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刑法自学考试试卷

刑法自学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

刑法自学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

自学考试刑法试卷

刑法,是法律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那么,刑法知识的期末考试题目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刑法知识期末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1、(单选题)甲教唆乙盗窃,但是,乙在盗得财物后被丙发现,乙为了抗拒丙的抓捕,使用暴力将丙打成重伤,但甲对此毫不知情。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

B.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由于触犯的罪名不同,所以甲乙不成立共犯,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所以,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抢劫罪,但是,对甲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抢劫罪,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所以,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甲男与乙女于某日中午公开在某公园内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寻衅滋事罪

B.无罪

C.组织淫秽表演罪

D.聚众淫乱罪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D.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韩某的行为( )。

A.构成敲诈勒索罪

B.构成绑架罪

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非法拘禁罪

正确答案:D

5、(单选题)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没有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非法组织卖血罪

C.非法组织卖血罪和故意伤害罪

D.医疗事故罪

正确答案:A

7、(单选题)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 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

A.意外事件

B.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C.过失杀人罪

D.过失爆炸罪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处罚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D.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D

10、(单选题)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B.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C.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正确答案:A

11、(单选题)甲系消防队员,一日去某百货大楼执行救火任务,赶到现场时,甲看见火势很凶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当队长让其与其他队员扑救时,甲谎称腹痛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应属于( )。

A.犯罪行为

B.不构成犯罪

C.正当防卫

D.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A

12、(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下列哪种行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

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

A.某甲未经卢某同意即用卢某名义签订合同

B.某乙为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要求自己在审计事务所工作的同学杨某为自己出具一份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C.某丁借用其他单位的公章和合同文本签订合同

D.某丙在签订合同后,携带对方当事人的2000元定金逃匿

正确答案:C

13、(单选题)甲男现年15周岁,得知丙欠其朋友乙5000元赌债,因此,在乙不知的情况下,私自将丙捆绑起来,丙反抗,于是甲男使用暴力将丙打成残废,问:甲的行为性质( )。

A.故意伤害罪

B.无罪

C.非法拘禁罪

D.非法拘禁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正确答案:A

14、(单选题)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 )。

A.从犯

B.教唆犯

C.不犯罪

D.主犯

正确答案:C

15、(单选题)甲投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甲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故意杀人未遂

C.意外事件

D.故意杀人既遂

正确答案:D

16、(单选题)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

A.杀人未遂

B.不构成犯罪

C.杀人预备

D.杀人既遂

正确答案:D

17、(单选题)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C.复杂的共同犯罪

D.必要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18、(单选题)甲将与其有私仇的乙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丙路过,见乙不省人事 ,遂将其所戴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

A.甲构成意伤害罪,丙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无罪

C.甲、丙构成共同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D.甲、丙构成共同抢劫罪

正确答案:A

19、(单选题)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橇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

A.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B

20、(单选题)甲见他人贩卖毒品获得巨额暴利,遂起贩毒之意,但苦于无毒品来源,便制造了大量假鸦片出售给他人,获赃款2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

A.投机倒把罪

B.诈骗罪

C.贩卖毒品罪

D.制造毒品罪

正确答案:B

21、(单选题)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案的处理,正确的是( )。

A.甲构成未遂,乙构成即遂

B.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

C.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D.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22、(单选题)关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资助恐怖活动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恐怖活动组织不包括在境外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恐怖活动组织

B.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C.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是指已经实施了恐怖活动犯罪或者将要实施恐怖活动犯罪的个人

D.构成本罪主观必须是故意

正确答案:A

23、(单选题)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B.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C

24、(单选题)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

A.免除处罚

B.减刑

C.假释

D.缓刑

正确答案:D

25、(单选题)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A.死刑立即执行

B.有期徒刑15年

C.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D.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D

26、(单选题)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A.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B.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D.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正确答案:B

27、(单选题)犯罪嫌疑人甲盗窃被抓获后,主动交代了自己和同犯罪人乙共同犯盗窃罪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

A.特别自首

B.一般自首

C.立功

D.坦白

正确答案:D

28、(单选题)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最高可判( )。

A.无期徒刑

B.死刑

C.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D.二十年有期徒刑

正确答案:B

29、(单选题)《刑法修正案(九)》没有取消下列哪一罪的死刑?( )

