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

发布时间: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

发布时间: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小学教育专业需要考的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简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英语(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德育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社会学、学校管理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哲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毕业实习、小学教育毕业论文。以上考试科目参照湖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考试计划,各个院校即使同专业其考试科目仍有差异,具体以教育考试院最新的专业计划为准,仅供参考。自考小学教育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04月自考00596英语阅读(二)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294.7KB 2019年10月自考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真题及答案 格式:PDF大小:154.7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如何理解教育哲学如下:

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 在教育哲学史上,杜威拯救了现代教育哲学,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他的态度不同,他的贡献和地位却是无法否定的。

然而,杜威实用主义的坚定立场终归又被更为坚定的功利主义现实所拒绝,从如日中天到日渐式微的命运似乎是教育哲学的一种“隐喻”。

有志于教育研究的学者是否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育哲学究竟在做什么?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教育哲学的界限在哪里? 今天,奢谈教育哲学之于教育的重要性恐怕只是一种常识性的重复,借西方哲学的只言片语对当下教育指手画脚的言说也司空见惯。

但是,《生存论教育哲学》却出人意料地显示了独特的魅力。作者基于对西方哲学研究系统而清晰的梳理所提出的生存论哲学,无论对哲学研究工作者还是对教育研究工作者都具有启示意义。

该书对生存论哲学“楔入式”的研究既使教育哲学研究获得了厚重的哲学基础,也提升了教育本体论的高度。正如书中所说,只有站得更高,才有可能看得更远。

这对当下深受功利主义影响的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一种警示。如果教育仅仅成为满足功利目的的工具或手段,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教育一旦成为可算计的手段,教育者就失去了反思教育本真的能力,他所从事的“教育”便没有了教育意义,受教育者也就可能被手段化和工具化。该书站在生存论哲学的高度审视了近现代教育无根的精神状况,尖锐而且犀利。

这种批判的理论勇气实属难能可贵,它于教育工作者反思理性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这是一部充满了悲剧意味的作品。

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哲学是问题之学,而非处方之学。因而,《生存论教育哲学》事于追问,而不事于回答,这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切合地把握了教育哲学的本质。

表面看来,该书似乎建构了教育生存本体论的理论框架,但正如作者所尽力表明的那样,生存论教育哲学只是教育本体论求索的一个理论方案和一个可能的方案,而不是最终的答案。思想总是行进于途中,当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期望它提出救治当下教育的良方,而是要关注那种我们原本并不熟悉的形而上的思想表达方式。

该书从对“此在生存”的精神状况的分析入手,展示了教育的根基在于教育作为“此在生存”的本真意义,逻辑清晰,见解独到,尤其是它在形而上的层面对何谓教育、何谓受教育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这种表达方式在我读到的教育哲学著述中是不多见的。

然而,问题接踵而来---生存论的根基究竟又何在? 我曾一度怀疑,作者是否先行建构了一个生存论哲学的框架,然后以此观看当下的教育?倘若这样,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演绎的,演绎并不提供新知识,最终也只是证明生存论哲学作为一个视角,或者作为一个尺度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否确当而已。

由此,《生存论教育哲学》就不能把生存论哲学当成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必须着力于分析生存论哲学何以能够作为教育的“根据”。

这显然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再是教育哲学的问题。如果作者只是在表达他对于哲学的理解,那么他所谓的生存论教育哲学也将失去其应有的教育学意义。

作者的意图似乎深深地隐藏在他大量的生存论哲学的分析中,秘而不宣,这使我们在面对这样一部非教材化的自我言说式的作品时充满了困惑。如果这个困惑解决了,我们也许就能够从中解读出生存论教育哲学的内在意义,甚至可以比作者理解得更多。

那么,这个根基如何去寻找? 我们无法拒绝承认作者缺乏教育的实践感,但同时也不能不认为作者对此在生存状况的分析是指向实践的,而对教育的分析则是逻辑性的。

这就使得作者对于教育根据的把握遭遇了悖论性的缠绕,一方面作者试图将对教育的分析基于生存论哲学之上,另一方面则又缺少对鲜活的教育实践的现象学体认,虽然作者努力将现象学的方法作为教育研究的根本方法。

站得高固然看得远,可也容易看不清楚。当下的教育实践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对作者来说,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疑问。

也就是说,用生存论哲学的视野观照教育实践,不管多么切合,如果离开了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这种本体论的分析就难免有玄虚之嫌。作者曾批判那种“绕一圈了事”的所谓“逻辑”,也提醒我们不要纠缠于概念,但作者自己似乎也陷入了概念和逻辑的迷宫。

当然,我并不是说作者的分析没有道理,而是说一旦这种分析是完全形而上的,那么教育的根基不在教育实践中,它又在哪里? 书中生存论教育哲学的展开是基于生存论哲学对于当下生存实践的尖锐批判,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跌入了存在主义者的情绪之中。没有出路,也没有拯救,我们孤苦无依。

既然如此,教育即使借助了生存论教育哲学的思想资源,似乎也无法得救。作者曾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此在生存”的残酷现实。

在这里,我们也需要提醒作者,不要忘了你自己就身处这种精神状态之中。以一种没有拯救可能的生存论教育哲学谈论我们的教育实践,最后得出我们的教育实践无法拯救的结论,有 *** ,也很悲壮,但没有了前途和希望。

