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统计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导论 统计是静止的历史,历史是流动的统计。 1、掌握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政治算数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威廉·佩蒂和约翰·格朗特 2、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 4、了解统计研究的基本程序:统计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服务 5、了解统计具有的职能:信息职能、监督职能、咨询职能、辅助决策职能 6、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六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数值)④变异、变量与变量值。统计学上把总体各单位由于随机因素引起的某一标志表现的差异称为变异。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7、问答: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质量指标还是数量指标,都能用数字表示。而标志则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而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不会总体的指标值。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互换关系。 8.、质量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统计指标分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总量指标(数量指标)。 9. 第二章 统计设计 1、掌握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 2、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1、掌握数据的计量与分类。计量尺度由低级向高级、由粗略到经济分为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2、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与形式。种类调查单位是否完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间隔时间相当长)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3、重点掌握数据搜集的方法。询问调查法(面谈调查法、邮寄调查法、电话调查法、留置问卷调查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实验调查法;卫星遥感法。 4、掌握调查方案设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之间的区别。 5、了解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 查)。 6、掌握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准确、及时、全面和经济。统计数据误差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7、问答:为什么普查与全面调查不能互相替代? 8、问答:怎样理解各种调查方式的综合运用? 答: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等资料。 第四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掌握数据整理的程序。设计和编制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案对调查获得数据进行审核,准确性审核包括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组、编码、汇总和计算④对整理好的统计数据进行再次审核,及时更正汇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差错⑤将汇总整理的结果编织成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简明扼要的表现现象的数量特征⑥积累、公布和管理统计数据。 2、重点掌握数据整理的各种方法。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统计分组中的核心问题在于选择分组标志。统计分组的作用:可以区分现象质的区别。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在于区分现象质的区别可区分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特征。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频数分布的类型主要有:钟型、U型和J型。统计分组的原则:①组内同质和组间差异原则②穷尽原则③互斥原则。按分组的标志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 3、掌握数据显示的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是显示统计数据的两种基本方式。统计表的构成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 4、作业题第8题 第五章 综合指标 1、理解各综合指标的基本概念。①总量指标。分类: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②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有名数和无名数。6种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例5-9),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其比较P154表5-4平均指标。种类: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位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由组距资料计算众数的公式在书本170页。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的关系,173页④变异指标。标准差和方差。 2、掌握各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作业题第20题 第六章 抽样推断 1、了解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抽样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用n表示,n≥30称为大样本,n 2、重点掌握单一总体均值和单一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方法。作业题19题的1、2小问。常 用公式总结:  n Z pp(1p) Zpn p ZZ pZpppZp 3、掌握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作业题第3小问。 4、 第七章 假设检验 1、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来检验事先对总体某些数量特征所做的假设是否可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第一类错误,弃真,原假设是正确的却被否定了;相反的有第二类错误,取伪。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 2、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重点掌握相关分析的方法。相关图即散点图。相关系数计算公式r 2、重点掌握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作业题第11题。计算公式 nx2xnxyxy2ny2y2 ˆabx y bnxyxynx2x2ab 22rrr判定系数 计算 第九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1、重点掌握时间数列的分析指标。由于时间数列表现了事物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故又称动态数列。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时间和指标数值。时间数列的种类:①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又分为时间数列和时点数列②相对指标时间数列③平均指标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①发展水平②平均发展水平③增长量④平均增长量;速度分析指标①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时间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作业题14题。 2、重点掌握长期趋势测定方法。⑴时距扩大法⑵移动平均法⑶数学模型法。作业题15题。b 计算公式简洁法tyyt an 2 3、掌握季节变动的测算方法。各月份季节变动指数之和应为1200%,各季度的季节变动指数之和应为400%。作业题17题。 4、了解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概念。循环变动是指现象在为期较长的时间内呈现出较大的跌宕起伏。 5、掌握时间数列的预测方法。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 1、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种类。统计指数也称经济指数,是一种对比性的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分类: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数。 2、掌握总指数的编制方法。综合指数“数基质报”计算公式: Iqqpqp1 000Ip pqpq11 01作业题19 3、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重点掌握借助于指数体系进行的因素分析。作业题20、23。 4、了解指数数列。了解国内外常用的经济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的范畴,是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等数学学科在教育领域(包括实践领域与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它是教育领域中各种数据资料,特别是量化数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及由此而进行推断与决策的有益的思维工具之一。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统计学》一般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等本、专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实验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基础之一。

自考教育统计学重点笔记整理

1.u分布是标准正态分布,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t分布当自由度足够大的时候近似与u分布,n→∞时,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完全一致。2.单样本或两样本时用t检验,3样本或者3组以上用方差分析。两样本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效,F=t^2。3.卡方检验一般有2*2,2*C,R*C和配对资料卡方检验。注意理论频数不能太小,如有小于1或者1/5以上的格子小于5,则要考虑合并,或者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配对资料b+c>40时,卡方=(b-c)^2/(b+c),当b+c<=40时,用(|b-c|-1)^2/(b+c)。4.非参数检验对数据的分布没有要求5.假设检验基本思想就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抽样中不会发生。建议你还是参考相关的书籍吧,回答的不够准确

