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试卷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试卷

发布时间: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试卷

发布时间: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试卷

校订

07年自考“新闻学概论”知识点(2)

,一般来说现在流行在网上操作,如果手机上相对方便一些,因为在手机上只需要网页或者软件APP就可以完成了。

是做一样的题目,我考武大传播,要是不信就问问招生单位的电话:研究生和科研办公室:杜生鸣 新闻学院行政服务机构另外附赠详细大纲: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新闻传播史论》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新闻传播史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必考科目。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新闻传播史论基础,以利于进一步深造。适用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二、考试学科范围考试范围:中国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三、评价目标(一)了解中国新闻事业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初步掌握各历史时期主要新闻媒体、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事件与新闻现象的基本情况,并能给以历史的分析与评价。把握新闻事业在变化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规律;能借鉴历史说明现实。(二)准确理解新闻学基本原理,系统掌握社会主义新闻理论,运用有关原理解决新闻工作实际问题。(三)较全面地掌握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现实传播现象。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新闻史部分:50分新闻理论部分:50分传播理论部分:50分(四)题型与所占分值比例1、新闻史部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2、新闻理论部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3、传播理论部分: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10分;论述题20分;综合应用题10分。(五)参考书目1、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2、程世寿、刘 洁:《现代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3、申凡、戚海龙主编:《当代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 新闻史部分1、绪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与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历史的一些特点。2、中国封建社会与古代报纸。[1] 中国早期的新闻传播情况。[2] 朝廷官报的出现与其沿革、性质及作用。[3] 非法民报的出现与其演变、特征及意义。[4] 合法民报的出现与其发展、特征及意义。[5] 对中国古代报纸的评析。3、列强入侵与在华外报。[1] 鸦片战争前传教士的办报活动。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的出现。第一批外文近代报刊的出现。[2] 鸦片战争后在华外报网的形成。教会报刊的发展 。外文报刊的发展。外商中文报刊的发展。[3] 对在华外报的历史评价。4、资产阶级的诞生与国人办报的发韧。[1] 国人办报的历史背景。[2] 中国早期办报思想的孕育。[3] 早期国人创办的一批近代报刊及其命运。[4] 王韬与《循环日报》。[5] 报刊政论文体的创始与报刊政论时代的开端。5、维新运动与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1] 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2] 梁启超前期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3] 时务文体与耳目喉舌论。[4] 严复、唐才常、谭嗣同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5] 汪康年的报刊业务改革。6、改良革命双重奏与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1] 戊戌政变后改良派的办报活动情况。[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活动情况。《中国日报》与革命派早期的报刊活动(1905年以前)。《民报》与革命派中期的办报活动(1905至1907)。“竖三民”、《大江报》与革命派后期的办报活动(1908至1911)。[3]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报刊大论战。[4] 梁启超中期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5]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思想。[6] 中国政治家办报传统的形成。7、民国成立与中国新闻界由政论向新闻时代演变。[1] 由政论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原因、标志。[2] 黄远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3] 邵飘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4] 林白水、徐凌霄的新闻活动。[5] 报纸副刊与文艺小报的发展。8、文化运动与启蒙报刊。[1] 启蒙报刊的产生与特点。[2] 陈独秀、李大钊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3] 《新青年》与《每周评论》。[4] 毛泽东与《湘江评论》。[5] 周恩来与《天津大学联合会报》。[6] 启蒙报刊的业务改革。[7] 中国新闻教育的拓荒。9、革命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 中国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2] 瞿秋白的新闻活动与对中共党报理论的贡献。[3] 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报刊。《政治周报》的出版。《热血日报》的出版。[4] 私营报刊的发展。《申报》、《新闻报》的发展。《世界日报》的创办。《大公报》的续刊。[5] 中国无线电广播的出现与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6] 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10、十年内战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形成。[1] 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与改革。“中央社”、《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2] 共产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国统区革命的新闻报刊:《布尔什维克》的出版、左翼新闻活动。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红中社”、《红色中华》报、《红星报》。[3] 私营企业报的分化与发展。 史量才与《申报》改革、《大公报》的政治态度、《立报》的办报特点。[4] 抗日救亡时期革命的新闻传播活动。 范长江的西北采访与延安之行。 邹韬奋的新闻出版活动与新闻出版思想。11、日战争与两极新闻事业的共处。[1] 国统区革命的新闻传播业。 《救亡日报》的创办与特征。 《新华日报》的创办与在武汉的宣传,“青记”的成立与在武汉的活动。“国新社”的成立及其在桂林的新闻活动。《新华日报》在重庆的斗争。[2] 解放区的新闻传播业。延安的报刊。《解放日报》的改版与解放区新闻界整风改革。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与意义。 外国记者在中国的采访活动。12、解放战争与两极新闻事业的最后较量。[1] 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2] 民主报刊为争取民主的斗争。[3] 宣传“第三条道路”报刊的变化。[4] 私营报刊的最后抉择。[5] 反“客里空”运动。[6] 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7] 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8]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中心进入城市:新华社、新华广播电台、《人民日报》》进入北平。二、新闻理论部分1、绪论 [1] 新闻学研究的三阶段:报学研究、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 [2] 新闻传播学的定义、新闻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 [3]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2、 新闻本体论 [1] 新闻的本源与新闻的定义 [2] 新闻的特点 [3] 新闻价值及其构成 [4] 新闻信息:定义、特征、新闻信息量 3、新闻传播论 [1] 新闻传播的模式和新闻传播要素 [2] 新闻传播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集团利益原则、时效性原则、受众最大化原则、针对性原则和适量性原则 [3] 新闻传播的功能:基本功能、直动功能和连动功能 [4] 新闻传播的效果:分类、影响效果的变量 4、新闻事业论 [1] 新闻事业的性质与特征 [2] 新闻事业的媒介系统演变及影响 [3] 新闻事业的体制:定义、中国新闻事业体制变革轨迹、当今中国新闻事业体制特点 5、新闻记者论 [1] 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 [2]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3] 新闻记者的素质 6、新闻受众论 [1] 受众含义及地位 [2] 有关受众的基本理论 [3] 受众需求与受众心理 [4] 受众权益内涵及受众权益保护 7、新闻舆论导向 [1] 新闻事业与新闻舆论 [2] 新闻舆论导向的含义与内容 [3] 新闻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形式 8、新闻自由论 [1]“新闻自由”的由来 [2]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3]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不同的自由观 [4]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5] 新闻自律 9、新闻舆论监督论 [1]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 [2]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对象 [3] 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4] 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 10、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论 [1]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的含义及其特征 [2] 媒介产业化的动因 [3] 新闻传播社会控制因素内容及其控制方式 11、新闻媒介产业论 [1] 媒介产业的含义 [2] 媒介产业经营管理模式与组合模式 [3] 中国特色的媒介经营管理模式 三、传播理论部分1、传播[1] 传播的定义[2] 传播的基本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传播学[1] 古代传播研究的萌芽[2] 近代传播研究的背景 科学的背景,社会形势的背景,传播技术发展的背景。[3] 传播学的确立现代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原因,传播学奠基人及他们对于传播学的贡献,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层次。[4]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传统学派,批判学派。[5] 发展传播学3、传播者[1] 传播者的类型与特征[2] 传播者的任务[3] 传播者的权利与责任[4] 记者与信源关系的三种情况4、受众[1] 受众的类别与特征[2] 受众的接收动机[3] 受众的权利[4] 反馈 [5] 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个人差异论,社会类别论,社会关系论,文化规范论。[6] 受众的选择心理与选择行为 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受众对媒介形式的选择性:需要程度,难易程度,成本高低。5、传播媒介[1] 传播媒介的概念[2] 大众传媒各自的特征报纸的特点,广播的特点,电视的特点,网络的特点。[3] 网络传播媒介[4] 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麦克鲁汉的理论,对麦克鲁汉理论的评价6、传播内容分析[1] 信息的概念[2] 符号的定义[3] 符号的类型与特点[4] 编码与译码 [5] 语义分析在传播中的应用 [6] 内容影响受众的理论模仿论,含义结构论,强调信息来源的理论,感性诉求与理智诉求的理论,强调内容的一面理或两面理的理论。7、传播的效果 [1] 枪弹论[2] 有限效果理论[3] 适度效果理论适度效果理论的概念,使用与满足模式,议程设置理论。[4] 新强效力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社会期待理论。