A.强迫卖淫罪

B.诈骗罪

C.战时造谣惑众罪

D.伪造货币罪

正确答案:A

1、(多选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

A.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B.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C.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D.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正确答案:ABCD

2、(多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毒品犯罪人从重处罚的充分条件是( )。

A.行为人过去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被判过刑

B.行为人过去因犯走私制造物品罪被判过刑

C.行为人过去因毒品犯罪被判过刑

D.行为人过去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

正确答案:AD

3、(多选题)陈某(15周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问: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

A.追究刑事责任

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

D.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正确答案:BD

4、(多选题)对累犯以及因( )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不得假释。

A.绑架

B.抢劫

C.爆炸

D.强奸

正确答案:ABCD

5、(多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下列情形”是指( )。

A.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B.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C.抢劫乞丐或者生活特别困难者的

D.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正确答案:ABD

6、(多选题)《刑法》中刑罚裁量的酌定情节通常表现为下列哪种形式?( )

A.被害人是否有过错

B.犯罪后的一贯态度

C.犯罪动机

D.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ABCD

7、(多选题)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

A.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

B.犯罪没有得逞

C.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犯罪分子不想再继续实行犯罪

正确答案:ABC

8、(多选题)丁荣因犯走私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 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钱,要求丁某偿还。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 )

A.必须经债权人提出请求

B.必须是在没收财产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C.必须经过人民法院核准

D.只能在没收财产的数额内偿还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相关的刑法知识,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刑法考试的相关题目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刑法知识期末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1.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属于( B )。

A. 司法解释 B. 立法解释 C. 论理解释 D. 学理解释

2. 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的某种犯罪,犯罪分子却自认为能够完成而自动停止犯罪的,( D )

A.应认为是犯罪未遂 B.也应以犯罪未遂论

C.不认为是犯罪中止 D.应认为是犯罪中止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C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B.主行为与次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 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C )处罚。

A.从轻 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5.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B )的犯罪。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6.犯罪既遂是指( C )。

A.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B.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C.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D.犯罪人的目的已经实现

7.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 )。

A.没有故意犯罪 B.确有悔改 C.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C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9.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 B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 B.十年 C.十五年 D.二十年

10. 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

为( C )

A.时效继续 B.时效中止

C.时效中断 D.时效延长

11. 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

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C )

A. 想象竞合犯 B. 结合犯

C. 牵连犯 D. 吸收犯

12.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C )

A.只能附加适用 B.只能独立适用

C.可以独立适用 D.不能独立适用

13. 我国刑法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采取和数罪并罚原则是( A )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估堆原则 D.限制加重原则

14.我国通常采用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B )

A. 犯罪行为的次数

B. 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个数

C. 行为人主观上的罪过的个数

D. 犯罪结果的个数

15、林某因犯强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从1989年7月1

日起执行,对甲实际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为( )

A、1989年7月1日至1992年6月30日

B、199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C、1989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D、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B C )。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 B、强制性最为严厉

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 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

2、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BCD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

3.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A C )。

A. 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 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3. 刑法的“避险不适时”是指 ( AC )

A.事先避险 B.事中避险

C.事后避险 D.假想避险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D )

A.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B.对普通中国公民在领域外犯罪的,对一些轻微罪行,可不予追究。

C.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D.我国刑法不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

E.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适用本法。

5.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AD )。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说话,便慌忙逃离

6、丁某因犯走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5万块钱,要求丁某偿还,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述哪些条件?(ABCD )

A.此债务必须是在法院判处没收丁某财产之前所负的债务

B.必须经债权人汪某等5人向法院提出请求

C.汪某等5人与丁某之间的债务必须是正当的债务

D.只能在没收财产的数额内偿还

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第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1分)

第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2分) 第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2分)

第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1分)

第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2分)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分)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2分)

(2)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是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2分)

(3)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2分)

3. 什么是犯罪的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不作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所谓犯罪的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4分)

构成犯罪的不作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分)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1分)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分)

4. 简述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2分)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为构成累犯的刑度条件。(2分)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2分)