可以理解的是,作者为什么会在海德格尔之外如此关注舍勒的价值情感现象学及其现代性哲学批判。这种带有宗教情怀。

怎么没有问题啊?我怎么回答啊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级

名词: 1 六经:是西周时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时称诗、书、礼、乐、易、春秋。 2 学记: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系统地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 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 3 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 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4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教育事件进行发掘和考察,认识教育现象机器发展规律 的方法。 5 调查研究法:是借助样本分析,达到弄清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方法。 6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对实验对象施加新异实验变量,并对环境干扰因素加以控制,然后 观察实验对象变化的方法。 7 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结果在不同程度上 都可能使人增长知识才干或影响人的情感、个性的发展。 8 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是由社会专门组织的,对青少年 一代身心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期把它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 9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语言。 10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遵循的行动规范。 11 教育机智: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要有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进行快速反映 的能力。 12 教师资格:是指教师任职所需要的学历与道德修养及能力标准。 13《大教学理论》:被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的约翰穆勒称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 想的百科全书。 14 文化(广义和狭义):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的总和。狭义:指精神文化,是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15 文化融合:将不同质,不同源的文化综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法则 之一。 16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 17 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木质的共同特征。 18 遣传(遣传素质):指个体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的生理特点。 19 环境(广义和狭义):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是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并受其影响的 客观世界。 20 德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21 智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育。 22 美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审美观点。 23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 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24 双轨制: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 25 单轨制: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26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讲解、讲读、 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27 智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的活动。 28 知识: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 29 技能:指学生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 30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组织协调学校办学资源,引诱师生员 工以正确的方向,游戏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法国管理实践家法约尔说过:"管理过程是管理的职能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有别于一般管理过程就在于它以育人为根本目的。 师出教育 电话: 第 3 页 共 7 页 咨询 QQ:1400700402 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包括教育工作目标和管理工作。 32 美国"PDCA 循环说"(戴明)学校管理过程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计划决策、组织实施、 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33 组织实施:按照计划决策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将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管 理要素组织运转起来,将计划决策付堵行动的活动。 组织实施环节包括: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和极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34 学校管理原则:是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它是学校管理规 律的反映,是学校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教育管理思想的体现。 学校管理原则是知道学校管理工作的思想准绳。 35 民主性原则:是指学校管理工作要尊重、信任广大教职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的作风。激发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为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 36 学校管理方法:是指为顺利开展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和措施。 学校管理方法从层次上分为:学校管理哲学、一般方法、具体方法。 37 行政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依照组织系统。运用行政命令对被管理对象实施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是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其实质是以学校组织中的行政关系为手段实施管理。 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强制性、直线性。 法规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国家机关指定的具有法律性质的有关驾御的规范性文件进 行管理的方法。 38 法律方法包括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划、决议、命令等。 法律方法在学校管理的运用有两方面:指定学校规章和依法治校,这两方面相辅组成,缺 一不可。 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规范性、严肃性。 39 经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或措施进行管理的方法。 师出教育 电话: 第 4 页 共 7 页 咨询 QQ:1400700402 经济方法的手段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加薪、待遇、实物、罚款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 政策等等。 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公平性、即效性。 40 教育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老通过说服教育、启发觉悟使受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积极 性和自觉性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实施各种管理方法的先导,它为人们的工作行为提供了思想基础。 41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实行领导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规定了学校领导和 管理力量的地位、作用、职权范围、彼此关系,规定了组织机构。 42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有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 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度: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其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 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的制约机智是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以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 学校组织机构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的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有机组合,是将学校 的职位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去来的完善的结构体系。 45 教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 47《教育法》:即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其本法 律准则,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1995 年 3 月 18 日由 8 届人大 3 次会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确立了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 育考试制度是由国家授权或批准的,有实施教育考试机构承办的一种考试制度。学士学位由 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师出教育 电话: 第 5 页 共 7 页 咨询 QQ:1400700402 《教育法》:第五十三条对教育投入的体制做了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 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教育法》对教育投入规定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师法》:(简称《教育法》)于 1993 年 10 月 31 日届入大常委会 四次会议通过,1994 年 1 月日起,实行。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 对保证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队伍的社会地位,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 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48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与教师在道德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下,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 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它是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教师任用制 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49《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 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即德、能、勤、绩国家对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当免收学费,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助学金的发放办法。凡年满六周 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校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 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事实义务教育的阶段与步骤: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可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 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 等义务教育。 师出教育 电话: 第 6 页 共 7 页 咨询 QQ:1400700402 50 教育评价:是运用专门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平定的活动。 教育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 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成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根据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可将教 育评价分为宏观教育评价、中观教育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三种类型。 宏观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的全领域为对象。 微观教育评价是以学生为对象。 51 根据教育评价的目的可将教育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 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项工作开始前,某一决策出台前或评价活动前所进行的准备性评价。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包括对评价对象的各种优势、 优点和特殊性的识别,为制定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 校各方面工作做准备。 形成性评价:是在学校工作方案、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对照学校工作目标经常 地检验学校工作状况和学生各方面发展水平关况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作过程 中的状况,以便及时调节器整工作的状态,因而,这种评价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 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学校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或者说完成某一阶段性工作时进行的评价, 其目的主要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方向。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即社会本位思想;一种是为个人的生存和发燕尾服服务,即个人本 位。 52 动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动态评价的特点是着重纵向比较,考 察其历史情况,注意其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53 定性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质的分析; 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量的方面。 指标权重:是指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 值叫做对应指标的权数,或叫权重。 专家意见平均法让一些具有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实际经验的专家门,分别给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个指标分配权数,然后求出各个指标所的权数的算术平均数,以这一平均数作为该指标的 真正权数 54 通过观察法收集信息的方法: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 客观性试题的常见的形式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 统计分析法: 55 如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有平分数、众数、中位数:反映数据资料离散趋势的有标准差、 方差、平均差等特征值。 56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和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 与基准进行比较,或者是用某种方法排比成顺序。 57 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结论表示方式有数值和评语两种。纵向评价主要采用评语方式指出个 体的有时和不足。纵向评价多采用数值方式来反映个体发展的趋势和进步程度。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德育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注:以上内容在师出教材教育综合知识内容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大家应以教材作为基点,认真备考,夯实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决战2019教师招聘考试!