[5]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信息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对象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环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8、传播功能[1] 传播功能的早期研究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对三功能说的补充,拉扎斯菲尔德的三功能说,施拉姆的传播功能说。[2] 传播的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传递信息,社会沟通,社会整合,社会教育,消遣。[3] 传播的消极作用与虚拟功能9、传播控制[1] 传播控制的必然性[2] 传播控制的思想[3] 传播的内部控制 布里德潜网说,对传播者的控制,对传播内容的控制,对传播渠道的选择。[4] 传播的外部控制经济控制,政治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受众控制,技术控制。10、传播的模式[1] 模式及其功能[2] 传播模式的产生[3] 传播模式涉及的理论 传播模式与结构主义,传播模式与“三论”。[4] 线性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2] 控制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德弗勒模式。[3] 社会系统模式赖利夫妇模式,马莱茨克模式。[4] 互动传播模式11、传播学研究方法[1] 传播学研究的程序[2] 实地调查法[3] 控制实验法[4] 内容分析法[5] 个案研究法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 新闻传播实务基础是我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之一。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二、考察学科范围1.必考范围:新闻采访学、新闻报道写作2.选考范围:新闻评论、电视实务、网络传播、广告实务(备注:选考的四个部分中由考生任选一部分)三、考试形式与答题时间(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内容比例与试卷结构 (一)必答部分包括下列内容(占总卷面分数的60%)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60% (二)选答部分包括下列内容(占总卷面分数的40%)在新闻评论、电视实务、网络传播、广告实务4部分内容中,任选1部分答题,占总卷面分数的40%(三)题型比例题型 名词与概念 简答题 写作题 分析论述 操作 (四)参考书目本参考书目由两部分组成:基础 报考专业。1、基础参考书目:申 凡.当代新闻采访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孙发友.新闻报道写作通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2、报考专业参考书目:新闻学专业部分: 赵振宇. 现代新闻评论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广播电视专业部分:石长顺.当代电视实务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传播学专业部分: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广告与公关专业部分:余明阳、陈先红.广告策划创意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一、新闻采访学(一) 采访活动的哲学基础1. 采访态度与唯物主义:采访工作的出发点是搞清事实,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程序不能颠倒与简化,要有检验地吸收间接性材料。2. 采访方法与辩证法:采访方法使用的顺序与采访方法体系的排列顺序,采访中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片面,选择的方法不能机械呆板,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能简单化。(二)采访的工作路线1.采访中与各级机构的关系:与自己业务分工有关的机构加强联系,争取多参加这些部门的活动,与政府部门有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广交朋友的群众路线:把党的政策与群众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考虑,以群众的“知”为新闻采访的标准,对无意听到的群众说法、意见要分析,注意使用群众中的新闻源、信息网。3.深入实际的基本功:积极到实地去抓第一手材料,对所报道的战线、行业情况有全面调查,定期对重点问题做调查研究,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三)采访的选择1.记者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概念,新闻敏感发生的过程,新闻敏感的作用,新闻敏感的培养。2.形势观念与报道思想:报道思想的概念及其产生,报道思想与采访的关系。3.新闻价值与题材选择:从变动中抓新鲜事物,从重点方面抓重要事实,从和群众有切身关系的方面抓有接近性的事实。4.新闻线索及其收集:新闻线索的概念及发现渠道。(四)采访收集材料的方式1.准备与查阅材料:平时准备与临时准备,采访前准备的作用,采访前准备的内容。2.访问与提问:平时的概念及搞好访问的条件,问话的原则,问题的种类,按认识事物的过程展开问题,提问角度。3.开座谈会:座谈会的作用,开好座谈会的方法。4.观察与现场采访:观察及其在采访中的作用,新闻观察的目标,新闻观察应注意的问题,多感官感知。(五)采访材料的整理与核实1.记录与整理材料的技术:心记与笔记,需要记录的内容。2.材料的核实:材料核实的必要性及方法。(六)采访中对写作的思考把采访与写作结合起来思考的好处。1.从主题需要考虑采访的方向:报道思想与主题,对事物的认识与主题提炼,上下结合的思考。2.从体裁方面调整采访视角:采访中选择新闻体裁的根据,采访中思考新闻体裁的条件,采访中思考新闻体裁的时机。3.从使用角度考虑收集材料的标准:材料的准确度,材料的深刻性,材料的全面性,材料的细致程度。(七)采访活动的形式与类别1.机动记者与常驻记者的活动特点,对机动记者与常驻记者的要求。2.专业性采访的特点:专业采访的共同点。3.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事件性新闻,突发性新闻的采访,预发性新闻的采访。4.非事件性新闻的采访:非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特点之比较,非事件性新闻采访中的注意点。(八)采访心理学及其应用1.采访心理的特点:记者心理,采访对象的心理,新闻事实,社会环境的相关关系。2.采访与记者的心理品质:稳定正确的采访动机,适应社会活动的角色心理与个性特征,突出的顿悟思维特征,自觉、自制、果断、坚韧的意志特征。3.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的心理定势:有利事实,不利事实,无害事实被采访的心理定势。4.采访对象心理分析与处置:访问要注意采访对象的个性,提问要适应采访对象的能力,应对拒绝采访者的策略。二、新闻报道写作(一)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原理1.新闻报道要真实: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内容;虚假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2.新闻报道要讲时效:增强新闻报道时效的几个环节;网络传播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3.新闻报道写作要关注受众兴趣:受众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信息;受众兴趣的满足与引导。4.新闻报道与记者的倾向性:用事实说话的内容,用事实说话的方式(二)新闻报道写作的基本程式1.新闻报道的基本构件:消息头的作用;导语的作用和类型;主体的类型和写作要求;结尾的形式;背景材料的作用和类型。2.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形式:倒金字塔结构的意义、特点和不足;新闻报道其他结构的特点。3.新闻报道的基本种类:简讯的特点;动态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综合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求;述评性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现场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求;人物新闻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其他一些新闻种类的各自特点和写作要求;美国客观报道和精确报道产生的原因。(三)新闻报道写作技法1.发现新闻:记者的发现力表现诸方面;记者发现力决定于记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记者发现力决定于记者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记者选择新闻的两个标准;两个标准之间的关系。2.新闻主题:新闻报道主题的特征;新闻报道主题的选择和确立。3.写出感觉来:“感觉”在报道中的重要作用;记者的感觉与受众的感觉;“六S”报道的特征。4.要“讲故事”:新闻报道从现场写起有的好处;“讲故事”是向受众提供信息的最好方式;“华尔街日报式”的小技法。(四)新闻报道形态演变1.当代新闻报道形式发展变化:“新华体”的特点及变化;当代报道形态变化及动因。2.传播科技与新闻文体的关系:传播科技发展对新闻文体的影响;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对新闻文体的影响。三、新闻评论(一) 新闻评论面临的形势网络媒体的特征及挑战,中国入世对新闻评论的影响、认识及对策(二) 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特征 评论份量、评论时效、评论论题、评论指向、评论监督、评论形式、评论队伍(三) 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的性质和作用。(四) 新闻评论的基本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五) 新闻评论的选题选题的概念、选题的价值、选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选题的标准(六) 新闻评论的立意立意的要求、立意的过程(七) 新闻评论的论证 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事实论证的作用、理论论证的作用、立论和驳论 (八) 新闻评论的素质要求 新闻人的特质、新闻评论者素质要求(九) 用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评点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四、电视实务(一)电视写作(上)电视解说词的作用;电视写作的特性。(二)电视写作(下)电视新闻的基本形态;电视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标题写作;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别;电视专题节目的结构;电视专题节目的风格。(三)电视编辑剪辑原则与剪辑规则;镜头组接与镜头长度;镜头段落的转换。(四)电视调查报道电视调查报道界定及发展;电视调查报道的分类;电视调查报道的方式。(五)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的特征;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电视谈话节目构成要素;电视谈话节目制作方式。(六)电视栏目创作电视栏目设置定位;集纳型、杂志型、专题型新闻栏目的特点及创作要求;电视社教栏目的分类;公共型社教栏目的创作特点和要求;生活服务类栏目的现状;电视娱乐节目的类型与创新。(七)电视节目编排节目编排的基本原则;节目编排的竞争策略;节目编排的基本方法。(八)电视频道运营专业频道专业化与差异化;综合频道特色化;品牌栏目的构成要素及培育创新;频道品牌识别及营销。五、网络传播(一)互联网(因特网)之前的新闻传媒技术 1.新闻传媒技术概述:概念、特征、发展阶段、3I内涵、3C技术 2. 报业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概念、组成、功能应用以及网络环境 3.广播电视技术及其数字化 4.新闻通信技术及应用:电报、电话、通信网,通信新业务、通信新网络(二)互联网(因特网)传播技术与第四媒体1.多媒体电脑与多媒体电脑网络:概念、特征、发展、应用、影响2.第四媒体(因特网):因特网传播(网络传播)、多感觉、信息冗余、超媒体、超文本,第四媒体(因特网)的传播类型及其特点(三)网络传播的媒介分析1.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比较:媒介性质、媒介特征、传播特征、媒介功能2.网络媒介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的挑战、共存、双赢战略3.网络媒介的文化分析:媒介与文化、网络文化空间、网络空间文化的特征(四)网络传播的受众分析1.网民:概念、特征、结构2.网民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特征、网民语言(五)网络传播的效果分析1.网络传播效果分析的特殊意义2.网络传播过程效果分析3.网络传播社会效果分析4.网络传播对传统效果理论的更新(六)网络新闻传播1.网络新闻传播的概念及特点2.传统新闻媒体的网上新闻传播3.商业性ICP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七)网络传播伦理与法制 1.因特网背景下的伦理问题与犯罪问题 2.网络传播道德规范及法制建设六、广告实务 (一)广告策划报告 广告策划报告的主要构成,主要包括市场分析、广告策略、广告计划、效果评估等。 (二)广告市场调查的内容、范围和方法 (三)产品认识、分析与定位(四)广告战略设计和广告预算(五)广告媒体特性和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优化组合、选择方法及原则(六)广告表现策略、推进策略、实施策略(七)广告创意的基本理论、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创意者的素质开发(八)广告文案创意的基本要求,主题创意的方法,结构创意、语言创意的基本形式、方法及技巧(九)平面广告创意概述、报纸广告创意、杂志广告创意(十)全书的策划案例赏析和创意链接