刑法自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A.阶级性 B.战斗性 C.严厉性 D.调整、维护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2.我国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 A.1997年3月14日B.1996年10月1日 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0月1日 3.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4.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是( ) A.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B.危害社会 C.违反法律D.应受法律惩罚 5.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 A.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C.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D.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 6.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A.惩罚犯罪B.预防犯罪C.改造犯罪D.消灭犯罪 7.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 A.遵守监规监纪B.积极参加劳动并有科技发明创造 C.没有故意犯罪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和时间、地点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 ) A.12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14周岁 10.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犯罪,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的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对于强*少女案的处理( ) 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未遂,乙构成即遂 C.甲构成中止,乙构成既遂D.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 11.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的提包拿走,内有人民币5000元。甲与丙的行为属于( )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任意共犯D.不构成共同犯罪 12.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13.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14.下列盗窃行为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是( ) A.盗窃文物数额巨大的B.盗窃商场数额巨大的 C.盗窃仓库数额巨大的D.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15.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 A.缓刑B.减刑C.假释D.免除处罚 16.数罪并罚时,拘役不能超过( ) A.半年B.1年C.2年D.3年 17.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 A.应当从重处罚B.可以从重处罚 C.应当加重处罚D.可以加重处罚 18.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 ) A.挪用公款罪B.挪用资金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D.不构成犯罪 19.某甲潜入一商店盗窃现金5000元,被保安人员抓住后,向保安人员捅了一刀,夺路而逃。某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故意伤害罪 20.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发生任何危害后果 B.犯罪行为未实行完毕 C.犯罪目的未能实现 D.未能齐备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 21.某甲为了杀害乙,与丙相约,并连续两天跟踪乙,考察其生活规律。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行为B.犯罪未遂 C.已着手实行犯罪D.犯意表示 22.某甲欲害其妻。某日将毒药放入其妻服用的中药之中,让其服下。其妻服后,痛苦万分,其状目不忍睹。甲见状,急忙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因深度中毒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D.既是犯罪中止,也是犯罪未遂 23.李某与赵某有仇,欲伺机杀赵某。某日李某驾驶一辆货车,见前面一行人极像赵某,便驾车将该人撞死。后发现该人不是赵某,李某驾车逃跑。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 C.交通肇事罪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24.走私**物品罪的犯罪主观方面是( ) A.出于犯罪故意B.以牟利为目的 C.以传播为目的D.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 25.我国刑法规定,贪污行为构成犯罪的数额起点一般是( ) A.500元B.1000元C.2000元D.5000元 26.某甲为骗取保险金,先为其母投保订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后又伺机杀害了其母,然后伪造意外伤害现场,骗取巨额保险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 A.以保险诈骗罪从重论处 B.以故意杀人罪从重论处 C.以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论处 27.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受贿的,对其行为应当( )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受贿罪论处 C.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D.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8.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当( ) A.以盗窃罪论处 B.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C.以诈骗罪论处 D.以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29.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 A.犯罪故意B.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C.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谋取不道德利益的目的 30.某甲参加恐怖组织后,受头头指派,使用爆炸方法将乙杀死,某甲构成( ) A.故意杀人罪B.爆炸罪 C.参加恐怖组织罪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的区别是( ) A.严厉程度不同B.适用的对象不同 C.适用的机关和程序不同D.制定的机关不同 E.执行的机关不同 32.下列犯罪,属于实质一罪的是( ) A.想象竞合犯B.结果加重犯C.连续犯 D.继续犯E.结合犯 33.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 ) A.剥夺政治权利B.罚金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E.管制 34.洗钱罪的犯罪对象是( ) A.毒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 B.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 C.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 D.贪污贿赂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 E.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 35.下列犯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有( ) A.故意杀人罪B.强*妇女罪C.猥亵儿童罪 D.绑架罪E.非法搜查罪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间接故意 37.牵连犯 38.假释 39.重婚罪 40.受贿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不作为犯罪中作为特定义务的来源。 42.简述我国刑法总则对死刑适用的限制。 43.简述伪证罪的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11分) 44.试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赵某背着邻居家6岁的小孩聪聪出外玩耍,路遇一大粪坑。赵某欲与小孩开玩笑声称要把聪聪甩到粪坑里。聪聪说:“你不敢”。赵某随即走到粪坑边,弓起身作甩人动作以吓唬聪聪,因站立不稳,与聪聪一同掉入粪抗内,当即大声呼救,人们赶来救起赵某,又捞出聪聪,结果聪聪因窒息而死亡。 问:赵某的主观罪过是什么,应定何罪名?说明理由。 46.被告人刘某、男23岁,一天,刘某携带小口径步枪一支和赵某一同外出打鸟,当行至镇南护城堤上时,刘某发现堤下一棵树上有喜鹊,便举枪准备射击。赵某当即提醒他对面有人,不能射击。刘某虽然看见对面有人,但不愿放弃猎鸟机会,毅然开枪打鸟,结果将在堤西南方向60米外劳动的丁某当场打死。 问:刘某主观罪过的性质是什么?说明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刑法自考试卷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法律可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2.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主要体现的是法律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3.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 A.法律制定 B.法律编纂 C.法律汇编 D.法律整理 4.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A.主体 B.必要补充 C.附属部分 D.重要组成部分 5.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民主座谈会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6.某县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 ) A.非要式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行政执法行为 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是( ) A.为赌提供条件 B.策动国家工作人员叛变 C.盗窃公共场所的公共财物 8.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别行政法的是( ) A.