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学科网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学科网

发布时间: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学科网

发布时间: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学科网

51、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素养? (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能力 (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6)较高的教育机智 (7)教育科研能力 52、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53、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需要的人 54、试分析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5、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哪些合法权利? 受教育权、人身权 5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儿童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7、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 特殊的保护责任 58、学生作为法律的主体主要应尽哪些方面的义务? 尊重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9、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1)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2)进取心较强 (3)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4)思想活跃 (5)自我中心 (6)依赖性强 (7)心理承受能力差 (8)娇气十足 60、试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 赫尔巴特 观点:学生的成长完全依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儿童中心论, 杜威 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61、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62、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63、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65、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博比特 "活动分析法" 拉尓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66、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来源: 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67、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 (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68、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要求有哪些? 第一、 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第二、 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 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第四、 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69、什么是课程标准。 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70、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71、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72、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73、什么是教科书?其作用有哪些?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74、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1)整体把握教科书 (2)重点设计教科书 (3)充分利用教科书 (4)及时引进新知识 (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 (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75、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76、怎样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77、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影响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2)交流与合作 (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4)教师的培训 (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78、什么是课程评价?怎样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内涵: (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79、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80、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81、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 82、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3、试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84、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含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85、试述我国中学课程的结构。 86、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来源:考试大网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含义:(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 (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87、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践,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88、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89、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90、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孔子 "学""思""行" 孟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子" 赫尔巴特 "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五段教学法 杜威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91、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92、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9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94、什么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9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6、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9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98、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较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99、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足: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100、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是什么? 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教育学专业自考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教育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英语(二)、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导论、数学教育学、教育学(二)、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 自考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1、新技术教育领域 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2、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 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 3、出版社、报社,出版社 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

教育学自考考什么? 1.必考科目: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 2.选考科目:英语、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 3.加考科目:教育学(B)、心理学(A)、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史 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1)新技术教育领域 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2)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 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 (3)出版社、报社,出版社 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00442

根据2019年四川自考小学教育(本科(专升本))专业(专业代码:H040107)考试计划规定,该专业的开考方式是:社会,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 西华师范大学(社会),一共需要考15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中小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教育学(二)、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法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毕业论文。具体考试计划如下: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考)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考) 4 3 00015 英语(二)(必考) 14 4 00458 中小学教育管理(必考) 4 5 00467 课程与教学论(必考) 6 6 00465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必考) 4 7 00442 教育学(二)(必考) 8 8 02111 教育心理学(必考) 6 9 00472 比较教育(必考) 4 二选一(第一组) 10 00453 教育法学(必考) 4 二选一(第一组) 11 03329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必考) 5 二选一(第二组) 12 0333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必考) 5 二选一(第二组) 14 00447 教育行政学(加考) 6 不考英语(二)的加考课程 15 00448 学校管理学(加考) 6 不考英语(二)的加考课程 13 00000 毕业论文 10 总学分 65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教育学二自考教材,教育学二自考教材电子版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教育学0429 和教育学(二)00442有什么区别?教材是否一样?教育学042900429)和教育学00442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课程代码,后者是自学考试本科层次的课程代码。考试的内容不一样,难度和深度不一样,教材当然也不一样。以广东省自学考试为例,专科层次的考生要报考教育学,本科层次要报考教育学。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都用什么书?根据考纲,把各个知识点都理解透。有以下备考时用的书:1,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第三版这本书思路比较老套,但跟考纲结合比较紧密,重点参考。2,教育史: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第一版本书和考纲结合紧密,分析详细,重点参考。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第二版本书比较详细,重点参考。3,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第一版作为国内教育心理学的泰斗,冯老的书的确不错,建议重点参考。4,教育研究方法:这一部分相对比较简单,看看大纲解析就可以了。山西自考教育学科目有哪些?山西大学专科档案管理 英语 行政管理 新闻学 小学教育 秘书 旅游管理 经济法学 公共关系 饭店管理 法律 电力市场营销 独立本科英语 行政管理学 新闻学 社会学 旅游管理 经济学 教育学 教育管理 计算机网络 法律 档案学 山西师范大学专科电子技术 学前教育 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 独立本科体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学教育 汉语言文学 电子工程请问谁有学前教育自考教材: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教材急用谢谢了专科还是本科,代码是多少?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学0429(完整的名称是教育学(一)00429)和教育学(二)00442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自学考试专科层次的课程代码,后者是自学考试本科层次的课程代码。考试的内容不一样,难度和深度不一样,教材当然也不一样。以广东省自学考试为例,专科层次的考生要报考教育学(一)(课程代码是00429),本科层次要报考教育学(二)(课程代码是00442)。