1. 跨专业自考山东大学新闻学本科,都要考哪些科目 不需要加考,你只需要考专业课程设置里面的课程就可以 自学考试是正规考试,监考很严,没有交过少钱就能过的,至少在我们山东没有 2. 新闻学自考本科 一、北京自考新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表 2006-5-23 16:9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01C1503)新闻学(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非笔试课程代码 非笔试课程名称 非笔试课程学分 备注 00004 *** 思想概论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00633 新闻学概论 6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6 加考课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10 00655 报纸编辑 6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00659 新闻摄影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4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10019 新闻伦理与法规 7 00015 英语(二) 14 3门选考1门 00016 日语(二) 14 00017 俄语(二) 14 10056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0 ========北京的情况供你参考。 二、00004 *** 思想概论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两门是公共课。 3.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自考课程 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3 00659 新闻摄影 5 必考 笔试 4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必考 笔试 6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必考 笔试 7 00529 文学概论(一) 7 必考 笔试 8 08250 广播电视原理 4 必考 笔试 9 08247 电视节目策划 4 必考 笔试 10 11437 主持人节目 5 必考 笔试 11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2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 笔试 13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选考 笔试 14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6 选考 笔试 15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选考 笔试 16 00633 新闻学概论 6 加考 笔试 17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10 加考 笔试 18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6 加考 笔试 19 00655 报纸编辑 6 加考 笔试 20 00024 普通逻辑 4 加考 笔试 课程设置:必考课11门47学分;选考课4门32学分;加考课5门32学分。 说明: 1、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2、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4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3、港澳不考001、002课程,须加考231课程。 4、本专业仅接受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4. 北京新闻学自考本科考试科目 1、首先告诉你的是,你可以直接接考北京自考新闻学的课程,不用加考课程,因为你原先学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与北京自考新闻学同属于传播类型的专业。 2、根据最新的课程调整情况:你共需考11门课程,外加一篇毕业论文。 另外提醒你的是,你需考的这些新闻学专业的本科课程如果各科成绩均在65分(含)以上,且毕业论文一次通过,成绩是良(含)以上,即可申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 3、具体需要考试的课程有一下11门: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外语(选考)——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 三选一 4.新闻评论写作 5.新闻摄影 6.外国新闻事业史 7.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8.新闻伦理与法规 9.传播学概论 10.公共关系学 11.新闻事业管理 4、至于独立本科还是本科段更为合适,北京自考的新闻学专业的本科阶段,好像没有划分独立本科和本科段。 5. 自考新闻学专业中哪些科目比较难 新闻学总体来说难度一般,依然是记忆为主,需要背的地方比较多。这里着重讲一下比较难的几门科目,分别是外国新闻事业史、传播学概论、文学概论。 外国新闻事业史属于客观而且跨度比较大的科目,考试的试题可以说特别细致,如果你有比较多的知识点没有掌握,考试还是很有挑战的。接下来就是传播学概论了,这门科目的一些理论非常容易混淆,学习中稍微没有点耐心,会让人非常抓狂。比如同一个传播现象会有很多种理论,很容易记混。建议大家先把传者、受众、媒体、效果等基本概念搞清楚了,再开始学习这门科目。 新闻学同样有3门替考课,如果你英语不好就可以选择多考3门来代替英语1门。另外建议刚开始接触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从最简单的科目开始,比如新闻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学、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摄影,这几门全凭记忆了,把重点记住能够理解到就可以了。 6. 自考新闻学专业(本科段)都要考哪些课程 1、新闻学专业(本科段)必考课程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 2、新闻学专业选考及加考需要学的课程: 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 。 (6)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专业课程扩展阅读: 新闻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1、基础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③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即汉语运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专业能力 ①具备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新闻单位从业的综合素质,具有随时在工作中捕捉和发现新闻的能力。 ②掌握各类媒体新闻业务(比如采访、报纸编辑、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节目播音主持等知识)知识和技能,胜任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等工作。 ③用摄影、录音摄像和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和制作能力。 ④与新闻有关活动的调研、策划、组织和管理能力。 ⑤用英语从事与新闻有关活动的能力。 ⑥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有一定的职业操守,不做交易新闻,不做假新闻。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7. 新闻学专业是不是自考最简单的 我就是考的自考新闻学,在重庆考的。只有11门课程。我看其他很多专业,都内要考十容几门,多则十六门课程呢。所以自考新闻学,算是相对简单的了。你好好学习,每次考试尽可能的通过两、三科,那么你只要花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全部科目啦~ 8. 自考新闻学本科专业课程有哪些 一年考一次的: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摄影 外国新闻事业史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传播学概论 公共关系学 文学概论(1) 新闻事业管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经济法概论 政治学概论 以上都是一年考一次的 但里面有选考课程 9. 关于自考新闻学(本科) 我也计算机网络专业(大专学历),06年自考了本科新闻学专业的考试,一共有十一门考试,我考过了 *** 思想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还有马克思的一门,英语考过大学英语四级就可以申请免考英语.还有六门新闻学方面的专业课,这个最后考好了,先考比较简单一点的. 一年只有两次考试机会.只要认真一个月,就能搞定的. 还有,不用考专科接考本科的加考课,这个自考和我们的专业是两码事,你想的太复杂了.