《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在《教育统计学》与《教育测量与评价》两门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课程,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今世界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而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能对搜集得来的数据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初步整理;能用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量数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借助概率理论,对数据进行推断统计;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与功能;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并能够熟练应用;掌握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学生课业发展进行恰当的测量与评价。重点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积差相关的意义与应用;正态分布的特点,正态分布的应用;抽样分布;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概念;估计信度的方法;难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区分度的估计方法等。在教育学领域,经常要涉及大量的调查、实验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并经过科学推论得出客观规律,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了从数量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现象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形成和发展,掌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念,初步具备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能力。

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与数理统计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把统计学的方法应用于教育实际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便更准确地掌握教育情况。为探索教育规律、制订教育方案、检查教育效率,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但是从研究内容来说,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课题的提出,内容的界定,对象范围的确定,假设的建立,结论的得出以及分析,却不是教育统计学的研究任务,因为这些问题还要依靠与研究内容有关的教育专业知识来解决。其统计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种:一、描述统计是依据统计的方法对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通过图示、求典型量数等手段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调查和实验室搜集统计资料的主要途径;统计表、统计图是呈现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统计资料的典型量数主要有反应集中趋势的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和相关量数等。如学业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优秀率等;教育行政部门掌握的升学率等。二、推断统计主要是研究由部分区说明整体的理论与方法,即根据局部的信息,利用统计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度下总体的数量特征或分布特征。它以描述统计为基础。三.多元统计分析。教育或心理的研究和实验,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寻找主要的影响因素,把相近或相关的因素合并或归类则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主要任务。多元分析增强了心理与教育研究和实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使研究更贴近客观实际,但是多元分析的理论深奥,计算复杂,直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的今天,有了专门成熟的软件包,才使得多元统计分析法获得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等。4.模糊统计学。教育、心理现象的不确定性,不仅表现为随机性,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模糊性。因此,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模糊性的描述也是必然的,不可缺少的。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笔记整理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网上哪儿有卖自考书的?我要小本的你要先在考试大,找到你要考得专业,再看买什么书.有些书有小本的就有,没有的应该就没有,不能每本书都有效本!到当当网搜搜看!本回答由网友推荐自考教育学本科到底有哪些科目需要考教育学的必考科目有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等。自考教育学本科的考试科目必考科目: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选考科目:英语、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加考科目: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史。自考教育学的就业方向1、做教师、辅导员随着国民的教育水平提升,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越来越多。进入普通高校的门槛相对以前要求学历更高,就业竞争越加激烈。现在大专、本科生进中高职高等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学历,大专和本科院校毕业生可以尝试应聘幼儿、小学、初中的教师岗位,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特别是现在放开二胎政策,现代人和国家政策都注重学前教育的培养。所以,教师仍然是多数教育学专业应届生或者是非师范毕业生的首选职业。2、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相对普通在校老师而言,特殊教育老师的流动性比较高。但是国家近年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落实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社会对受过专业学习的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才需求增大。而特殊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选择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相关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杭州市教育考试院自考工商企业管理教材哪里买?可以在自考报名的时候预订教材的。 也可以在淘宝等网上购买,但在网上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省自考办网上的教材信息购买,以免买错。在哪里可以买到吉林省2008年10月历史教育的专业课的自考教材,?一般来说,比较冷门的专业教材比较难买.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网购,你所在市的官网上应该可以网购的吧?如果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试着脱离教材自学.可以去网上搜寻该课程有关的考试大纲和历年试题:此外再尽可能找一些有关的复习笔记.课本的话可以试着去找普通高校的历史教育同名教材来看.话说我这次7月份的考试三门公共科都懒得去买教材,课本也只是随便看看普通高校的教材.另外做一做”一考通”的历年试题.结果等到考试时发现那些题目很多都做过而且一模一样-_-.祝你成功!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笔记应该是对教材知识的提炼,毕竟考试有重点有大纲,考试范围不可能涵盖到所有知识点。为了方便后期冲刺阶段使用,笔记应该是有的放矢,把它变其它学历点的精练集合。自考备考笔记整理要注意:1.不可地毯式复习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首先要熟悉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然后再翻开正文,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结构填入具体的知识点。然后再根据我们之前整理好的框架看书,我们就能感受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需要细细揣摩的,哪些是需要一带而过的。第一遍的复习可以全面一些,同时也要有意识的标注重难点。在把握好重点的基础上,再来复习一些次重点,应该是我们的学习策略,地毯式复习是要不得的。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的现象,有同学纠结于一个细小的知识点,死磕其中的原理及表达,硬是要搞出个所以然。时间没那么宽裕的,而且这类知识很大几率是不会考的。2.切忌抄书专业课复习记笔记千万不可以抄书,抄书式的笔记只能在短时间内让你对所学知识有个大概的印象,但是会大大弱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而且抄书费时费力,除去复习其他科目的时间,很有可能抄完一遍以后也就临近考试了,时间的浪费得不偿失。3.笔记不用太好看不同颜色对于人的眼睛是有不同刺激的。在做笔记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将难点、非难点、易错点、常考点等等做一区分,在赶走审美疲劳的同时让我们一秒辨别重难点。不过笔的颜色尽量不要太多,不利于再次复习,眼睛会问:我到底该看哪个呢?另外也会有一个误区,很多小伙伴,尤其是女孩子,记笔记过分强调美观。但是事实却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一本堪比画报的笔记,之后就很少翻开了。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教育学重点笔记整理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第三章 学生 一、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点较多,所占分值较高,建议学员加强理解,重点掌握。从题型来讲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及论述题的题型都要加以练习。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 历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 「识记」 (一)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和论。 「领会」 (一)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 1、遗传决定论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1)基督教的“原罪说” 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 (2)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金质者最为高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治学和管理国家,因而他们需要接受等级的教育;而银质者,其发展目标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够了;铁质者的天资最差,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需接受什么教育。铁质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开发,因为他们没有才能的天赋条件,他们只需掌握某种劳动的技能,养成服从的品性就足够了。 (3)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孟子主张注重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影响;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由于上述观点对善恶的肯定与否定过于绝对化,难以解释现实中人的发展差异复杂多样的事实,韩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论。韩愈认为,“学而愈明”为上等,“可导而上下”的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某种外在于儿童主观控制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制约。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3、辐和论 辐和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辐和论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但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 辐和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第二节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识记」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节制的自我演变过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他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提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接刺激与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1、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他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各种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儿童兴趣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合儿童的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的现实生活。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 2、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的特点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提出对环境,尤其是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控制,使其能适应儿童发展的倾向,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3、真正对儿童发展有益的教育,是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经验和连续性经验的活动,从这一角度而言,“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领会」 (一)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识记」 (一)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 儿童的个体发展是指儿童有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生理和心理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 (一)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二)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三)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例题·论述题」 试述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见上方标红部分 「解析」此论述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答题时写明5个特点的同时,就自己的理解在每个特点后作注解,无需死记硬背书上的句子。 (四)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 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医学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医学统计学重点知识如下:

