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第二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第二章

发布时间: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第二章

发布时间: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第二章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有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以及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分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法律救济三部分,共三编二十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主体、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目制用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职工民主管理、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法主体、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督、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力求使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法律问题,全面反映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现状和最新发展,并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阐述与分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是法学学科重要的部门法。本课程内容分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两大部分。劳动法部分主要讲解劳动法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劳动者在就业中、用人单位在招工中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在订立中应当注意的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律责任。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工资的内容、工资支付中引发劳动争议的问题,事故的预防和责任及处理方式。职业病的责任承担女工的“四期”保护及其相关待遇。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社会保障法部分主要讲解学习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意义,了解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内容,重点讲解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法律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能够胜任司法实践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事务。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

本专业共设置10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毛泽东思想概论(2);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3、英语(二)(14);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1);5、劳动和社会保障法(8);6、劳动经济学(8);7、人力资源管理(一)(6);8、劳动关系学(8);9、社会保障国际比较(8);10、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6)。但是2010年4月和7月开考的课程里还有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学概论等未出现的科目。

简述 劳动法 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 答:联系 1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在 社会保险 领域存在交叉。 3 社会保障法对劳动法功能的发挥有补充和促进的作用,首先社会保障法为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会保障法为 劳动关系 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区别 1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2法律部门:在中央,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级政府都设有处理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的行政机关或具体工作部门。 3关系的主体: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 劳动合同 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 4立法目的:劳动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全。 5解决程序:社会保障法引发的 劳动争议 ,由于具有某些私法关系的特点,主要适用民事程序来解决;劳动法争议引发的争议,由于具有较强的公法性,应主要采用行政 诉讼 程序。

本专业共设置10门课程和毕业论文 1、毛泽东思想概论(2);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3、英语(二)(14);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3)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1);5、劳动和社会保障法(8);6、劳动经济学(8);7、人力资源管理(一)(6);8、劳动关系学(8);9、社会保障国际比较(8);10、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与监督(6)。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内容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有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以及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分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法律救济三部分,共三编二十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主体、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目制用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职工民主管理、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法主体、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督、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力求使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法律问题,全面反映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现状和最新发展,并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阐述与分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简述 劳动法 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 答:联系 1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在 社会保险 领域存在交叉。 3 社会保障法对劳动法功能的发挥有补充和促进的作用,首先社会保障法为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会保障法为 劳动关系 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区别 1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2法律部门:在中央,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级政府都设有处理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的行政机关或具体工作部门。 3关系的主体: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 劳动合同 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 4立法目的:劳动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全。 5解决程序:社会保障法引发的 劳动争议 ,由于具有某些私法关系的特点,主要适用民事程序来解决;劳动法争议引发的争议,由于具有较强的公法性,应主要采用行政 诉讼 程序。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题型

05151劳动与社会保障,我找了好久好久,真的一点点真题都没看到,奇了怪了,别的科目都有那么多!!!!!!!!!!都不知道怎么考,哭泣!!!!!!