新闻伦理与法规自考历年真题试卷

我有,我给你,加我为好友,给我发消息。

你需要什么科目的?我帮你找下

八闽教育在线

你好,如果你是想在网上查看自考往年的真题,你可以登录或者下载往年真题。相信对于你的自考备考以及复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你可以登录这个网站去看历年真题,自考会计专业的真题也有,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满意请采纳。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试卷

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学•技术•社会试卷(课程代码0039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第一人是( A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培根2.STS的复合三元模式具体包括( B )A.STS史、理论STS、STS哲学 B.STS史、理论STS、应用STSC.STS史、STS哲学、应用STS D.理论STS、STS哲学、应用STS3.STS创立于( A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苏联和日本4.20世纪90年代,影响波及多国、范围极其广范的科学与人文的论战“科学大战”发端于( B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5.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做了物质技术上的准备的是( D )A.古希腊的科学 B.古罗马的科学C.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D.中国的四大发明6.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高潮是( D )A.天文学革命 B.微积分创立C.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 D.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建立7.在知识发展的模式中,邦格主张( B )A.渐进模式 B.进化模式 C.革命模式 D.量变模式8.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 C )A.科学理性 B.科学奖励 C.学术规范 D.身份地位9.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B )A.电子技术 B.电力技术 C.蒸汽机的发明 D.信息技术1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 B )A.文化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人际关系11.受飞机研制所推动,产生和发展了(C)A.弹性力学 B.多相流体力学C.气体动力学 D.环境空气动力学12.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A.科学实验 B.社会实践 C.社会需求 D.物质条件13.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生存》-书中描述了重建世界的信息DNA,这本书的作者是( D )A.利奥塔 B.雷切尔卡逊 C.马尔库赛 D.尼葛洛庞蒂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工程实践领域不断扩展,工程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提供各类理论知识的“精神创造工程"的是( D )A.自然工程 B.生物工程 C.社会工程 D.知识工程15.导致三峡水利工程成为问题工程的原因主要在于( A )A.工程决策环节 B.工程设计环节 C.工程建设环节 D.工程使用环节16.工程共同体成员要学会识别可为行为和不可为行为,以有效约束个人职业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工程主体的(C )A.责任意识 B.敬业意识 C.伦理观念 D.安全观念1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C )A.环境与人和谐 B.气候与人和谐 C.人与自然和谐 D.人与社会和谐18.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课程组织方式,一种是以概念为核心,另一种是(A )A.以科学为主体 B.以知识为核心 C.生活为核心 D.以能力为核心19.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课程的主要研究方式是( C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20.在技术课程中,提高技术设计能力的最好办法是( A )A.动手操作 B.细心观察 C.寻求指导 D.理论学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21.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有( BCE)A.体育运动 B.环境运动 C.人权运动 D.妇女解放运动 E.和平运动22.现代生物工程包括(ABCD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E.生物能源工程23.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 ABCD )A.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B.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C.技术的科学化D.科学的技术化 E.科学的技术社会化24.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 ACD )A.劳动者 B.生产者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过程25.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科学认知因素 B.技术自身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E.文化因素26.以属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制定的计划有( BC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阿波罗”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D.人类基因组计划 E.生命基因组计划27.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包括( ACD )A.整体教育观 B.自然教育观 C.社会教育观D.人本教育观 E.和谐教育观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8.1893年,( 康有为 )在翻译介绍日本的书目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一词。29.STS方法由于其视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和( 文化交融)四个大的层次。30.1955年,罗索和(爱因斯坦 )联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号召用和平方法解决世界争端的宣言。31.16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主要发生了( 三(或3))次技术革命。32.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 P1-TT-EE-P2 )模式。33.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 )这双重属性。34.科学和技术对( 管理)的影响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35.当代最热门]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 基因技术 )36.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 工程活动)这一媒介发生的。37.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于( 2007)年。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8.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发展和人的精神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客观规律的精神活动及其智力结果的体现形式。39.(广义的)技术革命:是指改变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整个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40.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有序化的过程。41.人类中心主义:从西方世界中人与自然冲突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42.人本教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它要求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习惯,形成谨慎处理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基本导向是什么?答:(1)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2)科学技术研究导向。(3)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44.古代中国主要在哪些技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答:(1)技术:陶瓷技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和四大发明。(2)科学: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数学。45.“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与其他科学发展模式相比,不同之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的坚韧性与整体性。(2)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发展中理论的继承性和必然进步性。(3)该模式的“助发现法”所阐述的“方法论原则”,发展了与亚里士多德动力学完全不同的新动力学。46.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答:(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2)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47.哲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哲学能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思考能够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推测。(3)探讨哲学问题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8小题10分,第49小题11分,共21分。48.结合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战略的实例,说明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答:(1)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特点:政府注重科技政策的宏观调控,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合作研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积极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优先支持战略重点领域。日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2)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型战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摆脱发展模仿型高新技术产业模式,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9.请阐释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新理念。答:(1)新的科学观:STS采用整体论的科学观,强调联系和综合,把人类、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统一体,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目前最大的跨学科性质的综合研究。(2)新的价值观:STS认为科学技术是隐含着价值的”社会过程”和“社会事业”,追求自然-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并试图建立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与社会环境。(3)新的发展观:STS更重视发展的质特别是环境质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目的是在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这是一个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4)新的教育观:STS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知识公民。往期推荐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自考03005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6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8护理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试题及答案&模拟题2021年10月自考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2996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2022年4月(22.1次)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告2021年10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0896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校订

