻线索的重要性.考生识记.9,答案:A(P105)【解析】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个后果就是这则新闻对社会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这就不得不考虑国家新闻政策了.点评:考查了新闻选择的标准.10,答案:B (P122)【解析】新闻采访比一般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表现在:一是记者要在有限时间内,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二是采访有多向人际交往关系,三是采访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复杂,记者的知识随时需要更新补充,认识能力也要不断提高.因此,选B.点评:考查新闻采访与一般社会调查的区别.11,答案:C (P129)【解析】间接准备是也叫平时准备,指的是不以某一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其它三项都是属于临时准备,也即是指以完成一次具体报道任务为目的的采访前准备.点评:考查了采访前做准备工作的类型划分.12,答案;D (P144)【解析】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这有助于说明事情的真实性.当然新闻当事人是最了解情况的了.故而选D.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中选择,了解采访对象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13,答案:D (P153)【解析】直接向采访对象提问,是获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提问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的成败.点评:考查了采访前的临时准备工作对提问的考虑.14,答案:C (P267)【解析】新闻写作是在采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新闻实践活动,其理论知识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因此,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联性.考生理解记忆.15,答案:B (P285)【解析】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率先提出"抓活鱼"是讲求新闻时效的一种形象化比喻,目的是要让报纸上的新闻,如同活蹦乱跳的鲜鱼上市,这在当时很有针对性.点评:考查新闻要新于写作.16,答案:B (P310)【解析】讲新闻主题,着重讲狭义的主题,这就是具有倾向性较强,记者对所报道的事实的态度和观点较为鲜明,而且往往有的放矢并起着舆论导向作用.点评:考查了新闻的主题确定的相关知识点.17,答案:B (P326)【解析】凡是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都是属于新闻事实的.点评:考查新闻选材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18,答案:A (P347)【解析】新闻语言客观特色中,中性词并不直露记者感情,褒贬词则明显表现爱憎倾向.新闻写作,一般多用中性词,少用褒贬词,以求客观地叙述事实.点评:考查新闻语言的特色要求.考生识记.19,答案:D (P374)【解析】消息是新闻写作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体裁,也是新闻传播媒介经常大量采用的主要报道形式.点评:考查消息的写作及重要性.考生识记.20,答案:B (P382)【解析】在西方新闻界,把消息分类为软新闻,硬新闻,纯新闻.软新闻的重要性不如硬新闻,它主要是趣味性浓厚的报道,而硬新闻指的是重要的公众事件的报道.点评:考查了新闻中的消息分类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21,答案:C (P396)【解析】述评性消息以报道事实为主,排除A和D;述评结合,排除B;故选C,夹叙夹议符合述评消息的特点.点评:考查了述评类消息的特点.考生识记.22,答案:D (P400)【解析】一事一报是指一篇消息中集中报道一件新闻事实,即紧紧抓住最有新闻价值的核心事实,简明扼要的加以报道.这主要是以短,快取胜.点评:考查了消息的写作要领.考生识记.23,答案:B (P440)【解析】导语是"寸土寸金之地",其主要是对新闻全文的总的提纲挈领.点评:考查了导语的作用知识.考生识记.24,答案:A(P461)【解析】消息的主题是消息写作中必须有的部分,而这部分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点评:考查了消息的构成部分知识点.考生识记.25,答案:C (P476)【解析】B答案知识背景是指关于专有名词,术语的解释,有关知识的介绍等背景材料.A,D答案是用来混淆的词语.只有C答案社会背景指关于时代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点评:考查了背景材料的知识点.考生区分理解记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答案:ACD (P46)【解析】根据采访活动中考虑到该去不该去,该采访或不该采访,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的原则去思考回答.点评:考查了新闻采访原则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27,答案:BDE (P227)【解析】吃透"上头"就必须经常关心形势,大局和社会动向,根据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全貌和发展趋势,根据此来展开理解.点评:考查报道思想中内容的上下结合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28,答案:ACE (P192)【解析】现场观察,事前观察是记者对某一事物变动前所做的观察;同步观察是事物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时候观察是指事件发生后的观察.这些都属于现场观察.点评:考查现场观察的有关知识点.考生识记.29,答案:ABCDE (P305)【解析】新闻边缘体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点评:考查新闻体裁的演进和规范.考生区别理解.30,答案:ABDE (P398)【解析】消息的写作要有时效观念,这就要讲求时效;以短,以快取胜;体现新闻根据;合乎时宜等.故而得出答案ABDE.点评:考查消息写作要领.考生理解运用.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答案:(P57)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解析】特约记者与特派记者相同,根据此去共同理解回答.他特约记者不同与一般的通讯员,他们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点评:考查特约记者的含义.考生识记.32,答案:(P99)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它是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是反映事实的简略轮廓或一鳞半爪.【解析】新闻线索不等于新闻事实,但它往往显示已经或将要发生什么样的新闻.根据此去理解回答.