公务员法 B.行政组织法 C.行政程序法 D.教育行政法 9.根据税法调整的具体经济关系的不同,可以把税法分为( ) A.流转税法和所得税法 B.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 C.税收征收法和税收管理法 D.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1年 B.2年 C.3个月 D.6个月 11.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自然资源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2.下列商业行为中,属于正当竞争的是( ) A.在冬季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夏装 B.利用广告,对商品的用途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C.为促成批量销售,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回扣 D.进行最高奖为一辆名牌轿车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应由政府对国有企业行使的职权是( ) A.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 B.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 C.对企业员工工资、奖金的分配 D.对企业产品、劳务依法进行定价 14.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5.下列选项中,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是( ) A.时事新闻 B.电影作品 C.计算机软件 D.社会科学著作 16.某银行把应划到某造纸厂的款项误划到了某面粉厂的账户里。依照法律规定,面粉厂有义务返还该款。如果该面粉厂明知这笔款项不属于自己,却泰然受之,则其行为属于( ) A.合同行为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侵权行为 17.赵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1997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赵某二老。2002年赵某去世后,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 ) A.乙和丙 B.赵某的妻子和乙 C.赵某的妻子和丙 D.赵某的妻子、乙和丙 18.来自甲、乙两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我国留学期间发生斗殴,甲国留学生用刀将乙国留学生刺成重伤。对于甲国留学生恶意伤人的犯罪行为应当适用( ) A.甲国法律 B.乙国法律 C.我国法律 D.甲国和我国法律 19.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是(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20.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刑罚处罚的是( ) A.警告 B.罚金 C.罚款 D.拘留 21.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须是( ) A.为人民服务 B.为自己服务 C.为少数人服务 D.为统治者服务 22. 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 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 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可见,崇高理想是( ) A.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23.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现实就等同于理想 B.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C.确立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24.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 ) A.不适合提倡 B.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C.不经提倡人们都能做到 D.只应在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中间提倡 2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个人主义 B.民族主义 C.集体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 26.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 A.文明礼貌的体现 B.正直无私的体现 C.谦虚谨慎的体现 D.敬业好学的体现 27.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离不开真挚的友谊。友谊是( ) A.人与人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而采取的联合 B.人与人之间为追求各自私利而进行的 人情交易 C.人与人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赖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纯洁而美好的情谊 D.男女双方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精神 28.下列心理品质或行为特征中,有利于增进人际吸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是( ) A.挑拨离间,惹事生非 B.坦然为人,乐于助人 C.目中无人, 老子天下第一 D.只享受权利,向他人和社会索取,不负责任,不作贡献 29.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要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科学精神的精髓是( ) A.专业技能 B.勤奋努力 C.理论知识 D.实事求是 30.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我,教育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称为( ) A.道德修养 B.道德构建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列叙述中,正确揭示了法律特征的有( ) A.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C.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D.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 E.法律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监督权范畴的有( ) A.批评权 B.建议权 C.侦查权 D.申诉权 E.检举权 33.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市场主体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E.《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成立的必备条件有( ) A.依法成立 B.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 C.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D.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 E.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刑罚的具体运用的有( ) A.减刑 B.拘役 C.假释 D.没收财产 E.驱逐出境 3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实现这个共同理想( ) A.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是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发展的要求 C.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 D.是我们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客观要求和必经阶段 E.需要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37.在进行人生价值评价时,应把握的原则有( ) A.坚持简单和复杂的统一 B.坚持责任和贡献的统一 C.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D.坚持自我认可和社会承认的统一 E.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 38.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和非科学信念。其中,科学信念( ) A.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B.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会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D.是一种具有不可抗拒力量的观念和态度 E.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39.社会心理学家安东尼 罗宾认为: 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人生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 A.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的需要 B.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C.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事业成功的需要 D.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E.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成功的唯一条件 40.在竞争与合作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正确态度有( ) A.要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 B.一切都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的实现为转移,完全不必考虑他人 C.能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和利益,理想和宽容别人 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E.要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或合作中发生的分歧和误会,不心存怨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5分) 4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5分) 43.简评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的人生目的。(5分) 44.