(1)西方教育哲学流派进步主义一、承先启后——新中国教育哲学的拓荒者 文化教育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新文化、新教育的建立,都要伴随着对已有文化的继承和革新。适如西汉哲学家扬雄在其论著《太玄》中所言:“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革之匪时,物失其基;因之匪理,物丧其纪。”颇具国学造诣的黄济先生深悟因革之道:因循和变革是事物生成的条件,但因革又必须合理而得时。 民国时期,在大学教育系科中,教育哲学就是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在教育系的高年级开设,且逐步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教育哲学著作。有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基础立论的,如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1923年);有受实用主义影响而成的,如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1935年);有以三民主义为指导而作的,如姜琦的《教育哲学》(1933年);更有试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来研究教育哲学的,如钱亦石的《现代教育原理》(1934年),林砺儒的《教育哲学》(1946年),张栗原的《教育哲学》(1949年);还有以多种哲学思想探究教育根本问题的,如傅统先的《教育哲学讲话》(1947年)。读过私塾、进过教会学校、接受过三民主义教育、深受马列主义熏陶的黄济先生深切感到,这些论著虽然还不能说臻于完善,但“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上,已较过去大为不同,提出的问题,有的至今尚有研究的价值”〔1〕。 众所周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苏联经验的影响,教育哲学课程一度取消。即便如此,“由于教育哲学本身有着教育学无法完全取代或包容的特定的研究对象和论题,所以,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对于教育理论问题的哲学研究实际上并未中止,尽管这些研究不是在‘教育哲学’的名义下进行的”〔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拨乱反正,教育哲学也迎来了复苏的机遇。在教育界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黄济先生和多数与会者呼吁:我国应着手进行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系也要重新开设教育哲学课。然而,要不要建立教育哲学这样一门学科?教育哲学这门学科如何界定?中国历史上丰厚的教育哲学遗产如何看待、如何继承?西方众多的教育哲学流派如何看待、如何借鉴?尤其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以整理和审视?面对着这样的时代课题和历史机遇,经历十年磨难之后终于能够潜心于学术研究的黄济先生,以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深入思考为基础,不失时机地开始了在教育哲学之路上的艰辛跋涉。 1980年3月,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的黄济先生,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刘佛年校长倡导的、为期两个多月的教育哲学研讨班,集中听取了自美国聘请的樊星南先生所介绍的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其中包括进步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和分析哲学。听课和研讨之余,黄济先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往来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和资料室之间,如饥似渴地阅览了那里所珍藏的民国时期几乎全部教育哲学专著和论文。下半年,黄济先生即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开出了教育哲学课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首次开设的教育哲学课程。正是在这份边写边讲、边讲边改而成的讲稿基础上,黄济先生于1982年7月出版了新中国首部《教育哲学初稿》。刘佛年校长在给黄济先生的信中情不自禁地赞叹:“您就一些关键问题,对中外的重要观点,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深入公允的论述、分析、评价,是一本非常成功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教育哲学,竟然写得这样好,实在值得向您祝贺。”〔3〕在《教育哲学初稿》基础之上,黄济先生讲学之余笔耕不辍,陆续补充修订,不断丰富完善,于1985年6月出版了更能阐明教育根本问题、更加反映时代要求和特点、更能把握教育未来趋势的《教育哲学》专著。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人们还在为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如何区别、教育哲学是否有必要独立开设等问题而困惑、争论之时,黄济先生不仅开设了课程,而且出版了专著。在谈到为什么要重开教育哲学时,黄济先生认为,首先是学科设置的需要,是培养视野开阔、理论思维水平高的师资的需要;其次是拨乱反正、有效审视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并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的迫切需要;另外还是有效应对教育所不断面临的新挑战并完成未来赋予教育新使命的需要。总之,“教育哲学的重新开设,是教育实际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科学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4〕。 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位,首先涉及其研究对象。黄济先生认为,对教育哲学的定义虽然多有分歧,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大家都公认“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而不是具体的枝节问题”〔5〕。黄济先生确认:教育哲学“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具有基础学科的性质”,“在教育科学中起着一定程度的方法论的作用”,“应当起到概括提高、分析批判以及预测展望的作用”。基于此,黄济先生为教育哲学的开设规定了三条基本任务:其一,对教育科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即从方法论的高度给以理论的阐明;其二,对教育史上和当前教育实际中有争议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其三,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作出回答,对未来教育作出科学的预测。〔6〕 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学科问题的阐述,在当时对教育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哲学的研究与繁荣。其关于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论问题”等命题,至今依然受到广泛认同。 二、各美其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守望者 文化自觉的首要内涵是“各美其美”,能自觉认知、认同、传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而绝不可割断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完成《教育哲学初稿》的过程中,黄济先生就强烈地意识到,“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学科体系,就不能不研究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7〕。从那时起,黄济先生就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重视相关问题的研究。其实,就在《教育哲学初稿》中,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在不少章节中已有涉及。 1988年,在黄济先生与陆有铨教授合作撰写的《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为此,提出了“发掘和整理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主张,认为“挖掘和整理我国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一科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信“一部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史,为教育哲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学习总结,做到古为今用”〔8〕。黄济先生还主张,在发扬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时,“要以儒家为主,兼容其他各家之长,集古代优秀文化的大成”;“要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9〕 一向坚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黄济先生,一旦意识到该做的事情之时,往往会立即付诸行动;当先生反复强调该做某件事情之时,也许早已行动,甚至近乎成功了。1994年6月,当不少学者依然沉醉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时,黄济先生精心策划并主编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论述了自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到明清实学及近代新学,总结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从社会观与教育、人性论与教育、伦理观与教育、知识论与教学、美学与美育等方面,分专题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知行合一”等特点,作了精辟论述。黄济先生主张,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分析的态度,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古为今用,避免全盘否定或全面肯定;持对等态度,以便得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避免以偏概全或南辕北辙;持积极反思的态度,做全面客观的分析,避免取其一点不计其余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哲学通论》中的第一编,也是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谈起,从天道观和人性论出发,寻根溯源,就历史与社会、伦理观与道德论、知识观与教学论、审美观与美育思想等教育哲学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探索;还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科学态度作了新的说明,特别强调在现代化上下工夫,努力收到“古为今用”的效果;主张“根据时代的要求,在继承中进行创造和发展,把传统的优秀文化教育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其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教育服务”〔10〕。 “九五”期间,黄济先生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在其所承担的第四章“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关系”中,黄济先生精辟地阐述了现代化与“西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关键是如何才能恰当把握中国教育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复杂内涵,以便在融通‘古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为合理化的中国教育新模式”〔11〕。就古今关系而言,认为“要处理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继承和转化问题”,进而提出了“把中国教育传统这一历史前提和资源转化为现代化的‘源头活水’”的历史使命。〔12〕为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黄济先生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完成《国学十讲》,并率青年学者们精心编撰《中华文化经典导读》丛书。 三、美人之美——西方教育哲学的淘金者 真正的文化自觉者绝不惟我独尊,而是要“美人之美”,善于理性地学习和借鉴多元文化世界中各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育哲学的恢复与重建,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对待西方教育哲学的严肃问题。在“左”的思潮依然影响着教育界的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人们依然为“姓社”或“姓资”争论不休之时,黄济先生就鲜明地提出:“对待资产阶级的教育哲学遗产,应当同对待其他历史遗产一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简单地肯定和否定都是不正确的”〔13〕。黄济先生确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实验的广泛开展,资产阶级在教育上,特别是在教学上,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还是会提出一些合乎科学的、反映现代科学水平的、反映生产发展要求的新东西”;因而他主张:对于其中的“许多可取之处”和“不少有益的东西”,需要我们“作具体的分析,以达到去粗取精的目的”。〔14〕 黄济先生对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善于“吸取它合乎科学的有用的东西”〔15〕。《教育哲学初稿》就“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流派”作专门评介,还附有《西方现代教育哲学流派简介》。《教育哲学通论》则按“洋为中用”的原则,将“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为第二编大篇幅呈现。黄济先生主张关注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最新动态,认为若不解决“对西方教育思想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的问题,“将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我国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16〕认为“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外国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哲学,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明确提出了研究西方教育哲学的任务: “对于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所提出的课题,我们应当仔细地研究其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诸方面的原因,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们的挫折和教训,以发挥其在我国教育哲学建设中的参考作用”〔17〕。 按照“洋为中用”的原则,黄济先生在对西方教育哲学流派的评析时,首重追本溯源,把握源流关系,善于分析各流派的利弊得失,既不盲目推崇,又不简单否定,而是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联系实际,力求为我所用。黄济先生就影响教育实践较大的进步主义与改造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作了对比分析,并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作出公允的评价;通过对存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对比分析,客观评价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黄济先生确信:“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哲学,对于深入理解和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思想,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它对于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开展教育实验活动,促进教育科学发展,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8〕 四、美美与共——中国特色教育哲学体系的担纲者 将“己美”与“他美”结合起来,熔古今中外教育哲学思想于一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是黄济先生由来已久的愿望。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初稿》就是“结合中外古今的有关论述”之作。后来,黄济先生决心“把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哲学体系来”〔19〕。 作为从“旧教育”走来的现代学人,黄济先生时刻警惕“传统”之弊;作为从“封闭”时代走来的“开放”时代的学者,黄济先生力避“保守”之嫌。黄济先生相继发表《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1986年)、《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1990年),在《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1998年)一文中论及“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多元化与一元化的关系”,而《论如何看待“国学热”》(2006年)、《再论如何看待“国学热”》(2008年)、《关于国学学科的建制和学习中的几个问题》(2010年)等文均力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本土与国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黄济先生所津津乐道的是毛泽东的古今中外法:“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20〕基于此,黄济先生明确提出:“任何科学研究,决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闭门造车,要采用古今中外法,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21〕。 沿着教育哲学研究之路,黄济先生不断扩展研究视野,不断深化思考的问题:从现代教育哲学领域延伸到古代教育哲学思想,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扩展到中国当代教育的基本问题,在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并有了许多新感受的基础上,于2001年2月推出了47万字的《教育哲学通论》。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曾先后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国家图书奖。 通览《教育哲学通论》全书,黄济先生站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研究思路,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和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既积极吸收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精华,又善于借鉴国外教育哲学流派的学说,力求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着力结合当前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其视野之开阔、资料之丰富、内容之精深、见解之精辟、论述之精到、体系之完备,在国内同类著作中独树一帜。从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名著,到民国各具特色的教育哲学著述,乃至当代学者的教育哲学论述;从西方教育哲学流派,到中国当代各种文化教育思潮,乃至教育哲学未来发展走势;从政治、经济、科技,到文化、哲学、教育,乃至宗教、美学、伦理,穿越几千年漫长历史,横贯中西不同文化形态,涉及众多学术领域,线索错综复杂,文献卷帙浩繁,若无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恐难有创获;若无甘愿“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淡定与执着,则难以致远;若无“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定难有累累硕果。 遥想当年,一向谦逊的黄济先生,只希望其《教育哲学初稿》在“雪泥”上留下一点“鸿爪”、“一个标志”。谁知,当春来变暖之时,竟渐渐化作一团团泥水,渗透于田地,滋养成沃土,并结出甘美果实。行文至此,不由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落红并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没有忘记根的哺育,而是带着无限的眷恋,化作春泥而呵护根叶,以回报根叶的滋养之恩。如今,黄济先生仍以“天公若肯假年月,自当续播争寸分”自勉,以其“落红”般人格境界,“雪泥”般人文情怀,润泽花木根叶,培育着更加绚丽的花朵。

