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题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题

发布时间: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题

发布时间: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题

书 名: 传播学 概论 作 者:孙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ISBN: 9787300119175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 元编辑本段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传播概述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历史 第二章 传播学的诞生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 第二节 传播学的源流及发展 第三章 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传播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传播的类型 第三节 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地调查法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 控制实验法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 第五章 传播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信息 第二节 符号与意义 第六章 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际传播的特征 第二节 人际传播的技巧 第七章 一组织传播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传播 第二节 组织传播的重要学派 第八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认识大众传播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九章 受众 第一节 认识受众 第二节 受众研究经典理论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几种重要的媒介控制理论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传播中的“把关人”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媒介的主要传播特征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超强效果论阶段和有限效果论阶段 第二节 适度效果论阶段 第三节 回归强大效果论阶段 第四节其他效果研究 第十三章 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技能

14. 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 ”,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 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 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 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 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 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 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 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 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 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 ),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 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 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 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 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 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 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 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 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 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 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 简明,易懂。 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 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 19. 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 答: 1. 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 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 2. 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 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 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 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 受到观众青睐。 20. 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 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 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 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 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 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 的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 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 ,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 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 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 “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 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 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 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 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 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 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 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 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 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 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 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 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 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识沟 ”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 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 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论述题: 1.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 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 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 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的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所谓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活动。在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 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网络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社会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其相关主要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这集中反映式的变革上。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 3 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5 个时期(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个体书写|印刷品生产|电子传播阶段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两个时期).阿帕网就是互联网最早的雏形,互联网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1962 年。网络传播的模式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非线形的传播样式。传播理论研究应当划分为四个方面: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电子邮件等;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电子公告牌等;个人对个人,或对不确定的多人的同步传播,例如在线闲谈等;多人(包括团体)对个人、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例如网民接收信息的活动等。网络为什么需要‘议程设置’?1.网民需要“议程设置”2.媒体不会放弃“议程设置”3.在网络中进行“议程设置”的特点 (1)在网络中进行“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 (2)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化和难于控制,限制了“议程设置”的效果网络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的进一步弱化网络新闻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我国还建立了一支大约 3 万人的网络警察部队,全称为“国际互联网安全监察专业警察” , 是我国最年轻的警种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是 1987 年创于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报刊——《华夏文摘》于 1991 年 4 月在美国创刊;在中国内地出现的第一份网络报刊——《神州学人》创刊于 1995 年 1月;。