你好,需要考A类的两学才可以申请A类的教师资格证。四川自考报考教师资格证两学,选择以J开头的专业报考,ABCD分别代表高中初中小学幼师的两学课程代码,按照报考种类的选择两学考试。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总结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比较教育自考知识点如下:

1.比较教育: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探讨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

2.因素分析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方法,由阿诺德、萨德勒等人首侣,20世纪初至60年代广泛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这种方法强调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对其教育的影响,注重分析影响一国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3.结构功能主义: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以维持社会系统的相对稳定。

4.世界体系分析理论: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20 世纪70年代在比较教育学界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有卡诺伊、梅厄、阿尔特巴赫和阿诺夫等。

5.冲突理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种理论。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比较教育学界.挑战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

6.新殖民主义理论:描述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依赖关系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把国与国之间现存的这些不平等关系视为新的殖民关系,将其与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7.比较法:比较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教育研究者对相同历史时期,或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有某种相似之处,等等。

教育学概述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社会的发展,教育人的心理发展,教育目的和目标,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与学生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记忆技巧:培根首提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纽斯来实现(《大教学论》(1632)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巴特去规范(《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康德大学讲(最早在大学(1776,德国柯尼斯堡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洛克画白板(代表作《教育漫画》、白板说)卢梭爱自然(代表作《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裴斯要心理(教育学心理学化)杜威来三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2.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3.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4.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6.教学方法: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记忆技巧:动嘴(语言)、动眼(直观)、动手(实践)、动脑(研究)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动手:2次实战演练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7.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8.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记忆技巧:梦见佛给四个儿子9.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记忆技巧:关键词(规、加、即、延、特殊、个)快递公司规定:加急快件不得延误,必须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求。

51、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素养? (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能力 (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6)较高的教育机智 (7)教育科研能力 52、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从主观上来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53、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需要的人 54、试分析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5、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哪些合法权利? 受教育权、人身权 56、《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儿童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7、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 特殊的保护责任 58、学生作为法律的主体主要应尽哪些方面的义务? 尊重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9、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1)智力发展水平较高 (2)进取心较强 (3)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4)思想活跃 (5)自我中心 (6)依赖性强 (7)心理承受能力差 (8)娇气十足 60、试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 赫尔巴特 观点:学生的成长完全依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儿童中心论, 杜威 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61、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62、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63、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65、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博比特 "活动分析法" 拉尓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66、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来源: 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67、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 (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68、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要求有哪些? 第一、 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 第二、 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 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第四、 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69、什么是课程标准。 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70、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71、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72、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73、什么是教科书?其作用有哪些?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74、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1)整体把握教科书 (2)重点设计教科书 (3)充分利用教科书 (4)及时引进新知识 (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 (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75、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76、怎样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77、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影响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 (2)交流与合作 (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4)教师的培训 (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78、什么是课程评价?怎样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内涵: (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79、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80、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81、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 82、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3、试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84、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含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85、试述我国中学课程的结构。 86、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来源:考试大网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含义:(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 (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87、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践,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88、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89、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90、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孔子 "学""思""行" 孟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子" 赫尔巴特 "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五段教学法 杜威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91、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92、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9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94、什么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9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6、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9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98、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较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99、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足: (1)难以因材施教 (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缺乏灵活性 100、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是什么? 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   索引序列
  •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学科网
  •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
  •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00442
  •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总结
  •   教育学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