(1)19C末20C初新教育运动传到了美国,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在美国有广泛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教育”派。进步主义教育,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验,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从做中学等口号,使教育工作适应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内部的分化,再加上其他流派的攻击,到20C30Y渐渐由盛转衰。(2)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是北师大着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冯忠良教授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提出的具有完整科学体系的教学理论。中心思想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3)双机制学习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公众号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网是哪个?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网即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对报考要求和院校专业有任何疑问,招生老师在线免费咨询:河南自考信息查询渠道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http://www.haeea.cn/)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生服务平台(http://zkwb.heao.gov.cn/)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heao.com.cn/)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考生咨询自学考试有关问题,可通过这些渠道:(1)上网查询。考生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河南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或河南省 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查询相关招生政策、规定。(2)电话咨询。考生可致电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 管县招生考试机构,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招生考试 机构通讯录可登录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和河 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查询。(3)现场咨询。考生可到各地招生考试机构服务大厅进行 现场咨询。(4)主考院校咨询。考生可登录主考学校网站或关注主考学校微信公众号,了解咨询自学考试实践课环节或毕业论文有关事宜。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有一个非常好的是:新校长传媒:最好,汇集很多经典教育文章和最新资讯,品味很高。彩色斑马:很经典,有电台音乐少年商学院:一周轮换栏目文章,很精彩童教、混童话:关于育儿。身心灵、张德芬:关于心理生活的陈大惠、哲学与人生、经典短篇阅读