1995 年 10 月 20 日《中国贸易报》也在网上开办了电子网络版。网络传播的互动性网络传播带给受众信息获取的主动性(网络传播中,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发现、处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受众中心”替代了“传播者中心” ,受众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网络传播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我们发现,网民已经开始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或称为“平民”化趋势) ,互联网日益普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网民行为特征分析 一、网民注意力呈现“ 马太效应” 二、网民对黄色信息存在猎奇心理三、非常时期的网民行为特征(1.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改变;2.非常时期促使网络业发展;3.非常时期网络谣言增多) 网络媒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形式是网络直销与网上拍卖。手机正在从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发展。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是能随时随地使用的新媒体。手机媒体的魅力在于它高度的便携性、互动性,以及带来的增值服务。。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高度的便携性、私隐性、贴身性。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同时,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及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这些特征使得手机媒体能过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深刻影响人类的传播活的。3G是手机媒体走向成熟《距离》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1996 年 12 月 20 日国际版权组织关于版权与邻接权协商会议经历了 18 天艰苦讨论, 最终通过了涉及网络传播著作权保护的世界公约—— 《世界版权组织版权公约》WCT 和 《世界版权组织表演唱片与公约》WPPT 。国内第一起网上著作权官司“《电脑商情报》被诉侵权案”在网络传播中,信息传播的无阻碍化使得国际舆政治论更趋激烈;互联网上信息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加大“南北”信息鸿沟1、“数字革命” 以 0 和 1 两个简单的数字,便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即所谓“数字革命” 。2、网络传播 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 3、网络传播学研究对象 传播学将传播分为五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等。(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群体传播。(4)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5)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地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 4、网络传播的优势 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检索快速便捷,图文声像并茂,交互性强;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等特性;并且其计算机检索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网络传播允许读者与作者之间进行网络上交流, 能及时反馈,改变了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5、网络传播的特征 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6、多媒体 所谓多媒体,就是使计算机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来传送信息。7、超文本 所谓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超文本方式的文本,即在数据中又包含有与其他数据的链接。8、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国家安全、商业安全、个人安全、自身安全 网络传播的危险还来自于被称为“沉默杀手”的黑客和被称为“数字恶魔”的计算机病毒。);侵犯知识产权;信息泛滥;网络犯罪;网瘾症分析;数字鸿沟加剧。9、信息爆炸 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且发布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在某种意义上, “每个人都可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制造者” 。从而增加了人们利用信息的困难。10、网络诽谤 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11、网络诈骗 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12、网络暴力 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13、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 E-mail)是互联网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方式之一,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电子邮件互相传递信息,进行网上交流。14、BBS 作为网络媒介特有的产物,BBS(电子公告牌)是一种互动(interactive)传播媒介。15、网络传播发展历程阶段 1.酝酿发展阶段(1995 年 10 月—1997 年 5 月);2.加速发展阶段(1997 年 5 月—2000 年);3.大浪淘沙阶段(2001 年— 2004年 );4用户创造内容阶段(2005年— )16、博客 博客具有网络群体传播和网络大众传播的双重特点。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17、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8、网民 “网民”泛指上网者,上网者除了通过浏览等方式接收信息外,还经常通过 BBS 论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方式发布和传播信息,即扮演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19、网民的类别与心理 地域;性别(男性比较注重理性,喜欢搜寻科技、新闻、军事等类信息;女性则比较注重感性,喜欢浏览、美容等信息);年龄(青少年网民上网的娱乐动机更强,功利性色彩较淡);支付能力;教育水平。20、受众的普遍心理分析 好奇心理;求真心理;亲和心理;选择心理;参与性心理个性化心理;虚拟环境下的匿名心理。21、网络舆论 是指在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是网上民意的表达。22、网络舆论的特性 丰富性、互动性、即时性、民意表达的真实性、匿名性、冲突性、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并存、群体性、难控性。23、网络舆论的功能 舆论监督、信息传播、交流思想。24、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 A.免费阅读与使用,靠广告收入来发展,其代表是 2001 年之前的YAHOO。B. 适当收取阅读费代表是华尔街日报网站() 、汉和情报评论()等。C. 免费与收费相结合。D. 开展电子商务,目前主要是网络直销与网上拍卖。25、网络广告 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体发布、传播的商业广告。或者说,网络广告指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和表示的基于互联网的广告。26、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 横幅广告、文本链接广告、电子邮件广告、赞助式广告、插播式广告、Rich media、其他新型广告。27、电子商务 买卖双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28、网络媒体开展电子商务有代表性的模式有: Yahoo shopping 模式(雅虎网站);Amazon模式(当当网);Walmart 模式(国美公司);ebay 模式(易趣网和淘宝网);Dell模式(海尔公司)。29、手机媒体的优势 高度的移动性和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多媒体;手机亦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工具;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一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手机传播强调个人化、人性化,强调用户参与。30、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的特性造成了侵权易、维权难(原因是网络上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存有隐蔽性、迅速性、全球性以及罪证难以收集等特点);关于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问题;多媒体网络传播作品的法律保护;与网络传播有关的传播权限制31、信息殖民主义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利用对信息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垄断地位,对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信息技术控制、信息资源渗透和信息产品倾销,以达到相应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目的,这种倾向愈来愈明显。这就是‘信息殖民主义’现象。”32、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以电子为介质的高科技文化。33、搜索引擎 是收集、整理网上信息资源并按一定规则加以整理和组织,提供给人们按相应的规则提取信息线索,并能直接链接到相关站点的网上信息搜索工具。34、网络传播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首先是哲学思维方法,如矛盾分析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其次为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如数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结构-功能方法等;还有具体学科的特殊方法。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我上学期学的这本书~我们考的知沟理论,电视人,镜中我,米徳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媒体规范功能~还有一些不太记得了~大约是沉默的螺旋、大众传播的功能之类的我们画的重点是第八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九章第一节,第十章“适用于满足”,十一章是当时的重中之重!!只能给你这些信息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啊~~~祝你取得还成绩~!!!我的大众传播可是A哦!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总结