点评:考查知识点新闻线索.考生识记.33,答案:(P240)采访的"透视"法,也叫抓本质,这就是要透过客观事物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认清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并实事求是地从中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解析】回答此问题时首先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抓住"透视"二字结合新闻内容来展开回答.点评:考查了新闻的在开掘新闻上的特点和方法.考生理解记忆.34,答案:(P333)所谓"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解析】抓住"结构"二字结合新闻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了新闻结构的知识点.考试识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答案:(P88)1,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听众,观众)兴趣的能力.2,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最次之的能力.3,判断某一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4,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解析】根据新闻敏感对新闻写作的作用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新闻敏感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36,答案:(P212)观察离不开眼睛,更离不开大脑.要使眼睛和大脑同时发挥作用,结合用眼睛看,有意识地思考和感受,这样,才能使观察取得应有的成效,并具有一定的深度.通过现场观察,记者看到了血多事实,要想真正理解这些事实的意义,不能不有一个反复考虑的过程,把表面现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因此,在观察中,记者要把亲眼目睹的许多事实,看成是一个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它们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需要记者经过立体的多维思考,去进一步辨别它,这对穿透力极强的一些深度报道尤为重要.【解析】根据现场观察的作用结合新闻知识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现场观察的相关知识点.考生理解记忆.37,答案:(P347)1,客观,在表述,表达事实的新闻语言中,选词造句的客观性.2,确切,用词准确,贴切.3,简练,新闻语言简洁,洗练,干净利落.4,朴实,语言质朴无华,具体实在.5,通俗,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容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解析】根据对新闻写作的要求来回答对语言特色的要求.点评:考查了新闻语言特色的相关知识点.考生识记.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38,答案:(P152)1,确定采访目的:自考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状和原因.2,确定采访对象:(1)张三;(2)自考毕业生;(3)在校自考老师;(4)某大学就业办指导中心3,确定采访方式: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点面结合方式.4,提问提纲:(1)对张三:你面试的经历(包括面试多少次,失败多少次,面试的单位性质),自己对面试失败的总结.(2)对自考毕业生:面试的经历,对未来自己就业的想法.(三)对在校自考老师:目前自考生队伍的现状,对未来自考生是增多还是减少的一个预测.(4)对就业办:目前自考生就业情况,来校招聘的单位对自考生的看法及要求.【解析】按照拟定采访的要求,结合题意中的新闻线索,制定合理采访计划.本答案仅作参考,考生的答案可以不拘一格,但要围绕自考生就业难这一主题.点评:考查新闻采访准备工作相关知识点,考生学会简单应用.39,答案:(P454)下述新闻导语属于间接导语的引用式导语.其定义是导语中引述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引用式导语的特征是往往能使消息富有文采,或是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使读者产生亲切感,新闻事实的意义会被映衬得更加突出,新闻主题的表达也会更有力量.这是激发读者浓厚阅读兴趣的一招.【解析】根据间接导语的引用式导语来理解回答.点评:考查新闻导语的写作的分类.考生简单应用.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40,(1)用新华社电头: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写成"今日新闻.导语要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8月30日表决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将自2007年11月1日执行.该法的制定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写总结式导语.(2)主体部分可以按事实重要性或受关注的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事实材料,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3)恰当运用背景材料.不能过多地罗列背景材料.(4)表达准确,通顺;没有错别字和标点失误.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给出的新闻事实材料,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写作一篇电讯稿点评:本知识点是每年必考的应用题型,考生必须十分熟练掌握此种应用题型,并灵活运用到各实际操作中去.试题规律总结:1,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考查的比例相差不是很大,几乎各占一半.2,在上篇新闻采访中,考查的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重点考查章节为第三章和第四章,而第五章没有涉及到考点.3,在下篇新闻写作中,重点考查第五章消息的写作知识,要着重复习本章.其次,第六,七,八章在考题中未涉及有知识点,考生复习时候要抓住要点.

我估计网上很难找到了。你可以去海图买旧版的燕园试卷或天一试卷,上面一般放4套真题和答案。另外,国试书的内容多与燕园重复,找不到燕园的可以看看国试的是否有。如果海图买不到,可以去淘宝里买。

  •   索引序列
  •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   伦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   新闻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   自考新闻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