* 新闻选择与新闻传播 一、新闻选择的含义 选择是行为主体对行为目标或方案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新闻选择是传播主体对报道目标或传播方案的搜寻、比较和确认。新闻选择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 1. 新闻选择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2. 新闻选择过程的目标有两个:择真和择优; 3. 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即搜寻、比较和确认; 4. 新闻选择在本质上是从多种可行性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度较高的方案; 5. 新闻选择也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很强,但又有极严格的客观规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新闻选择的两个主要标准—— 一是新闻价值,二是政策法规和伦理道德 三、新闻传播行为的构成要素及其辩证关系 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新闻传播行为的三个构成要素是: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 这三个要素在新闻传播中是缺一不可的。三者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构成新闻传播行为的有机整体。 1. 事实是新闻传播行为中的客体,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新闻事实在传播行为中并非处于任人宰割的和随意摆布的软弱地位。 它在如下四点上起着决定或影响作用: 1) 客观事实的报道对象是传播行为的源头和起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 2) 客观事实和报道对象对传播行为的反馈制约 3) 新闻事实和报道对象*自身的冲击力激发传播行为的生成 4) 传播客体即报道对象直接参与新闻的传播行为 2. 新闻报道者也就是新闻报道的传播者,他是新闻传播行为的主体 新闻报道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1) 新闻报道者即传播主体是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 2) 新闻报道者分配接受者的注意力,安排社会舆论的议程; 3) 新闻报道者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评价表达自己的倾向。 辩证的来看,报道者的行为产不能随心所欲,也具有如下受动性: 1) 受到事实报道对象的制约; 2) 受到接受者即受众的制约; 3) 受到新闻报道者角色定位的制约 3. 新闻接受者,也就是大众传播中的受众,,在新闻传播行为中兼有客体和主体的双重性质。受众是享有主动权和支配权的接受主体,其支配作用如下: 1) 受众的新闻需求,是驱动新闻传播行为的终极动力 2) 受众的未知和需知,是新闻选择的重要价值尺度和标准 3) 受众对新闻传播行为的广泛参与 四、新闻传播流程的五个环节 选择事实、加工制作、播报传递、受众接受、信息反馈 五、新闻传播的模式 模式是一种认识和表述事物性质及基规律的简约方式。新闻传播模式有两大类型:线性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 六、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如实又有选择地及时公开传播受众需知又未知的新闻事实的信息。其有五个基本点: 1. 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公开的传播; 2. 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 3. 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 4. 传播者作为中介,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受众,的实现途径就是从现有的大量事实中加以选择,既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同时又调整受众的认识和引导舆论; 5. 传播者的倾向性体现在他们对事实的比较、筛选和陈述中。 七、新闻手段的含义 1. 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及他编播形式的总称; 2. 泛指所有的新闻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等; 3. 是“用事实说话”的同义语,即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表态达播者的立场和观点。

自考新闻学专业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文学概论(一)、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新闻伦理学、英语(二)、美学、法学概论、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创业学、数字媒体技术概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毕业论文。自考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已公布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3、考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层次专业,申请毕业时须通过“前置学历”认证。如果不能提供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是无法办理自考本科毕业的。自考毕业条件1、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2、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3、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4、办理本科毕业证书者,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

新闻学名词解释如下: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

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新闻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现代政治学注重研究政治主体和现实政治问题,如政治制度、国家法律、政治行为、政治决策、政治合法性、政治心理等。

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哲学思想,法学在中国先秦时代被称为“刑名之学”,从汉代开始有“律学”的名称。在西方,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对“法学”(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一词的定义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正义和非正义之学。

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或者说,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伦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既多又复杂,但基本问题只有一个——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2022级考取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专硕,本科是一所非知名985院校的出版专业,鉴于说出来你们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不说了。

之所以说轻松,是因为我复习的总时长绝对不算长,而且也没有非常沉重和苦兮兮,从未因为学习熬过夜或者起大早,也一直有规律地自我放松,安排娱乐活动,这半年所有的火爆电影基本全都看了,包括11月的dy和神奇动物。但是还是付出了很多,也经受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所以轻松也是相对的轻松,并不是一篇教你偷懒的经验贴。

下面进入正题。

关于择校

首先,华科的新闻传播专业非常非常强,学科评估是A级,仅次于中传和人大,跟复旦并列第三,教学质量和各种资源绝对有保障,整体的学风特别好,读研会对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其次,华科初试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只要基础知识扎实,就能比较从容地应付华科的考题。初试的参考书目也都相对比较基础,不至于晦涩难懂,试题中需要扩展的内容也都比较好掌握,老师给分比较宽松,踏实准备、好好积累,考上不难。

初试准备

01

【新闻传播专业基础440】135分

说到这里略有一丝惭愧,因为我的专业课复习开始得实在不算早,7月末才正式开始看专业书,其实3月份所有的书基本都准备齐全了,但是太懒迟迟没有开始,期末又写了一堆课程论文身心俱疲,暑假回家呆了二十天才回到学校学习。看书看得晚直接导致后期感觉基础知识不牢,有点慌,所以如果大三下学期课业不太繁重的话,建议在3-6月份及早看专业书,不需要做多么详尽的笔记,略读即可,主要是为了后续复习时间充足。

参考书目及学习建议如下:

新闻史

1、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不要死抄书!不要死抄书!不要死抄书!

抄书是我觉得复习期间我做过最傻最低性价比的事情,开始复习每天自己做笔记,一天抄几千字,半个月后活生生抄出了腱鞘炎,治病养病又费时间又费钱,中新史的笔记我就用了一个月才整理完,而且后期发现死抄书用处是真的不大,不如挑一本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笔记下载或者打印,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增减,形成新闻史的脉络。看一遍修改一遍,多看多想也就能形成框架了,把知识点联系起来自己做思维导图对于巩固记忆特别有帮助,软件推荐Xmind。

外新史考察得相对少,比较好掌握,所以中新史比外新史难一些,也需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建议早点看,早期可以像看历史书一样看,跟政治近代史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传播学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我只看了传播学教程,但是反复看了很多遍,直到考前一天还全书顺了一遍。这本书的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很多细节都不能放过,历年很多真题都考察了细节知识点。而传播学史包括传播理论都是自己找了其他的资料补充的,其实后期20天20题里给出的知识点已经足够了,而且学派学者的知识考察起来也不会考得很难,这两本没有时间精读的话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作为扩展学科视野之用还是很有帮助的,有时间应该好好读一下。

媒介经营管理

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书都没买系列,关于媒介管理,我的建议是,自己结合历年真题整理一个专题。媒介融合永远是最重要和核心的考点。

新闻伦理与法规

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书要看,笔记也要做,联系热点和真题,形成自己的答题逻辑,问题也不是很大。早点看书,结合真题归纳重点,多想多练,就能稳稳拿下。

02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122分

说到实务我就更惭愧了,第一遍专业书看完已经是10月初,导致我的实务练习10月中旬才开始。而且因为书实在看不完了,选做部分就放弃了网传选择了新闻评论方向。

1、报道策划

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分值从40分变成了30分,练过几次就基本能掌握套路,爱传播的范文适合大家模仿与学习,20题的策划模板也很好用。

2、消息改写

不同题材的消息消息难度也有所不同,一样要多加练习,强烈推荐爱传播的批改班,前期我的分数惨不忍睹,后期几次都是45+,这种明显的进步也给了我很大信心。

3、新闻评论

是真的难写。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多练习在考场上绝对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评论。但是只要练习够了的话写好也不难,平时多看新京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的评论公号,关注这类权威媒体对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学习观点和论述亮点,辩证地对待网络上的其他声音,别被歪曲的价值观带跑偏,更别写进评论里。

评论的简答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的知识。但是今年的题量从20分增加到了40分,导致我拿到题的时候有点发懵,最后字数没凑够,可能分也不高。

另外,评论考试的时候极有可能遇到难题,风险不小,我的实务分数在前几名里偏低,我觉得原因主要是评论出题的灵活性大,而求稳的话就容易答得比较死,一旦评论的难度不低且观点不容易有新意的话,就很难拿高分,跟其他方向的考生也会有差距,所以慎选自己的选做方向。