第二章1传播的三个源头1、基于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的行为科学第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即俗称“三论”为主要工作的信息科学; 三.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报道。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新闻学以“术”为重点。)从研究对象来看,新闻学的研究范围相对狭窄。(3)从研究内容看,新闻重要新闻事业自身功能和业务技术的研究; 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体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媒体对社会的效应,特别注重对作为“人”的受众的研究。)4)从研究方法看,新闻学单调,传播学全面系统化。新闻报道就是站在微观的角度,采用“直观分析法”即“经验性研究”; 传播学往往站在宏观的角度,表现出多角度研究的特点,方法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经验与实证相结合。34位先驱的重要贡献(写有观点的书籍)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27年出版了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5年,和人一起写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和舆论》。拉斯威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开始了内容分析方法; 他对政治传播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了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5W传播模式导致了对传播学确定效应的重视5W模式对应的五种分析: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应分析(2)。 心理学家卢因库特鲁因是门卫理论的创立者,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将心理学知识融入传播学,研究“集体生活之路”。1947年发表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括检查点“门区”和检查站在内的几个途径流动,是可以允许或禁止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门卫。场论,集体动力论。)3)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卡尔霍夫兰,1921年6月12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担任该校心理学科讲师、助理教授、教授。 既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和传播研究的优秀人物。编纂了《美国军人》系列,出版了全部4卷。 其中,第三部分《大众传播实验》(1949 )代表了霍夫兰等人的最初研究成果。哈弗朗还执笔出版了《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5卷。 其中,哈夫朗、杰尼斯、凯利合著的《传播与劝服》(1953 )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是该丛书中的力作。(4)社会学家卢瑟菲保罗卢瑟菲是美籍华裔著名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后,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做出了突出贡献。著作有《人民的选择》、《美国士兵—–述评》、《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 《社会研究的语言》、79000等。卢瑟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 a将社会学实地调查方法扩大到传播学领域。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应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和同事们提出了“两阶段传播论”、“有限效应论”等著名观点。)5)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韦伯施拉姆( 1907–1988 ),美国传播学大师,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大师,被誉为“传播学之父”。他一生写了三十部传播学著作,为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1982年,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在大陆翻译出版〔新华出版社〕。拉姆的主要贡献:其中之一,他建立了第一个专门从事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基地,将传播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947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开设了硕士和博士课程1950年,世界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被伊利诺伊大学录取,施拉姆成为该校传播学部长1956年,他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编辑传播学教材《大众传播学》(1949 )、《传播过程与效果》 ) 1956 )之二,他培养了许多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其三,他出版了一系列流传广泛的传播学著作。055-79000(1956 ) 《报刊的四种理论》 ) 1964 )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 ) 1982综述性着作)四个学派各有哪些特点,比较与缺陷)1)两个学派的由来与立场: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以欧洲为典型的批判学派。马克思主义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阶段、列宁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阶段)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2)两种学派的差异与比较。(1)经验学派经验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研究过程应当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有关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辩的科学数据和资料。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立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型或“定理”。经验方法的缺陷: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比复杂,有时不能单纯用经验材料来观察、测量、量化、解释; 目前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和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前者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后者无法解释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的经验研究主要依赖于个人或小群体层面的经验材料,在考察社会历史和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以“纯粹客观”的态度研究社会现象,但这在现实中很难。)2)批判学派批判学派的特点) a、他们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b、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相结合,重点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批判学派在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的加拿大批判学家瑞士总结了两个学派的不同。 研究问题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意识形态倾向性不同美国经验学派代表罗杰斯列举了两个一系列特征。 经验学派特征:批判学派特征:注重经验批判与定量思辨、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具体实证的广泛联系;注重效果导向研究;注重控制和分析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1)传播学研究的引进;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四个时期;1 ) 20世纪50年代的中断期)3) 70年代后期( 80年代)引进兴盛期)4) 1985年以后)自主化本土化研究期) 2、传播学中国中文大学余也鲁大力倡导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传播学研究,即华夏传播研究。精神交往论:交往活动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流决定精神生产与精神交流,而精神交流反过来又作用于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流,二者的辩证运动构成人类社会的整体运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辩证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关系实际上是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适应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始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与精神交流关系反映了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流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的特殊规律。)3)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水平时,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状况成为制约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因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传播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本专业培养具备在新媒体环境中从事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传播等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各大媒体、新媒体公司、各组织单位的信息传播部门从事相应工作的理论修养深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信息传播人才。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你可以到自考论坛上面看看,还有跟自考的战友讨论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相关自考专业的QQ群,跟里面的人讨论是很有成效的。一般情况都不会很难,概念性的东西,如传播的五要素,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施拉姆的贡献,一些受众理论,大众传播特点、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传播效果的研究 等等。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这是传播学大纲《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专升本综合卷共计 300 分。 考试科目涉及《传播学》和《广告学》。考生在掌握下列指定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章节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将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加以联系和融合,要注意联系新闻报道和广告实际案例进行评析。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学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二、传播与信息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 二、文字传播时代 三、印刷传播时代 四、电子传播时代 第三节 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一、传播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三、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第二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与制约因素 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论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 ------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二、传播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传播效果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三、 70 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理论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第二节 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 “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和评价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 “培养”理论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第四节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 “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三、考试题型 • 填空: 27% • 多项选择题: 13% • 名词解释: 13% • 简答: 20% • 综合分析题: 27% 参考用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