劳动法的历年试题:附07年4月试题~——————————————————————————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劳动法 试卷(考试时间:4月14日下午2∶00—4∶30)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页至10页,共6页。应考者必须在试卷上直接答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贷关系 C.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而发生的关系 D.两个企业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而发生的关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7月5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7月5日 3.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 A.1900年 B.1906年 C.1918年 D.1919年 4.在我国,职业介绍实行( ) A.登记制 B.行政许可证制 C.特批制 D.核准制 5.下列不属于劳动法体系内容的是( ) A.劳动标准法 B.劳动就业法 C.社会救济法 D.失业保险法 6.下列各种劳动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社会保障权 B.报酬权 C.就业权 D.生存权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公民年满(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8.特殊就业群体不包括( ) A.残疾人 B.妇女 C.现役军人 D.少数民族 9.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10.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自( ) A.依法订立起生效 B.双方当事人签字之日起即生效 C.公证之日起生效 D.鉴证之日起生效 11.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时,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超过( )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92年 B.1994年 C.1996年 D.1998年 13.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标准是不低于工资的( ) A.100% B.150% C.200% D.300% 14.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的时间不得超过( ) A.30小时 B.32小时 C.34小时 D.36小时 15.《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 ) A.拒绝执行 B.控告 C.检举 D.提出批评 16.《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不少于( ) A.30天 B.45天 C.75天 D.90天 17.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权授予劳动者全国劳动模范或劳动英雄称号的是( ) A.全国人大 B.国家主席 C.中央人民政府 D.国务院 1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的是( ) A.职工代表 B.工会代表 C.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D.用人单位代表 19.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主体是( ) A.劳动行政部门 B.各级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技术监督部门 D.工会 20.《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期限是( )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国家和政府保障劳动就业的含义为( ) A.防止就业歧视 B.保障男女平等 C.保障特殊群体就业权 D.发展职业培训事业 22.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对违纪职工进行经济处罚的形式主要有( ) A.罚款 B.停发工资 C.降低工资级别 D.赔偿经济损失 23.在劳动法体系中属于劳动关系协调法的内容有( ) A.工资法 B.集体合同 C.集体协商 D.劳动合同 24.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监察机构及劳动监察员享有( ) A.检查权 B.调查权 C.建议权 D.处分权 25.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劳动法律事实包括( ) A.行为人的合法行为 B.行为人的违法行为 C.事件 D.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26.经批准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有( ) A.体育单位 B.文艺单位 C.边远地区企业 D.特种工艺单位 2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不必缴纳的保险费包括( ) A.失业保险费 B.养老保险费 C.工伤保险费 D.生育保险费 2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工会具有的权利包括( ) A.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的权利 B.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权 C.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D.帮助、指导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 29.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企业和职工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有( ) 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C.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D.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30.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 ) A.刑事责任 B.经济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劳动合同 32.劳动就业 33.集体协商 34.工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简述法律上限制加班加点的意义。 36.简述我国工资分配的原则。 37.简述劳动争议的主要分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38.试述社会保险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9.李某系某村村民,1998年5月被某供电公司聘用为抄表员,帮助公司在月底抄表收费。双方口头约定李某的报酬按照抄表的户数予以确认,每抄一个电表获得报酬0.8元,多抄多得。李某开始抄表以后,最高时每月可领取500多元,最低时每月只领取100元。2006年10月公司考虑李某年龄偏大,便提出与李某解除聘用关系。李某认为自己已经为公司工作了8年多,与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公司不能随意与自己解除聘用关系,并于2006年10月20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供电公司补缴其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试分析: (1)李某和某供电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2)李某的要求应当得到支持吗? 40.王某为某铸造公司工人。公司与王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王某“应当遵守公司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如果营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等。2006年5月10日,王某在执行装卸已溶化钢水任务时,与他人嬉笑打闹,造成一锅钢水全部倒在废墟上,王某和正在工作中的职工甲、乙、丙都被烫伤。经专门机构评定,钢水损失为8000余元。甲、乙、丙三人和王某分别由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甲、乙、丙为伤残九级,王某为伤残八级。公司为甲、乙、丙三人支付了工伤待遇4.5万余元,但拒绝为王某支付工伤待遇。公司认为,王某虽属工伤,但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应当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责任。王某不服,认为自己已被认定为工伤,无须再承担公司的经济损失。经协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王某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 试分析: (1)公司是否应当支付王某工伤待遇? (2)王某是否应当承担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