两门专业课的复习呢,前期看书,利用好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自己的笔记;中间做好基础知识的掌握,练习好实务,多改多练;后期结合真题和各个公众号整理的热点和参考书,试着做真题,整理一份囊括自己知识的“标准答案”,按专题分类逐个击破。

【英语二】78分

我的英语备考开始得比较早,因为本科期间真的没怎么重视英语,老本有限,且尘封多年。所以从3月开始,我坚持每天手机打卡300词,包括红宝书在内的千词级别的单词书加起来背了几遍。其实记得不那么牢固,但是能够对单词保持高度的熟悉感。尤其后期我感觉app没有针对性,到11月份开始背红宝书,每天到图书馆先背单词,因为红宝书是乱序的相近词,非常适合在后期清除自己混淆的单词,一遍遍加深印象,后期我明显感觉到英语词汇量上升了,做真题的正确率也高了很多。

英语只需要做真题,任何模拟题都不如真题的质量高。专硕的同学其实也可以先做英一提升手感,丰富词汇量积累错题,毕竟英二的真题太少了,还要留出近几年的真题作后期模拟之用,所以英一的题可以用,但是重点还是要研究好英二的出题思路。

有关英语的复习我有以下几条经验:

1、一定要好好整理错题,留着熟悉生词和考前看

2、搞清错误选项的命题陷阱,了解原理以后才能避开

3、不要过分迷恋英语课程,实在错的多没读懂的文章再跟课程讲解

4、保持手感,英语定期做,比如一天一个阅读或者三天一套题,掐好时间

5、作文不急着准备,关键是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不要生硬地套用模板。

04

【政治】70分

徐涛的黄皮书

肖老师1000题

肖四肖八

腿姐四套题、

徐涛八套题

我在3月份买了红宝书,但发现还是要从详细一点的书开始读比较好。所以在徐涛的黄皮书出来之后,转为看黄皮书并结合徐涛的思维导图,自己描绘思维导图,当天按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回顾。

同时刷肖老师的1000题,可以某宝供三刷的习题本,这样1000题可以重复利用。我是在一刷之后将错题标出,二刷只刷错题。

冲刺阶段,报了腿姐的冲刺课,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用1.5倍速学习,很管用。肖四肖八出来之后,我将肖四与腿姐结合,简单总结出一套关于不同的热点的答案,背诵到进考场那一刻。

肖四今年押中了不少题,所以一定要背好,但是关于答案,我觉得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给分点进行总结。冲刺阶段,市面上的冲刺题我做了不少,但是肖老师、腿姐、徐涛的选择题我做了两遍,将每道题的知识点都搞懂。很多知识点都考到了。政治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个人认为冲刺阶段对重点的把握很关键。

到了冲刺阶段,腿姐和徐涛会在vx公众号上推出带背栏目,还会在xmly上线,我一般在通勤的时间收听,听完进行背诵,在路上解决知识点。可以将重点进行再次巩固。

建议:每年政治都有侧重点,一定要跟着老师关注热点,时政的占比很多,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很关键。

华科复试

华科的复试比较早,3月18日出复试线,3月28日复试。今年采取的依然是线上复试,其中英语是自我介绍,加老师提问。考试简章上面说的自备一个专业理论知识未来得及展示,关于老师提问的问题,感觉还是根据自我介绍上面来。所以专业和综合两方面最好都准备一下。我由于口语不好,直接报了爱传播的口语课,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每天进行练习,提升明显。

专业课和综合的面试一起进行,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抽题二选一进行答题。

精力和时间管理经验

考研,其实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的考验,这种考验关于学习能力、时间安排、情绪管理、身体素质等等各个方面。

首先,摸清自己的精力、情绪的波动曲线。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摸底,从而找出符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的结构。比如,考研申请被单位批准之后,我调整了作息,早上4:30分准时起床,到6:50之间是我最佳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我背诵了所有的专业课和政治重点。

其次,不要消耗自己的意志力,而是将行动内化为习惯。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坚持一件难事,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其内化为习惯。比如早起、跑步等等,一旦成为习惯,身体便会像被植入了程序,脑神经会在相应的时间点对身体发出指令,这样便会节省意志力的消耗。

再次,看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时间。曾经的我将每天学习的时间作为努力的标识,后来才明白,最重要的是通过每天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来判断学习质量。我一般是通过forest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以1.5小时为一个周期,休息一刻钟,以此循环。在背书方面,利用“看他说”建立框架、“自己说”填充框架、“自圆其说”不断重复的三步走;另外,除了费曼学习法,还辅助了思维导图方法、默写法进行专业课和单词的记忆……

最后

首先,我真的要感谢爱传播,没有爱传播、没有学姐学长们对我的鼓励,我绝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从前我看一些经验贴里的各种感激都觉得不过是商业互吹罢辽,自己经历过才知道,遇到好的领路人对于我们这些在黑夜里前行的人是多么重要。因为起步晚,所以复习初期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考得上,是学姐学长们的鼓励和不厌其烦的答疑才让我有了变得更好的愿望和底气。

其次,不要过分注重形式和所谓的仪式感,精致妆容、学习手账、漂亮本子与昂贵的笔,这一切都不如在脑子里精心构筑起一个知识殿堂来得重要。真正学进去了的时候,什么都顾不上的,也都不如学习来得更有意义。

最后,我想把我的微信签名送给大家——“焦虑就是提前感受失败”。永远不要让焦虑支配你,更不要被畏难情绪打倒甚至低头放弃。的确,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放弃也绝对不会舒服,毒鸡汤只能是毒鸡汤。希望大家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把用来焦虑和烦躁的时间用于学习或者有意义的放松,毕竟真正的信心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

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的人都有机会用到我之后的复试经验贴!祝大家成功上岸!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试卷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2022级考取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专硕,本科是一所非知名985院校的出版专业,鉴于说出来你们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不说了。

之所以说轻松,是因为我复习的总时长绝对不算长,而且也没有非常沉重和苦兮兮,从未因为学习熬过夜或者起大早,也一直有规律地自我放松,安排娱乐活动,这半年所有的火爆电影基本全都看了,包括11月的dy和神奇动物。但是还是付出了很多,也经受了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所以轻松也是相对的轻松,并不是一篇教你偷懒的经验贴。

下面进入正题。

关于择校

首先,华科的新闻传播专业非常非常强,学科评估是A级,仅次于中传和人大,跟复旦并列第三,教学质量和各种资源绝对有保障,整体的学风特别好,读研会对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其次,华科初试侧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只要基础知识扎实,就能比较从容地应付华科的考题。初试的参考书目也都相对比较基础,不至于晦涩难懂,试题中需要扩展的内容也都比较好掌握,老师给分比较宽松,踏实准备、好好积累,考上不难。

初试准备

01

【新闻传播专业基础440】135分

说到这里略有一丝惭愧,因为我的专业课复习开始得实在不算早,7月末才正式开始看专业书,其实3月份所有的书基本都准备齐全了,但是太懒迟迟没有开始,期末又写了一堆课程论文身心俱疲,暑假回家呆了二十天才回到学校学习。看书看得晚直接导致后期感觉基础知识不牢,有点慌,所以如果大三下学期课业不太繁重的话,建议在3-6月份及早看专业书,不需要做多么详尽的笔记,略读即可,主要是为了后续复习时间充足。

参考书目及学习建议如下:

新闻史

1、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不要死抄书!不要死抄书!不要死抄书!