以下都是《传播学教程》的重点,希望你学业有成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P46 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什么是意义:意义的定义P47 二、符号意义的分类: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P48;语言符号的暧昧性P49 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 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象征行为P51;象征行为的特点P51;象征性互动理论P52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P52;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 三、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P54-55;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9 (一) 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二)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P64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定义:P73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密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客我的概念P78,主我客我的关系P79);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P80-81 第二节: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定义P81 一、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库利的“镜中我”理论P82-83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P83-8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P84-85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姿态的传播功能;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P85-88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一) 群体的概念:概念P89;群体的两个特征P90;群体的两个类别;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 (二) 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群体的三个社会功能P91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一)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群体意识的形成P92 (二)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P92-93;群体规范的四项功能P9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对内、对外)P93 (三)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的概念P94;信息压力的概念P95;趋同心理的概念P95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P95;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P96;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P96-99 第二节:组织传播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 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的广狭义P99;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P100 (二) 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P101,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P101-102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一)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三种渠道P102-103 (二) 组织内传播非正式渠道:两种形式P103;三个特点P103-104 (三)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网络 三、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 (一)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企业组织信息输入的渠道P106 (二)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P107-108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定义P111(倒数第9行)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六大特点P111-112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P113;赖特的四功能说P114;施拉姆的概括P114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P115-116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P116;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P117;廉价报纸完成报纸的两个转变P117 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电报的出现P117;电影的出现P118;广播的出现P118 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电视媒介的特性P119;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P119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 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布莱士、塔尔德、库利的观点)P121-122;“怀疑主义”的忧患观点(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的观点)P123;对两种观点的看法P123-124 三、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一)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对环境的任知活动发生根本变化P125 (二)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概念P125;信息环境的三个内容P126(1-7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的不同P126;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的两个优势P126 (三)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李普曼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P126-127;藤竹晓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观点P127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 控制研究两个方面P129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P130-131 二、利益禾逵刖�檬屏Φ目刂疲郝⒍献时究刂泼浇榈娜�种饕�绞絇132 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P132-133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P134 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5;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 二、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6;主要原理原则P136 (二) 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P138;主要原理原则P1339 (三) 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P139;主要观点P1339-140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一)渊源: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P141;列宁主要观点P141-142 (二)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 (三)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 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传播媒介”两种含义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一) 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对媒介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概括(媒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P148 (二) 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内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观的扩展或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观能力的“统、分、再统”的历史)P149 (三) “热媒介”与“冷媒介”;对“热冷媒介”概念的解释P149 (四)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其意义P150;局限P149;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革中的作用P150-151 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P152 (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佐藤毅的“他律性欲望主义”及其对日本人价值观的影响P153 三、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 (一) 新媒介的特点与性质:新媒介发展趋势的四个特点P153-154 (二) 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电子乌托邦”思想P155;“电子乌托邦”思想历史根源P156;媒介技术是中性P156 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三个特点P157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媒体经济收益的两个方面P159 (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P159;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P160 (三) 公共性与功利性: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功利性的三个依据P160;公共性与功利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和受制约的根据P160;“经营目标”“宣传目标”与“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约程度因具体媒介组织不同而不同P161 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P162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与市场标准P164;新闻报道宣传性的不同看法P164(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三)把关过程的实质:理解把关实质时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考虑在内的原因P165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 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主要特点P168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奥特伽观点)P169;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曼海姆观点)P179;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的观点)P170;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171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P172-173;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 一、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的三个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P178-179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倒11-13行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三种心理需求P181;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 (二)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休憩、夸示、逃避)P181;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 (三)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过程P182;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施拉姆的少年儿童电视接触行为研究的结论P183;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P183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P185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 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两重含义P188 (二)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1、传播效果三个层次;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2、大众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P189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戈尔丁的四个类型;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效果的五方面课题P190 三、传播效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麦奎尔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三种理论:常识理论、现场理论、社会科学理论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P193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早期的核心观点P193;“子弹论”的错误P195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这时期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特点和三个主要研究领域P195;“传播流”的概念P195 (一)《人民的选择》:“伊里调查”概括出来的五个理论假说P196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个人影响》的四个“中介因素”P197;罗杰斯的大众传播过程的两个方面(信息流、影响流)P197。 (三)《大众传播效果》与“有限效果论”:克拉帕的“五项一般定理”P198 (四)“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三、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有限效果论”在传播观与理论框架上的缺陷P200;70年代后出现的理论或假设的三个共同特点P200;宏观效果论与子弹论的不同P200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或因素都可能对传播效果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因素多种多样 一、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 (一)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可信性两个要素P201;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的概念P202 (二) “休眠效果”:休眠效果的内容P203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种方法的各自利弊P203;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与传播对象属性的关系P204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免疫效果”的内容P205 (三)“明示结论”和“寓材料于效果之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几个一般结论P206 (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对哪种方法更有效没有一致的原则P207 (五)“警钟效果”:贾尼斯的实验结果P208 三、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一)舆论领袖的作用:舆论领袖的概念P209;舆论领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P209;测定舆论领袖的三项指标P210 (二)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考察群体对于个人影响的两个基本视角P210 (三)传播者的个性与传播效果:贾尼斯自信心假说P211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传播效果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 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麦库姆斯和肖的观点P21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三个特点P214-215 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 三种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机制(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P216 韦弗的三类公众议题(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P216 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P217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意义:为传播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起重要作用、使人们注意大众传播过程的背后控制问题P217-218 问题:只强调“形成”而不涉及“反映”、不能绝对化P218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 构成假说的三个命题: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与“沉默”的扩散是一个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环境P220-221 