简述 劳动法 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 答:联系 1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在 社会保险 领域存在交叉。 3 社会保障法对劳动法功能的发挥有补充和促进的作用,首先社会保障法为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其次,社会保障法为 劳动关系 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区别 1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2法律部门:在中央,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地方上,各级政府都设有处理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的行政机关或具体工作部门。 3关系的主体: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 劳动合同 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 4立法目的:劳动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协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安全。 5解决程序:社会保障法引发的 劳动争议 ,由于具有某些私法关系的特点,主要适用民事程序来解决;劳动法争议引发的争议,由于具有较强的公法性,应主要采用行政 诉讼 程序。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8-27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规定具体行为规则的部分,被称为( )A.假定 B.处理C.制裁 D.适用2.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被称为( )A.法律冲突 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 D.法律事实3.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劳动保障部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认为需要制定劳动保障部部门规章的,应( )A.向劳动保障部报请立项 B.向国务院报请立项C.向国家司法机关报请立项 D.向国家权力机关报请立项4.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 )A.应当自公布之日起20日后施行 B.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C.可以自公布之日起即时施行 D.必须自公布之日起即时施行5.根据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人身性的特征,由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劳动的基本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说明的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中的( )A.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 B.劳动条件的基准化C.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 D.劳动执法的规范化6.依法征收社会保险费,并按照规定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主体,被称为( )A.管理人 B.监督人C.投保人 D.保险人7.按照行政检查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劳动保障行政检查分为( )A.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 B.一般检查和特定检查C.联合检查和单项检查 D.全面检查和专门检查8.在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中,迟延缴纳罚款属于( )A.代执行 B.代履行C.执行罚 D.直接强制9.劳动保障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这体现了劳动保障监察的( )A.强制性 B.专门性C.行政性 D.法定性10.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公示义务,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员应当依法遵守( )A.罚缴分离制度 B.回避制度C.听证制度 D.告知制度11.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程序的第三步是( )A.案件处理 B.立案C.案件移送 D.调查取证12.其作用主要是维护劳动保障法制和政令的统一,解决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是( )A.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B.重大具体劳动保障行政行为的审核制度C.劳动保障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D.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13.就某一方面的内容,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专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独立实施监督检查的一种方式,称为( )A.自查 B.独立检查C.抽查 D.联合检查14.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是( )A.因果关系 B.责任主体C.违法行为 D.损害后果15.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是(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 D.管理责任16.行政复议的受理、审查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时限,按期执行有关的程序,并作出裁决,这体现了行政复议的( )A.便民原则 B.合法原则C.及时原则 D.公正原则17.行政复议程序的第四个步骤是( )A.行政复议的受理 B.行政复议的申请C.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D.行政复议的决定18.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宣告授予发明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授予发明专利权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属于(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19.我国的《劳动法》颁布于( )A.1991年 B.1994年C.1998年 D.2003年20.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A.两年 B.一年C.六个月 D.三个月2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金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是( )A.行政赔偿 B.行政追偿C.行政追惩 D.国家赔偿22.在劳动保障部门使用的行政文书中,适用奖惩有关人员的是( )A.部令 B.决定C.公告 D.通报23.劳动保障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文书中,适用于劳动保障行政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行政管理相对人有轻微违法行为,暂不作出行政处罚,以书面形式令其在一定期限内自行改正的是( )A.《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B.《关于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书》C.《关于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D.《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24.国际劳工组织1936年的第52号《带薪休假公约》规定,凡适用本公约人员连续服务满一年后,有享受工资照付年假的权利,假期应有至少( )A.6个工作日 B.7个工作日C.1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25.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组织最正式的监督程序是( )A.定期监督 B.申诉C.控诉 D.直接接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制程度,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E.确定性规范27.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事基本制度C.犯罪和刑罚 D.基本经济制度E.地方性事务28.下列属于劳动保障行政许可事项的有( )A.从事补充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格认定B.劳动仲裁员资格的考核认定C.技工学校设立审批D.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E.外国人入境就业审批29.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有( )A.就业管理 B.职业介绍管理C.社会保险管理 D.工资管理E.劳动合同管理30.从监督的内容来看,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主要是( )A.对法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B.对行政主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C.对公民个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D.对其他组织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E.对公务人员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31.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繁多,在行为责任方面,主要有(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C.停止违法行为 D.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E.履行职务或法定义务32.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A.申请人 B.鉴定人C.被申请人 D.证人E.第三人3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正确的提法有(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B.由行政机关口头委托的组织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C.非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作出行政决定的,共同构成被告D.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派出机构作为被告E.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34.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包括( )A.对不符合拘留条件的人实施了拘留B.拘留超过了法定的期限C.行政机关实施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D.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E.使用枪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35.在关于社会保障的国际劳工公约中,正确的提法有( )A.在农业中规定实行强制疾病保险制度,其津贴待遇包括免费治疗和提供药品及器械B.对残废者提供康复服务的义务C.强调给达到规定年龄(不小于60岁)受保人支付老年年金D.对失业者支付津贴E.本国人和非本国人在社会保障的9个部分享有平等待遇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保险法37.行政行为38.劳动保障行政处理39.劳动保障行政争议40.行政赔偿制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法的作用。42.简述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43.简述劳动保障法律责任的特征。44.简述行政诉讼的特征。45.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47.试述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主要特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

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必考课 2 03707 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 4 3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6 4 03312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6 5 03313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6 6 03314 培训与就业* 7 7 03315 劳动关系* 6 8 03316 养老保险* 6 9 03317 失业保险* 6 10 03318 医疗与生育保险* 7 11 03319 工伤保险* 6 12 03320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6 13 03321 劳动和社会保险业务案例分析 证书考试肯定有书的,实在找不到,你就上淘宝吧