抄书是我觉得复习期间我做过最傻最低性价比的事情,开始复习每天自己做笔记,一天抄几千字,半个月后活生生抄出了腱鞘炎,治病养病又费时间又费钱,中新史的笔记我就用了一个月才整理完,而且后期发现死抄书用处是真的不大,不如挑一本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笔记下载或者打印,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增减,形成新闻史的脉络。看一遍修改一遍,多看多想也就能形成框架了,把知识点联系起来自己做思维导图对于巩固记忆特别有帮助,软件推荐Xmind。

外新史考察得相对少,比较好掌握,所以中新史比外新史难一些,也需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建议早点看,早期可以像看历史书一样看,跟政治近代史结合起来效率更高。

传播学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我只看了传播学教程,但是反复看了很多遍,直到考前一天还全书顺了一遍。这本书的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很多细节都不能放过,历年很多真题都考察了细节知识点。而传播学史包括传播理论都是自己找了其他的资料补充的,其实后期20天20题里给出的知识点已经足够了,而且学派学者的知识考察起来也不会考得很难,这两本没有时间精读的话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作为扩展学科视野之用还是很有帮助的,有时间应该好好读一下。

媒介经营管理

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书都没买系列,关于媒介管理,我的建议是,自己结合历年真题整理一个专题。媒介融合永远是最重要和核心的考点。

新闻伦理与法规

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书要看,笔记也要做,联系热点和真题,形成自己的答题逻辑,问题也不是很大。早点看书,结合真题归纳重点,多想多练,就能稳稳拿下。

02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122分

说到实务我就更惭愧了,第一遍专业书看完已经是10月初,导致我的实务练习10月中旬才开始。而且因为书实在看不完了,选做部分就放弃了网传选择了新闻评论方向。

1、报道策划

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分值从40分变成了30分,练过几次就基本能掌握套路,爱传播的范文适合大家模仿与学习,20题的策划模板也很好用。

2、消息改写

不同题材的消息消息难度也有所不同,一样要多加练习,强烈推荐爱传播的批改班,前期我的分数惨不忍睹,后期几次都是45+,这种明显的进步也给了我很大信心。

3、新闻评论

是真的难写。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不多练习在考场上绝对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评论。但是只要练习够了的话写好也不难,平时多看新京报、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的评论公号,关注这类权威媒体对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学习观点和论述亮点,辩证地对待网络上的其他声音,别被歪曲的价值观带跑偏,更别写进评论里。

评论的简答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都是基础的知识。但是今年的题量从20分增加到了40分,导致我拿到题的时候有点发懵,最后字数没凑够,可能分也不高。

另外,评论考试的时候极有可能遇到难题,风险不小,我的实务分数在前几名里偏低,我觉得原因主要是评论出题的灵活性大,而求稳的话就容易答得比较死,一旦评论的难度不低且观点不容易有新意的话,就很难拿高分,跟其他方向的考生也会有差距,所以慎选自己的选做方向。

两门专业课的复习呢,前期看书,利用好能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自己的笔记;中间做好基础知识的掌握,练习好实务,多改多练;后期结合真题和各个公众号整理的热点和参考书,试着做真题,整理一份囊括自己知识的“标准答案”,按专题分类逐个击破。

【英语二】78分

我的英语备考开始得比较早,因为本科期间真的没怎么重视英语,老本有限,且尘封多年。所以从3月开始,我坚持每天手机打卡300词,包括红宝书在内的千词级别的单词书加起来背了几遍。其实记得不那么牢固,但是能够对单词保持高度的熟悉感。尤其后期我感觉app没有针对性,到11月份开始背红宝书,每天到图书馆先背单词,因为红宝书是乱序的相近词,非常适合在后期清除自己混淆的单词,一遍遍加深印象,后期我明显感觉到英语词汇量上升了,做真题的正确率也高了很多。

英语只需要做真题,任何模拟题都不如真题的质量高。专硕的同学其实也可以先做英一提升手感,丰富词汇量积累错题,毕竟英二的真题太少了,还要留出近几年的真题作后期模拟之用,所以英一的题可以用,但是重点还是要研究好英二的出题思路。

有关英语的复习我有以下几条经验:

1、一定要好好整理错题,留着熟悉生词和考前看

2、搞清错误选项的命题陷阱,了解原理以后才能避开

3、不要过分迷恋英语课程,实在错的多没读懂的文章再跟课程讲解

4、保持手感,英语定期做,比如一天一个阅读或者三天一套题,掐好时间

5、作文不急着准备,关键是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不要生硬地套用模板。

04

【政治】70分

徐涛的黄皮书

肖老师1000题

肖四肖八

腿姐四套题、

徐涛八套题

我在3月份买了红宝书,但发现还是要从详细一点的书开始读比较好。所以在徐涛的黄皮书出来之后,转为看黄皮书并结合徐涛的思维导图,自己描绘思维导图,当天按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回顾。

同时刷肖老师的1000题,可以某宝供三刷的习题本,这样1000题可以重复利用。我是在一刷之后将错题标出,二刷只刷错题。

冲刺阶段,报了腿姐的冲刺课,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用1.5倍速学习,很管用。肖四肖八出来之后,我将肖四与腿姐结合,简单总结出一套关于不同的热点的答案,背诵到进考场那一刻。

肖四今年押中了不少题,所以一定要背好,但是关于答案,我觉得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给分点进行总结。冲刺阶段,市面上的冲刺题我做了不少,但是肖老师、腿姐、徐涛的选择题我做了两遍,将每道题的知识点都搞懂。很多知识点都考到了。政治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个人认为冲刺阶段对重点的把握很关键。

到了冲刺阶段,腿姐和徐涛会在vx公众号上推出带背栏目,还会在xmly上线,我一般在通勤的时间收听,听完进行背诵,在路上解决知识点。可以将重点进行再次巩固。

建议:每年政治都有侧重点,一定要跟着老师关注热点,时政的占比很多,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很关键。

华科复试

华科的复试比较早,3月18日出复试线,3月28日复试。今年采取的依然是线上复试,其中英语是自我介绍,加老师提问。考试简章上面说的自备一个专业理论知识未来得及展示,关于老师提问的问题,感觉还是根据自我介绍上面来。所以专业和综合两方面最好都准备一下。我由于口语不好,直接报了爱传播的口语课,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每天进行练习,提升明显。

专业课和综合的面试一起进行,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抽题二选一进行答题。

精力和时间管理经验

考研,其实是对一个人全方面的考验,这种考验关于学习能力、时间安排、情绪管理、身体素质等等各个方面。

首先,摸清自己的精力、情绪的波动曲线。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摸底,从而找出符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的结构。比如,考研申请被单位批准之后,我调整了作息,早上4:30分准时起床,到6:50之间是我最佳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我背诵了所有的专业课和政治重点。

其次,不要消耗自己的意志力,而是将行动内化为习惯。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坚持一件难事,最好的方法便是将其内化为习惯。比如早起、跑步等等,一旦成为习惯,身体便会像被植入了程序,脑神经会在相应的时间点对身体发出指令,这样便会节省意志力的消耗。

再次,看重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时间。曾经的我将每天学习的时间作为努力的标识,后来才明白,最重要的是通过每天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来判断学习质量。我一般是通过forest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以1.5小时为一个周期,休息一刻钟,以此循环。在背书方面,利用“看他说”建立框架、“自己说”填充框架、“自圆其说”不断重复的三步走;另外,除了费曼学习法,还辅助了思维导图方法、默写法进行专业课和单词的记忆……

最后

首先,我真的要感谢爱传播,没有爱传播、没有学姐学长们对我的鼓励,我绝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从前我看一些经验贴里的各种感激都觉得不过是商业互吹罢辽,自己经历过才知道,遇到好的领路人对于我们这些在黑夜里前行的人是多么重要。因为起步晚,所以复习初期我从未想过自己能考得上,是学姐学长们的鼓励和不厌其烦的答疑才让我有了变得更好的愿望和底气。

其次,不要过分注重形式和所谓的仪式感,精致妆容、学习手账、漂亮本子与昂贵的笔,这一切都不如在脑子里精心构筑起一个知识殿堂来得重要。真正学进去了的时候,什么都顾不上的,也都不如学习来得更有意义。

最后,我想把我的微信签名送给大家——“焦虑就是提前感受失败”。永远不要让焦虑支配你,更不要被畏难情绪打倒甚至低头放弃。的确,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放弃也绝对不会舒服,毒鸡汤只能是毒鸡汤。希望大家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把用来焦虑和烦躁的时间用于学习或者有意义的放松,毕竟真正的信心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

希望每一个看到这的人都有机会用到我之后的复试经验贴!祝大家成功上岸!