很多小伙伴问,关于自考历年真题官网在哪 自考365真题的相关问题,今天本站编辑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自考历年真题官网在哪 自考365真题全部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自考历年真题官网在哪自考历年真题官网在正保自考365网站。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注册并登录正保自考365网站,网站首页的菜单栏显示免费题库,点击免费题库选择历年试题,就可以查找历年考试真题了。自考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考历年真题官网在哪正保自考365网站。登录正保自考365网站,注册并登录,可以看到网站首页上的菜单栏(免费题库),选择(免费题库)中的(历年试题),就可以进入查找历年试题。自考的全称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可以免费下载到自考专升本的历年真题及答案???急!!你好,自考历次真题和答案可以网上看看有没有,一般自考辅导试卷有专门的历次考试试题的。自考书籍主要是教材、大纲和辅导书模拟题历次考试真题,可以网上试试,或是有卖那种历次考试真题的试卷的辅导资料的可以,或是模拟试题都是可以的。自考本科你们用什么软件刷历年真题1、自考友2、自考365(推荐,习题更新速度较快)3、自考优题库4、自考智题库5、自考尚题库自考365是真的吗是真的,这是一个正规的自考教育网站,知名度和信誉度是非常高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河南自考考生报考可登陆“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zkwb.haeea.cn)进行报名。手机微信公众号可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讯息。 报考须知 1.在报名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直接点击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咨询按钮或拨打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及各地招生考试机构电话咨询(联系方式详见自学考试考生服务平台),其他未尽事宜,请考生密切关注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官方微信 2.考生可在考试前5日内登录报名网站打印考试通知单,因条件等限制确实无法打印考试通知单的,可持身份证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免费打印。 3.首次报名考生和丢失准考证的老考生于考试前5日内到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领取准考证或补办临时准考证。本次报名期间不再受理老考生准考证补办申请,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可在首次报名考生领取准考证期间为丢失准考证的老考生补办临时准考证。 5.河南省招生办公室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违纪作弊考生,涉嫌组织作弊、替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广大考生务必诚信应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和意义要素主义者的观点是针对当时美国教育偏激、教育质量下降的讨论而发的,因此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对立,是与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也正是如此它没有超出“二元对立”的怪圈,因而也免不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儿童作为 “人”的一面关注的太少,太注重知识的体系性而忽视了学习时情境的变异性等。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的思维模式已经走出了“单一对立”的局面,在“超越二元”的光环中,重新回味要素主义的教育观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我国教育如何在保留传统教育有价值内容的基础上稳步前进而有新发展,是不无意义的。1.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教育与现实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的矛盾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教育不论是在思想观念领域还是在教育实施领域上走的是一条“学习”、“模仿”他国模式的套路,自己的传统文化根基越来越薄弱。这次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虽然考虑了这个重要内容,但是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安排上还是不能够凸显自己的特色,课程和教学中关注的“文化的共同要素”已经逐渐稀少。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很难做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在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上继承民族和国家长期以来积淀的有特色和优秀的东西。2.要素主义教育观代表的是狂热的改革浪潮中的另一种声音。它提出了一个任何国家教育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到底传统的还要不要?这与当时的进步主义的教育运动的口号是大相径庭的,无疑是美国改革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声音。但是事实上美国的教育在走了一段时间的进步主义之路后又再一次回到了基础教育的战线上,这正是对这种呼吁的一个绝好的回答。目前我国的改革也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种不同的声音,这样另一种回应呢?任何事情都是在矛盾中才得到发展的,教育也是一样,这正是要素主义教育学派对我国教育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3.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文明遗产和教师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里克曼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一方面是物质的有机体遗传的产物,另一方面是“社会遗传的产物”。“社会遗传”核心是“共同文化因素的遗传”,因此学习者要在学习具体的知识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思想价值观上继承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这样,民族的内涵在儿童的行为模式中才会表现出来。他认为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必须的一课,对他们的道德和素养的养成都是很有好处的。其次,要素主义者虽然把教师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但这与传统的教师绝对权威又是截然不同的。在他们看来教师必须受过“通才教育”,具有。有关学习领域的广博的知识”,“对儿童的心理世界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传授事实、知识和理想给年轻一代人的能力、能正确评价教育学的历史一哲学基础”,“并且忠于自己的工作”,他们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培养,要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实际上,我国今天的道德教育所倡导的“有中国特色”和。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思想都在要素主义的思想中得到体现。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别天赋�6�8�6�8 否则职能工作就没有到位。同样在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重新提出三维目标,也是因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出现“倒挂”和滑坡现象。如果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到传统文化的要素的传承,注意到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和工作职能学习,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和思想感情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4.学习方式(包括教学形式)的变革:综合化与走向另一。变异”的矛盾。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突出任务之一,也是走向课堂纵深化的关键步骤。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的课程改革也正好提出了交往、合作、探究的、发现的学习活动方式。探究、发现式学习可以给课堂教学增添足够的活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思考,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今天的教学中很多“旧”方法如课堂讲授并没有完全过时,在新与旧的对比和结合中,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应该避免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抓住灌输式讲授不放,二是一改以往的教学形式,全面进入活动型学习。因为不论是接受式还是发现式学习都只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方式,教学要取得突破必须走向综合。另外,要素主义的其他观点,比如加强学生母语学习、注意教师师资培训和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等主张都是很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确切地讲,要素主义者的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传统教育的一种努力,它也不可避免地在多处流露出传统教育教学对学生地位的忽视以及与传统教育价值观和评价模式的一致性,但是恰恰透过它的这种努力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参考文献:【1】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威廉�6�1C�6�1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和新学.学科课程理论形态的确立——妥素主义课程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l2~l6.【4】钟启泉,张华,石伟平,等.课程漉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oo.【5】郑长利.要素主义教育的时代回音— — 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9,(1):1~4.【6】杨丽娟.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之比较�6�1— 蓉论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1997,(6):67~69.