网上这些是没有的,主管部门也不公布的,我也找了很久,也咨询过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自己看书吧,好好努力考试!祝你好运!自考的孩子伤不起啊!!!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试题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8-27 编辑:静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规定具体行为规则的部分,被称为( )A.假定 B.处理C.制裁 D.适用2.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被称为( )A.法律冲突 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 D.法律事实3.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劳动保障部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认为需要制定劳动保障部部门规章的,应( )A.向劳动保障部报请立项 B.向国务院报请立项C.向国家司法机关报请立项 D.向国家权力机关报请立项4.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 )A.应当自公布之日起20日后施行 B.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C.可以自公布之日起即时施行 D.必须自公布之日起即时施行5.根据劳动关系所具有的隶属性和人身性的特征,由国家制定劳动标准,明确劳动的基本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说明的是劳动法基本原则中的( )A.劳动关系协调的合同化 B.劳动条件的基准化C.劳动者保障的社会化 D.劳动执法的规范化6.依法征收社会保险费,并按照规定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主体,被称为( )A.管理人 B.监督人C.投保人 D.保险人7.按照行政检查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劳动保障行政检查分为( )A.主动检查和被动检查 B.一般检查和特定检查C.联合检查和单项检查 D.全面检查和专门检查8.在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中,迟延缴纳罚款属于( )A.代执行 B.代履行C.执行罚 D.直接强制9.劳动保障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这体现了劳动保障监察的( )A.强制性 B.专门性C.行政性 D.法定性10.为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公示义务,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其监察员应当依法遵守( )A.罚缴分离制度 B.回避制度C.听证制度 D.告知制度11.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程序的第三步是( )A.案件处理 B.立案C.案件移送 D.调查取证12.其作用主要是维护劳动保障法制和政令的统一,解决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是( )A.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B.重大具体劳动保障行政行为的审核制度C.劳动保障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制度D.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13.就某一方面的内容,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专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独立实施监督检查的一种方式,称为( )A.自查 B.独立检查C.抽查 D.联合检查14.法律责任构成的核心要素是( )A.因果关系 B.责任主体C.违法行为 D.损害后果15.最严厉的一种法律责任是(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C.刑事责任 D.管理责任16.行政复议的受理、审查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时限,按期执行有关的程序,并作出裁决,这体现了行政复议的( )A.便民原则 B.合法原则C.及时原则 D.公正原则17.行政复议程序的第四个步骤是( )A.行政复议的受理 B.行政复议的申请C.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D.行政复议的决定18.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宣告授予发明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授予发明专利权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属于(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D.最高人民法院管辖19.我国的《劳动法》颁布于( )A.1991年 B.1994年C.1998年 D.2003年20.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 )A.两年 B.一年C.六个月 D.三个月2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金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是( )A.行政赔偿 B.行政追偿C.行政追惩 D.国家赔偿22.在劳动保障部门使用的行政文书中,适用奖惩有关人员的是( )A.部令 B.决定C.公告 D.通报23.劳动保障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文书中,适用于劳动保障行政机关接到举报或者发现行政管理相对人有轻微违法行为,暂不作出行政处罚,以书面形式令其在一定期限内自行改正的是( )A.《劳动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B.《关于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理决定书》C.《关于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D.《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24.国际劳工组织1936年的第52号《带薪休假公约》规定,凡适用本公约人员连续服务满一年后,有享受工资照付年假的权利,假期应有至少( )A.6个工作日 B.7个工作日C.10个工作日 D.15个工作日25.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组织最正式的监督程序是( )A.定期监督 B.申诉C.控诉 D.直接接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制程度,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 )A.义务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C.强制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E.确定性规范27.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事基本制度C.犯罪和刑罚 D.基本经济制度E.地方性事务28.下列属于劳动保障行政许可事项的有( )A.从事补充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格认定B.劳动仲裁员资格的考核认定C.技工学校设立审批D.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度的审批E.外国人入境就业审批29.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有( )A.就业管理 B.职业介绍管理C.社会保险管理 D.工资管理E.劳动合同管理30.从监督的内容来看,对行政主体的监督主要是( )A.对法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B.对行政主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C.对公民个人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 D.对其他组织遵守行政法律法规的监督E.对公务人员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31.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繁多,在行为责任方面,主要有( )A.责令改正 B.通报批评C.停止违法行为 D.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E.履行职务或法定义务32.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A.申请人 B.鉴定人C.被申请人 D.证人E.第三人3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正确的提法有(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B.由行政机关口头委托的组织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C.非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作出行政决定的,共同构成被告D.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该派出机构作为被告E.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34.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包括( )A.对不符合拘留条件的人实施了拘留B.拘留超过了法定的期限C.行政机关实施了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措施D.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E.使用枪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35.在关于社会保障的国际劳工公约中,正确的提法有( )A.在农业中规定实行强制疾病保险制度,其津贴待遇包括免费治疗和提供药品及器械B.对残废者提供康复服务的义务C.强调给达到规定年龄(不小于60岁)受保人支付老年年金D.对失业者支付津贴E.本国人和非本国人在社会保障的9个部分享有平等待遇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保险法37.行政行为38.劳动保障行政处理39.劳动保障行政争议40.行政赔偿制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法的作用。42.简述我国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43.简述劳动保障法律责任的特征。44.简述行政诉讼的特征。45.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47.试述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的主要特点。

  •   索引序列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第二章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内容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大纲题型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考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