三个要点:P221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舆论观:不同学科对舆论的理解(政治哲学观点、社会学观点、行为科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P221-222;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P222 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关系时“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效果观P222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批判 “沉默的螺旋”的四个不足;“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绝对的常量,而是个加条件限制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类型与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受社会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忽略舆论变化过程与“少数派”的作用P223-224 “沉默的螺旋”的两个重要意义P224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与人的行为关系密切的三种现实(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主观现实)P224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与背景 格伯纳“培养”理论的内容P226 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现代媒介社会的大众传播提供社会“共识”的功能远远超越了传统社会的宗教与教育(传播范围广、缓和矛盾与冲突的“熔炉”;进而解释: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带来的负面社会后果)P226-227 电视媒介形成“共识”的独特优势P227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 文化指标研究的三个方面(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P228-229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蒂奇诺的“知沟”假说P230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一) 松伯格“知沟”模式的中心内容P231;蒂奇诺的“知沟”扩大三个原因P231 (二) “上限效果”假说:“上限效果”假说的内容P231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 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主要观点P232-233;缩小社会“信息沟”乃至“知沟”的两个对策P234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一) 国际传播:鹤木真关于“国际传播”的定义P237 (二) 全球传播:全球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弗里德利克)P239 二、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全球信息化传播系统形成对人类世界发生的变化(经济、政治、文化)P240;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对传统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的改变(形式:国际广播转为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内容:对外宣传转为全面的文化输出)P241 第二节: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一、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存在的差距与问题(“信息富有国”与“信息贫困国”两极分化、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P243 二、“新世界秩序”论争: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3) 第二阶段:《大众传媒宣言》(1978)、《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1980)、《塔瓦罗宣言》(1981) 第三阶段:“信息主权”“文化冲突”等新问题P247 第三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争论核心问题P248 一、国际报道中新闻价值问题:“媒介中的外国新闻”研究的6个结论P249 二、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信息主权的概念及其三方面内容P251、发展中国家学者的主张P252 三、文化帝国主义问题:文化帝国主义主义的三个特点P253、研究媒介帝国主义主义的两个现实问题P253-254 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传播现的三个原因P257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西欧:塔尔德的模范理论P258、西默尔的传播网络理论P259 美国:杜威:对教育与大众传播的特点P259、哭利:《社会组织》的“传播”研究,初级群体与镜中我的概念P259、帕克: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传播,“传播”的定义P259-260、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P260、李普曼:“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P260 二、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一) 拉斯韦尔:传播三项基本功能与5W模式P261 (二) 卢因:把关人研究P261 (三) 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与复杂性P262 (四) 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研究方法的贡献P262 (五) 施拉姆:对传播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建立教育单位、编写教材、出版论著)P263 三、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 (一) 香农的信息论与传播学:信息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的普遍性、传播模式)P265 (二) 威纳的控制论与传播学:控制论在传播学的运用P266 第二节: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一)经验性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三个主要原则P267;四个局限P267 (二)美国经验学派: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P268;多元主义的社会观P2668 (三)经验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14个重大成果P26669-270 三、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一)批判学派的由来极其立场: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不同(研究目的不同、社会观不同)P271-272 (二)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政治经济学派P273;文化研究学派P273-274;意识形态霸权理论P274-275;哈伯马斯批判理论P275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略)

新闻传播学自考内容重点归纳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1、新闻学专业(本科段)必考课程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

2、新闻学专业选考及加考需要学的课程:

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 。

新闻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

1、基础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②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③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即汉语运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专业能力

①具备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新闻单位从业的综合素质,具有随时在工作中捕捉和发现新闻的能力。

②掌握各类媒体新闻业务(比如采访、报纸编辑、摄影摄像、电视节目制作、节目播音主持等知识)知识和技能,胜任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和评论等工作。

③用摄影、录音摄像和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从事新闻采访、编辑和制作能力。

④与新闻有关活动的调研、策划、组织和管理能力。

⑤用英语从事与新闻有关活动的能力。

⑥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有一定的职业操守,不做交易新闻,不做假新闻。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新闻学专业

  •   索引序列
  •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题
  •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
  •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总结
  •   传播学自考重点归纳汇总
  •   新闻传播学自考内容重点归纳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