课程代码:0000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B.辩证法 C.可知论D.认识论 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在于它的() A.发展变化性B.矛盾普遍性 C.相对稳定性D.客观实在性 5.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 C.二元论D.不可知论 6.在意识内容问题上,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 A.社会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 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8.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这属于()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1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11.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D.激变论的错误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冬去春来,夏尽秋至B.夜去昼来,昼尽夜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1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16.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1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18.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19.社会结构是指() A.人类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的汇集 B.人类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统一 D.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联系和关系 20.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 D.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能力的范畴 21.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的产物 D.不同民族进行掠夺战争的结果 2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 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4.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这说明改革() A.具有社会性B.具有普遍性 C.具有人民性D.具有阶级性 2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26.科学是() A.人类的一切知识B.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 C.知识的理论体系D.正确的思维方法 27.交往形式有多种,其中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是() A.科学交往和技术交往B.国家交往和民族交往 C.积极交往和消极交往D.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28.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束缚 C.摆脱规律的制约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29.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B.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C.理想和现实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30.中国战国时期的邹衍认为,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进行的,史称“五德终始说”。这种观点属于() A.历史进步论B.历史倒退论 C.历史循环论D.历史唯物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A.牛顿力学B.细胞学说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33.下列命题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34.“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这句话的含义有() A.现象就是本质B.本质是现象的根据 C.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D.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离的 E.本质第一性,现象第二性 35.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E.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36.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A.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 C.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D.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困难 E.人口增长必须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37.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38.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各有其特殊性,其表现有() A.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各自的特点 B.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C.有些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D.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更替的形式和道路各有特点 E.社会制度性质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经济、政治体制 39.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阶段和阶级斗争学说内容的有() A.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阶级斗争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C.阶级的出现是国家形成的基础 D.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 E.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0.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在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看法的错误在于() A.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成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 B.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作是不变的,而不是变化的 C.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成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D.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阶级性,看作是人的共同本质 E.把人性和人的本质看作是神赐的,而不是人自身形成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41、42小题各7分,43、44小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唯物主义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历史形态。(7分) 42.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7分) 43.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6分) 4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及真理的谬误的关系。(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本大题满分共24分) 在第45、46、47三题中任选两道题作答。如果三道题全部作答,则第47题无效。 45.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2分) 46.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的作用。(12分) 47.试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2分)

2022年10月自考真题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正文吧!一、什么是2022年10月自考真题?2022年10月自考真题是指2022年10月份举行的自考考试的真题,也就是说,考生在参加自考考试时,会参加一系列真实的考试,考题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准备的,这些考题都是由某个教育机构或者某个学校准备的,考试的内容也是根据考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要求而定的。二、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内容有哪些?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内容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论文写作等。具体而言,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体育等;专业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管理学、工程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农学、医学、药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综合技能等;论文写作包括: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三、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准备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考生需要熟悉考试大纲,熟悉考试内容,掌握考试要求;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掌握考试的技巧;考生还需要多做真题,多练习,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考生还可以利用资源,查阅考试资料,了解考试知识;考生还可以参加考前培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四、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考试形式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考试形式主要有笔试和实践考试两种形式。笔试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实践考试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习报告、综合技能等。五、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通过条件2022年10月自考真题的通过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必须取得达到考试要求的分数;二是考生必须取得达到考试要求的绩点,考生必须取得达到考试要求的绩点,才能通过考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20题