简述 五爱 的含义和把 五爱 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的重要意义。(5分) 45.什么是自我修养 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全国2007年10月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332(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342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C)310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314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D)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89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12.动机由(A)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B)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B)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D)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B)147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B139)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18.拟制的犯罪人即(B)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C)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A.杀人B.抢劫C.投毒D.诈骗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B)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B71)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24.犯罪研究应坚持(61C)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B30)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C25)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主流观点27.探索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A)A.社会学研究的任务B.犯罪学研究的任务C.刑法学研究的任务D.政治学研究的任务28.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B)A.犯罪现象学B.犯罪原因学C.犯罪预防学D.犯罪对策学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A)A.犯罪学的基本原理B.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C.犯罪学研究的推断依据D.犯罪学研究的哲学基础30.20世纪中期以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D)53A.人类学的研究方法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C.法学的研究方法D.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de )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32.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33.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C) B.内部条件C.客观条件D.主观条件E.主客观综合条件34.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包括( )46.杀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重婚罪E.交通肇事罪3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常规性犯罪增加B.反革命案件增加C.统计上的犯罪数量不高D.事实上的犯罪严重E.成年人犯罪严重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犯罪中预防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文化39.李斯特40.观察法41.群体性犯罪全国2008年1月 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C)A.时代背景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研究立场不同2.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A.社会结构B.犯罪现象C.社会规律D.越轨行为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78A.犯罪率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明数4.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C)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6.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D)A.贝卡利亚B.托皮纳尔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7.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B)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8.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A.“幸福计算”理论B.性善论C.社会解组论D.刑罚个别化理论9.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B)A.犯罪饱和法则B.犯罪三原因论C.“自然犯罪”的概念D.社会防卫论10.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D)A.犯罪经济学B.犯罪遗传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11.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C)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12.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A)A.访谈法B.比较法C.统计法D.相关分析法13.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C)A.分段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4.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A.发案数B.相对暗数C.恒比数D.绝对暗数15.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A)A.正在提高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D.变化不定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C167)A.脑组织损伤说B.自由意志论C.模仿论D.精神分析理论17.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144B)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18.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统计学家科特勒和法国统计官员盖里在进行社会道德统计中提出了(B)A.社会控制论B.社会环境论C.文化冲突论D.亚文化理论19.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184C)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20.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D)A.纽带作用B.辅助作用C.基础作用D.核心作用21.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C)225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机会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22.当前我国被害人的年龄段集中在(B231)A.18周岁以下B.18~35周岁C.36~55周岁D.55周岁以上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C)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24.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25.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C270)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26.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A)259A.犯罪预测的内容B.犯罪预测的时间C.犯罪预测的条件D.犯罪预测的空间27.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劝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C)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28.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D)292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A)A.教育B.防范C.打击D.改造3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预防重新犯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犯罪学的学科作用主要有(5ACDE)A.认识犯罪B.打击犯罪C.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D.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E.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20CDE)A.统计法B.心理分析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文献法33.34.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119ABDEC)A.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B.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E.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35.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138BDE)A.间断性B.连续性C.不规则性D.律动性E.向度性