1、医学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随机现象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进而阐明其客观规律性的一门应用科学。

2、医学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与Cox回归分析。

3、变量:观察指标在统计学上统称为指标变量,它反应的是生物个体间的变异情况,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定性变量(分类)和定量变量(连续)。

4、截尾数据:生存时间观察过程被人为的截止称为截尾,又称删失或终检。原因:失访/退出/终止(研究时限已到而终止观察)。

5、总体: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中所有的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医学统计学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2、研究对象: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

3、统计学作用: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其规律性,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4、统计分析要点:正确选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专业知识作出科学的结论。

5、医学统计学基本内容: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6、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 同质与变异

同质,指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其性质应大致相同。

变异,指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的、绝对的差异。统计学通过对变异的研究来探索事物。

(2) 变量与数据类型

变量,是反映实验或观察对象生理、生化、解剖等特征的指标。

变量的观测值,称为数据,分为三种类型:定量数据,也称计量资料,指对每个观察单位某个变量用测量或其他定量方法准确获得的定量结果。(如身高、体重、血压、温度等)

定性数据,也称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计数的定性观察结果。包括二分类、无序多分类。(进一步分为二分类和多分类,如性别分为男和女,血型分为A、B、O、AB等)

有序数据,也称半定量数据或等级资料,指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或次序分成等级后分组计数的观察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统计方法的选用与数据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3)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包括所有定义范围内的个体变量值。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对变量进行观测得到的数据。抽样,是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察单位。参数,指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

统计量,指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

(4)误差

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实值、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可分为三种:系统误差,也称统计偏倚,是某种必然因素所致,不是偶然机遇造成的,误差的大小通常恒定,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随机测量误差,是偶然机遇所致,误差没有固定的大小和方向。

抽样误差,是抽样引起的统计量与参数间的差异。抽样误差主要来源于个体的变异。统计学主要研究抽样误差。

(5)概率

概率,是描述某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度。

必然事件,事件肯定发生,概率P(U)=l。

随机事件,事件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概率介于0_P(A)≤ 1;不可能事件,事件肯定不发生,概率P($)=0。

小概率事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概率P(A)≤0.05、或P(A)≤0.01。

  •   索引序列
  •   教育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   自考教育统计学重点笔记整理
  •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笔记整理
  •   自考教育学重点笔记整理
  •   医学统计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