问题一:什么是教育哲学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定义 一、我国教育哲学家的定义 黄济的观点:(1)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上理论问题。(2)这是一门边缘学科。(3)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应当给教育科学研究以理论上的指导,而教育科学的发展又给教育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4)教育哲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桑新民观点:(1)从定义上来看,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学科。(2)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领域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3)从研究的方法和途径来看,教育哲学是对各门具体教育学科知识的概括总结。(4)从研究的目的和成果来看,哲学要提示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教育哲学则要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国外教育哲学家的定义。 郎特里观点:教育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其内涵一是建立有关知识、认识与作为制度化社会活动的教育的思想体系;二是澄清教育要领的含义。 三、教育哲学的新定义。 先看哲学观念的。 (一)20世纪哲学的转向。 1、从“大写的哲学”到“小写的哲学”。这两个词是美国当代哲学家罗蒂研究当代哲学变革时所用的两个概念。“大写的哲学”基本特征包括:哲学是一切文化之王,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一切知识分之之王;哲学活动的目的是“发现”绝对的大写的“真理”、“善”或社会生活的最终原则。“小写的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哲学不再是“文化之王”,从“文化之王”的宝的宝座上跌入到“知识公民的先烈中,哲学知识在知识家族中不享任何特权,同样需要质疑;哲学家也不再荣膺知识分子的王冠,固守那些所谓永恒的问题,他们只不过是兴趣广泛的知识分子。 2、从“贵簇的哲学”到“平民的哲学”波普尔他希望用“理智的谦虚”来代替“理智的傲慢”。他还指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好歹都要对生与死表示一种态度。 3、从“认识的哲学”到“存在的哲学”。 4、从“规范的哲学”到“解放的哲学”。规范的哲学它排斥异已,压抑异已,追求同一性和共性,并因此处于不断的哲学冲突之中。“解放的哲学“鼓励多样、新生差异、开发歧见、提倡对话和交流。 5、从”抽象的哲学“到”具体的哲学“。 尼采认为:抽象的哲学是”冰冷的理性”、“苍白的真理”、“空洞的存在”传统的西方哲学切断了哲学与生活和存在的联系,是没有生命、没有色彩、没有生机的行将腐朽的东西。 问题二:教育哲学知识与人生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理性”其实是人脱离“自然的人”进而成为“社会的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甚至不同的哲学领域中,“理性”的地位和意义各不相同。但其中也包含着共性的东西,那就是“理性”本身始终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同时它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形式。同时,作为人的基本特性,它所具备的历史性也使它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在发展和重构 问题三:在教育哲学中,理智的诚实的定义 黄济的观点:(1)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上理论问题。(2)这是一门边缘学科。(3)是教育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应当给教育科学研究以理论上的指导,而教育科学的发展又给教育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4)教育哲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问题四:教育哲学论述题中 简述哲学历程 谢谢 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角度,他曾经预测过世界的大小是有限的,他通过观察埃及和希腊天空中星座位置的不同得出地球大小不大.星空是世界的一部分,包裹着地球. 当然,如果从古希腊不可知论者的角度出发,一切都不可信,世界既可以是有限的,也有可能是无限的. 到了中世纪,人们相信地球有边缘的,大海的尽头会让人掉下来.事实上直到科学革命之前人基本上没有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天空的想法,因此世界狭义上就是直地球. 基督教对中世纪的影响基本上是对死后世界的定论,但是大量对天堂和地狱的详细描写(例如神曲),也间接地指出世界的有限性.当然了,这并不是定论,神学家可以进行不同的阐述. 麦哲伦环绕地球后,基本上狭义的世界有限说就已经确定了. 事实上包括现代的理解,宇宙也是有限的.爱因斯坦也曾经“错误地“做出了宇宙大小守恒的系数. 如果我们按照西方哲学对人生活的世界进行阐述的话,在绝大多是时间世界的有限性应该被普遍接受的. 个人愚见,欢迎批评. 问题五: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任务 教育哲学: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综合教育学、教育史、心理学及其他教育学科的知识,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就教育学与哲学的关系来看,教育哲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认真总结中外历史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多年来教育工作和教育理论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研究新时期教育的新任务、新课题,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发挥教育哲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问题六:合自愿性所指的快的教育哲学是什么意思 合自愿性 教育过程必顸尊重学习者的自由意志(施教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共识) 问题七: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什么定义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 “教育是对人 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问题八:哲学的含义是什么 50分 定义:所谓的哲学,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点”(point),即观点,论点,出发点,。 观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论点,包括唯物论,唯心论,等等 哲学的含义:哲学是提供依据、立场 问题九:在哲学中“发展”的定义是什么? 就是不断地变化发展,向前向上的运动。

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发和意义要素主义者的观点是针对当时美国教育偏激、教育质量下降的讨论而发的,因此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对立,是与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也正是如此它没有超出“二元对立”的怪圈,因而也免不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儿童作为 “人”的一面关注的太少,太注重知识的体系性而忽视了学习时情境的变异性等。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的教育改革,教育的思维模式已经走出了“单一对立”的局面,在“超越二元”的光环中,重新回味要素主义的教育观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我国教育如何在保留传统教育有价值内容的基础上稳步前进而有新发展,是不无意义的。1.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教育与现实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的矛盾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教育不论是在思想观念领域还是在教育实施领域上走的是一条“学习”、“模仿”他国模式的套路,自己的传统文化根基越来越薄弱。这次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虽然考虑了这个重要内容,但是在课程内容设置和安排上还是不能够凸显自己的特色,课程和教学中关注的“文化的共同要素”已经逐渐稀少。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很难做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教育,在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上继承民族和国家长期以来积淀的有特色和优秀的东西。2.要素主义教育观代表的是狂热的改革浪潮中的另一种声音。它提出了一个任何国家教育都不容回避的问题:到底传统的还要不要?这与当时的进步主义的教育运动的口号是大相径庭的,无疑是美国改革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声音。但是事实上美国的教育在走了一段时间的进步主义之路后又再一次回到了基础教育的战线上,这正是对这种呼吁的一个绝好的回答。目前我国的改革也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需要这样一种不同的声音,这样另一种回应呢?任何事情都是在矛盾中才得到发展的,教育也是一样,这正是要素主义教育学派对我国教育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3.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文明遗产和教师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里克曼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人一方面是物质的有机体遗传的产物,另一方面是“社会遗传的产物”。“社会遗传”核心是“共同文化因素的遗传”,因此学习者要在学习具体的知识的同时加强本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思想价值观上继承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这样,民族的内涵在儿童的行为模式中才会表现出来。他认为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必须的一课,对他们的道德和素养的养成都是很有好处的。其次,要素主义者虽然把教师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但这与传统的教师绝对权威又是截然不同的。在他们看来教师必须受过“通才教育”,具有。有关学习领域的广博的知识”,“对儿童的心理世界和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有传授事实、知识和理想给年轻一代人的能力、能正确评价教育学的历史一哲学基础”,“并且忠于自己的工作”,他们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培养,要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实际上,我国今天的道德教育所倡导的“有中国特色”和。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思想都在要素主义的思想中得到体现。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有生活热情”、“加深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别天赋�6�8�6�8 否则职能工作就没有到位。同样在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中重新提出三维目标,也是因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出现“倒挂”和滑坡现象。如果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意到传统文化的要素的传承,注意到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和工作职能学习,在知识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和思想感情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4.学习方式(包括教学形式)的变革:综合化与走向另一。变异”的矛盾。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尤其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突出任务之一,也是走向课堂纵深化的关键步骤。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的课程改革也正好提出了交往、合作、探究的、发现的学习活动方式。探究、发现式学习可以给课堂教学增添足够的活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思考,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今天的教学中很多“旧”方法如课堂讲授并没有完全过时,在新与旧的对比和结合中,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应该避免两种认识误区:一是抓住灌输式讲授不放,二是一改以往的教学形式,全面进入活动型学习。因为不论是接受式还是发现式学习都只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方式,教学要取得突破必须走向综合。另外,要素主义的其他观点,比如加强学生母语学习、注意教师师资培训和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等主张都是很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确切地讲,要素主义者的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传统教育的一种努力,它也不可避免地在多处流露出传统教育教学对学生地位的忽视以及与传统教育价值观和评价模式的一致性,但是恰恰透过它的这种努力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参考文献:【1】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威廉�6�1C�6�1巴格莱.教育与新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和新学.学科课程理论形态的确立——妥素主义课程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l2~l6.【4】钟启泉,张华,石伟平,等.课程漉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oo.【5】郑长利.要素主义教育的时代回音— — 巴格莱<教育与新人》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9,(1):1~4.【6】杨丽娟.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之比较�6�1— 蓉论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1997,(6):67~69.