刑法自学考试历年试卷

16.刘某非常喜欢邻居家的男孩小涛,一日,刘某带小涛到大桥上玩,提着小涛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小涛边喊害怕边挣扎,刘某手一滑,小涛掉人河中,刘某急忙去救,小涛已溺水死亡。刘某的行为属于( A )。

A.过失犯罪 B.意外事件 C.故意犯罪

17.驾驶员在正常行车途中,突然从侧面窜来两个小孩追逐至车前,驾驶员刹不住车,急转方向盘,汽车朝路旁的空房撞去,致车和空房损坏严重。驾驶员的行为是( A )。

A.紧急避险 B.交通肇事 C.故意毁坏财物

18.修改后的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C )。

A.从新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19.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B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诈骗 B.抢劫 C.盗窃

20.甲夜间跳墙进入一妇女家,企图实施强奸。其用螺丝刀撬窗子时,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甲一看该妇女竟是自己小学的同学,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便跑。甲的行为属于( C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21.甲在13周岁时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15周岁时抢劫价值5000元的物品,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7500元的物品。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罪数额应为( B )。

A.14500元 B.12500元 C.9500元 D.7500元

2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C )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A.故意放任 B.故意希望 C.希望或者放任

23.故意犯罪,( B)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24.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C )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A.出乎意料 B.意想不到 C.疏忽大意

25.过失犯罪,( A )负刑事责任。?

A.法律有规定的才 B.应当 C.无需

26.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 A )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A.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 B.意外 C.意想不到或者出乎意料

27.已满( C )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十四周岁 B.十五周岁 C.十六周岁

28.已满(A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B.十六周岁不满二十周岁?C.十四周岁不满二十周岁

29.因不满( B )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A.十四周岁 B.十六周岁 C.十八周岁

30.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 A )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A.法定程序鉴定 B.法医鉴定 C.公安机关鉴定

31.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 A )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精神正常 B.精神不正常 C.发病

32.尚未完全丧失( A )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辨认或者控制 B.自卫或者保护 C.控制

33.醉酒的人犯罪,( B )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3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应当 B.可以 C.必须

35.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C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A.利益 B.财物 C.财产

36.正当防卫明显超过( A )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必要限度 B.一定限度 C.相对限度

37.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B )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A.发生以后 B.正在发生 C.尚未发生

38.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A )。

A.一日 B.二日 C.三日

39.犯罪以后( A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A.自动投案 B.被抓获 C.他人代替投案

40.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B )的限制。

A.也受追诉期限 B.不受追诉期限 C.受追诉期限

41.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B )的限制。

A.也受追诉期限 B.不受追诉期限 C.受追诉期限

42.刑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A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A.法律和决定 B.工作措施 C.法规

43.刑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

(B )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44.甲驾驶一辆长途客运汽车,半途因油箱漏油而停车检修。乘客乙出于好奇想知道油箱中漏出来的是油还是水,遂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点看。甲见状急忙夺过另一乘客的扁担,朝乙手上打去,将其打火机打落在地,同时造成了乙右手尺骨骨折。甲的行为是( A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45.疏忽大意过失与意外事件区别的关键是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D )。

A.是否明知故犯 B.是否缺乏必要的谨慎 C.是否已经预见 D.是否能够预见

46.按照立法精神,结合有关情况,从逻辑上对法律条文含义所作的解释称为( C )。

A.文理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学理解释

47.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那一种?( C )

A.单位只有故意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

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应负刑事责任

C.单位也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8.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B )。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4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C )。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50.某甲为报复,携带匕首准备到某乙家将乙杀死。行至中途,突然腹痛难忍,只得作罢,某甲的行为是( A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违法行为

51.刑法理论上把各种危害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归纳为两种基本形式( B )。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B.作为和不作为

C.无意识行为和有意识行为 D.主行为和从行为

52.甲犯诈骗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此案的追诉期限为( D )。

A.5年 B.10年 C.15年 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3.犯罪的特殊主体是指( D )。

A.法人 B.单位

C.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特定职务和身份的人

54.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B )。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B.二人以上共同故意不作为

C.二人以上先后在同一场所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D.一人和精神病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55.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情况下,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贾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框里有一提包,就乘人不注意时,将包顺手拿回家。该包里有300元。贾某的行为:( AC )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犯罪

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盗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

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ABC )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贩卖毒品

C.投放危险物质罪 D.抢夺罪

3.对正在进行的( ABD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 B.强奸 C.盗窃 D.绑架

4.我国刑罚的目的及其基本内容是( AC )

A.预防犯罪 B.惩罚犯罪

C.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D.教育公民

5.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BCD )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

C.中止犯 D.胁从犯

6.刑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ABC)作用的犯罪分子。?