你不该问这个问题。。。你该问:“如何在百度中查新闻伦理的含义。”哈哈。。。原因是:回答都是贴来贴去。。。你自己就找不到。。。我教给你:在百度首页里进“百科”里查询。呵呵。。。

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学•技术•社会试卷(课程代码0039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第一人是( A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培根2.STS的复合三元模式具体包括( B )A.STS史、理论STS、STS哲学 B.STS史、理论STS、应用STSC.STS史、STS哲学、应用STS D.理论STS、STS哲学、应用STS3.STS创立于( A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苏联和日本4.20世纪90年代,影响波及多国、范围极其广范的科学与人文的论战“科学大战”发端于( B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5.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做了物质技术上的准备的是( D )A.古希腊的科学 B.古罗马的科学C.古阿拉伯的科学技术 D.中国的四大发明6.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高潮是( D )A.天文学革命 B.微积分创立C.达尔文的进化论诞生 D.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建立7.在知识发展的模式中,邦格主张( B )A.渐进模式 B.进化模式 C.革命模式 D.量变模式8.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 C )A.科学理性 B.科学奖励 C.学术规范 D.身份地位9.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B )A.电子技术 B.电力技术 C.蒸汽机的发明 D.信息技术1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 B )A.文化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人际关系11.受飞机研制所推动,产生和发展了(C)A.弹性力学 B.多相流体力学C.气体动力学 D.环境空气动力学12.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C )A.科学实验 B.社会实践 C.社会需求 D.物质条件13.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生存》-书中描述了重建世界的信息DNA,这本书的作者是( D )A.利奥塔 B.雷切尔卡逊 C.马尔库赛 D.尼葛洛庞蒂1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工程实践领域不断扩展,工程活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提供各类理论知识的“精神创造工程"的是( D )A.自然工程 B.生物工程 C.社会工程 D.知识工程15.导致三峡水利工程成为问题工程的原因主要在于( A )A.工程决策环节 B.工程设计环节 C.工程建设环节 D.工程使用环节16.工程共同体成员要学会识别可为行为和不可为行为,以有效约束个人职业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工程主体的(C )A.责任意识 B.敬业意识 C.伦理观念 D.安全观念17.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C )A.环境与人和谐 B.气候与人和谐 C.人与自然和谐 D.人与社会和谐18.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的课程组织方式,一种是以概念为核心,另一种是(A )A.以科学为主体 B.以知识为核心 C.生活为核心 D.以能力为核心19.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学课程的主要研究方式是( C )A.测验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20.在技术课程中,提高技术设计能力的最好办法是( A )A.动手操作 B.细心观察 C.寻求指导 D.理论学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21.从社会条件的角度看,STS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土壤有( BCE)A.体育运动 B.环境运动 C.人权运动 D.妇女解放运动 E.和平运动22.现代生物工程包括(ABCD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E.生物能源工程23.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主要包括( ABCD )A.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B.社会的科学技术化 C.技术的科学化D.科学的技术化 E.科学的技术社会化24.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包括( ACD )A.劳动者 B.生产者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过程25.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科学认知因素 B.技术自身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E.文化因素26.以属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制定的计划有( BC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B.“阿波罗”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D.人类基因组计划 E.生命基因组计划27.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包括( ACD )A.整体教育观 B.自然教育观 C.社会教育观D.人本教育观 E.和谐教育观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8.1893年,( 康有为 )在翻译介绍日本的书目时首先使用了“科学”一词。29.STS方法由于其视用的不同可以分为方法交叉、理论借鉴、问题拉动和( 文化交融)四个大的层次。30.1955年,罗索和(爱因斯坦 )联合发表了反对战争、反对军备竞赛,号召用和平方法解决世界争端的宣言。31.16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主要发生了( 三(或3))次技术革命。32.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 P1-TT-EE-P2 )模式。33.技术具有自然属性和( 社会属性 )这双重属性。34.科学和技术对( 管理)的影响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35.当代最热门]的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是( 基因技术 )36.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 工程活动)这一媒介发生的。37.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于( 2007)年。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8.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发展和人的精神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客观规律的精神活动及其智力结果的体现形式。39.(广义的)技术革命:是指改变社会生产技术基础的整个技术体系的根本性变革。40.社会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成果,使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有序化的过程。41.人类中心主义:从西方世界中人与自然冲突的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世界观、文化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42.人本教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核心思想,它要求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习惯,形成谨慎处理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态度。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3.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三大基本导向是什么?答:(1)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导向。(2)科学技术研究导向。(3)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导向。44.古代中国主要在哪些技术和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答:(1)技术:陶瓷技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和四大发明。(2)科学:农学、中医药学、天文学、数学。45.“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与其他科学发展模式相比,不同之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的坚韧性与整体性。(2)该模式坚持了科学理论发展中理论的继承性和必然进步性。(3)该模式的“助发现法”所阐述的“方法论原则”,发展了与亚里士多德动力学完全不同的新动力学。46.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答:(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2)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47.哲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哲学能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思考能够为科学技术研究者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理论推测。(3)探讨哲学问题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8小题10分,第49小题11分,共21分。48.结合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战略的实例,说明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答:(1)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特点:政府注重科技政策的宏观调控,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合作研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抢占战略制高点。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积极培养和吸收科技人才。优先支持战略重点领域。日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2)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创新型战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摆脱发展模仿型高新技术产业模式,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9.请阐释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新理念。答:(1)新的科学观:STS采用整体论的科学观,强调联系和综合,把人类、自然和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统一体,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目前最大的跨学科性质的综合研究。(2)新的价值观:STS认为科学技术是隐含着价值的”社会过程”和“社会事业”,追求自然-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并试图建立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与社会环境。(3)新的发展观:STS更重视发展的质特别是环境质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目的是在保护人类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社会,这是一个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4)新的教育观:STS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综合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知识公民。往期推荐致自考生:每次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来读一下这篇文章!这些「真诚」的建议送给自考考生2021年10月自考03005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6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3008护理学研究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1848公务员制度试题及答案&模拟题2021年10月自考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2996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2022年4月(22.1次)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告2021年10月自考00658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2021年10月自考00896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分送我吧,谢谢了! 我觉得就是把新闻的价值取向 道德等重要化了,或者它确实很重要,就称为了一种伦理.低调的讲,可以说新闻公德,这样更好理解一些,可是重要程度也弱了.

  •   索引序列
  •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试卷
  •   新闻伦理与法规自考历年真题试卷
  •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试卷
  •   新闻伦理学历年自考真题
  •   新闻伦理学自考真题试卷答案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