要素主义教育观及其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要素主义教育见解独到精辟,追求对社会文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强调对人类文化中和民族文化中共同要素的继承和发扬,强调并注重教师在学生发展上的训练和主导作用;倡导接受式学习这些于今天追求多元发展、走出单一对立格局的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关键词:教育改革;要素主义;课程;教学;矛盾1929年至1932年的经济危机带给美国教育的反省就是对以现代派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进步主义教育措施的指责。认为这种教育课程漫无目的、教师缺乏训练,方法与组织形式也放任自由,缺少纪律,是“讨厌的掉在油膏中的苍蝇 。I,是美国教育质量下降、传统社会文化不再的主要原因。于是为弥补进步主义教育的缺陷,教育中掀起了“返回基础”运动,新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要素主义就是典型的一个。一、要素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思想1.实在论。实在论的中心思想是“独立性原则或主题”,认为宇宙万物是作为被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的独立于人体之外的实在,而不是存在于意识之中,但是认识的客体又是不能离开认识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的。【lI因此以它为依据,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使人的理想与智慧去认识和研究这种永恒的世界(实在),以构成人类的知识;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建立在对社会的服务和服从的基础上的,教育也必须为了社会的发展而训练学生,并让他们记住宇宙(社会)中永恒的知识精华部分。2.官能训练说和相同要素说的结合。“官能训练说”一直以来都在整个心理学界和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期的官能心理学倡导用古代的语言、文法、数学等有价值的学科对儿童进行“形式训练”;后来桑代克等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新旧学习情境的迁移,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成份或者要素,从而确立了“相同要素说 ’1,发展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进步主义所倡导的“实质训练”科目的盛行。要素主义者们接受了进步主义的这种主张,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贝斯特)。实际上,要素主义的教育理论不是某一种哲学理论在教育问题上的表述,也不是一种对教育的简单思辨型的阐述。其追求是:教育质量和社会文化发展。其口号是:要普及教育,注重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理智的训练,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要素主义教育者们确定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二、要素主义的课程观和教学观1.要素主义的课程观:以“文化发展”和“共同要素”为核心课程理论基础,是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他们看来,课程的目标、教育的作用就要将传统的精神和精华继续传授给新的一代,人类的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存在着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人类文化中和民族文化中的共同要素”。所谓“文化的共同要素”主要包括共同思想、共同理解、共同准则以及共同精神,简言之,就是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应把“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标准,并强调在筛选教材内容时,要以“坚持社会福利和社会进步作为基本准则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上,强调学科课程。要素主义者认为要给学生提供分化了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如果学校的课程给学生提供的是未经分化的经验或者知识,学生势必要自己对它们分化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的效能。因此要素义者强调的依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他们倡导的是学术性学科,强调新三艺,即数学、科学、外语,还较为注重课程的逻辑体系和组织。在课程的要求上,强调全国统一课程标准。在他们看来只有课程统一了,才会使人们学到共同的文化要素,而这些文化要素,又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所必需的。2.要素主义教学观:重视训练的作用,提倡接受式教学,加强心智训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要素主义者提倡普及教育的观点,认为凡是文明程度高的民族都是教育受到重视、普及教育程度较高的民族,但是他们也认为不应该放弃严格的标准,认为美国教育出现质量下降就是因为他们“有意地采取了降低程度的轻便的政策”。因此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的心智训练,增强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读、写、算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传授。教师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基本作用不能忽视。要素主义教育派一致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很高的认可,他们认为:“教师是精神(与物质相比较而言)遗产信赖的继承人,每一代人都接受并吸收了精神遗产才使人类不断向更高级水平进步。教师个人指导,可能是取得学习实质性进步的最基本因素。 ’在教学形式上不赞同设计教学和活动教学为主要形式,倡导接受式学习方式。他们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应该仍然是教师向学生直接口头语言讲述的形式。

(1)19C末20C初新教育运动传到了美国,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在美国有广泛影响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教育”派。进步主义教育,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实验,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从做中学等口号,使教育工作适应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内部的分化,再加上其他流派的攻击,到20C30Y渐渐由盛转衰。(2)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是北师大着名教育心理学专家冯忠良教授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提出的具有完整科学体系的教学理论。中心思想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3)双机制学习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

  •   索引序列
  •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
  •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级
  •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19公众号
  •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
  •   教育哲学自考真题2020题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