A.组织 B.策划 C.指挥 D.胁从

7.刑法所称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是指(ABCD)。

A.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

B.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

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

8.刑法所称公共财产,是指(ABC)。

A.国有财产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D.个人得到的福利、奖金

9.犯罪经过(ABCD)期限不再追诉。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B.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C.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10.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ABCD)规定。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B.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C.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11.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ABCD)权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1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有(ABCDE)。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C.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D.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E.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13.对正在进行(ABCD)、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行凶 B.杀人 C.抢劫 D.强奸

1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ABCD)、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故意杀人 B.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C.强奸 D.抢劫 E.抢夺

15.一切(ABCD),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A.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B.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C.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D.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16.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ACD )。

A.社会危害性 B.主观恶性

C.刑事违法性 D.应受刑罚处罚性

17.犯罪构成包括( ABCD )。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18.刑法规定为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有( ABD )。

A.又聋又哑的人 B.盲人

C.醉酒的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19.下列情形中,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的有(BD )。

A.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B.单位犯罪

C.醉酒的人犯罪 D.过失犯罪

20.( AC )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刑种。

A.拘役 B.罚金

C.有期徒刑 D.驱逐出境

21.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ACD )。

A.罚金 B.管制

C.没收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

22.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ABCD )。

A.熟悉犯罪地形的行为 B.购买作案用的工具

C.为抢劫而盗窃枪支的行为 D.守候被害人的行为

23.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ABCD )。

A.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B.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

C.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D.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4.对正在进行(ABCD )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A.杀人 B.强奸 C.绑架 D.抢劫

25.共同犯罪人包括( ABCD )。

A.主犯 B.从犯 C.教唆犯 D.胁从犯

26.刑法规定从轻处理的情形有( ABCD )。

A.防卫过当 B.胁从犯、从犯

C.预备犯、未遂犯 D.未成年人犯罪及盲人犯罪

27.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 AB )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

A.入伍 B.就业 C.升学 D.留学

28.我国刑法第93条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ACE )。

A.有权解释 B.学理解释 C.立法解释 D.司法解释 E.文理解释

29.作为中止犯成立条件的“在犯罪过程中”包括( ABCD )。

A.在预备犯罪过程中

B.在实行犯罪过程中

C.对故意犯罪的结果犯而言,在结果发生之前

D.对故意犯罪的行为犯而言,在行为实施完毕之前

E.对过失犯罪而言,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

30.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 ABCDE )。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B.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C.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D.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E.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31.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有( ABCD )。

A.禁止重法朔及既往 B.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C.排斥习惯法 D.禁止类推 E.罪责自负

32.犯罪既遂的表现形态有( ACDE )。

A.结果犯 B.结果加重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E.举动犯

33.下列情形中,不成立正当防卫的有(BCDE )。

A.对精神病人暴力侵害的反击 B.假想防卫 C.防卫挑拨 D.事前防卫 E.事后防卫

34.下列情况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CE )。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入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李某欲开枪射杀王某,却误将与王某同行的孙某打死

E.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闻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35.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 CD )。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二人构成共同犯罪,但对李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C.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D.李弟不构成犯罪

E.李弟构成犯罪

36.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有(BC )

A.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B.累犯

C.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

D.既遂犯

E.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罪犯

37.下列人员中,(ACDE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公共关系大专专业考试课程有哪些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大学,一共需要考19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社会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现代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公关心理学、公关礼仪、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写作、公关语言、广告学(二)、新闻学概论、创业教育、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大专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8年10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99.69KB 2019年10月自考00245刑法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45.36KB 2019年10月自考11742商务沟通方法与技能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1117.22KB 2018年04月自考00431教学设计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24.29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   索引序列
  •   自学考试刑法试卷
  •   刑法自学考试试卷
  •   刑法自考试卷
  •   刑法自学考试历年试卷
  •   自学考试刑法学历年试卷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